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体制下,如果能把中国当一个整体看,坐稳11位是没问题的,可如果考虑不同的控制背景,别说11位,13位都轮不到,甚至还要排在印度之后。





第61章 通向铁幕之路(62)
  在重新审视工业产出、财政负担、军费开支后,各强国无一例外做出决定:裁军并压缩军备生产。
  德国是第一个行动起来的,东线战场胜利后,德国就裁撤了100万陆军,至少15万党卫军,然后还停掉了至少一半以上的三班制作业;到1946年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德国再次裁撤了100万陆军,至少5万党卫军,然后所有军工体系的三班制作业全部停止,不过电力消耗没有减少,全部提供给了原子弹项目。
  1946年5月9日是霍夫曼宣布的欧洲联合暨世界反布尔什维克战争胜利纪念日,当然,这只是官方说法,私底下大家都管这个日子叫轴心胜利纪念日,因为轴心不但在欧洲战场取得了胜利,在美洲同样取得了胜利,只因为元首从大局起见不想不过分刺激英国、法国、美国等“友好国家”而重新把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拉出来当做靶子打。
  说起这件事也很搞笑,几个月前杜威政府在德国官方宣传机器中还是怙恶不悛的“战争贩子、财团寡头、犹太阴谋集团”代表,等美共革命一爆发特别是杜威决定和德国停战并秘密从德国借兵后,宣传口吻立即来了180度大转弯,杜威变成了“世界和平维护者,美利坚拯救者及国际反布尔什维克战争”的坚定盟友,这个调头水平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很多观察家的眼镜都碎了一地。
  不过戈培尔部长的能力不是吃素的,在宣传机器全面开动下,杜威被形容为“幡然醒悟,与旧秩序一刀两断”的革命者,悬崖勒马,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美国,挽救了美国人民!”,再加上欧洲之声一直强调的,“德国只反对犹太财团和布尔什维克阴谋分子及其走狗,不想与美国人民敌对”的观点,这个调头技术显得还很高超。
  在胜利日这一天,霍夫曼宣布了两条决定:第一条,德国政府决定于7月15日正式成立欧洲联盟并进行胜利大阅兵;第二条,德国政府再次宣布裁军200万!
  这次200万再加上前次裁撤的220万,另外还有送走的25万ss亚美利加集团军,德国国防力量将要减少450万,从峰值900万的规模一下子砍掉了一半,实际上砍掉的数量还要更多,因为胜利纪念日当天还宣布结束总动员体系和战争状态,所有防空、动员都将恢复原样,国内几十万的防空和后备人员同样可以解放出来。
  除此之外,德国还向美洲共和国、非洲共和国、亚洲领地和德属东西非转移了部分军队,总兵力至少在50万以上,这也不统计在德国本土国防力量之中,因此德国军队账面上的数字严格说起来只有300万出头了。
  日本的裁军计划最初是在堀悌吉强行推动下进行的,先是减去了50万总军,等到德国原子弹爆炸,日本上下意识到堆砌兵力已毫无价值,于是又砍掉了50万总军,两轮下来砍掉了100万军队。
  在日美停战协定公布后,日本为释放善意,决定再次裁军100万。陆军兵力压缩到180万以内,海军砍去1948年后才能完工的军舰建造计划,云龙级/轴心级将在建设到16艘后停止。东久迩宫稔彦王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宁渝合流与中国关系正常化,预期这样又可以减少20…30万军队。
  整体来说,日本兵力大约砍去了一半,为300万略多一些。
  美国情形比较复杂,美共内战前麦克阿瑟以整顿为理由,决定先削减50万陆军兵力,结果削减还未完成,动荡就发生了,最后统计的伤亡超过30万,被卷入的部队则超过120万,另外又恢复了25万亚美利加集团军的数量。
  因此杜威签署的裁军命令是陆军砍去200万,海空军不动,而陆军裁军的格局也很有意思:凡是被美共渗透过的部队,不论战斗力如何,一律遣散;从德国、日本、英国战俘营(悲催的美国人在英国还有10多万俘虏)归来的军队,除军官外,全部遣散;从夏威夷、澳新赎买回来的军队,自愿遣散,原封不动的是总统卫队30万及李奇微带领的,在累西腓和隆美尔周旋了1年多的巴西派遣军。
  杜威裁军的标准很简单:第一要可靠,第二要能打,两条不符合任一一条的都可以遣散,这理由强大的让人无话可说。
  美国空军是削减涉及最少的军种,只有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部队裁减一部分,涉及人数很少。
