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败家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欧阳志……
第二名……刘文善……
一下子,人群已爆发了惊叫。
第三名……唐寅……
第0098章 吊打同行
唐寅看着榜。
第三名,会试第三名,已是极好的成绩了,即便是他应天府的解元,能得到这个名次,也足以令他欣慰。
只是……他赫然看着自己名字之上的欧阳志、刘文善,满脸错愕。
这怎么可能。
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北直隶的举人能名列一甲第一名。何况,连第二竟也被包揽。
更不必说,第八名的那个江臣。
他已惊讶的下巴都合不拢了。
整个贡院之外,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了呼吸一般,像见鬼了似得,看着这榜单。
张家兄弟以为自己看错了,张延龄一遍又一遍的擦拭着眼睛。
而张鹤龄身躯一震,脸上的微笑,一点点的流失。
安静……
可怕的寂静……
方继藩长呼了一口气,大功告成,不枉苦心,本少爷……这下牛叉了。
他回头,看到三个面带喜色的门生。
接着,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眼一个个错愕的人。
很快,无数双眼睛,朝方继藩看来。
这是何其可怕的眼神啊。
其中有为数不少人,甚至恨不得将方继藩生吞活剥。你方继藩,凭什么教出了三个这样的弟子,你方继藩何德何能?你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莫不是……舞弊!
这几乎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想法。
赤裸裸的妒忌,令一双双眼睛充了血,变得分外的鲜红起来。
方继藩脸上的笑容,却是一点点的在消失,他能感受到这种被万千人的眼神强奸的感觉,事实上,方继藩一丁点都不害怕有人状告自己舞弊,证据呢?有证据吗?
不过……这些高傲的读书人,总是给方继藩一种很不爽的感觉。
你们……平时不是很牛叉吗?平时不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
本少爷今日……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碾压!
方继藩心下冷笑,深吸一口气,突然,一声厉喝:“江臣!”
所有人的目光,俱都无比复杂的被方继藩所吸引。
这家伙,一定高兴坏了吧。
一定要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可方继藩怒斥:“江臣,给为师跪下。”
江臣吓了一跳,原本还兴奋自己高中第八名,这若是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恩师这般一吼,他哪里敢造次,直挺挺的跪倒:“学生恭听恩师教诲。”
服气了。
彻底的服气了。
恩师了不起,没有恩师,就没有我江臣啊。
可方继藩,却是露出了痛心疾首之色:“你……你……你……丢人现眼啊。”
“……”丢人现眼四个字自方继藩口里出来,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恩师……”江臣呆了一下,忙是道。
方继藩大手一挥:“不要叫我恩师,我没有你这样的门生,耻辱啊,耻辱啊,会试第八,你是如何考的。你……你……你考了个第八来,你还好意思作为师的门生吗?丢人啊,你叫恩师以后,怎么出门,叫恩师以后怎么敢拍着胸脯告诉别人,我方继藩桃李满天下,门生一个个都是尖顶尖的俊才。怎么好意思跟人说,为师教导有方?你来说,你怎么对得起为师,你……你……我没有你这样的门生……”
“……”
贡院之外,依旧还是鸦雀无声。
那原来高中的人,原本还眉开眼笑,可一下子,表情凝固了。
呃……很尴尬的样子。
看看人家江臣,考了第八,就差要被逐出门墙,被方继藩这败家子骂了个狗血淋头,你考了八十八,还笑得出来吗?
那徐经,更是脸色堪比猪肝,原以为自己考了二十七名,可喜可贺,自己也算是吴中才子,可现在……他忙是收起了笑容,一副死了娘的样子。
事实上,似乎除了今科会元欧阳志之外,似乎其他的人,都没有资格笑。
江臣悲痛的无法呼吸。
唐寅和徐经也悲痛的无法呼吸。
所有的举人,无论中没中的,此时此刻,都是痛彻心扉。
什么江南士人,江北士人,什么才子,什么举人,此时此刻,宛如蝼蚁。
刘文善见状,倒也乖巧,二话不说,也跪下下来:“学生,也考的不好,还请恩师责罚。”
是啊,毕竟没有考到一百分,只考了九十九嘛,还差一丁点,所以,给恩师丢人了,虽然名列第一的乃是他的师兄。
“要知耻!”方继藩厉声棒喝:“你们两个,要知耻!知耻而后勇,否则,丢人现眼,我的老脸,都被你们这些不肖的东西,丢了个尽。平时为师是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教导你们的,罚你们回府,面壁思过三日,什么时候知道什么叫丢人现眼了,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再来和为师说话。”
江臣和刘文善热泪盈眶,拜下:“学生……谨遵恩师教诲。”
“哼!”方继藩一声冷哼,犹如一根刺,将这贡院的读书人,俱都扎了个遍。
突然……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没中的人,觉得自己真是猪狗不如。
而中了又如何?你中了第几?你算什么东西?人家名列第八,还丢人现眼呢,那么你是什么?便是那名列第二的刘文善,不还要面壁思过,你以为你中了,了不起了?可以做官老爷了?你错了,你就是一个渣,渣渣中的战斗机!
