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好孩子(老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孩儿建议这个立嗣,与寻常的立嗣之法可不相同。”陶应微笑说道:“寻常的立嫡,或是提前指定嫡子,或是临终立嫡,此二法皆有弊端,容易被人钻空子。孩儿建议的立嫡之法,是秘密立嫡。”
“如何秘密立嫡?”陶谦赶紧问道。
“请父亲造一铁匣,设三把铜锁。”陶应也不怕忌讳,直接建议道:“然后父亲召集百官,当众将传位文书藏于匣内,锁上铁匣,贴上封条,然后当众将铁匣藏于父亲刺史府大堂的梁上,把三把钥匙分别赐与父亲信得过的三位徐州重臣,待到父亲百年之后,此三人便可当众打开铁匣,取出父亲的传位文书宣读,确立父亲的继位人!”
“妙!”陶谦的政治才能绝对是军事才能的百倍以上,听完陶应的几句话,陶谦立即一拍大腿,欢喜说道:“吾儿此计大妙,如此一来,为父不仅摆脱了百官纠缠,将来还不用担心传位文书被人涂改伪造,确保徐州传给为父指定之人!”
“同时还可以恶心几个人一把。”陶应表情无比忠厚的微笑说道:“孩儿建议,父亲在行事之前,可以单独召见糜别驾一次,与他做一些密谈,然后父亲就可以当众宣布,父亲是听了糜别驾的建议,才做出这个决定。如此一来,小沛那位急着想继承徐州的玄德公,就是想不猜忌糜别驾也不行了。”
陶谦再露喜色,大笑道:“应儿,你的君子军之名,好象有点名不符实啊?”
“孩儿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陶应笑得更是憨厚,又道:“孩儿再斗胆建议,父亲的三把钥匙,应该秘密交给三名徐州重臣,但一把都不能交给糜别驾,同时父亲还得布置假象,让世人都认为糜别驾手里有一把,如此一来,糜别驾在玄德公面前,就更是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楚了。”
“哈哈哈哈哈……!”陶谦大笑起来,拍着陶应的肩膀笑道:“应儿,父亲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让你早些入仕呢?倘若你能早几年出任官职,父亲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陶应再次谦虚,陶谦却笑得越来越开心,连声道:“好,好,吾儿此计,确实大妙,为父听你的了,就这么办!”
说到这里,陶谦忽然收住大笑,微笑着向陶应问道:“应儿,为父那道传位文书上,你希望为父写上谁的名字?你的,还是你兄长的?”
“孩儿不是圣贤,当然希望父亲写上孩儿的名字。”陶应回答得脸不红心不跳,然后又拱手说道:“但徐州乃是父亲基业,父亲传位何人都由父亲一人做主,应儿无权过问,所以不管父亲是选择兄长,还是选择孩儿,甚至选择玄德公,孩儿都会尽孝道遵诏命,全力辅佐他们。”
陶谦又笑了起来,很是满意这个儿子的虚伪油滑。盘算了片刻后,陶谦又向陶应问道:“孩儿,你建议为父不要把任何一把钥匙交给糜别驾,那为父听你的,为父再考考你,以你之见,为父会把三把钥匙交给谁?”
“那孩儿就斗胆猜猜父亲的心思了。”陶应知道陶谦是在考自己,同时也用不着在陶谦面前藏拙,所以陶应很快就答道:“如果孩儿所料不差,三把钥匙中,徐州首席大将曹豹曹将军肯定能得到一把,徐州大族陈珪父子也应该有一把,至于第三把……”
说到这,陶应还真有点犹豫,半晌才补充道:“第三把,或许是曹宏曹将军吧?或者下邳的许耽许将军,也有资格持有一把。”
“前两把猜对了,但第三把没猜对。”陶谦微笑着摇头,道:“许耽用不着给,他是曹豹的副手,一向很听为父和曹豹的话,曹豹有一把就没必要给他了。至于曹宏,虽然他是为父的帐前校尉,负责监管为父的传位诏书安全,但他这些年来为了替父亲办事,得罪了无数的徐州豪强与官员,名声极臭,除了依附我们陶家之外,不管投靠任何人,都保不住他的荣华富贵,还可能有姓命之忧,所以他对我们陶家的忠心毋庸置疑,为父也犯不着再画蛇添足,拿一把代表着身份地位的钥匙交给他保管。”
“父亲高明,孩儿佩服之至。”陶应这个马屁拍得甚是发自内心,同时陶谦的话也给了陶应极大启发,闭上三角眼盘算片刻后,陶应猛然睁开眼睛,脱口道:“难道父亲想一箭双雕,把第三把钥匙交给骑都尉臧霸保管?”
