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谦看着这不同于杭州的繁华,内心里却一直想着今后的路。
  他原本想来,自己这次能考上进士,不奢望前两甲,能有一个同进士出身,选为庶吉士。
  然后经过几个月,半年的入职进修,以后能当一个七品县令,就能算是一帆风顺了。
  可是,自从来到了京城,原本平静的心就逐渐迷失了起来。太多的不一样的地方,太多的新奇感受,让他对自己原本的计划产生了很深的怀疑。
  读了圣贤书,就一定能当官吗?自己能当一个好官吗?
  因自幼备受父祖器重,这些年来,他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除了读书,了解一些外面的时政,对民生,民情都只是略知皮毛。
  今日刚抵达京城,眼前的许多事物自己都不了解,一个半大小子,还把他们几个教训了一番。
  虽然那个小子的话有些偏颇,但是这见识,甚至远超过他。
  在他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除了读书,当官,他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路。
  但是对这个天下的认识一直局限于一个学子的见识,自己真的就能当一个好官?
  跟于谦陷入自我怀疑不同,王乾却表现的非常兴奋。
  在竞技场的时候,他因为有些恐高,一直表现的非常控制。蹴鞠他懂的也不多,不像其他人一样兴奋,但是过后,他的精力也是最充沛的。
  自小家贫,他一心读书,接触外界也少。京城的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新奇,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连绵不绝的厂房,进去就觉得头晕的竞技场,还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夷人,都让他新鲜无比。
  特别是今天还亲眼见到了太孙殿下,那个伟岸的身影,让人忍不住想要向他臣服。
  当太孙殿下握拳举起手臂的时候,他也忍不住举起了手臂,跟着殿下一起声嘶力竭地喊着大明万岁。
  过后他才感觉到,抑制不住的泪水已经流了满脸。
  才来到京城的第一天,他就见到了殿下,让他对在京城的期待更大了。
  他不像于谦见多识广,也不像于谦有更多的选择,心思也更单纯。
  他只知道,自己一定要认真苦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行人来到了方宅,并没有直接走正门,而是来到了西院的侧门。
  堂堂尚书府,能在春闱期间,免费给他们这些同乡学子提供一个吃住的地方,这已经是大恩典了,不能奢望更多。
  于谦他们住的房子早已留了出来,虽然不大,却也有七八间房的一个小院子。
  他们两人来的晚,就只剩下了三间偏房,房间不大,有一床,一桌,两椅。
  因为回来的晚,管家已经安歇,他们没有去打扰,直接回了屋。
  书童已经整理好了房间,他们洗漱了一番,就此安歇。
  于谦晚上喝了点酒,心里也有些事,没有说话的兴致。书童睡在地上,还在兴奋地说着今日的所见所闻。来到京城,显然让他也很是兴奋。
  一夜无话,于谦第二日天刚亮就醒了过来,让书童去院中水井打了水,洗漱之后,才看到康顺他们起床。
  于谦耐心地等他们洗漱之后,一起去拜见了老管家。
  方家在钱塘也是大户,但是却是到了方宾这一代才发达起来。
  于家虽然现在没落了,但是祖上当过元朝的杭州路大总管,相当于现在的浙江布政使,底蕴深厚。
  面对于谦,老管家并无倨傲,还怀念了一番幼年时于家在杭州的声望,勉励了于谦一番。让他在方宅不要拘束,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他提,然后打发了他出来。
  于谦在钱塘的时候,见多了方家子弟的嚣张跋扈,今日见了老管家,如此和气,还有些诧异。
  除了管家的小院,于谦问起,康顺才低声说道:“外面有传闻,方尚书因为贪腐,恶了殿下,才被打发到西北主持军务,如今方家人心惶惶,个个低调无比。”
  孰是孰非于谦不想评价,已经住进了方家,他也不会因此就另居他处。
  这样首鼠两端,乃是官场大忌。连同乡之情都不顾,不仅会得罪方家,更会让其他人认为他于谦是趋炎附势之辈。
  见康顺表情有些郁郁,于谦安慰他道:“方尚书已位极人臣,我们不过还是一学子。即便我们住在他家,也不会连累我等。既然承了方家的情,今后记住这份香火情就好了,无需担忧。”
  康顺笑了笑说道:“只是有些郁闷,倒也不至于因此就疏远方家,否则我成什么人了!你今日想要到处看看,要不要我给你带路?”
