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

“有点脱离计划。”吕哲听后稍微皱了下眉头又立刻舒展开来:“不过无所谓了。”

第四混编军团看来是要立刻结束休整,第三混编军团的进攻速度也要大大地加快,毕竟作为反叛势力的田安与田角手头只有七八万武装,可别到时候汉军没到这批人就先完蛋了,那可是会破坏吕哲其中的一些计划。

另外吕哲皱眉还有一些额外的原因,他给予臧荼和韩广的要求是要先稳住那五万东胡人,司马欣在率军西向之前会先前去解决这批东胡人,现在第五骑兵军团刚刚与本部进行会师,必要的休整并没有进行,临淄那边有变看来第五骑兵军团也休整不下去。

卫翰在吕哲看过去时就领会,主动说道:“王上,职请求立即出战。”

眼看天下似乎快要定鼎,得知自己战事结束后将要提升爵位的卫翰可是不甘心只当一名二等伯爵,刚才还在寻思着能不能立下更大的功劳得以封侯,燕彼立刻就送来“枕头”了!

在座的将领可不是都能成为贵族,一些将领在知道自己的同僚将会成为贵族一员后,心里正满心的“羡慕嫉妒恨”,此刻正是他们求战意识最强的时候,立刻也是站起来一阵求战之声。

吕哲没有那么快表态,军队的出战与该支武装的疲劳程度有关,更多是受于后勤的制约,他没有记错的话新一批补给没有运输上来之前,以先期储存的物资只够第二、三、禁军消耗四个月,而新一批的物资是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运抵。

秋季的南方又在下雨,那是对运输的一种困扰,陆路运输主要是没有太好的防水布料,现在的运输压力可都是承担在船队身上。而因为南方大部分区域都在降雨,各条水系的水位和流速都在产生变化,部分河段因为岸上冲刷太多的杂物不便于航行已经形成水运新的麻烦,只有一些大型船只还能投入使用,小一些的舟和船只能是一边歇着去。

另外有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那就是当今天下产生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只剩下汉国区域,其它地方基本是因为战火的关系形成生产降低或是中断,所以汉军占领之后除了获得土地之外基本没有多少来自粮食的缴获,反而要从本土大量运输粮食前来出售或是作为劳动昂立的支付。

留下一众将领自行饮宴,吕哲移步到萧何所在。

“临时抽调出一批粮秣?”萧何先是没有反应过来,等待反应过来有些迟疑地说:“王上是要抽调备于以工代赈的粮食?”

吕哲就是这么个意思。

萧何只是略略迟疑也就点头,现在不但是南方有在下雨。中原地区的薛郡、济北郡、等地雨势虽然没有南方那么大,但是也是一种相隔几天就来一场小雨的天气。在雨季中,人类社会的室外劳动就会停止下来,占领区的建设规模逐渐减小,他是能够划出一些粮秣临时提供给军队。

本土的粮食并不短缺,雨季结束后会进行增补,解决完突发状况带来的麻烦,吕哲的心情似乎不错。他有心与萧何聊一会,却是看见很忙的样子,短暂地闲扯几句就离开了。

萧何在吕哲离开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又埋头于一堆文牍之中。

吕哲离开萧何处并没有继续前往饮宴,他只是让一直伴随身畔的燕彼前去通知卫翰明日前往大帐待命,随后也就闲逛起了军营。

平陵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按照古人取名字的习惯,只要是有“平”字的地名,周边数十里之内压根就不会看见什么山脉,所以占地大约十来里范围的汉军营盘是一种平地铺开的模式。

行走在军营之中的吕哲没有具体的目的地,营中的士卒看见他也是远远地抬起右手敲击胸膛就算是行礼。想看见君王普一出现,然后原本站着的人顿时“两个膝盖都中了一箭”跪倒一片。那该穿越到明清时代去。

漫无目的行走的吕哲耳边传来欢呼声,他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对着旁边的侍卫说:“去看看。”

侍卫当然是应“诺”走人。

对了,汉军营盘在非战时有相当多的娱乐活动。其中有本来就传承下来的竞技,一些如蹴鞠、赛马之类的则是吕哲后面添加。

侍卫回来禀告,说是一个赢得赛马的骑士得到了议公子的赏赐,众将士为吕议的慷慨欢呼。也为得到赏赐的骑士高兴。

吕启与吕议在军中由人保护着玩耍是吕哲给予的权利,第五骑兵军团前来会师后,韩信自然也是过来。

韩信来到军营之后有被吕哲召唤过。吕哲是亲自过问韩信在第五骑兵军团的生活,也是考校一些骑兵的运用,随后吕哲就让韩信带着吕启与吕议在军中走动。

“议赏赐给骑士的是什么?”吕哲有点好奇。

侍卫答曰:“议王子赏赐给骑士的是一枚玉佩。”