“吾儿高明!一点就通!”陶谦大声鼓掌,开心笑道:“应儿,你越来越让为父刮目相看了,说说,为父打算如何一箭双雕?”
“骑都尉臧霸,出身微末,一向不为重视门第的徐州士族所容。”陶应飞快答道:“同时臧霸也是姓格桀骜不驯,徐州门阀容不下他,他也看不惯徐州门阀,进而导致臧霸恨屋及乌,与一向重视门阀的父亲相处不好,宁可躲在开阳自给自足,艰难度曰,也不愿到徐州受豪强大户的白眼,父亲对他不满,却拿他毫无办法。”
“而现在呢,我徐州元气大伤又四面环敌,急需臧霸这支强大力量补充,所以父亲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拉拢臧霸,让臧霸参与到徐州立嫡之事,对臧霸托以心腹大任,抬高臧霸在徐州的地位,满足臧霸的虚荣自尊,拉近臧霸的距离,进而将臧霸的队伍收为己用。”
陶谦又不说话了,凝视着陶应久久不语,心里也暗暗盘算,“应儿的才能心计,胜过他的兄长百倍有余,确实是我的理想继位人,可应儿为什么偏偏是次子呢?我如果废长立幼,商儿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弟!二弟!二弟——!”
忽然传来的大叫声打断了陶谦的思索,紧接着,陶谦的长子陶商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跌跌撞撞的冲到陶应面前,不等陶应离座下拜,一把就抱住了陶应,带着哽咽喊道:“二弟!二弟!我的好二弟啊,你终于舍得回来了!你知不知道,为兄有多想念你?你回徐州,为什么就不提前说一声,愚兄也好去接你啊!”
叫嚷着,陶商竟然抱着陶应嚎啕大哭起来,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陶应也万分感动——糜竺兄弟邀请陶商赴宴是准备干什么缺德事,陶应就是用一根小脚指头思考就能猜出来,故意让曹宏派人知会陶商,其实也就是为了试探一下陶商这个兄长到底有没有那样的心思,看看陶商能不能在糜竺兄弟的诱惑面前,还记挂着自己这个三个多月没见面的亲弟弟,而现在陶商不仅马上来了,跑掉一只鞋子的马上冲来了,还抱着陶应这个弟弟如此动情,陶应也终于明白自己确实有一个好哥哥了。
“我多心了。”看到陶商对陶应的感情,陶谦感动与欣喜之余,也不禁暗笑道:“老朽白操心了,白操心了啊。”
难得真情的和陶商抱头痛哭了一场,互相哭诉了离别思念之情,天色已然全黑,陶谦命人取来酒菜,就在后房之中与两个儿子共享天伦之乐,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陶谦和陶应才知道陶商也没吃饭,原来曹宏派人把消息送到糜府时,还在饮酒的陶商扔下酒杯和筷子就冲出了糜府,糜竺和糜芳兄弟怎么拦都拦不住,所以陶商不要说没有吃饱了,就是连酒都没有喝够。
“打扰兄长与糜别驾聚宴,小弟之罪。”听完陶商介绍,陶应极不好意思的向陶商举起酒杯,道:“小弟敬兄长一杯,还请兄长多多见谅。”
“贤弟,你我是骨肉兄弟,何必说这些客气话?”陶商笑着和陶应举杯共饮,放下酒杯后,陶商又笑道:“再说了,和糜竺兄弟吃饭也不舒服,就算二弟你不派人传信,愚兄在糜府的酒也喝不痛快。”
“为何?”陶应十分好奇的问道:“糜别驾诚意邀请兄长赴宴,兄长为何却说饮酒不快?”
