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闪烁)-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的成果。如此一来,杰利科就有足够的动机去截击斯佩舰队。

很明显,希佩尔与冯承乾都认为,杰利科应该能够判断出公海舰队的大致方位。

结果就是,在杰利科转向东北的时候,希佩尔也下令舰队转向东北,只是大舰队的航向是三十五度,而公海舰队的航向是十五度。也就是说,两支件队的航向有二十度的夹角,并非平行。

这意味着,要到二十个小时之后,两支舰队才会遭遇。

在海战中,等待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到了十二日上午,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天亮前不久,一艘向北搜索的轻巡洋舰发现了“大舰队”,只是该舰随后发出电报,声明遭遇的不是大舰队,只是一支由数艘货轮组成的船队。根据后来获得的消息,那确实是一支正在朝斯卡格拉克海峡航行的船队。

事实上,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在这支船队北面大约三十海里处。

当时,就有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在船队附近,并且发现了出现在南面的德军轻巡洋舰。

只是,这次英舰没有开火,而是远远的盯着那艘德舰。

有趣的是,德舰没有发现英舰,也没有离开船队,而是跟随船队航行,似乎德舰舰长认为英国舰队就在附近。

直到一个小时后,随着天色放亮,德舰才转向。

这个时候,英舰依然在黑暗之中,所以德舰上的了望员没有发现英舰,反而是英舰队上的了望员把德舰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

八点左右,贝蒂收到了轻巡洋舰发来的报告,得知一艘德舰正在向南航行。

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但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即贝蒂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杰利科汇报。

这也很好理解,那只是一艘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而不是公海舰队。

贝蒂在保持沉默的同时,决定让舰队转向。在他看来,如果那艘德舰在返回舰队,那么公海舰队就在南面不远处。

显然,贝蒂非常渴望与公海舰队决战,以雪前耻。

贝蒂的这个决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时候,发现了船队的“斯特拉尔松德”号轻巡洋舰已经发出了电报,而希佩尔与冯承乾都认为大舰队在北面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斯特拉尔松德”号返回时,希佩尔让在附近活动的“罗斯托克”轻巡洋舰赶过去,继续监视那支船队,并且密切留意出现在船队附近的舰船。

当时,“罗斯托克”号在船队东边。

也就是说,“罗斯托克”号是向西航行,而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向东南航行。

更重要的是,贝蒂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公海舰队没有跑到前面去,要么在南面,要么在西南方向上。

结果就是,贝蒂并没留意东北方向,也就是“罗斯托克”号到来的方向。

十点左右,“罗斯托克”号上的了望员看到了几根漆黑的烟柱,判断出前方二十海里外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显然,这正是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可惜的是,贝蒂手下的了望员却没能发现“罗斯托克”号。一是轻巡洋舰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本来就比不上战列巡洋舰,二是那支船队就在“罗斯托克”号的方向上,让了望员做出了误判。

又过了半个小时,冯承乾收到了更加准确的侦察报告。

“罗斯托克”号在全速航行了半个小时,也没有进入到目视距离,仍然只能看到海天线上的黑烟。由此可以做出一个推断,即“罗斯托克”号追逐的肯定不是速度在二十节以内的主力舰队。

除了主力舰队,那就只能是战列巡洋舰分队了。

更重要的是,“罗斯托克”号的了望员判断出,敌舰队里最多只有三艘主力舰。

显然,这跟之前获得的情报完全吻合,大舰队只有三到四艘战列巡洋舰,三艘的可能性最大,绝对不可能超过四艘。

贝蒂到底想干嘛?

冯承乾与希佩尔都有点疑惑,虽然在设得兰海战之后,两人都不再怀疑贝蒂的勇猛,但是这么冲上来与公海舰队交战,与送死没有任何区别,就算贝蒂勇猛过人,杰利科也不会让他去送死。

显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杰利科的大舰队就在贝蒂身后。

希佩尔的第一个安排,就是让“罗斯托克”号搜索贝蒂舰队后方海域,并且让正在返回的“斯特拉尔松德”号转向,去替代“罗斯托克”号,继续监视贝蒂舰队。

从战术上看,希佩尔的这个安排没有什么错。

只是,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十一点过,发现“斯特拉尔松德”号后,贝蒂并没感到兴奋,而是立即警觉起来,因为这艘之前还在返回的轻巡洋舰突然返回,意味着公海舰队就在附近,而且已经发现了正在逼近的敌舰队。

换句话说,公海舰队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

继续南下吗?

