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阳闻言就是一愣,原先的责骂倒是又不好说出口了。
  要知道这支军队原先是由黄歇作为主将的,因此像这种侦查什么的也都是由黄歇的人负责。
  而在景阳一举拿下黄歇上位之后,景阳这才有机会将自己的人替换掉黄歇的人。
  像这样的清洗是肯定会产生混乱和军令不畅的,而赵国人的援军却正好就趁着这么一个楚军自身混乱造成的几天空档期,出现在了楚国人的背后!
  一想到这里,景阳自己也都有点无语了,忍不住又愤愤的吐槽了一句:“郢都那边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这么大一股赵军的西进,郢都那边就没点消息?”
  不过景阳自己也很清楚,现在郢都那边两名太后斗得正欢实着呢,整个北边的战事基本上都已经被扔到了景阳的手里,谁会来关注这个啊。
  景阳重重的一拳砸在了面前的桌案之上,将桌案上的东西砸得一阵乱跳。
  “全是一群没用的东西!”
  在发了一通火之后,景阳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十分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好了,给吾传令下去,全军修整一天,明天拔营南撤,班师回国!”
  “班师回国?”景阳的这个命令一下,顿时就响起了一阵惊讶的声音。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上柱国,可是这阳翟城……”
  “不要再去想什么阳翟城了,大楚这一次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景阳粗暴的打断了这名属下的话:“秦国人已经选择了和赵国人议和,而齐国人又迟迟不出兵,眼下阳翟城也来了援军,吾等已经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意义了。”
  景阳环视了大帐之中这些多少还带着几分不甘心的楚军将领们,一字一顿地说道:“如果再不撤退的话,等到廉颇攻下了新郑之后,吾等怕是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了!”


第879章 城内城外
  新郑城。
  靳黈站在宫城的大殿之中,静静的听着韩王然的抱怨。
  “靳卿,赵国人的攻势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下来?寡人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了!”
  韩王然说的确实是事实。
  由于实行的是小城大郭的布局,所以新郑的宫城并不是像后世的那种紫禁城一样位于整个城池的最中央(也就是内城)之中,而是位于新郑的西南角。
  虽然新郑城多了一道城墙,但是这区区的一道城墙并不足以阻挡住赵军的投石机。
  这些天来,已经至少有上百颗巨石被赵军通过投石机扔进了宫城之中,好在各个主要宫殿都没有靠近城墙的,所以倒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害。
  但是问题在于,投石机落地的时候那个响动可是非常大的,即便是远在几百步上千步之外的主殿,那种轰隆隆的声音仍旧是让韩王然心惊肉跳。
  更加让韩王然心烦的是,这赵国人它不止白天扔,晚上也扔啊。
  想想这大半夜睡得好好的,突然“轰隆”一下,这就让人有些受不了了。
  如果仅仅是投石机也就算了,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赵国人那种传说中的“震天雷”武器也开始发威了。
  比起投石机来说,震天雷爆炸之时的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无疑是更加的具有震撼性的。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赵国人选择的震天雷第一次爆破的地点,正好就在新郑城的西南角,也就是宫城这边。
  当第一次听到震天雷的爆炸声时,毫无准备的韩王然直接蹦了起来,膝盖因此撞到了桌角上,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消肿完毕。
  在那之后,韩王然就变得有些疑神疑鬼,每一次投石机或者震天雷的声音一传到他的耳中,他的心就要猛的揪紧一下,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韩王然毕竟不是那种常年征战沙场的将军,当战争以这种方式赤裸裸的逼迫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显然还是有些招架不住的。
  在这样长久的折磨之下,双眼通红的韩王然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一样。
  事实上,这些天里因为各种琐事而被韩王然直接命人打死的宫人几乎每天都有那么一两个。
  靳黈心中无奈,只好尽力安抚着自家的大王:“大王不必担心,臣已经做过防御措施了,宫城这边乃是重中之重,赵国人是绝对没有机会攻进来的。”
  韩王然哼了一声,沉声道:“寡人当然知道赵国人攻不进来,韩国历代先祖经营了新郑这么多年,岂是赵国人想攻破就能够攻破的?”说着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但马上的,这种自豪又变成了烦躁:“靳卿,其他国家可有什么新的情报传来?”
