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还可以感受到那微微地颤抖,她心中的担忧和期待,苏宁也深深的了解到了。

就在武士镬的灵位边上,就在武士镬的棺材边上,苏宁莫名的有些担心如果自己不答应武照,武士镬就会诈尸,冲出棺材,直直地跳着过来,瞪着眼睛,然后掐住自己的脖子逼着自己答应……

不过那只存在于苏宁的幻想中,人在极度紧张和震惊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的开始胡思乱想,当然了,武士镬的棺材还是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动静,大唐般的茅山道士和生化危机并没有出现,也不会出现,武照已经紧张的闭上了眼睛,浑身都开始颤抖,头不自觉的低了下来,身子也不断的紧缩,杨氏和两姐妹也变得更加担忧了,不知道事情的走向会是如何,如果被拒绝,那……

“我苏宁何德何能,能让你如此对待?我真的值得你这样对待吗?不过,照儿,我已经明白你的心意了,我……”苏宁看着武照,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地开口了。

武照猛然睁开了双眼,一脸期待和担忧的看着苏宁,她心中的担忧和期待已经被苏宁看在眼里,而其余三人也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样的期待,担忧……

“我去找个媒人来吧,虽然说是纳妾,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我虽然不喜欢儒家之术,但是,这到底也是人之常情,否则,应公在天之灵也不会觉得安心的,你说对吗?”苏宁一脸微笑,温柔的说道。

九百四十八暴风雨(一)

刚刚逝去的胡国公武士镬之二女被一等三原侯苏宁纳为妾侍,这个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大唐长安城各大片区的头版头条,吸引了几乎所有爱好八卦的大唐民众的眼球,话题热度急剧升温,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话题就可以取而代之的,这一次,苏宁估计不用被担心抢头条了。

不过,似乎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

不得不说,虽然苏宁很有势力,很有权力,也很有潜力,乃至于到现在为止苏宁隐隐约约有成为朝堂上一号话语人员的趋势,但是国公之嫡女被他纳为妾侍,这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武士镬的确没什么权力和太高的地位,但人家好歹是一等公爵,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是不是有些仗势欺人,看到人家孤儿寡母的就想欺负人家?甚至于长安城已经有了一种流言,那就是苏宁在参加胡国公的葬礼的时候看上了貌美如花的武士镬二女武照,所以起了色心,看着他们孤儿寡母没有依靠,就仗势欺凌他们,强纳武照为妾侍,便有了如今的一幕。

不过这种说法在长安城没什么市场,主要就是苏侯爷一贯以来都是正义高尚的代表,谁也没看到过苏侯爷做过什么亏心事,从他家里面出来的仆人都是一个劲儿的说着苏侯爷的好话,大家心里也明白,寒门出身的苏侯爷是真的为民请命的好官,怎么会做这种仗势欺人的事情呢?

但是俗话说三人成虎,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言的出现,百姓们已经不是主流了,主流变成了政法大学的学子和那些来长安城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他们能掌握了话语权。分为两派,互相争论不休,一派势力比较小,认为苏宁这样做实在是有伤风化,仗势欺人,实在是愧对于皇帝对他的信任。愧对于传国侯爵的爵位赏赐。

另一派势力大,认为谣言止于智者,所谓三人成虎,民智未开,极易被他人言论所左右,我等读书人就有着引导舆论的责任,对于这种中伤诋毁他人的说法,我等更应该站在道理这一边,我们都知道苏侯爷的为人。乃至于政法大学的成立都和苏侯爷脱不开关系,苏侯爷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却还如此诋毁他,难道不是忘恩负义吗?

两派争论不休,直到皇宫里面发布了告示,宣布苏宁纳武士镬之女武照为妾侍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和认同,这是武士镬的临终遗言,苏宁信守了和武士镬的承诺。这是值得赞许的事情,至于武照乃是心甘情愿为苏宁之妾侍。并无不妥之处,不过考虑到武照的身份,皇后额外开恩,赐予武照诰命身份,允许武照进入苏氏家谱,不作为寻常的妾侍。

争论被平息了。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苏侯爷的高义所感动,之前的谣言也失去了市场,而整场争论过程中,三原侯府一言不发。并没有任何相关的布告,府中下人出门采购的时候也是守口如瓶,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大家不知道三原侯府对于此事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当然是差点儿后院失火了!