  海军则重点裁减造舰计划,为回应日本方面发出的善意,美国同样决定1948年才能成军的军舰取消建造:这样一来,原定补足8艘的衣阿华级将只有3艘,原定新建8艘的蒙大拿级也只有2艘可完工,后来金上将据理力争,认为要学习德国搞一艘防空战列舰进行试验,杜威便同意再保留一艘蒙大拿级作为防空战列舰,于是战列舰领域将是3+2+1,与欧洲基本持平,比日本(3大和+长门+2金刚)略强一些。
  航空母舰领域,原定到1948年至少要完成36艘埃塞克斯级,计划最后完工26艘,护航航母则直接停止建造,因为已太多了——现在不是船不够,是合格水兵和舰载机飞行员不够。
  有过华盛顿条约裁军经验的各国都认为目前保留的舰队肯定是超标的,必然还会再次削减,但现在保留一些有利于将来再谈。还有一点让陆军耿耿于怀的是,陆军经过战俘营的都被遣散了,但海军陆战队经过战俘营或者被赎买回来的却保留了下来。
  为拉拢海空军拥护自己,杜威在授予斯坦因纳荣誉五星上将之后又追授“坚贞不屈、与布尔什维克势不两立”的阿诺德将军为空军五星上将,然后又根据阿诺德的身前的意愿,把斯巴茨扶持为空军司令并晋升上将,而麦克阿瑟支持的肯尼则被杜威赶入了预备役;随后他又授予剿灭海军叛乱的金上将、英格拉姆两人五星上将,逃出参联会传令有功并亲自追击叛军的特纳中将被授予海军上将;足足等待一星期后,他才把另外两个五星上将头衔给陆军,其中一个给了马歇尔,另一个给了麦克唐纳,给马歇尔没什么问题,给麦克唐纳打脸打得就比较重——等于总统卫队一下子出了2个五星上将!
  当然陆军也不全是倒霉蛋,第二次围剿中打得还算兢兢业业的李奇微凭借这份功劳再加上坚守累西腓一年多的业绩,也晋升为陆军上将,可怜的克拉克本来也有机会摸一摸五星上将的边,可谁让他第一次围剿打输了呢?不拿掉他总参谋长的职务,杜威还算是手下留情了。
  唯一什么也不动的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艾克婆婆,既没有奖励也没有训斥,甚至对他在澳新的表现也一笔带过,依然让其当了副总参谋长,搞得后者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
  第通向铁幕之路(63)
  “元首,关于美国赔款一节的分配和使用,我想听听您的建议和想法,这对我们下一阶段国际事务谈判很有必要。”
  霍夫曼点点头:理论上对美宣战的轴心国家其实是不少的,除了德、意、日三大国之外,包括罗马尼亚、匈牙利、西俄都是宣战过的,但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拿到了赔款,其他国家一无所获。从美国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和德国、日本在打仗,意大利勉强因为军舰和舰载机飞行员还有一点点微弱的存在感,至于罗马尼亚、匈牙利、西俄是什么鬼?美国表示从未交过手,自然也谈不上赔款谈条件,如果杜威连罗马尼亚都敢赔款,那他这个总统还有脸见人?
  “这些事情还是要让里宾特洛甫出面安抚一圈,给钱是不可能的,但什么表示也没有也说不过去……”霍夫曼分析道,“军队裁员后,大量武器就空余下来了,虽然很多要移交给未来的欧洲联合部队,但并不代表各国就没有国防力量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表示一番。我认为可以安排装备补偿。罗马尼亚、匈牙利各30亿,斯洛伐克、西俄各15亿,其他宣战过的国家每个5亿,总数不超过100亿马克的装备,拿到这批装备后,他们私下也可以调剂余缺,和我们备个案就好。”
  施佩尔点点头:100亿马克不算多,元首这么解决了也算是件好事。
  “至于意大利和法国,他们贡献是不一样的,意大利海军几乎打满了整场大西洋战役,法国海军也提供了军舰、基地、补给和少量志愿兵,我当初答应过两国,打完仗后军舰物归原主,如果有损伤,我们负责赔偿,再加上胜利补偿,他们要单独考虑。”霍夫曼斟酌后道,“意大利安排200亿,法国安排50亿,这和他们的贡献也基本吻合,另外意大利这里还赠送了火箭技术,这算起来同样价值不菲。我对齐亚诺首相是可以交代的。”
  施佩尔赶紧又记下来:元首还是比较大方的,这么350亿安顿后,德国手里缴获的大量美制装备、俄制装备和本国旧装备就可以找到落脚点了。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大战期间我们欠欧洲中立国不少债务,都是用马克记账的,虽然这些年借新还旧腾挪了不少,但总体数目是在继续膨胀,我认为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霍夫曼补充道,“正好杜威也给我发来电报,强烈要求能够在欧洲战后重建中为美国企业开辟一些市场,正好可以把两者对接起来。”
  施佩尔眉头一扬:“比如?”
