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吉芬估计符合预期,14时08分,埃塞克斯号开始放飞攻击机,因为只有一艘航母执行放飞作业,速度偏慢,到14时28分时,总共才放飞了18架SBD和9架TBF——这已是难得的高效率。
哈尔西摇着头:“这样下去可不行,干脆先组成40架左右的编队去进攻吧,否则80架飞机整顿完毕,最初的攻击机油料会出现问题。”
吉芬深以为然,立即5分钟后出击。但还不到5分钟,广播里忽然传出雷达室军官令人大惊失色的声音:“报告,有敌机群袭来,方向85度,速度215节,数量在60…70架之间。”
“为什么敌人这么快又能发动第二次进攻?”尼米茨和哈尔西百思不得其解,吉芬眼疾手快地下达了让战斗机尽快起飞的命令,同时让在舰队上空整队待命的38架攻击机群立即向南出击。
电光火石一瞬间,尼米茨猛然反应过来,追问道:“敌人从西面过来?”
雷达室老老实实报告:“是。”
“上一次也从西面过来?”
“上一次接近的航线角是100度,差不多也是西面。”
尼米茨和哈尔西现在全明白了:敌人一定在西棒球隐藏了航母编队,数量不多,也就一艘舰队航母或2艘轻型航母的规格,但就是这个被他们忽略的敌人射出了隐蔽而致命的一箭。
“我们上当了,堀悌吉这老鬼子摆了我们一道。”哈尔西愤愤地说,“他的炮击舰队、机动舰队才是引诱我们上钩的诱饵。”
不过现在明白也晚了,舰桥里的众人都是一声长叹。
舰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幸亏日军这次编队规模比上次还小一点——可见敌人损失也不小。现在轮到哈尔西体会刚才冢原的感觉了,他一面命令战斗机尽可能起飞,另一方面又把来不及起飞的攻击机、弹药、油料全部往海里推,他们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敌人的帮凶。
眼看美军将埃塞克斯拱卫在中心并吐出猛烈的高射炮火,渊田美津雄很有经验地先压一压节奏,让战斗机前出,引诱美军战斗机扑过来。美国飞行员虽然知道日军举动不怀好意,但也只能扑过来,起码纠缠住日军还能为下面赢得一线生机——多一分钟,航母就能多弹出1架飞机来。
将近50架日美战斗机迅速扭打成一团,渊田美津雄冷冷地带着攻击机在旁边观看,等双方纠缠得差不多时,呼啸一声就如秃鹫一般扑下去。
在这轮进攻中,他果断采用了“剥洋葱”战术,不追求直接进攻阵型中央、有重重保护的埃塞克斯号航母,反而先对外面的护航军舰动手,如同剥洋葱一般,把外表皮一层层剥下来。
头一个遭殃的是澳大利亚海军当家花旦澳大利亚号(肯特级)重巡洋舰,前后甲板各被命中500公斤重炸弹1颗,瘫痪在水面奄奄一息;第二个倒霉蛋是新西兰海军主力利安德号(利安德级),这艘7000吨的轻巡洋舰中了500公斤重磅炸弹后挣扎着沉没了。
渊田美津雄用仅仅4组飞机,12架彗星改就报销掉了澳新海军一半精华,随着右翼缺口大开,天山改凌空扑下,释放鱼雷,一共6条直扑埃塞克斯而去,埃塞克斯躲过其中4条,中了1条,另一条结结实实击中了海伦娜号(布鲁克林级),这艘躲过了第一次南太平洋海战厄运的轻巡洋舰显然没能躲过第二次,瘫痪在海上奄奄一息。
第50章 军舰进行曲(下)