  被围城就是这点不好,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只能够被动的等待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的援军。
  这种漫长而不知何时结束的等待,其实是非常消磨人意志的。
  靳黈想了想,道:“大王不必担心,算算日子的话,楚军或者秦军之中的一支也应该要到了。”
  韩王然点了点头,闷声道:“如此最好了。汝给寡人记住了,等到援军一到,汝便立刻率军杀出,和援军里应外合,让这些该死的赵国人知道寡人的新郑城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靳黈张了张嘴巴,最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深深的低下了头,道:“喏!”
  等到走出宫殿的时候,靳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脸上原本的沉静突然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忧虑。
  “援军啊援军……究竟何时才能够到来呢?”
  说实话,就连靳黈自己也不知道援军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到来。
  “罢了罢了,反正赵国人一时半刻也还攻不破新郑城……”靳黈一边替自己打气,一边离开了宫殿。
  他还赶着回去指挥防御呢。
  一天的攻城又结束了,黑夜降临。
  城外赵军大营的帅帐之中,这一次的赵军主将廉颇也有些不太淡定。
  “大王怎么会和秦国人议和呢,这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个想法在老将军的脑海之中不停的回荡着。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廉颇就觉得李牧虽然远在关中,但是只要能够给李牧一些时间,那么李牧是肯定能够在关中打开局面的。
  根本就没有必要议和嘛。
  好在作为一名将军,廉颇虽然心中有意见,但是倒也不至于说会去违背自家大王的命令——事实上和秦国议和也并没有廉颇什么事。
  此时此刻的廉颇正在看着一封信,一封来自于赵国都城邯郸的信。
  信是虞信写的。
  让廉颇惊讶的是这封信中的内容。
  虽然虞信写得有些委婉,但是廉颇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虞信对于这一次的议和是赞同的。
  “虞卿为何会赞成这次议和?”老将军看上去有些苦恼。
  廉颇不相信虞信看不出来这次议和对于赵国的坏处。
  半晌之后,廉颇突然心中一动:“莫非还有什么吾不知道的内情?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就说得过去了。”
  但随后老将军又陷入了更大的疑惑之中:“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大王和虞卿究竟知道些什么,又为何不告知于吾呢?”
  老将军想来想去颇感头疼,于是干脆就不想了。
  “还是好好休息吧,吾等武人只需要为大王奋勇杀敌也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事情,自然有大王来拿主意。”
  对于自家的大王,廉颇老将军还是非常放心的。
  虽然说这位大王并不像他的父亲赵惠文王那般愿意采纳臣下的意见,但是必须要说的是,很多时候大王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就在廉颇准备熄灯睡觉的时候,一阵脚步声突然由远及近,随后就是副将乐乘的声音传了进来。
  “大将军,紧急军情!”
  刚刚除去盔甲的廉颇愣了一下,随后扬声道:“进来吧。”
  片刻之后,乐乘带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了进来。
  廉颇抬头一看,发现这人身上穿着的是韩军的盔甲,忍不住咦了一声:“汝抓到的?”
  要知道像这种攻城战,抓一个防御方的俘虏其实还是挺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乐乘摇了摇头,道:“大将军,此人是主动出城的,说是奉命要给一份情报给大将军。”
  廉颇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之人,说道:“汝有什么话就说吧。”
  俘虏欠了欠身,对着廉颇说道:“是这样的大将军,吾乃是华阳君冯亭府上的门客,这一次乃是奉吾君上之命,想要将新郑献于大将军。”
  “什么?”廉颇眼中精芒一闪,一丝喜色从脸上闪过。
  虽然说就现在这个情况,新郑拿下来似乎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用三个月拿下新郑和用一年拿下新郑,这里面的差别显然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廉颇并没有轻信这个俘虏的话,而是沉声道:“汝怎么证明汝的身份?”
  俘虏朝着乐乘努了努嘴,道:“吾身上带着一封密信,乃是吾之君上亲笔所写,大将军只需要看一下那封信便知。”
  廉颇看了一眼乐乘,乐乘会意,拿出了一封还没有拆封的密信:“大将军,这就是从此人手上搜出来的密信。”
  廉颇点了点头,拆开了密信。
  信的内容果然如同俘虏所言,来自韩国的前任相邦华阳君冯亭,在信中冯亭直截了当的表明他和一些韩国大臣们愿意投诚赵国并且作为内应配合赵军里应外合拿下新郑。
  在信的末尾盖着好几个印章,除了冯亭自己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人的,看上去应该就是那些愿意和冯亭一起叛出韩国的大臣们。
  廉颇沉默半晌,对着俘虏说道:“华阳君准备如何配合吾破城?”