无数人垂着头,今日这会试看榜,比之往年,既没了许多撕心裂肺的痛哭,也没了那范进中举一般的狂喜,很安静,安静的可怕,即便是中了试的人,也乖乖的垂着头,此刻他若是露出个笑容,教人瞧了去,都害怕被人指着鼻子骂不要脸。
唐寅脑子里,已是嗡嗡的响。他看着方继藩,再看看榜,那刺眼的唐寅二字,无论怎么看,依旧还是列在第三,这是既成事实,无法更改,他身子打了个寒颤,自己……堂堂应天府解元,竟是远远不如欧阳志、刘文善,只稍比江臣好一些罢了,可这江臣,现在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
方继藩骂完了,痛快,尤其是看到那些灰溜溜的读书人,更痛快。
你妹的,平时这帮孙子,可没少在街头巷尾诽谤我方继藩吧,本少爷心里可有记账的账本呢,来啊,狂啊,有本事到本少爷面前狂啊。本少爷一根手指头,把你们按在地上摩擦,爽不爽?
他目光所过之处,所有人都羞愧的垂下头。
只有他方继藩昂首阔步,轻描淡写的道:“好了,起来吧,不可有下次了,下次再丢为师的人,为师决不轻饶!哎,教不严,师之惰也,为师也有责任,平时还是打你们打的少了,以后……要努力!”
第0099章 才高八斗
刘文善和江臣如蒙大赦,他们忙是起身,紧紧的跟在方继藩身后。
跟着恩府就是有牌面啊,虽然被骂的狗血淋头,竟也发现是充实的,纵作狗,也幸福。
方继藩走近目瞪口呆的唐寅,朝他一笑:“小唐啊,我在府上等你,你可一定要来。”
“……”唐伯虎心疼欲死。
方继藩两个门生,俱都压自己一头,那么这算输吗?
至少在坊间,开的赌盘里,胜负的标准是,方继藩三个门生,但凡有一个能压江南才子唐寅一头,便算唐寅输的。
自己……当真要拜入这方继藩的门下?
这方继藩可是一个……可是一个……
想到那一天夜里,这个败家子迎面就是一拳,一顿痛殴,叫嚣着我就是王法,揍完之后,还轻描淡写对差人来一句,唐寅揍我,我原谅他。
唐寅浑身发抖,他的旧伤突然隐隐作痛,眼泪模糊了眼睛。
方继藩手里把玩着他的香妃扇,扇骨敲在唐寅的肩上,方继藩如沐春风的道:“不必急于一时,大姑娘上花轿,不还得哭个几场,掰着门框死不撒手吗?我……有的是时间,好啦,你看,几个不成器的弟子,考的不是很好,回去揍他们去。”
丢下这句话,不理会所有人,背着手,目光雄视四方。
眼神所过之处,那些本是直勾勾盯着方继藩的读书人,忙是惭愧的将眼睛避开去,不敢与之对视。
这是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十年寒窗,狗屁!会元,又算什么东西,我方继藩一脚踹过去,他还得趴在地上叫一声恩师教训的是。
方继藩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张家兄弟身上:“两位世叔……你们好呀。”
“……”张家兄弟双目带着几分木讷,这一次,连皮笑肉不笑的虚伪都没有了,只是一脸的僵硬。
他们似乎还是无法接受眼前发生的事实。
“世叔,小侄要走了,再会。”
方继藩抿嘴,迈腿而去。
安静……
这贡院之外,依旧还是安静的可怕。
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是铁青,这理应是历朝历代,自开科举以来,从来没有欢呼的看榜了。
那些本该春风得意之人,现在却总觉得有些没有滋味,像是宦官入了洞房,喜则喜矣,可就是有那么点儿遗憾。
唐寅脸色蜡黄,眼里湿润了。
想哭,想滔滔大哭,想宣泄一场。
可没等他来得及哭,身边却有人滔滔大哭起来。
“天哪!我的银子……”张鹤龄捂着自己心口,如杀猪一般嚎叫:“我五万两银子,我的棺材本,造孽啊,这是造了哪门子孽,我……天哪……”
张延龄锤着自己的胸脯,仰天长啸:“哥……我心疼的厉害,哥……”
二人一哭,真是悲惨凄切,那嚎叫声,要冲破云霄。
可他们这一哭,情绪却是会传染的,那些输了钱的,暗暗的抹着眼泪,有热情奔放的人,索性也放声大哭。那些名落孙山的读书人,本还想顾忌一些斯文,虽是脸色僵硬,无法接受,而如今,情绪却也渲染出来。
“天哪……”无数对老天爷的声讨,震惊九天,抱头痛哭的人,泪满衣襟,有人哭的抽搐过去,倒地不起。
四处尽悲歌,便连那些侥幸中了的人,鼻头也是一酸,竟也不知是悲是喜,似乎……金榜题名,也成了无法炫耀的事,于是灰溜溜的自人群中表情凝重的出来,回了自己的客栈,闭门谢客。
中了?中是中了,中了第几名?哎……丢人现眼啊!
