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朽大皇帝-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国皇帝眸子中绽放光华,有些急不可耐。
于是,严华从侍从处,呈来了一个盒子,揭开上面的封条,然后取出一本精美的软册,交给了太监,呈递给武国皇帝。
“嗯,不错,苍国的工艺果然精湛,就连国书都如此精美,可堪收藏。”
武国皇帝忍不住赞叹了一句,然后徐徐翻开。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武国皇帝的脸色变了,而且越来越精彩,表情越来越不可思议。
但是,总的来说,却像是碰到了天大的喜悦之事。
渐渐的,殿内的臣子就发现,皇帝陛下的手有些颤抖,嘴皮子也有些打哆嗦。
殿内的诸臣开始捉摸不透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好事,能够让皇帝陛下这般失态?
再说了,大家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到底能有什么事,让一国皇帝如此失态?
“啪!”
一声脆响,武国皇帝合上了折子。
“贵使,此中所言,都当真?”武国皇帝问道。
“千真万确。”
“没有诓骗朕?”
“是否诓骗,极易验证,陛下自有计较,我大苍诚心,日月可鉴。”
“好!若果真如此,我武国就与苍国结盟,互为兄弟之国!”
3
第516章 互换质子
“好了好了,两位一个是贵宾,一个是我武国栋梁之臣,莫要因为一点口角就起了争论。”
眼看着两人的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武国皇帝也十分无奈,只能是出声制止。
既然武国皇帝都这么说了,双方的争论也就自然而然的停了。
“方才,司马大人说我苍国不可信,此言大谬。”严华顿了顿,说道:“当今天下,武国除了我苍国,还有谁可做盟友?只有我大苍,能够提供给武国帮助,我们两国有共同的敌人,相比于阮国和魏国来说,我大苍对武国毫无威胁。而一旦我大苍对武国有威胁的时候,晋国和魏国都已经被我大苍所吞并,甚至是阮国也无还手之力,对你武国来说还有区别吗?”
严华的连续几句提问,让大司马哑口无言,殿内其余的臣子,也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我们担心,贵国会不会和对待云国一样,不守盟约……”
“慎言。”严华出言阻止道:“云国只是与我苍国的邦交密切一些,从未签署过同进同退之盟约,更非什么兄弟之国,两国既然已经因为楚地而有争端,双方迟早有一方要动手,我苍国只是出手快了一些罢了。事实你看看到了,莽国就是如此,一旦有利可图,立即对我大苍宣战,全然不顾昔日情谊。”
“那楚国……”
“楚国屡屡与我大苍为难,早已互相视为仇寇,我大苍出手惩戒,理所当然,后来四国伐楚,与其楚国被他国吞并,不如归于我大楚,反倒是百姓之福。我大苍不过是顺应大势,遵从天命罢了。”
“好一个顺应天命,好一个外交部尚书,果然能言善辩,巧舌如簧。”
“大司马谬赞了,严某区区小才,所说所述不过事实,在场的使臣都可以如实诉说。话已至此,大人不如直接直接商讨结盟之事。”
“好,那本官就不绕弯子了。”大司马点了点头,道:“先问几个问题,还请严大人确认。”
“请讲。”
“第一,贵国同意在打通两国运输通道后,将二十万套重骑兵装备折合成纸钞,送还给我武国,是也不是?”
“没错,这确实是国书中的第一条。不过严某要说明的是,因为两国被魏国所阻,所以暂且不便运输,一旦打通了两国通道后,立即送还,如果贵国有其他的需求,可以折算成其余的货物或者武器装备。”
大司马点了点头,算是认同。
毕竟,中间隔了一个偌大的魏国,就算是两国最薄弱通道,也有五百多里,更不要说晋国还处在摇摆中,随时会对苍国出手。
严华从魏国的北部绕路,魏国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二十万套重骑兵装备,几乎掏空了武国的大半个国库,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难保魏国不动心,既能得财又能削弱武国,可想而知魏国是一个什么态度。
“那么第二条,苍国会派出五百名教师,传授治国兴邦的知识,这一点可真?”