玉佩?这年头玉佩就是用来压衣摆的小饰品,倒是还没有衍生出纯粹观赏用的雕刻物,如果吕哲没有记错的话,吕议压衣摆的饰品都是赵婉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玉佩,那些玉佩小家伙也是非常喜欢,怎么说赏赐就赏赐出去了?

想到这里,吕哲觉得有必要问问是不是有谁操作。

“是韩(信)司马的意见。”侍卫倒是有眼力,在事先就问清楚才过来。

原来是韩信啊?韩信以前一直是居住在宫城,吕哲也有意让韩信多多与自己的子嗣进行接触,算是在为他们的感情打下基础。

只要不是出自吕议贴身照顾或保护的人那就没有什么,吕哲笑了笑不再过问。

……………………………………………………………………

关于华夏大地的篇章很快就要结束,很快就要书写外部的故事,所以荣誉最近一直在查阅关于印度、西域、西方的资料,看得脑袋着实有些发晕,最近的质量确实不怎么样,请大家谅解一下。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六百八十二章:余音(三)

ps:看《大秦之帝国再起》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第五骑兵军团本有一部分早期就处于济水一线,这一部分骑兵在掩藏之后就一直是休整待战状态。接到新的命令后,为数一万的骑兵出了树林,他们利用起高速机动性,又有臧荼和韩广的刻意掩护,没有人任何难度就迂回到了原先战区的北方。

第一步的战术调动进行之际,刚刚完成与禁军主力会师的第五骑兵军团余下骑兵部队,他们也在一阵物资补给后,与三万禁军序列下的三万轻重骑兵一同踏上了北进的道路。

对于臧荼和韩广来说,设下全套围歼早前一刻还是盟友的东胡人,他俩是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那是因为燕国与东胡本来就不对付,与东胡进行结盟纯属是某种时刻下不得已的选择,能够设下圈套一举将五万多的东胡骑兵坑进去,其实两人心里是蛮乐意的。

除了五万东胡之外,与燕军待在一块的还有十来万陈胜武装、七万余的齐军,说实话燕军这一方的兵力并不是最多的。

联军联合作战四年,长久的协同作战并不是那么理想,不论是谁作为联军的指挥官,他们都在联合作战中吃透了苦头。

多方联合看似实力增强不少,但是问题其实更多。事实上也是那样,只要是以结盟形式的联合作战,关于指挥上的扯皮就永远不会缺少,很多时候因为争吵和扯皮浪费战机也就算了,更多时候是处于一种互相扯后腿造成不必要战损的产生。

联合了几年,以优势兵力对上秦军的时候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对上汉军的时候情况已经对同盟势力不利。几方联合部队心思就更多了,结果是与汉军交战在表现上更加的不堪。

三十来万部队与十来万汉军交战,打了将近两个月都是在打什么玩意?韩广作为救援临淄的同盟指挥官,他算是烦透了一帮疯子一般的齐军将领,也对那些漫不经心的东胡首领和陈胜一些人出人不出力心知肚明。

怎么看都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韩广在臧荼一阵“有理有据”的劝说下很干脆就同意站到汉王哲这边。

“汉军有一支已经迂回到后面,另外一支汉军也在迫近。”韩广心里其实是有些纠结的,不无担忧地问:“真的只是解决东胡,然后逼迫齐军和陈胜军投降,不会对我们食言吧?”

