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移一点点,他就要去见上帝了。
S艇们突破外围巡逻圈后,迅速撞上了2艘埃瓦茨级护卫舰,可怜的护卫舰们虽然吨位将近是S艇的8倍,但在火力上根本没有优势可言,那3门76。2mm舰炮在近距离密集交火中根本使不上劲,而那2门对空射击的40mm博福斯高射炮在匆忙中放低后发现俯角不够,打不中近在咫尺的S艇们,只有一门20mm厄利孔机关炮和几挺机枪还能勉强还击。
但S艇们可不管这些,他们直接扑到离护卫舰只有30多米的地方,从下往上射击,用恐怖而密集的火力扫荡护卫艇上的上层建筑和人员。论火力密度,2艘护卫艇根本就不能与前后甲板各有4门20mm机关炮的s艇相提并论,更要命的是,那2门40mm和旋风自行高炮是一个货色,无论平扫还是对上仰射都十分灵活,4艘s艇打得2艘护卫艇上惨叫不断——护卫艇是击沉不了,但这轮扫射过后,甲板上完全被洗了一遍,根本没有存活的人口。
几分钟之内,猬集在人造码头附近的Pt艇被s艇们打得起火,护卫舰被打得千疮百孔,更惨烈的是那些正在卸载物资的货轮和登陆艇,完全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让人绝望的是4艘s艇齐刷刷地打开了鱼雷发射管,将大杀器H9鱼雷发射出去,直扑目标显著的人造码头和周围一圈运输舰艇。为了这次战斗,他们将鱼雷定深特意调成了只有2…3米
“轰隆”别说普通货轮,就是万吨级条约重巡也经不起800公斤高爆炸药的摧残,12条鱼雷纷纷爆炸,猛烈的爆炸声将整个人造码头掀得天翻地覆,几无片存,码头上面停着的长脚汤姆、吉普车甚至更重的装甲车和坦克都在强大爆炸冲击波中坐了土飞机,飞起来又溅落海里,砸起一道道水柱。。
更惨绝人寰的是,打光鱼雷之后的S艇们还不肯善罢甘休,步调一致地扑到近海,在近距离用20mm机关官从背后收割防御阵地上的美军士兵,32门机关炮在对付步兵等软目标时效果更是非凡,凡被扫到的步兵躯体都一片片断裂开来,如同一片片麦子被巨大的收割机整齐割掉一般。
美军所有的防御火力都是对付正面德军,根本就没有料到身后会出现攻击者,在码头爆发惊天爆炸时,这批士兵还惊愕地探起身体准备救援,没想到S艇们扫海射击居然如此凶残,滩头阵地上殷红一片,血水把方圆数公里的海岸线全部染红了。
看到滩头阵地上的动静,远处舰队巡逻圈外围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们知道情况不对,立即飞速地扑了过来,少数心急的水手本能地想开炮还击,却被严厉制止——那儿大部分都是自己人,误伤怎么办?
