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戚-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好在距离鲜卑营地百米远,皆未出事。
  看了眼鲜卑那防御松懈的营地,关羽冷笑一声道:“鲜卑不过如此,今夜必要杀得痛快。”
  “云长,莫忘了明府所托,此战不宜恋战也。”黄忠知晓这好友脾气,急忙道。
  “嗯”,关羽应了一声,随后谓左右道:“传令,取出马蹄与马鼻上之粗布,准备一战。”
  不多时,近千匹战马,取下粗布,空旷的原野上顿时响起一阵阵的马儿的响鼻声。
  关羽、黄忠抽出手中宝刀,大声问左右曰:“仇人当前,将何如?”
  “杀……”
  众骑奋声回应,声若惊雷,瞬间撕碎静谧的黑夜,紧接着千骑像凛冽的狂风一样,瞬间向鲜卑营地杀去。游牧民族天生与马为伴,故所建营地不会设拒马之类不利于马匹行走的防御器械,是以汉军攻入鲜卑营地很是方便。
  营地里的鲜卑人被巨大的喊杀声和马蹄声惊醒,他们有的刚刚睁开朦胧睡眼,穿着单衣未着甲就冲出帐篷,一见迎面而来、杀气腾腾的汉军,当场就被革杀,不时有手执武器的鲜卑巡逻兵卒前来迎战,不过他们的反抗在马匹的冲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未几,不少鲜卑人已经醒悟发生何事,他们不愿意束手就擒,开始三五成群聚众抵抗。汉军当然不是吃素的,其中尤以关羽所率两百余精骑最为凶猛,策马进入营地后,纵横驰骤,逢着落单鲜卑人便杀,率众突入,猛冲猛杀,直奔鲜卑中军大帐而去。而黄忠、史阿则在营地四周,取来营地火把,点燃帐篷,粮草等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同时令熟悉鲜卑语之兵卒大喊“汉军破营了,檀石槐跑了”,一时间举火如星,喊声大震。
  此时中帐的檀石槐早已睡下,梦中,他梦见自己率领麾下铁骑三万,大破柳城,随后下令屠尽全城,以供兵卒发泄,马蹄声、厮杀声、淫辱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刺激……
  “大人、大人……”
  檀石槐缓缓撑开沉重的眼皮,心腹谋议李先生的脸尽收眼底,上面刻满了慌张与不安。檀石槐眨眨眼,耳边听到帐外喊杀声,霍然而起,忙问曰:“出了何事?”
  见檀石槐终于醒来,李先生大叫道:“汉人杀来了!大人,得组织兵力反击啊!”
  “汉人竟敢夜袭营地?”檀石槐心里一凉道,披上衣服,连马靴也来不及穿,急忙奔出,只见营地里处处火光,喊杀声此起彼伏,且密集嘈杂的马蹄声越来越响,明显是要奔这里来了。
  “吾檀石槐在此,大鲜卑的勇士们,速来中军军帐集结。”檀石槐不愧是鲜卑雄主,此时若是换了他人见到此局面,多会带人遁逃,到安全之地,再整顿兵马迎战,而他不同直接暴露了自己。他知道,若是自己逃了,鲜卑损失会更大,而观汉军来人千骑左右,不足为惧,这时候只要自己组织数百人抵抗,将汉人拖住,到时候两万余鲜卑大军定能将这千骑围剿至死。
  关羽这时带着一百七十余骑,正向鲜卑中军而来,刚才一战,已经有三、四十骑不是受伤落马,就是掉队。这时听到檀石槐言语,当即怒喝道:“前面便是鲜卑帅帐,胡酋所在之地,诸位随吾直奔帅帐,杀!”
  “杀……”那一百七十余骑此时已是杀红眼了,嘶吼着紧随其后。
  “轰隆隆!”
  “轰隆隆!”