让渊田美津雄无奈的是,尽管埃塞克斯已经中了1条鱼雷,看上去似乎影响不大,规避动作还很灵活,航速也保持在23节以上,接连3个彗星改攻击组下去都让对方成功避开。
迫不得已的他只能选择让天山改把剩余鱼雷全释放出来,然后争取形成混乱场面发动爆击战,但此时檀香山号(布鲁克林级)已奋不顾身上来封堵,8条呈扇形面展开的鱼雷被该舰挡下2条,其余5条偏出,埃塞克斯又中1条,海水大量涌入,倾斜加剧,趁美军上下一片混乱的当口,最后一批彗星改扑下去投弹,该舰前后甲板各中1颗炸弹,腾起冲天黑烟。
但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埃塞克斯号明明已中2条鱼雷再加2颗炸弹,但依然还漂浮在水面上,死活不肯沉没,此时日军飞机已把全部炸弹、鱼雷都用尽,渊田美津雄无奈结束任务,悻悻然地带领剩余飞机返航。
这一轮攻击差点要了埃塞克斯老命,前甲板舰桥附近的炸弹直接干掉了200多名地勤和水兵,后甲板则把舰尾部炸成一片狼藉,两条鱼雷让军舰进水4000多吨,但靠损管前赴后继的努力和几乎逆天一般的运气,这条新锐的舰队航母才没有直接沉没。
不过此时军舰速度下降到只有8节,足迹蹒跚,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有倾覆的危险。
“长官,舰长建议我们更换旗舰。”
“撤退吧,打不过了。”哈尔西仰天长叹。
以尼米茨为首的众将狼狈不堪地登上救生艇转移到阿拉巴马号战列舰上去。
转移过程中尼米茨默然无语,良久后才道:“撤退,尽可能保住埃塞克斯号!”
“已放出去的攻击机群怎么办?”吉芬本想建议放弃任务直接返航,但看着暴跳如雷的哈尔西,他没把该意思表达出来。
“继续执行任务并返航,尽可能去萨拉托加号降落,同时安排1…2条驱逐舰接应跳伞飞行员,尽可能把人都接回来,舰队不能失去他们。”哈尔西下达命令。
“要通知去进攻西面的日军舰队么?”吉芬再次提议。
尼米茨考虑再三后拒绝了,因为部队对西面的情况并不清楚,贸然前往只能招来不必要的损失。
15时05分,村田重治率领日军第三攻击波出发,这一波一共只带了53架飞机,冢原为掩护机动舰队,留下27架防空战斗机,此时游击舰队上空一架防空战斗机也没有,炮击舰队上空也只有8架战斗机——听说舰队飞机损失较大后,堀悌吉再次削减防空战斗机数量,最终只给炮击舰队留下8架。
第三波出发后15分钟,埃塞克斯放飞的最后一批攻击群抵达,27架零战改使出浑身解数拦截,想攻击瑞鹤号的企图全部被拦截了,但意外很快发生了:一架TBF眼看俯冲轰炸机们在瑞鹤号方向占不到便宜,瞅准空子对准龙凤号下手,虽然近十架TBF只有这架飞机投下鱼雷,而且该机很快也被击落,但这条鱼雷却不偏不倚击中了龙凤号舰舯部,并轻而易举地进行穿透,只有1万多吨的龙凤号经不起这种摧残,大量进水倾斜,整条船像条死鱼一样飘荡在上面。
“长官,龙凤号保不住了。”
“弃船吧。”冢原看着零零落落退走的10余架美军飞机,苦笑道,“不知道渊田战果如何,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让他去游击舰队补充,把这里能飞的攻击机全调到角田那里去。”
角田觉治已收到了情况报告,他一方面为机动舰队的损失感到吃惊,另一方面又震惊于埃塞克斯号的坚固,发狠似地对身边人表示:“再打一次,一定要把埃塞克斯号送下海!”