目睹码头、滩头在本方突击下陷入一片混乱的海涅少校笑了起来,在用雷达捕捉到远处美军外围警戒船只纷纷向这里开进时,他的笑意就更浓:林克上校的连环第三击马上就要发动了……
第130章 大西洋绞杀战(18)
海涅少校率领10艘s艇组成的b编队悄悄离开已成一片修罗场的滩头阵地,兜了一个弧形朝远处的美军主力舰队扑去,敌军舰队主力距离萨尔岛大约60多公里的地方出没,滩头阵地上的杀戮已引来了一大群追杀者,他们扑过来也就是50…60分钟时间,B编队需要换另外一条航线,虽然距离会远一点,但他们的速度比驱逐舰和护卫舰们快得多,时间上几乎是差不多的。
滩头阵地上的柯林斯上校看得睚呲欲裂,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手下被人屠杀却拿不出一点办法,只能紧急呼叫后方舰队迅速赶来增援,滩头附近其余受惊的护卫艇和Pt艇胡乱开始射击,因为黑夜中不分敌我的缘故,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做了无用功就是在进行自相残杀……
主力舰队上坐镇指挥的英格索尔和特纳被这种突然的变故惊动了,由于护航航母编队遭遇S艇突击的教训,炮击舰队今天特意在天黑后赶到深海区,不但下令驱逐舰和护卫艇摆出严密的防御和巡逻体系对这些S艇进行严防死守,就连几艘战列舰本身也在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机动,以免留在原地成为靶子,哪晓得敌军并没有来进攻主力舰队,却打了滩头陆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群废物,连几艘S艇都管不住……”被惊醒的英格索尔上将气得暴跳如雷,在司令塔里怒骂连连。
特纳沉默不语,他当然明白问题出在哪:美国海军连续遭受重创,再加上持续扩容的护航航母部队,有经验的一线官兵都尽量往主力舰和护航航母集中,连驱逐舰都开始让一战时期的老军官充当舰长,理论上比驱逐舰等级还低的护卫舰和Pt艇就更充斥着新兵蛋子,让他们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或许还马马虎虎,但这种夜战、近战、突发战斗就太考验经验和反应水平了,实在怪不得他们。
特纳的分析还非常接近事实,德国海军虽然也在快速扩容,但由于几年来损失相对不大,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战斗力,而且德国由于海军思路发展的缘故,其空、潜、快部队的战斗力通常比常规水面舰艇要强,特别是U艇和s艇这两支部队,说是世界第一也毫不为过,这些部队上的官兵除个别例外,基本是不会抽调到主力舰上去服役的,像海涅少校率领的手下就有很多参加过当初昆古尼尔计划中的登陆战役,无正规军舰护航这样惊心动魄的战役都参加过了,现在这种夜袭当然是毛毛雨。
林克上校审时度势地根据手头资源、装备和兵力制定了连环击的计划:第一击先由夜战虎发动,用区区4辆坦克的精准狙杀吸引滩头阵地的视线;第二击由4艘s艇发动,他们用近乎贴身肉搏的狂暴突击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调动一大批美军护航军舰往萨尔岛扑去;就在美军主力舰队防御和巡逻力量受到削弱时,海涅少校的第三击已近在眼前了。
“驱逐舰报告S艇!”正当特纳和英格索尔目不转睛地盯着码头方向的局面平定时,舰长的声音突然从广播里传来,然后很多人都听到了那狂躁不安的马达轰鸣声——这是S艇们将速度拉到44节时抑制不住的声音来源。
所有军舰不敢怠慢,立即以猛烈的5英寸、6英寸炮火开始射击,但由于码头战事引走了一批护卫军舰,美军舰队防御层次不免有漏洞存在,S艇们冒着猛烈的炮火,在4000米的距离上开始释放鱼雷。
整整30条2。85吨的h9氧气鱼雷发射了出来,迅速以最高速度前进,即便按照该速度突击,这些鱼雷也可以跑2万米,如果肯将其放慢到36节(美国驱逐舰常用的Mk11鱼雷一般使用34节的航速),其射程超过4万米(Mk11不到1万米)。
“右舷发现鱼雷!”西弗吉尼亚号上有水兵惊恐地吼叫出来,舰长立即指示左舵45°,希望能规避掉这批可怕的杀手,但只有21节的缓慢速度如何躲得开52节的高速鱼雷,舰舯、舰尾一口气中了2条雷,特别是舰舯部的那条鱼雷,差点直接把这艘服役20年、在珍珠港事件中已沉过一次的老舰直接炸断。实际上,作为当年与长门级并列的Big7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本来没这么脆弱,但珍珠港中遭遇的重创打断了其脊梁,即便修复之后也埋下了隐患。
只见右舷被炸开两个大缺口,舰尾部分更是整个被炸掉,海水疯狂地涌入舰体,整条军舰一边向右侧倾,一边向后倒下去,眼看军舰不保,水兵们如同下饺子一般地跳海——幸亏佛得角靠近赤道地区,如果是11月份的北大西洋,跳下去在海水里泡半小时几乎就不用救了。
特纳吃惊地看着西弗吉尼亚号沉没,这是舰队损失的第二艘战列舰了,还没等他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身边的参谋带着哭腔喊道:“伊丽莎白号,伊丽莎白号也中雷了!”