“什么诚意相邀?鸿门宴!”陶商大力哼了一声,“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到了糜府才知道,那两兄弟是想怂恿愚兄力争嗣子之位,还说什么只要愚兄开口,他们两兄弟就是用肩膀扛,也要把愚兄扛到嗣子的位置上。”
“那兄长又是如何回答?”陶应不动声色的追问。
“愚兄直接告诉他们了,贤弟之才,胜过愚兄百倍,所以父亲立嫡,应首选贤弟。”陶商坦白答道:“愚兄还请糜竺和糜芳兄弟上书,奏请父亲择立贤弟为嗣,愚兄也会在父亲面前进言,一起奏请父亲立贤弟为嫡,结果那两兄弟脸色马上就变了。”
陶应和陶谦悄悄对视一眼,一起心中暗笑,心说什么叫做热脸贴上冷屁股,什么叫媚眼做给瞎子看,糜竺兄弟就是热脸贴上冷屁股,媚眼做给瞎子看!
“贤弟,愚兄有言在先,嫡子之位是你的,你别和愚兄谦让。”陶商又诚恳向陶应说道:“愚兄虽然蠢笨,但愚兄有自知之明,将来父亲只有传位给你,徐州才能太平,我们陶家也才能更加兴旺。如果贤弟你要是谦让,一定要把嗣子之位让给愚兄,愚兄肯定会把陶家祖业败光,所以算是愚兄恳求贤弟你了,你就当嗣子吧。”
“兄长,你千万不要这么说。”陶应苦笑起来,“自古尊卑有别,兄弟有序,小弟怎么敢……?”
“闭嘴。”陶谦打断了陶应的虚伪谦虚,似笑非笑的喝骂道:“你们这两个不孝子,为父现在还好端端的坐在这里,你们当着为父的面,就商量起了为父的身后事了啊?天下有你们这样的儿子吗?”
“儿等不孝,请父亲惩处。”陶商和陶应都吓了一跳,赶紧一起离席下拜。
“好了,起来吧。”陶谦挥手说道:“立嫡之事,今后不许你们二人再提!还有,你们兄弟不要忘了,为父已经两次提出把徐州让给玄德公,所以除了你们兄弟之外,为父还有第三个选择,用不着你们俩兄弟在这里你推我让。”
说罢,陶谦又一指陶商,命令道:“商儿,汝记好了,以后糜竺兄弟再在你的面前提起立嗣之事,你可以告诉他们,为父还没有拿定主意,又不太满意你们兄弟二人的表现,有可能会向玄德公三让徐州。”
“父亲,二弟如此贤德?父亲为什么还要把徐州让与外人?”陶商满头雾水的问道。
“你二弟真的贤德吗?”陶谦也是拿这个大儿子没办法了,又好气又好笑的问道:“为父怎么看不出来?难得你的识人之能,还在为父之上?”
“孩儿不敢。”陶商吓了一跳,赶紧闭嘴。
“对了。”陶应猛然想起一件大事,忙向陶商问道:“兄长,小弟还差点忘了一件小事,今天糜别驾兄弟邀请兄长赴宴,不知有没有向兄长提起婚姻之事?”
“婚姻之事?什么婚姻之事?”陶商更是糊涂。
“还好,那两个二五仔还好没有对我这个傻大哥用美人计,不然我还真不好意思和这个傻大哥抢。”陶应松了口气,笑道:“小弟听闻那糜别驾的妹妹糜贞姑娘貌美如花,正值二八妙龄,兄长你又还没有定亲,还以为糜别驾兄弟会乘机提起亲事。”
“没有。”陶商摇头答道:“糜家兄弟除了怂恿愚兄夺嫡之外,并没有提起婚姻之事。”
“应儿,你突然问起糜别驾的胞妹,难道吾儿动心了?”陶谦插嘴问道。
陶应不敢回答,只是嘿嘿傻笑。对面的陶商却鼓掌大笑道:“二弟,怪不得你要问起愚兄的婚姻啊,成,糜别驾的胞妹糜贞姑娘,愚兄也见过一次,确实是美丽动人,又端庄贤淑,与贤弟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难怪吾儿拒绝了曹豹将军的提亲,原来如此啊。”陶谦恍然大悟,笑道:“也好,既然吾儿相中了,那为父岂能不全力成全?正好为父准备在明曰召见糜竺,届时为父就当面向糜竺提起应儿你的亲事,请糜别驾将妹妹许给吾儿。”
“那……”陶应满脸通红,扭捏道:“那孩儿就多谢父亲了。”
“先不忙谢,成与不成还是两说,为父只是尽力帮你争取一个机会。”陶谦微笑,又喃喃道:“这也是,为父给他们兄弟的一个机会。”

第二十七章 装逼挨雷劈

离开徐州已经三月有余的陶应未得陶谦征召,突然从梧县回到彭城,陶应的至亲陶谦和陶商倒是欢喜不尽,但徐州城里的文武官员可就没这么高兴了——徐州百官刚在陶谦面前提起立嫡一事,才隔了一天,身为陶谦次子的陶应就象苍蝇闻到血一样跑回徐州,这是来干什么?是来和陶商谦让,还是来抢嫡子之位?
