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戚-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盖勋也是理解陶谦,如果是他,也不会随意开城迎接的。毕竟,若非是伏泉身份太特殊,还有三辅之地自从驱除韩遂等贼后,没有安排太多重兵,对付不了伏泉的两万兵马的话,恐怕他们早就要用谋逆之名开战了,终究三辅安平,并无战事,伏泉身为一州大员,竟然私自携重兵出境,这罪名拿出去就可以说视同谋逆了。
  “元固,数载未见,可记得孤否?”望着面前的旧吏盖勋,伏泉半开着玩笑道,实在是他摸不清这位传言和袁绍走的近的人真实想法,现在局势紧张,也由不得他不防,就是对方曾经是自己凉州刺史部治下的故吏。
  “骠骑何出此言?天下之中,谁人不知将军名讳?”盖勋行礼回道:“陛下诏书已至京兆尹,酒肉备好,不知骠骑可否入城?”
  “不入,待兵卒酒足饭饱后,孤便率骑兵先行,而步卒辎重,烦劳元固分忧。”眼看盖勋已经认同自己身份,并且举止有礼,伏泉便松了一口气道,若是这家伙和陶谦一样,死死拖住自己,那他只能行险了,强行取粮了。反正如今快马而来的诏书已至,他不管是骠骑将军的身份,还是在大义上,都压得盖勋一头,倒是不用像是在右扶风那样担心惹麻烦了。
  “诺!”
  盖勋应声回道,一点儿也不拖拉,令得伏泉不由点头,这位能得刘宏信任,确实是能公私分明,忠于王事。
  虽然说盖勋在京师雒阳,和蹇硕等宦官有隙,而又与袁绍、何进走得近,但是即使知道自己入京是为了和袁绍等人作对,他还能如此,只能用“忠臣”二字来评价他了。
  去岁八月,刘宏设置西园八校尉时,征召有军事才能的人入朝为官,盖勋因其在凉州旧功,被征召为讨虏校尉。
  十月,刘宏在平乐观阅兵。事后,刘宏特意召见盖勋,问道:“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
  而盖勋则立即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幸臣子弟扰之。”
  站在盖勋角度来说,刘宏所问天下有这么多叛乱,其实都是和皇帝宠幸的宦官有关,不是他们将自己的子弟四处为官,在各地为非作歹,才会引起民怒。这话可是将天下的叛乱,所发生的一切都推诿给阉宦,而当时蹇硕也在座,刘宏转身问蹇硕,闻言蹇硕恐惧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开始怨恨盖勋。
  之后,刘宏又问盖勋道:“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
  接着盖勋回答:“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秪黩武耳。”
  刘宏那话说得是他已经在平乐观阅兵,并且把西园的财物,散发很多给各部兵卒,而盖勋的回话却很有意思。他举例以前的皇帝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现在各地尚有不少类似胡人、黑山贼的乱兵,如今叛军在远处,刘宏却在眼前阅兵,不能显示刘宏果断刚毅,而有穷兵黩武之嫌。
  这话其实说的很重,但是刘宏却没生气,反而称赞盖勋道:“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从此,盖勋为刘宏重视,君臣相知,刘宏时常召见盖勋到身前询问要事,引为心腹。
  后来盖勋因为这事,对当时的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说:“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
  对于盖勋这个忠臣而言,他认为皇帝聪慧,只是被宦官蒙蔽而已,因此只要他们剿灭宦官,就可以让皇帝明白朝堂,还政治清明。而刘虞、袁绍本就关系极好,特别是袁绍一直想要诛杀宦官,盖勋这话,自然深得其心,于是二人与盖勋结为同谋。但不久,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虽然当时刘宏不舍得盖勋离开雒阳,但由于宦官蹇硕等人因为盖勋前面讲武时候的恩怨极力赞同,于是还是迁盖勋为京兆尹,这才没让他们的计划得逞。