  “比如可以让美国输出一批钢铁、船舶、卡车和民用轻工业产品,另外我们再用装备和南美各国换一批农产品,用于补偿这些债务国。”霍夫曼想了想,“我希望3年内能够解决德国欠欧洲各国的债务……”
  “但您这么做,我们本国工商界会不会不满?这本来是很好的出口机会。”
  霍夫曼摇摇头:“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德国本土要着眼于新经济体系,不能再走老路了,何况,走老路能走得过美国么?美国基础比我们好,人口比我们低、资源比我们丰富,拼消耗性基础工业我们是拼不过的。”
  施佩尔心想:元首这个方针一出笼,本国的工业体系和资本家看来又要重新洗牌了,能跟上元首思路的大概可以继续独领风骚,跟不上就会慢慢衰落乃至消失。
  “让美国这么干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美国交付赔款的速度能快一点。”霍夫曼继续耐心解释道,“我们和美国约定的时间是20年,但20年时间太长,变数太多,杜威总统现在和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谁敢保证下一届美国总统还能一样想?等过几年美国战争创伤一恢复、原子弹一爆炸,美国的想法肯定就会多很多,我不得不防……我们就举最简单的例子,一战给我们规定了那么多赔款,我们最终还完了么?”
  施佩尔摇摇头,只还了4年,魏玛德国就借口经济危机要求延迟偿还,然后爆发了鲁尔区问题,接下去几年又陆陆续续还了几年,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又难以为继,可见赔款这件事固然要看实力和条件,环境和机遇也很重要。在日本归还欠款这件事上,元首表现得就很大度,主动减免了50亿,然后一下子就把债务在账目上清除了。
  “告诉杜威,接下去一年内我需要拿到300亿美元赔款,其中10亿美元按说好的标准用石油偿付,其他290亿用工业产品和其他原材料偿付。”
  施佩尔默默盘算了一下,10亿美元相当于3亿多桶原油,超过4000万吨,他不禁有些担心起来:“元首,中东石油今年开采量已超过6000万吨,欧洲还有1000多万吨产量,如果再从美国引入4000万吨,会不会一下子石油过剩而造成大跌价?毕竟现在原油价格和即将发行的欧元是捆绑在一起的。”
  “不会,你小看了消耗。”霍夫曼微微一笑,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画递给施佩尔,“还记得这东西么?”
  施佩尔接过一看后恍然大悟:“这好像是战前就定型的大众牌甲壳虫小汽车。”
  “一点没错,当初我许诺每个德国家庭都至少有一辆这样的汽车,可惜被战争打断了,现在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霍夫曼微微笑道,“凡战前就交过999马克的订户,我保证他们在一个月内拿到汽车,同时999马克退还,作为国家延误这么多年的补偿;然后接受新订单,不过现在卖999马克恐怕是不够了,我刚刚了解过,现在我们有更好的发动机,更好的轮胎、更好的收音机等设备,定价至少要到1499马克,不过为了让德国人民享受战争红利,刚才博士给我出了个点子,持有军功章可以抵钱,从最低级的铁十字勋章开始冲抵100马克,到骑士十字勋章可以冲抵半价为止……”
  “这倒是个好办法!可以刺激消费。”
  “我和大众公司、保时捷公司、奔驰公司都说过了,让他们赶紧把坦克生产线改造回汽车生产线,然后全力开工造这种甲壳虫,第一年至少要生产10万辆,这种小汽车一个月要烧多少油?”