“千真万确,两国若是结盟,严某回去便可着手准备此事,几个月后教师就可出发。”
“那么,苍国派出各行工匠,替武国兴修大型基建,打造船只……”
“这一点,亦可以承诺。”
“那么,武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对外派兵一事……”
“这一点,是我大苍皇帝亲口承诺的。”严华说着,对高坐在龙椅上的武国皇帝一拜,道:“武国暂且没有足够进攻的实力,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盟国受损,所以我大苍皇帝陛下决定,武国可以自己审时度势出兵,若是我大苍在与诸国的争斗中占据优势,武国就可趁虚而入,夺取敌国城池,若是到时候有什么需要我大苍配合的,只需修书一封,我大苍尽力满足。”
直到这个时候,苍国的一些使臣才明白,原来国书上竟然写的是这些……
归还二十万套装备的钱财,这一点对于苍国来说倒不是很难办到,毕竟以苍国目前的财力,富甲天下是绰绰有余的,可以说一国的财力,要甩其余国家的几条街。
便是阮国和晋国加起来,也远远不如。
后面的两条,派出教师与工匠帮助武国,传授技艺,这一点从长远来看确实是苍国吃亏了,但是目前……呵呵,没有人比苍国的官员更加清楚,苍国的那些技术是如何的难以模仿,没有掌握到核心的技艺,例如炼钢、数学、化学等等,是不可能融会贯通,掌握那些技术的。
至少,十几二十年,是绝无可能。
真正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苍国竟然不需要武国参战。
那么,与武国结盟的意义有多大?
这又是送钱,又是送技术的,不可能只是为了交个朋友。
可以说,武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贵使,除了国书上所言,我武国还能得到什么?”武国皇帝问道。
“陛下还想得到什么?”严华问道。
“武器,我武国在立国之初,虽然以武立,但是却是游侠之风盛行,这些年来举国上下亦在反思,如何是我武国的军队强大,武器装备自然就是首要,如果贵国能够赠予一大批兵器,足以更深化两国关系。”
“陛下见谅,我苍国即将面临各国攻伐,兵器自己尚且不,还是不能……”
“唔……这个,朕可以用纸钞购买,就当是抵偿那二十万套重骑兵装备,如何?”
“这个……容臣回去,与我大苍皇帝陛下禀报。”
“嗯,再一个……朕一直有一个疑问,贵国要与我武国结盟,却不需要我武国出兵相助,贵国何以有如此信心,能力扛六国?”
“六国而已,区区小弱,我大苍将士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绰绰有余。”
“那……唉,罢了,多问无益。”
武国皇帝摇了摇头,也不多问。
在他的心里,其实对苍国能打赢这场战争,是不太信任的。
之前,重骑兵逞威的时候,他倒觉得赢面比较大,毕竟苍国可以装备大规模的重骑兵,但是如今重骑兵的神话被苍国自己给打破了,反而失去了一大优势。
“既然如此,朕还有一个要求,请贵使一定要答应。”
“陛下请讲,让外臣斟酌。”
“两国结盟,信任为主,不如两国互换质子,以彰诚意?”
“陛下的意思是?”
“我儿武靖,可赶赴苍国为质,苍国太子杨钧,可到我武国暂住。”
3
第517章 两国结盟
去苍国暂住,这就很明显的,是说质子了。
将太子杨钧放在武国为质子?
严华根本不敢想!
他丝毫不怀疑,只要自己回去跟皇帝陛下禀告此事,迎接他的一定是皇帝陛下的怒火!
以及百官的弹劾与斥责。
因为在苍国,皇帝陛下不止一次表露过,苍国的立国之本就是脊梁挺拔,不称臣不纳贡不求和,哪怕是死战也绝不俯首低头。
而今,武国皇帝竟然说要互换质子。
这是何等的无稽之谈!
虽然同样是太子,但是你们的那个太子武靖,资质平平,能和我们苍国的太子杨钧相比么?