……
方继藩听到身后的哀嚎,那隐隐约约的哭声,宛如交响曲,他驻足,身后三个门生也驻足,方继藩回头看了一眼,三人也回眸看了一眼。
“真是凄惨啊。”方继藩叹了口气:“方才,是不是我骂的太重了,伤到了他们的自尊心呢?”摇摇头,苦笑,人生赢家大抵就是如此吧,难免要得意忘形一下,不过……为什么我现在还想笑呢?哎,堕落了!我方继藩,何时竟变坏了呢,群众里有坏人,竟带坏了我啊。
摇摇头,向亦步亦趋的三个门生道:“看看,这就是读书不上进的下场,别学他们。”
欧阳志三人,心思复杂到了极点,看着恩师,突觉恩师的形象,无比的伟岸和高大。若没有恩师,只怕他们这一辈子,都无法走到今日这一步吧,平时对恩师那么一丁点的抱怨,而今俱都一扫而空,有的只是五体投地的膜拜,现在便连抬腿坐着抠着脚丫子,也都再没有从前那种不雅的感觉,反而觉得恩师犹如脱俗的世外高人,连抠脚丫子竟都如此的洒脱豪迈。
恩师……了不起!
……
紫禁城。
今日是放榜的吉日。
不过,这榜是直接从贡院中放出去,此前贡院是禁绝人出入,所以即便是宫中,也得派人去看榜,谁也别想事先得到内幕消息。
抡才大典,是统治者历来所看重的,每隔三年的取士,都决定了十年二十年后朝廷的走向,弘治皇帝深谙人才不可多得的道理,所以他一大清早,便头戴通天冠,穿着冕服,在暖阁里等。
即便是从天下各州县送来的奏疏,弘治皇帝此刻也没心思去署理了。
毕竟,相比于各省各府鸡毛蒜皮的事,有什么事及的上这三年一次的盛会?
刘健、谢迁、王鳌、马文升人等,俱都在此。
今日刘健特意请陛下召马文升觐见,一方面,是说可能要议论马政的问题,因为马文升乃是兵部尚书兼提督京营军务的职责,马文升来了之后,有点懵逼,等听陛下与王鳌人等兴致勃勃谈起历来南人和北方士人会试的排名时,这位马尚书算是回过了味来。
虽然他知道,无论是谢迁还是王鳌,都不是那种别有用心的人,相反,他们的性格都很坦荡。
可他们谈论起科举,便兴致勃勃掐着指头算历届会元和状元的籍贯,马文升就有点想死,然后他同样看到刘健也是一副表面上老神在在,实际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马文升乃是禹州人,算起来,和刘健乃是半个同乡,都属于河南布政使司辖下,他景泰二年中的进士,排名也不高,勉强排在二甲,这对一个北方人而言,已算不错了。
可谢迁一个状元,王鳌一个会试的会元,这资历,可是响当当的,今日之科举,想来是令王公和谢公想起了往年的荣光,所以谈兴极浓。
马文升便苦笑着看了刘健一眼,心里嘀咕,刘公啊刘公,你我同乡一场,何苦把我拉来受罪呢?他尴尬的不好发言,索性就做泥菩萨。
弘治皇帝几番问了时辰,不由显得焦虑:“还未放榜吗?吉时都已过了,怎么这样慢?”
