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新的主将,寄托着秦国上下力挽狂澜的希望,王翦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每一次的胜利对于王翦来说都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减压。
  站在王翦身边的正是这一次的副将尉缭,此刻的尉缭脸上也是带着轻松的笑容,对着王翦说道:“将军,如今元里城已经被攻破,只要将王城再拿下,河西之地基本上便已经回归我大秦之手了!”
  王翦嘿了一声,道:“话虽如此,但是别忘了还有少梁城呢,那里才是关键。”
  顿了一顿之后,王翦又缓缓地说道:“而且吾总觉得,李牧在北边一定不会消停的,他肯定还会搞出一些动静。”
  一提到李牧,尉缭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这些年来对于秦国人来说,李牧这个名字简直比扫把星还要晦气,比传说中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恶神还要更加的可怕。
  尉缭强笑道:“将军这一次不是已经提前上书大王,让大王提前做好了预防措施了吗?”
  在这么多次的吃亏给李牧之后,秦国这边其实也总结出了不少应对李牧的经验,王翦也在离开之前上了一份奏章,详详细细的将自己对李牧的分析以及应该如何做出应对都给写了上去。
  王翦叹了一口气,道:“话虽如此,但是汝也知道咸阳城之中是个什么情况,武成君如今和纲成君两人争权夺势,也不知道他们肯在政治斗争之外用多少精力来做好这些事情,唉!”
  尉缭安慰道:“将军只管放心便是,反正只要拿下西河地之后再回师咸阳,到时候李牧自然便会退去了。”
  王翦嘿了一声,半晌才道:“就算李牧被逼得退去又如何?他的主力骑兵部队依然无损,未来依旧能够继续祸害大秦!其实以吾之见,大王应该让吾等全力东出击破函谷关然后驰援韩国,保住韩国不灭亡才是对于如今的大秦最为有利的情况。”
  尉缭耸了耸肩膀,道:“这是不可能的将军,汝也知道现在那些人害怕李牧害怕到了什么地步。”
  尉缭并没有说的是,最害怕李牧的其实就是他们的自家大王秦王楚,也正是秦王楚否定了东出函谷关支援韩国的决定。
  “是啊……”王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着面前已经完全为自己所有的元里城,脸上却殊无一丝喜悦。
  半晌之后,王翦终于开口道:“其实吾在想,若是这一次有机会的话,或许应该尝试和李牧打一仗,看看能否让李牧和他的骑兵部队永远留在关中。”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翦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杀机。
  尉缭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将军打算在关中和李牧来一次决战?”
  “是的。”王翦平静的目光直视尉缭:“如今大王不允许吾等东出函谷关,即便夺得了河西又有何益?韩国一旦灭亡,那么下次赵国进攻关中之时就很可能是来自东面的廉颇和北面的李牧,到了那时大秦就真的难以抵挡了。若如此,那不如先趁着廉颇在韩国激战的时候尝试和李牧开战,只要可以击败或者重创李牧,大秦未来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不知尉缭将军觉得如何?”
  尉缭沉默半晌,再抬头时已经是一脸炽热:“将军,以尉缭之见,此事大有可为啊!”


第849章 羊毛纺织
  李牧很忙,王翦很忙,赵丹也同样很忙。
  赵丹忙着干什么呢?
  这一天,赵丹带着相邦赵胜、司寇虞信等一干龙台重臣们来到了赵国宫城的御花园之中。
  说是御花园,但是实际上这片面积颇大的土地上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是专门用来种鲜花的,其他的地方则各有用途。
  比如说有用来骑马打猎的园地,有一大片专门用来种棉花的地方,有着好几亩的田地,比如说还有好几个专门用来沤粪肥的坑,又比如说还有一个大约和一户大户人家宅邸一般大、四面用围栏围住的工坊。
  从工坊之中跑出了一名寺人,对着赵丹躬身道:“毛坊总管纪飘见过大王。”
  赵丹点了点头,然后笑呵呵的指着面前的这座小型工坊,对着面前的几名大臣们说道:“诸位卿家,今天寡人想要让汝等看的东西,就在这里了。”
  事实上,出现在这里的本该是羋夫人而不是纪飘,不过以羋夫人的身份来当解说显然又并不合适。
  几名赵国大臣们一听到这句话不由得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的脸上看到了好奇的神色。
  大王这是要干嘛?
