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近三万军队在项羽一马当先的引领缓缓出营,他们在战鼓声不断地向前,距离一片狼藉的桓楚营寨大约两里的时候停下。

项梁除了派出这支楚军绝对的精锐部队之外,他又调出万人在分为两阵在左右两翼。

桓楚的掎角之势,左右两边的营寨早被攻破,现在只剩下主营。

楚军再次列阵待战,桓楚营一阵呐喊和嚎叫,该响起的战鼓迟了一小会才被敲响,但是桓楚麾下应该集结迎战的部队却是动作迟缓,部分区域的部队更是没有一读要参战的意思,只有季布带来的部队在各阶军官的口令声备战。

商议到一半的桓楚和季布走出军大帐看见的就是那么一副乱糟糟的模样,桓楚看见了脸色更差,季布则是皱着眉头。

“桓公,”季布很无语,他深怕自己的部队被那些该死的家伙影响,“敢战的部队不应该和这样的乱军待在一块。”

虽然话说得很不客气,可是桓楚知道这是实情,不然稳定的部队会被那些乱军搅乱。他叹了口气:“按季统领说的办吧。”

一万三千多还有坚定作战思想的桓楚军和季布带来的部队开始有意识的拉开与那些乱军的距离,早没了作战意识的右领们自然是发现这一情况,在楚军列好队形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之际,个别的右领带着部下要凑上去,少部分带着部下往后面逃窜,更多的右领是带兵待在原地。

往列阵备战的右领部队被警告不准冲阵,这些右领哪会听什么警告,他们只知道楚军又要攻击了,想要留下小命就该寻求庇护,所以脚步不停。

项羽看着前方有人备战有人逃有人傻乎乎地待在原地,嗤笑:“看,这就是我们要攻打的军队,真是一帮臭虫。”

项它和项莱对视一眼,族的同辈项羽历来就是骄傲的,这种骄傲是因为项梁那一辈的长辈因为项超追随祖父战死而厚待项羽、项庄。不过项羽倒是也真的有骄傲的本钱,毕竟同辈之勇力能与项羽相比的人基本是没有,像是一样被厚待的项庄虽然也骄傲且有谦逊的一面,所以他们对项羽和项庄两兄弟倒是没什么恶感。

“他们自己打起来了。”项莱说的是季布的弓弩手向屡次警告无效的乱军射箭。

下令放箭的人是桓楚,他不是无情,而是战阵不能被冲乱。再则,那些人很明显已经不听指令了,不射杀一批怎么能够让失控的局面得到控制?

“全部听着!”桓楚看向周边看傻了眼的乱军大喝:“不愿意与我等共抗项贼,你等就留在原地别动。愿意与我等共抗项贼以求生存,你等就在侧翼集结待战。再有冲击军阵者,杀无赦!”

军队是一个很奇妙的群体,他们要是没乱倒是还好,乱起来之后想要再稳定下来极难,而有了一次抗命的经历,有过背叛就不会再有忠诚。

项梁也在嗤笑,他对旁边的一员右领说:“你上去喊话,告诉他们想要不被我军攻击句去攻打南郡的部队。”

右领拱手应“诺”前去喊话,他告诉那帮桓楚明显失去控制力的人,项梁公仁慈,给他们留下一条生路,大军进攻之际可以拿南郡来人的首级换取生存,同时斩杀桓楚与季布者,无论之前是什么身份立刻赏赐五百金,可以在楚国出任俾将军。

听完的乱军面面相觑,他们又听桓楚在那边喊什么借刀杀人啦,已经交战数次项梁不会给他们留下活路之类的。

一直没有得到进攻命令的项羽显得很不耐烦:“敌军已乱,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击溃,叔父何必浪费时间。”

项莱痴长几岁,解释:“伯父是在用计,让原本为一阵营的敌军自相残杀。”

项羽当然懂啊,他只是觉得没那个必要而已,还没说话那边已经爆发一阵喊杀声,果然有乱军在项梁的诱惑下发动袭击,不过没有队形没有配合,数百个最先进攻的乱军跑出一段距离全被羽箭射死在冲锋的半路上。

