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死狡猾的苍国,用自己滥造的纸钞,购买我们的粮食,又装作慷慨的样子发给自己国家的百姓,实在是无耻”
  “如今看来,我们不得不防范武国,这一次我们阮国的大部分粮食,都被武国用纸钞买走,显然早已经跟苍国串通好的。”
  众臣议论纷纷,很快便把矛头指向了武国。
  “人性贪婪,这些增发的纸钞,终究还是会回流到他们自己国家的,到时候定要让他们好看。”
  这时候,殿角落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众臣扭过头看去,不约而同地投去看白痴一般的眼神。
  最终
  流回他们自己的国家
  你这是真的傻,还是假傻
  苍国和武国这些国家,是平白无故的操弄纸钞吗
  战争
  现在是战争时期
  以苍国为首的这些国家,既然敢如此操弄纸钞,肯定早就准备好了防范措施,短期内不会对本国造成太大的伤害。
  就利用这短短时间,摧毁各国的钱货体系,甚至是洗劫各国的粮草,增加各国官府筹措粮草的难度,这些就足够了。
  国家混乱,军队后勤不保,阮国能不能等到以后都还是一个大问题。
  待到苍国赢得了战争,通过一些官府采购来平衡物价,还是什么难事吗
  讨论了许久,大臣们各持己见,最后也商讨不出一个什么章程。
  良久,有人提议道“不如,陛下直接下诏,将苍国的阴谋公之于众”
  “不可”立即,便有人出来反对,道“眼下,百姓使用纸钞者甚多,一旦公之于众恐怕会引起恐慌,到时候朝廷拿不出对策,更加的麻烦。这件事是因为苍国滥发纸钞而起,终究还是要从苍国下手。”
  阮采蕊轻抚额头,无奈道“诸位,可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
  “嗯,这事得从长计议”
  众位大臣左右四顾,都拿不出什么主意。
  阮采蕊无奈,只能挥退众臣,让大鸿胪寺通知其余的几个国家,说明阮国这边的猜测,然后自己一个人到了寝宫,苦思冥想。
  苍国,似乎比她想象的,更难对付。
  本来,还只是军队实力上,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让诸国不断的吃大亏。
  但是现在看来,苍国竟然在钱币上,也能玩出花样。
  从对苍国宣战到现在,她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力不从心。
  心力交瘁
  此时,苍国皇宫中。
  杨沐、孔尚贤、秦长风,君臣三人坐在一起,探讨接下来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除了杨沐本来系统学过经济学,明白一些案例之外,孔尚贤和秦长风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货币操纵。
  两人坐在杨沐的面前,除却一些忐忑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激动。
  没错,就是激动
  作为文臣,可能对于军事不太感兴趣,但是这种通过货币,让敌国乱套的手段,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一个月来,苍国的连番操作,就像是在他们的世界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仗还能这么打
  在孔尚贤和秦长风的心里,这早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货币操纵事件,而是一场真正的货币战争
  兵不血刃
  孔尚贤道“臣已经安排好了,明日我大苍的锦衣卫密探就会动身,前往诸国倾洒大苍币,十天之后,他们就会以整额大苍币,兑换小额的纸钞。”
  杨沐点了点头,道“一个月后,我们放出的纸钞,就会通过暗市,流回我们苍国,到那个时候,就可宣布废钞令。”
  “废钞令”一旁的秦长风讶异,道“是要将大苍币废掉么”
  孔尚贤一笑,道“尚书大人误会了,上一次我与陛下商谈,秦大人没有到场,孔某这就为你解释一下吧。所谓的废钞令,并不是要废除掉大苍币,而是废除掉印刻有“太鼎二十年”字样的纸钞,也就是说凡是今年印制的大苍币作废。”
  秦长风恍然大悟,这才想起来,好像那些疯狂印制的大苍币,洒出去的都是一个年份的。
  如此一来,这些被废掉的大苍币,就相当于假钞了,等于废纸一张。
  孔尚贤又道“等到这场战事平息,我们会低价收购这一批纸钞,譬如十块钱兑换一百元,再将这些钱币兑换回来,防止某些不法之徒用来行骗欺诈,再过几年时间,我们又可以承认这一批钱币,恢复大苍币的信用,百姓们在是用纸钞的时候,也无须仔细看年份了。”
  “高,实在是高”
  秦长风不由得赞叹,心里佩服万分。
  恐怕,这一招一出,各国会目瞪口呆,那些费尽各种心思走私粮食的各国商人,会亏得血本无归。
  通过大币兑小币的玩法,通货膨胀,然后再通货紧缩,这一来一去,各国老百姓的口袋里,至少要干瘪几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阅址
  a


第563章 货币战收获

  通过孔尚贤的一番解释,秦长风可以说是对皇帝陛下五体投地的。
  并不是说,皇帝陛下能够想出这种招数,所以很厉害。
  而是因为,在很久以前皇帝陛下就交给了他一些秘本,上面都是一些操纵货币的原理,可是他研究来研究去直到今天,也都还陷在书本里不懂得变通,这些很简单的经济原理,一直都没有想到。
  反观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却轻轻松松的想到了这么一连串的策略,一套组合拳把各国打得措手不及。
  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都崩溃了,不乱才怪!
