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上啊!”
很快的,俘虏们就红着眼睛冒着箭矢石块将云梯架上了城墙,开始了一场激烈无比的攻城战。
义渠胜和李牧远远的看着这一切,李牧的脸色十分的平静,但是义渠胜的脸色就没有那么的淡定了。
“这一招也太……”义渠胜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李牧摇了摇头,道:“如果能用这些俘虏的性命来让我的士兵们少一些伤亡,那么这就是值得的。对我来说,一万个俘虏的性命也比不上一名属下的性命。再说了,难道你很希望我把这些俘虏们全部都给坑杀掉吗?让他们去攻城,至少他们还能够有一线生机。”
义渠胜沉默片刻,然后点头道:“确实是这个道理……你说他们能够攻破这座城池吗?”
“不可能。”李牧说道:“但是他们可以对城池里面的守军士气造成很严重的打击,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很快这座城池就会被我们攻克了。”
俘虏攻城,对于守军士气的打击才是最严重的,毕竟前两天大家还是同袍,结果今天就要生死相博,换谁来都不可能心里毫无波动。
“你这样做,会不会引起燕国人的反感?”义渠胜还是有些不放心。
李牧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道:“你难道没有注意到,我们的俘虏绝大部分都是朝鲜人吗?”
俘虏们的进攻其实并不坚决,虽然有人带头冲锋,但是在城头上犹如雨点一般密集的箭矢和石块仍旧让他们的攻势遭受了阻碍,缺乏指挥的毛病也显露无遗,所以仅仅在两刻钟之后,这第一批上千名俘虏就已经完全损失殆尽了。
李牧面无表情的一挥手:“让第二批俘虏上去。”
似乎是因为看到了第一批俘虏们的下场,第二批俘虏们攻城时候的表现就变得坚决了许多,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再将城头上的那些守军当做自己人了。
当天夜里,一脸阴沉的箕杏出现在了燕太后的面前。
“太后,我们必须要突围撤退了,否则的话,这座城池的陷落就是迟早的事情!”
第825章 逃亡
“撤退?”燕太后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显得如何的恼怒,而是反问了箕杏一个问题:“撤到何处?”
箕杏脸色凝重地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撤退到吾朝鲜国内,只要越过潘满韩,想必李牧就不可能再追上来了。”
燕太后看着箕杏,箕杏也看着燕后,两人的目光相交,空气之中似乎有着某种奇异的气氛在回荡。
良久之后,燕太后突然低声道:“既然如此……那便拜托太子了。”
箕杏的心中微微一荡。
“她、她居然对我、对我……”
箕杏感觉自己的身子都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一颗心飘呀飘,飘呀飘,好像瞬间升上了天国……
箕杏甚至都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的这座府邸。
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之后,箕杏立刻召集了剩下的几名将军:“吾现在还有多少兵力可用?”
一名看上去颇为老成稳重的将军咳嗽了一声,低声道:“回太子,还有一万八千人可用,而且这里面还有八千人是燕军。”
这句话好像一盆凉水一般从箕杏的头顶浇下,瞬间让他的身体一阵冰凉。
想他出发的时候率领着五万朝鲜大军,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结果现在呢?五万大军竟然只剩下一万了!
鉴于朝鲜国之中的人口十分的稀少,想要再度恢复到五万军队的数量,恐怕就不是一两年能够做到的事情了。
过了片刻之后,箕杏才咬牙切齿地说道:“这该死的李牧!此仇,吾日后必报之!”
“报仇?”几名将军听到箕杏的这番话,脸上没有反应,心中却都有些不以为然。
这些将军之中最年轻的也都超过了三十五岁,都是战阵经验丰富之人,哪里看不出来论到排兵布阵乃至是谋略战术,对面的那位李牧都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否则的话也不会一战就将朝鲜国五万大军打得只剩一万了。
也就是还有襄平城这座城池作为后盾,否则的话当日之战的结果就是朝鲜国五万大军的超级大溃败,甚至在场的人恐怕都没有几个能够逃得性命去!
当然,这种晦气的话是没有人会在太子面前说出来的,大家都十分恭敬的看着箕杏,等待着这位太子的决定。
箕杏并没有让这些将军们等待太久时间,很快他就作出了决定:“今夜子时,吾军趁夜突围!”
