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员武将举着一面“赵”字的大旗,只身从城门处慢慢策马而出。看这身影,没有徐荣高大魁梧,却是何人?
………………………………
第二百九十二章 赵岑献关 曹寅控诉
武将策马孙坚的前军阵前,下马,横倒战旗,单膝跪地朗声倒:“虎牢关守将赵岑献关乞降!请诸位大人应允!”
孙坚与袁绍两人顿时面面相觑。
“这虎牢关原来不是空城,还是有守将的。只是这守将明明是徐荣,什么时候又成为了赵岑?”
“昨夜,典军中郎将徐荣已经尽起虎牢关守军四万人撤离此地,逃亡函谷关。只命末将率领两千余名伤残士卒镇守此关!”赵岑解释道。
“你不怕死吗?”袁绍问。
“怕死!但将军命我守关,这是军令!”赵岑答。
“那你为何不死战到底?”袁绍再问。
“将军命我至少守住一夜,末将做到了!”赵岑道。
“倒也是名忠勇之士!本盟主不为难你!起来召集你的部下,放下所有武器,勿要反抗,接受联军的管制!”作为名士,袁绍最喜欢这类“忠于职守”的人才。继完成了旧主的任务,也凸显了自己的强大。袁绍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投降的西凉军得到了最好的待遇,没被虐待。
“文台,你进关受降,万事小心!如有意外,速发信号,本盟主亲率大军,前来救你!若是西凉军诚心投降,万勿滥杀!”
“盟主放心!坚必当不负使命!”孙坚领命,转身领着麾下的一万汝南兵,押着赵岑进入了虎牢关。
……
“卫将军真乃福将也!甫一出战,虎牢关守将赵岑便献关投降!”上党郡守张杨没羞没臊地拍马道。
“早知道,我等应该早就请卫将军出马!虎牢关也就不用打得如此辛苦了!”河内郡守王匡唯恐落后,赶紧补拍一记马屁。
何咸哈哈大笑起来道,“巧合!全部都是巧合!要说威名,也是江东孙文台,数次先登,令徐荣心生恐惧,才弃关逃往!我等还是速速进关,趁着时辰还早,火速前往洛阳一瞧!”
“将军说得极是!”张杨、王匡抱拳一揖,各领着自己的兵马挺进虎牢关。
此时孙坚率领汝南兵已经完全控制了虎牢关,诸侯齐聚之后,决定马不停蹄奔赴洛阳。虎牢关往洛阳,一马平川,再无艰难险阻。至日暮时分,大军赶至洛阳。只见洛阳已经成为一堆巨大的废墟。微风卷起,黑烟四散。莫说金银财宝,就是人烟,也是没有瞧见一点。数百里之地,寂静如荒凉的坟地,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曾经繁华冠绝天下的都城洛阳。
虽然众位诸侯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心底发颤:董贼之心,实在是狠啊!数百年的都城,就此毁于一旦!别说袁绍、袁术、曹操这样从小在洛阳城中长大的官二代,就连只在洛阳待过一段时间的何咸、孙坚等人,看到洛阳城现在的惨状,也是唏嘘不已。
洛阳废墟之中是没办法住人了,众诸侯只能在洛水旁的荒地上,各自驻扎营地。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犯下弥天大罪!我等不应犹豫,速速进兵函谷关,才是正事!”
联军大营之内,袁绍召集众诸侯,再次召开大会。现如今,虎牢关既破,洛阳收复。曹操鼓动着袁绍莫要犹豫,当再接再厉,迅速进攻函谷关。
袁绍却以“诸侯疲困,进恐无益”为理由,不想再攻函谷关。小小的虎牢关,守将不过五万之众,已经让关东诸侯损失惨重,尤其是袁绍的冀州兵,为了起模范带头作用,伤亡不至一万多人。而函谷关不同于虎牢关,西凉军大部队二十余万皆在函谷关以西整装待发,若是硬拼,这一战需要打多少时间?关东联军又需要拿多少人马来填?就算人命足够,辎重粮草还是否承担得起?陈留郡附近的粮草早已消耗完毕,现在的粮草都是冀州牧韩馥从邺城调集而来,损耗极大,不可持久。
袁绍小团体已经有了撤军的打算,纷纷进言不可轻动。曹操又把视线转向袁术,问:“公路兄,是否支持进兵?”