  马蹄阵阵,前方不时有碍事帐篷和木桩物被他们推到。很快他们便见已经聚齐在檀石槐身边的三百余人,但他们巍然不惧,策马加速,轰隆一声撞入人群。
  关羽在前,手握长刀,左劈右剁,尽饮鲜卑人血。其身后一百七十余骑更加汹涌,刀矛雨点般落在鲜卑人身上,硬生生打开一条血路,目标直指人群之后,鲜卑胡酋檀石槐。
  伏泉战前嘱托眼看便要完成之时,突然斜侧冲来百余骑,当先之人大喊道:“汉狗拿命来,莫要伤吾大人。”听其声音却是置鞬落罗,他听到檀石槐呼喊,便带了亲信骑兵前来汇合。
  “竖子,汝也配与吾动手?”关羽脸怒寒芒,他知道有人来了自己人少便不好再攻,本想凿破这兵卒零散之阵,毙杀檀石槐,现在看来唯有撤退。置鞬落罗坏其好事,那就从他所来方向突走,当即带人向他那里驶去。
  置鞬落罗眼见对面那汉骑小将率人与自己前来,登时拔刀,上前对关羽挥砍,欲要将其击毙。
  关羽见其动作,先是持刀将其一刀挡开,然后身子往前一靠,手中长刀猛然发力对其肩部劈砍,置鞬落罗虽持刀抵抗,然关羽蓄势待发之力,何其勇猛,“咔嚓”一声,竟直接将刀劈断,接着那刀便深深插入置鞬落罗肩部。
  “啊”的一声叫喊,只见置鞬落罗跌落下马,生死不知,关羽随后与其他百余骑随后对置鞬落罗所带几十骑禁击,好在鲜卑骑兵刚刚目睹置鞬落罗几招完败,心神慌张之下,被关羽冲出重围,否则说不得关羽等人要陷入鲜卑重围了。
  “撤……撤……”
  黑幕下,百余汉军骑兵潇洒的走了,留下中帐外一片狼籍,而刚刚目睹关羽等人神勇的鲜卑人心底,则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


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岂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
  鲜卑营地,汉骑在排山倒海的喊杀声中,像一把长矛一般狠狠贯入营地,数百乌桓人主动为锋镝,汉与鲜卑已算世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汉军体内沸腾的鲜血几乎烧昏了脑子,只剩下一个念想,杀!杀!杀!
  及至此时,营地里沉尸者甚多,躺在地上苦苦哀嚎者更是不少,其中多为鲜卑人,很少看到汉人,营地四周火焰燎天,映红天空,营内到处是喊杀声,混乱不堪至极,汉军的这一场夜袭可谓说已经达到了出色效果。
  黄忠与史阿集结一处,他们也听到了檀石槐的言语,面色当即一肃,后来又听到关羽怒喝,生怕鲜卑人团团围住关羽,不让他突围机会。混战之中,所得消息缓慢,他们不知关羽已逃出包围。
  这两人相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读出自己所想意思,必须去接应关羽,不然他走不了。
  “胡酋就在中帐,汝等可敢随吾杀乎?”黄忠大喝一声道。
  两人手下所剩五百余骑兵随即喝道:“有何不敢?”
  一时间,这五百多骑,大喝着从中帐后方,直奔中帐而去,就算前方中帐有千军万马亦如何?他们是汉军,自华夏吞并融合四夷,到汉朝建立,大家自诩为汉人,汉家这片土地从来都不缺勇猛不畏死之人。更何况,他们多出身燕地,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为报君忧,为复国仇,何惜生死哉?
  目睹关羽逃离,檀石槐脸色铁青,今日真是他自统一鲜卑以来的奇耻大辱之一,比之三年前夏育在北地,追击大破鲜卑更加耻辱。因为夏育说到底还是多赖屠各人为助力,兵力上占了优势。
  可是今天,这小小的柳城兵力早就有奸细告知,满打满算加上强征青壮也只能凑出仅仅数千人,却在白天守住两万余鲜卑大军的攻势,或许也有鲜卑人不善攻城之故,但是在夜里,近三万人的营地,却被汉军千人破营,还让对方在自己面前一刀斩落手下心腹大将,能不是耻辱吗?