  也正是因此,这才有伏泉进军碰到自己这个故吏的事情,而盖勋的能力自然不用质疑,到任之后,就施展了雷霆风范。
  盖勋名震西疆,士民乐相从,入主长安后,时长安县令杨党仗着父亲是中常侍,贪污腐败,为非作歹,盖勋到任后,核实杨党贪污上千万,上书弹劾。很多权贵为杨党求情,盖勋不理,最终皇帝刘宏下诏将杨党和其父革职查办,盖勋因此威震京师。
  之后,其又以京兆尹是京师屏障,当以重兵守之为由,收郡兵五千,自请满万人。兵同时表扶风士孙瑞为鹰鹞都尉,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儁为清寇都尉。
  此五人皆高门士人,素有名声,悉领属勋,而盖勋虽然远走长安,每有密事,那时皇帝刘宏都会辄手诏问之,恩宠不减。伏泉相信自己即使突然之间,带来两万步骑来到京兆尹,以盖勋的能力,也能安排得当的。
  对于盖勋,伏泉就气先前的右扶风陶谦,虽然这家伙因为自己举荐堂弟伏德清剿青、徐二州黄巾蛾贼余孽和泰山贼成功的关系,彻底没了原本去当徐州刺史的机会,但也并没有混得太差,也成为右扶风这大汉重职。
  只是陶谦一如既往的如历史那样,只会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愿惹事,也不愿生事,才让自己在右扶风那么被动,否则,说不得他到京兆尹的时候,盖勋还没收到京师雒阳传来的信息了。
  当然,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被陶谦拖延的功夫,权当自己害的这位汉末枭雄少了很多权利的赔偿吧,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赶往雒阳。
  待黄忠麾下三千余穿戴马镫马蹄铁的精骑酒足饭饱后,伏泉拿着诏书,便率领这三千余骑,径直赶往雒阳,时间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谁也不知道京师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陈平可不是容易做的
  北军,越骑营驻地,严颜孤身手持诏书、包裹,通禀身份后,在越骑校尉宋奇疑惑的目光里,令其召唤各部司马、假司马入中军听诏后,便进入越骑营中军大帐等诸将到来。
  越骑营兵将人齐后,严颜也不拖沓,当众宣读诏书,同时将何进人头拿出,交由众人观看。
  在场诸将听到大将军何进涉嫌谋逆,朝廷诛杀其人,本就是大惊失色,接着又看到何进人头,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很快,便有几个司马、假司马互看一眼,抽刀喊道:“逆贼,大将军公忠体国,岂会行谋逆之事?诸位,速速与吾等斩杀此贼……”
  他们的话还未说完,便听严颜大喝“找死”,一直注意在场诸将的严颜,早就见到那几个司马异常,现在他们要反抗,严颜如何会让他们得逞?
  只见,严颜怒喝之后,拔出腰间长刀,就对准其中最近的一人,跳将其面前,当头一劈。
  那人持刀抵挡,然而只听“咔擦”一声,顷刻之间,本就死严颜便将其手中大刀劈断,同时长刀深深没入其肩膀。而后,在那人惨叫之中,拔出长刀,又对其脖子劈开,很快,一颗大好人头,飘落在越骑营中军大帐。
  一人死后,严颜大吼一声,势气更勇,又对适才其他几个反对诏书旨意的司马杀去。那几人在严颜两招杀死他们其中一人后,心中本就大骇严颜之勇,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严颜欺身而上,匆忙之中,也没有组织起有利的围攻阵势,最终的结局也很明显,只能被严颜一一击杀,片刻之后,越骑营中军大帐充满了血腥气味。
  平缓了胸中气息,严颜手持滴血长刀,冷冷望着在场众人喝道:“尚有谁人,欲从何贼谋逆?伏骠骑将兵已至,如今京师纷乱,尚需诸将为国效忠耶!”
  诸将面面相觑,而后皆齐齐行礼道:“请将军下令!”
