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同江防御阵地被全面突破之后,整个大同江流域落入了新罗人的手中,时隔五十年左右,继汉江流域落入新罗手里之后,大同江流域也落入新罗人之手,这便表示除了百济所占据的西南一隅以外,整个朝鲜半岛都被新罗人所控制,并且纵兵向更远处发展,直追高句丽的老巢,高句丽军队全面溃败,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这样的消息,驻扎在辽东半岛的苏宁等人还是很吃惊的,不仅仅吃惊于新罗人此次的大胜利,也吃惊于这一次他们没有收到来自于新罗方面的任何消息和照会,无论是第一任的主帅还是第二任的宋谦,他们都给大唐在辽东半岛的军队发来了照会和出兵请求,希望大唐可以一起出兵对抗高句丽。

不说是不是这样希望的,这至少是一个表示,表示新罗人还在乎大唐和他们的盟约,但是这一回,不仅仅没有收到新罗人的表示,连他们已经攻打到了安市城周围也没有给大唐派来任何信使送来任何消息,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这就未免让唐军觉得有些不爽,尤其是张亮,戎马一生的大将军,居然被一个新罗小子给无视了。

“这厮好生无礼!待老夫亲提一万兵马去问他一问!”张亮恶狠狠的大怒道,提着武器就要冲出去,苏宁连忙把张亮给拉住了,郁闷道:“我的将军啊,你何必如此呢?这新罗小子固然无礼,但是他这样做是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吧?就算这家伙真的有所依仗,但是和前两任的新罗统帅完全不同的做法也的确有些奇怪,新罗国内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我觉得这是他的个人行为,不是新罗的意思。”

张亮怒道:“那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让他瞧不起老夫?不可能!不可能!老夫一定要给他一点儿颜色瞧瞧!哼!”

张士贵站起来劝阻道:“话也不能这样说,如今高句丽的形势却是非常危险,而新罗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样的情况下,这小子难免有些飘飘然,那宋谦之所以丧命,也就是如此,打败了高句丽人夺取了那么多的土地,换作是别人,大概也会如此,只是,这小子的确相当的无礼,就算是宋谦,也是发来了照会和请求出兵的文书,而这小子……”

苏宁点点头道:“此人留不得,估计是预见到了我军的打算,消灭掉高句丽之后,就是联合百济收拾新罗的时候,这个金庾信极有可能预见到了高句丽灭亡之后给新罗带来的影响。所以想尽可能地占据更多的城池和土地以确保新罗站在绝对的优势之上,而让大唐陷入劣势之中,毕竟我们和他们的盟约仅限于大同江以南,以北的土地并不在盟约规定之中,金庾信想来是知道了这一点。”

张亮皱起眉头道:“苏小子,老张,老夫是觉得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休整下去了,这都一个多月了,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必须要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派人回国向陛下讨要更多的兵力送到辽东半岛上来。我们必须要介入高句丽和新罗的战争,否则一旦战略要地被新罗人给抢占了,那对于我们而言岂不是太吃亏了?那新罗就会是第二个更加强大的高句丽了!”

张士贵也紧紧的皱着眉头,说道:“三明啊。这话有理啊。若是被新罗抢占了高句丽的所有战略要地和土地人口。对于我们而言,可是非常不利的啊,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么高句丽一旦全部覆灭,我们就要直接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新罗了,那个时候,大军到来,我们还有多少优势可言呢?你是行军副总管,这件事情我和鄅公没有权利干涉,还是要看你的决定。”

苏宁看了看张亮和张士贵,还是摇了摇头:“不说增兵之事,就说这新罗抢占高句丽战略要地之事,我们姑且不说安市城是否会被拿下,就说其他的地方,可不能忘记这几个月以来高句丽的战火纷飞,把大片土地变成了焦土,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失去了土地和房屋,沦为难民,高句丽没有办法生产粮食,这一年冬季肯定会引发大饥荒。

失去了统一的朝廷,各地政令不一,高句丽如今的情况就是汉末群雄割据的情况,而且还都是些没什么脑子的军阀,只知破坏扩军而不是建设休养,高句丽的国力已经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今冬过后高句丽必将人口锐减,遍地饿殍,整个治安将会崩溃,盗贼土匪蜂起,新罗究竟是会因为得到了这片土地而强大还是得到了这片土地而烦恼,都还是个未知数,更何况,别那么早就丧失对泉盖苏文的信心啊,我可是很相信他的!”