  “来人,捉住那红脸汉子的人,吾赐部民万人,提拔为大人。”檀石槐大喝道。
  话音刚落,顷刻间数百找到马匹的鲜卑兵,乘上马匹便怪叫着追逐而去,此刻这数百人可不会关心关羽的武力,现在他们只要自己能够成为那部民万人的鲜卑大人,仅此而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人之本能天性,不在乎有何恐惧,有何危险。
  一瞬间檀石槐聚集的千余人中间,便少了数百骑兵,不过更多的则是慢慢汇聚中帐处,毕竟能为了名利不惜性命的多数也只是少数,更何况游牧民族多是以强者为尊,有奶便是娘,一点也不提倡气节,为了活下去而服从。
  火光蔓延,营地呼喝声不断,马蹄声阵阵,真可谓是嘈杂无比。檀石槐暗道,幸好汉人兵力不多,否则劫营之后,再有大军前来,自己这三万精锐定是存者寥寥。
  这时“蹄蹄踏踏”的马蹄声越来越多,鲜卑人初时不以为意,但随着马蹄声由远及近,很快便有人发现了异常,惊喊道:“汉人在后面!汉人在后面!”
  众人皆惊,他们只望关羽所逃方向,完全没有顾忌后面,赶紧转身,持兵已对来犯之人。黄忠、史阿此时策马在前,直接撞破鲜卑中军大帐,冲出来便看到数千鲜卑人团聚一处,脸色大惊,暗道不好,这番计划失策了,关羽定然已经突围了;然事已至此,想要转身回返已然来不及了,唯有带人全力冲破鲜卑兵,借助马力杀出一条血路。
  “杀……”黄忠发出一声惊雷般的怒吼,长刀带着厉啸破空而至,身后铁骑亦是咆哮冲锋,所过之处,鲜卑前排之兵就像被割的韭菜一样顿时倒地甚多。
  只是,鲜卑兵毕竟人多,加之其亦有骑兵,未几,黄忠等人失了马力,便陷入与鲜卑军缠斗之中,看这情形,若是拖得久了,空有全军覆没危险。
  冲进鲜卑阵中,黄忠已是汉军骑兵中唯一杀神,就刚刚凿进鲜卑军中后,倒毙在其手中长刀者不下十数人,鲜卑人见其骁勇,当即着重围攻其人。当然莫看黄忠勇猛,其身上短短时间,便已添伤几处,这时又有近十柄大刀不分先后,来到近千,黄忠眼疾手快,呼喝一声,奋勇挡开面前长刀,然后毕竟太多,其身后一柄刀一人向其后背砍去。
  “铛”的一声,史阿骑马而至,用长剑顶开对面一人劈砍,然后手腕一抖,长剑直刺对方脖子,将那鲜卑骑兵当场毙命,随即对黄忠大喊道:“功曹,快走……”
  黄忠见身后异常大惊,随后提刀又挡开面前攻击,无暇多说,只回道:“汝等皆在此地,吾黄汉升岂能独活?”说罢,又是一刀砍死马下一鲜卑兵卒。
  “吾为书佐,乃功曹属员,自古岂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功曹快走,不然一个都走不了。”史阿乃游侠出身,最重忠节孝义,虽与黄忠等人相处日短,但气味相投,互为兄弟,此时怎会让自己这大兄好友为自己断后。
  忽然只听史阿“啊”的一声,便见其摔下马来,原来是鲜卑人挥刀攻其马匹,令他跌下马来,不过还好,史阿一个鲤鱼打挺,只见在地上与鲜卑人对战。挥剑又刺死一人后,史阿一边挥剑,一边大喊道:“功曹,再不走,全军覆没,汝有何面目去见明府?”