  他们本就被严颜短时间内镇压数将骇然,毕竟能做到一军司马、假司马的人,武艺可都不低,如今竟然被严颜这么简单斩杀,作为武将自然都佩服勇猛之人,因此从心里上已经有了顺从之意。再加上,严颜手中有诏书,而且又提到伏泉,别忘了越骑校尉这些年的几任长官,伏完、段颎甚至现在的宋奇,都是宋氏、伏氏的人掌控,自然其中有不少人可是忠心的“保刘崇党”,和何进麾下的“保刘辩党”有本质区别。
  种种原因之下,严颜收服他们自然很快,这也是严颜出宫以后,第一步首先就来越骑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最不容易出事。
  宋氏、伏氏在这里掌控兵马的时间够久,而且现任越骑校尉还是宋奇,皇后宋氏的亲哥哥,这远远不是何进这个才做了几年的大将军可以轻易拿下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碍于朝中宋氏的势力,还有宋奇这个越骑校尉的皇亲在,虽然宋奇有些懦弱,而且还和曹操有旧,和党人走的近,但是这并不代表何进可以轻易拿下越骑营。毕竟朝中可还有皇后宋氏和卫尉伏完在,他们可不会容忍何进把自己地盘给吞并,因此这几年里,何进也只是一点一点的往越骑校尉里塞人,希望慢慢腐化,本来也已经有所成效了,然而被严颜今天开局直接毫不留情的杀人,给毁得一干二净了。
  随后,严颜对众人下令,令其等召集各部兵卒,紧守营地,无诏书,任何人不得肆意出入,然后选了一些熟悉的兵将,一起出营。
  虽然严颜敢一个人来越骑营驻地,但那也是因为他对越骑营有把握,而北军其他四营营地,他也没那个胆量孤身闯营,毕竟那四营可是在何进掌兵以来,里面安插了不少何氏亲信,孤身去可不是明智的选择,而越骑营内严颜本就因为伏泉缘故,认识不少人,这些人里有不少伏氏、宋氏的旧部,完全可以作为此番监控稳住北军五营的主力。
  却说严颜单骑持诏,带何进人头出城安抚南北军,消息当然不可能瞒得住,毕竟宫中、军中,可都不是完全严密的,消息虽然传得慢,但最终还是传了出去。
  大将军府邸大堂内,袁绍等何进掾吏兵将,齐聚一堂,此刻人心惶惶,众人脸色皆是惊慌无比,可是群龙无首,已然不知如何进退。
  袁绍冷冷坐在榻上,局势的发展出乎意料,宦官突然杀了何进,令他计划完全不受控制了,不过,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失败,看来只能行险了。
  “诸位,大将军为阉宦所害,吾等若不反击,则必为阉宦所害,唯今之计,当集结兵马,以清君侧为名,攻入宫门,扫灭阉宦,以正朝纲……”袁绍起身大喝道,现在的最佳选择,那就是在京师并未被蹇硕等人彻底掌控前,打入宫门,先其等一步,下手为强,否则,一旦他们支持的刘辩不能即位,那么党人在之前因为太平道举事,而恢复的一切权利,都会因此而终结。
  在场众人听后先是一惊,毕竟臣子直接攻入宫门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当下便有陈琳阻止道:“宫门禁地,大汉威信所在,纵阉宦无道,岂容吾等随意攻克,此与大不敬有何异?纵然成事,日后未免不有祸事也!”
  此话可是说得深的众人赞同,的确,任何一个敢于带兵攻入皇宫宫门的人,新帝即位,可都不一定会受待见的,甚至会因此在日后遭受清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也许众人此刻老老实实接受何进被杀的事情,到时候还能凭着以前的官职,换个差使继续做官,可是,如果攻入宫门,无论成与不成,他们自己肯定都会被新帝记住的,这完全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那边袁绍见此,冷冷看了一眼陈琳,暗骂这家伙又搅局,不过还是忍住,对众人大喝道:“诸位不知周勃陈平诛吕之事乎?其等匡扶汉室,拥立太宗孝文皇帝,方有汉兴之象,今日吾等杀入宫门,清除奸佞,拥立‘史侯’,未尝不复周、陈之荣华富贵尔?”
