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秦国政坛之中不就只有吕不韦和蔡泽两派么,如果说蔡泽是狼的话,那么又哪里来的虎给吕不韦去“驱”?
吕不韦道:“大王想必应该听说过候这个名号。”
赵丹精神一振,笑道:“寡人明白了,所以汝是想要让候和蔡泽先斗起来?”
吕不韦笑道:“正是如此。”说着就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朝着赵丹道来。
赵丹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对于吕不韦的这个计划颇为满意,最后给吕不韦说了这么一句话。
“好好干,寡人和赵国都是汝的坚强后盾!”
第876章 后胜说齐王
夏天到来了。
太阳是公平的,炽热的阳光均匀的洒落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上,让灼热成为了空气之中的主题曲。
对于后胜来说,这样的季节也是他最为痛恨的季节。
没有任何一个胖子会喜欢夏天,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冬天的话脂肪还能保保暖,夏天一身肥肉除了出汗就是出油,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但对于满头大汗的后胜来说,炎热的天气其实还并不是让他感到最为麻烦的事情。
因为就在这几天里,齐王建又开始找他商量起一个问题。
齐国,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参战的时候了?
是的,还没有消停多久,齐王建心中的小九九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后胜是非常能够理解齐王建想法的,毕竟在赵国人把高唐城之中的守军调走了一大半之后,任谁站在地图面前都会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从临淄发兵直指邯郸,将赵国的首都一举攻克。
但是问题在于……
“大王,臣觉得现在还不是介入战争的最佳时机啊。”后胜尽可能的将话说的比较的委婉一些,免得自家的大王会因此而发脾气。
毕竟国君这种职业高高在上,早就已经习惯别人的俯首帖耳,是很不喜欢听到逆耳之言的,即便那是逆耳忠言也一样。
但即便是后胜自认为已经足够婉转了,齐王建显然也并不是很喜欢这句话。
“后卿,如今寡人面前的赵国兵力恐怕已经是最少的了,若是再继续等下去的话,那么说不定赵国人就要攻克新郑了!”
齐王建的话语之中带着明显的焦灼之意。
这些天来,齐王建已经在明里暗里接见过好多次来自韩、楚、秦三国的使者了。
因为现在齐国只有一个接壤的国家就是赵国,所以这些其他国家的使者统统都是辗转从海上到来的,说起来也是比较辛苦的了。
不过齐王建的关注点并不在于辛苦还是不辛苦,而是在于到底这些使者们说的话到底有没有用。
从现在齐王建说话的语气来看,很显然他已经被其他的三国使者给打动了,有点想要向赵国开战了。
后胜苦笑一声,道:“大王,虽然说赵国人的确已经是调动了大量的军队前往韩国方向,但是大王也不要忘了,赵国的邯郸也不是完全不设防的啊。以如今大齐的兵力,想要攻克邯郸的话,恐怕是颇有难度的。”
为了这件事情,后胜这些天来也是和自己的幕僚们商议了好多次,所以讨论起来的时候也是一套一套的,完全没有什么怯场的感觉。
这对于后胜这个被人戏称为“甩手相邦”的家伙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了。
齐王建嘿了一声,道:“有人和寡人说,寡人完全可以效仿李牧上一次攻破咸阳城那般对赵国来一个奇袭。赵国君臣如今盲目自大麻痹大意,是很有可能会被寡人一举奇袭成功的。”
后胜忍不住失笑道:“大王,臣觉得不然。要知道赵国既然惯用这奇袭的招数,又怎么不提防大王也同样用这样的招数呢?况且赵国的奇袭想来以骑兵为主,而我齐国之中骑兵不过数千人,仅仅凭借着这数千人,就算真的成功冲入了邯郸城之中,那也未必就能够拿下邯郸城啊。”
“大王请想想,如今大齐只有赵国这么一个邻国,若是大王这一战不能够成功的击败赵国的话,那么必定会迎来赵国的疯狂反扑,到了那个时候……”
后胜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但是齐王建却已经听明白了后胜的意思。
如果齐国出兵了,并且不能够在这一战之中击败赵国的话,那么等到赵国收拾完了韩国,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已经被赵国完全包围起来的齐国!
