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剧辛也不废话,直接抬手指向了面前的阳翟城城墙:“吾就想问问,这城墙是否能够用那东西解决?”
  老工匠愣了一下,随后说道:“有一定把握。”
  剧辛皱起了眉头,好一会才道:“一定是多少?”
  老工匠想了想,十分肯定地说道:“五成。”
  “五成?”一旁的几名赵国将领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说实话,现在这么多赵国勇士们在前方拼死作战,但是今天攻破城头的几率都不到一成,这工匠一上来就是五成,谁给他的勇气?
  有那脾气火暴的忍不住就开口道:“呔,休得在将军面前胡言乱语!”
  剧辛摆了摆手,示意那将军不要说话,然后继续和颜悦色地问道:“汝真的能够确定?若是此战能破城,吾亲自上表给大王为汝等请功!”
  老工匠一听之后脸上立刻露出了震动的神情,片刻之后一咬牙道:“剧卿尽管一试便是!”
  “好。”剧辛点了点头,道:“那就现在开始!”
  其实火药包都已经埋下去了,这个时候的剧辛也就是问一下好安自己的心罢了。
  剧辛转过头来,喝道:“司马尚何在?”
  “末将在!”一个年轻的人影从旁边闪出。
  剧辛对着司马尚道:“汝率领一个百人队,亲自掩护这几名大匠去到阳翟西南角的城墙之下,这些大匠一个都不能死,记住了吗?还有,听这些大匠们的号令行事,让汝进便进,让汝退便退!”
  司马尚愣了一下,但还是大声道:“末将记住了!”
  等到司马尚带着几名赵国工匠们离去之后,刚刚在场旁听了整个过程的几名赵国将领终于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开口了:“将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将军,凭这区区几个工匠,如何能够攻破城头?”
  剧辛哼了一声,一双眼睛从所有人的身上扫了过去,顿时就止住了所有的牢骚声。
  “且等着看便是了,聒噪什么!”
  剧辛静静的注视着阳翟城的西南角,那里可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
  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
  太阳渐渐的升到了天空的正中央,剧辛的心也慢慢的提了起来。
  怎么回事,为何等待之中的那一幕迟迟没有出现。
  突然间,远方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阳翟城的西南角一下子冒出了滚滚的浓烟,就连大地都为之颤动。
  虽然距离阳翟城足有好几里,但是这番动静还是将剧辛身边的那几名赵军将领给吓了一大跳,大呼小叫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天罚?”
  剧辛并没有嘲笑这些属下们土包子的意思,因为在他第一次目睹这片场景的时候,他也同样有过和这些属下们一模一样的想法。
  甚至就连原本激烈无比的战场都因为这一声轰然巨响而产生了短暂的停顿。
  剧辛的目光紧紧的盯着那一处浓烟弥漫的地方,他现在只想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该死的阳翟城墙,到底还在不在?
  浓烟渐渐的散去了。
  出现在剧辛面前的,是一堵看上去变得更破,但完全和损毁没有什么关系的城墙。
  “该死……”剧辛的心中顿时就被无数的负面情绪给充满了。
  居然还是没有炸开!!!
  而剧辛身边的赵国将军们完全不明所以,甚至还有人劝道:“将军,看上去似乎有些甚么变故,似乎是地龙翻身的征兆,不如先撤军回来再做定夺。”
  心情极度不好的剧辛正想开口骂人,突然间目光一凝,整个人都停顿住了。
  许多道细小的裂缝慢慢的在阳翟城的城墙之上出现,随时迅速的连成一片并且扩大,最终——
  “轰隆隆!”无数城墙碎片自城头而降,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剧辛下意识的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面前的景象:“难道……”
  烟尘第二度散去。
  在阳翟城的西南角城墙处发生了一次小型的垮塌,这片垮塌虽然并没有完全摧毁城墙,但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山坡以及缺口。
  一个足以让赵国士兵们攀登而上,并且由此顺利进入城中的缺口,一个能够让剧辛彻底的拿下这座城池的缺口!
  剧辛的心狂跳起来,无尽的喜悦充满着他的内心,下一刻这位赵国的重臣竟然完全不顾仪态,歇斯底里的吼叫了起来。
  “还愣着干什么?立刻擂鼓,全军出击,给老夫拿下这座该死的阳翟城!”