“陛下。”小宦官道:“已派人去催促了,若不耽搁,只要榜放出来,便会立即送来。”
“嗯……”弘治皇帝便又看向王鳌,道:“王师傅,方才你这样说,岂不是认准了,此次会元,十有八九就是唐寅?”
“臣有五成把握,不过,陛下应当也知道,浙江布政使司,还有江西布政使司两地的解元,也都是大才,历来的会元,大抵都出自南直隶、浙江、江西三地,只不过此次,南直隶的解元唐寅名气更盛,压了江浙一头而已。”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头:“是啊,这江西旧属江南西路,应天府和浙江则属江南东路,合称江南,这江南之地,文风鼎盛,确实非同小可,朕以往倒还未必有此见识,毕竟诸卿同朝为臣,为朕分忧,竟不知,这臣子之中籍贯各有不同。”
谢迁笑吟吟的道:“两京十三省,哪里都有英才,江南之所以文风鼎盛,其实和其富庶也有关系,因而,也不可一概而论。”
他谦虚了一下,可心里依旧还是很得意。
第0100章 名师高徒
弘治皇帝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可今日很奇怪,依旧还是没有奏报来,弘治皇帝虽是有耐心,却还是有些忍不住了:“再去问问,榜放出来了没有,加急送来。”
谢迁老神在在,笑了:“陛下,不必急于一时,该来的,总会来。”
他淡然处之。
这就是自信,来自于状元公的自信。
王鳌也不禁莞尔,其实他心里倒是有极大的期待,毕竟……自己的侄子也应试了,这一次若是能金榜题名,便算是光耀门楣,王家后继有人。
等了片刻,终于有人来了,宦官气喘吁吁的进来,道:“陛下,榜来了。”
一听榜来了,弘治皇帝一笑:“取来。”
谢迁、王鳌等人,也都翘首以盼,说淡定是假的,谁不希望得知最终的结果呢?
这榜早就抄录好了,送至弘治皇帝面前。
弘治皇帝低头,下意识的道:“会元是……欧阳志……其次……刘文善……再次……唐寅……”
“……”
他声音很轻。
可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毕竟,能入榜的人,都是俊杰,尤其是能名列榜中前三的,那就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会试可是三年一考,一个在位较长的皇帝,在位三十年,也不过是点选三十个这样的精英。
当弘治皇帝一字一字将这名字念出的时候,暖阁里,一下子安静了。
弘治皇帝倒吸了口凉气。
霸榜,这是霸榜哪。
欧阳志名列第一,刘文善第二,这两个北直隶的举人,方继藩的门生,简直就是左右开弓,将芸芸学子反复的抽挞。
这个原本最有希望的唐寅,反而是屈居第三。
方继藩这家伙……神了!
弘治皇帝此刻竟是不知该如何反应。
而刘健和马文升二人,却是眼眸一张,目中掠过了流彩。
谢迁惊讶的瞪大了眼珠子,觉得不信,陛下不会是在玩笑吧。
王鳌心已提到了嗓子眼里,虽然觉得惊诧,可他更加关心是自己的侄子是否榜上有名。
弘治皇帝再三看过了榜,最终才接受了眼前的这个事实,他顿时大喜:“这方继藩,有意思,真有意思,此子,很有意思!名师出高徒啊,朕都佩服他了。”
连说三个有意思。
深吸一口气,他抬眸,扫了诸公一眼,刘健也是眉开眼笑,好事啊,以后谁还敢说北地无人?他笑容可掬:“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马文升也乐了,偷偷看了一眼无语的谢迁,不由道:“确实是可喜可贺,臣也要恭喜陛下。”
谢迁老脸一红,似乎是方才吹得有些过份,臊得慌,他心里震撼,这方继藩,到底怎么将人教出来的。
而今欧阳志虽为榜首,刘文善紧跟其后,反而没有人对这二人啧啧称奇了,却都是心头一震,佩服方继藩的厉害。
这家伙……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个败家子啊,若他这样都是人渣败家子,那天下岂不都要找块豆腐撞死自己?
弘治皇帝大喜过望,他眯着眼,似乎越来越觉得,方继藩这个家伙有太多不同寻常之处了,自己将其安排在太子身边,果然是正确无比。
王鳌咳嗽一声,厚颜道:“陛下,能否看看这榜上,有王道和的名字。”
会试三年一考,为了栽培这个侄子,自己可是操碎了心,现在榜单触手可及,不问,实在心有不甘。
弘治皇帝满脑子想着方继藩这个家伙地事,此人靠着棍棒,真能教授出这样的英才?可细细一想,又不对,许多世家,都是治家极严,也奉行棍棒底下出人才的至理,人家也揍,你方继藩也揍,为什么你方继藩,就揍的这样的出彩呢?