  杨沐正色,交代道:“接下来,我大苍可以高枕无忧一段时间,只需谨防从外面购买货物就是,尽量不要让那些无用的纸钞流入我大苍境内,稳定好物价,我大苍就是无缝的鸡蛋,利于不败之地。”
  君臣三人商议了一会儿,又将讨论重点,转移到了前线战场上。
  可以确定的是,通过这一连串的货币操作,各国将陷于混乱,后勤不保,前线也会心急一些,极有可能出现大举进攻的局面。
  那个时候,才是苍国真正要面临压力的时候!
  四月中旬,已经有了几分炎热。
  经过一番宣导,苍国百姓对朝廷多了一些信心,市场也没有了,年前的萧条。
  虽然有少数的人听说了国外纸钞泛滥的事,但是国内不缺粮食,其余供需物品也一应俱全,这都一个月过去了,也没见到物价上涨,自然也就没那么担心了。
  当然,这也是朝廷花了大力气的结果,凡是戌守边境的府兵,都参与到了打击暗地走私上来,对于外国的钱粮贸易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说要从苍国运货物出去,赚取国外的大苍币,这是明令禁止的。
  最开始,也有一些人忍不住徇私,受受了许多贿赂,暗地里售卖货物给国外,但是后来处死了一批人之后,风气大消。
  不管怎么样,总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不过对于这些人,杨沐也就不想安排什么对策了,那些铤而走险,违背朝廷政令去走私的人,和他心目中的汉奸没有什么区别,干脆就任他们去了,到时候朝廷颁布了《废钞令》,就是这批人傻眼的时候。
  再说前线,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排兵布置,将士们预料中的决战并没有到来,各队中的士气难免会有一些影响,就连苍国的几个军团中,也难以避免这种情况。
  阮军、魏军、晋军,这三个国家的军中,又传出了许多不利的传言,听说国内一片混乱,物价上涨了几倍,老百姓吃不起粮食之后,更加的军心动摇了。
  这一切,都在杨沐的预料范围之内。
  货币,就是金融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金融出了问题,国家怎么可能安稳?
  就说中国古代,百姓们穷到吃不起饭的时候,就是农民起义军滋生,疯狂爆发的时候,就因为金融的问题,历史上很多国家由盛走衰,最后被推翻。
  这些国家应该庆幸,这里是大礼王朝,皇权能够强行干预经济,可以勒令一些粮商贩粮。
  这要是放在地球……
  呵呵,杨沐可是知道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世界爆发过一次经济危机,那些有钱的资本家,宁愿把大批粮食烧掉,牛奶倒掉,都不愿意直接给穷人,因为这样引起价格崩盘,损失会更加大。
  于是,整个四月份,在物价的带动下,各国纷纷乱乱,边境上的战事还没开打,国内就已经不稳了。
  四月底,户部颁布《废钞令》,宣布不承认“太鼎二十年”发行的一百元纸钞,将其划归假币行列。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天下震动!
  作废了?
  那么,前段时间各国商人趋之若鹜的一百元大钞,是什么?
  到现在为止,很多家族和商人的家中,都囤积了大量的一百元大钞!
  大部分,都是这两个月赚来的!
  由于信息的不流通,很多人并没有想到,这是苍国的一个计谋,故意滥发货币,还都以为是前线战事和粮食紧缺,导致粮食紧张,让他们两个月的利润,比平时的一年还多。
  没想到,最后苍国朝廷却宣布,纸钞作废!