  这话也是震慑众人不已,而且,可比陈琳的话更为人振奋,因为这是汉室历史上,唯一一次臣子攻入宫门,政变成功,并且大书特书的事情,现在袁绍提及,确实让他们兴奋无比。毕竟,他们现在的情况可是比周勃、陈平二人好的多了,若是谋划得当,纵然刘辩做不了汉文帝,但他们未必不能成为周勃、陈平那样,即使犯上作乱,却依旧可以变成被名传青史的忠臣,被史书大书特书。
  当下,一部分人被袁绍刺激,相互对望一样,毫不迟疑行礼道:“请本初下令,吾等愿杀入宫门,匡扶汉室……”
  而有人带头,就会有其他人跟着附和,很快,大将军府大堂内,除少数一部分胆小,明哲保身或者看清楚内中厉害的人外,其他人都齐压压的拜倒,重复着愿听令袁绍命令的话语云云的。当然,这些人里多为党人,因为他们清楚,袁绍一旦真的攻入宫门,就算他们不参加,也不能幸免,毕竟身为党人领袖的袁绍主动带兵攻打皇宫,无论谁是新帝,明显都不会放过党人,因此,他们被袁绍所逼,不得不加入这场临时谋划的政变。
  见在场不少人认同,袁绍心中点头,当下便命令他们准备,比如让北军中候刘表,赶快去北军五营,赶在严颜之前,能拉出多少忠于何进的兵马就拉出多少,又让何进部曲将吴匡、张璋等人,速速调集京师大将军所部禁军部曲等等……同时,袁绍还让各家出动私兵家仆,云集宫门,然后合力猛攻皇宫,一副破釜沉舟的情形。
  众人领命,而后鱼贯而出,面又忧色又有兴奋的各自准备,只让在场那些未参加此事的人连连摇点。当然,这些未参加的人其实是在为那些参加的疯子,感到惋惜,就比如先前阻止的陈琳。
  望着自己一众好友都发疯离开,陈琳真想上去再做一番无用的徒劳劝阻,可是既然已经知道是徒劳了,他还能劝阻什么?
  前汉孝惠皇帝死后,少帝即位,当时身为外戚的吕氏掌权,而周勃身为太尉,却不得进入军营之门,陈平也是身为丞相,而不能够处理政务。诸吕势大,两人为了权利,便一起谋划,带兵攻入宫门,诛灭了诸吕,同时又以汉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等刘姓皇子,皆非孝惠皇帝儿子为名,将拥有吕氏血统的皇帝全部斩杀,而后拥立势力弱小的代王刘恒,打算自己做权臣,这才有之后的明君汉文帝。而若非如此,不是汉文帝贤明,政治手腕高超的话,说不得他又是一个被周勃、陈平一文一武摆弄的傀儡皇帝而已。
  陈琳知道,这些好友都想和袁绍一起掌握朝堂,像周勃、陈平那样有权势,只是他们忘了吗?周、陈二人,虽然富贵一世,都被封侯,名载青史,但却是祸及子孙,周勃孙子周建德由于所献的助祭黄金品质不佳,前汉武帝元鼎五年,被判有罪,封地被废除,而陈平儿子陈何接替侯位后,在为侯二十三年时,犯了抢占他人妻子的罪,处以死刑,封国被废除。
  本来,这二人子孙所犯罪名,其实都不大,放到其他人身上,虽会被治罪,但罪不致废侯去过,甚至有死刑之祸,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刘家的皇帝们对于这些“叛贼”的忌惮吗?