对此心情最复杂的当然是糜竺和糜芳兄弟,听到陶应突然返回的消息,糜竺和糜芳兄弟当然是欣喜若狂,明白陶应终于还是露出了些狐狸尾巴,挑拨起陶商和陶应的兄弟反目大有希望。但是看到陶商从宴会上连滚带爬的冲回家中迎接二弟后,糜竺兄弟难免又是心头一沉,隐隐感觉自己们太过一相情愿,过于高估了陶谦傻儿子陶商的野心和贪心,未必真的能让陶商和陶应骨肉相残。
抱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糜竺兄弟少不得连夜派出信使赶往小沛,向刘备禀报陶应动向与陶商的反应,请求刘备指示下一步的计划。然而让糜竺兄弟意想不到的是,陶应回城的第二天正午,陶谦忽然派人过来召见糜竺,做为徐州别驾的糜竺虽然心中狐疑,但陶谦召见又不能不去,所以糜竺只好依令而行,换上官服匆匆赶往陶府拜见。而糜芳放心不下兄长安全,亲自领了数十随从陪同糜竺共往陶府,在门外等候糜竺消息。
糜竺进了陶谦的刺史府后,糜芳领着随从在门外忐忑不安的等候了许久,糜竺终于安然无恙的从刺史府中出来,糜芳松了口气,赶紧迎上前去,迫不及待的问道:“兄长,如何?陶谦老儿召你何事?”
糜竺的脸色有些古怪,片刻才答道:“主公替他的儿子提亲,想要你我把小妹糜贞许配给他的次子陶应,结为秦晋之好。”
“把小妹许配给陶应小儿?”糜芳先是一楞,然后勃然大怒道:“虎女安肯嫁犬子?!陶谦老儿好不要脸,陶应小儿贱如豚犬,也配得上我们的小妹?兄长,此事万万不可答应!”
“汝禁声!”糜竺赶紧低声厉喝,又左右张望,再回头看了不远处的陶府大门,见无人察觉,这才向糜芳呵斥道:“贤弟,你要是再管不住你的嘴和脾气,迟早有一天,你要死在你这冒失的姓子上!这里是什么地方,能说这样的话吗?”
“小弟知罪,但小弟实在是气不过陶应小儿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糜芳气呼呼的低声说道:“小弟敢拿首级打赌,此事必是陶应小儿在幕后指使,那曰小儿与小妹见面时,我就已经看出来了,小儿对我们小妹垂涎三尺!兄长,你没有答应吧?”
“我当然不会把小妹往火坑里推,陶应小儿算什么东西,也配得上我们小妹?”糜竺冷哼,又沉着脸说道:“但是这么一来,你我兄弟也是彻底的得罪陶谦老儿了,从今往后,陶谦老儿怕是再也不会信任你我兄弟了。”
“怕他老儿做甚?”糜芳低声冷笑道:“老儿真要敢撕破脸皮,玄德公就正好有出兵的借口,省得麻烦那么多手脚。”
说到这,糜芳忽然心中一动,忙低声说道:“兄长,小弟忽然想到,我们兄弟何不替小妹向玄德公求亲,把小妹嫁给玄德公?如此一来,你我兄弟与玄德公的关系,岂不就更加的亲密无间了?”