苏宁求爷爷告奶奶,安慰这个安慰那个,抱着这个安慰劝慰那个不要哭,哪里有功夫管外面的谣言?一直到倒霉的李二陛下下达布告,倒霉的长孙皇后恩赐武照诰命身份,这才让李芮涵稍微安宁了一些,不再折腾了,但还是看到苏宁就翻白眼,然后拉着武照“谈心”,“一叙姐妹亲情”,从纳妾之礼结束后的当天晚上一直到如今,大半个月了,苏宁连武照的手指头都没有碰到。

李芮涵好歹还有着正妻的身份,对于武照母女四人的凄苦身世也稍微有些同情之心,侠义之心稍微让她有了些容纳武照的意思,不好意思以正妻的身份欺压妾侍,再者说了武照是国公之嫡女,身份上不太一样,皇后还特赐武照进入苏氏家谱的资格,这就和正妻是一样的权利了,这样的妾侍还的确是很少见。

灵儿和兰儿还有月华三个小妮子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也没那么好脾气了,说什么有了我们三个还不够,还要到外面沾花惹草,夫君简直是不可理喻,是不是多余的精力无处发泄,是不是觉得我们没有魅力了,才把武照那个狐媚子给纳入家中,居然还可以入家谱,简直,简直就……

这三位小姑奶奶一路哭二闹三上吊,才是最让苏宁头疼的,苏宁没工夫去碰武照,大半个月都给这三个小妮子给缠住了,都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这几个小妮子的年岁渐大,的确是如狼似虎,苏宁没有金枪不倒的特殊技,同时对付三个,实在是有些困难,但是不把这三个放倒,他就离不开房门,所以为了更早的和武照谈谈心,他决定奋起拼搏。

这就是苏宁乃至于三原侯府没有理睬这些谣言的根本原因。

不过苏宁不理睬,三原侯府不理睬,不代表别人就不会理睬,接下来的几天里面,血滴子秘密出动,抓捕了不少人,紧接着,七八个官员被李二陛下在朝堂上训斥、贬官、罢免、流放,一扫之前宽和的理政态度,突然间变得有些听不进别人的话,对于一些事情不和大臣们商议就独自做了决定,让满朝堂的大臣大惑不解,又惊又怒。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暂时的,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终于,在忍耐了五天之后,以魏征为首的门下省属官集体上奏李二陛下,怒斥李二陛下不尊重大唐的行政规则,践踏律法,践踏自己定下的规矩,这是自食其言,乃是昏暴之君的做法,这样下去李二陛下会步上隋炀帝杨广的后尘,成为一个被千人唾骂被后人不齿的皇帝!

李二陛下勃然大怒,在朝堂上把魏征的奏折撕烂,怒吼连连。将魏征贬为杭州刺史,门下省一众属官贬的贬,撤的撤,关的关,然后换上了另外一批人,门下省其余属官一怒集体辞职。李二陛下大笔一挥,全部答应,升任为民部尚书的王元上书劝诫李二陛下不要这样,这样会使得朝堂不安,言辞稍微激烈了一些,就被李二陛下贬为同州刺史。

军部尚书长孙无忌上书劝诫,李二陛下一怒降其爵位,连降三级留任以观后效,纵横部尚书杜如晦上书劝诫。李二陛下在朝堂上斥责杜如晦年迈看不清世事,杜如晦一怒辞职,李二陛下也答应了,满朝堂风雨不息,大臣们的抗争集体失效,李二陛下自从当了皇帝以来就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一下子惹得群臣震恐不安。

太子李承乾实在看不去,站出来为大臣们说话。李二陛下一怒让李承乾回东宫面壁思过,没有皇命不允许离开东宫半步。又有几个直性子的大臣站出来对李二陛下一顿口诛笔伐,李二陛下大手一挥全部拖出去废为庶人,一个性子刚烈的大臣当场一头撞在大殿的铜柱上,血洒当场,李二陛下不为之动容。

大臣们的抗争终于失败了,剩下实在看不下去的大臣都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上朝。不理不睬大唐发生的一切,那一批曲意奉承的官员则被火速提拔,成为了大唐的主要官员,军方将领不过问政事,集体噤声。李二陛下终于执掌了全部的权力,成为说一不二的帝王。

突然的暴风雨让所有人都被淋的湿透透的,长安城一片哭嚎之声,这哭嚎之声终于让躲在家里面休养的苏宁给听到了,好多日不出家门,苏宁觉得自己仿佛与世隔绝了,看着一大批官员带着哭哭啼啼的家属离开长安城,还有一批官员家属哭着跪在自己的府门前请求自己出手相助,苏宁差点儿没反应过来。