  在纪飘的带领下,大家就朝着工坊走去。
  等到走近工坊的时候,一阵咩咩的声音突然传来,几名大臣抬头看去,发现旁边不远处就是一个羊圈,里面养着几十上百头的羊。
  赵胜忍不住笑道:“大王真是好雅兴,竟然在这里养起了羊。”
  作为赵丹的叔叔,在这种非正式的场合,赵胜还是有资格说话说得比较随意一些的。
  赵丹同样笑道:“平原君误会了,寡人养这些羊可不是因为闲着无聊,稍后平原君就知道这些羊究竟有什么用了。”
  众人继续朝里面走,然后就看到在羊圈面前的广场之上,几十名妇人正在拿着一种怪模怪样的工具,在对着一只只羊上下其手。
  显然是早有通知,在看到了赵丹等人过来之后,妇人们慌忙起身朝着赵丹行礼:“拜见大王!”
  赵丹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寡人今天就是带着几名卿家过来看看,汝等且做汝等的事情就是了。”
  赵丹作为大王,说出来的话自然就是命令,所以妇人们也不敢违抗,纷纷开始了劳作,只不过接下来羊的惨叫着此起彼伏,显然赵丹的到来给了这些妇人们很大的压力。
  赵丹一边走,一边对着有些疑惑的赵胜等人说道:“这些妇人都是曾经的宫人,许多人的亲人都已经亡故,所以就留在了宫中,正好给她们一点活计做。”
  几名大臣闻言恍然大悟。
  说实在的,这个时代战争频仍,虽然说也有什么两丁抽一或者三丁抽一的规定,但是真到急眼的时候那就是见一个抓一个了。
  国家都要灭了,还管个屁的法律啊。
  就连赵国这些年来也是抓了好几次全民壮丁,就更不用说是其他那些国家了。
  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家里男人都死光了只剩下女人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些宫人们在宫里待几年出去发现父亲兄弟都死光了也不是什么值得意外的事。
  于是众大臣们纷纷开口,盛赞大王果然体恤民众,是个有爱心的好大王。
  不过赵丹今天可不是来听这些赵国大臣们拍马屁的。
  “这是剪刀。”赵丹拿起了一名妇人手中的工具,对着赵胜等人示意了一下,然后对着这名有些惶恐的妇人说道:“来,和平原君等说说,汝现在是在做什么。”
  妇人怯怯的看了赵丹一眼,随后低声道:“回大王,这是在剪羊毛。”
  “剪羊毛?”出身于寒门士子的虞信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为何啊,养羊难道不是为了杀来吃肉?”
  赵丹哈哈大笑,从妇人身边的箩筐之中抓起一把羊毛,对着虞信说道:“虞卿汝且看看这个,汝从这里看到了什么?”
  虞信有些茫然的摇了摇头:“臣知道大王要剪羊毛,但是这些羊毛剪来何用?”
  赵丹对着一边的毛坊总管纪飘问道:“此时是剪羊毛的好季节吗?”
  纪飘忙答道:“回大王,如今乃是春季,羊为了在冬天保暖所以毛会长得极长,故此春羊毛要比秋羊毛成色更加一些。”
  虞信看着看着,突然恍然大悟:“大王莫非是想要用羊毛来纺线?”
  赵丹笑道:“虞卿果然知寡人也,来来,且随寡人继续往前走。”
  前面是一进院子,院子之中摆放着几十个大木桶,同样也有一些妇人站在那里,木桶之中盛满了水,里面放着许多羊毛,仔细一看的话,还会发现木桶里的水在这春天的早晨之中丝丝的冒着热气。妇人们不停的将一些羊毛从桶中捞出放好,然后再将水倒掉换上新的热水,接着将新的羊毛放入木桶之中,继续这个过程。
  李伯开口道:“大王,这莫非是要清洗这些羊毛?”