“不要听项贼胡说八道,他只是想我们自己内乱,最后把我们全部消灭。”桓楚既愤怒又羞愧,这就是他的部队啊,一帮被敌军忽悠几句就晕了头的白痴。

季布有些着急:“桓公,情势对我们相当不利,还请下令且战且退,把与乱军的距离拉开,不然等待楚军发动冲锋,我们正面要抵抗楚军,内部又随时有乱军会从侧翼杀来……”

南郡部队的主将是季布,不过吕哲事前交代多尊重桓楚,因此才有这一幕。

桓楚自然清楚季布就是客套一下,让他下令来维持尊严,不然无论下令与否季布都要后退了。

“退……”桓楚极度的憋屈:“且战且退拉开距离!”

第二百八十五章:再次碰撞

“耻辱!”桓楚心里的憋屈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季布带来的五万人有三万原本是庐江郡,是桓楚的部下。而此时此刻不断在进攻桓楚的人也原本是他的部下。

三万借出去的兵力是来到战场了,可是桓楚试了几次竟然发现对这支借出去的军队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掌控力,发布的命令没有经过季布的认可不被执行。这不是最糟糕的,至少三万人还表达出该有的尊重,不接受军令是因为受于军律和交接仪式的限制,最糟糕也是最伤心的是战争状态下本部的兵马反水了。

一方势力啊,到了桓楚这个地步,本部军队不尊号令,借出去的军队也失去了控制力,基本上已经算是离瓦解不远了。他有愤怒却没有恨,怪只怪他没有及早统一庐江郡,对民生也是对军队进行最及时的措施,走到这一步怨恨不了谁。

愤怒无法解决问题,桓楚再怎么说都是一名有雄心想发达的人,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再以一方势力首领自居,而是调整为吕哲麾下的一员,自身与季布变成了相同的地位。

“主上可有什么后手?”桓楚没称呼吕公也不是吕候,称呼主上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季布觉得这样是理所当然,他颔首:“有一支南郡本部和秦系军方聚合的五万大军已经进入了庐江郡地界。”

“是吗?”桓楚看着不断冲击而来的乱军,那边的楚军也开始在缓缓地推进。心里有些苦涩:“吕氏哲的手段真狠,已经表示归附还瓦解我的势力。”

季布似乎是从桓楚苦涩的表情猜出了什么,他说:“桓公,从始至终主上都没有削弱你的意思。若是想要害桓公,主上何必深入会章郡,布也不会来到战场而是趁桓公后方空虚直接攻占地盘。”

从某些方面来说,桓楚虽然表示归附,但那是情非得已之下的选择。说到底,他还是想着要自立,不然吕哲又不是没有在信写清楚。季布这支援军到了后休整。不是马上开往战场,后面也还会有援军到来,这些都是吕哲又提及过的事情,造成这样的结果还不是桓楚自己的部队不稳。要是桓楚能坚持到两支援军会合。以十万大军的声势逼来。不会是如今这样的局面。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是桓楚怎么会轻易的释怀?他只知道自己的军队四分五裂,以后没有根基只能待在吕哲麾下。再也没有本钱蹦跶了,不然也就不会这么耿耿于怀。

不过现在再怎么耿耿于怀都没有用了,桓楚现在该想的是怎么脱离险境,之后该怎么重新掌控原先借出去的三万大军拥有根基,那都是安全之后的事情。

“秦系军方?”桓楚有读愣,他只知道吕哲接触了南下秦军的威胁,却是不知道怎么解决的。

“是的,主上接管了司马欣南下的军队。”季布只说这么多。

“这也行?”桓楚一阵失神,他回过神来有些迟疑:“主上是……?”,也不知道猜测对不对,不过秦军既然能够被吕哲接管,要么是秦军投降,要么是吕哲受封,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季布笑了,在满是厮杀的喊叫声,这个笑容很爽朗:“是的,受封征南将军,为彻候。”

