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利通过。至于次之的右路则交给罗马军团,而最容易的左路交给了薛仁贵统帅下的波斯军团,虽然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但是波斯军团的人虽然多,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实在是差强人意。

打了那么多次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斗,波斯人独立取得的胜利战斗只有五次,反而败了二十多次,有好几次都被处于弱势的阿拉伯人翻盘,人数还占优,简直是丢脸,就连抢地盘都抢不过罗马人,要是八十个大唐士兵和罗马人抢地盘,罗马人一个都跑不了,全部都要交代在那儿。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精锐尽丧匆匆被拉来充军的阿拉伯信徒到底是有多少战斗力,大家心里面也都清楚,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是接着打下去,他们会彻底崩溃,这些天得到了内部消息都在说明阿拉伯人内部弥漫着悲观的氛围,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真主和先知抛弃了他们,所以他们绝望的离开了这片土地,甚至自尽,主战派的力量越来越小,将军们大量阵亡之后,他们战斗意志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战争计划被很好的保密,只有三方的主将知道,然后把战斗命令下达给其他的将军们,五十万大军就此出发,浩浩荡荡的南下美索不达米亚南部,阿拉伯帝国最后的领土,包括他们的首都,还有他们的圣地,三支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军,很快扫除了零星的游击抵抗军,然后寻找到了探知消息的阿拉伯主力军的防御阵地。

三方面的战斗时几乎同时展开的,阿拉伯人的先头梯队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进行先期阻敌,分别占据险要形势,依靠着城池或者是山峰抵抗三国联军的进攻,不过很遗憾的是,并没有任何的奇迹发生,罗马人依靠整齐的军阵和攻城武器很快攻克了城池,大唐军队用火炮解决了山峰的天险,以几百人的伤亡击溃了四万阿拉伯军的抵抗。

至于波斯人,家底厚实,兵马多,就用一万多人的冲锋伤亡击溃了阿拉伯人的抵抗方阵,薛仁贵的智慧还是不错的,只是波斯人的战斗力实在是有限,数量并不多的新式步军损失的比较多,而传统的重骑兵依然骄傲,不屑于成为步兵。

十万军队的防线仅仅十天不到就被攻破了,这对于阿拉伯人的震慑是巨大的,曾几何时,十万军队可以把波斯人的三十万人打的落花流水,二十万军队也可以面对面击败曾经强大的罗马军团,但是,自从那来自东方的强大国家的军队到来之后,阿拉伯人的好运气似乎就到头了,他们先是损失了著名大将,接着损失了数十万军队,哈里发忧愤病死,国运倾颓。

十万军队惨败之后,国内的情况更加糟糕,缺水,缺粮,缺人,缺武器,很少再有人愿意进入军队为真主和先知战斗,新兵甚至得不到铁制武器,只有木棍和木枪之类的,而这样的武器是无法战胜装备精良的敌军的。

阿拉伯高层的人们也是急得团团转,前线的消息越来越差,敌军距离首都的距离越来越近,屡战屡败之下,甚至有人丧失了战斗下去的信念……

九百二十七论队友的重要性

作为大唐军队最精锐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炮队从诞生开始就因为某种不可控的因素成为了全大唐军队中战功最大的一支军队,首先,火炮从诞生开始就是威力极其巨大的强悍火器,屡屡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让大唐军队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很大的胜利,而且因为李二陛下的原因,炮兵的人选都是按照玄甲军的标准训练和选拔的。

有很多次因为下了大雨而导致火炮无法正常使用的时候,炮队就化身为精锐强干的尖刀部队,承担起相当重要的职责,比如突击,比如直取敌酋之首等等,炮队的士兵有火炮的时候是强大的炮兵,没有火炮了可以任意变换步军和骑军的角色,相当强干,甚至大唐军队中出现了以一支军队中炮兵比例的多少来评判军队的精锐程度。