一般来讲,这种出风头的事情,袁术总是抢着干,但今天,袁术的却行为极为反常:端坐着不说话,脸色阴沉,是不是的还盯向卫将军何咸,两人似乎有有新的矛盾。就连最好战的长沙郡守孙坚,也是一言不发,看样子是与袁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营救天子,诛灭董贼,本是我等作为汉臣的本分!没想到,有人以汉臣自居,背地里却干一些汉贼的勾当,这让我等何以敢放心出兵?”袁术此言一出,全场诸侯震惊。
“公路何出此言?在座的各位忠心可鉴,哪里会有你说的小人?”袁绍脸色极为不悦,袁术这举,乃是赤果果分离诸侯联盟。如此重大的时间,事先又没有和袁绍商量,这让袁绍的脸面往哪里搁?
“本将刚刚得到消息,就在我等在虎牢关生死相拼的时候,某人却偷偷将荆州占为己有!”袁术恶狠狠道。
“公路兄,说话要讲证据!”曹操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提醒袁术道。
“曹寅!”袁术拍拍手,帐外进来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
“武陵郡守曹寅,见过诸位大人!”
“武陵郡守?曹寅,你为何在此?是来参加反董贼联军的吗?”孔融一脸逗比地问道。孔融学问是不错,但是政治觉悟真心不行,情商也不高,也不知道他小时候是怎么想到让梨的。
“在下为人所迫害,从汉寿逃至此地,是来向诸位大人讨个公道的!”曹寅进账之后,不敢看何咸。
从曹寅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何咸便心知肚明,知道袁术准备怼自己,但他还真不怕袁术!
“曹寅,你有什么冤情,可以说来。在座的都是大汉的肱骨之臣,一定会秉公处理!”袁术黑着脸鼓励曹寅。
曹寅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本郡指控卫将军何咸,残杀零陵郡守秦劼及麾下军卒三千余人!串通荆州世家,驱赶天子使臣,为祸南郡、武陵、零陵、长沙等郡县百姓!”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谁是幕后黑手?
“什么?!”众诸侯倒吸一口凉气,眼神纷纷转向一直没有说话的何咸。
“想不到,何忠信你仪表堂堂,却是如此道貌岸然之辈!老夫简直羞于与你为伍!”孔融向来鄙视何咸屠家子的身份,曹寅在荆州又略有薄名,也算是士人身份。当即站起来呵斥何咸。
何咸不理会瞎跳的孔融,直愣愣地盯着曹寅道:“曹寅,本将问你,你口口声声说本将杀了秦劼。那么,本将杀秦劼的时候,你在何处?可在当场?”
曹寅一愣,随即解释道:“本郡虽然不在当场,但是武陵郡尉邢道荣当时就陪在秦郡守左右!岂能有假?”
“命武陵郡尉邢道荣进帐对峙!”袁术恶狠狠说道。
“且慢!”何咸喝止道。
“怎么,卫将军不敢对峙?怕了吗?”袁术冷笑道。
何咸嗤笑一声,没有搭理袁术,却将自己的侍卫头子何乾叫过来,在其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唤过来王匡,让何乾坐在了王匡的诸侯位置之上。王匡不知道何咸此举有何用意,但是照做不误。
“可以了!召见邢道荣吧!”何咸吩咐道。
邢道荣一脸惨状进入了大帐,因为烟熏火燎,邢道荣一头引以为傲的大胡子被烧了个精光,就连头发也是多有被火燎掉,东缺一块,西少一块,就跟被狗啃过了一样,极为滑稽。
进入大帐之后,邢道荣光顾着要控诉自己的血海深仇,却没有注意到曹寅一直在给他使眼色。
“邢道荣,华容道烧不死你,你却千里迢迢跑到洛阳来送死,就莫要怪本将心狠手辣了!”端坐在王匡位子上的何乾突然站起来,手指邢道荣呵斥道。
邢道荣吓了一哆嗦,以为中了埋伏,但一看诸位大人都没有动,便意识到这是某人在恐吓他!