  一下子,打了诸国一个措手不及。
  得知消息后,各国朝廷也乱了套,以阮国为首,府库大臣一个接着一个,跪在宫外请罪。
  毕竟,是整个“太鼎二十年”的一百元纸钞,都废除了呀!
  而这两个月来,阮国多出来的那些流通货币,全部都是“太鼎二十年”的一百元纸钞!
  百姓们本就因为物价上涨,不堪其累。
  现在,仅有的一些钱财,也成了废纸。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户人家,如果说之前只是家道中落的话,现在就成倾家荡产,穷得叮当响了。
  阮国、魏国、晋国,明间元气大伤,高居不下的物价,因此有了缓解,但是这个时候物价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相比于财富缩水,这才是最主要的症结。
  最先扛不住的,就是范国。
  本来,范国相比于其他的国家,就处在西南边界,属于穷山恶水的地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并不强。
  十几年前,加入了苍国主导的邦国贸易联盟之后,看到了大苍币有诸多优势,正好填补了国内白银稀少的窘境,于是就宣布将纸钞定为法定货币,与白银地位相同。
  这些年来,范国内除了世家大族还储存有白银之外,市面上流通的基本上都是纸钞。
  短短两个月,纸钞先是泛滥,而后又被宣布不能使用,钱财流入到少部分人的手中,顿时饿殍遍野,百姓怨声载道,流民盗匪四起,在苍国阴暗势力的干预下,引发了一些农民起义。
  更重要的是,前线将士的军饷根本发不出了!
  将士们纷纷要求提高军饷,更不要一百元的纸钞。
  再加上,粮草的筹措也成了大问题。
  无奈之下,范国只能像莽国求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64章 攻范遇阻

  莽国和范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
  这些年来,莽国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吞并范国的心思。
  若非有苍国这个共同的敌人,或许这一会儿,两国边境不是在对峙,就是在厮杀开战。
  接到范国的求援,莽国也很是为难。
  两国的关系并不好,但是眼下两国的军队都在边境,相互策应,一起抵御青龙军团,可谓是唇亡齿寒,如果范国因为粮草问题支撑不下去了,莽国独木难支。
  不想帮,但是不得不帮。
  可是,拿什么帮?
  粮草的问题倒是可以从本国的储备军粮中挤出一些,但是军饷怎么解决?
  要知道,废钞令殃及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莽国同样麻烦缠身,军饷也只能用银子和纸钞混合起来发放,这才勉强安抚住了前线将士。
  于是,莽国皇帝只能回一封国书,阐明状况,说明莽国难处,同时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一个月的粮草,发往了边疆,支援范队。
  范国君臣上下,人心惶惶,只能再向阮国求救。
  到了五月中旬,二十门红衣大炮运抵青龙军团,结合军中密探和斥候的消息,卫忠全决定对内外交困最严重的范国用兵,借此打开缺口。
  五月十八日,年迈的卫忠全,亲自率领二十万青龙军,攻打幽丘。
  二十门红衣大炮,犹如从天而降的天罚,轰塌了幽丘这座边塞的关墙,也轰塌了范国将士的信心。
  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卒,第一次领会到红衣大炮的强悍威力,都被其恐怖的破坏力和杀伤力给震惊到了。
  在红衣大炮的面前,死守城池根本无用。
  面对红衣大炮和二十万青龙军精锐,范军只能弃守幽丘,一退再退。
  范军帅帐内,张寿灵紧捏拳头。
  他本是范国的第一大将,性子也十分急躁,这几个月来,抵抗青龙军团本就十分吃力,憋屈不已,这几日又接连遭逢大败,对于他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
  结合当下像是,范军已经不能再退了,因为范国的国都就在两百里后,如果再被青龙军攻进,范国就只有迁都了。
  当下,唯有死守,等待莽军方面抽调兵力,驰援范军。
  于是,张寿灵沉声下令道:“传令下去,着诸军坚守阵地,副帅范西庸亲自率军督战,但凡临阵怯战者,无论是谁,立斩不赦!”
  “遵令!”
  副帅范西庸抱拳接令,率领本部人马前往战场。
  待等范西庸抵达战场时,正好遇到一股溃逃的范军,狼狈从前线逃跑。
  见此,范西庸拔出腰间佩剑,高呼道:“诸将士听令!逃跑怯战者,立斩不赦!”
  听闻此言,范西庸麾下的兵将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对准了那些从战场上溃逃的散兵。
  “前进!”