  除非刘氏倒台,否则即位的刘氏皇族日后必然会清算这些敢于进攻宫门的家族,周勃、陈平是那么容易做的吗?要是容易的话,大汉到现在就不会只有那一次了。


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宫门
  雒阳城内,一片动乱,大街小巷来往不少持兵械之人,纷纷往宫门赶去,私兵家仆不绝。
  这番景象,引得小门小户人家察觉到不对,紧紧闭门,生怕有兵祸之危。而高门大户者,得到信息后,部分人选择闭门自守,等待时局结束,至于其他人,则带有各种目的的,不约而同的带了自家私兵家仆,赶往宫门处。
  皇宫分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此时,雒阳皇宫四门紧闭,并皆有精兵把守,团聚在宫门前的私兵家仆虽多,却因无合适兵械,而且私兵家仆个人武勇厉害,但像现在这样攻坚战经验太少,不是西园军那些抽调来的各地精兵的对手,几番强攻都是失败而回,并且己方也因弩矢众多,而死伤惨重。
  朱雀门前,袁绍面目阴冷的望着宫门上披坚执锐的禁军和阉宦之辈,愤怒之极,任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些宦官的动作会这么快,竟然早早就封锁了宫门,而且还安排了心腹兵马在四门把守。
  其他三门袁绍也都安排人去围攻了,雒阳城内的党人各家势力,真要出动,配上现在还忠心何进,愿意为他报仇大将军部曲掌握的兵力,万把人还是可以简单凑出来的,如今正分布四门围攻。
  守卫皇宫的那些兵将袁绍十分眼熟,特别是守卫朱雀门的主将张济,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死对头伏泉送入西园的凉州精兵,人数虽不多,但毕竟精锐无比,而且似乎早有准备,人人皆持强弩,区区几百人再加上临时招募帮忙的几百宦官,竟然抵抗了自己聚集在朱雀门外攻城的两千余人。
  从一开始,袁绍就在不断派人渗透京师兵马,本来已是有不好成效了,只是很明显,今日他是用不上了。这些凉州兵是最难搞的,袁绍到现在也就拿下了几十人,而且其中也没有什么掌兵重将,也不知伏泉给他们施了什么法,让他们这么死心塌地的。
  否则,若是对方安排了其他禁军把守,袁绍自信他安排的那些内应,在见到自己后,会从皇宫内部杀出,为他打开入宫的大门的。
  如此看来,他的那些内应们,恐怕不是被宦官筛选了,就是被安排到宫内四散留守,并且安排可靠人员监视,不让他们守卫宫门了。当然,袁绍想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宦官明显没有那么快的效率完成这事,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也非常麻烦。
  毕竟,禁军之中他们也有数百亲信安插其中,但并不是整体,而是分散安插各部。现在何进身死,大部分禁军肯定已经倒戈宦官,指望这些人煽动其他禁军反水,已然不可能了。
  该死的阉宦狗贼,怎么计划的如此滴水不漏,他们以前在皇宫卫宿兵将内安排的暗子,现在看来都起不了作用了,真是可恨!
  握着手中长剑,袁绍恨恨想着,不过更糟糕的事情也跟着传来,只见西园军右校尉淳于琼带了一支近千人的兵卒赶来。
  到了宫门外,淳于琼快步走到袁绍身边,语气忧心道:“本初,西园其余七部兵马愿随吾等者,不足二三!”
  虽然淳于琼列为西园军右校尉,按理来说是蹇硕的麾下,不过他本就是何进心腹,和蹇硕根本不相容,而蹇硕在西园军对他也多加防范,一直没留其于宫门之内。今日何进死后,正在值守的淳于琼闻得消息,当即去大将军府商讨对策,而他一直深受何进大恩,自然同意袁绍的建议,当即便被袁绍安排去收拢西园兵中原先被何进收买的兵将,引为助力,但很显然效果不是很好,何进一死,原先满口答应效忠大将军的人里,其中不少人都开始变卦了。
  “无事!”袁绍镇定道:“西园兵本为蹇硕所统,甚恐阉宦,今大将军为奸人所害,其等如此,早有所料。”
  然而,袁绍想要安稳军心,可是淳于琼下一句话令军心更加不安,只听淳于琼道:“适才来时路上,却见张让、赵忠等阉宦,正聚集家兵,前往宫门,观其言语,却似欲诛大将军,为国除贼……另不其侯伏完、前太尉马日磾等府上,亦聚家兵,以护驾名义,往宫门赶来……”
  话语还未说完,便见远方,有数百上千手持兵甲的家仆赶来,当先几人正是张让、赵忠等人,看他们脸色,显然不像是和袁绍他们一路的。
  “哼!阉宦之辈,出尔反尔,当杀之!”袁绍大骂,而后举剑当先冲上前去道:“诸位,随吾诛杀国之奸贼尔!”