正如张士贵所说的,苏宁才是此次行军的副总指挥,总指挥秦琼远在营州经营当地防务,没办法管理辽东半岛的事情,所以这里的事情全归苏宁管理,李二陛下没有给助战的张士贵和张亮别的权力,而是让他们服从苏宁的行动指挥,所以苏宁不点头,军队是不会出动的。

更别说苏宁的一番解释过后,两人也觉得这个事情的确有些不太对劲,高句丽的生产被完全摧毁,现如今马上就要到夏季,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最糟糕的时候是冬季,到时候粮食全部吃完了,而秋季没有收成,整个高句丽会陷入完全没有粮食可以吃的场面,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

如今还有上一年度的存粮,而再过几个月呢?

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到那个时候,没有粮食吃的高句丽人会做出什么事情?就算是新罗人有军粮,那么面对那些饥饿的高句丽人,新罗人会如何对待他们?没有粮食的高句丽人在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中会如何作出决定?是反抗还是就此饿死?新罗人有那么多粮食接济高句丽人吗?他们有办法建立稳固的统治吗?

很明显,苏宁考虑的更加全面,如今大唐的军队镇守住这半岛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进军了,而回国去向李二陛下讨要更多的军队也不算什么好主意,又能讨要到多少兵马呢?虽然苏宁同意派人回大唐向李二陛下讨要军队增援,但是不论可不可以带来更多的军队,苏宁都不打算进军……

对了,还有官员,对于辽东半岛的行政建设要开始了,派遣一部分官员过来建立州县制的统治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草原上也要负责划分行政区域,但是很明显辽东半岛这儿可以抢占先机,这也是大唐的新近领土。

苏宁是打算先把辽东半岛的行政给整理一下,然后再去考虑出兵的事情,虽然居民不多,汉民更少,但是这里的海洋资源极为丰富,土壤也算是肥沃,不仅仅可以发展渔业,也可以发展农业,加快这里的经济建设,还可以通过北海海道把海鲜贩卖到内地去,增加当地的收入和愿意来此定居的人口的上升,促进当地发展。

苏宁觉得比起行军打仗,自己更加喜欢规划一个地区的行政管理,八字还没一撇,苏宁就写成了一份《辽东半岛疏议》给李二陛下检阅批示,俨然将自己当成了当地的长官,至于军务,反而不是太在意了。

八百一十九高句丽的反击

苏宁从来就没有怀疑泉盖苏文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成果,相反,任何想要从他手中夺取他的东西的人都会经受他的狂风暴雨式的打击以及垂死挣扎,要知道,这位泉盖苏文可是高句丽最后一个枭雄,他活着的时候,李世民大帝三征高句丽功败垂成,他死了之后仅仅两年,高句丽亡国。

或者说,他是凭一己之力保住了高句丽的存在的男人,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苏宁相信自己应该已经和泉盖苏文展开一场大战了。

现在突然冒出一个金庾信,这个在另一个时空消灭了高句丽国的家伙,不过在那个时空中这个家伙是在三十多年之后的花甲之龄消灭了高句丽国,而如今他才三十多岁,他的用兵之术、心性磨练是否达到了那个程度还不是很确定的事情,而且当时他的对手是泉盖苏文的儿子而不是泉盖苏文本人,更别提还有李世绩的帮助。

所以,苏宁并不认为泉盖苏文会束手就擒,然后失败,虽然现在的高句丽比之昔日的半岛三国里面最强大的一个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当时就军力而言,反而更胜一筹,新罗北伐军虽然打败了大同江防御兵团,但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势力不被消灭,尤其是不被新罗人给消灭掉,更为一个耻辱,他们一定会拼死抵抗。

经过战火磨砺的剩下来的高句丽军队,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消灭掉的。

所以苏宁好好的安抚了张亮和张士贵,让他们时不时的带着海军出海捕捞海鲜和抓捕高句丽人送回国内赚取海军的额外军费。而后自己安排好了军队的防务,把总管军队的权力交给了薛仁贵,自己则埋头继续准备对辽东半岛的建设问题,安安静静的做一个美男子,不去管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

事情也正如苏宁所预料的,大唐贞观十年五月初三,从北面的安市城传来了新罗军队惨败的消息,吸引了苏宁的注意力,全方位的了解这个情况之后,苏宁觉得很满意。泉盖苏文果然不是盖的。虽然他的名字里面有个“盖”,其他的那些实力派们虽然没什么大用,但是垂死挣扎也足够让新罗人喝一壶的。