别说一个太子了,就是武国皇帝把所有的皇子都是押给苍国为质,那都是不行的。
“武皇陛下,此等要求,恕难从命。”
严华果断拒绝,在他看来武国皇帝就是不知所谓,太将武国看成一回事了,苍国需要武国的支持,也需要武国在关键的时候,从背后捅上阮国和魏国一刀。
但是,绝对没有到乞求结盟的地步。
有武国更好,没有武国的话,苍国也不是就不行。
严华知道,此次六国攻苍,诸国会下意识的将此与十年前的伐晋之战做比较。
但是他很清楚,局势大有不同。
苍国不是过去那个晋国,无论是军队的精锐程度,还是后勤方面,都要比晋国高上几个层次,而且将领和朝臣,也非晋国可比,皇帝陛下英明在世,远非当时那个晋国皇帝可以比的。
就算是军队人数少一些又怎么样,打仗靠的是人数么?
这么多年的战争,苍队从来就没有一次是靠人数取胜的。
听到严华的拒绝,武国皇帝有些惊讶,也有些尴尬,提醒道:“贵使是不是该与苍国皇帝商量一二,然后再做决断?此等邦交大事,还是慎重为好。”
“不必了,我大苍太子乃是万金之躯,深受陛下疼爱,绝不可能如此舟车劳顿,两国结盟虽是大事,但是重在心诚和互相信任,若是连这点互相信任的基础都没有,谈何结盟?恐怕就算是交换质子,两国之盟也长久不了。”
“这……”
不仅是武国皇帝尴尬得无言,就连殿内的臣子也都十分无语。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细细一想,这都是哪跟哪?
听着,怎么像是两个人之间的友情?
两国邦交,完全不同好不好!
就是因为,两国邦交不是个人感情可以左右的,所以才会有和亲与质子之说,等于是交个保证金。
这才是两国之间的信任基石!
毕竟,一旦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所谓的信任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有这种让决策者十分忌惮的存在,才能让双方都放心。
“贵使过于武断了,交换质子利于两国之间的信任,于两国都是非常有利的,还请不要太早下决断。”大司马站了出来,劝道。
事实上,所谓的质子之说都是在朝会上就商议好了的,武国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提出交换质子是最好的了。
毕竟,他们也提前打听过,目前的苍国皇族一脉人丁单薄,似乎多年来还就只有杨钧这一个皇子,根据小道消息是有别的皇子,但是太子杨钧的地位,在苍国是绝对没有人质疑的。
所以,要是能将苍国的太子请到武为质子,那就万无一失了,就算是苍国再强大,也会有所忌惮,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贵国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我苍国已经承诺了太多,诚意十足,若是贵国仍不满足,在下还真要回去奉劝陛下,重新考虑结盟之事。”
“我武国虽不及苍国,但也不羸弱,若是加入伐苍联盟,到时候七国攻苍……”
“那就来好了。”严华淡淡一句,道:“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对于我苍国来说,并非什么难题,贵国若是自取灭亡,尽可与虎谋皮,合力攻苍就是了。”
严华的一番话,非常的不客气,让武国君臣有点不知所措。
同时,异常尴尬。
因为,这的确道出了武国的尴尬处境。
与阮国和魏国合作,那必定是与虎谋皮,就算是凑齐了七国联军,打赢了苍国之后,武国也要遭殃。
“贵使这话,未免冲动了,两国之间向来友好,就算是武国不与苍国结盟,也不会行那落井下石之事。”
“两国结盟,全在诚意,我大苍已经表露出了最大的诚意,武国是否也该有所表示。”严华顿了顿,道:“结盟之事并不强求,贵国若是有什么顾虑,此事便罢。国中还有诸多事宜需要外臣处理,如此就不再多留了。”
严华说着,做出了告辞状,带着人往外面走去。
武国君臣心中微微不悦,但是也知道,严华并非是真的下定决心要走。
用意,只是告诉武国,苍国的底线在哪里
同时也是对武国的一个提醒。
毕竟,根据国书中的那些,看似是双方结盟,实际上根本就是苍国对武国的一种扶持,武国又不用履行什么难度很大的义务,只要表态站在苍国这一边就可以了。
“贵使留步。”武国皇帝打破了尴尬,挽留道:“两国邦交事关重大,在结盟之前多加商谈磋商也是理所应当,莫要因此动怒。”
严华慢慢的转过身,淡淡道:“一开始,陛下就已经答应结盟,既然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就差陛下一纸国书,一份诏告。”
“是不是快了点,其中细节……”
“不可再拖了,若是诚心,就已经没有顾虑。”
诚心?