这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也从侧面烘托出了炮队的精锐程度,尤其是在对付阿拉伯军队的战争中,大唐军队里面的参谋们集体研究出来的结果显示,如果没有炮兵的参战和火炮的出现,估计大唐军队的损失会超过现在的损失的百分之两百还要多。

火炮的出现首先就可以在非常远的距离外精确的攻击到集成军阵的敌军,在这个时代的战斗中,如果不能结成军阵,那么就代表没有战斗力,步兵不结成军阵,在野战中就意味着死亡,骑兵不结成军阵,在野战中就意味着没有战斗力,军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的最大保障也是士兵安全的最大保障之一。

但是大唐军队的火炮出现之后就改变了这一现象,你把军队聚合成军阵,那就恰好成为了大唐火炮的活靶子,一打一个准儿。你离的还特别近,人数还挺密集,于是几发炮弹就能把一个军阵给毁掉,一个军阵少说也有一千人,几炮下去就没了。

于是阿拉伯将军就想啊,这样下去不行啊。这样下去迟早要给唐人把军队打光掉啊,必须要改变啊,必须要做出改观啊,于是他们决定把军队分散开来使用,大唐的火炮没有办法顾及到分开的那么散漫的敌军,阿拉伯人得意的笑了,认为他们立下了大功,但是随后,大唐军队的轻骑呼啸而上。轻而易举的歼灭了分散开来的阿拉伯步军。

他们笑不出来了。

很明显,他们必须要做出改革,必须要对军事艺术进行升级,于是人数少但是战斗力依然具备的小军阵被研究出来了,大军阵被阿拉伯军队抛弃了,不过这不是结束,小军阵被大唐军队堂而皇之的以大军阵收拾掉了,还是陌刀军阵。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阿拉伯军队的小军阵也彻底告别了时代。

阿拉伯人发现,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大唐似乎总能找到破解的办法,比如他们据城而守,那么大唐军队就会用铁炮弹摧毁城墙,再用开花弹杀伤他们。然后潮水一般的军队涌进来,城池告破,往往都不到一个时辰,一座城池就被唐军攻取了。

城池不行,那么据守天险!

天然的山地是绝好的唐军墓地。一位阿拉伯名将决定利用一座天险山峰牵制住唐军,然后他果断悲剧了,唐军使用开花弹和铁弹相互交织的攻打方式,硬是把山峰打的千疮百孔,他们辛辛苦苦营造的天险之地没有多久就被唐军的火炮轰击的七零八落,然后唐军阵营里面的参谋啊这些人,学过相关的知识,还会专门寻找山体薄弱处,然后集中火力轰击山体薄弱处……

一段一段的山峰塌陷,唐军只付出了很少的伤亡,就把一整座山的阿拉伯军队给埋葬了,他们死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而死,那位名将倒是逃出去了,但是被紧随而至的燃烧罐给砸了个正着,最后他的身份还是从一旁的降兵嘴里面问出来的,这是死得最惨的一个阿拉伯名将。

天险阻敌法就此失败,败在了唐军凶猛的火力和强悍的士兵之下,但是,这还没有结束,阿拉伯人的抵抗不停止,大唐军队的进攻和创新也就不会停止,抵抗不停止,一切就都不会停止,薛万彻率领着强悍的大唐远征军一路凯歌,快速的朝着阿拉伯人的国都前进,那里是阿拉伯人最后的栖身之所。

从十几年前的起于微末,再到三年前处于越来越强的上升时期时突然被打压下去,然后到了如今濒临灭亡,似乎历史和阿拉伯人开了一个玩笑,当然了,因为苏宁的出现本来就是一个类似于玩笑的事情,谁都不敢相信一个千年后的灵魂会回到这个时代,没办法的事儿,他一个人的大脑或许还不能够给大唐带来什么,但是当他的大脑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时候,阿拉伯人果断悲剧了。