贝蒂可没有那个胆量,他手里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别说对付公海舰队,连雷德尔的战列巡洋舰分队都打不过。

十一点十五分,贝蒂下令舰队转向。

“斯特拉尔松德”号在第一时间发回电报。

这下,冯承乾与希佩尔就更加疑惑了,因为贝蒂舰队就在北面大约六十海里处,公海舰队已经转向北上。最多再过一个半小时,双方就将进入主炮的有效射程,而贝蒂在这个时候转向,摆明了不想跟公海舰队决战。

或许,贝蒂只是个诱饵。

当然,关键不在这里。

冯承乾与希佩尔都下定了决心,不管贝蒂是不是诱饵,都要与大舰队决战。只是,得在此之前搞清楚情况,特别是杰利科的主力到底在哪。

两人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追上去。

问题是,战列舰肯定追不上战列巡洋舰。

十一点半,希佩尔给已经升任海军少将、公海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代理指挥官的雷德尔下达了命令,让他加速追赶贝蒂。

直到这个时候,贝蒂都还不清楚公海舰队就在南边。

所幸的是,杰利科在收到贝蒂发来的电报,得知公海舰队的侦察巡洋舰已经出现在了附近海域之后,立即产生了警觉。

当时,杰利科已经给贝蒂下了命令,让他全速返回。

虽然杰利科仍然认为,公海舰队在向东北方向航行,但是贝蒂的发现,足以让他相信公海舰队就在附近。

更重要的是,公海舰队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毫无疑问,如果与大舰队遭遇,公海舰队肯定会放弃主要目的,转而寻求与大舰队进行决战。

这样一来,公海舰队肯定会派遣战列巡洋舰分队去追逐贝蒂。

这个时候,杰利科看到了机会。

如果能够利用贝蒂,把公海舰队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引诱过来,然后一举消灭,那么就算放走了斯佩舰队,也算得上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更洗刷了设得兰海战的耻辱,可以给国会与民众一个交代了。

关键就是,贝蒂得把雷德尔引诱过来。

可以说,这个时候,杰利科做出了最准确的判断,而且非常冷静与理智,安排也十分合理到位。

如果雷德尔不顾一切的追赶贝蒂,后果将难以设想。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七章将错就错

更新时间:201271014:25:09本章字数:5361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七章将错就错

不管是冯承乾,还是希佩尔,实战经验都不够丰富。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

与英国皇家海军相比,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历史非常短暂,在一些英国人看来更像是暴发户。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结果,即帝国海军的将士都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说得简单一些,帝国海军还是一支非常稚嫩的海军。

把雷德尔派出去之后,希佩尔与冯承乾都呆在司令舰桥内。两人都知道,大舰队肯定就在附近,战斗即将打响。两人都非常不安,因为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还没有发现杰利科的主力舰队。

显然,冯承乾更加担忧。

贝蒂跑到一半就转向返回,显然不是什么好征兆。

根据“斯特拉尔松德”号与“罗斯托克”号的侦察报告,贝蒂舰队的航速在二十四节以上,因此雷德尔在追击贝蒂的时候,把速度提高到了二十六节,而且这也是雷德尔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问题是,公海舰队主力舰队的速度只能达到二十节,而且无法长期维持这个速度。主要就是,“拿骚”级与“莱茵兰”级的最高速度只有二十节,其往复式蒸汽机无法长期在最高功率上运行。

坚持几个小时不是问题,再久的话,这四艘战列舰就将掉队。

当然,几个小时也是问题。

每过一个小时,主力舰队与雷德尔舰队的距离就将增加六海里,因此四个小时后,雷德尔就将离开主力舰队的支持范围。问题是,雷德尔至少需要二十个小时,也就是要到十一日上午才能追上贝蒂,除非贝蒂半途再次转向南下。也就是说,只要贝蒂没有转向,就算雷德尔追上了他,也将失去主力舰队的支持与掩护。

显然,贝蒂撤退的目的,就是要让雷德尔前去追击。

想到这一点,冯承乾立即找到了希佩尔,把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事实上,希佩尔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首先得搞清楚,贝蒂是不是在引诱雷德尔北上。”

“关键是,要怎样才能搞清楚呢?”