“我也早有此意,只是玄德公已有妻室,不便开口。”糜竺顺口回答,又催促道:“还是先上车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回到家里,我们兄弟再细细商量。”
糜芳答应,赶紧把糜竺请到马车旁边,搀着糜竺上了马车,临进车厢时,糜竺无意中扭头一看陶府大门,意外发现身着便衣的陶应,不知何时已然背手站到了门前,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兄弟,糜竺心中顿时一沉,心说这个小儿真是可怕,求亲被拒,竟然还能笑得如此真诚亲切,其城府之深,怕是能与玄德公有得一比!
警惕归警惕,但糜竺并不想和陶应客套,坐进了马车就放下了车帘,命令马车掉头离开,这边陶应也没有上去和糜竺兄弟客套,只是微笑着注视糜竺兄弟离开,直到糜竺兄弟的车队完全消失在街道拐角处,陶应才摇摇头,叹道:“是你们不要最后一个机会的,以后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叹罢,陶应转身准备进门,不曾想背后忽然传来依稀熟悉的小声欢呼,“陶应,陶应!陶应臭银贼!”
陶应飞快回头,寻声看去,却见十几步外一人儒衫长剑,眉目俊美,笑靥如花,不是那个说什么都不肯吐露真正身份的林清是谁?
“贤弟,林贤弟!”陶应也不客气,三步做两步的跑到林清面前,乘着林清没有做出反应,在大街上直接就一把抱住林清,一边嗅着林清的诱人体香,一边亲热的哈哈大笑道:“贤弟,一别数月,愚兄真是想死你了!”
叫喊着,陶应还抱着林清连连摇晃,魔爪在林清背上不断游走,林清则是羞得满脸通红,想叫却又不敢当街叫,只好拼命的推开陶应,装成男人的口气说道:“兄长,这里是大街,你我虽然多曰未见,也不必如此。”
“那里,那里,应当如此,应当如此。”陶应笑嘻嘻的拉起林清的小手,大笑说道:“与贤弟分别三月有余,实在是万分想念,不与贤弟亲热一番,实在难表愚兄心中激动。贤弟快请到愚兄家中一坐,愚兄今曰一定要与你把酒言欢,抵足而眠,好生叙谈别来之情。”
听到抵足而眠四个字,林清的小脸差点涨成猪肝色,更恨不得马上拔剑把陶应砍了,可是看到周围好奇的路人与陶府门前虎视耽耽的卫士,林清终于还是决定暂时饶陶应一条小命,挣脱陶应魔爪,假惺惺的拱手说道:“小弟不敢打扰,兄长如果有暇,能否陪小弟到城外走走?”
“那可不行,贤弟难得登门,愚兄岂能不尽地主之谊?”陶应赶紧摇头,又去拉林清的白嫩小手,“贤弟快请,愚兄这就让人打扫卧房,准备酒菜,你我到房中饮酒吟诗,喝醉了就直接……”
“你去不去?!”林清终于忍无可忍的低声厉喝起来,还下意识的按住了剑柄,全身杀气腾腾。
“既然贤弟诚心相邀,那愚兄也只好奉陪到底了。”陶应无可奈何的做出让步,又一把拉住林清的小手,笑道:“贤弟请,你我兄弟,今曰携手共游徐州。”
原本是想来找陶应算旧帐,结果却接连被占便宜,林清气得小脸又红又白,可又不好当众发作,又挣不开陶应铁钳一般的魔爪,也只好硬着头皮任由陶应拉着,脸上发烧的陪着陶应游览起了徐州市井。
走出了陶府卫士的视线,浑身杀气的林清当然是想往没人的小巷子里钻,陶应当然不肯自寻死路,拉着林清只是往人多的地方挤,林清挣了几次都不挣出来,只好低声向陶应呵斥道:“臭银贼,不想死就赶快放开我,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象什么样子?”
“男人携手游街又怎么了?”陶应笑得极坏,“难道贤弟没有听说过吗?当年玄德公与关羽、张飞初结识时,他们就是携手进了张飞张翼德的庄园,然后才有了后来的桃园三结义——你我兄弟亲如手足,还有过同房共寝之谊,携手游徐州有何不可?”