不得不说,苏宁给他们带来的除了灭亡,就是沧桑。

火炮这残忍的战争机器,也终于被苏宁的那颗大脑提前了数百年带到了大唐时代,给这个冰冷的世界带来了炽热的温度,大唐军队为此开始研究应对火炮的步兵战斗方式,也开始防备敌人掌握了大唐的火炮和火药秘方,所有研究出来的东西都会被一式两份分别放在皇帝的寝宫和魏王李泰的府上,牢牢的锁在皇宫里面,不知道谁有本事和胆子进皇宫偷取这些绝密的文件。

只要大唐一直掌握着火炮,而火炮没有被任何人所得到,那么大唐就几乎是无敌的,阿拉伯人休想获得胜利,同理,波斯人和罗马人也不要想从中获取什么利益,波斯人和罗马人也不是第一次向大唐透露是否可以一起共享那“可以喷火并且带来死亡的绝望的”神器,但是无一例外,大唐方面始终拒绝,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炮兵营地是比主帅大帐更重要的地方,尽出者必须提供完整的信件和相关人的证明,否则不允许进入。就算是薛万彻想要进去看一看火炮,都要拿出主帅的兵符和大印,经过验证之后才可以进去。

为的就是不让任何人得到大唐火药和火炮的制作方式,这是只有大唐才可以拥有的神器,炮兵们非常精锐,非常紧张。三年里面,不止一次的发生黑衣人妄图偷取大唐火药秘方和火炮秘方的事情,无一例外不是被守卫杀死就是被炮兵们杀死,或者生擒之后杀死,但是神问出来的结果却被薛万彻给压了下去,不得向外透露。

个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只要不是什么太过于重要的事情,薛万彻不想和两大帝国翻脸,大唐需要和他们联手。把阿拉伯人的势力彻底消灭掉,让他们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否则这个极具战斗**和进取意志的新兴国家会给大唐的西进战略带来无穷无尽的影响,他们才发展了十几年,就发展的如此强大,逼得大唐需要联合两国之力用三年的时间去消灭它,要是发展个几十年,大唐会不会集中全力才能消灭掉这个可怕的敌人?

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只要有可能,就不能懈怠。凡事皆有可能,万一发生了呢?

李二陛下不敢冒这个险,薛万彻也不敢,所以他尽心竭力的指挥军队尽全力杀伤来自于阿拉伯的敌人,攻取他们每一处据守的据点,而且不接受投降。他们本来就不太可能投降,更别说他们现在投降了对大唐而言只是拖累,大唐已经获得了二十多万的奴隶送到西域去建设当地,够了,现在是进攻时间。俘虏还要用军粮去养活,不值得,就算军粮补给都来自于波斯帝国,这也是不值得的。

远征军一路高唱凯歌,和远征军相比,罗马军队虽然有所曲折,但是大体上还是不错的,以严整的军容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断的击败同样顽强的阿拉伯军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后,攻取了很多战略要地,然后不断的前进,紧随大唐远征之后不断前进,向着最后的胜利推进。

至于波斯帝国一方的军队,怎么说呢,挺让薛仁贵觉得郁闷的,那些重骑兵不参加特训也就算了,居然还在现在轻骑兵和步兵立下大功的时候捣乱,拼死拼活也要出战,结果一万多重骑兵被一万多阿拉伯步兵给打败了,丢盔弃甲的狼狈逃窜,薛仁贵看得青筋直冒,真的很想下令把这些废物全部杀光,拿着最高的军饷,有最好的待遇,战斗力居然如此不堪!