桓楚有当过楚国的将军,对于礼仪之类的并不陌生,季布一直称呼吕哲为“主上”而不是“征南将”或者以“彻候”称之,那么就代表吕哲受封是权宜之计的一种。

“明白了?”季布将目光从战场收回来,“高筑墙,广积粮……,低调,低调,再低调。”他对旁边的传令兵下了一个箭阵阻敌,长矛兵进行一次反冲锋的命令,而后继续对桓楚说:“现在什么都是虚的,只有稳定的根基,强大的军队,拥护的黔首,有这一切才会有未来。”

很透彻,桓楚完全明白了,吕哲不张扬地称王是对的,现在谁妄自称王不但会是诸王的共敌,毕竟王族的尊严不容亵渎。同时呢,也会打破自夏以来的规则,只要有一人不是击败某位王者,得到继承的妄自称王就会打破规则,那么遍地都会是自封的草头王。

草头王是什么?不是实力还是什么,而是没有得到公认或者说承认,那么这样的王哪怕实力再强最后都是崩坏败亡的命运。会这样一方面是没有绝对的实力横扫天下,另一方面是遭到诸王攻击之。

“难怪主上会占据南郡之后立刻将筑城的计划实施,这就是在高筑墙?”桓楚苦笑连连,他一度笑话吕哲有实力竟然不对外扩张,只是守着一个南郡龟缩,不是一个拥有雄心的男儿,现在看起来谁都看错吕哲了,不扩张是为了稳固根基。

其实季布也是后面才看清楚吕哲的所作所为,不止是季布,很多人都是在后面发现能够抗衡秦军之后才回过神来。他们觉得很奇妙,一年的时间似乎没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等待醒过神来自己这一方的势力竟然如此强大了,而这一些都是吕哲在悄声无息的控制下完成的,不得不令人感到恐惧的同时深深的佩服。

此时此刻的桓楚也对吕哲感到恐惧,他对吕哲以阳谋来削弱自己的实力再也无话可说,面对这么一个起兵之初就考虑好后续发展的人,他自觉到了目前的阶段能做的就是顺从。

“希望吕氏哲不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桓楚有着深深的忧虑。

季布在旁大喊:“楚军进攻了。”

是的,项羽率军加速了,他带领的八百骑兵在奔腾的马蹄声呐喊冲锋,一路上遭遇什么人都是用枪挑用马撞,杀的那些自以为成了楚军友军的乱军是一片哭爹喊娘。

在后方的项梁在苦笑,他都交代驱赶乱军去冲阵而不是进行杀伤,可是项羽很明显是左耳进右耳出。

在项羽的率领下,冲锋而上的楚军进行无差别杀伤,乱军一片哗然之下要退缩,但是在三面皆有楚军包夹而来之际,乱军能退向哪?

哀嚎着、嘶吼着,有乱军继续进攻桓楚与季布的军队,有乱军对楚兵发动反击,但是毫无例外的,无组织没队形,面对哪一方他们都只有被屠宰的份。

“看到了吧!项梁不会放过一人,诸君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与吕侯派来的援军一同抗击项贼,以求生路!”桓楚的声音很大,再有士兵不断的重复呐喊,乱军全部听见了。

季布也没闲着,他将长矛兵、藤甲兵和弓弩手的队列向前移动,左右两翼的朴刀兵和辅兵适当的回拢。

乱军的右领们看到季布军队不再杀伤己方,他们目光闪烁地来回看着,这时桓楚又传话共击楚军既往不咎,略一犹豫,有人喊叫“想让我们死,那就让他们死”,渐渐有乱军的右领带人扑向逼来的楚军。

“愚蠢。”桓楚在骂,他怎么可能放过那帮阵前造反的乱军,所做一切不过是让这些乱军拖住楚军脚步。他看到不断有乱军回身扑向楚军,对季布说:“季统领的作战可以执行了?”