“卫将军没想到我邢道荣的命这么硬吧?华容道那么大的火都奈何不了我!我此番前来,就是要为枉死的秦郡守以及那惨死的三千多大汉将士伸冤!看你今日如何抵赖!”邢道荣对着何乾面目狰狞道。
袁术大急,想要说话提醒,却被何咸伸手制止道。面目冷酷,杀意十足,袁术竟被这眼神镇住。
何乾再道:“邢道荣,你看错人了吧?本将可不是卫将军何咸!”
“何咸,你休要抵赖!你这声音模样,就算是化成灰,老邢我也不会记错!”邢道荣腰杆挺得直直的,手指着何乾,一脸正义道。
何乾站起身来,对着众位诸侯一拱手,又回到了何咸的身后。
孔融以手覆面羞愧难当,不敢再说话。曹寅普通一声跪倒在地,失魂落魄。唯有袁术从何咸的死亡之瞪中缓过神来,还不死心,强词夺理道:“何忠信此举非常不妥!你那家将与你声音、样貌极为相似,邢道荣在兵荒马乱中看错了你,也是极有可能!”
邢道荣这才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人,大颗的汗珠当即顺着脑门流了下来。“噗通”一声,邢道荣双腿一软,跪倒在曹寅的身侧。若是控诉不能成立,得不到诸侯们的认可,邢道荣可以想象得到,卫将军何咸的报复将会是多么残酷。
“邢道荣,本将问你,秦劼乃零陵郡守,你是武陵郡尉,你们两人跨越州郡,跑去南郡的华容道,却是何故啊?”何咸收起杀气,心平气和地询问道。
邢道荣已经分不清楚,现在问自己的是不是何咸。
“回大人,末将奉郡守之命,跟随秦郡守前去阻击……啊,不,是剿灭锦帆贼!”
“对!是锦帆贼!锦帆贼为祸荆州久矣!秦郡守决定为民除害,故与我商议,共同出兵!”曹寅突然反应过来,就着邢道荣的话解释道。
“既是为剿灭锦帆贼而去,为何却会被本将设计杀害?”何咸再问道。
“不是将军!是锦帆贼!老邢向来眼神就不好,定然是看错人了!请将军恕罪!”诸侯之间的争斗果然太恐怖,何咸分分钟逆转了局势。曹寅害怕了,他想退缩,不敢再怼何咸,不想再成为袁术手中的枪。但袁术怎肯轻易放过这个怼何咸的机会。
“且不论终究是谁杀害了秦郡守,你串通荆州世家,驱赶天子使臣,私自任命徐庶为南郡郡守,蔡瑁为武陵郡守,蒯良为长沙郡守,向朗为零陵郡守,锦帆贼首甘宁为锦帆校尉,又调原南阳郡尉文祥以荆南校尉之职领五千南阳兵进驻襄阳,居心何在?”袁术厉色道。
何咸从怀中取出一封书帛,命何乾递给袁绍道:“因武陵郡守曹寅伪造光禄大夫温毅檄文,导致原荆州刺史,南郡郡守枉死,董贼抓住机会,任命刘表为荆州牧,企图组织荆州世家,从背后组织军队,发动偷袭,破坏反董卓联盟!这是荆州世家的联名书,请盟主过目!”