16时44分,已成强弩之末的日军凑出最后45架攻击机去执行第四波进攻任务,使命是一定要找到并摧毁美军2艘受重创的航母。但或许是连续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太多疲惫,阴差阳错之下,他们没找到尼米茨和哈尔西所在的大部队,却偏偏找到了另一个方向上分开航行的新墨西哥号和萨拉托加号——他们身边只有不到6艘驱逐舰。
18时03分,太平洋舰队老兵,自珍珠港战役后就坚持在一线的萨拉托加号终于被3条鱼雷击沉在波涛汹涌的中太平洋上,与他相伴的还有新墨西哥,这艘舰龄将近30年的一战老兵终于步了同级舰密西西比号、爱达荷号的后尘,其沉没也宣告了该级战列舰的完全覆灭。
就在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时,塔拉瓦的美军也到了最终时刻,在得知太平洋舰队撤退,他们再也无法得到任何支援时,已损失将近一半兵力的美军陆战团士气最终崩溃,于傍晚时分选择了投降。
第二天清晨时分,草鹿任一哭丧着脸向堀悌吉报告整体战况。
“长官,情况非常不好……”
“说吧,我有心理准备。”
“翔鹤号重创,预计需要维修5…6个月;瑞鹤号微创;龙凤号、博尔扎诺号沉没;贝亚恩号中创,需进坞大修,损失飞机近180架,飞行员(组)未归队者84人,几无生还可能……榛名号……”
他刚说了一半,机要参谋悄悄递给他一纸电文,草鹿任一看后脸色刷白,手都颤抖起来,半天后才道:“雪风号和时雨号发来电报,遭遇美军潜艇,昨日率先脱离战场去特鲁克的榛名号于今日拂晓连中3雷,最终无力挽救,沉没了……”
“榛名号无所谓,飞行员损失太令人心痛,战损率超过了3成,本来还说带他们都回去休整的……”堀悌吉叹了口气,“打仗总有牺牲,算了……说下战果吧。”
“击沉美军正规航母萨拉托加号,独立级轻空母1艘,护航航母6艘,新墨西哥级战列舰1艘,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2艘,肯特级重巡洋舰1艘,不知名巡洋舰1艘,驱逐舰8…9艘,重创埃塞克斯号,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战果,不过具体不详,击落敌机近400架……”
美军损失除面上统计的这些外,最痛彻心扉的是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刨除A舰队,B舰队一共200多人(组)飞行员损失率将近75%,其中有30多员(组)已在塔拉瓦岛上成功迫降或跳伞,但因为该岛最终被日军占领,这些人也连带着成为俘虏。如果加上A舰队飞行员的损失,整支太平洋舰队投入战役的航空兵损失率高达86%——近乎全部打光。
除飞行员外,太平洋舰队水兵的损失也不少,各舰加起来的人员损失高达3000多人,这还没计算塔拉瓦、图瓦卢上的陆军和陆航损失。吉尔伯特战役的胜利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胜利者都是联合舰队——虽然他们损失也不小。
堀悌吉听完眼睛就亮起来了:“很好,这意味着太平洋舰队主力目前只剩下2艘南达科他级了,尼米茨接下去6…8个月只能躲在珍珠港,其他什么事也干不了。”
“可我们也动不了,大凤要到12月才能服役,瑞鹤至少也要休息1个月。”
“角田带着2艘轻空母就足够横行了。”堀悌吉哈哈大笑起来,“我们不用去打夏威夷,弄支分舰队就能截断美军的航运,没了物资补充,澳新的美军还能蹦跶么?再退一步说,就算澳新勉强能维持,美军还有能力干涉印度局势么?”
草鹿任一想通了,转忧为喜。
“大家开心一点,我们是胜利者!战役打完了,接下去就是回家。等回到本土,我请大家喝酒!一起喝个痛快,墨索里尼首相送了我好几瓶名贵红酒呢。”堀悌吉意气风发地挥挥手,宽慰众人,“至少翔鹤还在不是?我早就准备送它进船厂修理并加装弹射器;博尔扎诺本就是白来的,丢了也就丢了;龙凤号有些可惜,不过还有贝亚恩号冲抵,完全可以。这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胜利,回去可不用把你们关在海军医院里粉饰太平。”
这句调侃话一出,众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帮山本大臣干了他当初想干而没干成的事——全灭太平洋舰队航母!”堀悌吉满脸豪气,“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总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吧?美国人要这么弱,还称得上两洋霸主么?”