  “可能、大概150升左右吧。”
  “这样一年就是1800升,差不多10吨原油才能提炼出这么多升汽油,这就是100万吨的新增消费。德国这么多,法国、意大利、英国、难道也不多用一些?”霍夫曼笑道,“其他提炼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浪费,柴油可以送到乌克兰供拖拉机用,乌克兰人民总抱怨没有足够的柴油,现在潜艇、坦克都不用了,柴油应该会够了;重油可以供应贸易船队,沥青正好用来修路——我们今年的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是多少公里来着?”
  “1700公里!”
  霍夫曼摇摇头:“远远不够,按翻倍算!”
  “那就3500公里!”
  现在施佩尔已深谙基建拉动、投资翻倍的套路了……
  第通向铁幕之路(64)
  “为修建这3500公里,我们肯定还要用大量的卡车运输物资,这同样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消耗。”霍夫曼笑笑,“接下去还有更惊人的消耗在等着我们。你见识过美国大兵作战物资清单中的女士尼龙袜么?虽然我对美国人打仗时候还想着这种事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尼龙袜这玩意对女性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我问过爱娃,她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女性必备的……全德国至少5000万女性吧,每个人按4双计算就是2亿双,你算算要用多少石油?德国女人有了,法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不要么?全欧至少要10亿双!且尼龙袜这玩意不是永远不破的,几乎每年都要更新,你觉得要多少?”
  施佩尔一愣,他一下子还算不出10亿双袜子要多少石油。
  “除了袜子,还有各种各样衣服,以前打仗大家对穿着很随便,一身军服一套就完事了,今后不打仗了还天天军服么?肯定西装的西装、便装的便装、大衣的大衣,女孩子就会更加花枝招展,这些衣服的化纤哪里来?全部从石油来啊……刚才Ig法本公司总裁来见我,说最近工业产品滞销,他有些苦恼,我把这些数字一摆,他急得连凳子都坐不住,说连夜回去安排考虑转产——美国公司能生产,我们也能啊!虽然法国人、意大利人设计时装漂亮,但在服装原料领域德国可是全欧首屈一指的,面料上去了,染料是不是也跟着上呢?这下子化工企业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霍夫曼意犹未尽地说:“从石油中还可以提炼出大量塑料制品,你不是在复兴计划中提出要为德国工人阶级修建20万套住房么?”
  施佩尔苦笑:“最初计划确实是20万套,不过您刚才说了高速公路要翻倍,我在考虑房子要不要翻倍的问题……”
  “能翻倍就翻倍嘛……其实很多家具、家庭用品都是可以用塑料做的,既轻便又卫生,以前我们不用塑料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个特性,而是德国缺油,怎么可能用宝贵的石油来干这个呢?现在不一样了,你都在发愁石油过多的问题,那就正好把消费理念升级一下,提倡用塑料制品!你想,造一把木头椅子多费劲,造塑料椅子有这么费劲么?然后家具领域的钢铁、木头就可以空出来投放到建筑材料领域,我看造40万套房子是可以的,大不了面积稍微修的小一点……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考虑好坏问题,德国工人阶级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嘛!”
  “这些房地产配合你的高速铁路计划,我们就可以大规模发展卫星城了,柏林只有一个,不可能像披萨一样越来越大,那样城市会拥挤不堪,各方面都不利,但卫星城可以多搞几个,我们应该建设一系列中小城市,让德国遍地都是城市,而且要在建设中注意和谐,不要像美国一样搞得富人区和贫民窟尖锐对立——否则下一次革命就要革到你我头上了,这滋味不太好吧?”
  被霍夫曼这么一提醒,施佩尔猛然想起自己来的初衷:是和元首探讨建设大柏林、建设日耳曼尼亚史诗级建筑的事——这件事20年前两人穷困潦倒时曾讨论过多次,也因为大家一起聊空天聊上了瘾,他施佩尔才进入元首的法眼,元首本人不止一次地发下宏愿:一旦将来成功,要完全改造柏林,将柏林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宏大、最气派、最庄严、最现代化的城市,但听现在这口气,似乎想法有所改变?