大殿之中陷入了一阵沉默。
齐王建静静的坐在那里,整个人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这一思考就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
放置在大殿中央,用来驱散热气的冰块早就已经融化了,但是宫人们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却不敢私自进殿,于是大殿之中的气温开始慢慢的升高了。
汗水一滴滴的从后胜的额头流了下来,很快就让他的前胸后背统统都湿透了。
这种大热天里汗流浃背的感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又忍了一会,后胜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正准备悄悄的用袖子擦擦头,冷不防这个时候齐王建突然开口了。
“后卿所言,的确也是有几分道理。所以按照后卿的意思,寡人现在还是应该继续观望了?”
后胜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臣能够理解大王的忧虑,但是以臣之见,现在的确还没有到大王出兵的时候。”
齐王建十分郁闷的摆了摆手,说道:“马上韩国就要灭亡了,难道寡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韩国灭亡,却什么事情也不做不成?”
后胜坚定地说道:“在没有合适的机会出现之前,就算是韩国灭亡了,臣也不建议大王轻举妄动!”
“砰!”齐王建突然狠狠的拍了一下桌案,将后胜吓了一大跳。
就在后胜以为齐王建要对自己发火的时候,齐王建却长出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那么后卿觉得,什么时候才是寡人真正应该出手的时候呢?”
后胜松了一口气,忙答道:“大王,臣以为如果真的要出手,那也应该是等到楚、秦、韩三国真的有希望取胜的时候!”
齐王建的眼睛微微一亮,看向了后胜。
后胜继续说道:“只要新郑、阳翟或者关中三处战场之中有任何一处能够取得突破的话,那么赵军在战场上的主动就会荡然无存,整个局势就不像现在这般倾向赵国了。若是大王在那个时候能够出兵奇袭邯郸,那么便可以完全打乱赵国的战略布置,让赵国人顾此失彼。如此,才是取胜之最佳良机也!”
齐王建沉吟半晌,最终还是点头表示了同意:“既然如此,那么寡人就再等等吧!”
在走出宫殿的时候,后胜的心情其实并不是太好。
因为后胜非常的清楚,虽然现在并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齐国这个时候出兵的话,绝对能够对赵国造成不小的麻烦。
不管怎么说,邯郸也是赵国的首都,如果邯郸被包围的话,那么赵国对于其他的几处战场的指挥,对整个国家的协调和运转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说不定就会给其他几个国家以可乘之机。
也就是说,这其实就是一个赌博。
齐国如果赌了,那么赢的机会当然是不大的。
但如果不赌的话,赵国赢的机会就会变得更大了。
所以其实比起齐国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齐国对赵国的好处要更多一些。
对于这一点齐王建或许并不知道,但是后胜自己是心知肚明的。
只不过嘛……
后胜一边擦着汗水朝着宫门外已经在等候着自己的那辆马车走去,一边想着前些天通过某些秘密渠道送到自己面前的一份旨意。
一封来自邯郸的旨意。
严格的说,应该是来自邯郸赵王的委任状。
“若后胜能助寡人平定齐国,则齐国灭亡之日,便是后胜得封安齐君之时!”
安齐君,多么迷人的封号啊。
虽然说这个封君不可能像现在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武信君廉颇那般风光和具有权势,但是能够为后胜谋得一世荣华富贵,为后氏一族留下一条退路,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呢?
总不可能像燕国乐氏那样死硬到底,然后被株连三族吧?
“后卿,后卿!”就在后胜准备登上自己马车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呼唤。
后胜转头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一名亲信。
“何事如此匆忙?”后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有些不爽的问道。
现在的后胜只想早点回家,舒舒服服的弄几块冰块给自己降降温。
亲信忙递上一封急信,道:“后卿,刚刚得到的消息,赵国人已经准备和秦国议和了!”