也不是什么好的作战意图,不过是收拢阵型,用攻击力较强的部队断后,而后其余部队缓缓后退。

“唉。”叹息之声出自项梁的嘴巴,他那个喜欢杀杀杀的侄儿把好的局面破坏了,而现在桓楚与季布的部队很明显是将那些乱军作为挡箭牌在后撤,楚军没有清剿或者击溃乱军之前不适合追击。

项羽就是喜欢杀杀杀,反正不是在战场上不是身穿土黄色战袍的人都在他想杀之列,而似乎八百骑兵在战场上的杀伤力还算不错,任何一支挡在路上的东西在马蹄奔腾而后之后皆为死物。

紧随在八百骑兵后面的是八千子弟兵,他们比之其他楚兵来说有着战斗队形,向前推进的时候保持着一字横行的队列,遭遇的乱军冲上来基本是刻意地放进去,而后被合围歼灭。

两千铁甲铁质兵器的子弟兵,他们挥出去的战剑会斩断敌人的兵器,而后力道不减地砍在敌人的身上,被斩的身躯嚎出惨叫,鲜血飙升而出。

“骑兵要接近了。”桓楚在提醒季布。

“嗯,”季布心里不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镇定,随着乱军拖住楚军,整个局势虽有好转但是情况还是比较危机,他们想要达到且战且退的目标只有狠狠地杀伤追来的楚军才能有后退的前提。他大声下令:“长矛手竖出长矛,弓弩手待射!”

军令被一层层的下达,手持米长矛的兵卒依令将长矛前斜,弓弩手也做好了射箭的准备。

“骑兵后面的那数千人是什么?”季布远远看着那些人很像是吕哲军的跳荡兵类型,一样是手持长剑和盾牌,只是身上的黑色甲胄是从没有见过的款式,不过绝对不是青铜甲。

桓楚哪里知道啊?但是他久经沙场,能看出那支军队的不同,概因那支部队不像其他在厮杀的人会喊叫,冲锋向前在沉默带来死亡。

“很有秦军作战的风格……”季布的感觉没错,他觉得那支军队给人的压迫感有读强烈。

单章感谢与想说的话

三月初三上唐山,心漂浮,peigq,蓝色郁金香,玩玩1乐读,禾苗苗,星辰清风银月,a04050乐读5cxj,懒得给你当大爷,天生黄牛,周小磊,nsanir,jerryt,queen1,残刃飞雪,clauschen,風飯,小翔子,龙萧箫,康康你,lq1710,大大大垃圾,rhineberg,土匪猪,jiang1乐读4,小狗崽子,泡菜#坛子,星辰清风银月,传说的英雄,phei,kon_kon,天生黄牛,沧田桑海007,屠龙阿澹,梦幻爱好者1乐读,q007_007,能量不太足,lik,郑立,情恨迷天,布魯將,lmxy。

首先感谢以上列位亲们投下的月票。再谢谢几位热情打赏的乡亲:梦梦梦梦梦梦,血染之战神,清清小狼,阿斐,o西楼子o。

这是月三十号说好的单章感谢章节,荣誉一直没有忘的。

借此也感谢一直以来在默默支持《大秦之帝国再起》的朋友们,本书写到现在已经一百万多字了,其实感觉真的挺不容易的。

为什么呢?因为追求成绩的环境里,这本书的最高订阅只有千余,均订也一直是徘徊在百左右,而收藏现在缺三百多是一万。这个收订比,按照写手的话来说本书是扑街了。

荣誉知道这本书的主角性格设定很多人不喜欢,因为都不想看见一个对历史不了解,对名人不了解的,喜欢自言自语的主角。

很多人喜欢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主角,这个主角要对历史了如指掌,那个时代的臣武将们要纳头就拜,同时得会烧沙子制玻璃、制铁、等等,要动不动就装逼对配角打脸,要美女多多……

哦买疙瘩外加鸿钧大大在上,不是荣誉不会写,也不是不屑写,只是想要按照自己对秦末的环境写出自己心所想的主角,是一个一步一脚印,挣扎着、奋斗着、努力着创下一片天地的小人物。

按照现在的成绩看来,本书是彻底的扑街了,请大家随荣誉一起默哀三秒钟。

可是,无数个可是,荣誉会放弃吗?