  赵丹看了纪飘一眼。
  纪飘忙答道:“回李卿,正是如此。须知羊乃是整日和草地为伴,羊毛之中不免多有杂草等杂质需要清洗,而且羊毛之中的羊脂也同样需要清洗。”
  李伯信手拿起了一小缕已经清洗完毕的羊毛,仔细的看了一下之后道:“这上面的羊脂似乎并未完全清洗干净啊。”
  作为内史,李伯对于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是非常敏感的。
  纪飘笑道:“李卿误会了,这些羊脂是不能够全部洗掉的,否则的话就会变得硬邦邦的,根本无法进行纺线了。”
  看完了清洗羊毛之后,众人继续走进了第三进的院子之中。
  在这第三进院子之中同样也有一些妇人,她们负责的是疏毛,就是把羊毛弄得更加的疏松,握在手中会有一种蓬蓬的感觉。
  她们用来疏毛的工具也很奇特,是用几十根粗大的铁针密密麻麻的插在木板上所制成的一种器具,通过这种器具能够把清洗完毕自然风干的羊毛弄的蓬蓬松松的,有点像是棉花的感觉。
  在第四进院子之中,众人见到了妇人们熟练的摇晃着最新研制出来的羊毛纺织机,将蓬松无比的羊毛捻成一条条的线。
  “众位卿家。”赵丹拿着一根长长细细的羊毛线对着面前的几名大臣们笑道:“如今已经有了线,那么接下来如何制成布匹衣物就不需要寡人掩饰了吧?寡人已经让人尝试过了,这些羊毛加上寡人刚刚带汝等去见过的、在少府仓库之中的那些棉花一起,所制成的衣服在冬天足以保暖,甚至御寒能力还要胜于草原人的毛皮衣物。”
  庞煖一听眼睛就是一亮,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将此物大规模的装备在骑兵部队之中,岂不是就能够进攻漠北,将匈奴人彻底逐除了?”
  而相邦赵胜所想的则是另外一回事:“大王,这羊毛纺织的成本如何?”
  赵丹微微一笑,道:“这个问题寡人也命人算过了,只要羊毛纺织的规模上来的话,那么其成本和产量将远胜于桑麻!诸卿且想想吧,这样的一种比桑麻更加保暖,而且又比桑麻更加成本低廉的衣物,是不是寡人子民们的一种好选择呢?”
  赵丹的话一说出来,几名大臣的眼睛也亮了,干脆跟着赵丹走出了院子,在一片无人的空地上讨论起了此事。
  李伯道:“大王,臣还有一个问题,须知中原地区并没有这么多的地方能够大规模的养羊,难道大王是想要在漠南草原上养羊不成?”
  赵丹哈哈大笑,道:“李卿啊李卿,汝果然很聪明。不错!寡人正是想要让匈奴人、乌孙人、义渠人等等所有草原上的牧民们,统统都成为寡人的养羊者!”
  赵丹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顿时就震惊了。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胜才道:“大王,这漠南草原东西共有万里之遥,若是这么一大片的地方统统都养上了羊,怕不是得有几百乃至几千万只羊?到时候便真的有这么多羊毛来给牧人编织,又真的能有这么多人去购买吗?”
  赵丹心道有啊,当然有!寡人作为穿越者连这点都不知道?寡人甚至还知道圈地运动,更知道圈地运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寡人说这些你们也不信吧。
  所以赵丹咳嗽一声,笑道:“其实想要得知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其实只要去试着做一下就行了,不是吗?这样吧,寡人今年不是刚刚成立了少府吗?就让少府在北边的匈奴草原上划一块地出来做这个事情,有没有作用且等到两三年之后吾等再看,如何?”
  少府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私人管家机构,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其实之前宦者令这个职位就已经有了少府令的雏形,如今只不过是完全确定下来、给一个真正的名分罢了。
  一听赵丹这么说了,赵胜等人自然也就不再反对。
  等到离开宫门的时候,庞煖忍不住趁着没人的时候问了赵胜一句:“平原君,汝说说大王这个什么羊毛纺织能够成功吗?”
  赵胜皱着眉头摇了摇头,道:“大王所思所想虽然甚好,但是说实话……吾不是很看好此事啊。”
  庞煖呆了一下,叹道:“吾其实还挺希望此事能够成真的。”
  赵胜耸了耸肩膀,道:“反正就算失败了也无伤大雅,就让大王折腾去吧。”
  很显然,赵胜并不是很看好自家大王的这一次羊毛纺织行动,对于这位相邦来说,这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无意义的折腾。


第850章 李园碰到了大好事
  郢都。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早晨,一辆马车自某座府邸之中缓缓驶出,不少人都认得马车上的人物,那正是春申君黄歇的好友兼谋臣李园。
  虽然前线战事紧张,但是李园的心情看上去还算不错,这从他口中哼着的某些小调之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马车缓缓的驶出了郢都城,来到了城外的一座庄子之中。
  之所以来到这里,主要是因为昨天有一名相熟的大臣告知李园,在这里有一笔大生意要和李园做。
  李园原先其实也并没有把这名大臣的话当一回事,直到他从这名大臣的口中听到了一个让他十分心动的字眼——造纸术!