询问了一番,苏宁终于反应过来了,原来李二陛下的更年期综合症彻底爆发,公公口服液却还没有研制成功,所以没有人可以压制暴躁的李二陛下全面反攻,把之前放出去的权力全部收回,把那些誓死守卫自己的职责和权力的官员全部贬斥,流放,罢黜,关押……

魏征被贬为杭州刺史,杜如晦劝诫无效反而被李二陛下侮辱老迈无用而辞职,长孙无忌被降爵、连降三级官位以观后效,民部尚书王元被贬为同州刺史,门下省职官被整个换了一茬儿,一群魏征带出来的硬骨头全部都被贬斥或者自动辞官。

苏宁没有许诺什么,只是说自己会仔细考虑,然后皱着眉头回到府里面,泡了杯茶,一边喝一边估摸着李二陛下这突然的举措除了更年期综合症爆发之外,肯定还有别的更深层次的意思在里面,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不得不这样做,即使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做出这件事情。

另一个时空里面,李二陛下为了李治登基之后可以迅速获得大臣们的支持,所以在自己去世之前把那些朝廷大员贬斥的贬斥,流放的流放,丝毫也不在乎那些臣子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然后等李治登基,立刻下达诏书召回这些被贬斥的大员,大员们自然感激涕零。

难道李二陛下已经打算退位了,所以在为李承乾铺路?李承乾因为帮大臣们说话,已经被勒令禁足,没有命令不得离开东宫,李二陛下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在和整个朝堂作对,并且获得了胜利,苏宁有些感叹,自己费尽心血营造出来的政通人和,还是比不过皇帝的权威,议会制的雏形太过虚弱,根本扛不住铁血君王的雷霆一击。

但是好处就是,拥有终结上层议会制度权力的帝王估计只有李二陛下这位战功赫赫的马上皇帝了,除了他本人以外,李承乾并没有这样的威望,他所有的只不过是为大臣们说话,而被禁足的恩情而已,还有就是……

自己!

李二陛下这样做,难道不也是为了自己吗?他这样做,好像不仅仅是在为李承乾铺路,也是在为自己铺路,在大贬官之前,还有七八个官员被贬斥了,那些官员都是平常和自己不对付的那些官员,估计之前的流言也是他们放出来的!

借着这股东风,帮自己把最需要对付的对手也给罢黜了,帮自己扫除了最后的障碍,李二陛下这是在为自己退位之后的一切做准备!

九百四十九暴风雨(二)

李泰正处于极度的担忧之中。

父亲突然发狂,变得让自己觉得非常陌生,母亲偷偷的抹眼泪,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抱着自己哭,去找兄长李承乾,但是被父亲派来看管的门卫强行阻止在门外,说什么也不让自己进去,拔刀子也不让进去,找了几个兄弟一起闯门,却被像铁塔一样的玄甲军卫士死死的挡住,绝对不放他们进去。

李泰真的很想调集火器工坊里面已经制作好的二十多门火炮一字儿排开,看看那些玄甲军跑还是不跑,但是李泰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做,估计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所以他只有恨恨的离开。

原本和苏宁一样不问世事的火药王爷李泰正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来了兴致了就和自己的王妃妾侍做做愉快的羞羞的事情,没有兴致了就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面拼命研究火药强化方案和火炮轻便化方案,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但是现在的火药和七八年前刚刚研究出来的火药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这就是李泰最喜欢的日子,过着这样的日子,李泰极为舒爽,人一舒爽就容易胃口好,胃口一好就容易长胖,李泰又不是那种怎么吃也吃不胖的体质,所以果断巨大化了,当然,这并不影响李泰继续做实验,做自己的火药王爷,但是突如其来的皇宫暴风雨却让火药王爷再也不能安安心心的研究火药了。

太子妃苏氏哭哭啼啼的亲自登门请求李泰救救李承乾,李承乾都已经绝食两天,几度昏迷了,她离不开皇宫,找不到苏宁苏侯爷,只能来找李泰。李泰大惊失色,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苏氏哭哭啼啼之下,李泰才知道自己的父亲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贬斥了很多大臣不说,还提拔了不少小人。闹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了,纷纷借口生病不上朝,其余的骨鲠之臣不是被贬斥就是被关押、流放,还有很多主动辞官,右仆射纵横部尚书杜如晦这样的重臣都辞官不做了,自己的兄长李承乾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了几句,就被李二陛下下令禁足。不允许离开东宫,李承乾想不开,开始绝食。