  黄忠脸色一愣,是了,若全军覆没,柳城兵力本就不多,失了精锐,这不是害了柳城众人?前方一刀斩来,但武人直觉让他习惯性的挡开胸前一刀,随后对着后方两人连斩两刀,将其击退,然后痛苦对史阿喊道:“大陵,保重。”
  说完,黄忠又对其他汉军喊道:“但能骑马者,随吾走也……”接着,挥刀便向包围最弱的东面斩去,瞬间便连砍死两人,然后带人突围而去。
  檀石槐站于军队后方,只见原本已经将汉军围住的鲜卑兵,突然于东方被攻出一个口子,接着便见约两百汉骑,尽皆浑身是血,突围而出,向营外奔去……
  “可恶,给吾追,绝不能让汉人跑了……”
  前番已让关羽于包围中逃跑,现在又让黄忠逃跑,怎能让檀石槐好受,一时间,不止是他,就连鲜卑兵自己也不好受,有马者皆策马追击,而无马者,则将史阿与其他数十落马断后的汉军团团包围起来。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赐之李陵
  中帐前,千余鲜卑兵围住史阿那数十人,眼露恨意,而在后方,檀石槐处还有更多的鲜卑兵,没了开始袭营的慌张,三五成群的聚拢起来,眼看史阿他们是突围不出去了。
  “史君,吾等何如?”有临近汉军问史阿道。
  “唯杀敌耳,诸君既取明府赏赐,家人无忧,今不效死力,何以有颜面见柳城父老?”史阿爽朗大笑道,汉军听后面面相觑,顷刻间,吆喝着汉军威武杀向鲜卑兵,无一避战者。
  是了,他们是汉军,领了明府赏赐,家人无忧,何惧死也?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行,生于世间但求无愧于心,食君之禄,受君之托,得君之赐,当然要忠君之事。
  这些鲜卑人又如何?不过是北方胡狗而已,竟也妄自称大,即使大汉政策失当,使得汉与鲜卑鏖战多年,吃亏不少,但自世宗汉武帝后,汉军堂堂正正出击,何曾怕过这些塞外胡虏?
  岁月苍桑,时光流转,人事更叠,铁血汉军,威名赫赫,天下丧胆。
  大汉帝国一日不亡,无敌汉军永胜天下!
  包围史阿他们的鲜卑兵卒显然想不到史阿他们这么点人还要冲锋,顿时间,鲜卑军前又被连砍数十人。然而人数上的优势终究无法逆转整个局势,随着最后一名袍泽被鲜卑兵乱刀砍死,史阿看到他脸露坚毅,然后看了眼史阿,张嘴似乎欲说些什么,只是生气已失,嘴中殷红鲜血汩汩流出,登时倒了下去。
  史阿站在地上,八尺之躯微微驼着,口里咳血,肺叶如火烧,其经刚才一阵冲刺,浑身已中了约七、八处刀伤,若不是其亦是准一流武将之姿,恐怕早就如其他人一样长眠于幽燕大地了。
  本来他完全可以不用留下断后,但若无人作出牺牲,他们这五百骑可能全军覆没,这对本就兵力不多的柳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以史阿主动留下,而有了他为榜样的断后,那些和他一样掉马的汉军才没有丧气,拖住了很大一部分鲜卑步兵。虽然会因此损命,不过他不后悔,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是会选择断后,这是他心里的游侠豪气,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也。
  脸色渐渐惨白,史阿咧嘴对着面前举刀查看他的鲜卑人笑着,不过嘴里的鲜血实在渗人不已,接着便听他断断续续道:“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话语刚说完,史阿身子便已倒下。
  他本是河南游侠,因崇尚王越非凡的近身剑术才拜其为师。汉代少年多喜剑术、尚任侠,游侠之风可谓盛行,他便是如此。
  后来当史阿在雒阳听到伏泉做文抄公抄的那首《侠客行》时,便神往已久,对其而言,若能做伏泉诗赋中那样的侠客,才是心之所往,以至于他主动请求师傅王越将他举荐给伏泉。
  如今,鲜卑南寇,幽州百姓危在旦夕,朝不保夕,现在到了他施展平生之志的时候了,或许救了黄功曹等人,柳城就不会陷落吧!他应该会和那些纵然死去,但却依然侠骨犹香的侠士一样,传名百代,为人称颂,或许以后他也算是盖世之英豪吧!
  弥加带着人看着倒地的史阿,眼神一扫身边亲兵,点头示意他上前。
  未几,便见一人走到史阿面前,先是推了他几下,发觉他没动,然后将他面朝下倒地的身子翻了过来,伸手在他脖子上试探了下,这才回身道:“大人,这汉儿失血过多,想是昏死过去了。”
  “昏死?”弥加诧异一声,暗道今天袭营的汉军都是神勇之人,无论汉胡,特别是那几个领头的,个个都如杀神下凡一般,被包围都能突围出去,他和汉朝打了多年少见这样的杀神。不过,想到这种人物多留一日,对鲜卑来说便是祸害,随即命令道:“杀了他。”
  “好。”那兵卒当即便举刀,正要砍下。
  恰在此时,鲜卑后阵传来一声大喝:“慢着”。弥加等人望去,却是鲜卑部落大人檀石槐,便立即停下手中动作,上前行礼。
  檀石槐颔首随即道:“这汉儿如此骁勇,留他一命,待吾将其纳入吾鲜卑军中。”
  话音刚落,便在鲜卑人种引起一阵骚动,弥加当即上前沉声道:“大人,这汉人杀了我们那么多鲜卑勇士,留着何用?”