“什么?”后胜愣了一下,立刻拿过亲信手中的这份来自邯郸的急件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后胜的脸色渐渐的凝重了起来,心中一丝庆幸闪过。
赵国真的和秦国议和了。
换句话说,如果齐王建真的出兵了,在没有了秦国的情况下,齐国基本上也就是一个自己撞到枪口上去送死的结局了。
说实话,这个消息也让后胜的心中多少带着几分庆幸。
有了这个消息,那些该死的齐国主战派大臣就再也不能够指责后胜了。
后胜嘿嘿的笑了几声,将急报收了起来,坐到了马车之上。
“好了,吾知道了,开车回府!”
亲信一听就愣住了:“后卿难道不是禀告大王此事吗?”
后胜哈哈一笑,拍了拍亲信的肩膀:“不急不急,明日再禀告也是一样的。”
在亲信不解的目光之中,后胜的马车慢慢的离开了。
后胜坐在马车之上,闭着眼睛感受着那丝丝缕缕、几乎感受不到的夏日微风吹拂在自己的身上,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个赵王,还真的是……算无遗策啊!”
第877章 李牧的新计划
义渠城。
严格的说,这里其实已经不能够被称为一座城市了,毕竟它已经被完全烧成了废墟。
义渠胜骑着马站在这座城市之前,整个人呆呆的出神。
这里曾经是义渠城的正门处,义渠胜的脑海之中甚至还能够回想起当时自己在攻破咸阳之后,率领着义渠骑兵们带着一车车战利品浩浩荡荡的通过这里接受所有义渠人的欢呼,回到义渠城之中的场景。
但随着义渠城被王翦一把火烧成白地,这样的场景终究是已经不可能再实现的了。
作为曾经的义渠王,这种结果无疑是让义渠胜十分难以接受的。
一阵马蹄声传来,李牧骑着马来到了义渠胜的身边。
“怎么,还在想着这件事情?”
义渠胜看了李牧一眼,努力的挤出了一声苦笑:“大都督,这可是我义渠国曾经的故都啊,我如何能够对此无动于衷?”
李牧微微一笑,道:“无妨,这座城市其实并不是没有复生的机会。大王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只要等到这一战结束之后,汝就会被册封为义渠君。”
“真的?”义渠胜愣了一下,显然并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可是我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
李牧笑了笑,道:“不,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功劳。”
李牧说的是实话。
作为被赵丹选来具体负责赵国北扩和西进策略的一把手,李牧对于赵丹的政策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对于草原上的这些异族,单单靠杀是没有用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打败匈奴还有突厥,打败突厥还有蒙古,几千年下来除了让中原王朝陷入一次次的战争之外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必须要想办法将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融合和同化进赵国之中,否则的话将来就不可避免的要走历史的老路了。
至于怎么融合,首先那些不服的、想要造反的肯定统统都得杀掉,然后还得扶持一批愿意接纳中原文化的首领起来,就比如说贤掸以及义渠胜。
在这样的情况下,义渠胜诚然并没有立下对于赵国来说足够让他封君的功劳,但是仍旧能够得授这个爵位,因为赵丹本身看重的就不是义渠胜的战功,而是义渠胜头顶这个义渠王的光环。
这个封君的消息无疑让义渠胜的心情好了不少,毕竟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能够居住在这片故老相传的土地上,这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
几百年的生活已经让义渠人渐渐的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也开始有了故土难离的概念。
至于和赵国争锋这种事情……义渠胜觉得现在自己还没有活腻呢。
震天雷和手雷的出现让义渠胜清楚的知道了一件事实,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恐怕已经没有任何的国家能够继续阻拦赵国脚步了,无论是城池还是骑兵都不行。
义渠胜长出了一口气,对着李牧说道:“谢谢大王,谢谢大都督。”
之所以要谢李牧,是因为义渠胜的心里非常的清楚,如果不是李牧为自己说话,那么说不定自己就要和之前那位白羊王一样,被弄到邯郸城之中圈养起来了。
李牧笑了笑,并没有接上义渠胜的这句话,而是说道:“等到你被封君之后,就可以想办法再重建这座城池了。”
“重建城池?”义渠胜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大王真的同意?”