  严格的说,应该是赵国造纸术。
  自从赵国的造纸术出现之后,这种据说原料颇为低廉的纸张顿时就风靡了整个华夏世界。
  只不过赵国一直以来都十分严格的控制着纸张外流,毕竟造出来的纸现在就连赵国人自己都还不够用呢,所以其他国家能够得到的赵国纸非常非常的稀少。
  但即便如此,赵国纸仍旧成为了各国王公贵族们追逐的存在。
  别的不说,单单是如今在楚国郢都之中,一张赵国纸就能够卖出一百个楚国蚁鼻钱,一百张纸就要一万钱,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价格了。
  一直以来,各国都在针对着赵国的造纸术进行着研究和仿制,也陆续弄出了一些纸,但是由于赵国对于这个技术的严厉管控,目前来说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造出来的纸能够像赵国的纸那样美观耐用。
  而现在,这位楚国大臣告诉李园,有一名掌握了造纸术技巧的工匠就在这座庄子之中!
  这可绝对是一笔大生意,一笔让任何人、甚至连楚王元都会为之心动的生意。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生意而已,想想吧,如果李园能够将楚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质量各方面完全不逊色于赵国纸的“楚国纸”献给楚王元,那么一项大大的奖励是肯定少不了的。
  一直以来,李园虽然有个妹妹在楚王元身边极为得宠,但是李园自己本身却并没有捞到太多的好处,否则的话现在的李园也就不至于还要给黄歇当什么谋臣了。
  对于李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改变这种局面的大好机会。
  作为一名被候收入麾下的因间,李园会定时和咸阳方面取得联络,从最近的几次联络来看,很显然咸阳方面的紧迫感已经越来越高了。
  “秦国说不定就要马上完蛋了,或许吾也是时候切断和秦国方面的联系了。”李园在心中暗自想道:“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楚国也会被赵国所灭。如果是那样的话,吾必须得给自己提前找点退路。”
  一旦李园能够通过这个造纸术升个官再发点财,这些退路就有了。
  李园一边愉快的想着,一边走下了马车。
  昨天约好李园的那位大臣早就已经在庄子门口等候了,这名大臣叫做陈郝,看到李园之后立刻就迎了上来,两人一阵热情的寒暄,并肩走入了庄子之中,来到了会客厅。
  李园咳嗽一声,开口道:“陈郝大夫,不知汝昨天所说的那个工匠何在啊?”
  陈郝闻言忙赔笑道:“李园大夫请在此稍后,吾这便去唤他来。”说着站起来,走出了会客厅。
  李园皱了皱眉头,心道叫个工匠而已还要自己去?这工匠的架子也是有点大啊。
  突然间,一个声音在李园的身边响起:“好久不见了,李大夫。”
  李园被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的转过身来,随后立刻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神色:“汝、汝是……毛遂!?”
  李园当然认得毛遂,毕竟在几年前的长平之战时,毛遂仗剑上殿说楚王的那一幕实在是给当时在场的李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李园还不至于这般震惊。因为李园还知道毛遂的另外一个身份——赵国胡衣卫大总管!
  这个赵国的情报头子,为什么会在这种时候出现在楚国郢都之外,出现在李园的面前?
  毛遂笑着在陈郝刚才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对着惊疑不定的李园道:“李大夫还不明白吗?并没有什么赵国工匠,只不过是吾想要见汝一面罢了。”
  李园这才回过神来,顿时大怒:“这个陈郝,他竟然敢背叛楚国,背叛大王?”
  李园并没有任何想要起身离开的意图,因为他非常清楚,既然毛遂能够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就代表着只要毛遂愿意,今天自己就不可能离开这座庄子。
  毛遂闻言哈哈一笑,对着李园说道:“背叛?其实陈郝大夫只不过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敢问李大夫,汝身为赵国人,却为楚王做事,这算不算背叛?”
  李园哼了一声,冷笑道:“大王赏识吾,那么吾自然效忠大王,那赵国只不过是吾出生之地罢了,又有何背叛之说!”
  这还真不是李园一个人的想法,事实上这是整个战国时代之中许多士人们的想法。
  毛遂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李大夫的这句话似乎颇有道理,那么吾还想要再问一下,既然如此,那么李大夫又为何要背叛楚王,为秦国人当间谍呢?”
  李园身体猛的一震,好像有一道惊雷瞬间在他的脑海之中炸开。
  毛遂竟然知道这件事情?