第846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赵军无论是实力还是数量都要远远的胜于守城的韩国军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之所以一直没有破城,一方面是因为阳翟城的高大城墙,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守城军民的勇气。
  可是当城墙被打开了缺口之后,守城军民们的勇气已经无法掩盖住他们在战斗力方面的缺点了。
  在城墙垮塌之后,这个缺口处立刻就成为了最为激烈的战场。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就有数以百计的双方士兵战死在此地。
  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之中满是灼热的味道,成百上千的双方士兵不停的犹如潮水一般用来,然后又犹如秋天田地里成熟的麦子一般成批成批的倒下。
  这处缺口就好像是一只饕餮巨兽的大嘴巴,无情的吞噬着一名又一名双方士兵的性命,简直就如同一座高大无比的绞肉机!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最纯粹的实力和意志!
  或许阳翟城之中的韩国军民们的确有着以死保家卫国的勇气,但是经过了多年战争早就已经将神经锤炼得如同钢铁一般的赵军士兵们同样也不缺乏建功立业的勇气,更不缺乏打如此激烈和焦灼战斗的经验。
  半个时辰之后,司马尚浑身浴血从无数敌人之中杀出,第一个突入了城池之中。
  有了第一个,当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缺口处彻底失守,赵军开始源源不断的沿着缺口开入城中,和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两个时辰之后,整个阳翟城像城主府、军械库、粮草库等重要部门统统都已经被赵军给控制住了,整座城池至此已经完全被赵军掌控在了手中。
  阳翟城彻底陷落了。
  在无数天边的红霞照耀下,剧辛率领着自己的亲卫们进城了。
  刚刚一进城,剧辛就完全没有丝毫停顿的召集了众将,开始下达了一条条命令。
  “汝立刻带着汝的人去清点仓库,弄清楚现在究竟还有多少粮草可供使用!”
  “汝立刻带着汝的人去军械库,将所有能够有助于守城的军械都给本将军搬出来!”
  “汝立刻派人去官府之中查抄户籍册,将所有的户籍册都给搬过来,然后派人挨家挨户的上门对照,二丁抽一,三丁抽二,五丁抽三,让他们立刻开始在工匠们的指挥下修复城墙!告诉他们,谁干活不卖力,本将军就按照户籍册上的名字,一个一个把他全家统统都斩了!”
  这些剧辛麾下的赵国将军听得是一愣一愣的,终于有人忍不住说道:“将军这是要在阳翟城驻守下来?”
  剧辛微微点头,笑道:“这座城池乃是楚军通往新郑的必经之地,本将军既然已经拿下了这里,那么就断断没有放弃的道理!”
  剧辛这话一说出来,赵国的将军们下意识的就想要反对。
  今天才刚刚打下来,明天敌人就来了,这么短短的一天不到的时间,真的能够搞定这座城市的城防么?
  这也太仓促,太扯淡了一点吧?
  简直就是一拍脑袋才想出来的命令嘛!
  所以仍旧有人不死心的想要和剧辛讲道理:“可是将军,吾还是觉得……”
  “没有什么可是!”剧辛毫不客气的打断了部将们的话:“吾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将,现在,都给吾动起来,干活去,否则本将军军法伺候!”
  于是乎,在剧辛强硬无比的命令和举措之下,刚刚破城没有得到任何歇息的赵军将士们又一次的开动了起来,整个阳翟城开始进入了一个不眠的夜晚。
  刚刚取得了城池控制权的赵国军队们将整个阳翟城折腾得鸡飞狗跳,用整整半个晚上的时间征集到了差不多三万民夫青壮,然后就押着这些民夫们开始对整个阳翟城(主要是西南角的缺口)来了一次大修补。
  剧辛自己也没有闲着,他就亲自站在西南角的缺口这里,看着民夫们彻夜不眠的工作着。
  主将亲临现场,临时充当工头的赵军士兵们自然是热情满满。
  只要慢上那么一点点,鞭子就会直接抽下来,抽完了要是谁敢往地上一滚,那么上来就是一刀砍掉脑袋再说。
  总而言之就是三个字,快,快,快!
  这一夜,阳翟城之中的火光通宵不息。无数的民夫青壮们忙碌着清理城池,重新组织城防。
  当然了,这样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根据事后统计,单单是这一天晚上死去的韩国民夫青壮就高达五千人,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不过剧辛作为一名赵国将领,自然是不会把这些韩国人放在心上的。
  谁让这些韩国人在守城的时候如此拼命的抵挡住剧辛的攻击,使得剧辛在这一次攻城之中损失了将近四千人手?