这都两天了,太子妃苏氏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通过长孙皇后悄悄的配合,让苏氏悄悄的离开了东宫,来到李泰的王府找到李泰请李泰出面,大家都知道。李泰是李二陛下最喜欢的儿子,太子归太子。火药王爷李泰不争皇位,但是更为李二陛下所喜爱,而且皇宫内眷不可以随便离开皇宫,这个时候苏氏更是离不开,所以她只有来找李泰。

李泰这才明白了原委,一怒之下立刻奔赴东宫要见到自己的兄长。好歹让他吃些东西,不吃东西怎样也撑不住的,但是东宫被玄甲军卫士看管的密不透风,李泰无论如何也进不去,一怒之下李泰闯进李二陛下的书房。想要讨个说法,怎知平素见到李泰就笑眯眯的李二陛下居然冷眼冷面冷言冷语的对待李泰,怒斥一顿李泰,把他赶出了书房。

李泰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喊来了几个平素交情比较好的兄弟,比如三哥李恪,九弟李治等等,一起求见李二陛下,请李二陛下不要再继续折磨太子兄长李承乾,结果李二陛下不仅没有答应,还拿着马鞭亲自怒抽三个“不孝逆子”。

二十六岁的李恪最强壮,常年练武,保护着李泰和李治,十七岁的李治最小,被李泰死死的护住,受创最少,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和杨妃哭着喊着劝阻李二陛下,李二陛下这才停止了“家庭教育”,让三个逆子全部滚回去,不许再来这里,否则定然严惩不贷。

三个人回去以后,齐聚在李泰的王府里面,一边擦药膏一边计划着李承乾拯救计划,眼看着李承乾快撑不住了,这都快三天了,不吃不喝的铁人也撑不住,为了拯救李承乾,是那个人用尽全力也没有办法,现在只有靠别人了,别人是谁呢?一言不发依旧上朝的大佬房玄龄?已经辞官的杜如晦还是已经贬官的杜如晦?还是其余的什么人?

李泰眼睛一亮,想起了太子妃苏氏曾经说起过的——苏宁,苏侯爷。

这个时候,除了房玄龄,三品以上的大员们被贬斥的被贬斥,辞官的辞官,抱病在家的抱病在家,默不作声的默不作声,只有苏宁一个人独善其身,李二陛下也没有提起过苏宁,似乎是在有意的保护苏宁……

看来他是最后的希望了。

李治没和苏宁有什么来往,对苏宁也不太了解,之知道自己的父亲经常提起苏宁,所以觉得应该是不错的,至于李恪,则稍微露出了一些尴尬的神色,李泰也知道李愔和苏宁之间发生的一点事情,同时感叹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李恪如此英武果断,有担当,让人折服,兄弟里面除了李承乾就是李恪最能服人,最大度,深得众兄弟姐妹的尊敬,就是出身问题比较尴尬,否则谁当未来的皇帝还是个未知数,但是李愔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棍,连李泰都极为厌恶李愔,被父亲禁足三年都死性不改。

“兄长,那种事情,我老师是不会在意的,更何况这个时候是非常时刻,大兄眼看着就要撑不住了,除了老师,我找不到别人可以救下大兄了。”李泰很认真的说道。

李恪抿抿嘴唇,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们一起出去,一定要把苏侯请过来。”

三兄弟立刻组成了拯救李承乾别动队,飞速赶往苏宁的三原侯府,赶到三原侯府的时候才发现苏宁的府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而且一个个都是那些官员的家眷,他们愣住了,若不是苏宁刚好站在府门口劝慰那些官员的家眷少安毋躁。他会想办法,李泰三人还不知道能不能进入三原侯府。

“青雀?李治?李恪?他们三个怎么来了?难道是为了承乾?”苏宁正满头大汗的劝慰着越来越多的官员家眷们,眼睛一扫却扫到了最外围的三个着急的往里面看的王爷。

天知道这些人怎么都来自己府上求救来了?那么多大员,大将,又不是没有人了,怎么都来找我了?不就大半个月没有上朝吗?估计去了也是被李二陛下贬斥的结果。苏宁可不想去做这个冤大头,这个冤大头要是做了谁知道自己的结局是什么?被贬斥再被召回?还是说有特权?

谁知道呢?

不过苏宁还是很快的就清理出了一条路,把三兄弟给拉进了苏府,然后不停地劝慰所有人:“你们放心,本侯不会坐视不理,但是你们都要回去,你们都聚在本侯府门前,惹得全城不安,百姓震恐。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京城不安,这样并非是好事,大家都请回去,安抚一下家人的情绪,你们的事情,本侯一定会想办法的!”