  俘虏说道:“回大将军,在新郑宫城之中有一条密道通往城外,乃是为了让韩王在紧急时刻逃生所用,吾之君上恰好知道这条密道的出口。大将军只需派遣一支精锐随吾前往密道,届时从密道之中出现在宫城里,不但能够将韩王一举擒拿,攻破新郑城也是易如反掌。”
  廉颇沉默了一下,说道:“像这般密道,通常都会有一些机关的吧。吾可不觉得单单知道一个出口就可以顺利的进入韩国宫城之中了。”
  俘虏笑道:“那是自然,这些密道都有机关相护,只能够在宫城一侧打开。但是大将军手中有震天雷这等奇物,什么机关那不都是易如反掌么。”
  廉颇沉默半晌,说道:“汝知道这条密道的出口?”
  俘虏点了点头,道:“吾愿意为大将军领路。”
  “很好。”廉颇点了点头,让人先把这个俘虏带了出去,然后才对着乐乘道:“汝现在就去点两千精兵,随他出发前往密道之中。还有,去军需官那边领取足够的震天雷和手雷。”
  乐乘犹豫了一下,道:“大将军,这也有可能是个陷阱。”
  廉颇沉声道:“吾当然知道,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有可能一举拿下新郑的机会,吾觉得还是值得一试的,去吧!汝身为副将就不必冲在最前线了,在后方指挥即可。记住,若是见势不妙,就立刻率队撤回!”
  一刻钟之后,诸多赵国将军闻讯来到了廉颇的大帐之中。
  两刻钟之后,一支两千人的部队在黑暗中安静的离开了赵军大营。
  半个时辰之后,看上去似乎一片安静的赵军大营开始慢慢的活跃了起来。
  这一切,新郑城头上的韩军士兵们尚且一无所知。


第880章 密道入城
  丑时。
  以后世的时间而论,这时候应该是凌晨一点到三点钟的时间段,正是所有人都已经入睡的深夜。
  赵军副将乐乘站在距离阳翟城外大约两三里地之外的某座看上去应该曾是炼铁工坊的废墟面前,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
  这信使并没有说话,还真的是有一条密道。
  这密道是藏在一口看上去废弃已久的枯井之中,如果不是有人带路的话,谁会去理睬这样一口连水都已经干涸,上面还压着木板杂草的枯井呢?
  “下去吧。”前来传信的那位信使此时此刻充当了领路者的角色,慢慢的顺着绳子滑进了井底。
  乐乘看了一眼身边一名和自己的面貌长得颇为相似、年纪大约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那是他的儿子乐风。
  “去吧,注意一些。若是事情不妙,立刻撤退。”乐乘对着乐风叮嘱道。
  乐风朝着自己的父亲笑了笑,然后同样也沿着绳子滑了下去。
  一名又一名的赵军士兵沿绳而下,然后消失在了乐乘的视线之中。
  乐乘静静的站在井前,还不忘打量了一眼远处的新郑城。
  此刻的新郑城头上一片安静,看得出来韩国人并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样。
  两刻钟过去了,已经有几百名赵军士兵进入井中,乐乘静静的注视着面前这黑洞洞的井口,心中既带着几分期盼,又有着几分担忧。
  会成功吗?
  两刻钟的时间对于两三里地的距离来说,显然是太过充足了一些,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动静传来呢?