  鞭子和刀剑之下总是会创造奇迹的,所以当第二天的下午楚国春申君黄歇率领着十五万楚国大军到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一座重新变得完整起来的阳翟城。
  楚国副将景阳微微的眯起了眼睛,注视着面前不远处的阳翟城,脸上略有意外:“城外已经没人了,难道说赵国人已经撤退了?”
  景阳就在主将春申君黄歇的身边,黄歇看了一眼面前的场景,淡然道:“不,他们已经进城了。刚刚得到的消息,昨天下午的时候这座阳翟城就已经失守了。”
  “什么?”景阳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就区区六万人便能够攻破阳翟这样的一座城市?看来之前还真的是有点小瞧剧辛了。等等,剧辛为什么不撤走?”
  “撤走?”黄歇意味深长的一笑,对着景阳说道:“这个家伙正准备留在此处,用你我二人来当做他军功的垫脚石呢!”
  景阳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才道:“莫非这剧辛想利用阳翟城将我军牵制在此处,好让我军不得前去援救新郑?”
  “正是如此。”黄歇点头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只要他能够将我军拖在阳翟,那么等到新郑破城之后他也是有功劳的,而且是大功。但是如果他连夜撤出阳翟把这座城池让给我们的话,那么未来赵军赢了他也没有功劳,赵军若是输了的话他甚至可能还有罪。”
  景阳闻言哼了一声,道:“剧辛这个老儿,简直是老糊涂了!”
  黄歇哈哈一笑,道:“传令下去,在城外扎营吧,这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漫长?”景阳发出了疑问:“我军可是剧辛部队的几乎三倍之多,难道还拿不下这么一座城池不成?”
  黄歇斜了景阳一眼,眼神之中流露出了几分智商上的优越感:“吾为何要攻城?”
  “不攻城?”景阳愣住了。
  “当然不攻城。”黄歇笑道:“如今若是攻城的话,岂不是白白损失我军将士的性命?大楚就这么一点军队了上柱国,绝对不能够浪费在这种地方。”
  景阳急道:“可是新郑那边怎么办?”
  黄歇看着景阳,忍不住摇了摇头,心道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家伙其实还是个政治白痴呢?或许以后可以利用一下这一点。
  为了在景阳面前秀一波智商,黄歇十分耐心的解答着景阳的疑惑:“汝要知道,现在受攻击的是韩国而不是我大楚!既然如此,那么我军若是进军速度太快去到新郑城外,又没有新郑的城墙作为保护,那岂不是会沦为赵国的主要打击对象了?所以我军现在绝对不能够很快就出现在新郑城外,明白了吗?”
  景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着黄歇那一脸欠揍的表情,真是有点恨不得一拳糊上去。
  不过黄歇可是主将,如果景阳真的一拳头糊上去的话,黄歇就可以用冒犯主将的借口直接杀掉景阳——景阳觉得黄歇一定会这么做的。
  所以景阳只好按捺下性子,继续询问道:“若是这样的话,那么什么时候才应该去新郑呢?”
  黄歇笑着竖起了两根手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我军必须先拿下阳翟,将阳翟收入大楚的领地之中。”
  是的,楚国的领土。
  事实上黄歇这一路走来还带着许多楚国的官员,每到一处韩国的郡县,黄歇就会派兵武力驱逐韩国的官员,然后将楚国的官员派去治理土地。
  如此一来,阳翟以南的大片韩国土地事实上已经落入了楚国的手中。
  不过在黄歇和楚国人看来,这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这些土地在之前也曾经属于过楚国,属于楚国的时间比属于韩国的时间要更长了几百年。
  再说了,帮忙嘛肯定要拿点好处不是?楚国可不是什么善人。
  从这一点来说,这一仗打到现在,获得土地最多的一个国家就是楚国了。
  如果将韩国的地图看做是一个“田”字的话,那么这个田字的右下角部分和左上角一部分都已经被楚国给占领了。
  仔细一算的话,会发现这些土地占到了韩国现有土地的差不多三分之一!