将军们听到这番话之后都是身体一震,脸上一个个都露出了振奋的表情。
有人就要问了,这逃跑怎么还振奋起来了?
毕竟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现在的情况非常的明显,继续守城下去只是死路一条啊。
外无援军内无士气,这一仗已经根本没法打了,只有趁着部队还有一些战斗力的时候及时跑路,才能够保得一线生机。
于是几名将军也不废话,兴冲冲的就下去组织部队,准备在两个时辰之后的子夜时分跑路。
作为一位合格的指挥官,即便是跑路,箕杏也弄出了一个计划。
他并没有让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而是让大部队从东边撤退,自己则悄悄的从北边撤退。
从地图上来说,走东边肯定是要更近一些,走北边就不可避免的要绕路。
“为什么要走北边?”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的燕太后有些疑惑的看着面前的箕杏。
箕杏看着面前的佳人,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想要占有她的冲动,这种冲动犹如海啸一般排山倒海呼啸而来,瞬间充满了他的内心,险些让他无法自控。
但好在箕杏自己的心中也很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所以他按捺下了内心的冲动,翻身上马。
等回到平壤城之后,这女人还不是自己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出发!”
片刻之后,襄平城的东门和北门同时打开了,两股军队犹如两道洪流一般在夜色之中出城,朝着不远处的赵军营地冲了过去。
却说箕杏的这一路,由于北面是赵军包围力量最为薄弱的地方,所以箕杏带着身边的五千士兵并没有用多少力气,在短暂的战斗之后很快就冲出了赵军的包围圈。
在突破了包围圈之后,箕杏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东方,发现那里喊杀震天,火光照亮了半个天空,显然突围的主力部队在那里陷入了激战之中。
这个发现让箕杏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有些得意的想道:“还好吾选择了这个声东击西之计……”
箕杏带着身边的将士们一路急行军,马不停蹄人不停步的整整逃了一个晚上,逃出了大约六七十里地之后,才终于在一处小山谷之中短暂的停了下来。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掉队了,不能够再继续逃下去了。
这个时候,也正是天边晨曦微亮的时候。
箕杏拿着一份干粮来到了燕太后的马车面前。
“太后,如今战况紧急,还请太后暂时将就一番。”
燕太后点了点头,接过了箕杏手中的干粮,在她的身边,小燕王早已经沉沉入睡。
燕太后突然向箕杏提了一个问题:“太子,平壤城是怎么样的一座城池?”
箕杏下意识的挺直了胸膛,傲然道:“比襄平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让我们原谅这个土包子吧,他毕竟只是一个居住在朝鲜半岛之上的殷商遗民后裔,而且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中原的大城市。
燕太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老妇便祝太子一路顺利,早日回归平壤了。”
箕杏愣了一下,随后脸色突然一变:“太后此言何意?”
燕太后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老妇乃是燕国太后,轲儿更是燕国大王,不能够守住祖宗基业便已经是不孝,如何能够抛弃燕国百万军民做那流亡之人?太子请回朝鲜,老妇自率军回返蓟都,若是不能胜赵人,便将这条性命丢在燕国国土上也就是了。”
箕杏神色变幻不定,过了好一会才道:“还请太后三思啊,当年晋文齐桓不也同样曾经流亡他国,后来亦是能够开创不世基业,如今之小小挫折太后又何必放在心上?”
燕太后摇了摇头,道:“老妇心意已决,还请太子不必再劝了。”
箕杏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箕杏已经完全将燕太后看做是自己的女人了,结果现在这女人竟然不跟自己走了,这不是扯淡么?
更何况如果箕杏真的就这么回去的话,那么他身边就只有这几千人,女人也没捞到,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箕杏在短短几息时间之内就下定了决心,沉声道:“箕杏虽然不才,但是亦不能够坐视太后深陷险地,无论如何还请太后随吾回返平壤,然后再从长计议!”
在箕杏看来,只要先把人带回去,到时候怎么样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至于肯不肯啥的,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啊。
燕太后沉默片刻,道:“难道太子想要强迫老妇不成?”
强迫你又如何?一个声音在箕杏的脑海之中不停的回荡着,他险些就把这句话给吼出来,但是最后还是非常聪明的闭上了嘴巴,冷声道:“此地不可久留,还请太后稍微休息一番,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再度出发!”