伊丽莎白号前两天的运气终于用完了,或者说,由于有伤在身,其规避速度不太灵活,很不走运地吃到了一条鱼雷,虽然没有当场沉没,但情况非常糟糕,一口气涌入了4000多吨海水,三分之二的锅炉停止运转,整条军舰的速度下降到只有5节,像一条死鱼一般漂浮在海面上。
最惨的是基德号驱逐舰(弗莱彻级),为保护旗舰新泽西号,硬生生以自己2000多吨的小身板抗下一条鱼雷,然后全舰在新泽西号官兵的注视中被从中间炸断并被冲击波向上抛起,然后又重重地砸落水中,甚至还有不少结构碎片飞到新泽西号的甲板上,300多名官兵最后只救起8个幸存者。
完成鱼雷施放后,S艇们调头就跑,旁边护卫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们早已被本方军舰的损失激发起一大团怒火,哪里肯放,立即就以最高速度追击过去,舰炮火力持续不断地倾泻出去,激起一道又一道水柱,将S艇们笼罩在一片又一片水雾中。
望着身后穷追不舍的美军军舰,海涅少校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来吧,来追吧,很快你们就会知道厉害了,第四击出动!
海涅知道自己这10艘s艇并不是孤军奋战,傍晚时分,水下已有5艘u艇赶到,他们将同样参与今天夜里的突袭,S艇的突击将为这批幽灵杀手创造更好的机会。
听到海面上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和炮弹落水声,所有潜艇舰长们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直接去对付戒备森严的敌军舰队几乎是找死,但在S艇们偷袭得手,场面一片混乱之时,潜艇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就来了。
“鱼雷准备完毕。”
“上浮至潜望镜高度!”
“左舵10°”
“两车进三”(全速)
“全部鱼雷发射。”随着舰长一声怒喝,编号为U…2517的xxi型潜艇舰艏6条鱼雷管喷射出呈20度夹角扇形面的鱼雷直扑美军舰队而去,他瞄准的军舰是勇士号(伊丽莎白女王级)。
“鱼雷!”船上的英军官兵急得大喊,但这已经晚了,至少有3条鱼雷命中了勇士号,巨大的爆炸声让每艘军舰都胆战心惊,甚至连离开战场的S艇们也听得清清楚楚。潜艇发射的鱼雷口径是533mm的氧气鱼雷,虽然威力弱于H9,但装药将近550公斤,几乎等于德国潜艇以前采用的G7鱼雷的两倍,在48节射速时最大射程超过16000米。
最要命的是,勇士号和伊丽莎白号一样都在亚历山大港被意大利蛙人炸沉过一次,再加上上了年纪,修复之后的躯体如何当得起3条鱼雷的暴击?所幸沉没速度不快,挽救了不少水兵的命运。
混乱的舰队最初并不认为是潜艇在作祟,以为只是残存的S艇们释放的鱼雷,甚至还有意识地向远处分散和规避以免让这种据说射程远得不像话的鱼雷找上自己,让海狼们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
潜艇们的杀戮整整持续了40分钟,Xxi型鱼雷最恐怖的不仅是其速度和静音能力,还在于其可怕的再装填能力,20分钟内可以通过液压装填将18条鱼雷全打出去,而每艘Xxi型潜艇可携带23条鱼雷!直到过了十几分钟才有人发现不对,认为海里还有潜艇,驱逐舰才像无头苍蝇一般扑过来投放深水炸弹,此时潜艇普遍已打出2轮甚至3轮齐射了。
闹腾一晚上的夜袭在新一轮太阳升起来之后终于完全消失了,面对惨重的损失,美军上下简直欲哭无泪。
陆军方面:柯林斯团损失了29辆坦克和各类装甲车辆,甚至包括4辆寄予厚望的m6重型坦克,连同虎式的攻击和S艇们的袭击,全团伤亡超过了1000,在滩头的工兵、后勤兵乃至船员又损失了400多人。