  楚国这可以说是趁火打劫的典范了。
  黄歇一边想着这些让人开心的事情,一边笑眯眯地说道:“其次,要等到新郑城即将支撑不住,而赵国大军也锐气尽失的时候,我们再去新郑,到时候就有希望以逸待劳大破赵军!”
  说实话,景阳虽然和黄歇不对付,但是两人毕竟是主副将关系,这一仗打输了谁都讨不得好。
  所以景阳想了想之后就表示了赞同:“既然如此,那么就依照春申君所言吧!”


第847章 李牧的打算
  赵国,朔方郡。
  李牧注视着面前犹如一条长龙般不停的朝着南方缓缓而去的骑兵部队,整个人的心中不觉也有一种略微激动的感觉。
  这一次,他将要统帅整整五万骑兵南下对关中进行牵制。
  这可是五万骑兵啊!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成建制的投入战争之中的一支骑兵了。
  自己正在见证和创造历史!
  唯一让李牧遗憾的是,自己统帅着的这支军队并不是朝着西方广袤的草原前进,而是在朝着南方的平原前进。
  虽然说平原无疑是更加适合骑兵发挥的地方,但是平原上的城池却是骑兵最大的麻烦。
  有一个好消息是如今李牧又获得了新的一批震天雷补给,有了这些东西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李牧所部作为骑兵攻城不足的窘境。
  其实说实话,就算没有这批震天雷,凭借着李牧自己麾下的这支骑兵大军,他也很有信心跟王翦斗上一斗。
  作为先锋大将,义渠胜并没有跑去前锋营,而是跟在了李牧的身边,看上去就好像一个亲卫队长一样。
  李牧对此倒也是见怪不怪了,反正在李牧看来,其实那个叫做屠斜的先锋副将虽然脾气倔了点,但是办事来有板有眼的,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大都督,你说说,我的义渠君封号什么时候才会下来呢?”义渠胜看上去似乎有些忧愁。
  李牧看了义渠胜一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怎么,你就这么想要本都督敬称你一句义渠君?”
  义渠胜的身体一抖,露出了十分严肃的笑容:“不,大都督误会了,就算是我当上了封君,也同样是你的忠诚属下!”
  义渠胜将胸脯拍得砰砰响。
  李牧嘿了一声,将头转了回来,半晌之后才叹了一口气,正色道:“其实我已经跟大王说过这件事情了,而且大王也已经给我答复了。”
  “哦?”义渠胜的耳朵立刻就竖了起来,开始有了要扑闪扑闪的趋势。
  李牧这一次倒没有和义渠胜开玩笑的意思,沉声道:“其实大王迟迟不给你封君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不是想要义渠城吗?现在的义渠城可不在我们赵国的手中。”
  义渠胜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我说了,原来是这样。”
  李牧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义渠胜。
  义渠胜干咳一声:“那个,大都督,我现在去前面看看前锋营有没有什么事情,告辞了!”
  说着义渠胜双腿一夹,整个人犹如利箭一般拨马弹出。
  一旁的副将赵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这位将来的义渠君还真的是……有趣的很呢。”
  李牧哈哈一笑,道:“这是自然,此人虽然是义渠戎,属于诸胡之列,但其实内心还是颇为向往华夏文明的,若是将来他被封义渠君,对于华夏文化在义渠的传播也是一件好事。”
  赵括赞同的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吾也对这些胡人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在接触久了之后才发现,其实他们和吾等也是没有什么两样,只要多多教化,那么迟早都能够成为我们赵国的顺民。”
  李牧眼睛一亮,笑道:“想不到赵括将军作为公族竟然也支持吾的这种看法,实在有些意外啊。”
  赵括大笑道:“其实在数年之前吾其实还真不是这般看法,只不过这些年来多有在大都督的麾下作战之经历这才和这些胡人骑兵们有所接触。说实话,这些胡人骑兵虽然多有凶厉之本能,但是只要严加管束便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骑兵,这倒是我赵人骑兵所不能及的地方了。”
  李牧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赵人身材高大力量出色但骑术稍逊,乃是具装甲骑兵的良好人选。而胡人身材虽然不及赵人,可是骑术却远胜赵人骑兵,无论是斥候还是轻骑兵都是绝佳之选。如此两相配合,方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骑兵的战斗力啊。”
  赵括听得十分专注,随后点头赞同道:“大都督果然不愧为天下骑将第一人,论到对骑兵的运用,想必是无人能出大都督之右矣!”