臧荼摇着头:“那位的心思和我们不一样。想法也跟我们不同。”

韩广是在说吕哲会不会连他们一块歼灭,但是臧荼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只需说明以吕哲目前的实力硬推已经能够一个又一个将列国消灭,哪怕是想玩阴谋诡计也不会拿自己的信用消耗在这种事情上面。

“那……”韩广并不太信任所谓统治者的信用,但是事情已经到这一步基本的是没得选,咬牙道:“也好。”

设置圈套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需要防止的第一步就是别让友军发现自己被卖了。索性的是联军这边一直也都是采取分营驻扎方式,韩广将警戒周边的调配给燕军斥候,在汉军发动进攻的时候闭营又干扰性地下达一些命令给其余人也就算达到了目的。

汉军的驻地离联军不过是二十来里。双方的一些动静基本是被对方尽收于眼底。

前些日子有一支汉军被调离济水战线,后面又增补了一些援军,韩广给予友军将领的信息是汉军正在做增补性的休整,认为他们也该趁这个难得的时机主动退后进行休整。

三十万左右的联军打了几个月没能把济水一线的汉军怎么样。在作战伤亡上也是联军这边属于伤亡惨重的一边,韩广提出退后休整的建议,除了齐军将领反对退后,呼吁应该趁汉军在进行调动的时候进行强攻。其余燕军、东胡军、陈胜军就没有一个同意的。

很残酷的事实,东胡和陈胜虽然被齐国所招揽,打打顺风仗没什么问题。但是在遭遇苦战的时候能奢望他们去拼命?东胡众首领和陈胜愿意来助战可不是什么原因,东胡是能得到来自齐国的制式兵器,陈胜除了兵器的诱惑之外是有关地盘的获取,他们要喝要喝还行,其余能免则免了。

在韩广后撤休整期间,齐军按捺不住自己行动了几次,每次都是碰得个头破血流,他们与燕军、东胡军、陈胜军的争吵也越来越激烈。

看现在剩下的二十余万联军军营布置很瞧出很多问题……

“燕军是靠东位置,在他们的左侧是陈胜杂并,后侧是东胡,”韩信已经带人盯了联军营盘许久,纳闷地发现竟然看不到齐军:“哪去了?”

战前的侦查嘛,汉军对此早就有一套自己的要求,因此哪怕是有臧荼、韩广这些人在提供情报,他们还是比较相信自己斥候。这不,卫翰在战前按照规律派出人手前往侦查,还真发现问题了。

“臧荼给出的情报里没有谈及齐军的动向,是临时的变动,还是有什么阴谋?”韩信是在心里猜测,他现在不过是一曲司马,出来当斥候也是因为他们这一曲在开战后会是前锋,所以当起了临时客串性质的斥候。

韩信的情报传回本部,卫翰也针对齐军的“消失”与人进行讨论。

他们讨论到一半,臧荼终究还是让人带来了情报,原来齐军也是在三天前才脱离联军自行向东而去。

“派人向东进行探索,另外也向第三混编军团进行核实。”卫翰的性格是任何的小心都不会有什么大错,这在指挥第五骑兵军团征战齐鲁大地的时候虽然浪费掉一些战机,但是也将第五骑兵军团的伤亡一直控制在最低限度:“等待得到信息回馈,我们再行动。”,说着他看向了梅鋗和苏烈等禁军序列的将领。

本次禁军虽然参战,但是吕哲安排的指挥却是国防军编制下的军团长卫翰为主将,禁军除开三万轻重骑兵参战之外,两万弓弩手和五千重步兵也加入到进攻序列。

禁军之中没有纯粹的步兵,汉国的战马数量虽然不富裕,但是在马匹上面并不欠缺。另外,千万不要以为是匹马就是战马,战马是经过驯服适合于骑战的马匹,也不是每一匹马都适合作为战马,像是驽马、拉车马的存在就是不适合用于骑战却能利用到其它方面。

汉国没有战车兵这个兵种,但是汉国却也没有放弃关于畜力车的研究,后面开发除了多款马车,有一种类似于两汉时期的厢车就被研究了出来,该款厢车其实就是一种移动式的“城墙”,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并联成为防御工事,它们也有被装上固定的中型弩。

所谓的中型弩是比床弩小但又比手持弩大,在它被装上长方形的厢车时,第一次看到这玩意的吕哲当时就忍不住愣了一下,似乎还嘀咕过“冷兵器版的土坦克”的感概。

研发厢车的主要原因是吕哲想要有一款可以在草原被用于防御的车型,毕竟华夏大地政权统一之后绝对会与草原胡人干上,华族军队目前的骑兵虽然不怵于胡人,可是军队中的骑兵着实也太少了,大规模的训练骑兵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成事,所以步军的参战是注定的事情,那么属于乌龟流的吕哲自然是要研发一点什么有助于的“工具”。