  “不敢叨扰长安兄,既然这京城已经有了地图售卖,我今日买上一份,到处看看。”
  他们都是同窗学子,相互之间熟悉。要是于谦有具体目的地,康顺肯定会带路,但是只是出去随便看看,他也就不必跟着了。
  不过他还是将自己来到京城的一些经验告诉了于谦,等到于谦和王乾的书童收拾好,兴致勃勃地背着包袱出来,才相互告辞。
  正要出门之际,康顺才突然想起来,在背后高声提示道:“廷益兄,出门之后切记注意那些街坊老人,特别是胳膊上套了红袖箍的。在他们面前不可丢垃圾,更不要随地吐痰,否则……唉……”
  他这样语焉不详,反倒是惹起了于谦的兴致。他笑着跑了回来,拉着康顺不让走。“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康顺不说,他的书童只是笑,于谦不让走,几个人闹作一团。
  他们还在这里拉扯,赵舒成这个时候也洗漱完毕,听到他们的话,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康顺不好意思说,他却没有顾虑,笑道:“廷益兄要注意这些老人,他们可是应天府的一景,虽然是协助衙役维护治安,管辖的权力可一点不小。长安兄就是因为吐了一口痰,被罚了五个铜子,还在街上被教育了一番,执勤一个时辰。”
  赵舒成说的每句话,于谦他们都懂,但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详细问了一番,他们才知道应天府竟然会从百姓之间,招收身体健康的老人,协助应天府衙役肃清治安,而且在街上维护卫生。
  这些老人大都是家中闲余人等,收入菲薄,现在被安排上街,宽街一人负责两百米,窄巷一人负责五百米到八百米不等。
  这段街上,不管是有了纠纷,还是有人不遵守卫生,他们都有权利管辖。
  一旦有人违规,他们就能让人替他们扫大街,维护治安,自己躲清闲。
  就管这样的一件事,不会劳心劳力,一个月能领粮八十斤,月钱五百文。
  所以如今整个应天府,到处都能看到这些老人到处巡逻,京城治安也登时好了许多。
  这件事还是大明独一份,目前还在试行,要是效果良好,今后会在全国推行。
  于谦皱眉想了想说道:“虽然每人看似钱粮不多,但是这应天府百万之众,怕不是需要万余老人才能维持局面,这每个月都是数千两银钱,数十万斤米粮啊!仅这一地就如此耗费,想要全国推行,怕是不易。”
  赵舒成笑道:“这些自有殿下和朝廷大员操心,那里轮到我们担忧。我们只需要记得,出去之后不可随意惹是生非,也不可将陋习带到京城否则堂堂一个举人,在大街上扫大街,可真是斯文扫地啊……”
  于谦平揖笑道:“多谢提醒,要是真的出了这样的事,我怕是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带着两个被警告了一番的书童,于谦和王乾他们这才出了门。
  出了太平坊,他们来到了距离太平坊不远的国子监,如今地图虽然依旧是重要的军情物资,但是那些是详细的军情图,全国地图。
  像应天府的城市地图,并不在保密之列。
  他们买了一份比例标准的新地图,上面被分成了几种颜色。
  绿色区域是谁都能去的,包括国子监,城中的大部分区域。
  一些衙门被涂成了黄色,这些是不能随便冲撞的区域,不得随意窥伺。
  还有一些是红色区域,没有通行证,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
  于谦注意了一下,他最想去的夹江工业区,有一半黄色,一半红色。而下马桥农庄,靠近城墙的东部,除了皇家医院全部都是红色,只有新修的理工学院那里是黄色。
  与之相反的是,城中除了皇宫,内库是黄色区域,就连大部分衙门的区域,都是绿色的。
  王乾有些奇怪,忍不住说道:“连五军都督府,六部都是绿色区域,为何那些工厂反倒是红色区域?这不是说,那些工厂比六部还要重要吗?而且,皇宫竟然也才是黄色区域,岂不是说,皇宫还没有那些工厂重要!”