这一封书信,等于将擅杀原荆州刺史王睿事件重提。该事件中,曹寅和孙坚是当事人,袁术是背后指使,袁绍是知情人,帮袁术擦过屁股。何咸这么说,等于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扣在了曹寅的头上。曹寅闻言,瘫坐在地,目光闪烁望向袁术,请求袁术出手相救。
袁术没想到何咸会来这么一手,荆州乱局的始作俑者因为这一封信直接指向了曹寅,也指向了曹寅背后的潜在实力。谁在支持曹寅,在场的诸侯一目了然。
袁绍接过书信看完,点头道:“有荆州蔡、黄、向、蒯四家家主印信,确认无误。”
说完,袁绍将书信递给袁术,满含深意地与其对视了一眼。
“因文台兄北上讨伐董贼,长沙贼苏代、贝羽趁机作乱,因零陵郡守秦劼不知原因生死南阳华容道,零陵郡无人职守;因武陵郡守曹寅去向不明……”何咸停顿了一下,望向曹寅,笑道:“哦,不,现在去向已经明确,竟然是来了洛阳之地!曹寅,你知不知道,因你突然消失,武陵郡陷入动乱,百姓惊恐失措,盗贼四起无人清查。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
曹寅瑟瑟发抖,喏嚅不敢言。
“荆州百姓惴惴不安,荆州世家朝不保夕,联名恳请我出兵协助平定叛乱,诸公以为我做得对否?”何咸站起身来,环视四周,反问众诸侯道。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竖子不足与谋
全场寂静下来,众诸侯突然发现一件重要的事情:手中的兵将不但可以去讨伐董贼,也可以去占地盘,扩大自己的领地。在天子被董卓西迁长安之后,关东诸州郡谁说了算?还不是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诸侯吗?
何咸与袁术明争暗斗,不就是为了抢得荆州的实际控制权吗?
董卓乱政,导致了地方割据的事实;而荆州事件,则让诸侯们的野心开始无限膨胀。质疑何咸,等于质疑将来自己的扩张,谁肯做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众诸侯看完荆州世家的联名书信之后,纷纷点头认可了何咸述说的事实。
袁术一看,大势已去。辛辛苦苦搅乱了荆州的局势,到头来却被何咸摘走了果实。本想借助众诸侯之势,用大义之名声讨何咸,夺回部分荆州的地盘。没想到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反倒成为了何咸入主荆州的见证人。袁术的手想再伸进荆州,只能凭借武力死磕!
这么一想,袁术觉得眼前的这个曹寅暂时还不能死,他不死,袁术好歹有理由可以对荆州用兵。
袁术刚想开口,何咸又先他一步道:“曹寅,你私离武陵,污蔑本将。虽罪不至死,但活罪难逃。你可愿回返武陵,做一名长史,弥补你之前的过错?”
“啊?”曹寅呆立当场,不知道何咸发出的招揽之说是真是假,打得又是什么主意。
“这怎么可以?”袁术赶紧站出来反对道。曹寅若是真的投靠何咸,袁术之前在荆州的种种布置不是都要掌握在何咸的手中?袁术岂肯如此。
“曹郡守,邢郡尉不过是一时糊涂,认错了人。现在既然已经解释清楚,何罪之有?不如就此留在联军效力,共伐董贼?”袁术这么一表态,等于是承认曹寅,邢道荣都是他找来的人。往再前一些推论,武陵郡守,零陵郡守,包括在场的前长沙郡守孙坚其实都是袁术的人…
“嘶~”脑子快的诸侯当即想到了其中的很多环节,脑补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汝南袁氏,当真不是一般的世家。
何咸摊开双手,耸耸肩膀就此做回座位。
“就这么完了?不再争取一下吗?”诸侯们看戏一般准备观摩何咸如何与袁术抢人,没想到何咸浅浅表达了一下意思,引出袁术护犊子以后,立马就缩了回去。普通调戏袁术一般,将他晾在了当场。
至于曹寅与邢道荣,何咸其实从未将两人放在眼中。
这一场闹剧落幕之后,众诸侯更加不想去攻函谷关。内心的小恶魔已经蠢蠢欲动,想到回家抢地盘去也!