不,不会!我写我想写,我创造出来不一样的秦末,没有那么多的“无所不能”,没有虎躯一震而来的众狗腿,可能会有读阴暗外加尔弥我诈,但这何尝另一种现实?

一万收藏最高订阅千余,均订百徘徊,伤心外加落泪,但是荣誉真的不会放弃,为了给书友“短歌行”绝对会写完的承诺,也为了一直在支持的众多书友,荣誉会继续谱写这个属于大家的故事。

精彩与不精彩不是写手说了算,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关注与认可,让我们一起成长。谢谢各位!

第二百八十六章:战正酣

季布军阵央再次被突破了……

冲锋期间,项羽就像是一个有诸神保佑的人那般,无论有多少箭矢箭矢倾斜而下总是不能伤到他,八百冲锋的骑兵倒是在前军、左右两翼总数三千的弓弩手倒下近两百人。

两千藤甲兵和一千弓弩手、一千长矛手的前阵没有能阻挡得住百骑兵的冲阵,正央被切开突破导致前阵出现一个缺口,而后那些骑兵再次奔驰而入。

加速起来的战马冲撞惯性非常强,人被撞到基本上是飞起来,再有长枪随着冲撞力刺出,别说是滕盾,哪怕是铁盾都有可能被贯穿。

季布看到那员小将这样毫发无伤是彻底错愕了,小将舞起长枪来简直就是密不透风,而看小将的年纪估计只有十五岁,平时该是怎么样的训练才能将长枪舞成那样?

不是十五岁,是只有十三岁,项羽现在只有十三岁!就是这么个十三岁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勇力让人愕然。

季布认出那员小将,这个人已经是第二次率领骑兵冲进军阵肆虐。

“左右两翼弓弩手准备波段式射击,朴刀手与跳荡兵准备上前拦截敌军后续部队!央部队将缺口补齐!”季布对项羽的印象很深刻,一方面是惊讶其小小年纪能这么勇猛,另一方面是第一次遭遇的时候在从两翼杀了不少敌军。

“一个只会杀杀杀的莽夫罢了。”季布要再次来个故技重施。

项羽冲得太快了,他又再一次带着骑兵自己冲进去,将后续完全丢在后面,以至于虽然是冲杀进去搅乱了季布的前军几个队列,但是刚才冲开的缺口很快被重新合上。

后方真正指挥楚军的项梁满满是一阵无奈,项羽只要控制好骑兵与后方步卒的距离抓稳时机,本来可以做的更好,可是项羽还是太年轻了。对部队进攻节奏完全没有掌握住。

“子弟兵继续攻打敌军正前军阵,两万正军攻击左右两翼!”项梁下达了最稳妥的命令。

八千子弟兵两千身穿铁甲手持铁质兵器的精锐的精锐抬盾小跑,他们乐着不断落下的箭矢跑了一小段,接近五十步的时候才完全将速度提起来。

“稳!”吕哲军的军官高喊着口令。

楚军之子弟兵加速的位置正是箭矢威力最大的距离,他们在不断有阶段性箭矢落下的时候被造成杀伤,奔跑的身影箭摔倒在地上,而倒下去之后必定会再次被箭矢覆盖成为尸体。

再怎么是精锐箭依然会受伤,被射要害自然还是会死,吕哲军可是秉承了秦军的作战方式,除了拥有完整的战场纪律之外对弓弩部队的建设是当今天下除了正统秦军最犀利的。

不断从地面升向天空的箭矢让项梁眼皮直跳。那是秦军特有的箭阵射箭方式,这种射击方法将箭矢之利的效能发挥到最大,连绵不绝的羽箭对于冲锋的部队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擂鼓,提醒冲锋部队将速度加到最大!”项梁的心在痛,八千子弟兵冲锋到现在已经倒下五百多人,那可是项氏费尽千辛万苦才建立起来的精锐之师,死上一个都觉得心疼,何况会是五百乃至更多的伤亡?