李牧笑道:“这是自然。如果没有一座大城的话,将来赵国的官员们怎么去管理这偌大的一片土地。”
义渠胜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
在沉默了一会之后,义渠胜突然开口说道:“大都督,还请和大王说一声,就说这封君之事,还是先暂缓一下吧。”
“什么?”李牧明显被义渠胜的这句话搞得愣住了,忍不住开口说道:“你这又是为何?”
义渠胜看着面前一片废墟的义渠城,缓缓的摇了摇头,道:“这座城池乃是我义渠人的故都,如今却被秦国人一把火烧成了白地。此仇若是不报,我义渠胜有何面目当这个义渠人的君上?只有等到彻底的消灭了秦国,我才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个义渠君之位。”
李牧张了张嘴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开口却是:“好。”
又是一阵马蹄声传来,赵国骑兵先锋副将屠斜策马而至,朝着两人行礼:“大都督,义渠将军,营地已经扎好了。”
就在几人身后大约三四里之外的地方,一座足以容纳五万赵国骑兵大军的大营刚刚建成。
李牧看了一眼屠斜,笑道:“将士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屠斜嘿嘿的笑了两声,道:“还是有一些小东西不服的,不过还请大将军放心,我已经狠狠的教训过他们了。”
李牧失笑道:“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说实话邯郸方面突然发来命令让吾撤军,吾的心里也是不那么舒服,就更别说那些需要军功来为自己和家人们争个出路的人了。”
李牧率领的赵国骑兵大军是刚刚来到这里的。
在几天之前,一份议和协定送到了李牧的面前。
在这份协定之中,十分清楚的规定了西河郡为秦国所有,而北地郡为赵国所有的事实,同时秦赵之间的战争也暂时结束。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么李牧在关中的停留就显得毫无必要了,因此原本还想要趁机找机会和王翦来一次决战的李牧不得不带着自己的部队北上回到了北地郡,也就是这片义渠国故地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军的骑兵之中难免就会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
毕竟这一场大战下来大部分人啥也没捞着,这肯定是不能够让人心服的。
说白了,这些边骑军团的家伙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现在这种还没有完全打赢就回家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不那么爽快。
好在李牧的治军向来是极为严厉的,因此即便是再如何的不满,也没有任何人胆敢在李牧的面前表现出来。
李牧笑了笑,对着屠斜说道:“告诉那些家伙不要继续发牢骚了,他们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哦?”屠斜一听这话立刻就来了精神,忙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机会,还请大都督示下。”
如果说在边骑军团之中有哪一些人最急于立功的话,那么以屠斜为首的匈人骑兵绝对是其中的一员。
毕竟这些匈人是刚刚投诚了赵国不久,一来肯定是需要向新大王证明忠心,二来呢他们也需要战功来让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要知道在开战之前李牧就已经让人把奖励传播得整个部队都知道了。
想要牛羊?没问题,拿敌人的首级来换。
想要牧场?没问题,拿敌人的首级来换。
牛羊和牧场,对于草原人来说就是命啊!
没有了牛羊和牧场,任何一个草原人都不可能平安无事的渡过冬天。
这就是为何屠斜在听到还有出战机会的时候整个人就立刻精神起来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屠斜贤掸这些匈人贵族和李牧确实不是很熟的话,他们甚至都想要怂恿李牧去阴山以西打乌孙人的秋风了。
李牧笑了笑,道:“汝等难道忘了,还有一部分的义渠人已经逃去了西边的西海(青海湖)了吗?既然这一次秦国人打不了,那么吾等就拿这些义渠叛徒来开刀挣一些战功,那也是一件好事。”
屠斜顿时大喜过望,朝着李牧行了一礼:“大都督果然英明!”
一旁的义渠胜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会同意吗?”
李牧笑道:“我这也是在为赵国和大王开疆拓土,大王怎么会不同意?过几天我就率领三万骑兵西进去追击那些义渠人,顺便清理一下西海那边,将整个西海都纳入赵国的领土之中。”
“剩下的两万人就由赵括将军率领镇守北地郡,以防秦国人出尔反尔搞出什么动静来。义渠胜,你是义渠人,对于这一带的情况极为了解,所以你就负责配合赵括将军留守吧。”
义渠胜点头应是,但是脸上依旧不免有些失望的神情。
李牧拍了拍义渠胜的肩膀,笑道:“其实留守在这里对于你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你不是想要找秦国人报仇吗?这就是一个机会。”
义渠胜精神一振,忙道:“难道大都督允许我率领骑兵继续南下攻击秦国?”