曹操看清楚诸侯们的嘴脸,长叹一声道:“竖子不足与谋!”转身领着麾下的将领离开联军大帐。
曹操离开之后,何咸再次向袁绍提出回归南阳的请求。理由是现成的,荆州乱象四起,需要自己回去稳定局势。
何咸之后,公孙瓒、张杨与王匡也纷纷提出请辞的要求。公孙瓒的理由是鲜卑、匈奴等异族劫掠大汉开始变得频繁起来,边境不宁。张杨、王匡的理由则是黄巾贼余党再起,肆虐郡县。一个个都理直气壮,肆无忌惮的样子。
袁绍铁青着脸,却毫无办法。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原本还将坚持几个月的关东联军,因为荆州事件,正式分崩离析。
曹操不顾张超和张邈兄弟的劝阻,执意选择了继续进击函谷关。好基友鲍信选择跟随,两只队伍合并将近三万人,携带了辎重粮草就往函谷关而去。曹操以悲壮的姿态西行,其实不是去救皇帝,纯粹是去找虐的。小黑胖子心底的算盘别人不知,何咸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的身世不及袁绍、袁术显赫,他的实力不及何咸雄厚,他想要异军突起,从诸侯出脱颖而出,能靠什么?当然是名声!
曹操试图以一场孤军奋战之后的惨败来结束自己的反董贼之行,从而搏得世人的称颂,认为其有勇有谋有胆识,是个干大事的料,继而吸引各地人才和士族的依附,不断壮大实力。曾经的历史中,曹操就是凭此名震天下,捞得政治上的第一桶大金。现如今,何咸已经悉知曹操的打算,岂能让其得逞?
“主公,此举太过冒险,嘉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听完何咸的计划之后,郭嘉第一个表示反对。“现如今,主公的名声已经足够响亮,没必要再冒着性命的危险再去与西凉军搏杀。至于阻击曹操博取名声,嘉承认曹操此人很有人格魅力,但就现有实力来讲,曹操还构不成南阳军的威胁。反而是汝南袁氏,回到豫州之后,必定会挑起荆州之战,不得不防!”
“奉孝说的都对!所以荆州攻防,就全权拜托奉孝去安排!”何咸嬉笑着说道。
除了何咸,在场之人都想不到曹操成长起来会有多么强大。就算何咸说出来,现在的人都不会相信,只会认为何咸想得太多,思虑过重。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何咸不介意在击败西凉军的同时,将小黑胖子一并抹杀,然后将罪名按到西凉军的头上。反正董卓的脑袋大,多扣几个屎盆子也不在乎。
“本次出击将以张辽的并州飞骑为主,赵云领亲卫营随同本将一并作战!打张辽的旗号!目的是趁着西凉军与曹操军混战的时候,从侧翼偷袭西凉军,杀徐荣!”何咸解释这次新勾当的目标。
“假如西凉军与曹操一路不曾会战呢?”张辽提出异议道。
何咸道:“但我等就一直尾随不战!宁可不占便宜,也不能让曹操军占了我等的便宜!”
张辽点头表示理解,总之这是一次冒险的出击。收益与风险并不对等,但张辽是武将,只要这个计划不是送死,他就会坚定去执行。更何况,还是由何咸亲自领队。
“文聘、魏延、高顺!尔等三人率领本部人马,打着本将的旗号,随同军师回返南阳!荆州若起战事,全权听从军师的调遣,不得有误!”何咸下令道。
“末将遵令!”文聘、魏延、高顺出列领命。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西凉大将
话说关东诸侯行至洛阳的时候,典军中郎将徐荣的一万骑兵就在洛阳往西百里的谷城修整。
“报将军,曹操、鲍信领着三万兵马尾衔追击而来!”
“其余十几路诸侯呢?”
“驻扎在洛阳城外,未有动静!”
“曹操欺人太甚!”徐荣一拍案几,长身而起。
“关东诸狗胆敢小觑我西凉铁骑!传我将领,全体将士在谷城休整一天,明日清晨饱食之后,返身突袭曹军!曹军必然不备,我等便杀他个片甲不留!”