吕哲所谓的“冷兵器版土坦克”还是处在试用阶段,这种长四米、宽三米的厢车需要动用四匹马拉动,按照现代的“计速”在平坦地形最快能跑到五十迈,但是最佳的移动速度也就是三十迈左右,不过三十迈最多也就是奔跑半个时辰左右,要是想要保持一整天都在移动的姿态,它们保持在十迈以下的速度才能保证持续性,毕竟是用马拉动,不是使用机械动力。

对于指挥官是国防军序列,一直当自己是君王亲军有那么高人一等的禁军序列将领,他们心里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见,可是君王说得很对,禁军从兵员素质和装备都要优于其它番号的袍泽,但是禁军的实战经验真心是没有国防军序列的袍泽丰富。

吕哲对禁军的将领说得很坦白,禁军的组建不是想用来作为仪仗队,禁军打从开始建设就是奔着作为王牌军的目标,华夏内战对于禁军来说舞台太小了,该是奋战在草原和“域外”,活跃于对外扩张中去。

该次禁军北上是一次预热,首次参战的目标放在东胡而不是被拉去临淄打攻坚战,也证明吕哲确确实实就是要用他们去与异族征战,算是初步了解异族都是些什么玩意。

禁军的将领受于国防军的中郎将统率稍微有些抵触,对于卫翰说要开战后要用第五骑兵军团作为前锋却不止是抵触了。

“主将,王上可是期待我等能有所表现,”梅鋗当然不会盛气凌人,可是语气非常坚决:“我等不敢有负王上厚望。”

起于夷陵的那一批人,很多都是贵族了,梅鋗与苏烈却是因为曾经留下“污点”,两人本以为是要被清洗掉或是干脆不再任用,现在虽然一直在禁军序列但该表不了还是白身一个的现状,可都憋着一股劲呢!(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六百八十三章:余音(四)

ps:看《大秦之帝国再起》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梅鋗与苏烈什么污点?还不就是在会章郡之战闹出来的幺蛾子!当时的九江主将是苏烈,结果苏烈显然不是一个当主将的料,两人私下受授兵权,造成了吕哲势力中很大的恶劣影响,后面吕哲虽然没有把两人怎么样,可是都进行了“雪藏”,以至于在后面的扩张之中两人只能是干瞪眼。

禁军组建之后,苏烈依然是继续玩他的重步兵,但是官职一直是停在校尉没有一步进展,连带因为没有参战不能立下什么战功,爵位什么的自然也是没有份;梅鋗在禁军组建之后倒是成了一名卑将,也从纯粹的步军弓弩手指挥转为当时还在实验的弩骑兵指挥,不过状况跟苏烈一样,所以四年来职位上没有得到提拔,与贵族更是没半点“缘分”。

禁军北上之前,苏烈倒是没有多想该干么继续干么,梅鋗却担忧自己再次被“雪藏”腆着脸求见了一次吕哲。

吕哲作为君王很多方面不合格,例如在顾念“香火情”上就是其一,要是换作其它卑将压根就不敢生出求见的念头,梅鋗却是知道吕哲比较念旧才敢提出来。

事实上梅鋗担忧被排除出战序列压根就是多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会章郡之战中梅鋗与苏烈造成的影响已经淡了,该次出征梅鋗并没有被排除。

梅鋗的求见也不是没有得到额外的收获,在那次会面中吕哲说到了很多的事情,其中就明显表达出对梅鋗的恨不成钢。君王并不是对谁都会表达出暴怒的态度,甚至可以说君王愿意对谁表达出暴怒却没有革职或杀掉是一种“疼**”,梅鋗摸清了吕哲的想法自然是要上演一出“悔恨痛改”的态度。

态度有了,但是行动也不能少。梅鋗可不是苏烈那种傻乐呵的个性,十分清楚君王的香火情其实是有限度的,一旦表现没有君王所期待的那样,那就是一切休提了。

作为卑将的梅鋗跳出来表现态度有些越权,那些话该是有禁军序列官职最高的武梁来说,不过武梁也仅是扫视一眼梅鋗并没有多说什么。

对了,武梁是去年才被吕哲从南征军调到禁军序列,连同在南征中表现不俗的唐杰、陈绍、周敢等一部分军官也被抽调回来,相应的一些有潜力的军官被填补到南征军序列。

在三月之前,骆摇向南陵送来的战报是已经围困住瓯雒国的国都。近一步的战报还没有传回,若是南征军送来的战报中禀告没有攻破瓯雒国的国都,秋季的雨季来临的情况下南征军肯定是是要自行地后撤解除围困,等待非雨季才有下一次的进攻。

北征开始后,汉国上下已经不是那么关注南方的战事,不但兵力规模上缩小对南征军的补充,原本的轮换也暂停了下来。这是因为物资开始在向北征之战倾斜,也真的是不以为瓯雒国还能蹦跶多高。

武梁等原本南征军团序列的军官对被抽调到禁军是一种兴奋的心态,汉军的军官们谁不清楚相比起南征之战来说。北征之战才是“重头戏”?所以能从南征被抽调参加北征,那一个个都是极为高兴的。

卫翰扫视一眼默不吭声的禁军序列将领,他点了点头说:“那各自抽调一校?”