  袁绍气愤不已,今日诸事不顺,宫门现在都未攻破,连本来归顺大将军的阉宦都反叛,以他和宦官之间的血海深仇,当下便有所决定,先灭了宦官这一路援军,再解决其他势力,反正若是这次政变不成功,先把皇帝的那些依仗全部解决,也可为以后谋利。
  随着袁绍这话出口,在场众人也知道宦官意思,当下跟随袁绍杀去,至于张让、赵忠这些宦官的心思,他们如何猜不出,还不是看到何进死了,何氏能够翻盘的希望大大降低了。而且他们因为蹇硕封锁刘宏已经驾崩的消息的缘故,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刘宏筹谋,现在想要立刻转换阵营,打算靠着这最后时刻的忠心,再去刘宏面前哭诉,免自己的死罪。
  终究,无论他们与何进关系如何,但他们毕竟是宦官,是皇帝的家仆,更是从小就陪伴刘宏身边的亲信。这时候来护驾,虽然可能在事成之后,因为和何进走得深的额缘故,不会再受到重用,但相比何进死后,还一条路走到黑的后果,他们说不得还能换得一丝生路。
  他们相信刘宏不管是在感情还是留下他们保证皇权,都会因为他们最后时刻的护驾留他们性命,而不会因为和何进走得过近,被治罪论处。
  “杀!护驾!护驾!诸首逆贼子袁本初者,赏万金……”宦官前方,张让、赵忠等人看到袁绍直接带人杀过来,毫不犹豫的对着他们集结来的家兵门客奴仆,还有雒阳城内份属他们的禁军部曲,喊出赏罚价格,这时候不把袁绍这伙人干了,他们必将休矣。
  “当!当!当……”一阵阵兵器相撞声很快发出,双方就在朱雀门外,展开强烈厮杀,初时两方还能僵持不少,但是很快,局势便开始往袁绍这方倾斜了。
  宦官之中,家兵门客奴仆就不说了,都是匆匆寻来刀剑,便杀将来的,自然没有什么甲胄,而那些从属于宦官的禁军虽然有甲胄护身,但毕竟因为刘宏之前的削权,他们所能动用的禁军不多了,根本不是拥有原本属于何进的大将军部曲和不少西园兵的袁绍方对手。
  随着袁绍方以各地抽调的精锐西园兵为主,配合大将军五部部曲的精锐列阵杀敌,最终宦官一派的兵马随着禁军兵卒誓死抵抗被杀尽,其他家兵门客奴仆也抵挡不住袁绍兵的攻势后,宦官所属兵马顿时崩溃了。
  张让、赵忠等宦官见此,连杀数人,也没能安稳住军心,连带着自己也被溃兵挤退,颇为无助。
  见到敌军溃逃,袁绍并未罢休,举剑向着前方大喝道:“诸君,阉宦无道,尽灭之!杀……”
  “杀!”
  “杀!”
  “杀!”
  ……
  这边袁绍之军,本就因为进攻宫门不顺,愤怒不已,又刚刚和宦官血战,早已杀红了眼,哪里是说能停手就停手的,如今又有袁绍这般命令,当下便是大开杀戒,根本不管对方求饶如何,要杀过瘾方可解气。
  宫外杀戮过甚,引得死死守卫朱雀门的张济都目瞪口呆,纵然他身经百战,见过的血腥杀戮比这兵力更大更多的多得多,但是像在宫门之前,这么激烈的还是第一次见,毕竟,自大汉立国以来,敢在宫门前这么干的人,能有几个?