冯承乾暗自叹了口气,他就是没有想到办法。

“虽然我们现在只是怀疑贝蒂在引诱雷德尔追击,但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希佩尔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我的建议是,先让雷德尔把速度降下来,与贝蒂保持相同的航速。”

“这……”

虽然在海军战略、海战策划等方面,冯承乾的能力不亚于任何一名海军将领,但是在战术层面上,他仍然远不如希佩尔这样的职业军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希佩尔更像是冯承乾的作战参谋。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让雷德尔与我们保持适当的距离。”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希佩尔的意思。

“如果我们与雷德尔的速度差在四节左右,那么在天黑前,距离不会超过三十海里。到了天黑之后,就算与大舰队遭遇,也不大可能打起来。”希佩尔翻开海图,说道,“入夜后可以让雷德尔再次减速,在夜间缩短距离。这样一来,就算杰利科在北面等着我们,也能在天亮后与之决战。”

“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准确的说,这是我们当前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冯承乾看了希佩尔一眼,似乎不大明白他的意思。

“这样一来,战斗在明天打响的可能性非常大。”希佩尔长出口气,说道,“那样,我们就必须在海战中击败大舰队,至少要迫使大舰队返回比斯开湾,不然我们将没有办法掩护斯佩伯爵。”

冯承乾的眉头跳了几下,这才想到,斯佩舰队将在十四日进入北海。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十三日的战斗中击败大舰队,斯佩舰队甚至连逃脱大舰队的打击都不大可能。

显然,这也正是希佩尔最担心的问题。

“你说得没错,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担心。”

“你是说……”

“我们的目的本来就是与大舰队决战,就算没能完全击败大舰队,也肯定能让杰利科付出惨重代价。”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你想想,在与我们打了一场之后,杰利科还会盯住斯佩吗?”

希佩尔皱起眉头,仍然显得有点疑虑。

“我们之前就断定,杰利科不会主动与我们决战,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向国民证明海军的机会。说白了,如果他能在海战中迫使我们撤退,即便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也能让国民相信皇家海军有能力保卫英国本土。在达到最主要的目的之后,就算给杰利科更好的机会,他也不会让大舰队继续冒险。”

“这么说,杰利科会选择撤退?”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我们跟大舰队遭遇,不管战斗的结果如何,杰利科都会率领舰队返航。”

“这样的话,就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当然,最好能够打赢。”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像你说的,等到明天,局势将对我们更加有利。”

“那我让雷德尔马上减速。”

“可以这么安排,现在我们最应该担心的,就是雷德尔中了圈套,因此绝对不能让雷德尔只身犯险。”

希佩尔没再罗嗦,立即草拟了一封电报,让通信参谋发了出去。

问题是,这封电报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

雷德尔能够得到重用,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别的不说,当初让他加入公海舰队,担任希佩尔的助手就是冯承乾向提尔皮茨提出来的,雷德尔也因此在短短数年之内,由上尉晋升到了上校。

在设得兰海战中,雷德尔的表现非常出色,因此获得了象征着帝**人最高荣誉的蓝色马克斯勋章。

只是,这场战斗,也让雷德尔有点得意忘形。

在雷德尔看来,减速等待主力舰队跟上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他手里有六艘火力强大的战列巡洋舰,而贝蒂手里最多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即便希佩尔最担心的问题,即遭到大舰队主力伏击,在雷德尔看来也不是问题,因为杰利科手里的那些战列舰的最高航速都在二十节左右,而他的战列巡洋舰能够以二十六节以上的速度航行,足以在关键时刻摆脱大舰队的追击。

此外,在雷德尔看来,如果因为怕这怕哪错过了歼灭贝蒂的机会,那就太可惜了。

更重要的是,雷德尔认为,只要希佩尔全速航行,那么到了晚上再减速,他也能够在第二天上午与主力会合。

总而言之,雷德尔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天黑之前减速。

结果就是,在已经收到了希佩尔发来的命令之后,雷德尔没有减速,仍然以二十六节的航速追击贝蒂。

这个时候,杰利科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杰利科面对的情况更加恶劣,因为直到下午四点,贝蒂都不清楚雷德尔就在他屁股后面。也就是说,杰利科根本不知道公海舰队的行踪,也就无法了解公海舰队的作战意图。

所幸的是,杰利科及时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及时警告了贝蒂。

结果就是,贝蒂在撤退的时候,安排了四艘轻巡洋舰断后,并且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四十海里。到下午四点左右,贝蒂派出的轻巡洋舰终于有了收获,发现了在后面穷追不舍的雷德尔。

当然,贝蒂没有冒险与雷德尔决战。

实力摆在那里,就算贝蒂非常勇猛,也打不过雷德尔。

此外,贝蒂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即在傍晚的时候,基本上断定,公海舰队的主力没有跟在雷德尔身后。因为雷德尔没有按照命令减速,所以这个时候,与希佩尔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三十海里以上。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只要不发生意外,杰利科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在确定希佩尔没有跟在雷德尔身后之后,杰利科就命令大舰队转向迎了上去,并且按照贝蒂提供的情报控制好了航速。从时间上看,在十三日天亮之前,贝蒂就将引着雷德尔进入杰利科的打击范围。虽然贝蒂手里的三艘战列巡洋舰显得有点淡薄,但是肯定能够缠住雷德尔。