又是诚心?
武国的君臣心里嘀咕开了,若不是顾念身份和场合,恐怕早已经拂袖而骂了。
本来,诚心这个借口是武国君臣提出来的,意在交换质子,没想到被严华一偷换概念,成了一个无往不利的借口。
苍国的外交部尚书,果然名不虚传!
见讨不到好处,武国君臣便也不再为难,只好答应了。
当日晚上,武国皇帝便下诏,宣布与苍国结盟。
严华得到了武国的国书,便连夜出了城,留下一小部分的属官,在此磋商具体细节,落实两国结盟之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518章 火药?
两国结盟,异常快速。
虽然有苍国的重大利好在内,但是武国的迫切需要也密不可分。
仅仅一天就结盟成功,这是邦交史上少有的事。
快马加鞭,结盟成功的消息送递到了新苍城。
杨沐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浇花。
他没有丝毫的意外,甚至是很平淡,没有半分喜悦。
因为,苍国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
优厚到武国根本拒绝不了。
而苍国,花这么大的代价,只是为了埋一颗雷。
他要让阮国和魏国有后顾之忧,时时刻刻提防着后面的武国,甚至真有那么一天,这颗雷会忽然引爆出来,给阮国和苍国重重一击。
“武国还提了什么要求?”
“没有,武国君臣对我苍国给出的待遇十分满意,也非常乐意结盟。”
“小国的胃口,就是如此了。”杨沐继续浇花。
“不过,武国皇帝提出了交换质子一事,提议两国互换太子。”
“严华怎么做的?”杨沐浇花的动作一顿,问道。
“尚书大人言辞拒绝,并且提出了终止结盟谈判,最终武国不再谈及此事,当日即签订盟约,发布诏告。”
“哼,小小武国,太过于贪心了,我苍国太子何等尊荣,区区小国竟也敢提?去叫孔尚贤过来。”
“是。”
一会儿之后,孔尚贤到了。
“今日,六国有何动作?”
“回陛下,六国的商议,似乎在出兵一步上止步。”孔尚贤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道:“这是各大部的奏报,各国均有调兵遣将之举,更是直逼我大苍边境,预计不久之后,就会发生摩擦。”
“边关已经布置好了么?”
“兵部已经调配完全,预备役部队也在加紧布置当中,以我苍国的力量,扼守住主要的关卡并不难。另外就是,正在与云国大战的朱雀军,当前有一些停滞不前。”
“无妨,毕竟是云国本土,与楚国对峙有了经,,边关牢靠一些也很正常,让青龙军团抓紧调兵吧,将楚地的事处理好了之后,再挥师东进,让云国没有任何的余地。”
杨沐一边说,孔尚贤一边点头。
的确是如此,青龙军团的实力,经过对楚国一战,可谓是大涨。
首先,从人数上就猛增了一大波,运兵船调过去的三十万,加上楚国本地起义军归顺的,已经达到了九十余万。
虽然,这其中的起义军大部分都留在各地镇守城池,但是总的来说,可征战之兵还是有六十多万的。
然后,就是士卒的战斗力了。
很多年没打仗,青龙军团中的那些新兵通过这一场战争,都得到了历练。
就说那用运兵船运过去的三十万新兵,基本上每个士卒都接受了血的洗礼,完成了一场蜕变。
只要调兵三十万,去协助朱雀军团,云国还拿什么抵抗?
“后勤那边,怎么样了?”
“禀告陛下,户部那边一早就着手准备了此事,按照如今的军粮计算,可供三五年的粮草。”
“三五年?”
杨沐的惊讶不是觉得三五年很久,事实上过去的这些年,苍国通过对外贸易,储存了大量的战略物资,特别是粮草这一项,他有信心开战之后,三年之内国内的粮价不会上涨。
倒是孔尚贤嘴里的这个“三五年”这个数字,让他有些惊讶。
三年和五年,两个数字的差别可是很大的。
按理说,户部不会给一个这么笼统的数字。
“为什么是三五年,其中有什么变数?”