这次的失败还是因为东方实力派们所结成的钢铁同盟的最后反扑,在一场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中将新罗北伐军的东征军团打的全军覆没。一举收复了所有的失地。然后居然还首次渡过了大同江。对大同江以南的失地首次进行了收复战争,大肆打击那些刚刚准备恢复当地秩序的新罗人,捣毁了新罗军队的后方基地。

泉盖苏文虽然渡江打过一场。但是没有停留,而是迅速返回,他的兵力和他的资源不足以长期占据大同江以南的一个地区,否则迟早会被蜂拥而至的新罗北伐军给吃掉,而且还难以支援,没必要把军队全部浪费在和新罗人的拉锯战之中,他的兵力可不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他没有试图收复大同江以南的地区,可是这一次东部实力派钢铁同盟却决定这样做了,他们一共凑出了十二万兵马,除了在各地收拾新罗人的残军和落单的军队之外,还对大同江以南失去了几个月的国土进行了反攻,一下把新罗人防备空虚的新占领土地防线打穿了。

这是正在围攻安市城的金庾信所没有料到的事情,他把部分军队分出去到处攻略高句丽的土地和州县,不断的吞噬高句丽的土地,企图建立一个稳固的后勤基地以应对之后的北上攻略,以及将来可以能遇到的来自于唐帝国的威胁,他是知道的,这一次高句丽乘人之危,趁着唐帝国对北方草原发动全面进攻的时机进攻唐帝国的辽东地区。

可是随之而来的一切却让高句丽人始料未及,丢掉了所有可以丢掉的东西,国将不国,但是就算如此,高句丽还是没有灭亡,反而还有一战之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新罗就是安全的,和唐帝国结盟收拾掉高句丽之后,新罗不一定安全,只有尽力的攻取高句丽的领土,攻占战略要地,然后才可以占据有利位置,和唐帝国对峙。

即使不能如此,也要试着立于不败之地,至少也要让唐帝国对新罗产生忌惮,而不是自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情况似乎没有那么容易,他所攻取的那些地区,似乎每一个都是混乱不堪,没有生产,没有确定的居民,人都是难民,土地都是荒芜的,房屋都是被焚毁的,没有粮食可以获取,没有军械可以补充,这种情况让他觉得很不妙,占领的地区却没有办法为他获取更多的补给,对于他而言,实在是一个灾难。

这种情况其实宋谦也注意到了,并且准备给国内发去相关的信件,但是很不幸的是,还没有写成奏折,他就没命了,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是无论是什么情况,如今所面对的还是如此,攻打的地方没有粮食和军械,辛苦的损失得不到补充,一切都要靠着国内的运送,这对于新罗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耗。

前后损失的兵马已经超过了六万人,马匹损失上千,军械、粮草消耗无计,可是除了一些领土和人口之外,高句丽人的领土似乎是一片混乱与荒芜,什么都没有完整的,预料之中的宁静乡村、金黄色的麦浪什么的都没出现,只剩下一片荒芜和饥饿的人群,这让新罗军队不得不用自己的军粮去给高句丽人充饥。

这无形间加大了新罗的损失,十万人的军粮本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还要运送,还要人吃马嚼,运送的十石粮食到了前线只剩下五石甚至更少,粮食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之前自己被任命的时候朝中就有大臣提出过反对意见,反正已经把大同江以南给夺到了手,我们的目的基本实现了,和唐帝国的盟约也到此为止,为何还要继续出兵?

三年的粮食军械积累都已经被消耗掉了,难道还要继续消耗储备?

朝中大臣已经积累了一批极为强势的反对出兵继续征战的力量,对于金庾信而言,如果没有善德女王的一力支持,早就该撤兵回去了,而现在得以继续征战。全是女王的支持。而朝中支持他的人其实不多,原本打下了整个大同江流域的土地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已经达成了预料之外的成果,其实此事就此罢手是最好的。

但是不仅善德女王不甘心。金庾信也不甘心。他们都想为宋谦报仇。所以积攒了很大的力气,要他们就此罢手,怎么可能?被泉盖苏文消耗掉的六万兵马算什么呢?战死的将军和统帅们又算什么呢?金庾信决定继续进兵。攻取安市城,干掉泉盖苏文,并且锁死唐军北上之路。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东征军团全军覆没,各地守军纷纷失败,攻占的东部土地几乎全部都被收复,而整个东部防线也被夺了回去,甚至他们还渡过了大同江去收复属于他们的领土了,金庾信顿时觉得浑身冷汗直冒,他几乎是立刻就下令撤军,然后命令三千多人的马队迅速集结渡江,立刻赶回大同江以南挽救危局。