“杀!杀!杀!”徐荣麾下将领齐声大呼。
…
曹操离开联军大营之后,领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与鲍信合计三万兵马快速向函谷关方向追击而去。曹操自知麾下这三万兵力定然打不下函谷关,但打不下是一回事,打不打却是另一回事,这是态度问题,是政治与名望的问题,曹操与戏志才早有定计。不过,在函谷关之战前,若是能击败徐荣部,展现自己的实力…那取得的效果一定会更加吸引世人的眼球!这就是曹操心急火燎要追击西凉军的心思!诸侯们不肯出战,曹操巴不得他们不肯出战!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不是说给诸侯听的,是说给不明真相的吃瓜百姓以及未参加反董卓之战的地主世家们听的!
“瞧瞧吧,其他诸侯都是没胆的怂瓜!投奔我,效忠我曹操才是你们今生最明智的选择!快来吧,有才的出才,有钱的出钱,没才没钱的就出力气!就是卖命,会不会?”
抱着这样的心思,曹操行军的速度很快,他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已经被关东联军打得抱头鼠窜的徐荣竟敢回身打一个回马枪!于是,曹仁统领的五千先锋军就悲剧了!
为了追求行军速度,曹仁军基本没有着铁甲,防御力极为薄弱。尽管曹仁在第一时间将长枪兵提到一前排,结阵自守,但依旧挡不住西凉军的突袭。洛阳与谷城之间乃一马平川之地,最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
徐荣吸取了华雄惨败于南阳军的教训,并没有直接派遣西凉铁骑强攻。他的第一波攻击,派遣的是胡轸麾下的三千轻骑。五百人为一部的轻骑呼啸着从曹仁的阵前划过一道弧线,留下三轮奔射,共计一千五百只羽箭。没有铁甲,没有足够的护盾,五千曹军只能硬抗西凉军的攻击,其惨状可想而知。
胡轸的六个五百人部轮流射击,根本不给曹仁军调整的机会。每部贡献一千五百支,射完全部一轮以后,覆盖在曹仁阵营上的羽箭将近九千支。几乎在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曹仁的五千人马伤亡超过三层!哀嚎声四起,阵型大乱。
然而,西凉军的攻击并没有停顿!
三千轻骑奔射只是西凉军的开胃菜,徐荣麾下的一千西凉全铠铁骑,才是第二波的攻击,也是隐藏在轻骑奔射后面的杀招!全铠铁骑趁着三千轻骑奔射之后,曹仁军阵型调整,准备收缩防御范围的间隙,毫不犹豫地发起了强攻!这一次,不是奔射,是真正的强攻!
战马尽皆着铠的西凉全铠铁骑呼啸着撞击在了曹仁军的前三排上!阵型不够密集,防御不够坚决,曹仁军阵型瞬间被西凉铁骑撕裂!西凉军付出了数十骑的代价便冲破了曹仁军薄弱的防线。后续的西凉铁骑缓缓不断顺着缺口冲锋进来,西凉弯刀借着马势尽情地收割曹仁军的头颅。
“保持阵型!不许后撤!”曹仁挥舞着手中长刀,指挥着军士重新构筑防线。曹操的中军阵型还未构筑完毕,曹仁必须尽可能拖延时间。
“擅自撤退者,斩立决!”曹仁一刀砍翻了一名惊慌后逃的军士,立刀大吼道。曹仁的亲卫也纷纷出手,砍死了那些私自后撤的逃兵。终于,以曹仁为中心的将近三千曹军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徐荣的一千西凉铁骑在宛城穿凿之后,毫不恋战,划着弧线回归到徐荣的本阵,战术极为明确。
西凉铁骑甫一完成任务,徐荣本阵的战旗又发生了变化。
又一千西凉轻骑出列,他们策马前行,来到曹仁军前五十步的位置。为首的胡轸一声令下,西凉轻骑开始弯弓射箭。这一次,不是覆盖式射击,而是自由点射!曹仁前排的长枪兵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被射杀在西凉军的箭下,看得曹仁睚眦尽裂!