海军损失要大得多:伊丽莎白号、勇士号、西弗吉尼亚号沉没,约克公爵号中一条H9雷(重创),衣阿华中一条G9雷(中创),亚特兰大级防空轻巡洋舰沉没了3条,奋不顾身挡枪的驱逐舰报销了3艘。
而他们的战果却少得可怜……
第131章 大西洋绞杀战(19)
到目前为止,美军取得的战果并不多:包括护航航母编队空袭、炮击编队炮击再加陆军登陆在内,给佛得角守军造成的伤亡大概还不到四分之一,林克手下一共1400多人出现了伤亡,这还是包括飞行员的损失在内。其中有400多轻伤员在经过简易包扎和救治后又重新投入了战斗,因此坚持萨尔岛的德军人数依然将近5000人,其中大约4500左右是海军陆战旅成员。
除去岛上的伤亡,德军其他方面的损失也不算太大,参与夜袭的潜艇全部成功脱离战场,第一次攻击航母编队损失了2条s艇,第二次攻击滩头阵地的A编队中4条s艇中最后损失了2条,攻击炮击舰队并引走一大批护卫军舰的B编队又损失了3艘,整个S艇部队前后一共16条参与了战斗,损失了7条,再加上其余艇上的伤亡,一共损失了将近200人。
换而言之,德军伤亡大概是1600余人,而美军前后累计伤亡已超过5000,整整是德军3倍以上。
即便如此,美军还要感谢德军只把炮击编队作为主要目标。如果当时夜袭中的第三击、第四击以更远处的登陆船队为目标,美军就不是简单损失几条军舰,而是要成片损失人了,不过还是有几条射程实在显得过长的鱼雷跑到运输舰队中爆炸,用“缘分”带走了几艘货轮(登陆艇因吃水浅而不够鱼雷炸)。不过谁也不是神仙,再给德军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们依然会拿主力舰队开刀,多干掉一些美军士兵他们认为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美军自己的统计不可能如此客观,他们认为自己至少报销了岛上一半德军,击沉了大约20艘s艇和2艘潜艇——这是各驱逐舰舰长和水手报给特纳的,他们不是要谎报军情,而是在黑夜中和混乱状态下情不自禁地误判。
这个误判看上去也合情合理:德国佬要是没这么多S艇,怎么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杀伤?他们只知道氧气鱼雷的远射程和隐蔽性,根本不明白其威力,如果换成是美国Pt艇要依靠鱼雷取得这么大成果,再加十倍都没用,因为他们的鱼雷很不可靠。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佛得角周围海域也恢复了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个噩梦一般。不过,特难和英格索尔两人现在没心思去冷静地思考成败得失,他们的心情是非常沮丧的,枯坐在会议桌前的英格索尔上将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20岁,头深深地垂了下去,半天后用沙哑的口吻问道:“损失都统计好了么?”
“统计好了,战列舰方面我们损失了2条伊丽莎白级和西弗吉尼亚号,另外还损失了几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外加一些货轮……”一个参谋用沉重的语气说道。
“这么说来,加上加利福尼亚号,我们损失了整整4艘——一半战列舰?”
“还不止如此……”特纳苦笑道,“衣阿华和约克公爵号都中了雷,前者伤势尚可,后者受损严重,不去船厂躺个半年恐怕没法复原。”
“这损失太大了……”英格索尔喃喃自语,声音充满了悲凉,“我该怎么向总统和金上将交代?”