  于谦摇了摇头,他也不明白朱瞻基为何会这样划分。
  不过看到这样的划分,他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为何应天府的老百姓,会对官员失去以往的尊敬了。
  五军都督府,六部,朝廷的这些衙门,百姓能在门外随意窥伺而不违法。
  可是那些工厂,研究院,连靠近都不行。这说明殿下把那里的一些技术,看的比朝廷大员的安全还要重要。
  “下马桥那里不好进,我们先去夹江工业区看看吧,那里虽然不能进去,但是一些大路还是能过的,我们也去看个新鲜,在杭州,可没有这么多的工厂建在一起。”
  王乾也没有意见,他早就对那如同一座新城的工业区好奇不已了。
  四人找了一辆载人的马车,说了要去夹江工业区一观。那马夫显然见多了外地来京想要去增长见识的客人,笑着说道:“若只是单去,四十个铜子,来回七十个铜子。”
  价格虽然略高,但是应天府是京城,耗费本来就略高一些。
  于谦也不讲价,笑着上了车说道:“老丈,我们初到京城,这京城奇闻奇景,你可要跟我们一一分说。”
  车夫笑道:“这是自然,老汉我在应天府活了五十多年,这应天府到处就没有我不熟的。”
  四人上了车,马车沿着国子监走了钟楼,鼓楼,向南绕到贡院,又折向西,走了清凉门出城。
  说是出城已经名不副实了,因为清凉门这里的城防已经撤掉,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这里与城外的夹江工业区已经形成了一片。
  这车夫是个健谈的,每经过一地,都跟几人详细诉说这里的历史典故,让他们觉得这七十文,花的一点也不冤了。
  刚出了清凉门,这里的街道变成了足有一百米宽,水泥路被分成了各条线,甚至在路中间还种树栽花。
  马车走到这里也快了许多,突然之间,于谦的书童惊叫道:“那是什么?”
  于谦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一大片高耸的建筑连成一大片,上面还有一个个方形小口。
  车夫对几人的惊诧显得非常得意,笑道:“这一片是内监给伙计们盖的房子,前面还有一大片,是工部盖的。这可是应天府的独一份,房子有六层高,人都住天上去了……”
  王乾问道:“那这做饭怎么做?用水怎么办?上茅房呢?”
  车夫笑道:“说了你也不懂,看到房子上面那个方形房子了吧?据说那是一个大水池,用蒸汽机把水从地下抽上去,然后每家每户就能直接接水进屋。在家里做饭,在家里烧水,上了茅房,用水一冲,就直接流到地下的化粪池,方便的很呢!”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我家中的书坊,也买了一台蒸汽机,用这种机器带动印刷,省了不少力。却没有想到,蒸汽机还能用在这里。”
  车夫笑道:“少见多怪,这蒸汽机几年前都用在矿山抽水了,只是后来殿下回来了,才改到机器上,现在还要用蒸汽机造火车了。你们看,那边铺路的工匠,就是在给火车铺路,也不知道,那火车会是什么样的。”
  看着这些新奇的房子,几人都忍不住想要下去看看。不过这里还没有全部建成,外人不得入,他们只能在外面看了一会儿怏怏而走。
  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更新奇的景致给吸引住了,那入目的仿佛高耸入云的大烟囱,让他们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钢铁厂的烟囱,一共有三个,两个是工部工厂的,一个是内监工厂的。只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炼钢厂还要分开建设。
  工部的工厂是普通钢铁,内监的钢铁厂是特种钢材,这些他们当然是不清楚的。
  王乾有恐高症,现在抬头看着这几十米高的烟囱,就觉得有些头晕眼花。他很难想象,这些烟囱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虽然各处工厂都有幼军和海军的驻守,不能进入。但只是在工厂区里转悠了一圈,看着那些完全不同其他地方的建筑和大型设备,几个人就觉得不虚此行。
  回程的路上,于谦看着这些工厂忍不住说道:“我想我知道为什么这里是黄色区域,还有一些工厂是红色区域了。”
  “为什么?”