  “这等勇士若是能够如李先生这样投诚吾大鲜卑,死了多少鲜卑勇士都算值了。吾听闻李先生讲汉朝原来有位大将叫李陵,乃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率兵五千对阵匈奴八万,杀死匈奴人甚多,最终匈奴单于还是爱其骁勇,令其投降,后来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让他做了右校王,而现在这勇士不是上天赐予吾的李陵吗?”檀石槐兴奋道,伸手阻止了还要继续进言的弥加。
  这是李先生适时上前道:“大人说得对,李陵也算是吾祖辈,其能杀了匈奴人亦被接纳,甚至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部落,说明了汉人中仰慕吾大鲜卑的人很多。现在汉朝昏庸无道,政治黑暗,正是大人整合鲜卑兵马,收纳汉人有才之人,南下侵吞汉朝国土的时候,今番平了柳城,便是大人南下的第一步。”
  他说话无耻之极,也不知是否真和李陵有关,凭白侮辱了李家的名头,毕竟李陵说到底是死战而降,而他纯粹是自私自利逃命而已,竟然还有脸说其乃李家之人。
  不过,檀石槐可不管这些,其大笑道:“先生所言极是。”然后命人将史阿抬下去救治,并召集人清点损失。
  一场夜袭,损兵三千余,有被汉军杀死者,亦有慌乱中踩踏致死,营帐被烧毁不计其数,今日所造攻城器械亦被毁坏大半,可谓是损失惨重。
  檀石槐知道此事后,再一次展露了其枭雄本质,竟然大笑起来,言道得了史阿这猛士,这点损失算不得什么,并让人将此论调传遍全军,这才让士气好转。
  不过,熟悉这位鲜卑之主的人,见他说此话时,眼中赤红,便知道这位鲜卑大人早已经陷入暴怒当中了,而按照他的性格,很显然只有让汉朝人得到报应,才能解开其心头之恨。
  而那报应,不用想,便是南方的柳城。


第一百一十八章 放兵三日
  柳城北门,伏泉带着手下一众官吏遥望北门外的鲜卑大营,待见其营地漫天火光点燃夜幕时,众人皆是兴奋不已。城外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虽然声音凄惨之极,但在他们耳里却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明府之计成也,明府在此,运筹帷幄,鲜卑人纵是千军万马,也敌不过吾大汉。”盖援立即在伏泉身旁恭维道,其脸色正正,似乎所言和真的一样。
  “是也,明府胸中百般谋算,唯有高祖之留侯可比。”
  “本朝年少便如明府这般知兵者,唯有世宗孝武皇帝时,名将霍骠骑也,方能如此善用兵。其年少封侯,大破匈奴,封狼居胥,今日巧了,明府与霍骠骑皆为陛下外侄,又年少知兵,莫非明府乃霍骠骑转世乎?”
  “明府之能,无人可及,真乃大汉之福……”
  ……
  其他伏泉手下柳城官吏见盖援抢先一步,纷纷暗骂不已,盖援这马屁拍的也太是时候了,谁说武将不懂拍马屁?
  紧接着他们自己也是搜肠刮肚,换上笑脸,一阵恭维,这时候也顾不得士人所谓的节操了,那东西除了世家之外,他们这些边郡小吏谁会遵守?毕竟他们可没有世家的背景势力,升官无忧。因此,不管说的有多假,反正他们有的没的一顿乱吹,生怕恭维的比别人慢了。
  这些恭维话反正听得前世脸皮极厚的伏泉,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他们这吹捧的也真是太过了。留侯、霍骠骑谁人也?张良、霍去病也,自己能和他们比?自己只能算是前世看三国看得多了,照葫芦画瓢活学活用而已,史书里这夜袭可是经常看到,效果显著,现在怎么能不用比策?