说着箕杏就转身想要离去,但是刚刚一转身,一把十分锋利的长剑就指住了他的胸膛。
箕杏脸色大变,死死的盯着面前这名燕国禁卫军将军,寒声道:“太后,吾率领大军前来援助与汝,这就是汝对援军的态度吗?”
这里的变故几乎是立刻就被箕杏的亲卫们给察觉到了,几乎是下意识的,箕杏的亲卫们就拔出了长剑,对着燕国禁卫军将军喝道:“放下长剑,休伤吾主!”
这支逃亡的部队大部分以箕杏的朝鲜国部队为主,但也有两千名燕国士兵,于是在这短短的片刻时间里双方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各自拔出武器对峙了起来。
在箕杏的身后,燕太后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子,老妇已经说过了,平壤城老妇和大王是绝对不可能去的,还请太子放老妇母子一条生路吧。”
箕杏脸色无比的难看,心中更带着十分的怒火,要知道他出生到现在身份何等尊贵,哪里有被人这般用利剑相胁的时刻了?当下沉声道:“太后,汝这般作为,日后谁还敢相助与汝?速速命人将吾放开,否则的话汝必定是追悔莫及!”
“不可能。”燕太后十分坚定的拒绝了箕杏的要求:“除非太子同意不再纠缠与老妇,并让老妇和大王离开。”
箕杏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音震动了清晨的山谷,一片片黄色的树叶自树枝上簇簇而落。
“太后,这可是汝的最后一次机会,汝自己想好了!”
气氛几乎要凝滞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地突然隐约的震动了起来。
一名负责在山谷之外警戒的斥候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山谷之中。
“太子,赵国人追来了!”
第826章 尘埃落定
“什么?”在场的所有人一听到这句话,都是不约而同的脸色大变。
本以为已经摆脱了赵国人的追击,但是却没有想到赵国人竟然还是追上来了。
箕杏这下子也顾不得其他,直接开口问道:“有多少赵国士兵?”
在箕杏看来,只要来的赵国人不算太多的话,那么自己也不是没有且战且退离开此地的希望。
反正那个该死的女人(燕太后)不是想要回归燕国吗?就让她在这里回归好了!
随着刚才那番变故的发生,箕杏对于燕太后的态度也同样发生了变化。
人都是自私的,虽然说箕杏的确非常喜爱燕太后,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愿意为了燕太后去死。
斥候慌张地答道:“不清楚,只看到烟尘滚滚,应该很多人!”
箕杏心中一沉,从斥候的回答之中不难看得出来,追上来的赵国骑兵至少也在一千以上。
一千人在平时肯定是不难对付的,即便是骑兵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箕杏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才刚刚逃了一整夜,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哪里有什么战斗力现在?
外面传来的马蹄声越发的逼近了,箕杏心中焦急无比,不由得吼了出来:“太后,还不让汝的人速速将吾放开,难道汝想要吾等今日都死在此地不成?”
“放开他。”
箕杏胸膛前的长剑缓缓的退了回去。
重获自由的箕杏回头恶狠狠的看了一眼燕太后,随后整个人骑上了马,朝着山谷口而去。
山谷并不大,很快箕杏就来到了谷口,朝着外面一看,果然看到一支骑兵滚滚而来,烟尘遮天蔽日。
箕杏脸色大变:“赵军来了,快走,快走!”说着也不管其他人,径直拨马朝着北方逃去。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箕杏此刻只想要让自己先离开这个见鬼的地方,至于其他人的命运如何,这已经不是箕杏能够考虑和顾及到的范围了。
由于时间十分的仓促,因此跟在箕杏身边的不过只有区区上百名骑着马的朝鲜亲卫。
箕杏一边奔逃,一边郁闷得想要吐血。
自己可是率领着五万大军来的啊!结果现在身边竟然连五百人都没有了……
“李牧!!!”箕杏在心中不停的默念着这个名字,恨不得把名字的主人挫骨扬灰。
但是对于箕杏来说,噩梦还没有结束。
奔逃出大约一刻钟之后,箕杏身边的朝鲜亲卫们突然发出了惊慌的叫声。
“赵国人追上来了!”