  作为一名将军,乐乘原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着结果便是。
  但是作为一名父亲,乐乘此刻心中的担忧却是怎么也止不住。
  之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动静,主要是因为在密道之中的乐风等人遇到了阻碍。
  “怎么回事?”乐风看着面前粗大的木板墙,尝试性的推了一下,发现自己根本就推不动。
  领路的信使低声答道:“前面就是宫城的冰窖了,只要能够炸开这里,那么吾等就可以通过冰窖进入到宫城之中,把汝的震天雷拿出来吧。”
  乐风看着面前的冰窖,脸上有些犹豫。
  震天雷作为赵国眼下的最强武器,它的制作工艺是极度保密的,但是在另外一方面,震天雷的使用特性在赵军之中却并不是什么秘密。
  为了让赵军更好的了解和使用震天雷,赵国军队百将以上的军官和将军都接受过培训,听过工匠们对震天雷的讲解,包括如何更好的运用震天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好避免震天雷的使用等等。
  毕竟像震天雷这种东西,如果运用不好的话可是会祸及自身,让使用者白白送命的。
  乐风清楚的记得工匠们曾经的告诫:“在地底之时使用震天雷必须要慎之又慎,一来土地厚重不易将其炸开,二来若是用震天雷过量则容易引起土地塌方,反将自己活埋。”
  乐风沉默了一会,将手中的火把交给了使者,小心翼翼的从背后拿下了一大包火药。
  “汝,还有汝等几个,把汝等身上的火药都拿出来。传令下去,让后面的人不要再继续前进了。”
  片刻之后,乐风站在了几大包火药的面前,舔了舔嘴唇,心中有些紧张。
  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自己就真的要被活埋了,到时候怕是连尸骨都找不到啊……
  乐风深吸了一口气,点燃了引线,然后赶紧朝着后方跑去。
  “轰隆!”一道火光带着热浪闪过,在黑暗的地道之中造成了巨大的回响。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地面上的乐乘也感受到了这样的震动,瞬间就抬起了头来。
  “开始了?”
  乐乘的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安,那可是他最为出色的儿子啊。
  正是出于这份担忧,此时此刻的乐乘也忍不住朝着上天低声祷告了起来:“泰一神,请一定要保佑风儿旗开得胜,平安归来啊。”
  这一声震动正是发生在韩国新郑宫城的地底之下,因此对于新郑宫城之中所造成的影响,显然要更加的明显一些。
  几乎是在震动传来的下一瞬间,正在睡梦之中的韩王然就已经睁开了眼睛,嗖的一下从榻上跳了起来。
  “地龙翻身了?”
  韩王然心中惊骇不已,立刻就吼叫了起来:“来人,来人啊!”
  一名韩国禁卫军将军立刻出现在了韩王然的面前:“大王,臣在此!”
  处于安全的考虑,这些天来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名韩国将军在韩王然的宫殿面前彻夜值守。
  韩王然的目光犹如鹰隼一般盯着面前的韩国将军,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名韩国将军脸上也带着几分惊慌,说道:“大王,应当是地龙翻身了……不过还请大王勿忧,这只是小小的震动了一下,并无大碍。”
  韩王然哼了一声,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一阵隐约的喊杀声和兵器相交之声传来,让他顿时脸色大变。
  在大殿之外,从冰窖中冲出来的乐风和他身后的赵军精锐们,已经开始和正好巡逻经过的一队韩国禁卫军厮杀在了一起。
  “死!”乐风一声大喝,手中的长剑犹如毒蛇一般十分准确的钻入了面前这名看装束应当是韩军百将的胸口之中,终结了对方的性命。
  抬头一看,所有的韩军巡逻队都已经被乐风所率领的赵军突袭队杀光了。
  这些仓促迎战的韩军巡逻队,比起有备而来的赵军精锐来说显然要差了不少。
  乐风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抬头对着身边那名领路的使者问道:“韩王居住的宫殿在何处?”
  使者伸手一指不远处一座仍旧有着灯火,位于高台之上的宫殿:“就是那一座了!”
  乐风露出了一个杀意十足的笑容:“二三子,且随吾来,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一群人杀气腾腾的朝着韩王然所在的宫殿奔去。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奔出宫殿的韩王然看在了眼里。
  韩王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好的怎么就有一队赵国人士兵出现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呢?
  突然间韩王然好像明白了什么,整个人猛地叫嚣了起来:“密道,赵国人知道了那条密道?”
  在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韩王然几乎是肝胆俱裂。
  要知道密道这种东西在韩国属于绝对的机密,除了韩王然之外就只有几名年迈而忠心耿耿的寺人得知,就连靳黈这样的韩国相邦都不可能知道。
  究竟是哪个家伙背叛了韩王然,背叛了韩国?
  相较于韩王然的怒火,护卫在韩王然面前的那名韩国将军倒是第一时间就回过了神来,赶忙拉住了韩王然的袖子:“大王还请速速离开,否则赵国人就要杀到这里来了!”