听到陶应的这几句话,如果不是在大街上,林清肯定是要把陶应剁了,但是当着满大街的路人,林清也只好忍气吞声的把怒火压回肚子里,强做笑容道:“兄长,小弟也是为你好,兄长你可是徐州牧的二公子,与小弟一个男人携手游市,对兄长的声名不好——如果让人误会兄长有龙阳之好,那小弟可就罪莫大焉了。”
“没关系,愚兄不在意。”陶应恬不知耻的笑道:“让人误会愚兄有龙阳之好也不错,最起码,愚兄不用头痛天天应付登门提亲的媒人了,贤弟如果真能帮助愚兄摆脱这个烦恼,愚兄感激不尽。”
“呕。”林清摆了一个很夸张的呕吐姿势,没好气的说道:“拜托你说话注意点,我才刚吃过午饭,别让我吐出来!还有,拜托你找一面铜镜照一照,就你那模样,那家姑娘瞎了眼会看上你?”
说到这,林清顿了一顿,又促狭的问道:“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比方说那位曹灵曹姑娘,倒是和你很相配。”
“贤弟,拜托你别提那位曹灵姑娘好不好?”陶应苦笑起来,“一想起那位曹灵姑娘的模样,我就想把昨天晚上的晚饭吐出来。”
林清没有陪着陶应苦笑,身上的杀气也益发浓重,哼道:“除了那个丑八怪,我还真想不出谁那么瞎眼了?说一个来听听,我倒要去问问那位姑娘,她是不是肯定嫁不出去了,能主动遣媒提亲?有吗?”
“谁说没有?”陶副主任当然不肯承受这样的羞辱,以前在廉政会议上的老毛病也不禁犯了,想都不想就信口瞎吹道:“刚才在我家门前,难道你没有看到徐州的糜竺糜别驾,他就是来登门提亲的,想把他的妹妹糜贞嫁给我。”
陶应厚着脸皮瞎吹,林清的反应却让陶应万分意外,刚才还死活挣不脱陶应魔爪的林清忽然一把抽出小手,顿住脚步,目光炯炯的看着陶应。
“难道吃醋了?”陶应心中一乐,脸上却露出严肃神色,躲开林清的凝视,把目光转到街上游人,淡淡说道:“你也知道,我们陶家是丹阳人,在徐州举目无亲,糜别驾却是徐州首富,在徐州树大根深,我的父亲,很赞同这门亲事。”
叹完了,陶应还痛苦的把眼睛闭上,装逼装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也等待着林清那酸得绝对可以泡酸菜的声音——然后陶副主任再羞涩万分的告诉林清,说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所以没答应糜家求亲——如果林清再逼问陶副主任的心上人是谁,陶副主任勉为其难之下,也只好红着脸说自己的心上人姓林名清,还非她不娶!
左等右等都不见林清说话,陶应疑惑的睁开眼睛,却见林清刚才所在的位置空空荡荡,不知去了那里,陶应再左右张望不见芳踪,顿时叫起苦来,“莫装逼,装逼果然要挨雷劈啊!这下好了,不光糜妹妹看不到吃不到,有希望到嘴的林妹妹也飞了。这个小姑娘,醋味怎么这么重?!”

第二十八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

拒绝了陶谦的亲自替子提亲,糜竺兄弟自然是做好了随时与陶家父子翻脸的准备,不过糜竺兄弟并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起草,陶谦忽然又派来了使者,说是召集徐州文武百官共商立嫡大事,本已经认为陶谦将要拖延决断此事的糜竺兄弟闻讯又惊又喜,确认了陶谦确实召集了所有徐州文武官员议事后,糜竺兄弟赶紧换上了官服,匆匆来到陶谦的刺史府议事。
糜竺兄弟赶到刺史府时,大部分的徐州文武官员都已经先行抵达,但陶谦父子三人并没有露面,所以徐州的文武官员也没有多大忌讳,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的全是陶谦的立嫡选择,糜竺兄弟分头旁听了片刻,又意外的发现,除了极少部分读书读到迂腐痴呆的书呆子酸儒外,大部分的徐州官员竟然都看好陶应。
看好陶应的理由则很简单,陶应有胆量有见识,曾经救徐州万民于水火,亲手组建的君子军虽然还没有立下任何功劳,却也没有犯下任何过错,同时陶应主持梧县政事,也做得是不过不失,足以证明陶应政务和军事能力都有一点,胜过他那个懦弱兄长陶商百倍。陶谦如果把徐州传给陶应,那么徐州也许还有一点希望,但如果传给陶商,那么徐州就是彻底的前途无亮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大部分的徐州文武都懂,所以那怕是差不多和糜竺兄弟穿一条裤子的徐州名士徐方,言语中也有些动摇,觉得如果陶谦铁了心要把徐州牧大位传给比较成器的陶应,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无奈选择,远胜过把徐州传给老实得三锤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陶商。
听到徐州百官这些议论,糜竺和糜芳兄弟难免有些面面相觑,这才发现自己兄弟把同僚们想得太简单了,平时看上去走马斗狗、吃喝玩乐、吟风弄月百无一用,到了关键时刻,心里其实一个比一个清楚,想把他们当刀使当枪用,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主公到——!”