  “因为这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些比春秋大义,比哪一个人,都要重要的多。有了火枪,火炮,蒙元被我们征服,有了各种战舰,日本被我们征服。而有了这些带来的改变,整个世界将会被我们征服。”
  王乾惊讶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身后的工厂区,若有所思起来。
  于谦却有些向往地说道:“现在,我对殿下的下马桥农庄更有兴趣了。可惜啊,那里却不能进……”
  车夫笑道:“若是只是沿着大路走一圈,倒也无妨,不过那里你们是什么都看不见的。今日阳光好,农庄前面的那个秦淮河公园,倒是适合你们午后去逛逛,运气好,还能看到火车跑。”
  这一下几人都有兴趣了,他们只是看到了火车轨道,却想象不出火车是什么样子的。
  要是能去看一眼,也不虚此行了。
  回了城里,已经是午时了。在鼓楼大街,几人下了马车,这里街道宽阔,不过到处都在整修,两边还能看到被拆掉的房子。
  但是依旧开张的店铺仍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潮,这里是京城西洋玩物最多的地方,各国的人,各国的特色东西,几乎都有售卖。
  在这里,他们也注意到了一个左臂套着红袖箍老婆婆,一边扫着地上的垃圾,一边看着街上的状况,看见有人不守公俗良序,就会上前制止。
  “果然是首善之地啊……”于谦叹了一口气,跟王乾说道:“我们找个地方填饱肚子,然后再坐马车去那个秦淮河公园。”
  根据车夫的指示,去武定门东水关那里,就不用租车了。城里有公共马车,车厢更大,坐的人也更多,一人只需两三个铜子,就能坐一程。
  几人对购物没有什么兴趣,随便找了个馆子,填饱了肚子,就问到了坐公共马车的地方。
  从这里上车,坐到东水关,可以选择步行,也能选择坐船游览公园。
  这一次,他们的运气不错,来到秦淮河公园之后,就看到南岸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群,都在向北方张望着。
  一问才知,今日下午有火车试车,所以吸引了这么多的人,在这里张望。
  “火车原来是那么的长,真的太惊人了,等火车通车,我一定要坐一次,看看到底是什么滋味。”
  于谦心里也很好奇,但是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在人群中张望着。突然听到一声长笛巨响,然后看到树林后面升起了一股白烟。
  紧接着,他们就听见了哐当,哐当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个冒着白烟的怪物从树林后面冒出了头,干枯的树枝挡不住它的身影,能模糊看清整个轮廓。于谦他们站的位置不算好,忍不住跟着转向东去的火车后面奔跑起来。
  不是他们几个人在跑,而是几乎所有人都跟在火车后面在跑,都想看清火车的样子。
  但是火车的速度比他们要快的多了,他们看到一节又一节的车厢从树林后面过去,看不见首尾。
  当他们跑到东部一处树木稀疏的地方的时候,火车已经不见影踪。
  于谦觉得有些失望,却听见一个年轻人喘气说道:“不急,不急,火车才跑第二圈,每次试车都是跑几十圈的。”
  于谦一听,心里登时平静了下来,坐在了草坪上,看着河对岸那幽静的小区。
  那里就是下马桥农庄,据说有大明最早的下水道,虽然每家每户面积不大,没有后花园,却有几个公共花园。
  公园的这个名字,还是殿下第一次喊出来的,他要求大臣们不再给自己建设私人花园,有钱应该投入到公共花园,让更多的百姓也能欣赏到美景。
  对这个大明最神秘的地方,于谦向往已久,但是想要进入,恐怕还要经过层层考验。
  看到火车这个怪物的时候,于谦的心里更明白了。的确,这些技术应该保密。其他国家都造不出来的东西,只有我大明能制造,就应该只有我一家会。
  他又联想到了殿下在十三年的时候,就大力推广的专利法案。
  难道那个时候,殿下就已经为今天在做准备了吗?
  他跟太孙殿下同岁,所以清楚地知道,十三年的时候,殿下才十七岁,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啊!
  想到这里,他更觉得殿下深不可测了。
  “廷益兄,你刚才数了吗?火车一共多少节?”
  于谦摇了摇头问道:“兆南贤弟,你可想过,如果明年春闱高中,以后该当如何?”
  “朝廷自有安排,何必想的太多。”
  “你忘记了殿下在发布《少年中国说》之时,提过的官员专业化?恐怕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官员的任命就会固定下来,再也不会几部轮换。”
  王兆南想了想说道:“我会画画,也喜欢画画,如果以后能设计新的火车,那一定很不错。廷益兄,你呢?”
  “我不知道……来到京城,我才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想做一个有用的官员,但是现在却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正说着,轰隆作响的火车又开了过来,这一次他们的视野不错,能清楚看到火车一节又一节地掠过,加上车头,一共有十三节。
  他们听到有人议论。“据说这种火车车厢一排有六座,一共十五排,一节车厢可以坐九十人,十二节车厢,那就能坐一千零八十人啊!”