司令塔里所有人毕恭毕敬地敬礼:“我等谨为长官贺!”
“诸位,登岛吧,我们去看看陆战队坚守到底的地方……”
虽然陆战队接受美军投降后第一时间就询问了美方有关本军俘虏和柴崎的下落,但美方无论官兵都表示不知道,推断有可能直接丧生于炮火——尸骨无存,日军倾向于接受这种解释。
听完美军俘虏讲述的有关塔拉瓦血战的完整经过,并实地查看了双方血战的堡垒工事群,听者无不动容长长叹了口气,堀悌吉说道:“可惜了!是我的错!我来晚了!收拢阵亡者骸骨,把他们带回国,让他们的英灵终得安宁!”
“奏乐!”
军乐队将激昂的《军舰进行曲》演奏了起来,从第二阙开始,由堀悌吉带头,登陆的1000多名官兵放声演唱:
……
尸随浪花浮海面;
踏过高山;
身自凋零没野草;
吾为君亡;
死而无憾!
太平洋上煤炭燃烧浓烟翻滚;
随风飘,与巨龙一起飞翔!
舷侧重炮齐声巨响,威震太平洋;
如雷灌耳突如电闪,势如破万竹;
跨万里之波涛;
……
“长官,是军歌,海军军歌,是《军舰进行曲》!”地洞里的残兵又哭又跳,几欲发狂,“联合舰队打赢了!打赢了!来救我们了!”
“不会是敌人伪装诱骗我们出去把?”
“不会,米英鬼畜哪里会唱《军舰进行曲》,这一定是我们自己人,自己人。”
柴崎无力地挥了挥手:“出去吧!再不去去,我们都得完蛋。”
“该死,地洞被大石头封住了,挖不开!”有人大哭,“难道我们就这样死在这里?”
在联合舰队大规模炮击塔拉瓦时,塔拉瓦日军残兵所在的地洞很幸运没有直接挨上一发,否则直接就全部挂了,但其他地方的石头和残骸不可避免地盖住了这里。
“你们不是还有手雷么,炸!炸!”
“炸不开啊。”
“笨蛋,谁让你炸开的,弄出声响就行。”
“轰隆”一声闷声闷气的声音传了出来
“什么声音?”
“保护长官!”旁边有人急得大喊,一堆尉、佐级参谋军官将堀悌吉团团保护起来,差点没把他给困死
“去看看,说不定还有残留美军,小心点!”堀悌吉喘着粗气,交代手下,“战斗已经结束了,不要随意杀人,以人道主义为主,俘虏即可。”
说是人道主义,陆战队直接把4号坦克给开了过去——谁知道藏着什么。
半小时后,有人飞奔过来报信:“长官,好消息,好消息,柴崎将军还活着,他和20几个官兵困在一个地洞里,不过状态很差。””
“什么?”堀悌吉大喜过望,“我过去看看。”
“军医,军医,招呼军医过来。”草鹿任一想了想又吩咐道,“把武藏号上的特效药也拿来用,要快!”
堀悌吉赶到现场时,地洞已被掘开,尚能走路的官兵先被救援了起来,已不会走路的柴崎是被人抬出地洞的。
看到柴崎和挣扎在生死边缘、浑身上下如同骷髅,几乎与“活死人”无异的22名幸存官兵,堀悌吉深深弯腰低下头去鞠躬:“鄙人堀悌吉,率联合舰队救援来迟,万望海涵!诸君辛苦!”
周围军官全都低头鞠躬:“我等救援来迟,非常抱歉!”