“什么?”箕杏被这个消息骇得肝胆俱裂,回头看去,果然发现一支人数大约三四百的赵国骑兵正在紧紧的追赶着自己,并且不停的在将距离拉近。
“逃,快逃!”箕杏的危机感被激发到了极致,整个人没命的抽着胯下的骏马,只想着距离身后的这支追兵越远越好。
然而正如同之前所说,长途逃亡早就已经让箕杏身边的众人疲惫到了极点,如今才停留了不到一刻钟就要继续出发,无论对于人还是马来说都是一种无比的摧残。
跑着跑着,箕杏胯下的这匹骏马口鼻之中已经出现了血沫,但是箕杏整个人恍若未觉,仍旧不要命的驱使着马匹朝着北方逃亡。
赵军骑兵已经追近了,嗖嗖的箭矢破空之声不停的响起,箕杏身边的骑兵不停的被射落马下,人数越来越少。
“嗖!”又是一声劲响,箕杏只感觉一股无与伦比的危机感从心中泛起,下意识的将身体拼命的一躲。
“啊!”箕杏一声惨叫,左臂已经被一支箭矢完全贯穿,整个人再也坐不安稳,直接滚落马下,摔得七荤八素。
密集无比的马蹄声在箕杏的耳边响起,他头顶的天空瞬间变得昏暗了下来,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的箕杏抬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赵国骑兵们给包围了,一名身材高大、看上去应该是胡人的赵国将军正在饶有兴致的看着箕杏,脸上满是戏谑的笑容。
“小子,你怎么不跑了?”
这将军正是义渠胜。
箕杏怒从心来,整个人的怒火突然爆发了,一下子从地上跳了起来,右手拔出长剑就朝着面前的义渠胜刺了过去。
然而剑到中途,箕杏突然感觉到胸口一疼,整个人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力气。
下一刻,箕杏的面前突然天旋地转,发现大地正在离自己急速远去。
义渠胜高高的举起手中的长枪,对着已经被枪尖穿透挑在空中的箕杏说道:“本想抓个太子俘虏,但既然你这般不知好歹,那就拿颗太子人头也不错,本将军都还没有杀过太子这般人物呢!”
一道刀光闪过,箕杏的人头冲天而起。
……
而在此刻的山谷之中,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
这场战斗事实上并没有用太久的时间,赵国的骑兵们仅仅是一个冲锋,山谷之中那几千名早就已经疲惫不堪的残兵败将们就完全溃败了。
更加让人绝望的是,由于谷口已经完全被赵军给堵住了,所以这一次他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只好一个个抛下兵器跪在地上,朝着面前的赵国骑兵们投降。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向赵国人投降的,燕太后和燕王所在的马车被几百名燕军禁卫军紧紧的护卫着,被赵军骑兵团团的包围在了山谷的最中央。
突然间赵军骑兵们让开了一条路,全副武装的李牧骑马出现在了燕军士兵的视线之中。
“赵国北方大都督李牧在此,敢问太后和大王可在?”
片刻之后,燕太后出现在了李牧的视线之中。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她已经穷途末路了,但是这位燕国的太后脸色依旧十分沉静,完全没有任何慌乱的迹象。
“此地乃是燕地,大都督为何擅自入侵?”
李牧笑了笑,并没有回答燕太后的质问,因为他觉得和一个生气的女子没有任何讨论问题的必要。
“吾王思念太后和大王,还请太后和大王前往邯郸一行!”
燕太后盯着李牧,嘴角突然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然后轲儿就要被封一个燕君,成为他赵丹的臣子了,对吧?汝且告诉他赵丹,老妇今日便是死在此地,也不愿意再回到邯郸去看他的脸色!”
冰山一般的面容在这一刻完全崩解了,只有无穷无尽的怨气。
随着燕太后的这句话一落,场上的局势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赵国骑兵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马刀长枪,而燕国禁卫军们则靠拢得更加紧密,准备应对着接下来的厮杀。
李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太后,事到如今,难道太后还不清楚燕国的覆亡已经是必然了吗?这些人都是燕国的勇士,难道太后真的就希望他们就这么白白的死在这里吗?燕王今年好像还没有十岁吧,难道太后也忍心让他小小年纪就此离世吗?”