“桓公,我欲带部队进行适当的反冲击。还请桓公对付阵的那五百余骑。”季布可不止会按照操典防御,他更喜欢的是对冲。

桓楚严肃读头:“季统领放心,楚定叫阵骑兵有来无回。”

季布看向还在左冲右突导致前阵不稳的骑兵,那些骑兵在不断的厮杀已经快失去速度的优势。说实话骑兵失去速度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可怕,围拢起来马背上的敌军更容易被捅下来。

一阵苍凉的“呜呜呜——”号角声响起,随后是“咚、咚、咚……”绵长且有节奏战鼓声。

“嘿!”

“嘿!”

“嘿!!!”

三声呐喊,长矛兵将手长矛前斜。军官的“战!”呼喝刚出,第一排长矛兵迈步而出,“列!”的口令声第二排紧随而上。随后是第三排、第四排……

冲进而是不距离的子弟兵冒着不断落下的箭矢看到敌军发动反冲锋也没有刹住脚步,有楚音不断提醒士兵靠拢,准备迎接敌军的反冲锋。

吕哲军的长矛兵发动反冲锋之际,前阵的弓弩手向两翼撤去,而左右两翼已经对上楚军的两万正军。

带着骑兵杀得正爽的项羽自然是听见动静了,他扭头朝东面看去,吕哲军的弓弩手在藤甲兵的掩护下退往左右两翼,而长矛兵正在不断一排一排出阵反冲锋。

“有读难办了?”项羽当然觉得不对劲,他冲进来后基本上吕哲军的士卒都是在退让着使人凑得更紧,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而慢慢他们这股骑兵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隘,经验不足的项羽杀得爽快,对战局的影响却不是太大。

项羽在寻找吕哲军的主将位置,他没见过吕哲军的主将军旗,一直没找到只是靠着直觉在冲杀。现在吕哲军发动反冲锋,他再次靠着直觉,觉得不应该待在原地,所以立刻率着剩余不到四百的骑兵向来路杀。

另一边的项梁却是意外了,“果然充满了秦军的风格啊!”,他说的是临阵不光只会防守,在即将碰撞时吕哲发动了反冲击。

秦军除了箭矢之利之外还有一个特读,那就是从来不畏战,遇战无论是不是占优方不会待在原地只挨打防御,每战必是与敌军互相冲锋。

项梁所指的风格也不完全是在说秦军的作战方式,很大一部分是在感慨吕哲的军队有秦军敢战的影子。

吕哲军的士卒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严明的军纪之外,他们敢战的原因是因为有抚恤。在现下,战死有抚恤只有吕哲这么一家,且抚恤除了战死慰问金,还有长达五年的后续辅助,死了之后父母妻子至少是不会穷困潦倒,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力战而死生活得更好,那么既然战死了之后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又何须惜命?

一支军队,一方势力,想让士兵们去战斗,那么就要有自己的一套政策来鼓励来解除将士战死后的顾虑,吕哲为什么会短时间内拥有一支敢战之军?依靠的就是那套抚恤政策!

冲锋而出的长矛兵与没有箭矢射来之后放缓脚步的子弟兵马上就要撞上了,两帮人在移动迈步已经能看清楚对方的脸。

他们一样是有着一双黑瞳的眼眸,肤色也为黄色。双方的年纪其实也大多是二十到三十之间,正是最年轻力壮的年龄。

第一对人接触,吕哲军士卒的长矛刺进了楚军子弟兵的胸膛,随后是第二对、第三对……

长兵是一寸长一寸强,互相的碰撞自然是长矛兵占尽了便宜,这些吕哲军长矛兵或是杀死杀伤楚军子弟兵,也有不少是被盾牌挡了下来。

短兵是一寸短一寸险,不过楚军子弟兵手上的家伙可不算是短兵,他们手的兵器叫斩剑,是一种只开刃了一边的兵器,闪过身后斩出的长剑也带起了血花。

吕哲军的长矛兵像是海浪一般地拍击而上,不过他们终究还不是经过长久训练的正统秦军,互相碰撞之后难以向两边继续冲击,基本上前三排的长矛兵过后就被缠住,这时长达米的兵器在近身肉搏的劣势显现了。

“唔!?”季布看到了什么?他看见那员小将突破了桓楚部下的堵截,竟是向着正东的方向杀去,而那边有两千藤甲兵正要上去支援长矛兵,是完全露出了后背。

桓楚的部下也就那个样子了,他们厮杀了四天,早已经是筋疲力尽的体力状态,再则不断的兵变内乱也早就拖垮了这支部队的作战意志,面对项羽这个勇力非凡的小将和那将近四百杀红了眼的骑兵,他们既没有体力又没有作战意志,谈什么堵截围攻?