李牧摇头道:“那当然是不行的。现在大王都已经宣布和秦国停战了,我身为赵国的臣子,又怎么能够违背大王的意见?”
“不过嘛……这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赵国的骑兵是不可能南下的了,但是如果有什么小股的胡人牧民,比如说义渠、林胡、楼烦、匈奴等等南下在秦国的土地里面打打秋风,这也是和我们赵国没有关系的事情嘛。”
义渠胜越听眼睛越亮,忙道:“大都督觉得这些南下打秋风的胡人牧民们,他们的数量应该维持在多少为好呢?”
李牧看了义渠胜一眼,笑道:“只要不超过一千人,而且身上也没有什么能够让人觉得他们和边骑军团有联系的东西,这些胡人牧民们想要做什么,那就去做什么吧。”
义渠胜大笑出声,朝着李牧深深的行了一礼:“多谢大都督指点!属下这就去集合兵力、不,去看看那些胡人牧民!”
第878章 阳翟风云
阳翟城。
对于剧辛来说,这段日子可不是一段很好过的日子。
虽然说剧辛自认为赵军的平均实力是要强于楚军的,即便是自己麾下的部队之中大部分只不过是郡兵青壮也是如此,但是等到真打起来的时候,楚国人还是给了剧辛非常大的压力。
十五万楚军的数量对于剧辛来说完全是压倒性的,每一次楚军的攻城都让剧辛承受着绝大的压力。
又是一天的白天到来,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大地之间一片光明。
剧辛一身甲胄,在诸多亲卫们的保护和赵国将军们的簇拥下站在城头,静静的注视着又开始准备要发起新一波攻击的城外楚军大营。
“汝等注意到了吗?”剧辛突然开口说道:“楚军大营之中的帅旗换了,莫非黄歇已经不再担任楚军主帅了?”
站在剧辛身旁的司马尚点了点头,道:“将军,应该是如此,从旗帜来看的话,现在楚军的主帅应当是景阳。”
“景阳,嘿!”剧辛哼了一声,道:“这个景阳,也不过便是个草包!”
无论是对于黄歇还是对于景阳,赵国人都是很有心理优势的,毕竟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人每一次都能够将楚国人打得丢盔卸甲。
司马尚的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随后十分认真的点头道:“将军此言有理!”
剧辛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敌军马上就要进攻了,做好准备!”
事实上不用剧辛下令,阳翟城之中的赵国守军们也早就已经习惯了楚国人每天“造访”的举动。
果然在片刻之后,楚军的大营之中开始响起了轰隆隆的鼓声。
新一天对阳翟城的围攻开始了。
和之前一样,这一次的攻城战打得十分的激烈。
楚军奋力攻城,赵军奋力守城,一打就是一天,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顺理成章。
但是坐在城守府临时指挥部之中的剧辛才真正的知道,如今阳翟城所面临的情况究竟有多么的严峻。
“西门告急,东门告急,南门告急,北门也告急!汝等倒是说说,吾从哪里调这么多援军来缓解汝等的告急!”
剧辛拍着桌子,朝着面前的四名前来告急的使者发起了脾气。
四名使者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睛之中看到了无奈的表情。
就算是没有了援军,可是这军情也得上报啊。
老将军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整个人的怒火显然也散去了不少,当即就朝着面前的几名使者摆了摆手:“且回去告诉汝等的将军,吾不管他用什么办法,总之一定要给吾守住自己的防线,否则就军法问罪!”
将使者们骂走之后,剧辛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直到这个时候,这位固执的老将军才突然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自己想要凭借着这几万人就将楚国人锁住在这里的决定,似乎过于自信了一些。
虽然楚国人的确是渣渣,但是那是在面对着赵国主力中央军而言。
剧辛手中的这几万部队只有两万人是来自中央军,其他的那些郡兵和青壮们在战争之中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水平其实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不然剧辛现在也不会被搞到这般抓襟见肘的地步。
“或许……是时候考虑突围了?”