  李牧笑道:“赵括将军就不要给吾脸上贴金了,其实吾也就是有一些小小的心得罢了。”
  两人说说笑笑,一时间气氛颇为融洽。
  过了半晌之后,赵括道:“大都督这一次率领五万骑兵南下,总不会只想着牵制一下王翦所部就完事了吧?”
  李牧闻言微微一愣,看了一眼赵括,却发现从赵括的眼神之中透露出了几分炽热之意。
  李牧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说实话,李牧其实是很明白为什么邯郸方面会给自己配上赵括这么一个副将的。
  一方面是因为赵括的确是对于骑兵颇为了解,而且也是邯郸那边具装甲骑兵的指挥者,属于真正的内行。另外一方面,赵括也是邯郸方面比较放心的一个将领,放在李牧身边多少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这样的监督李牧一点都不反感,恰恰相反的是,出于某种担心,李牧非常欢迎赵括的到来。
  李牧在前些天在经过义渠胜的开导之后其实也已经想明白了,那就是自己对于大王的担心纯属多余。
  但问题在于,作为远离君王的大臣,如果在朝中受人攻讦同时又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真实的反馈上去,那同样也可能会让大王对自己产生猜忌。
  有了赵括在的话就不一样了,这样一来李牧就等于有了一个直接能够和邯郸方面、尤其是和自家大王沟通的渠道。
  所以在李牧的心中是想要把赵括给拉拢过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就让赵括来担任边骑军团的副将,保留一个长期的、能够直达天听的渠道。
  既然如此,那么有些不方便对其他部下说的话,就可以对赵括说了。
  李牧咳嗽一声,道:“赵括将军说的对,虽然说大王的确是命令吾等这一次想办法牵制住王翦,但是在吾看来,既然出动了这么一支大军,那么自然是没有白白出动的道理,若是可以的话,吾打算和王翦打上一仗,看看这位秦军新锐主将的指挥能力如何。”
  赵括一听眼睛就更亮了,忙道:“不满大都督,吾也是这样想的。”
  赵括当然也是想要立功的。
  作为大名鼎鼎的马服君赵奢之长子,赵括身上的压力一直以来其实都是很重的。
  毕竟父亲的光环摆在那里,如果赵括表现得很差劲的话,那么不但自己会被人看不起,甚至还会危及到已经去世的赵奢的名声。
  所以一直以来赵括都在努力的奋斗着,争取为了赵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年来赵括其实成长了不少,大部分时间他都和赵国一起享受过胜利,但也在河东郡之中遭遇过失败,总而言之是一个有笑有泪的经过。
  现在的赵括,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很成熟的将领了,但是他的立功之心却从未改变。
  因为一直以来赵括的梦想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博得一个封君之位,向整个天下人证明——自己也不比任何人差!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括才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立功机会。
  原本赵括还想要找机会劝说李牧,但是没想到李牧的意思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这倒是让赵括喜出望外,忙道:“不知道大都督有何计划?”
  李牧点头道:“确实有一个计划,正好请赵括将军给吾参谋参谋。”
  赵括一听李牧这计划都有了,心中更是大定,忙道:“还请大将军说来。”
  李牧笑了笑,道:“如今大王给吾等的任务是牵制王翦,那么吾等首先要做的,自然是想办法将王翦给调回来。”
  赵括赞同的点头道:“不错。所以大都督是打算去攻击咸阳城吗?”
  李牧笑道:“吾已经攻破了咸阳城两次了,这一次若是再去攻击咸阳城的话,怕是秦国君臣不会再给这个机会了。五万骑兵虽多,可若是拿来攻击咸阳,还是稍显不足。”
  赵括想了想,对于李牧的话表示了认同。
  之前李牧虽然连续两次攻入了咸阳城之中,但是那两次破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奇袭的手段,并非光明正大的攻破城池。
  如果正面攻城用骑兵的话,那么就显得很蠢了。
  “对了,不是有震天雷吗?”赵括突然说道。
  李牧摇了摇头,道:“震天雷对于义渠城这样的小城有用,但是对于咸阳这样的大城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根据工匠们的说法,目前邯郸城中的大匠仍旧在改进震天雷的工艺,至于何时能够得出结果,目前仍旧不得而知。”
  赵括有些失望的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么又该如何是好呢?”