  随着范西庸一声令下,排列成整齐方阵的士卒一步步向前迈进,将前线战场上溃逃的士卒,重新驱赶了回去。
  也有一些仍然试图逃跑的溃兵,被范西庸指挥督战队的士卒杀死。
  “不许后撤!前进!”
  “退后者,杀无赦!”
  在督战队的逼迫下,数以万计的溃兵只得再次转身,迎着猛烈的炮火声,拿着武器,硬着头皮再次步上战场,正面迎击青龙军团。
  ……
  太鼎二十年五月,青龙军团大元帅卫忠全,亲率二十万大军进击范国,自幽丘一路而胜,最终与范军主力,在范城最后一道防线处,僵持不定。
  范军,以极为野蛮狠辣的方式对待麾下的士卒,激发士卒的潜力,暂时对抗心里的恐惧,与青龙军死战于野。
  这一战,范军并没有赢。
  但是,也没有输。
  青龙军团最终,还是没能攻破防线,只能继续调集援军,分兵而击。
  这一战,红衣大炮的不败的记录算是被打破了,因为从玄武军团首次运用红衣大炮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失利,几场大战下来无法攻破一道防线。
  不过,尽管青龙军最终并没有一举击溃范军,但也给范军士卒造成了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内外交困,且不说范军士卒不是铁打的,就算是铁打的,也没那么强大的信念!
  眼前的士气,不过是严刑酷法,在做支撑而已。
  五月十六日,两军又是一场大战。
  但是,结果并未有太大不同。
  范国,同样是倾尽全国之力在抵抗,虽然国内一团糟,但是余力仍然不可小觑,只是给了青龙军可乘之机罢了。
  待等当日太阳下山之后,卫忠全见好就收,不奢望一鼓作气击败范军,而是下令全军撤退,来日再战。
  面对着青龙军的撤退,张寿灵虽心中不甘,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
  从青龙军进犯开始,范军似乎就一直只有挨打的份。
  这便是强大的苍队,即便是无法打败敌人,也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张寿灵的脾气本来就暴躁,但是此等情形下,也只能忍气吞声。
  没办法,因为这场仗打到现在简直就是一团糟。
  范军被击破的军队,多达三成,一些损失惨重的部将,严重的损失几近七成。
  令他安慰的是,青龙军的损失也很大,二十万大军损失了三四万,这在青龙军团历次大战中,算是十分大的一次了。
  而这,也让卫忠全心痛不已。
  因为,青龙军团完全可以不必这么强攻的。
  但是,机会难得,范国内一团糟,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下一次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从大战的全盘角度考虑,卫忠全还是决定让青龙军团损失一些,早些击败范国,打破五国联盟和苍国的平衡。
  当晚,在收拾残局的时候,卫忠全独自坐在帅帐沉思着。
  不知过了多久,几名将军前来复命,轻声唤道:“大元帅?”
  卫忠全闻言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问道:“军中……将士的士气如何?不必隐瞒,如实说来。”
  几名将领互看,欲言又止,半响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不敢隐瞒,此时军营内,士卒们普遍情绪低落……”
  “这样啊。”卫忠全黯然地叹了口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c


第565章 士气

  卫忠全的叹气,来源于心力交瘁。
  不过说实话,如果不采取这种极端进攻的手段,青龙军团也能稳稳占据优势,最起码可以将莽国和范国牢牢的堵在其国内。
  但是,这种方法太慢了。
  没有一点效率。
  以至于,号称六大军团之首的青龙军团,在连番进攻下,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带兵打仗这么多年,卫忠全还是第一次见到。
  将士们不怕大型鏖战,怕的是心中的信仰被摧毁,明明看起来不堪一击的范军,竟然能几次三番的挡住青龙军,而后者还稀里糊涂的损失了大批兵力,这是谁都想不通的事。
  当然,这些都是基层将士的想法。
  基层将士可不会想到什么大战略上来,自然不会明白大元帅卫忠全是一个什么想法。
  良久,卫忠全又问道:“范军中,逃亡多少?”