“将士们,随我冲杀!”曹仁知道,在这么被动挨打下去,奔溃是迟早的事情。与其那样,不如放手一搏,以攻代守。曹兵们眼见着曹仁身先士卒,一咬牙,全部冲锋了上去。
胡轸瞧见之后,轻蔑一笑,招呼着麾下的这一千轻骑调转马身且射且退,勾引着曹仁军一路冲杀而来。
西凉军中突然响起战鼓之声,胡轸的一千轻骑听到鼓声之后,“哗啦”一声,左右分开,让出一条极宽的道路。在道路的后面,只见徐荣一身黑色铠甲,手持一柄镔铁长枪,领着直属的三千西凉铁骑杀气腾腾,起速而来!这一次,有胡轸的一千轻骑作掩护,曹仁再没有时间重新结阵。
三千兵卒与三千西凉铁骑对冲,傻子都知道结果是什么!
“撤退!撤!散开跑!”曹仁一声大吼,领着亲卫往侧面迂回。两千余名步卒一起奔跑起来之后,也不是说停就能停下的。没有阵型的保护,步卒在成建制的铠甲骑兵面前,纯粹就是被屠斩的对象。
这是一场教科书般的骑兵战术。从第一步的轻骑到第二步的全铠骑兵冲击,再到第三步的轻骑点射,逼得步兵阵营动起来之后,再用铁骑全面掩杀!一环接着一环,一个杀招紧扣另一个杀招,用兵节奏堪称完美。上万西凉军在徐荣的指挥之下,如臂运转,进退张弛有度。最后,西凉军只付出了区区上百骑兵的代价就彻底击溃了曹军的五千精锐。
徐荣,真乃西凉大将也!
………………………………
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场点到即止的厮杀
“徐荣,真乃西凉大将也!”远处,默默观察着战局的何咸忍不住感慨道,“文远,同为骑将,你觉得如何?”
“主公说得极是!徐荣大才,辽远远不及也!”张辽自愧不如道,“上万骑兵在徐荣掌中进退有度,轻骑兵、全铠骑兵交相掩护,真乃战争之艺术也!”
“文远不必介怀,将来的你,成就必将在徐荣之上!等到南阳军财力足够之时,本将一定凑齐一支完整的上万人骑兵队伍交由你来统领!既有并州飞骑这样的轻骑兵,也有西凉铁骑那样的全铠骑兵,甚至有比全铠骑兵更加牛逼的重装骑兵!且看你驰骋沙场,纵横天下!”
何咸恬不知耻地给张辽画了一张大大的饼,把张辽给一阵激动:“谢主公!辽定然不辜负主公的期待!”
看完徐荣对于轻骑、全铠骑兵的灵活运用之后,张辽终于开始明白魏延为何如此迷恋重甲步兵。全铠骑兵,或者说是何咸口中的重装骑兵,当真是一种极为恐怖的存在。想当初,南阳郡在全歼华雄的五千西凉精骑的时候,也有一千的全铠骑兵,但等到张辽出动的时候,华雄的一千全铠铁骑已经被文聘的长枪兵。全铠骑兵最怕的就是失去速度!停滞下来的全铠骑兵就像一个笨重的铁疙瘩,极易被长枪兵捅下马!但问题是,文聘麾下的长枪军是如何用血肉之躯来挡住这些冲锋起来的钢铁巨兽?
“主公,曹仁军虽然被西凉军全歼,但是曹操中军防御大阵已成。徐荣不一定会选择再战。两军若不交战,我等难有偷袭的机会啊?”赵云观察着场间的局势有些忧虑道。
何咸点点头道:”无妨!偷袭不了,那便不偷袭了!能看到徐荣这骑兵一战,便是最大的收获!你与文远不妨都思考一下,若换做你是曹仁,在野外对上徐荣的一万西凉军,该如何自保……”
何咸一行找了一处高地,在偷偷摸摸看戏。曹操却不能眼睁睁看着麾下的大将曹仁被徐荣屠杀,但是中军的防御大阵刚刚结成,大军不可轻动。
“谁人敢领兵三千,前去接应子孝?”曹操急问。
“末将愿往!”夏侯淳、夏侯渊、曹洪、乐进纷纷出列请战。
“元让须留在中军主持军阵,妙才、子廉、文谦,尔等三人速速出阵,务必要救得子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