三年的大唐式训练,大唐虽然不会傻到给自己训练出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是波斯人要是太废物的话也会给大唐军队带来影响,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万一遇到了猪一样的队友,那么大唐军队就要被坑了,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大唐方面决定从波斯帝国最顺从的军队入手,那就是步兵。

长期受到歧视的步兵得到了来自大唐方面的关怀之后,几乎是立刻就要投靠了,整整五万人的步兵等于是被大唐收编了,接受大唐训练,使用大唐制式兵器,而波斯帝国方面除了紧紧扣住重骑兵指挥权不松手以外对于步兵居然是毫不理睬的就同意他们由大唐方面指挥和调动,反正一共就五万人而已。

薛仁贵负责这些人的训练,从杜荷离开之后,一年半的时间,训练出了一点样子,可以上战场打仗了,原本这一场战争里面薛仁贵就指望波斯的三万轻骑兵和五万步兵,没想到前面打了两场胜仗之后,波斯的重骑兵们闹情绪了,说地位卑微的步兵都可以打败那些阿拉伯人,他们也可以。

那个波斯主将也是重骑兵出身,自然向着重骑兵,和薛仁贵说了一下,就下令重骑兵出击阿拉伯溃兵,结果没想到这群蠢货居然冲到了林子里面和阿拉伯人纠缠,被打得一头包逃了出来,最后薛仁贵大怒之下放火烧林,把那些阿拉伯人给悉数烧死,这才获取了胜利。

但是因为这个,薛仁贵这一路军队的时间就慢了其余两支军队两天的路程,所以薛仁贵不得不紧赶慢赶,幸好这些重骑兵经历了大败之后反应过来了,心里面知道步兵能打,但是嘴上就是不承认,一副我赏赐给你战功的样子,气得薛仁贵把这支重骑兵直接塞到了全军的最后看管物资去了……

但是饶是如此,还是发生了让薛仁贵想要吐血的事情……

九百二十八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二陛下晚年的时候,对他麾下所仍然存活于世的臣子们有过一个很精准的评论,其中有一条是说当今名将,唯李世绩、李道宗和薛万彻三个人而已,世绩道宗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而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薛万彻作为那个时候李二陛下嘴里面仅剩的三个名将之一,他的战术水准和军事指挥能力自然是毋庸多言,只是他这个人比较情绪化,有些时候状态好,可以打出经典战役,大胜之,有些时候状态不好,战术水准直线下降,大败之,所以他这样的人才也只有李二陛下才有胆气驾驭,也只有大唐那么雄厚的家底子可以给他做后盾。

现在的情况毋庸多言,大唐有足够雄厚的底子给薛万彻去挥霍,一场大战打下来,整个战场硝烟滚滚,火热的时代已经提前来临,作为情绪化很严重的统帅,薛万彻特别痴迷于火炮这种武器,他觉得火炮是上天赐给他的神器,那粗大的炮身,那轰鸣的声响,那可怕的撕裂的威力,简直就是他的一切。

他可以为了火炮而疯狂。

每当炮声隆隆的时候,薛万彻就会非常疯狂,乃至于失去了作为统帅的冷静,一个劲儿的要求炮兵拼命轰击敌军阵营,哪怕敌人已经崩溃,正在窜逃,他却仍然要求火炮继续轰击,而不是下令轻骑军火速追击敌军,将敌军彻底剿灭,为此,深深了解薛万彻的李二陛下给了薛万彻的参谋长张琦一个权力——薛万彻发疯的时候,代替薛万彻下令军队的行动。

于是这个时候,阿拉伯军队在火炮的轰击下彻底崩溃的时候,薛万彻又一次红着眼睛大吼大叫的时候。大唐远征军总参谋长张琦摇摇头,无奈的下令火炮停止轰击,轻骑军全线出击,重骑军缓缓前行,步军方阵缓缓前行,准备战场收尾。全军前行。

火炮一停,薛万彻就恢复正常了,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张琦:“我说张小子,你怎么又擅自下令停止炮击!你没看到火炮正在大展神威吗?!你没看到我们已经取得了胜利吗!真是的,每次都在我最爽的时候停下来,你知不知道我这样很难受的!”