“陛下,如今各地的参军人数踊跃,微臣以为,一旦鏖战正酣,我苍国是需要征集更多兵士的,按照现有的人数,维持绰绰有余,甚至是七八都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大规模征兵可能就只够吃三年四年了。”
杨沐知道,孔尚贤这是讲押运粮草,包括稳定国内都算在内了。
他淡淡一笑,道:“爱卿以为,六国攻苍,这一战会持续多久。”
“这……微臣认为,攻守毕竟不同,我苍国是第一次遭遇如此大敌入侵,时间上可能会长上一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年能够结束战争。”
“三年?”杨沐笑了,道:“爱卿认为,他们能撑三年?”
“那陛下的意思是?”
孔尚贤很是惊愕,听皇帝陛下的意思,似乎是认为这场战争苍国一定会赢一样,而且是以碾压之势赢得胜利。
是不是,有点太……
不得不承认,苍国的军队很强,每一个军团都堪比天下劲旅,别国没有一支部队可以挑衅。
但是,这是不是有些太自信了?
大敌当前,这种自信是有隐患的。
孔尚贤想着,觉得这其中过肯定还有什么猫腻,于是问了一句,道:“陛下,我们苍国……难道还有什么特殊的部署?”
“特殊的部署么……”杨沐稍微诧异,道:“上次不是带你去看过?”
“上次……还请陛下指教。”
“好吧。”杨沐撇了撇嘴,道:“上次朕与你去科技部,是不是看到一些人在捣鼓那些黑乎乎的粉末?”
“陛下说的是……磷粉?”
孔尚贤稍稍有了印象,上次陪同陛下去科技部巡视,确实见过一些人在捣鼓粉末状的东西,不过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太注意,因为皇帝陛下似乎很重视,特地叮嘱科技部要小心,想来是什么特别机密的东西。
所以,他也就仅仅是好奇,而没有太多的过问。
难道,与那种东西有关?
“磷粉只是起其中一种配料,倒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现在科技部已经研制出来了,是时候对爱卿披露了。”
“哦?”
孔尚贤更加好奇了。
“火药……这东西爱卿听说过没有?”
“火药……火药……微臣听倒是听说过……咦,陛下有段时间经常念及,是不是……”
“没错。”杨沐大笑,道:“过去朕总是念叨火药,是因为这东西有十分大的作用,现在么……已经研制出来了,配比之后,即将应用于实战。”
“应用于实战……”
多年的君臣公事,让孔尚贤觉得,事情没有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c
第519章 大炮的预想
火药,第一次被孔尚贤深深的刻在脑海里。
到底是什么武器?
有了它,就能力敌六国联军?
听这名字,似乎与火器有关,但是多了一个“药”字,怎么听都不像是一种武器。
能够被皇帝陛下如此重视,并且盛赞它的功效,那应该就不离十了。
毕竟,根据他的了解,皇帝陛下并非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能够直言碾压诸队,说他们撑不了多久,想来并不奇怪。
就像是当年的骑兵出世的时候,也的确是让人没有想到。
但愿,火药这种东西也是如此。
嗯……肯定是的!
孔尚贤心里很是期待,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见识到。
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道:“陛下,前些日子训练的那一批红衣兵士,是否就是用于新式武器?”
“没错,火药只是基石,最重要的是把它做成武器,而这种武器就是大炮。”
“大炮?”