在吕哲有意的平衡策略下,一种各兵团竞争的氛围已经开始显现。先是南征军团涌现出一批贵族将领,然后又是国防军序列注定会出现一批贵族将领,内部看兵团番号已经有互相叫板的声音。

任何一个内部之中绝对会有派系存在,那是怎么都不可能避免的事情。吕哲那么操作不过是主动的引发,他最为狡猾的是还会时不时将某个谁从哪个序列中调走,使得那些人根本就不会在某个兵团长待。结果搞得是一些人经常会纳闷自己那么做有什么意义,闹也闹得不凶,因此哪怕是出现派系也能处于被操控的范围之内。

正是处于那种情况,卫翰可不清楚什么时候自己会被从国防军序列调到禁军,本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想法,对于禁军将领们的态度也没有什么好发作的。

各自出动一校……也就是五千人作为第一波共计序列是个折中的方法,该怎么来部署进攻路线却又是一个大学问。

根据斥候所传回的情报,也考虑到一旦打起来燕军会变成友军,在齐军消失之后汉军进攻方案也该适当地做出实际的调整。他们这一次出战的主要目标是东胡人,那么集中兵力针对东胡是不会有什么疑虑,对于陈胜那支武装却是可以用少数的兵力进行牵制,或许也该让燕军有所表示?

“唔,王上的吩咐是也要谨防燕军,”卫翰左右看了看,笑着用征询的意见说:“禁军参战序列中有两万弓弩手和五千重甲士,不若就由他们来负责?”

“这一次针对东胡骑兵作战,王上想看一看重甲士对付骑兵的效果。”武梁简短地回应。

卫翰还真不知道这个,一愣神说了句“是吗?”看向了一脸憨憨的苏烈。

苏烈重重地点头:“王上是有这么安排。”

“果然啊,因为是亲军的关系,这群家伙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气,统率他们真是头疼!”卫翰心里说。

一阵商议,既然禁军序列的重步兵和弓弩手都要在这一战中实验训练成果,同时对燕军的监视行为也不能那么明显,商议的结果是派出一部分盯梢,然后利用骑兵的灵活性在燕军要闹什么幺蛾子的时候进行攻击。

上面都谈了些什么对于中低层军官来说不是能够猜度的,他们只知道高层商议后的第二天,第五骑兵军团中的一校和禁军中的一校脱离了本部,然后本部的军官也得到进入作战状态的命令。

第五骑兵军团被选中的那一校五千骑兵之中,韩信所在的那一曲也是在先锋序列,他此刻就骑马与众多的袍泽驰骋在一片荒野之中。

作为参军三年从小兵兵一步一步依靠军功升任为一曲司马的韩信,要说没有得到特别的优待那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毕竟他是汉王哲的亲传徒弟嘛。

因为有那么一层关系在,身为韩信顶头上司的申屠嘉在北上作战也沾了不少便宜,申屠嘉屡立战功之下已经成为校尉,第五骑兵军团作为先锋的这一校最高军官就是申屠嘉。而被调任到韩信这一曲作为军侯,是原本为一曲别部司马的钟离眛。

禁军出战的一校骑兵,校尉是从南征军团调任的陈绍。陈绍为秦人出身,祖籍是陇西翼县,说起来与汉王吕哲还是“老乡”,不过重点不是这个,是陇西人对于骑马并不陌生,他是靠着真本事在被调入禁军序列的时候凭实力考核进了骑兵体系。

韩信的身份注定会有许多人进行讨好,这点在申屠嘉身上看见过,钟离眛也在持续地上演类似的“曲目”,连带一旦有机会也会有无数的“苍蝇”围着韩信“嗡嗡嗡”地“鸣叫”。

所幸的是韩信很清楚吕哲的脾气,再则就是韩信本人的情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似乎是“天生不足”有“缺憾”,一直以来也就是在公务上有所发挥,至于拉帮结派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情商来支撑。