柴崎在担架上举起哆哆嗦嗦的手敬礼:“卑职柴崎惠次……奉命坚守塔拉瓦,力战不支……兵败丧师,请长官治罪……”
说罢就昏死过去……
第51章 两万公里的远征(上)
第二天天还没亮,冢原就派出了他手头的全部侦察力量去探测埃塞克斯号航母,但一直搜索到中午都没能发现这艘严重受创的敌舰,最后只能收兵,重新与炮击舰队、游击舰队合兵一处,准备先去马绍尔,再去特鲁克补充,然后就返回本土。
埃塞克斯号是注定找不到的,因为在昨天傍晚时分,原本一再要求保住该舰的尼米茨因该舰速度太慢,航行情况又危险,拖累了舰队整体撤退速度,他拒绝了其他人的哀求,忍痛下达命令:人员全部撤离,由驱逐舰释放鱼雷主动击沉。
夕阳西下,埃蒙斯号和格雷森号驱逐舰联手释放鱼雷,一共4条鱼雷近乎同时击中了埃塞克斯号,这一次终于挡不住了。这艘坚强的新锐航母做出了特殊贡献——靠其顽强的漂浮能力,船上70%的的官兵和整个太平洋舰队指挥部最终得以保留下来。
看着它在海面上缓缓下沉,所有人都眼含热泪,很多年轻的,年仅19岁出头的水兵忍不住痛哭失声——这次战役,他们不仅遭到了挫败,还失去了很多朝夕相处的伙伴。
“丢光了全部航母,该怎么和国内汇报呢?”哈尔西愁眉苦脸、痛苦不堪,“金上将一再暗示我们要慎重,结果打成这样,如果他现在站在面前,估计会杀了我的……”
“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我们与日本鬼子的战争会长时间持续下去,不要太过计较一时,更何况舰队也不是毫无收获。”尼米茨解释道,“我们重创了翔鹤号,中创了瑞鹤号,击沉了敌人2艘轻航母,哦,还重创了一艘不知名的中型航母——可能就是法国人那艘贝亚恩号,敌人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打击……”
“很明显我们损失更多,还额外赔进去一艘新墨西哥号。”
正说话间,吉芬匆匆忙忙进来了:“潜艇部队报告了好消息,今天清晨他们击沉了一艘受伤的金刚级战列舰。”
“真的?”哈尔西高兴起来了,“一定是那艘被我们击伤的金刚级。”
“你看,新墨西哥号的损失也扯平了。”尼米茨淡淡地分析起了形势:“日本造船能力很成问题,我们就好得多。类似这样3换2甚至4换2都可以接受。前两天勇猛号航空母舰(埃塞克斯级)已完成海试服役;10…11月间,黄蜂号、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均为埃塞克斯级)将建成服役,另外还有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也将加入舰队。圣诞节前,大西洋舰队会有4艘舰队航母和3艘轻型航母可用,我们还有希望得到另外2艘舰队航母和2艘轻型航母的支援——都是和埃塞克斯号一样的好船,日军最多只能动用2艘舰队航母与2艘轻型航母。随着时间推移,我军新航母服役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日本鬼子迟早会被埃塞克斯级的海洋吞没。”
哈尔西苦笑不已:“您就别强撑着安慰我了,我看你也是一脸痛苦。”
“我不烦恼军舰,论生产,美利坚无可匹敌,我苦恼的是熟练飞行员不够。”尼米茨的问题很有针对性,“你不觉得我们的飞行员素质不行么?这次进攻,抛开A舰队不说,我们其实占有先机,如果B舰队投入进攻的那180架飞机能有日本人的效率,冢原二四三的机动舰队早就被我们打垮了,哪还轮得到他再放出第二、第三攻击波来?”