“够了!”那名护在燕太后面前的燕国禁卫军将军厉声喝道:“吾等乃是燕国臣子,今日为了燕国尽忠效死,也是应有之义!汝便是再如何巧舌如簧,也休想让吾等放下武器!”
李牧并没有理会燕国将军,而是将目光依旧放在了燕太后的身上,继续劝说着:“太后若是想要为燕国殉节,此事的确容易。但是还请太后想想,若是太后和大王死在此地,则燕国将永无宁日,无数燕国子民将因此丧命,燕国大地将不复昔日之盛景矣!难道这就是太后想要看到的吗?”
李牧的话说得情真意切,让燕太后的身体不由得一颤。
她已经嫁到这个国家很多年了,对于这个国家的子民性格也是非常了解的。
毋庸置疑,一旦燕太后和燕王死在此地的消息传出,那么无论此刻的燕国再如何的平静,一波针对赵国的大反抗运动也是不可避免的。
反抗就必定会伴随着镇压,一旦镇压结束之后,燕国会死多少人?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肯定是一个极为可怕而恐怖的数字。
而如果燕太后选择带着小燕王投降赵国的话,那么反抗的力度自然就会小了很多很多,死的人自然也会少很多很多。
山谷之中一片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燕太后,等待着她的回答。
良久之后,燕太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面前的禁卫军将军说道:“放下武器。”
“什么?”禁卫军将军身体剧震,忍不住说道:“太后,万万不可中了这人的奸计啊!”
“放下武器!”燕太后突然失态的大喊了起来。
“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已经太多、太多了……已经够了!燕国是老妇和大王的燕国,如果有一定要有人去承担这份罪孽,就让老妇和大王去承担吧。”
禁卫军将军死死的咬着牙,整个人的眼睛都红了起来,手中的长剑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声音颤抖的发布了命令。
“放下武器!”
片刻之后,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所有的燕国将士们都放下了武器,一个个面容悲痛无比,甚至有人痛哭出声。
尘埃落定。
第827章 燕国灭
看着一名名垂头丧气的被押出山谷的朝鲜和燕国士兵,义渠胜的嘴角不知不觉也翘得高高的。
“终于结束了!”这是义渠胜心中的感想。
半年的时候,几千里的路程,几番大战,总算是将燕国给平定了。
对于义渠胜的这个想法,李牧多少是有些嗤之以鼻的:“你在胡说什么,临乐城还没有攻下来呢。”
义渠胜哈哈一笑,道:“现在燕国的太后和大王都在我们的手里,就算那个燕国的相邦再怎么努力,他也不可能避免失败的结局!”
这并不是义渠胜一个人的想法,也是大部分赵军士兵们、乃至是大部分天下人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的想法。
李牧摇了摇头,道:“没到最后一刻就不能够太乐观,当年的燕王就是因为过于乐观,所以派骑劫替换了乐毅,这才有了后来田单的大翻盘。如果赵国不想成为第二个燕国,那么就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谨慎,我们当然可以庆祝,但那应该是在彻底的攻克临乐城之后。”
义渠胜神色古怪的盯了李牧一眼,道:“我突然发现,你这个人其实非常无聊啊,总是喜欢讲这种扫兴的话。”
李牧看了义渠胜一眼,然后抬脚。
下一刻,义渠胜的身体突然凌空飞出,然后犹如一只大鸟一般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这位义渠将军转身对着李牧怒道:“踢人屁股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李牧想了想:“或许你可以选择二十军棍。”
义渠胜闭上了嘴巴,重新回到了马鞍上,看了看马鞍旁边挂着的箕杏的人头,忍不住嘿嘿的笑了起来。
有了这颗人头在手,义渠胜觉得自己未来的那个义渠君之位应该是比较稳当的了。
回顾起这场大战,就连义渠胜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自己这边的数量仅仅是敌人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一场大战打下来,斩首两万以上,俘虏三万多将近四万人,而赵军这边的伤亡仅仅不过是三千人。
这简直就是奇迹、不,神迹啊!
义渠胜又看了一眼面前的李牧,突然觉得,其实在这样的人手下打仗还是挺不错的。
至于义渠国嘛……
无论义渠胜愿意或者不愿意放弃那个义渠王的位置,义渠国的覆灭都已经成为定局了。
既然如此,那么就好好的作为一个赵国臣子活着吧,毕竟义渠也当过二十多年秦国的臣子了。
草原上的子民们从来都是跟随着强者,能够跟随赵国这样的天下第一强国,跟随着李牧这样的将军马踏四方,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啊!