十万北伐军又一次损兵折将三万多人,失去了那么多本该占据的领土,金庾信都觉得自己可以被处斩了,国内的那些讨厌自己的政敌和军方人物估计也会对自己进行强烈的反扑,金庾信顿时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灰暗。

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动作,此时是深夜,他悄悄的迅速集结兵马,在马队出发一个时辰之后,率军离开了安市城下,并且留下了一支军队埋伏,以防追兵,而此时,距离泉盖苏文得知新罗东征军团全军覆没这个消息还有三个时辰,他还不知道新罗人为何撤兵,那个打仗非常勇猛的家伙为何会撤兵。

直到第二天一早,泉盖苏文得知了新罗东征军团全军覆没,东方实力派联军十万南渡大同江收复失地,他几乎是立刻就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机遇摆在他的面前,他几乎是立刻就集合了六万兵马冲出了安市城,然后一头撞入了金庾信留下的伏击圈,当然了,这个伏击圈的战斗力并不强大,泉盖苏文也并不慌张,初期的混乱过后,泉盖苏文沉着冷静的指挥军队把这支伏兵给吃掉了。

可惜被耽搁了一个多时辰,泉盖苏文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追得上金庾信了,可是他还是决定去追,果然,追到了大同江边上的时候,除了凌乱的脚印和一些被破坏的船只之外,他就没有看到别的东西了,泉盖苏文立刻下令调集船只准备渡江追击,东部联军已经追击过去了,作为西部的霸主,他又如何可以放任不管,被那些人耻笑呢?

金庾信撤军的很及时,刚刚整顿好军队就与一支新罗东部联军的军队狭路相逢,金庾信二话不说就把这支军队给灭了,然后抓了几个俘虏打探了之前马队的消息,得知马队急躁冒进,已经陷入重围被吃掉了,金庾信大怒不止,立刻下令把这几个俘虏杀掉,然后留下一支军队守卫南岸防线,自己带着主力朝着指明的方向追击而去。

东部联军大军突入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新罗本土,善德女王大惊失色,前些日子还是攻取了整个大同江流域这样一个好消息,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高句丽人打回来了?高句丽人开挂了吗?居然就这样打回来了?而且连战连捷,把刚刚占领的高句丽领土上的守军打得节节败退,几乎就快要打到新罗本土了。

从开展以来就一直保持进攻态势的新罗居然被反攻了?十万大军北伐反而遇到了这种事情?金庾信呢?金庾信呢?善德女王顿时陷入了极端的恼怒之中,恨不得立刻找到金庾信,然后把他给杀掉泄愤,宋谦再不中用,也没有导致人家集体追过来,结果你倒好,不仅仅没有打败他们你,还被他们反过来给打了!

善德女王怎么知道金庾信心中的苦楚呢?得知了这消息之后金庾信是紧赶慢赶赶回了南岸,不顾南岸的危险率主力赶着救援新罗本土,连着打了三个胜仗摧毁了障碍军,一门心思的要找高句丽的南征军团决一死战,这些日子都没合过眼,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足见其混乱与担忧。

八百二十金庾信求援

仅仅是几天之前,新罗北伐军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对高句丽的割据军阀们造成了无比强势的威压,可是几天之后,沧海桑田,一切都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新罗北伐军功败垂成,东征兵团全军覆没,西征兵团狼狈撤退,前军三千马队还被高句丽东部联军给消灭掉了,统帅金庾信急急忙忙率领着西征兵团主力截击东部联军。

在距离新罗本土的第一座要塞还有两百里路的时候,金庾信率军截击了高句丽东部联军,一场大战,东部联军后退了一些,金庾信派人联络国内运送粮草和军械,然后准备彻底吃掉这支十万人的高句丽东部联军,为自己挽回一点儿声势,毕竟之前国内肯定慌乱无比,但是自己将功赎罪,应该可以保住项上人头。

金庾信的想法是好的,一开始也比较顺利,使用火攻的计策打败了高句丽东部联军的左大营,斩首两万余,获得了大胜,逼得高句丽的东部联军大营后退了几十里路,金庾信也得到了来自国内的粮草军械和援兵,稳住了局面,新罗女王善德得知之后,稍微松了一口气,原本决定砍掉金庾信的人头,现在也决定不砍了,革职处理。