  李牧笑道:“其实除了咸阳城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属于王翦有很大可能性会去援救的地方,吾打算去攻击那个地方以逼迫王翦回援,到时候再在野外和王翦来上一场决战!”
  赵括精神一振,忙问道:“敢问大都督,这地方究竟是何处?”
  李牧微微一笑,道:“这地方便是——”


第848章 不谋而合
  “泾阳!”李牧十分肯定的对着赵括说道。
  “泾阳?”赵括愣了一下,看上去有些不解:“可是泾阳城如今在秦国之中并非什么重要城市啊。”
  李牧笑道:“赵括将军难道忘了,其实泾阳城也曾经当过秦国的首都吗?”
  秦国最开始起家的时候,这个小国家的根据地是关中最西边的秦邑,后来秦国慢慢的壮大了,就建立了雍都,再后来为了方便和晋国抗衡于是将都城迁到了泾阳,然后是栎阳,最后才是现在的咸阳。
  只不过问题在于,泾阳当秦国都城那都是差不多两百年前的事情了。两百年的时间里秦国的国力突飞猛进,从苦居西陲边塞的秦蛮子一步步成长为战国霸主,当年的都城如今只不过是秦国境内的一座二流末尾甚至都要沦落到三流的城市而已了。
  不过从政治意义的角度来说,这座城池还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当年秦昭襄王时期以穰侯魏冉为首的四贵,其中一个秦昭襄王的二弟赵芾,也是秦昭襄王王位的最大挑战者就被封为泾阳君。
  赵括想了想,道:“话虽如此,但是吾还是不觉得王翦会回师救援泾阳。”
  虽然说赵括的确是想要好好的配合李牧打好这一仗,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赵括就要对李牧无条件的服从了,毕竟赵括可是“纸上谈兵”的高手。
  李牧笑着看了赵括一眼,道:“赵括将军说得一点都不错,其实照理来说的确是如此的,但是有一个原因可以让王翦必须回援,还请赵括将军想想。”
  赵括想了片刻,突然身体一震,失声道:“泾阳城之外的秦王陵!”
  李牧笑了起来:“不错,其实除了泾阳城之外的几座秦王陵之外,泾阳城之中也还保留着秦国当年的宗庙,所以这个地方对于秦国来说是绝对不会被放弃的。况且此地距离咸阳也不算太远,若是吾等拿下泾阳,咸阳之中的秦王楚必定心生震恐,如此双管齐下,那么王翦的回师就是大概率的事情。”
  赵括想了想,道:“所以李牧大将军是打算将战场放在泾阳城和栎阳城一线?”
  李牧点头道:“正是如此,这一片地带处于泾水和洛水之间,又是宽阔的平原,正适合我军骑兵大规模的快速调动,能够最有效的发挥出我军的优势。不知赵括将军觉得吾此计如何?”
  赵括沉吟片刻,道:“论起骑兵指挥,赵括远不如大都督,自然不敢胡乱发表意见。不过思来想去,赵括还是觉得若是我军占领了泾阳城,王翦也未必会回援啊。”
  李牧笑了笑,道:“若是如此,那么将秦国的宗庙和整座泾阳城一起烧了也就是了,反正吾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
  赵括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李牧,显然想起了李牧当年火烧栎阳城的故事,半晌之后才道:“即便如此,有了栎阳城的前车之鉴,秦国人依旧有不撤兵的可能性!”
  李牧哈哈大笑,道:“那吾就再效仿当年武安君故事,把泾阳城外那几座秦王陵也一起烧了便是!若是做到这般地步那秦王楚还不命王翦回师复仇的话,吾倒要看看他要如何去低下面对秦国的列祖列宗!”
  ……
  王翦正在忙着攻城。
  投石机、云梯、冲车这老三样已经出现了,元里城的城墙在不停的颤抖着,无数的秦军士兵们犹如蚂蚁一般攀附而上,渐渐的涌上了城头。
  在激烈的厮杀之中,越来越多的秦军士兵开始冲了上去,一刻钟之后,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元里城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了。
  无数的秦军士兵化作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的涌入了元里城之中,这座曾经属于秦国的城池又一次回到了秦国人的手中。
  王翦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这一切,整个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作为新的主将,寄托着秦国上下力挽狂澜的希望,王翦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每一次的胜利对于王翦来说都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减压。
  站在王翦身边的正是这一次的副将尉缭,此刻的尉缭脸上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