  他口中的范军,指的就是对面布防的张寿灵麾下军队,连日苦战,范军的士气也十分低迷,比青龙军更加不堪。
  区别就是,青龙军的士气虽然低迷,但是至今没有出现一个逃兵,而范军则是大大不同,这些天青龙军团的斥候就抓到不少迷失方向的逃兵,其中不乏一些基层将领。
  “敌军溃逃严重,每次大战之后,就算是有督战队重压,也有将近一成的逃兵,目前为止,敌军逃散的人数,已经不下三万……”
  “末将得知,范军那边已经不堪重负,就连杜战队,也有逃离的情况,恐怕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不错,昨日我等抓到了一个督战队的百人将,这就好比一根弓弦,若是持久施加外力,透支其威力,总有崩断的一天,以现在的形势看来,范军这根弦,已经到了崩断边缘。”
  卫忠全沉默不说话。
  戎马半生,他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对于青龙军的困扰,其实并未太忧虑,只是觉得有些惋惜罢了。
  他在想接下来,青龙军团该怎么做?
  是继续强攻,还是停下来一段时间?
  是否,会前功尽弃?
  良久,他沉声道:“那些被我军擒下的逃兵,就不要为难了,任由他们回范国吧……对了,每个人发放一些路费,并且说一些鼓励之言,告诉他们日后我苍军入主范国,欢迎他们来投军。”
  几位将军们互看了几眼,而后都明白了。
  若按照青龙军的做法,凡是抓到了逃兵,审问一番,套出一些信息,有条件的话关押起来做俘虏,没条件的话直接杀了就行。
  但是,现在正是压垮范军最好的时机,将这些人放走,第一可以刺激范军的逃散之势,第二可以让这些人回国,传播范军坚持不下的消息,造成范国内的彷徨。
  发放路费,等于是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的回国,顺便给苍军做一波宣传而已。
  这其中的关窍,青龙军团的将领们,早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卫忠全只是一提点,就心神领会。
  “我们商讨一下接下来的战法吧,本帅直说无妨,眼下我苍国朝廷通过废钞一事,已经将各国扰得纷乱不堪,但是终究只是内政,迟早有平复的一天,范国在诸国中,遭受到的扰乱最大,国内的钱货贸易已经停摆,百姓怨声载道,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若是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辜负这等好时机。”
  卫忠全对诸将分析形势。
  他摊开地图,又道:“范城就是三百里前,趁着范国纷乱,无法调动大力护城,我们只要攻破了这一道防线,就可以直捣黄龙,攻下范城,区区勤王府兵,不足为虑。”
  “末将愿意领兵,击破防线!不击溃敌军,誓不收兵!”李驭说道。
  “末将愿往!”
  “末将愿意往!”
  卫忠全摆了摆手:“好了,你们莫要争抢,本帅知道你们都憋着一口气。眼下范军士气散而未散,我军若是贸然硬碰,徒增伤亡。李驭,你带领本部人马,奔袭敌军右翼。周寒,你带领本部人马截击南侧范军,分而歼之。至于主力军团,便交由本帅进攻,记住,你切莫恋战,让敌军自溃就好,不能徒增伤亡!”
  “是!”
  ……
  此时,范军的帅帐中,张寿灵坐在椅子上,整个人看起来很萎靡。
  这些天的战事,非但击垮了范军的士气,也沉重打击了张寿灵的自信,让他认识到,对面的青龙军团,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要是和莽**队这么打的话,恐怕范国已经赢了!
  这几天来,青龙军在不断的进攻,诱击、侧击、尾击、截粮道等偷袭战术,逐步消耗他范军的兵力与士气,这种缠扰战术虽然让范军的伤亡不是很大,但是逃亡人数却是日益增多,吃了一个又一个大亏。
  就打定了主意,这么急切的,一定要覆灭我范国么?