但是这一切在泉盖苏文率领他的兵团抵达之后发生了变化,其时,泉盖苏文一路打过来,已经顺便收复了那些失去的国土,逼得新罗人退回到了自己的国境线附近的一段区域里面,足足六万人的西部兵团和八万人的东部联军再一次结合在了一起。虽然双方仍然有芥蒂,但是还是约定收拾掉新罗人之后再谈其他的事情。

泉盖苏文负责左路进军,东部联军负责右路进军,互不统属,但是有相互支援的义务,双方歃血为盟,违者天人共罚,死无葬身之地。

高句丽在这一时刻重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已经崩溃掉的高句丽中央军短暂的重组了,虽然时间很短。不过足以让高句丽军队重新焕发出生机。长期以来的互相争斗所锻炼出来的精锐军队展现了它的威力,连破金庾信三座大营,重兵朝着金庾信的总大营冲了过来,金庾信的头发都快愁白了。三座大营丢掉之后他手上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七万。而身后就是国境线的要塞。

如果在国境以外大败高句丽人。那么还有的说,如果是退回国境线以内,那么功劳必然大打折扣。不仅仅没有得到一寸土地,反而把之前两任统帅和六万兵马用生命换取的土地全部都给丢掉了,简直就是罪大恶极,简直可以斩首,金庾信都可以预见到那些家伙的丑恶嘴脸以及家人的痛苦。

金庾信最终决定背水一战,他知道,泉盖苏文的左路军战斗力强于东部联军的右路军,所以若要击破高句丽联军,最好的方式就是击破右路军,把东部联军消灭掉之后,泉盖苏文独力难支,还有唐军在他背后虎视眈眈,他不可能长期待在这里……对了!唐军!

金庾信一拍自己的脑袋瓜子,差点儿忘记了,为何不联系唐军呢?唐军的主力离着泉盖苏文的老巢安市城只有三百里的距离,骑兵奔袭的话不到一个时辰就可以赶到,而且唐军的战斗力也足够,更何况之前的两任统帅都有联系过唐军,只是没来得及协同作战,统帅就……

这一次可不一样了,一开始,金庾信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为老前辈报仇,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他忽略了军阀征兵起来毫不留情的方式,刚刚被消灭掉六万多军队转眼之间又拉起了一只十万人的联军,真是开挂了,而且出于对唐帝国的疑虑,他本能的没有邀请唐军助战,谁知道唐军会对付谁呢?

现在看来,是自己太过自信了,以至于被高句丽人打败,估计现在唐人还在笑话自己,笑话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可是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不请唐军出兵把高句丽人赶走,那么他真的没有把握在十四万人的敌人面前守住自己的领土,保卫自己的国家,他也算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不足。

他决定亲笔修书一封给唐军辽东道行军副总管苏宁将军,请求苏宁将军出兵协助新罗大败高句丽,看在新罗也出兵帮助唐军分担压力的面子上,帮助新罗逼退泉盖苏文,若是如此,必有重谢。

虽然高句丽人在民间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口头交流,却不能书面交流,所以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还是百济乃至于倭国,都在这一时期学习了大唐帝国的汉字作为他们国家的官方文字,一直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乃至于现代在日文和部分韩语中也能看到汉字的踪迹,而在清代之前,东亚地区的官方文字都是高雅的汉字。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读书人、官员、贵族和王族都是以汉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民间由于教育的问题没有普及,所以在十五世纪中期朝鲜的世宗大王创造出朝鲜的文字之后,这个文字还是被当作二等文字用于朝鲜的民间。

在朝鲜和日本,凡是有一点地位的人,都以学习汉语和使用汉字为荣,不去理会那些二等文字,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华帝国的衰亡与崩溃,国家的地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国家的强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强弱,汉字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浮,更是饱尝人间冷暖。

金庾信作为新罗的王族,地位高贵,那么汉语和汉字更是必修科目之一,他也读过很多关于中原文化的书籍,深深仰慕着中原的汉文化,所以对于汉字自然是非常精通的,提笔一篇洋洋洒洒的谢罪文书和求援文书就写了出来。然后立刻派人绕道从海路送往位于辽东半岛的唐军大本营,自己仍然率领军队死守自己的阵地,尽管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支撑到唐军出兵,乃至于他也不知道唐军是否真的会出兵。