好说歹说之下,这些哭哭啼啼的老弱妇孺总算是全部离开了。满头大汗的苏宁进入府中,一脸郁闷的看着一脸焦急围上来的三兄弟。苦笑道:“你们都看到了,这些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那么多大员不去找,那么多公爵王爵不去找,偏来找我这个小侯爵,找我就可以吗?杜相房相他们那些人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找我能有什么用?陛下就会听我的?他们想得太多了!”

李泰着急道:“老师,我真的要喊你老师了,满朝堂说的上话的重臣,只有你和房相没有被贬斥了,房相一向明哲保身。绝不会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到现在为止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现在除了你,还真没有别人都办法了,而且父亲一直都很看重你,还给你一个传国侯,丹书铁券都下来了,父亲自己都不能改变的事情,不找你找谁?”

苏宁翻了翻白眼:“照你这样说,陛下自己规定的行政规矩他自己还触犯了,你怎么说?这天下皇帝最大,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我们又能怎么办?去闯皇宫?和你一样被打得半死?”

李泰一愣,说不出话来了,李恪接上了话茬儿:“三明兄,我,我就这样称呼你,如何?”

苏宁看了看李恪,他是真的不错,一个真君子,和他那个弟弟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于是苏宁点点头,回了一礼:“吴王不需这样多礼。”

李恪心中一松,随后说道:“不瞒三明兄说,承乾兄长被父亲下令禁足,关在东宫中不让出来,我兄弟三人一起前往探视,都被玄甲军挡住了,我等实在是无可奈何了!”

苏宁苦笑道:“玄甲军是陛下亲军,除了陛下的话谁都不听,你们都不管用,更何况我呢?”

李恪顿时语塞,紧接着,一直没说话的李治开口了:“苏侯,兄长他已经两天两夜没吃饭没喝水了!”

苏宁眉头一皱,看着李治询问道:“两天两夜?不吃饭不喝水?糊涂!当真如此?!”

李治连连点头,李泰一看有戏立马说道:“老师,这是真的,这是我嫂嫂偷偷从东宫里面跑出来告诉我的,要不是如此我也不会硬闯东宫,结果被拦住了,我就带着他们一起去找父亲说情,结果……你看……”李泰掀起了袖子,露出伤痕累累的手臂,李恪也露出了伤痕累累的上身,腼腆的李治可怜兮兮的露出了右手背。

一道又一道血痕。

奶奶个腿儿,老家伙做得太过火了!就算是要铺路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后路给断掉吧!招致那么多怨恨就为了给李承乾铺路,你也太过火了吧!你是要做太上皇的人,你现在又不会死!显然你是要退位啊!你至于吗!被那么多人恨的感觉很好受吗?你难道指望所有人都恨你,然后在史书上骂死你?你不是最要面子吗你这自恋狂!

苏宁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身后的四大护卫说道:“备马,本侯要去一趟皇宫!”

李泰兄弟三人大喜,四大护卫却面露难色:“二郎……这……”

苏宁一瞪眼:“快去!”

四大护卫无可奈何的前去备马,苏宁很快的披上了一件外衣,牵过来福就上了马,和李泰三兄弟一起从偏门离开了苏府,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九百五十暴风雨(三)

“三明兄,你有什么打算吗?是去东宫,还是去父亲的书房?”疾驰的路上,李恪这样询问道。

苏宁咬牙道:“先去东宫,无论如何先让承乾把饭给吃了,水给喝了,真是糊涂,糊涂到了极点,这样子作践自己有什么用处!糊涂!”

李泰担忧道:“老师,玄甲军只听父亲的命令,我等三人都闯不过去,加上你一人,也未必可以啊!”

苏宁怒道:“我有东宫的通行令牌,你别忘了我还是你兄长的伴读,这个令牌陛下一直都没有收回去,我可就靠着这块令牌在皇宫里面行走的,不管那些玄甲军了,他娘的,敢拦着我,我废了他们!他们能打,老子就不能打吗!让他们去问问那几十万异族人!怎么死在我苏宁的手上的!哼!”

这一刻,苏宁霸气外露,李恪和李治都不禁为这个伟岸的男人所折服,也为他和李承乾之间深厚的情谊感到羡慕,至于李泰,早就习惯了他和李承乾之间的种种,见怪不怪了,李承乾遇险之后苏氏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李泰而是苏宁,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皇宫卫兵没有阻拦他们,看到了三个王爷加一个皇宫的常客侯爷,明智的没有阻拦,四匹马疾驰入皇宫,一路上的太监和宫女都是行色匆匆,低着头不敢抬头,至于官员根本看不到影子,虽说是下午了,但是一个官员都看不到算什么回事?李二这个自恋狂到底在干什么!