特纳和周围的参谋都说不出话来,当初太平洋舰队在远东进行夺岛战役时,曾遭到过日军自杀武器袭击而沉没了好几艘战列舰(其中就包括西弗吉尼亚号的同级舰科罗拉多号和马里兰号),当初也是沸反盈天,大家对尼米茨的指挥颇有微词,总认为他过于大意。这次特纳在布置中也特意强调了对可能出现的德军自杀武器的防范,结果德军没有自杀武器却用上了近乎自杀性打法,更大的损失出现在了佛得角战役,而且损失更大,颇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护航航母损失了一半,飞机损失了一半,战列舰也损失了一半,登上滩头的柯林斯团损失还是一半——可战役才持续了不到1周,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损耗下去,下周舰队就该全报销在这里了。
“您现在怎么想?”
“没有别的办法,把情况报告给参联会……回去我辞职承担责任。”
“长官,您?”
英格索尔摆摆手:“打佛得角就这么大损失,回去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说句实话,能承担责任的也只有我。”
“问题是,战术和计划都是我制定的,我才应该为之负责。”特纳想了半天,最后咬牙道,“我们应坚持到增援部队到来,一定要拿下佛得角。”
“我不觉得你的策略有多少错误,甚至你比我更提前预料到了战事的残酷,坚决要求再增加1个师和8艘护航航母过来增援,撇开这些不谈,这么大的损失对我们而言就是失败。到目前为止,我们引诱德军舰队前来交战的目的还没有达成,如果他们现在杀过来,我们还有战而胜之的勇气和实力么?”
听英格索尔说起这个,特纳一阵无语,半晌后劝道:“长官,虽然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很让人心痛,但我们必须把佛得角战役打完,至少我们还是占据上风的。”
英格索尔不置可否,正在这时,一个参谋飞也似地扑进来:“长官,跨大西洋陆航报告,亚速尔防空圈内不见德军舰队,另坎宁安上将也发来电报,他们侦查视野里没有德军舰队的影踪。”
“朝我们这里来了?”特纳楞了一下,片刻后心急火燎地说道,“必须让护航舰队立即起飞侦察机判明动向……”
“侦察机起飞,同时把损失报告参联会吧。”英格索尔无奈地叹了口气,“如果查明敌军向佛得角扑来,我军目前的状态可能需要暂时脱离接触躲避风头。”
佛得角时间比华盛顿早4个小时,收到前线紧急电报的金上将这时候才刚刚起床,这几天一直在参联会值守的他显得非常疲惫,昨天夜里接到特纳发来的登陆成功并控制滩头阵地的消息后他才略微放松了一些,难得好好睡了一觉,没想到一大清早就收到紧急电报,而且看副官的脸色并不好,他隐隐约约就知道情况不妙。
不过,金上将是很有长官威仪的人物,他不愿意在部下露怯,依然强撑镇定的神色问道:“看你紧张的模样,昨天夜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
副官不敢接话,只管把电报递给金上将,递上去的时候手微微颤抖,仿佛有千钧重量压在上面一般。
金上将压抑住不安地心情,认真看了起来,不看还好,仔细一看只觉得浑身热血全部往头上涌,在连续几天的疲惫、早晨被突然惊醒以及没有进餐导致的低血糖夹击之下,这个六旬老军人忽然眼前一黑,一头向旁边歪去,副官眼疾手快扶住了他,一边安顿他坐下来,一边呼叫其他卫兵送长官去医院。
众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抬上车,一路疾驰着向医院扑去,但是没过多久金上将就悠悠然苏醒过来了,他平时身体还不错,也没有什么隐疾,刚才只是急火攻心之下一时晕倒了,经过这番折腾已完全苏醒了过来。
他在后座拍着座椅狂骂:“你们这是干什么,干什么?我还没死呢!”