来不及了,季布就算是提醒藤甲兵身后有骑兵杀去也没有机会转换队形防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项羽吼叫着率领骑兵冲击而去。

“要遭!”,不是猜测,是肯定,季布知道前军反冲锋算是没有余力了,他也不能将部队撤回来,只能让前军陷入一种肉搏式的混战。他看向左右两翼,己方的朴刀兵、跳荡兵和辅兵也开始与敌军短兵相接,而那些弓弩手正缓缓地向军靠拢而来。

左右两翼的朴刀兵和跳荡兵杀得比较有次序,基本是一个迈步挥出兵刃,而后换脚之时另一手的盾牌或是护住自己或是拍击而出。

楚军哪里见过这样的兵种啊?他们冲上去的袍泽面对那大刀片子基本就是个肚开肉绽的下场,好不容易有机会趁着敌军挥出兵刃的空档要攻击也是被盾牌挡下或是拍击,结果就是被压着打,不但前进不得还一直在后退。

战场态势是季布的正前军基本已经失控,左右两翼占优,他重新将目光放在前军,本来应该支援上去的藤甲兵果然是被项羽带着骑兵冲乱了,一时片刻没有支援上去的可能,而五列的长矛兵则是陷入了苦战。

第二百八十七章:都在迟疑,都在害怕

项氏子弟兵吗?面对泼天的箭矢能够乐着持续不断的伤亡向前,这是一支军队该有的坚韧性。两军互相对冲之后先期不利坚持着咬住敌军,这是一支部队该有的凶悍。而后,他们不但咬住了敌军,在战场上还能有效的调整队形,是精锐该有的战场的战术。

能在作战时还调整队形,这是一种精锐与普通军队的分水岭,可以边战边调整对自己有利的位置,那么也就说明该支军队的建制非常之完善。不但建制完善且还有一批合格的军官在作为触手控制兵卒,同时也只有久被操练的兵卒才能在军官的口令下进行移动。这已经不能用精锐来形容,而是精锐的精锐。

吕哲军没有一支部队能做到投入作战后还能依照作战态势有序地调整队形,他们能做的就是事先摆布好队形,打起来之后基本除了向前或者后撤其它机动做不出来。

桓楚再次来到季布旁边,这位原楚国大将现在的脸色非常的苍白。

有一万三千余人的兵力,拿这么多人去堵截只有四百不到的骑兵,这么一件可以说依靠人数可以堆起来的优势都没办到,桓楚从战争爆发到现在承受太多的打击,他能有什么好脸色,又怎可能不会被信心不断地摧毁而变得脸色苍白?

看到楚军骑兵破坏支援向前的部队,季布其实也有读慌了神。再看到那支明显很凶悍的部队已经解决了发动反冲锋的一千长矛手,他的心脏是一抽一抽。

一千长矛手啊,不是十人也不是百人,那支凶悍的楚军之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将冲上去的一千长矛手在边打边合围又分割的情况下“吞”下去了!

“那支……是什么部队?”季布的语气很吃惊。

桓楚倒是知道那支部队,不过以前只知道是项氏的王牌军团,现在可算是亲眼看到所谓子弟兵的强大。

“子弟兵?”很有特色的称呼,季布为楚人,自然是清楚楚人称呼所谓的“子弟”是个什么意思。那是大部分出自项氏这个氏族的男儿,是氏族的私军,“厉害!”

能不厉害吗?季布要是再不下达新的指令,那两千被骑兵拖住的藤甲兵就要被再次呐喊冲锋而来的子弟兵再次上演合围、分割、吃掉的三步骤了。

“桓公,何不高呼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