年仅二十七岁却被委任为十万大军总参谋长的张琦自然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却是军事大学第四期毕业生里面的第一名,然后志愿进入参谋总部工作。很快就调往远征军中从一个最低级的参谋开始做起,仅仅两年半的时间,就积功至全军总参谋长,被誉为李世绩之后最有希望接任参谋总部总长职位的年轻人,他在远征军里面的时间比薛万彻还要早,所以他丝毫不害怕薛万彻这个壮士的大汉。

“陛下给我的权力,在大帅失去理智的时候,我有权力代替大帅指挥军队。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大帅有何不满之处?战场不是游戏,火炮也不是大帅的玩物!”张琦狠狠地瞪了回去,对于薛万彻每一次都不计后果的使用火炮,他很不爽,不说火炮弹药的造价多贵。早就被波斯人埋怨过,就说你毫无节制的使用火炮,万一炮弹储蓄不足了怎么办?

而且军中现在有一种说法让张琦非常担忧,军中有一种说法就是说炮兵那么强悍,每一次还没开战呢敌军就被火炮轰杀至渣。炮兵捡大头,骑兵步兵和八牛弩队投石机队只有吃残渣剩饭的机会,全军似乎都对炮队有所不满,并且战斗的时候热情也不高,似乎早就预料到结果一样,这让张琦十分担忧。

张琦也深深了解火炮的不足之处,笨重就不说了,没了弹药就是一大块铁疙瘩也不说了,一下雨,防潮不及时的话,火炮就哑火了,那个时候万一遇上大股敌军才是最不妙的,有一次就是这样,多亏了那一批强悍的炮兵变成步兵顶了上去,否则十门火炮估计就要落在了阿拉伯人的手中。

大唐非常防备火炮这样的利器落在别人手中,但是别人不眼馋不考虑是不可能的,不说波斯人和罗马人暗中捣鼓的小动作,就说阿拉伯人,为了对付火炮也是绞尽脑汁,从士兵到将军似乎都在为了和火炮作战而作战,而不是和大唐的军队在作战。

火炮太过于耀眼了。

张琦暗暗担忧。

当然他并不知道如今时节李泰已经开始研究可以让更少的士兵数就可以使用的火炮,或许李泰没有想到制造一个士兵就可以使用的火炮——火枪,但是苏宁已经提前告诉了他,告诉他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的目标是制造出每一个士兵都可以使用的火炮,单兵火炮,那个时候,成千上万的士兵一起使用火炮,啊,那个场景……

的确,在这样的时代,过于强大的火炮是会造成军队内的不满的,炮兵所获得的成就和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强的让其他兵种觉得他们没有必要存在,尤其是八牛弩队和投石机队,他们纷纷觉得火炮可以取代他们的存在,他们几乎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除了下雨的时候出来秀一下,其他时候几乎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炮队立功,然后结束战斗。

薛万彻作为主帅,对火炮的过度偏爱也是他所不满的,作为主帅,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军队带来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作为主帅更要明白自己的行为,更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哪像薛万彻,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呆在炮兵营里面和火炮做伙伴,这简直是把其他兵种不当人啊!

“就算是这样,你也不能总是打断我啊!”薛万彻翻了翻白眼,对张琦说的话表示无奈,也无法反对,这是皇帝给的权力,而且薛万彻也知道自己一旦被火炮调动了情绪就难以自制,所以只好认栽,不过炮声一停。薛万彻恢复了神智,开始对接下来的战役进行分析:“现在情况基本上明朗了,阿拉伯军节节败退,我们已经攻到了他们的腹地,他们没有几天可以蹦达了,张琦。其他两路军队的进展如何?”

张琦快速回答道:“罗马人进展不错,紧随我们之后,七天打了十个胜仗,歼灭了**万的阿拉伯军,已经基本上扫平了他们那里的敌军,大概等我们开到预定地点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按时抵达。”

薛万彻点点头,然后皱起了眉头:“罗马人果然善战,就算我们不来这里。他们估计也可以单独对抗阿拉伯人,估计也就差一点儿,阿拉伯人收拾不了罗马人,所以,我们要对罗马人多注意一点儿,和波斯人比起来,罗马人的威胁更大,对了。波斯人的进展怎么样?仁贵那里没有问题吧?”