“长官,您刚才样子太吓人了,必须去医院。”
“混蛋,混蛋,紧急军情不能耽误。”
“您刚才昏迷的时候我已让其他人通报马歇尔长官了。”
“好吧,现在我没事了,你们送我回参联会,我要去开会,开会!不能耽误!”
“长官,别去了……”副官带着哭腔,“马偕尔将军说去医院开现场会,总统也在那。”
马歇尔看来也是急坏了,情急之下把罗斯福住院的消息都告诉了金上将的副官,平时这种消息是严格保密的,别说金上将的副官,不是参联会和内阁重要人物都没资格知道。
“好吧。”
金上将的座驾呼啸着驶入医院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医生和护士立即一拥而上,给他做了紧急检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金上将没事,吃块巧克力就好。
“但是,将军,您必须注意休息了,这样连续操劳是不能持久的。”
“好吧,我以后会注意的……”
在罗斯福的病床前,众人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参联会。罗斯福本来一大清早的心情是很好的:昨天夜里金上将和马歇尔给他电话,说佛得角群岛已控制了90%以上,德军盘踞的萨尔岛也登陆成功,只要今明几天再打一下,基本就能拿下来。虽然德军舰队不见踪影,但一想到能拿下佛得角这个战略要地,他就由衷感觉高兴。然后医生又告诉他,由于连日修养,他的身体已大有好转,如果愿意的话明天清晨做个检查后就能出院。
两件事一起过来,让罗斯福感觉浑身十分舒坦,清晨起来的胃口都好了很多,最初看见军方高层过来他还以为是来报告好消息——比如岛上德军见大势已去宣布投降等等……
万万没想到却等来了这样一个噩耗!
他皱着眉头扫视了一下众人,深深吸了口气,用不容侵犯的威严口吻缓缓说道:“马歇尔、金上将、李海、阿诺德4人留下,其他人……出去!”
第132章 大西洋绞杀战(20)
其他人立即退了出去,医生们还帮众人关好门,并示意警卫们看管起来。
虽然窗户和门都是禁闭着,虽然罗斯福所在病房是医院单独一层且配有最高级别的隔音措施,虽然众人已远远退到了走廊上,但那抑制不住、愤怒的咆哮依然隐隐约约从病房里传出来。
“我原以为美利坚大概陆军会比德国人差一点,没想到海军令我更加失望!”
“珍珠港被偷袭、非洲之角被偷袭、佛得角还是被偷袭,我们要被敌人偷袭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才告终止?我们的损失什么时候才能不继续扩大?战略形势什么时候才能尽快扭转?”
罗斯福强支着身体坐在轮椅上,怒不可遏:“你们要更多的船,好,我给你们从英国弄工人,从国会弄钱,给你们造!你们要更先进的武器,好,我投入了足足数倍于敌人的研发经费,用尽一切办法从我们的盟友这里获取最新科技,亲自过问主要技术兵器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一切不利于新武器研发的繁文缛节都被我砍掉;你们说要适应战争、学习战争,我给你了你们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适应,甚至于你们遭遇了一个又一个败仗,我依然选择相信你们、谅解你们,总认为这是战争过程中必要的经历……为维护你们的形象,我不惜代价。”
众人知道这句话后面的分量:所谓《忠诚法令》也好、间谍检索也好、情报侦缉也罢,很大程度上是过于严重和危言耸听了,但并不是没有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树立了战争第一的氛围,同时帮军人们洗脱了屡战屡败的责任。
“但你们呢?你们打成一副什么样子?最强大的战列舰部队、最强大的航母编队居然被区区几艘鱼雷艇或潜艇给打败了!出了这个门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相!美国人民知道你们是这样打仗的话,一定会气得把你们统统送上绞刑柱,希特勒干掉了成打的将军和元帅,德国人却打得越来越强,是不是你们也想经历这样的‘自然淘汰’?”罗斯福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个八度,“我告诉你们,我不是在危言耸听,更不是在蓄意恐吓,先生们,你们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这场战争如果美利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一无所获,大家会是什么下场?”