像是现在,因为驰骋了一段距离座下战马有些疲劳,部队稍微停驻下来准备换乘,借着短暂的空档有不少禁军体系的军官刻意地靠近韩信,无论是想得到什么小道消息还是结交,韩信对谁都是乐呵呵的表情,可是对于一些人明显的讨好却是感觉莫名其妙。

有些人就是那样,无论环境怎么改都还似乎会“延续原有”的性格,韩信就是这种人。而那些刻意去讨好韩信的人也不能说是馅媚小人,毕竟人本身就是趋吉避害的智慧生物,想要与谁结交搞好关系不一定就是想要走捷径,可能就是纯粹想要结下“善缘”。

“那些家伙,”钟离眛在撇嘴,他与韩信接触才不到三个月,最开始不了解韩信最后可是了解了,所以现在才会站在一旁看笑话似得对着一些袍泽说:“他们不知道韩信根本没搞懂是个什么状况,还以为乐呵呵就算是交上朋友了。”

什么样的身份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圈,能在停驻歇息时与钟离眛围成一圈的自然也是一些军侯之流。他们指了指坏笑的钟离眛,笑骂:“你这个运气好的家伙别得了便宜卖乖。”

钟离眛昂了昂头:“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切都是凭实力凭功劳,要是倒霉了不也是把命送进去吗?”

周围的军官知道钟离眛在说什么,能够与韩信待在一块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可是执行的军务也确确实实要比其它队伍危险许多,这点已经在无数次的真实例子上得到体现,韩信这一曲是军官立功晋升最多的一曲,可是伤亡真心是要比其它曲多得多……(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六百八十四章:余音(五)

ps:看《大秦之帝国再起》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二合一章节

…………………………

汉军轻骑的装备经过三年的发展不断贴近实战,除了一柄近战用的一米五长的斩马刀之外,一柄可以连续发射三发的骑弩也是必备之物,甲胄是一种整套约有十八斤种的皮甲,普通士卒的皮甲是牛皮制作,军官则是会适当的加上一些鳄鱼皮,相同的是要害的心脏部位会被加上铁板。此外,匕首、水袋等物也是军方发放,而骑士也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再额外携带一些物品,但是绝对不能超过十斤。

汉国对骑兵部队的重视使得每名骑士至少是能够拥有一人双马的配置,重骑方面则是配置了三马,另外重骑还会安排两名辅兵专门伺候。

韩信所在的这一路汉军战兵是一万,但是因为有二千重骑的关系跟随了四千的辅兵,所以真正的人数该是一万四千。

他们离开平陵之后是向西北行军,因为战事的爆发那片区域基本上已经形成无人区,所以一路走来基本是看不到什么人烟,有的只是一座又一座被废弃掉的村庄。

战争的破坏性很大,不但是经济体系的破坏,在人命的消亡上更是严重,以至于汉军在行军期间时常能够看到路边倒卧的尸体。从尸体的服装看来是一些黔首,且这些黔首怎么看都没有被兵器杀伤的痕迹,那么不是饿死就该是生病而死?

“真是一片荒凉啊……”钟离眛的感概不是出自矫情。

目前而言,靠近南方被汉军所占领的地区远要比北方的一些区域好上许多,南方区域在汉军的高压政策下社会治安良好,北方区域却是不但有军队在破坏,一些民间的武装也在兴风作浪。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会出现北方黔首不断向南逃亡,逃亡者向南方区域的黔首带去了北方的情况,两相对比之下汉国才能那么容易就稳定下占领区。

这支为数一万四千人的汉军已经向西北方向走了两天,路上真的是一个鬼影子都看不见,他们再走半个时辰左右就会抵达预定的位置。

除了向西北而去的一万四千汉军,最先开拔在北边的躲藏的一万汉军骑兵也已经开始南下……

参与济北郡针对东胡作战的汉军有七万轻重骑兵,另外就是一支五万的步军。五万的步军中有五千重甲士和一万弓弩手,另外就是一些长矛兵和朴刀手。

大规模的部队调动若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移动早该被发现,可是作为联军指挥官的韩广已经反水,在燕军有意的掩盖情况和做出约束联军待在军营的情况下。为数十二万汉军从几个方向在接近到十里都还没有被发现异常。

一直待在原地不动太诡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