张琦有些哭笑不得:“薛将军的来信说波斯人不给他捣乱已经是万幸了,不敢奢求战功赫赫。所以进展比较慢,虽然也是连战连胜,不过至今为止消灭的阿拉伯军不到三万,波斯人自己还损失了四万多人,基本上都是靠人海战术压过去打,阿拉伯人留给波斯人的抵抗力量并不强。估计是早有预计的,把最强的军队放在这里和我们打。”

薛万彻摇摇头:“这波斯人还真是烂到根子里救不了了,算了,这不重要,反正我们最终的目的也是把罗马人和波斯人一起收拾掉。至于其他的事情,我预计在接下来会有不少苦战,阿拉伯人自己也应该明白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所以,应该不会对这些先遣军有什么指望,估计会把大军集结在最重要的地方,集中兵力守卫,然后妄图把战事拖延到冬季,想耗尽我们的给养。”

张琦皱眉道:“不对啊,我们有火炮,什么雄关险阻我们拿不下?”

薛万彻一瞪眼:“你这小子,说你灵光你还真灵光,说你笨你还真是笨,一门心思就想着打仗了?不干点别的事儿!”

张琦一愣,询问道:“何事?我们来此就是为了打仗啊!”

薛万彻捂住脑袋,摇摇头:“你还是太年轻了,军校毕业就进了军队,真该让你在参谋总部待上几年在放到军队里面来,我说你啊,你就不想想,打完了阿拉伯人,我们怎么办?”

张琦更加不解了:“陛下的圣旨是说在波斯罗马两国建立大唐大使馆,留驻一部分军队,然后和两国通商,借此机遇了解两国,瓦解两国,故伎重施,进而消灭两国,占据这里,将这一大片土地全部纳为我大唐国土,不让我们还要干什么?”

薛万彻一把就拍在张琦的脑袋上:“榆木脑袋!”

张琦大怒:“你这是做什么!”

薛万彻怒道:“你啊你啊,你就不会想想别的?我们打完了这仗,就等于是帮罗马人和波斯人消灭了大敌,我们固然安全了许多,但是也给了罗马人和波斯人很多的发展机遇,他们的人口和国土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国土已经很大,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国土,所以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我们是不要的,但是就这样白白给了这两国,我们那六七万子弟兵就白死了吗?!”

张琦皱眉道:“当然不会,波斯人和罗马人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知道!”

薛万彻叹了口气,鄙视的看着张琦:“所以啊,我们不能让他们过得太好,这里集中的是波斯人和罗马人最精锐的军队,让他们和阿拉伯人厮杀,然后三败俱伤,这才对我们最有利,消耗掉他们的精锐军队,让他们把血流干那样的话即使是在我们发展西域的时候也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发展的太过于强盛。

我们就不要用火炮了,决战的时候不要用火炮,就让波斯人和罗马人直接攻城,和阿拉伯人做最后决战,短兵相接,我们可以借口炮弹使用完毕,然后强攻阿拉伯人,让他们三方面打个天翻地覆,然后我们坐收渔翁之利,那岂不最好?这叫借刀杀人你懂不懂,然后我们还要在战斗结束之后制造一点儿事端,让罗马人和波斯人有机会打起来,他们一打起来就没有时间发展自己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你知道不!年轻人!”