  “咳咳”两声,伏泉大力咳嗽,出声制止,随即严声告诫道:“诸位皆乃大汉贤臣,莫将心思用错地方,当务之急还是守柳城,战鲜卑要紧。大家静等汉军归来,若是无人得归,此战亦是败也。”
  打断了众人恭维之语,伏泉遥望远方,心里暗自祈祷关羽、黄忠可以归来,虽说两人历史上乃是名将,勇猛非凡,也是活了好久,但自己毕竟是穿越而来,已经改变了两人的命运,说不得这番会死于鲜卑营中,若如此,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他们其中一人死了,自己该如何?到任多日,伏泉深知得人心之重要性,特别是这些不世猛将,自己以后若要在汉末立足,令他们倾心,光是厚赏之类还不够,用情以待也是必要的。想了想,伏泉决定学习刘大耳,该哭就哭,哭得自己属下为自己卖命尽忠。
  “踢嗒踢嗒”的马蹄声传来,声音由远及近,如盖援这般久居边疆敌对胡虏者,一下子便转头向声音所传方向,伸头远望。只见黑夜里,凌乱的马蹄声渐渐传来,接着只见一队散乱游骑极速奔来,当先却是一红脸汉子,正是关羽无疑。
  回来了!
  这是众人的第一直觉,伏泉当即下令开城门,自己率众相迎。马蹄声渐近,直至一众骑兵奔来,便见约两百骑,身上尽皆浸染鲜血,一看便是刚刚大战归来。
  关羽进了城门当先看到伏泉,便立即下马行礼道:“明府,吾等幸不辱命,夜里已袭了胡营。”
  伏泉赶紧制止其礼,随后道:“云长归来,吾心无忧也。”说完伏泉在兵马中扫视,未见心中另一人,疑惑问道:“汉升未归乎?”
  “回禀明府,吾率人冲进胡营,未与汉升通行。后直入中帐欲擒杀胡酋,却被围,便率先突围,尚未见过汉升。”
  伏泉听后惊问:“莫非汉升陷于敌营乎?”
  一时众人无语,未归城,除了还在路上,那就是永远也回不来了。
  “有骑兵来也!”
  “是黄功曹,黄功曹带人来了。”
  城上兵卒突然高喊,众人先是一惊,以为鲜卑人追来了,后来听到是黄忠这才安静,赶忙带人前去迎接。
  黄忠鬓发染血,脸露苍白之色,身上的几处刀伤依旧在浸染血红战袍,进城向伏泉行礼后,哀哭道:“明府,大陵为断后已没于胡营,生死不知,想来如今已奔九泉。”
  一语说完,伏泉一怔,语音哽咽大哭道:“胡人杀了大陵,如杀吾之手足,吾亦欲提剑灭胡,虽身死亦不足惜哉,然柳城数万百姓生死皆托于吾手,怎可轻弃?”
  周观此时适时上前道:“明府稍安,史大陵之忠义,柳城父老必不轻忘。今鲜卑数万大军陈兵于外,若一时意气用事而不得守,明府岂不上愧对陛下大权重托,下辜负柳城百姓殷殷期盼,若言出兵相搏,如弃守何异?到时追悔晚矣!”
  话语说完,其余柳城官吏皆上前苦劝,便是那督邮苏不韦见此,亦是劝其以大事为重,伏泉脸色这才稍好。随后令医匠前来治疗夜袭而归的三百余骑,又命人准备酒肉招呼,一番折腾,柳城这才安定,众人回府睡去,唯有守城巡夜的兵卒遥望城外,生怕出了差池。
  翌日上午,柳城外号角声不断,两万余鲜卑兵马陈兵以待,在各部落大人的率领下分成四队,开始围起四门,人人尽皆怒视柳城方向,一股肃杀之气由然而来。
  这一次城上汉军中久经战阵之人都明白,鲜卑人是要动真格的了,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他们能守住吗?