  他小心翼翼地扯出了这些旧话,霍夫曼呆了一下,猛然想起希特勒还有这个癖好,尴尬地笑了笑:“大日耳曼尼亚还是要建设的,柏林毕竟是第三帝国的首都嘛,不气派一些怎么行?不过重点在于标志性建筑物,整体城市规模就不要扩大太多了……经过了这么多年,我的想法也有所改变,更多地趋向于改造、改革,打破一个旧世界已是千难万难,建设一个新世界就更不容易,所以我们还得悠着点,等复兴计划执行差不多再进行大规模的日耳曼尼亚改造,说不定那时候我都退休了呢……”
  元首要退休?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样把施佩尔炸傻了,元首还不到60岁呢,连政治家的黄金年龄都没到,身体各方面也挺好,刚刚又打赢了世界大战,成就了第三帝国,怎么可能这时候退休?再干20年退休他都觉得早了些!
  “元首,您?”
  “别这样看我,没人逼我,是我自己想的……”霍夫曼微微一笑,“我刚才和戈培尔同志商量了一下,决定在今年圣诞节前夕举行大选——全国直选,我们很多年没搞选举了,不能让德国人民的选票作废,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我要看看人民还愿不愿意继续拥戴我担任元首,如果得票率高,那我就继续再为德国人民服务7年,如果不高,只有请你们另请高明了……”
  “您绝不会落选的……您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有目共睹,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国政治家,建立的功勋万世不朽,德国人民会世世代代记得元首的丰功伟绩,我十分庆幸能在您领导下为德国人民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霍夫曼笑笑,没再继续就这件事多说下去,其实事态很明显,挟胜利余威的元首正是威望最高涨之际,怎么可能选不上?之所以要投票搞一次选举,那是要切实落实有德国特色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选举制度,告诉德国人民他们的选择是对的。霍夫曼都在怀疑还有哪个候选人会跳出来打擂台,国社党内肯定没有……至于国社党外,额……大概要去集中营找吧。
  “差点忘了说,德国和欧洲主要大国要想办法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前期为90天,逐步扩充到270天……从美国来的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用来储存最好不过,现在各国的石油使用都放开了,他们的消耗也会跟着变大……”
  施佩尔马上记下来,要存储就要造储存基地,这也是一个不小的项目。
  “另外还有件事,中国政府和日本很快也要签署和平条约,实际控制南方政权的蒋先生打算派10年前曾出使过的孔先生前来柏林访问,据说希望和他们探讨共同防御反布尔什维克问题,另外还打算从我们这进口200万吨石油产品,日本原则上答应了,表示不会从中作梗……”霍夫曼笑笑,“进口石油产品我表示同意,但前一个使命,等他来了再说,世界大战是打完了,但远东还不太平啊,你觉得德国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呢?”
  “日本打算什么时候对勘察加下手?”
  “不晚于8月15日,再往后天气就太恶劣了,所以日本现在急着和中国停战并实现关系正常化,你还记得不记得,日本当初说作为亚洲代表,如果中日关系能正常化,日本希望我们给中国一个常任理事国地位,投票权少点没事。”
  “我原来是当笑话听的……”
  “我也是。”霍夫曼笑笑,“但没准这事真有可能……真是没想到啊。”





第62章 通向铁幕之路(65)
  “听说,您还想对同志们讲一讲新经济?”施佩尔小心翼翼地问道,“我的那个复兴计划要不要根据您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
  “暂时不用……复兴是恢复性的,新经济是面向未来的,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霍夫曼微微一笑,“再说,新经济我现在只面向德意志,其他各国嘛,你懂的……”
  施佩尔意味深长地笑了:元首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利用德国在技术、规模、地缘和资源等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为德国赢得先发优势——这是下一场经济竞赛的主题曲,德国只有不但在军事上取胜,在经济上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活力才能保证欧盟和世界秩序的稳定。
  “那我能不能先学习起来,心里也好有个数?”
  “我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不过可以和你先聊一聊。”霍夫曼知道施佩尔要和自己聊经济只是借口,归根到底还在于谈今后的政治格局,总动员体系一结束,经济元首的地位便开始下降了,虽然还有个欧洲复兴的施佩尔计划,但毕竟手不能伸得太长,所以如何安抚住施佩尔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新经济要基于政治和世界格局。”霍夫曼拿过地球仪,“今后轴心同盟会体面地结束,但强大的欧洲联盟依然可以在制度上保证德国是世界的中心,这是我们发展经济必须毫不动摇的一点——德国不但在技术上要领先,在规模上也不能太少,我认为至少要保持对美8成的比例,同时保持对英法意俄(西俄)四国总和9成以上的比例,只有这样,德国的大国地位才能确保!没有这种技术的、规模的优势,德国世界领袖的地位迟早会遭到挑战,那时候的战争会比现在更惨烈!”