哈尔西点了点表示同意。尼米茨没有推卸责任的必要,但问题一针见血——A舰队其实用自己的牺牲给b舰队扯开了很大、很好的空档,但两个攻击波、180架飞机的空袭成效却很不好:翔鹤没沉,瑞鹤没伤,只击沉了博尔扎诺号,甚至连龙凤号都没干掉,如果第一波再废掉龙凤或瑞鹤,局面就不会这么难看,也许现在要考虑撤退的是堀悌吉了。
如果双方立场交换,这180架飞机是日军进攻,别说双鹤,只怕另外几艘轻空母、辅助空母也全都被干掉了。
“回珍珠港后,要加大飞行员训练力度,最起码我手里还有2艘护航航母,要充分利用起来。”
“长官,战报写好了,请过目。”吉芬把拟报告国内的长电文递给尼米茨,后者仔细看了半天,划去最后为舰队决策辩解的部分,写上了他刚才与哈尔西这段分析。
“告诉国内,我们不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和日本人打一仗。虽然在战术上失败了,但战略上并未失败,我们成功地消耗了日军力量——至少短期内联合舰队是不会再对欧洲局势进行干扰,不会影响亚速尔战役。”尼米茨想了想,最后又提笔补上了几句话。
哈尔西凑过来一看,发现他写的是:“我愿意继续率领舰队与日军战斗到底,但如需追究责任,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上军事法庭。哈尔西、吉芬等人在我的具体指挥下工作,他们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各项本职任务,并多次在指挥中提出修正和完善的作战决策,无任何过失,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指挥人才,建议留用……”
“长官!”哈尔西和吉芬的眼圈都红了。
尼米茨拍怕两人肩膀:“没什么,我们重新再打过,只要不断消耗堀悌吉来之不易的力量,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消息传回华盛顿已是深夜,参联会值班军官不敢怠慢,紧赶慢赶将电文递给了金上将。金上将匆匆忙忙看完电报,又惊又怒、拍案而起,破口大骂尼米茨“不懂事”——正值亚速尔战役关键时刻,太平洋舰队是他希望能尽可能保留下来的力量,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简直就是……
“我要见总统!”他没丝毫废话,也不打算让这消息过夜。
见到罗斯福时,金上将的情绪略微平静了一些,开始认真思考尼米茨在电报里说的那些话,静下心来想象,他不得不承认目前用两败俱伤的办法来推进战役是唯一可取的策略——在军队素质没有扭转之前,这几乎是美国军队的最好写照。
罗斯福看后同样大惊失色,不过他显然要更沉得住气——当然轮椅也限制他了不能“拍案而起”,他用略微有些激动的声音问道:“这次战役你怎么看?”
“这个……我觉得,整体结果与过程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金上将虽然在自己办公室里将尼米茨和哈尔西两人骂得狗血喷头,但在罗斯福面前却极力维护两人,维护海军的荣誉。
“消极的一面我就不重复了,反正您都看得到——目前太平洋舰队丢光了航母,暂时只能保卫夏威夷,澳新情况不会太妙,有关运输线和补给线也将面临难题;但积极的一面我觉得更多:首先,这勉强算是一次高交换比的战术,起码比印度洋、北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战役的交战成果强得多,我们起码还干掉或重创了敌军4艘航母、2艘战列舰,成绩已超过了前几次作战成果;其次,这次悲壮的战役遏制了联合舰队疯狂进攻的能力,日军的嚣张气焰在袭扰澳新时达到顶点,现在我们狠狠还击了对方,对盟国可以体面交代;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排除联合舰队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欧洲战事的影响,亚速尔战役就是我们对付德意海军,这无疑是有利的。”
罗斯福点点头,算是被说服了,当然他不会完全因为金上将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他不能再对国内披露一次败仗了,特别是塔拉瓦战役刚刚大张旗鼓地表彰过,马上就打脸,这脸也太痛了一些——一点都不符合政治正确的原则。