  眼见大势已去,披头散发张让见到袁绍等人一直追击他们,就明白他们已经没有活路了,当下跪倒在地,面朝皇宫,叩头泣道:“陛下,悔不当初,致有今日宫闱之祸!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说罢起身,拿起手中刀剑,直奔袁绍等人来,余下宦官见此,也心知必无生路,大喝一声,也跟着张让一起,朝袁绍等人杀来,他们要为这帮乱臣贼子,尽大汉最后的一份忠心。
  数刻之间,朱雀门前,伏尸千余,血红一片,张让、赵忠等原本亲近何进的大小宦官,以及他们所带军队,除寥寥几人逃离外,其余尽被诛杀。
  鼻尖一股股血腥之气袭来,袁绍披头散发,一身血污,手中血淋淋的长剑斜依地上,稳住身子,望着张让、赵忠等人的尸体,不住痴狂大笑。
  几十年来,外朝与中朝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被牵连者以万计、以十万计,他袁绍谋划十余年,今日虽然诸事不顺,事情越来越偏离他的预期,但是现在杀死这么多当年害得他岳父李膺家家破人亡的宦官,也算是值得的,权当是今日先收取一些利息而已。
  岳父、吾妻,不用怕,这只是开始,更多债他会和刘汉皇室还有宦官一一讨回……无论如何,他都要让岳父一家安息,而只有将宦官和大汉皇权彻底扫除,对他而言,才是报仇,后面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现在,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诸位,攻宫门,清君侧,扫除宫闱奸佞……”转身,袁绍对着麾下兵马大喊道,一时之间,朱雀门前又爆发了惨烈的战斗。
  此时,又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党人兵马前来会合,使得朱雀门前聚集了近四千人,期间,也有不少打着护驾名义的兵马前来对战。如马氏私兵和董太后之侄,如今为羽林中郎将的条侯董重的羽林郎兵马,都来护驾救援,然而都被袁绍所部击退,也正是这连续的胜利,让袁绍又一次有了强攻宫门的动力,因为他知道只要攻进宫门,以他们党人现在在雒阳的兵马,宫里绝对没人能给抵挡得他们的攻势。
  并且,他们现在在雒阳城内的兵马,除了各族私兵家仆,大将军五部部曲,原本收买的西园兵外,还有一支并未赶来的军队。而那支军队,才是袁绍最期望的,那便是何进自成为大将军以来,便一直派人控制收买的南北军,他们正是京师雒阳城防的关键力量。
  自大汉立国以来,无论是前汉,亦或是本朝,驻防京师的南、北军,都不是弱兵,其战力或许整体上虽比不上边军,但却永远不是一支可以忽视的力量,特别像是现在,更是如此。
  前汉举行宫门政变,诛灭诸吕的周勃、陈平,不也是靠着夺了北军的兵权,才能行谋逆之事的吗?当时吕氏外戚吕禄吕产独揽兵权,周勃身为太尉,不能控制禁军,于是挟持吕禄友人郦寄之父,逼他劝吕禄交出兵权,最终使得周勃骗的了控制兵马的虎符,得以入主北军,最终完成了诛灭吕氏外戚的功劳吗?
  现在,袁绍等的就是他派出的北军的长官,身为北军中候的刘表的好消息,只要他能掌握北军大半,这场政变,希望还是很大的。


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为帝
  雒阳城内战火纷飞,城外现在也是剑拔弩张了,北军屯骑营驻地,刘表带着十数亲信兵卒,正在屯骑营中军处慷慨陈词,号召诸兵将随他一起为大将军复仇。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乃是大汉宗室,前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其身高八尺余,容貌温伟,气质高雅,相貌不凡,时下刘表就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声望,他不仅是汉室宗亲,还是党人领袖“八及”之一。
  及者,能导人追宗者也,即可以引导其他人学习圣贤等榜样的意思,刘表能凭着宗室身份,在和皇权极度斗争党人之中混成这样,足可见他的能力不可小觑。而何进能让刘表担任北军中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