  施佩尔下意识点点头:对美8成,对欧其余四强国之后9成几乎是元首一直在强调的话语。
  “其次,新经济要基于最坏的打算……”霍夫曼缓缓道,“你知道我所设想的最坏打算是什么吗?”
  “这个……不太清楚。”
  “那就是美国和其余欧洲大国联手对付我们!”霍夫曼正色道,“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环地球德意志经济带——即便整个世界都与我们不睦,我们也有能力保证德意志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这个经济带我取了个名字叫一主三辅。主当然是指欧洲本体,本土经济是创新化,这毫无疑问;第一辅是美洲共和国,这个共和国面积和本土接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非常好,更难的是,周围没有太强的国家,我希望用20年时间将这个国家工业化——至少是传统型工业化,然后把人口搞到2000万以上,所有德国国内的大型财团必须去开设分子,必须投资,那些旧产能必须转移过去,这是政治任务!”
  他站起来正色道:“建设这样一个地区工业化强国的意义何在呢?第一,在军事上可以打赢,只要美国不亲自下场,美洲共和国对付南美这些国家应该绰绰有余,这就不会让本土陷入一场又一场区域战争而疲于奔命;第二,在地缘上发挥内圈优势,一旦工业化,周边都是农业国、资源国,直接就能建立周边经济体系,这就能斩断美国将来凭借经济向南美出击的那只手;第三,在经济上承接转移,随着工业经济的推进,基础工业、制造工业一定会遵循从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这样的转移顺序,在德意志体系内,美洲共和国就是第二档次,非洲共和国和东西非属地是第三档次,亚洲领地是第四档次,我们可以在内部实现梯队转移,投资转移,实现体系内更迭——这是基本国策!”
  施佩尔感觉这句话有点新鲜,但转念一想就是这么回事:发达国家的落后产能过剩后因为投资回报率的关系是一定会对外转移的,元首希望体系内承接和转移,就保留了投资区域和稳定市场。
  “至于非洲共和国和东西非属地,暂时定位为资源获取地和市场销售地,因为我们在非洲面对的是一批更落后的国家或殖民地,他们都与宗主国有联系,要想建立非洲经济圈很困难,说白了,非洲就是欧洲大国吸血的地方,谁吸得更好、吸得更有水平,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上风,为什么英国一直这么强势,光凭本土英国人有啥?”霍夫曼笑笑,“而且我还有一个担心,非洲这些殖民地和属地最终是要独立的……”
  施佩尔大吃一惊:“这……”
  “你不要紧张,我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这过程3年5年看不出来,10年8年有所显露,20年后一定会大爆发——你以为美国人、布尔什维克不会插手?他们一定会经常用天花乱坠的意识形态输出去引导当地人独立、反抗,如果我们花力气去镇压、是剿灭,那就上当了——美国人花几千万美元培训一下恐怖分子就可以给我们捣乱,我们却要花几十亿并出动军队,怎么看都是件亏本的事,所以能压我会压一压,压不住我就把精华部分抽到非洲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黑人将来全部迁走,我搞个纯粹的德意志家园,看有没有德意志人宁可祖国不要也要跟美国人、跟俄国人走?”
  施佩尔摇摇头:“应该不至于如此,北美殖民地独立是因为英国本土太少而且北美人口不纯,我们反过来就不一样了。”
  “还有一个你不得不防——犹太人在赞比亚的那个国家以色列,别看他们现在一股小心翼翼、人畜无害的样子,等他们真正发起狂来,那些黑叔叔们是挡不住的,所以我要安排非洲共和国压着,只有德意志人在,犹太人才不敢狂!真到杀红眼时,利用非洲共和国放一堆原子弹过去整个世界就清净了,美国难道还敢为这个以色列和我们对扔原子弹不成?”
  “至于亚洲领地,老实说30年之内没什么机会,纯粹是发挥一下军事领域的价值——这个远东桥头堡将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尴尬,而且,美、俄来挑拨我们,我们也可以去亚洲挑拨日本的属地——谁敢保证日本将来一定和我们一条心呢?有桥头堡,周围就会倒向我们,所以你看赞成殖民地解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不就丢几片非洲领土嘛,其他人才是要命!你以为巴基斯坦不敢独立?”
  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