  就在韩王然的视线之中,乐风所率领的赵军士兵已经冲到了宫殿的台阶之下,开始和宫殿处的韩军禁卫军激烈的交战了起来。
  虽然说在这场新郑防守战之中韩国宫城一直都是防备的重地,但是问题在于韩军的力量主要都是在宫墙上,而此刻赵军突然出现的地方却是宫城之中的核心区域。
  刺耳无比的鸣钲之声在整个新郑城之中回荡着,许多的韩军禁卫军纷纷自城头而下,紧急驰援宫城。
  但此时此刻,整座韩王然所在的宫殿仍旧处于最虚弱的节点,两三百名韩军的禁卫军在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的乐风和赵军士兵们的冲杀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仅仅不到小半刻钟的时间就被完全杀散了。
  韩王然看着面前那勇猛无比的赵军部队,心中不由得亡魂大冒。
  从对方行进的方向来看,很显然就是冲着韩王然自己来的!
  “走,快走!”
  韩王然有些哆嗦的说了一句,随后就在身边的将军们和一些禁卫军的簇拥之下朝着宫殿后方的另外一处出口逃去。
  “成功了?”一直在新郑城外那一处废墟焦急等候的乐乘,在听到了鸣钲声之后整个人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
  如果没有成功的话,韩国人根本就没有必要发出什么警报的声音。
  一想到这里,乐乘不由得下意识的就开始催促起那些仍旧没有下井的赵军士兵来:“快快,二三子都加快速度,迟了新郑被攻下,汝等都没有功劳可捞了!”
  还别说,乐乘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赵军士兵们就连下井的速度都明显快了不少。
  在这个时代,军功就代表着一切啊!
  而在另外一边的赵军大营之中,赵军主将廉颇注视着远处一片灯火通明的新郑城头,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大手一挥:“擂鼓,全军攻城!”
  轰隆隆的鼓声开始响起,无数早就已经准备就绪的赵军将士们举着火把,在黑夜中犹如一道道长龙般冲出了赵军大营,朝着新郑城的城墙扑了过来。
  一场十分激烈的攻城战就此展开了。
  据后世史家记载:“十四年,命廉颇将兵攻新郑。攻城数月,不克。后华阳君冯亭献计,乐乘出奇兵自密道而入宫城之中,韩军猝不及防,新郑遂破。”


第881章 臣韩然,见过大王
  邯郸。
  赵丹的心情非常非常的好。
  这一场由赵国发动的,目标是灭亡韩国的战争,仅仅开战不到半年的时间,赵军方面就已经取得了让人惊讶的大胜。
  虽然说中间一度产生了一些波澜,但是总体来说,结果显然还是非常完美的符合了赵丹的预期,甚至要更加的出色一些。
  新郑被攻破了,韩国基本上也就确定亡国的命运。
  毕竟在赵丹原先的预想之中,他可是觉得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攻破新郑的。
  虽然新郑已经被攻破了,但是廉颇也并没有立刻就班师回朝,毕竟攻破新郑并不代表着韩国已经完全灭亡了。
  由于新郑特殊的地理位置,赵国现在占领的韩国土地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赵军去攻击并且占领下来,然后建立起赵国的统治秩序。
  不过在那之前,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俘虏却先被送到了邯郸城之中。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国的现任国君韩王然。
  在攻破新郑一战之中,韩王然虽然在面对着乐风所率领的突击队时选择了逃跑,但是整个新郑城都被包围了,又能逃到哪里去?