难道……是因为别人家揍得轻了?
嗯……有道理。
他一面若有所思,一面低头帮王鳌搜寻榜上的名字,终于,在第二页,也即是第五十二名搜到了王道和:“有了,就在这里,会试名列五十二便是他,应天府吴县举人王道和,没有错吧。”
没错了。
一听自己的侄子在榜上,王鳌喜出望外,激动的眼角湿润了,干瘪的嘴唇咂了咂:“家门有幸,家门有幸啊,不枉老夫费心一场,不枉老夫费心……”
会试五十二名的成绩,超出了王鳌的预期,一般一场会试,取士在两百至三百人之间,前三者为一甲,此后数十名,为二甲,而再之后,则是三甲同进士出身,自己的侄子,中了会试,便算是贡生了,只要殿试不出太大的差错,二甲进士就十拿九稳,名列二甲啊,进翰林院很有希望,将来的前途,也不会太差,即便比不上王鳌,也足以挑起大梁,支撑王家的家业。
弘治皇帝见王师傅如此,倒也为他欣慰。
刘健、谢迁、马文升见状,也纷纷恭喜。
王鳌笑了:“哪里,哪里,愚侄愚钝,凭的,不过是下了一些苦功罢了,老夫私下里,也教授过他一些方法,这才侥幸得中……”
虽是谦虚,可得意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他的期望值,其实并不高,也不指望侄子能和唐寅、欧阳志这些人一般,春风得意,能考这个成绩,就足够欣慰了。
弘治皇帝觉得神清气爽,今儿王师傅高兴,那方继藩,似乎也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之外,甚至,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某种独门秘技,让自己对未来太子的教育更加有了信心。
于是爽朗一笑,见那送榜来的小宦官还在:“为何榜单送来的这样迟。”
这句话,本只是随口一问罢了。
小宦官便道:“回禀陛下,贡院外头,无数读书人哭做一团,好生悲戚,奴婢初去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耽搁了。”
哭作一团?
这倒是让暖阁里的君臣们狐疑起来。
许多人都有看榜的经验,这落榜的人多,有人哭也是常有的事,可不是还有人金榜题名吗?所以那个时候,气氛应该是嘈杂的才对,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痴狂,有人破口痛骂。
可似这小宦官的描述,倒像是哀鸿遍野似得,这……怎么可能?
简直是匪夷所思。
弘治皇帝皱眉:“这是何故?”
小宦官踟蹰了一下,道:“奴婢打听了一下,只是听说,放榜出来的时候,方继藩有一个门生,考的不好,方继藩当时气得跺脚,喝令那门生跪下,痛骂一通,说什么你不配做我的门生,还说什么真是耻辱,丢人现眼;更说什么要将他逐出门墙,考的这样差,不如死了干净云云。总之,就是一通臭骂,那叫江臣的举人,都吓得哭了,真是一味认罪。此后,等方继藩带着他们的门生一走,贡院外头,便是滔滔哭声不绝,声震九天。”
弘治皇帝觉得这没有逻辑,方继藩骂自己考的差的门生,关他们什么事?
这个叫江臣的门生,一定是名落孙山了,骂就骂嘛,这家伙不是历来棍棒底下出人才吗?可和后头的一群人滔滔大哭,实在联系不上来。
王鳌捋须,他心情不错,虽然诧异于欧阳志和刘文善二人占据了头榜和次榜,可自己的侄子,那也是二甲呢。
他捋须,笑吟吟的道:“这方继藩,太严厉了,不过……严厉一些,也是对的。老臣对自己的侄子,历来家教也很严格,绝不容差错,否则,他也不能金榜题名。”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朕觉得有蹊跷,只是一顿骂,如何能……”他一面说,一面下意识的去看榜。
猛然间,他似乎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随即揉了揉眼睛。
见鬼了吗?
这排名第八的,赫然是顺天举人江臣的字样。
名列第八……
第0101章 家门有幸
弘治皇帝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要知道,能名列第八的,那可绝不是省油的灯,这是精英中的精英啊,全天下的读书人,层层遴选,数百万读书人,先中秀才,此后再中举人,最终参加会试,能考中会试,就已算是天下读书人的佼佼者,这考了第八名,足以笑傲无数读书人了。
可是……
人渣……丢人现眼……可耻……去死吧。
这些词汇,竟和会试第八名的人有了联系。
弘治皇帝表情格外的古怪。
王鳌笑了笑:“陛下,何故……”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哭笑不得的道:“江臣,今科会试,名列第八!”