张琦愣愣地看着薛万彻这个粗豪的汉子,突然惊觉他可以成为这十万大军的统帅并且获得巨大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不是运气使然,他偶然发个疯,但是他是真的经验丰富,而且非常有远见,这才是他成为统帅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放在这里以依然可以吃得开,我们要把脑筋往这里使劲儿,别一股脑地往前冲,咱们虽然是盟军,但是,这仗一打完,还不知道谁是谁的敌人呢!”薛万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得意的笑了。

九百二十九渔翁

薛仁贵真的很想哭……也有点想笑……

作为一名大唐的将军他很想笑……但是作为一名将军他很想哭……

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率军加入波斯军团之前,薛万彻暗中嘱咐他的话,作为大唐的将军,就要毫不吝啬的使用波斯人冲锋陷阵,他们死得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别去听信什么纸上的条文,那都是虚的,一旦涉及到根本的事情,谁去管你是死是活?我就知道一条,抢地盘,抢人,抢财物,管他娘的!

薛仁贵觉得自己应该贯彻薛万彻的指示,要是三年前的薛仁贵,估计不会答应薛万彻如此卑鄙的计策,但是三年之后的薛仁贵,也在军队里面历练了很久了,对于这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张,有了自己的考量,他已经黑化成了一个合格的将军,当初的纯情小男生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比杜荷更加黑化的腹黑将军。

所以他对于波斯重骑军团被阿拉伯人偷袭得手丢掉了一半的粮草这件事情哭笑不得,波斯重骑军团的一半为此全军覆没,而波斯人的实力也被重创,粮草也没了一半,受到的掣肘也少了一半,任务也完成了一些,薛仁贵觉得接下来的战斗应该比较好指挥了,没了重骑军团搅事儿,他觉得进军的任务会顺利一半。

不过连带着损失了百分之五十的粮草,对于薛仁贵来说,他就要面临一个进军还是就地等待粮草的抉择了,这也多亏了他不相信重骑军团,所以把一半的粮草放在中军,交给大唐军队保护。而剩下的一半用来安抚那些闹腾的重骑兵,结果不出意外的,阿拉伯人也不知从哪儿探知了这支重骑军团的方位和他们押送的粮草的方位,趁夜突袭!

等薛仁贵率援军赶到的时候,阿拉伯人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而波斯重骑军团整整三万人被打的七零八落惨兮兮的。粮草全部被毁,薛仁贵估计这也是三路大军里面绝无仅有的事件,之后薛仁贵虎着脸看着波斯军队的主帅,老家伙红着脸很不好意思,然后答应了薛仁贵,下令所有的重骑军全部北返,去别的地方驻守,退出战争,然后把战争指挥权拱手相让。

薛仁贵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驱逐了三万人的重骑军之后,波斯军团的总兵力下降到了十五万人,不过没有那群蠢货的干预,没有了猪队友的牵连,薛仁贵可以完全放开手脚,也可以不用担心在下一批粮草到达之前会没有饭吃,他下令军队一路猛进,没有再给阿拉伯人攻击他的机会。

期间还发生了一次阿拉伯军队夜袭的事件。被早就发现的薛仁贵暗中设伏,打了他们一个全军覆没。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一座本来还挺坚固的城池,然后一路高歌猛进,波斯军队也发挥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终于赶在约定时间的最后一天抵达了约定集合点,那个时候,大唐军队和罗马军队都已经会师三天了。

薛仁贵的顺利抵达让薛万彻大喜。看到波斯军队减员十万的时候也有些惊讶,仔细询问才知道这又是那支重骑军团的问题,而且只是损兵七万,最后三万重骑兵被薛仁贵赶走了,离开了战斗序列。这样一来,五十万大军就还剩下不到四十万,差不多三十七万的样子,而一个多月的进攻中,阿拉伯军队的损失应该在二十万上下。

这场耗时三年多的大型会战,不仅仅让阿拉伯人把血流干了,也让波斯人和罗马人把血流干了,从阿拉伯人偷袭波斯任何罗马人开始算起,四五年间,罗马人损兵起码在四十万以上,波斯人损兵起码在六十万以上,而阿拉伯人的损兵数量估计在七十万左右,大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