义渠胜收起了心思,紧紧的跟随着李牧策马朝着南边的襄平城而去。
但是义渠胜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竟然还并不是结束。
回到襄平城之后,李牧就告诉义渠胜一个消息。
“我们在这里修整五天,五天之后出发。”
“出发?去哪里?”义渠胜看了看李牧的表情,感觉有些不对。
出发和班师的区别义渠胜还是懂的。
李牧十分淡定的作出了回答:“平壤。”
“平壤?”义渠胜瞪大了眼睛,足足过了半晌之后才叫了起来:“你要去攻打箕子朝鲜?”
“当然。”李牧十分淡定的点了点头,并且用少见多怪的眼神看着面前的义渠胜:“想必你也从那些朝鲜人士兵的口中听说了,这一次箕杏基本上抽调了整个朝鲜国的兵力,现在朝鲜国正是处于一个极度空虚之时,若是我们错过这个机会的话,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北方的那些蛮族?”
义渠胜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再等五天呢?”
李牧道:“朝鲜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这一次我准备带五千骑兵去就行了。大王已经批准了我的计划,并且命令剧辛率军前来和我们会合,剧辛所部的行军需要三天,然后再两天的修整,正好五天。”
“剧辛?”义渠胜瞪起了眼睛,看上去十分不爽:“虽然他麾下的确是有三万步兵,但是这样的话,他岂不是要和我们抢功劳?”
李牧微笑道:“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燕太后和燕王在手里,你觉得还有谁的功劳会比我们更大吗?这时候适当的让一点功劳给别人没有坏处,剧辛是龙台重臣,如果他肯帮你说话,那么你这个义渠君就很有把握了。所以现在,你给我闭上嘴巴,然后该干嘛干嘛去吧。”
义渠胜嘿嘿一笑,走了两步之后突然回头道:“对了,其实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朝鲜距离中原这么遥远,就算能够打下来,你又能派谁来守卫这个地方呢?”
李牧耸了耸肩膀:“作为赵国的将军,我只负责打下土地,至于如何去统治和占领,那是大王和平原君他们的事情。”
……
乐间压力很大。
坚守了半年时间之后,不但是城中的粮食开始明显的出现了困难,士气也同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今的燕军士兵们士气几乎已经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甚至已经开始有人筹划着悄悄打开城门让赵军入城——事实上也有人这么尝试去做了,而且还不是一两次。
好在乐间足够的警惕,所以这些里应外合的阴谋全数都被他挫败了。否则的话,现在的临乐城。
“君上,赵国人又攻城了,外城已经开始有些抵挡不住了!”一名燕国将军朝着乐间禀告。
满脸疲惫的乐间点了点头,走出了自己的房间之外。
乐间所在的这座府邸距离临乐城的南城墙并不远,所以他能够清楚的听到来自南城墙的喊杀声。
一颗巨石越过了城墙从天而降,落在了距离乐间大约两三百步的一座房屋之中,轰隆一声烟尘四溅,乐间甚至能够感受到自己脚底大地所传来的震动。
“昌国君,此地不安全,还请立刻转移!”
乐间摇了摇头,道:“无妨,赵军投石机的距离有限,不可能投到此处。奇怪,为何赵军突然发动攻城?”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进行过几天试探性的攻城之外,其他时间里庞煖一直都率领着赵国大军将临乐城牢牢的包围起来,完全没有任何攻城的动作。
直到前几天,赵军突然就开始发动了攻势。
对于赵国人的攻势,燕军也同样是早有准备,整个攻城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高潮,打得十分的激烈。
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乐间此刻极度的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让赵国军队在沉寂了半年之后再度开始攻城。
但可惜的是,如今的燕国绝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落入了赵国人的手中,所以原本还能够通过鸽信来传讯的乐间如今已经完全失去了了解外部情况的渠道。
所以乐间也并不知道,此刻的庞煖正在鼓励着手下的赵军将领:“如今燕太后和燕王已经被李牧大都督擒获,若是吾等还想要分润一些功劳的话,那么必须要将临乐城给拿下!”
庞煖是真的有点着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