  毛遂是怎么知道的?
  李园强作镇定,看上去十分冷静地说道:“吾不知道汝在说什么。”
  “不知道?”毛遂又一次的笑了起来:“如果不知道的话,那么汝刚才为何而震惊呢?”
  李园一言不发。
  毛遂摇了摇头,叹道:“说实话,若非亲眼见证的话,吾也不愿意相信像汝这样的王亲国戚,竟然也会成为秦国人的间谍。”
  李园冷冷地说道:“吾再说一次,汝这是在胡说八道。”
  “好吧,好吧,看来汝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毛遂微笑着摊开了手,突然中怀中拿出了一张纸,在李园的面前示意了一下。
  上面写着一个名字,一个李园非常熟悉的名字——熊悍。
  楚国太子熊悍。
  下面也写着一个名字,一个李园同样非常熟悉的名字——黄歇。
  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
  毛遂笑着指了指上面的这两个名字:“这两人乃是父子,对吧?”
  楚国太子熊悍,竟然是楚国令尹黄歇的儿子?
  李园身体剧震,突然用力的一拍桌子,朝着毛遂大喝道:“简直是满嘴胡言!”
  “满嘴胡言?”毛遂放声大笑,道:“李园啊李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吾等胡衣卫经过多年的侦查早就已经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汝李园在将汝妹妹送入楚国王宫之前,汝的妹妹便已经是黄歇的女人了!更重要的是,在进宫之前汝妹妹便已经身怀六甲了,所以在进宫之后仅仅八个月,她就诞下了太子熊悍!”
  “放你妈的狗臭屁!”李园发出了一声怒吼,整个人突然掀桌而起,直接朝着毛遂扑了过来:“吾杀了汝这个满嘴胡柴的家伙!”
  然而李园才刚刚跃起,一个拳头就在他的面前急速放大。
  “砰!”伴随着一声巨响,李园的身体以更快的速度飞了回去,重重的落到了地上。
  毛遂缓缓的收回了拳头,耸了耸肩膀:“李大夫莫非忘了,吾当年也是有名的游侠呢。”
  李园被毛遂这一拳打得眼冒金星,鼻子剧痛难当鲜血直流,一时间只能够躺在地上大喘气,连话都说不出来。
  毛遂走到了李园的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李园,缓缓说道:“李大夫,汝大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如果楚王知道了这件事情,汝和汝的妹妹下场会如何呢?太子悍和公子犹的下场又会如何呢?对了,公子犹也是春申君的孩子,对吧?汝居然敢暗中策划这种事情,实在是胆大包天,令人佩服、佩服啊!”
  李园哼了一声,吐出一口血沫,含糊的说了一句脏话。
  毛遂在李园的面前蹲了下来,笑道:“更加绝妙的是吾还知道一件事情,那便是汝打算等到太子登基之后,就让太子杀了春申君,让汝来当这个楚国令尹!啧啧啧,汝这可是唆子弑父啊,难道汝真的就不怕有报应不成?”
  李园又是一声怒吼,整个人突然弹起。
  毛遂哈哈一笑,又是一拳重重的打在了李园的小腹上,直接将李园再度给打了回去。
  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殴打。
  毛遂甩了甩两只手,十分舒服的出了一口气,对着面前已经瘫软如泥的李园说道:“怎么,李大夫还不肯好好的和吾聊聊吗?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么汝明天就等着楚王将汝满门抄斩吧!对了,汝在灵寿养的那两个儿子和老母亲,怕是也要步了汝的后尘哦!”
  这终于击溃了李园最后的抵抗意志。
  李园一脸颓然,挣扎着说道:“汝、汝到底想要干什么?”
  毛遂嘿嘿一笑,道:“看来汝终于想通了,对吧?其实非常的简单,只要汝能够配合吾做一件事情,那么吾可以保证,今后不会再用这件事情要挟与汝。”
  李园惨然一笑,道:“事到如今,汝也不必如此假惺惺的了,尽管说来就是。”
  毛遂低下头来,附在李园的耳边,轻声的说了一句话。
  即便已经被打得无力动弹,但是李园的身体还是猛的颤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惊骇的表情:“汝、汝……汝这是疯了!”