  另一个显然是兵士的壮汉说道:“如果大明修好了到边关的铁路,多几列这样的火车,数千人就能直接转运边关。”
  “唉,耗费太大,难……”
  于谦抬头说道:“难,也不难。既然如今已经有了火车,朝廷待试车完毕,显然是要推广全国的。这火车不仅能载人,也能装运粮食,可谓是国之重器。”
  王乾问道:“你们可知道这火车最快能跑多快?”
  “上次邸报上说过,测试过一个时辰可以跑一百六十里。这可不止日行千里,简直快两千里了。”
  王乾咋舌不已。“那要是修了京城到杭州的火车,我们几个时辰就能到家了!”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以我所想,殿下恐怕不会先修到杭州的铁路,大明现在最该修的,应该是通向西北的铁路。”
  那个兵士凝望着农庄的方向,叹道:“如果真是这样,西北有福了。”


第一零七章 战争的红利
  在遥远的东洲大陆,候显率领着舰队,犹如一个探险家,将地图上标记的地方一个个地找了出来。
  从墨西哥,到巴拿马,从厄瓜多尔到秘鲁,舰队每到一处,都会派出一个一千人左右的队伍,对当地进行考察。
  而当前军舰队探知,前方已经抵达了一大片沙漠地带,候显知道,自己的最终目的地已经抵达。
  作为一个探险舰队主帅,候显深知自己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征服,而是我了解情况,为以后的征服做准备。
  但是作为一个探险舰队的主帅,候显更想在历史上真正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不是一个过客。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他数次作为郑和的副帅,一同出使西洋。
  但是郑和一个人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不管是他也好,还是王景弘也好,都名不见经传。
  这次作为主帅,出发之时,他就已经暗自下定决心,不会甘心只当一个过客。
  在阿兹特克帝国的时候,副帅易信登上了大陆,将会在大陆上进行长达一年的探查。
  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舰队沿着长长的海岸线一直缓慢行驶,经过的许多部落都小的可怜。
  这里的人穷的可怜,却又富足的让人羡慕。
  他们不会冶炼,不会种地,只会狩猎和采摘,许多部落跟南洲的那些原始部落很像。
  他们的生活就是靠天吃饭,手里根本没有大明想要的金银。
  对于这些部落,他毫无兴趣,他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库斯科王国。
  根据那些部落的实力来评估,即便是库斯科王国,在他的眼里也不值一提。
  不要说他的手下还有近万士兵和工匠,即便只有一半,也足够他征服这个国家了。
  当然,在此之前,他要首先完成殿下的嘱托,获取那种能流出白色浆液的树,还有被当地土人称之为神树的金鸡纳树。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在此前的行程中就已经获取到。
  不少老农都已经上岸,在当地研究这些作物的习性,学会种植,获取种子。
  但是橡胶树,却只有库斯科王国东部,翻越高山之后的热带雨林里面有。
  因为橡胶树是重中之重,其次是才是金鸡纳树,再然后是殿下提到的在沙漠里面的纯硝石矿,最后才是那些农作物。
  所以现在的舰队保留了最少一半的农学家和擅长种植的匠人,士兵也保留了一大半。
  在殿下提到过的那个外海有一座岛,大陆三角形,有一条河的岸边,候显让大军靠岸,并且在河流南边安营扎寨,准备当做大军的大本营。
  这里其实是后世的利马城,虽然这个地方被誉为无雨之城,非常干旱。但是这里却是安第斯山脉不少河流的汇聚地。
  除了河流,这里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即便是后世几百万人的城市,都没有破坏这里的环境,现在这个时代作为大本营,更没有问题了。
  这里虽然不能算是最佳的大本营地点,说起来,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的气候和水源,农田,就比这里更适合。
  但是不要忘记了,在秘鲁和秘鲁南方的智利,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矿产带。
  智利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硝石矿,是一座建在铜矿上的国家。而秘鲁和玻利维亚,同样有着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
  玻利维亚的银矿,可不比墨西哥少多少,这里的银矿挖了几百年,都没有挖空。
  更别说,在安第斯山脉里面,还有无数的金矿。
  而且,从的喀喀湖,通过玻利维亚进入南美的东部,比绕过火地岛,要近了上万公里。
  所以,历史上的西班牙会将总督府设置在这里,因为这里能直接辐射中南美洲的大部分区域。