  檀石槐目视柳城,战前早已于营帐里动员了一番。昨夜袭营后,全军士气顿丧,面对此等窘境,他当即许下诺言,攻破柳城后,放兵三日,到时柳城任兵卒肆掠,所得财物不必按原本鲜卑原则,以功而分。
  一句话,破城以后,谁有能力,抢到的东西多,那些东西就是他的,部落联盟不干涉。财货、粮食、女人……一切能抢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再按往常联盟按功劳公平分配,这一下子完全激起了鲜卑兵的士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破了柳城。
  “攻城!”
  檀石槐一声令下,便听城外鲜卑兵马呼喝阵阵,向着柳城那看似破败的城头攻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楼危如卵
  柳城北门上,盖援今日被伏泉调来北门看守,昨日一战,北门作为主攻方吃亏不小,是以他决定用盖援手下兵马守北门,毕竟其手下多为边军出身,昨日伤亡也较少。
  烈风骤起,盖援手中利剑悠然高举过顶,在千余弓箭手的灼灼注视下,冰冷地斩击而下,一声凄厉的长嚎顷刻响起,“放箭!”
  城头上,听了盖援命令,汉军兵卒张弓、绷弦、箭指长空、撕手,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顷刻间,千余支锋利的狼牙羽箭破空而起,在空中喧嚣起一片刺耳的尖啸,掠过长空,霎时间射向柳城城下,挟带着冰冷的杀机雨点般倾泄而下,顿时便听到无数鲜卑胡人凄惨的惨叫。
  这支弓兵部队由盖援手下原本步卒与柳城青壮组成,皆持长弓,兵器以刀矛为主。为了弥补兵力不足,伏泉将他们召入军中,汉代承先秦遗风,尚武风气犹存,何况边郡自古便是出精兵的地方,骑射俱佳之人繁多,不以计数。这些柳城精壮自幼便习练马术射术,因此只需稍加指点,用之守城应无大碍。
  一轮箭雨之后,又是连续几轮,一下子便让前冲的鲜卑步卒损失惨重,躺在地上哀嚎之人甚多。一时间,城下凄惨胡语阵阵传来,使得鲜卑后阵督阵的檀石槐脸色更加铁青。
  “哼”,檀石槐冷哼一声,随即命令道:“让弓箭兵缵射几轮,随后后撤,令弥加速度快些,告诉他,今日必须拿下柳城。”说完,传令兵应了一声便骑马向后而去。
  稍久,便见鲜卑后阵,两具鬼魅般的“木塔”缓缓被兵卒推动,后面弥加正在汉军弓箭射程之外不断呼喝着,“木塔”四周无数鲜卑人奋力推进。“木塔”极宽,四壁皆以坚硬的木板钉死,表面覆以牛皮,一条条绳索从木塔上牵引而下,每一条绳索上皆连着一串串的鲜卑兵卒,还有更多地鲜卑士兵聚集在攻城车之后奋力前推。这些鲜卑士兵每迈进一步,便昂首发出一声汉人听不懂的胡语,接着高耸的“木塔”便无可阻挡地往前移动数尺,带着厚重的木质齿轮的响声,缓缓向柳城北门推进而来。
  “攻城塔!”盖援也被“木塔”吸引,不过其长于行伍,自然识得那是何物,不由惊呼一声,引得其身旁的伏泉诧异,待明白那是攻城塔时,脸色凝重,鲜卑人有了这等攻城利器,恐怕此次柳城难守了。
  北城外八十步外,鲜卑数千人取弓对着城抛射,霎时间天上箭矢如雨般落下,刺透着一个又一个汉军的身体,让人有一种避无可避之感。
  “当!当!当……”
  伏泉躲于城楼一侧,只觉满眼尽是箭影,还未想到该如何躲避,便有一黑影突然罩住自己头上。
  “明府,鲜卑箭矢颇多,城头危险,请下城躲避。”盖援举着沉重大盾到伏泉面前,挡了一波箭雨后,大喊道。
  “文渊,城头便交于汝,城在人在,城破,汝便休来见吾。”伏泉呐喊道,他此时当然不会说什么留在城头,箭矢这么猛烈,若是被流失射中,说不得会一箭毙命。
  “明府放心,城若破,援必见不了明府。”盖援语音坚毅道。
  “莫提此言。”伏泉一愣,知道盖援之意乃是已经准备将命留在城头了。
  “诺,来人,护送明府下城楼。”盖援对左右喊道,须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