“没错,科技部已经研制出了一批大炮,可以小规模的装备了,预计再过几个月,就能够在六大军团中都投入使用,到时候就是我大苍各大军团,横扫诸路大军的时候。”
听闻此言,孔尚贤的心里十分的赞同。
历来,苍国只要是出现新式的主战武器,那么对于战争的帮助一定是决定性的,譬如当初的连弩、连弩战车,再到后来的骑兵、重骑兵……不一而足,几乎只要是出现新式主战方式,都会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将之重创。
“此事爱卿不要担忧,如今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边防,国内调度有方,同时将楚地经营好,剩下的交给六大军团就好。”
“是,微臣明白。”
……
武国的诏书发布之后,在诸国中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
在各国的高层眼里,这是迟早的事。
早就料到了。
毕竟,如果是自己的国家面临武国的境地,十有也会考虑与苍国结盟,将赌注压在苍国能够赢得战争上。
当然,这也给各国提了一个醒。
毕竟,这也意味着苍国在做两手准备,在积极的备战。
苍国不会有任何妥协,六国攻苍无法避免。
算是给诸国提了一个醒。
就在苍国积极准备应战,工部在加班加点的赶制大炮的时候,按照约定,六个国家在阮国举行了攻打苍国之前,最后一次相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出兵规模和划分战区。
魏、阮、晋、莽、范、云,六个国家都做出了表态。
吸取了上一次合盟伐晋的教训,这一次六国都学聪明多了,六大国都做出了承诺,绝对不在半途退兵,不在半途贪图小利而废了大业。
同时,在出兵人数上,也更为灵活。
因为各国都有疆域与苍国相邻,所以在商议时就定下规矩,哪一国打下的疆域,就归哪一国所有!
基于此,各国也都纷纷表态,毫不吝啬。
其中,阮国最大,出兵一百万。
魏国出兵六十万。
晋国出兵六十万。
莽国出兵五十万。
范国出兵三十万。
除此之外,由于云国接连两场战败,所以只能死守,近乎举倾全国之力,所以没有进攻苍国本土的实力,就没有承诺出兵人数。
即便是如此,也有三百多万大军。
这是一股仅仅弱于当年伐晋大战的兵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兵力只不过是一个商议结果,诸国承诺的最少底线,最后在打仗的过程中,各国可能随时增派兵力!
丝毫不用怀疑,在城池与土地的诱惑下,各国会源源不断的增兵。
也就是说,三百万大军,只是一个最少的数额!
这样一股力量,放在其他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哪怕是阮国,面对如此多的敌人,都没有把握能力敌。
让各国更为有信心的是,与当初的伐晋之战的情形相比,各国这一次派出的军队,更为精锐了,而且由于两国有接壤,可以直接负责后勤。
这就意味着,可以进行一场持久战争。
而这一点,也是各国最有自信的地方,也是一个攻苍战略。
由于苍队在过去历次战争中的表现,六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兵力不占完全优势的情况下,不要与苍国的军队打正面大型战役。
意思就是说,六国一共有六路大军,而每一路大军,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都不宜与苍军大战,更不要说决战了。
这是诸国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
那么,想要取胜的话怎么办呢?
持久战!
这一点是阮国提出来的,阮国女帝认真总结了一下苍国的优势,无外乎军队强大,民心整齐,经济贸易十分强大。
持久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瘫痪一国的贸易。
这事关一个国家的百姓整体利益,能够让那些商人感觉到疼痛,长久以往一定会对苍国造成十分大的打击。
所以说,从一开始各国就没有想像伐晋之战那样,在短短时间就取得胜利,而是下定了决心,与苍国来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时间进入到了八月,首先是阮国和莽国有所动作。
两国的矛头,首先对准了苍国的青龙军团。
因为,阮国和莽国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就已经对楚国用兵了,所以与青龙军团也是最能够接触的。
再一个就是,楚地比较肥沃,茂地千里,而两国都有驻军,雄关早已经攻克,是最容易打赢的地方。
而此时,青龙军团早已经调动了三十万大军前往云国战场,去支援朱雀军团。
整个楚地,就只剩下了六十万大军,其中有三十万是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的起义军混编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两国大军,卫忠全很是无奈,只得发布了征兵令,从民间募集士卒。
得益于苍国完整的功勋觉制度,和以往那么多逆袭神话,募兵很是顺利,从中挑选了一些有经验的和强壮的乡勇,在短短时间内,迅速的拉起了一支四十万人的新军。
这四十万的新军,当然不是用于正面战场的大战,而是投入到守城当中。
第520章 军中谣言
除此之外,还招募了大量的民夫。
这些民夫当然不是服徭役的方式,而是采用了苍国独有的补贴模式。
相当于就是有薪酬的工作。
民夫用来干嘛呢?
修筑工事。
安抚民众。
舆论攻势。
青龙军团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楚地的百姓们看看,苍国才是最好的国家,才是能够给予大家最好待遇,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国家。
在长久的战事中,老百姓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陷敌于百姓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