“我的病我自己清楚,大概也就是这几年要去见上帝了,我死之后你们怎么办?你们一个个身居高位、门生故吏一堆、心腹手下一群,你们以为新的总统会放过你们?你们以为无孔不入的舆论和记者会放过你们?告诉你们,休想!美利坚如果打了败仗,你们一定是替罪羊——因为别人还不够格!”
这番话把众人骂得狗血淋头,所有人脸色都很难看,但谁也不敢出言辩护,因为情况在电报上明明白白写着:第一,德国没有出动主力舰队,甚至都没出动大型军舰;第二,4艘战列舰的损失已摆在那里。这比非洲之角的失败还要难看,那时候毕竟还有个借口是遭到了联合舰队主力部队伏击,敌人不仅有世界一流的航空兵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战列舰,德国人有什么?不就是几条潜艇和鱼雷艇?
“这件事情主要责任在我,我要负全部责任……我……”金上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我把你们留下来是为了出气或为了追究责任么?”罗斯福严厉地扫视了众人一眼,“现在这局面是追究乃至罢免一位或者几位将军就能挽回的么?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么?”
众人一阵沉默。
“现在最大的问题,第一是前线指挥作战的将军们没有信心,沉了几条军舰,死了几千个人就闹着打退堂鼓说要撤退,这是能赢得战争胜利的节奏么?第二是我们的士兵没有信心,他们不敢与同等数量甚至略少于我们的敌人交手,敌人在佛得角的兵力,按你们的说法不过5…6千人,机场被炸、航空力量被摧毁、阵地被我军炮火严密覆盖,敌人动摇了么?投降了么?逃跑了么?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克制、对付我们,白天不行就晚上,大兵团不行就小部队,总而言之,敌人认为我们都是饭桶;第三是我们的军官没有办法,敌人有层出不穷的招数和策略,有非常实用的战地手段,我们打仗的办法笨拙而狼狈,只会片面依靠空中掩护、火力优势、后勤补给——仿佛没有这些就打不了仗,按你们的说法,俄国人早就该崩溃了……说来说去,我们从上到下没有血性,你们还是按部就班地在打仗,一点也没把这场战争当做是生死存亡的斗争。独立战争时期,我们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海军不如人、补给不如人,华盛顿放弃了么?退缩了么?”
罗斯福虽然说得很刻薄,但看问题却是一针见血,众人都迟疑地点点头。
“为什么我这么大力提拔、表彰马修…李奇微,不是因为他打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在困境之中表现出了难得的勇气和血性,他带着部下凭借步兵反坦克武器硬拼敌人的装甲车辆,他敢于和敌人打近战、打夜战、打混战,这样的部队陆军有多少?我们要认清自己的形势,我们在战略局势上落于下风,我们在军队体系建设和官兵能力上弱于对手,如果我们再在作战意志和拼搏精神上不如对手,我们这场战争永无胜利的希望,所以……”罗斯福拖长了声调,“我希望你们能树立正确的意识,我们要立足于用血性和果敢拼对手,要把自己摆在弱势一方,我们没有任何可以自傲的资本。希望你们回去认真梳理一下,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军官、碌碌无为的军官、畏敌如鼠的军官、精神不振的军官统统清理掉,战争时期,我不要论资排辈,谁能带领部队打赢,谁就是英雄。”
“至于佛得角,我只有一句话,一定要拿下,再惨重的伤亡也必须拿下!这样前面的牺牲和付出才有价值,才能对美国人民交代!”
第133章 大西洋绞杀战(21)
罗斯福话虽然不长,但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他对陆海军高层在用人上的按部就班和束手束脚表示不满,金上将这里还好,基本上能打的将军都委以重任,但陆军这里问题就很多,像这次为了平衡,马歇尔第二批挑选增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