身经百战的剧辛非常的清楚,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阳翟城被攻破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其实剧辛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比如说向几天路程之外的新郑求援。
但是问题在于一来现在阳翟城被封锁,想要求援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二来剧辛作为赵胜庞煖这边公族派的盟友,向廉颇这么一个布衣派的大将军求援总是感觉有些怪怪的。
在犹豫和纠结了半晌之后,剧辛终于下定了决心。
“罢了罢了,求援就求援好了,总比丢了城池打了败仗被大王问罪要强!”
剧辛计议已定,当即找来了纸笔,刷刷的开始写起了求援信。
作为已经失败过一次的剧辛,这位老将军可不希望自己再失败第二次了。
毕竟剧辛现在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虽然身体仍旧不错,但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以赵国龙台重臣的地位去世,和以败军之将的地位去世,这区别不用说也是能够感受出来的。
就在剧辛信写到一半的时候,一阵巨大的喧哗声突然从外面传了起来。
剧辛心中一跳,信也顾不得写了,赶忙快步走出了房门之外:“发生了何事?”
剧辛的心跳非常的快,因为他能够听出来刚刚那种声音听起来很像是欢呼声。
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欢呼声,难道是因为楚国人把阳翟城给攻破了?
面对剧辛的质问,守在门外的几名亲卫也是一脸茫然。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起,浑身浴血的司马尚出现在了剧辛的面前。
剧辛看到司马尚之后,心中就是大惊。
要知道司马尚可是负责镇守城头的,现在司马尚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剧辛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抓住了司马尚的肩膀:“怎么回事,城破了?”
司马尚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说道:“城破?什么城破了?”
剧辛这一下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喝道:“若是城池没有被楚国人攻破,汝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司马尚这才回过头来,对着剧辛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将军误会了,司马尚之所以来此,是为了告诉将军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援军来了!”
“援军?”剧辛瞪大了眼睛:“哪里来的援军?”
司马尚摇了摇头,道:“不是很清楚,但的确是我赵国军队无疑!楚军见到援军到来,已经放弃攻城撤退了!”
剧辛大喜过望:“快快,且随吾去看看!”
片刻之后,剧辛就来到了阳翟城的南城头之上。
果然如同司马尚所说,楚国人的攻城已经结束了,一队队的楚军士兵正在缓缓的撤入城外的楚军大营之中。
而在不远处的东边,一支黑压压如同潮水一般的军队正在缓缓朝着阳翟城的方向前进着。
即便是尚有极远的距离,但是剧辛仍旧能够十分清楚的看到这支军队的最前方高高飘扬的那面红旗。
果然是赵国的军队到了!
剧辛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只感觉到通体舒泰,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既然援军已经到了,那么剧辛这个扼守阳翟城,阻止楚军北上救援新郑的功劳,就已经是稳稳的拿到手了!
剧辛的心情是很好了,但是在楚军的大营之中,如今的楚国主将景阳则是大发雷霆。
“混账,该死的赵国人,这究竟是哪里来的援兵?”
在景阳的面前,一众楚国将军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开口说话,大殿之中的气氛十分的压抑。
说实话,这些将军们的心里也是非常憋屈的。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把阳翟城给攻到现在,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会成功的占领这座城市。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胜利近在咫尺的关头,原本已经是到了绝路上的赵国人竟然又迎来了援军,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咸鱼翻身。
这就太打击士气了。
景阳在发了一通火之后,总算是按捺下性子问道:“都查清楚了吗?究竟是哪里来的援军?”
一名负责侦查的将军有些战战兢兢地答道:“回上柱国,现在只知道这支赵军部队是从东边而来,人数应该在七到八万人左右。”
“混账!”景阳忍不住再度勃然大怒:“这么大一支部队从东边来汝都不知道,汝是干什么吃的?”
楚国侦查将军涨红了脸,忍不住低声解释道:“上柱国,吾是前几天才刚刚接手的斥候部队。”
景阳闻言就是一愣,原先的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