冲到东宫门口,远远的就看到了穿着玄黑铁甲的玄甲军组成的人墙,整个东宫被黑色的玄甲军看的严严实实的,估计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苏宁一咬牙,停住了马匹。身后三兄弟也随即停住马匹,纷纷下马,随着苏宁冲到近前,李恪已经准备好和苏宁一起硬闯东宫了,他常年习武,一个对付四五条大汉不在话下。至于李泰和李治则很明智的没有选择去拖累两个能打的人。

“来者何人,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准进入东宫!违令者斩!”为首一个玄甲军将领斩了出来,一手阻挡苏宁等人近前,一手握在刀柄上,杀气腾腾,苏宁面色一整,大怒道:“大胆!我乃三原侯苏宁!有东宫通行令牌,你敢阻挡?”

苏宁已经做好了擒住这混蛋然后闯入东宫的准备。身后三个人也肌肉紧绷,紧张的等待着下一个时刻的来临,立刻已经准备好按照之前定下的计划协同苏宁一起闯入东宫,至于后果……去他大爷的后果,后果就到以后再说,先进入东宫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是苏侯爷,那就可以了,陛下有令!只有苏宁苏侯爷才可以进入东宫。其余人等,一律斩!”玄甲军将领突然这样说道。苏宁一下子就愣住了,身后的李泰三兄弟也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只有苏宁苏侯爷才可以进入东宫?其余人都不可以?为……为什么?

苏宁却来不及思考那么多,李承乾的身子骨不算太强壮,虽然也不弱,但是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却不是什么小事。尤其是不喝!最要命!不吃饭可以撑七天乃至更久,但是不喝水,三天就足以要人命,脱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要是脱了水。苏宁到哪儿去找生理盐水给李承乾救命用?不吃饭是小事,可是要喝水!

“既然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你们先回去,等我的消息,我进去找承乾,放心吧,有我在,承乾不会有事的,我会把你们的关心告诉承乾的!我先去了!”苏宁朝着三人点点头,转身进入了层层保护中的东宫,一边走一边觉得头皮发麻,这里起码要有五百名玄甲军战士,一个比一个彪悍强壮,一看就是训练精良的敢战之士,苏宁不是薛仁贵,不是百人斩。

李泰兄弟三人也只能听从苏宁的意见,之前还准备硬闯东宫然后一起受罚,结果不用受罚就可以进去,是最好不过了。

苏宁快步进入又小又破的东宫,轻车熟路,一路畅通无阻,连个太监都看不到,正疑惑着人都去哪儿了,结果在李承乾的卧房门口看到了一群人,一群太监和宫女站在那儿站着,围着一个正在哭泣的宫装女子,苏宁刚走过去就被人看到了,然后有人惊呼:“苏侯爷!”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了过来,看到了苏宁,宫女们和太监们连忙行礼,而宫装女子则是一脸惊喜的站了起来,抹了抹满脸的泪水:“苏侯……苏侯,怎么是您?您?您怎么来了?”

苏宁看着太子妃苏氏,点点头:“太子妃,陛下允许我进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魏王吴王和晋王他们去找到我,告诉我承乾两天两夜不吃饭不喝水了,是不是真的?”

一说这事儿,苏氏就开始掉眼泪了:“是的,是的,不管怎么劝,他就是不吃不喝,都昏厥过去好几次了,可是,可是饭菜都被他给打翻了,他根本就不吃……苏侯……妾身……妾身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苏侯,还请苏侯一定要帮帮妾身……”

苏宁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们再去准备一份饭菜,记住,只要清粥和小菜,别的不用,承乾也吃不了,尤其不要油水,记住了,不过盐可以多放一些。”

苏氏立刻点头:“妾身明白。”

苏宁点点头,表示一切交给自己,推开大门就进入了李承乾的卧房,一进房门就是一股子沉闷的潮湿气息,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于是苏宁径直走到房间的后窗处,打开了窗户,一股清新干爽的风吹了进来,苏宁这才觉得好受一点儿。

“三明,你来了……”李承乾虚弱的声音响起,苏宁快步走到李承乾床边,坐了下来,看着面色苍白脸颊深陷的李承乾,怒道:“你还知道是我来了!我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