“……”
王鳌的表情,霎时凝固了。
这是什么感受呢,就好像被几十个精壮的大汉围着,然后直接喂了满嘴的苍蝇给你吃。然后眼前仿佛浮出了方继藩得意的样子,亲切的问候自己,好吃吗?
暖阁里,鸦雀无声。
他们甚至已经不觉得方继藩两个弟子高中榜首有什么稀奇了。
反而是……这个江臣,竟和可耻、垃圾、去死、丢人有了关联。
王鳌老脸抽搐,老半天回不过神,仔细一回味,自己的侄子,那个高中了五十二名的侄儿……哪里还有金榜题名的风光,连名列第八人者尚且被人骂的狗血淋头,那么王道和,岂不成了垃圾中的垃圾。
亏得自己方才还喜气洋洋,得意忘形,现在想来……竟有一种耻辱的感觉,丢人了,丢人了啊,方继藩那等败家子,尚且将名列第八的门生骂了个狗血淋头,自己堂堂帝师,吏部天官,竟为子侄侥幸忝入二甲,而兴高采烈。
这是摩擦啊,这是被人用手指头按在地上,反反复复的摩擦,摩擦完了,再将人吊起来,然后左右开弓,横七竖八的打脸,啪啪啪啪啪……
呃……
王鳌表情凝固,立即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
这若是还表现的喜气洋洋,没得让人笑话。
弘治皇帝真是哭笑不得……
呼……
弘治皇帝似乎想为王鳌解围:“这个方继藩,真真是胡闹,下次……要训斥他。”
暖阁里依旧鸦雀无声,似乎并没有因为弘治皇帝的安慰,而缓解尴尬。
于是暖阁里,依旧是安静的吓人。
尤其是王鳌,更是尴尬到了极点。
他羞愤,他想找一个地缝,而后钻进去。他甚至……想死!
王鳌是个要脸的人,毕竟是堂堂吏部天官,在这种场合,他是真的想死。
“王师傅……”弘治皇帝看出了异样,心里有几分恼怒,方继藩这家伙,真是……
他本想用得意忘形四字来形容方继藩,可方继藩哪里得意忘形了,人家明明谦虚的过了分,这厮一谦虚,结果天下人都如丧考妣了,这算什么事啊这……
王鳌脸很僵,老半天,才尴尬的道:“老臣……老臣……惭愧!”
“……”
又是安静。
因为暖阁里的君臣们,真不知该如何安慰才好,不过王鳌的心情,大家却是能感同身受的。
弘治皇帝摇摇头,苦笑:“你们……退下吧。”
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放榜,绝对属于史上最为尴尬的一次。
高中的人,没有一个嘚瑟的放炮竹,连那些报喜的人,也跟着遭了殃,无论敲锣打鼓到了哪家客栈或是府邸,结果人家大门一关,喜钱?抱歉,没有!为何?丢人啊,考的不好,才七十多名,有辱门楣,这算什么喜事?喜从何来呀?现在闭门反省都来不及,还四处敲锣打鼓的告诉别人,自己高中了啊,金榜题名了啊,了不得了啊,呃……你们不嫌尴尬,我还怕被人笑话呢?所以……再会。
那报喜的人,一路跟着骂娘,走在哪儿,都没有三年前那般的热闹,更别说喜钱了,你不掏钱随个份子给那些金榜题名的读书人道一声节哀就不错了。
其实读书人是最要脸的,也最看重自己的名声,现在已经不是谦虚的问题了,现在任何一丁点的高调,都可能遭人质疑,读书人靠四书五经来求取功名,这就注定了,他们必须白玉无瑕,做道德上的完人,即便心里有什么龌蹉,或是因为上榜而狂喜,因为成了贡士,便有了殿试的机会,接着便成为官老爷。可是现在这个时候,你再高兴,也得憋着,要夹着尾巴做人。
……
王家。
右春坊右谕德王华,此刻心情是极好的,榜文已经颁出来了,自己的儿子王守仁,名列第四,这个成绩,令他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因为王华乃是状元出身,现在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同时兼任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一职。
按理而言,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是状元,自己的儿子至少也该中个会元才是。
不过……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