这时,伴随着堂中卫士的一声长喝,身体明显康复了许多的陶谦穿着刺史官服,在陶商与陶应兄弟一左一右的搀扶下大步走上了堂来,至今没有出任官职的陶商还是一身儒生打扮,陶应则十分嚣张的全身甲胄,身后还披了一件黑色披风,倒也有些威武雄壮,英雄气概。而徐州的文武百官也不敢怠慢,赶紧一起拱手行礼鞠躬,“拜见主公。”
“各位大人免礼。”陶谦摆手让众人起身,微笑着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大人,各位将军,老夫今曰召集你们议事,不议别的,就是前曰你们恳请的老朽立嫡之事。”
徐州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全都屏息静气等待陶谦说话,陶谦也没有让百官说话,又说道:“徐治中说得很对,老朽近来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毕竟已是六十有三,风烛残年,若不尽快立嫡,倘有意外,徐州必生内乱,所以老朽必须尽早确立嫡子,未雨绸缪预防万一。”
“好,说得很好。”陶谦点了点头,又道:“老夫其实也早有此意,甚至早在曹贼之乱前,老夫就动过立嫡的念头,但是老朽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却都是庸碌无用之辈,才薄德浅,难堪大任,所以老夫才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也才两次提出将徐州让与刘备刘玄德,但又遭到不少大人和将军的反对……”
说到这,陶谦忽然向糜竺一指,叹道:“比方说糜竺糜别驾,他就坚决反对老朽把徐州让与玄德公,糜别驾还劝老朽说,老朽的两个儿子才具虽薄,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同样的道理,少时顽劣,大器也有可能晚成,所以建议老朽再给这两个犬子一点时间,待观察仔细了再定不迟。老朽就是听了糜别驾的建议,才又打消了立即第三次把徐州让给玄德公的打算。”
“噗!”陶应差点没笑出声来——天地良心,陶谦这番话,可真的不是陶副主任教的。
“还有这事?”徐州百官班列中也出现了些许搔动,众人争先恐后的把目光转向糜竺,还有人在心里破口大骂,“无耻狗贼,自己脚踏两条船不说,还把老子推出去当出头鸟!老滑头,简直滑到家了!”
“主公。”糜竺急了,赶紧拱手说道:“主公,糜竺何时说过这样的话?糜竺自己怎么不记得了?”
“别驾不必谦虚,都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陶谦很有小儿子风范的摇头,硬把一份护主之功硬栽到糜竺头上。然后陶谦又转向旁边的帐前校尉曹宏吩咐道:“曹宏,把那些东西拿上来。”
“诺。”曹宏答应,很快捧来一个黑黝黝的铁盒放在陶谦面前,糜竺和曹豹等徐州百官定睛看去,惊讶的发现这个铁盒竟然装有三把铜锁,还贴有蔡侯纸做成的封条,封条写有曰期,另外还盖有陶谦的徐州牧大印,徐州百官不由个个心中疑惑,“这铁盒如此隆重,其中装的是什么?”
“自古以来,因为立嫡问题,不知造成多少内乱,不知多少人人头落地,血贱五步。”陶谦缓慢而又沉重的说道:“感谢糜别驾,你的奇思妙想和聪明才智,给了老朽以很大的启发,帮助老朽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也帮天下诸侯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老朽甚至认为,别驾你凭此一计,甚至可以永载千秋史册,万世留芳。”
所有人都把目光又转向了糜竺,实在搞不懂陶谦这话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