  张寿灵咬牙切齿,按理说苍国已经对晋国和康国宣战,最应该的是先对这两个国家死缠不休才是呀,怎么现在完全转变了过来,铁了心要先对苍国出手。
  现在好了,青龙军好不容易得势,接下来肯定不会让范军重整旗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龙军必定会再次进攻,进一步打击他们范军的士气。
  或者说,直接就是总攻。
  果不其然,待等到次日时,青龙军又故技重施,让李驭和周寒等人从几个方向进攻,首尾死死咬住,大有一番要决战的样子。
  面对着这种仿佛无休止的骚扰进攻,范军不堪疲累,即便是军令严酷,也没有办法阻挡溃兵,一到夜间,各大营帐外,就有数不清的逃兵遁入山林。
  而且,随着大军对这附近越来越熟悉,底层兵将的逃跑也更熟练了,还摸出了不少的窍门和小道。
  范军高层自顾不暇,无奈之下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变相地加剧了范军军队的士气流失,不少范军直接向苍军的营区逃去,捞取一份回家的路费。
  这个现象,也算是战场上一大奇事了,简直闻所未闻。


第566章 劝降

  四月初三,肃王赵弘润率领四万商水军、三千铁鹰骑兵、五千名黥面军,抵达『陈留。
  当时,禹王赵元佲、桓王赵弘宣率领北一军,在雍丘之战结束后,便驻扎在陈留,得知肃王赵弘润率领将近五万军队赶来支援,禹王赵元佲与桓王赵弘宣皆颇感欣喜。
  要知道,眼下雍丘战场上魏军与楚军的对峙,原本就是魏军占据上风,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万楚军」楚军这个庞然巨物,即便在吃了几场败仗后,兵力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让禹王赵元佲不敢贪功冒进,唯恐被寿陵君景舍看出破绽,抓住机会扳回劣势。
  而如今,肃王赵弘润率领将近五万军队赶来援助,这就给予了禹王赵元佲足够的底气,让后者有信心对楚军发动最后一战。
  当日,禹王赵元佲与桓王赵弘宣亲自出城将赵弘润、秦少君、阳泉君赢镹等人迎到城内,并设宴为他们接风。
  期间,桓王赵弘宣忍不住向兄长夸耀此番他北一军的功勋,纵使是赵弘润,让听了之后就不觉有些惊诧。
  毕竟在赵弘润的印象中,就算他再高估北一军,后者也不过是一支二流军队,战斗力未必会比魏国的县兵强到哪里去,没想到在前几日的『雍丘之战中,北一军被「巨阳军」、「鄣阳军」、「溧阳军」、「彭蠡军」等几支楚国正军三面夹击,非但没有溃败,反而抵住了压力,协助马游的游马军重创了楚军,这真当是令他刮目相待。
  而除了吹嘘麾下的北一军外,桓王赵弘宣亦不忘吹捧禹王赵元佲这位五叔,说得后者仿佛是算无遗策的智者,说到最后,就连禹王赵元佲都听不下去了,苦笑着摇头打断了赵弘宣的话。
  也难怪,毕竟在这次卫国战争中,赵弘润的功勋丝毫不会逊色于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二人,毕竟赵弘润几乎凭一己之力,逼得秦国都不得不与魏国结盟——当然,由于秦少君与阳泉君赢镹在场,禹王赵元佲很识趣地没有提及此事。
  在三巡酒后,禹王赵元佲询问赵弘润道:“弘润,南梁王那边,战况如何了?”
  听禹王赵元佲直呼『南梁王,而非是『三王兄,赵弘润便知道,这位五叔与南梁王赵元佐的关系,那是真的不好,遂不假辞色地说道:“赵元佐暗中命姜鄙将军袭韩国的太原、雁门、代郡等地,引林胡、匈奴入侵韩国,如今,他率军攻打邯郸郡,林胡、匈奴在太原、雁门为祸,韩国收尾难顾,情况堪忧。”
  “……”禹王赵元佲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虽说他与南梁王赵元佐自幼关系就不好,但对于南梁王赵元佐的才能,他还是非常认可的,因为也毫不怀疑南梁王赵元佐能够抵住韩队的进攻,只是他没有想到,南梁王赵元佐竟使出如此狠毒的计策。
  不过仔细想想,当时魏国面临覆亡,南梁王赵元佐用这种狠毒的计策逼退韩国,保全了魏人,至少魏人不会因此而鄙夷他——当然,日后天下人如何评价这件事,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是我输了啊。”
  禹王赵元佲苦笑着摇了摇头。
  见此,对南梁王赵元佐极其厌恶的桓王赵弘宣,闻言连忙劝说道:“五叔,赵元佐不过是正在反攻韩军,收复失地,还未取得优胜呢,而咱们这边只需再加把力,肯定是追上去。”
  禹王赵元佲笑而不语。
  他当初与南梁王赵元佐的赌约,只是赌谁先解决各自一方的敌军威胁,在这一点上,南梁王赵元佐明显比他快上许多。
  因此,禹王赵元佲的确是输了。
  不过他并不在意,输了输了嘛,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用激将的方式使南梁王赵元佐终于拿出了真本事,使魏国化解了亡国的威胁,事实上他才是赢家。
  见禹王赵元佲笑着没有说话,桓王赵弘宣也没有兴趣继续南梁王赵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