  于是这位韩王就想出了十分神奇的一招,他带着几名禁卫军逃到了一栋平民的宅邸之中,直接将这平民全家都绑起来,然后自己伪装成了平民,想要躲避赵军的耳目。
  作为一位君王,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相当之搞笑了。
  要知道韩军的主将,相邦靳黈可是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然后在赵军的重重围攻之下身死。
  没有了靳黈的激励之后,剩余的韩军才终于放弃了抵抗,向赵军投降。
  而当最后一队韩军选择向赵军投降的时候,已经是一天之后的事情了。
  直到这个时候,新郑才算是真正的、完全的落入了赵军的手中。
  当廉颇进城之后发现不见了韩王然之时,这位赵国大将军自然是大为光火。
  于是廉颇十分果断的下达了命令,大搜全城,掘地三尺也要把韩王然给找出来。
  虽然身为占领军,但是由于有着冯亭等一干韩国降臣的帮助,所以赵军很快就将针对韩王然的通缉和赏赐颁发得无处不在。
  整整五天的搜捕之后,韩王然的踪迹终于暴露,然后被闻讯而来的赵军给抓住了。
  廉颇抓到韩王然之后便是大喜过望,立刻就派出一对精锐将这位韩王昼夜不停的以最快的速度朝着邯郸而来,向赵丹献宝。
  赵丹见到韩王然的时候,整个人也是被吓了一跳。
  这并不是说韩王然受到了多少折辱,事实上赵丹早就特意吩咐过了,所以韩王然的身上是一点伤痕都没有的。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韩王然自己。
  说起来距离两人上一次见面其实也没有太久的时间,但是这位韩王然的憔悴和衰老程度却完全出乎了赵丹的意料之外。
  不久之前的韩王然看上去还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该有的模样,但是此刻的韩王然整个人头发花白胡子拉渣,甚至脸上都开始出现了皱纹,完全就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很显然,国家灭亡的打击对于这位赵丹的大舅子来说,所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它并没有摧毁韩王然的肉体,但是韩王然的精神却已经完全垮了。
  作为一个极度醉心于权术的君王,权力对于韩王然来说几乎就等于一切。
  当失去权力的时候,那个韩王然就已经死掉了。
  不知为何,看着韩王然的这副模样,赵丹的心中突然也涌起了一种十分异样的感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毕竟赵丹和韩王然一样,都属于“大王”这个阶层的,别人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的。
  赵丹将心中的这丝异样感觉给压制了下去,朝着面前的韩王然点了点头:“韩王。”
  韩王然似乎被这个称呼给触动到了,原本看上去毫无生机的眼睛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丝神采,作出了回答。
  “赵王。”
  这句话几乎是从喉咙之中挤出来的。
  “请坐吧韩王。”赵丹朝着面前的专门留出来的一个座位示意了一下。
  韩王然慢慢的坐了下来,整个人的动作非常的僵硬,甚至让赵丹联想起自己在没有穿越之前在现实中见过的那些初级机器人。
  在坐下来之后,韩王然就好像一尊泥塑雕像一样一动不动了。
  甚至连眼睫毛都没有眨动一下。
  赵丹看到韩王然的这般模样,原本心中打算要委婉的话也不打算说了,而是直接单刀直入:“韩王应该知道今日吾为何要让汝前来。”
  韩王然默然。
  赵丹皱了皱眉,但并没有计较韩王然的这般小脾气。
  国家都亡了,难道还不能让人郁闷一下?
  反正你输了,寡人让你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的……
  毕竟寡人接下来还要继续收拾你呢。
  赵丹继续说道:“韩王,寡人也不想和你说那么多的废话了。寡人今天之所以让汝来到这里,就是希望汝能够写一封信,劝说如今仍旧在抵抗的太子安放下武器,向寡人和赵国投降。”
  虽然新郑已经被攻破了,但是韩国的太子韩安却依旧在南阳郡的郡治宛城之中拉起大旗,继续选择抵抗。
  早在开战之前韩国太子韩安就被送到了宛城之中,为了就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让韩国人继续拥有一个效忠的对象。
  现在看来,很显然这一招确实起到了作用,也对赵国造成了一点困扰。
  只有一点点。
  在韩安的周围也聚拢了一些部队,并不多,也就那么三四万。
  考虑到现在廉颇在和剧辛会师之后已经拥有了超过三十万大军的事实,这三四万还真不算个事。
  但是从赵丹的角度来说,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韩国、让赵国军队在这个过程之中少遭受一些死伤自然是最好的。
  看见韩王然还是没有回应,赵丹又继续说道:“韩王应该知道,如果继续打下去的话,那么韩国国内必定是生灵涂炭。如今赵韩之战大局已定,韩王就不必让韩国的子民遭受这般劫难了吧,这也是为了太子安着想。”
  这句话似乎刺痛了韩王然,让他的脸色微微的变了一下。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韩王然才缓缓地说道:“太子已经是成年人了,寡人也无法改变太子的主意。”
  单单从语气之中就能够听得出来,这位韩王心中其实还是颇为不服气的。
  赵丹叹了一口气,说道:“韩王还请仔细思量一下,如果太子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