  一边建设城防,候显一边用小恩小惠开始笼络这周边的部落。
  这个时代的美洲土著比中国的春秋战国还要落后,他们不会制作轮子,就不会有车辆,没有车辆,他们就不能长途运输。
  而且南美没有马,连牛都很少,他们只能依靠双脚和羊驼来运输。
  所以,许多部落几百年的发展,也不过几百里的势力范围。再远,他们根本统治不了。
  他们的武器也非常落后,几乎没有铁器,他们的武器是木棒、石斧、标枪、长矛、弓箭和弹弓(弹射小石块)。
  所以才会在一百多年后,一百六十九个西班牙,就灭了一个有几百万人的国家。
  这不是虚构,不是神话,而是现实。只是这现实比神话看起来更荒谬。
  1531年,印加军队因为内战已经四分五裂,这种混乱的局面正中殖民者的下怀。
  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允许,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了不到200个人从西班牙港口起航,开始了征服一个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帝国的旅程。
  1532年11月16日,也就是西班牙人到达卡哈马卡的第二天,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的一名信使来到了西班牙人中。
  皮萨罗对信使说:“请转告贵国君主,欢迎他大驾光临。至于何时来和怎样来,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办。不管他以什么方式来,我都会把他当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来,因为我渴望和他见面。他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或侮辱。”
  信使走后,皮萨罗在卡哈马卡广场的周围迅速布防。他把一百零六名步兵一分为二,分别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领;六十二名骑兵也分为两部分,由他的另一个兄弟埃尔南多和德索托指挥。
  当天中午,阿塔瓦尔帕集中他的部队向西班牙人驻扎的广场开进。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千名清扫道路的印第安人,他们身穿五颜六色的棋盘花纹衣服,一边行进一边捡起路边的石头和小草。
  他们身后是三群身着不同颜色服装、载歌载舞的印第安人。
  再往后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们抬着巨大的金属盘子和金银打就的皇冠和许多金银制品。
  在众人的簇拥下,坐在肩舆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出现了。肩舆的木支架用银皮包裹,四周插满五颜六色的鹦鹉羽毛,并用金银饰品装饰,由八十名印加领主扛在肩上。
  阿塔瓦尔帕本人锦衣绣服,头戴皇冠,脖子上套着用绿宝石穿成的巨大项链,坐在肩舆中的装饰华丽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舆两边的轿子和吊床上,坐着用大量金银饰品装饰起来的高级领主,后面又是抬着金银制品的印加武士。
  印第安人唱着嘹亮的歌声进入了卡哈马卡广场,挤满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埋伏在广场四周的西班牙人内心充满恐惧,许多人竟尿了裤子。
  以一百多人对战拥有八万士兵的庞大帝国,他们尿裤子很正常,但是还敢动手,就能称得上疯狂了。
  在广场中央,阿塔瓦尔帕正在与皮萨罗派出的托钵会修士文森特·德巴尔维德搭话。德巴尔维德手捧《圣经》,宣称“以上帝和西班牙国王的名义”要求阿塔瓦尔帕皈依基督教。
  阿塔瓦尔帕把德巴尔维德修士手中的《圣经》要了过去,想看看这个小册子里究竟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印加人当时还不知道怎样造纸,更谈不上印刷书籍,所以皇帝并不知道怎样把书打开。
  德巴尔维德修士把手伸过去帮忙,阿塔瓦尔帕感觉受到了蔑视,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
  随后,阿塔瓦尔帕把书翻开,发现里面并无神奇之处,一怒之下把书扔出几米远,说:“我们只相信太阳,不相信上帝和基督。”
  阿塔瓦尔帕的举动使西班牙人找到了动手的理由,他们以渎神的名义,命令骑兵发动了冲击。
  美洲没有马,西班牙人也只有简陋粗鄙的前膛枪,这些枪支既难填装、又难发射。
  但是这些对印加人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他们的木棒打不死人,但是西班牙人的刀剑却能杀死他们,还有火枪的巨大声响让他们恐慌,印加大军陷入混乱,彼此踩压,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