从海路走算不上多快,但是也绝对不慢,五天之后,苏宁收到了来自于血滴子的情报,也同时收到了新罗使者带来的求援文书,看到了血滴子的情报之后,苏宁知道自己没有猜错。泉盖苏文乃至于整个高句丽还是有对抗新罗人的实力的。这不,都打到新罗人的家门口了,这算是给了新罗人一个很好的教训,那个骄傲自大的金庾信也被逼得低了头。向大唐求援。

新罗北伐大业已经全部失败。高句丽人收复了失土。乃至于正在向着汉江流域冲击,苏宁知道,高句丽人不是真的想要夺回汉江流域。而是要给新罗人打一针预防针,让他们知道高句丽就算是在内乱也不是他们可以干预的,那是高句丽人自己的事情,新罗人别想参合,你们要是敢参合,我们立马就不打了,联合起来要了你们的狗命!

苏宁冷冷的一笑,阅读起了新罗北伐军统帅金庾信的求援文书,看了一笔漂亮工整的汉字,苏宁还是挺喜欢的,这年头可以把汉字写的那么漂亮的外国人可不算太多,本身教育普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费尽全力尚且还要一点点一点点慢慢来,就别说其他国家了。

不过说到底苏宁还是不想看到新罗人真的被打得太惨,要是真的被打得太惨,拿到时候就少了一个和稀泥的家伙,就会让整个朝鲜半岛的军力多上一部分,少死一点人,那肯定不太好,所以苏宁当然觉得应该出兵协助一下,大不了给泉盖苏文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知难而退,老老实实的回来,别再继续揪着新罗人不放。

但是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帮着新罗人打仗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坑别人怎么可能会轮到别人坑我,我绝对是不答应的,新罗人要想让我帮着他打仗,就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比如钱粮之类的,还有战死军士的抚恤费用等等,新罗来使苦着一张脸说全部答应,就等着大唐出兵了,苏宁笑了笑,还拿出一张纸让新罗来使签字画押,说空口无凭,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才是真的凭据。

新罗来使苦着脸签下了这一份不平等条约,苏宁这才满意的找来了张士贵和张亮,笑眯眯的问他们谁愿意带五千铁骑突袭泉盖苏文的领地,狠狠的给他来一家伙,然后大军在后佯攻高句丽安市城,逼迫泉盖苏文撤军。

张士贵还没说话,张亮就立刻窜了出来:“苏小子,无论如何都要让老夫去,这些日子都快把老夫憋死了,快快快,快把兵符给老夫,老夫这就去收拾泉盖苏文去,快点儿,憋不住了!”

张士贵一脸黑线的闭口不言了,苏宁也是一脸黑线的写下了调兵文书,把兵符给了张亮,张亮兴高采烈的点兵点将出战去了,大唐军队人马虽然不多,不过军械什么的还是齐备的,除了火药被严格保存在苏宁的亲卫军手上,其余的攻城兵器还是足够的,都放在了大营里面,攻城兵团随着张亮一起出征。

张亮先一马当先的率领五千铁骑冲击了高句丽设下的第一道防线,区区两千多人的兵马在那里监视大唐的兵马,张亮以薛仁贵为先锋,派薛仁贵带着一千铁骑冲击防线,要求薛仁贵冲破防线,只许胜不许败,薛仁贵得令之后生龙活虎的带兵出击,这些日子也把他憋得相当难受,一看到高句丽人薛仁贵就两眼放光。

一轮冲击,高句丽的防线就崩溃了,张亮率军随后补上,把这两千人给彻底消灭了,然后马不停蹄地朝着安市城奔袭而去,安市城下还有很多正在整理战场的高句丽人,在没有接到任何战况预警的时候发现了大唐骑兵一往无前的冲过来,当场吓得屁滚尿流的不要命的往城里面跑,城内守军更是不要命的把安市城的城门关闭,根本不在乎是否有人还在外面没有进来。

一阵惨叫过后,世界都安静了,张亮大手一挥,攻城队立刻准备好了攻城武器,投石机开始疯狂的对着安市城倾泻自己的不满与疯狂,大量强悍的大唐士卒对着安市城守军发射一支又一支的弓箭,蛰伏了两个月,大唐的兵马再一次露出了獠牙,让这些已经习惯和比他们弱的对手交锋的高句丽人再一次感觉到了恐怖的降临。

八百二十一火炮的消息

在张亮出兵佯攻安市城的档口儿,苏宁突然接到了来自于长安城的李二陛下的绝密信件,来使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