  毛遂哈哈大笑,好像拍宠物一样拍了拍李园的脸庞:“汝只管照做便是了。”


第851章 廉颇的信心
  新郑。
  赵军在攻城。
  廉颇大将军站在高台之上,静静的注视着面前的攻城情形。
  面前的这座城池原本是郑国的首都,自从两百多年前韩国灭掉了郑国之后就成为了韩国的首都。
  由于一直处于中原四战之地,所以韩国从来就不曾放松过对于新郑的经营,而经过了两百年的经营下来,整个新郑城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也不为过。
  这样的一座城池,显然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攻下来的。
  从廉颇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一名领兵大将,廉颇指挥了无数次的战争,神经早就已经如同钢铁一般坚韧,即便是亲眼目睹着无数赵军士兵前赴后继的朝着城墙而去,然后又一个个的倒在攻城的路上,他的眼皮也没有眨动哪怕是一下。
  说来也怪,但是在每天的战事结束之后,这位赵国的大将军又会变身为一个爱兵如子的大将军,而且任何一个长期跟着廉颇身边的人都知道,廉颇对于麾下士卒们的这些关怀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爱兵如子和冷酷无情,这两样特质在廉颇的身上实现了近乎完美的融合,也让他成为了赵国乃至是整个华夏世界的头号名将。
  攻城其实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至少对于指挥官来说是如此。
  投石机、冲车、八牛弩、云梯,四样轮番不断的尝试,慢慢的消耗守军的有生力量。
  奇袭什么的在大部分的攻城战之中成功性其实是非常低的,这些光明正大的手段才是最主要的破城手段。
  当然,还要加上长期的围困。
  日头渐渐的攀上中天,廉颇大将军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十分平静的对着身边的乐乘说道:“传令下去,鸣金,让攻城的将士们撤下来进食吧。”
  尖锐的鸣金声开始响起,无数赵军的士兵犹如潮水一般撤了下来。有人骂骂咧咧,说自己再过半盏茶时间就可以登上城头;有人提着一颗人头喜笑颜开,不停的骄傲宣称着自己手中的可是一颗韩军百将的人头;但大部分人就是那么低着头,沉默的提着兵器走回营地之中。
  乐乘低声道:“大将军,这两天的攻城伤亡有点大。”
  廉颇嗯了一声,道:“无妨。”
  乐乘眉毛抖了抖,显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自从上一次乐乘进入龙台之事失败之后,他就能够感觉到廉颇明显的疏远了自己,这一次之所以乐乘能够当上副将,想来也是因为廉颇不希望和庞煖走得更近的剧辛成为副将的缘故。
  所有以前能说的一些话,现在乐乘还真就说不出口了。
  廉颇并没有回头,但是他的声音依旧飘到了乐乘的耳边:“有什么便直说吧,汝是吾的副将,有权利发表汝的意见。”
  乐乘有些尴尬的笑了一笑,道:“大将军,吾是觉得,若是这样下去的话,邯郸方面会不会……”
  “邯郸方面不必担心。”廉颇嘿了一声,道:“大王当年在长平之战时将四十五万人都交予吾的手中,如今不过二十五万人,又算得了什么?”
  乐乘耸了耸肩膀,不再说话,但是从脸上的神情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其实有些不以为然。
  这二十五万由廉颇率领的赵国部队几乎已经是赵国最为精华的部队了,因为他们全部都由常备军组成。
  在长平之战时,赵国不过只有十五万的常备军、五万的郡兵和二十五万的临时工们和秦国对敌。
  而在八年之后的现在,单单在新郑战场赵国就已经拥有了二十五万的常备军,加上分散在西河郡战场以及河间地提防齐国西进、还有邯郸守卫军和边骑军团等,整个赵国的常备军数量加起来超过三十五万,是七年前的两倍还要更多。
  天天驻扎在军营里训练的常备军,显然和每年训练三个月的郡兵以及农夫青壮们的战斗力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这一战虽然赵国在各个战场调动的部队和长平之战时相差无几都是四十五万左右,但是内里的战斗力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果用现在廉颇的二十五万常备军去面对当时赵国长平之战时候的四十五万部队,乐乘觉得现在的廉颇胜算应该是比较大的。
  这样的精锐部队如果在攻击新郑上大量损失掉,那岂不是很可惜?再说了,别忘了不远处的阳翟可是还有十五万楚军呢。
  就在乐乘出着神、想着要不要把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廉颇突然转过身来,拍了拍乐乘的肩膀。
  “吾知道汝在担心阳翟,但是剧辛并非弱者,他的领兵自成一派,无需为他担心。黄歇虽然号称十五万大军,但是其中真正能够打仗的不过只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