他沉声问道:“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下月底亚速尔战役就要发动,我建议将10月份服役的军舰给太平洋舰队调过去,先给2艘埃塞克斯级和1艘独立级,再加上目前已在巴西的2艘战列舰,马上又会恢复到3艘航母+4艘战列舰的配置,实力不会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明年年初视情况再增加部队,争取让尼米茨获得兵力优势。”金上将信心还比较充足,“等我们拿下亚速尔,重新在大西洋占据上风后,可以把重心压到太平洋,到时候日本鬼子一定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这个思路与罗斯福“先欧后亚”的一贯思路有所背离,但罗斯福并没直接否认,反而觉得这考虑是正确的,因为目前的远东战场涉及印度和澳新——后者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十分重要。
他考虑良久后缓缓说道:“可以先这么考虑起来,等霸王行动结束,我们再来讨论整体战略的事。”
听到总统口气松动,金上将暗暗放下了心。
第二天清早,因为昨天和罗斯福讨论得很晚,睡得也比较晚,金上将还在休息,冷不防副官打来了电话:“用急促的语气说道,长官,有突发军情,马歇尔参谋长提议召开参联会紧急会议。”
第52章 两万公里的远征(中)
金上将是最后一个走进会场的,一看场面就“咯噔”一下,坏了!所有人都阴沉着脸,气氛压抑,罗斯福总统的眉头更是紧皱着的,他以为众人为太平洋舰队的战况担忧,刚想站起来先说几句宽慰话,马歇尔已开口道:“现在开会,先向诸位通报一则重要情报。”
“四天前,德军占领列宁格勒。”马歇尔生怕他们地理不好,便附带解释说,“列宁格勒原名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苏联建国后将莫斯科定为首都,并将圣彼得堡改名列宁格勒——这是他们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沦陷一个城市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个城市曾经历了2年的包围圈,一直坚持抵抗,但前不久却突然被占领。”
“好吧,俄国人又捅了个大娄子!斯大林这次打算枪毙谁?”
“这不是大篓子,这是个危险的信号。”马歇尔拿出几份电报,忧虑地说,“丢失一个城市本来无足轻重,但后面隐含的阴谋却很大。我们在莫斯科的观察员接到了秘密信息——这是斯大林与希特勒秘密交易的一部分。”
赫尔的语气既忧伤又愤慨:“希特勒以推迟进攻并吸纳俄国难民为条件,换取斯大林让出列宁格勒并释放德国战俘。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德军是看着列宁格勒俄国人撤退而不予干扰或追击的,然后等俄国人完全撤退后,德军接收了该城并得到了红军事先转移过来的2万多名战俘。”
史…汀生大吃一惊:“他们交换了战俘?苏德要秘密媾和?”
“是战俘交换难民,美其名曰人道主义,但有情报显示苏德确实在秘密媾和,具体条件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两个信号非常危险:第一,苏德两军前线战况非常复杂——从7月下旬德军大规模进攻战役结束后,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德军除调集物资、安顿难民外,前线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发动大规模战役,这非常可疑。德军的进攻并不存在问题,各方面条件也具备,如果苏德没有默契,为什么夏季不展开进攻?41年,42年,德国都发动了强大的进攻战役,而我们都知道俄国的冰天雪地不好惹;第二,我们的观察员敏锐地注意到苏联国内对俄罗斯解放军、各东方国家的攻击宣传在迅速减少,而在另一个地方,德国国内对布尔什维克的攻击调门也降低了很多,几乎已很久不再宣传要将布尔什维克彻底消灭干净,我们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巧合……”
众人不禁陷入了沉思:能让德军放弃有利气象条件而不进攻的,必定是足够的利益引诱,他们才不会认为德国元首神志不清——哪怕他真的神志不清,下面还有众多的参谋军官。什么利益能让德国主动放弃进攻呢?那就只有斯大林投降——或者说,停战。
罗斯福的脸色十分阴沉:“虽然我们通过外交渠道还在努力保证让俄国人留在盟军阵营里,斯大林和他的亲密战友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俄国绝不会投降,一定会坚持到底。但我们要清楚,俄国人的信用水平很低,斯大林哪怕不是出于真心,为巩固他的权势和布尔什维克的统治,都有可能答应希特勒的停战条件——反正撕毁条约对他们来说家常便饭。如果苏德停战,我们应该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