也就是说,只要进入杰利科的打击范围,雷德尔逃脱的机会就不大。

问题是,战场上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

十二日夜间,雷德尔没有听从希佩尔的命令,但是到了十三日凌晨,雷德尔就让舰队减速了。因为之前没有减速,所以雷德尔直接让舰队把航速降低到了十六节,比希佩尔要求的还要低四节。

显然,这属于预料之外的情况。

随着雷德尔减速,杰利科的美梦成了泡影。

这个时候,杰利科不得不担心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即雷德尔为什么要减速?

贝蒂在报告中提到,他已经摆脱了敌人的侦察巡洋舰。也就是说,雷德尔没有理由知道贝蒂已经在傍晚的时候减速,那么他就没有理由减速。显然,杰利科只能相信,贝蒂的报告有误。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更加重要的推断:希佩尔正在加速追上来。

那么,还要设法干掉雷德尔吗?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八章伏击圈

更新时间:201271014:25:10本章字数:5506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八章伏击圈

十三日凌晨,杰利科十分犹豫。*。*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希佩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已经到达战场,或者即将到达,而雷德尔率领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在嘴边。可以说,这是一举干掉雷德尔的最佳机会,但是必须承受与公海舰队决战的风险。

冒险抓住这个机会,还是等待下次良机?

直到凌晨四点,杰利科都没有考虑好。

反到是贝蒂非常积极,一晚上给杰利科发了三封电报,让杰利科尽快南下,他将把雷德尔引诱过来。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杰利科没有那么多顾虑,而是采纳了贝蒂的建议,大舰队很有可能取得一次重大胜利。原因很简单,只要贝蒂去充当诱饵,雷德尔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犯关键错误,即与贝蒂决战,然后在贝蒂的带领下,进入杰利科的伏击圈,被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全歼。

问题是,杰利科没有采纳贝蒂的建议。

四点刚过,杰利科收到了一份十分关键的情报,才做出了决定。这份情报就是,斯佩舰队出现在法罗群岛北面,正在向挪威航行,预计在十四日进入北海。

电报是从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部发来的。

虽然电报中没有提到杰利科该怎么做,但是意图很明显。如果杰利科以拦截斯佩舰队为主要目的,就得抓紧时间了。

只是。杰利科从这份电报中得到的是另外一条信息。

说得简单一些,这份电报正好证明了公海舰队为什么要向东北方向航行,从而让杰利科相信他的推断没有错,公海舰队正在前往挪威,准备接应斯佩舰队。只是偶然与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遭遇。当然,这也证明了希佩尔为什么没有在雷德尔身后。因为希佩尔肯定是以接应斯佩为主要目的。同样的,这也正好说明,雷德尔为什么要在十三日凌晨减速。因为他的任务不是去干掉贝蒂。只是赶走贝蒂,然后与希佩尔会合。杰利科甚至有理由相信,希佩尔并不知道大舰队就在附近。原因很简单,如果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目的是截击斯佩,就不会出动整支大舰队,而是应该派出速度较快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如果大舰队全体出动,反而会减慢舰队的航速。

做出这个推论后,杰利科不在有顾虑。

四点半,他给贝蒂发了一封电报。让贝蒂主动与雷德尔接触,设法把雷德尔带入大舰队的伏击圈。

同时,大舰队开始加速。

这一切,并不为希佩尔与雷德尔所知,因为这个时候,雷德尔与贝蒂的距离已经扩大到了六十海里以上。

再过三个小时,希佩尔与雷德尔就将汇合。

可以说,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当然,贝蒂也不知道,希佩尔正在加速追赶雷德尔。而且将在七点半左右会合。

要是贝蒂知道这一点,他肯定不会靠近雷德尔,因为到时候,进入伏击圈的肯定不是雷德尔。

六点刚过,贝蒂派出去的轻巡洋舰就发现了雷德尔。

半个小时后,贝蒂旗舰,即“狮”号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排头的“德塞利茨”号战列巡洋舰。

贝蒂突然转身杀了回来,吓了雷德尔一跳。

夜间,雷德尔派出去的轻巡洋舰跟丢了贝蒂。更重要的是,雷德尔手里没有几艘可以用来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

正是如此,雷德尔才没能及时发现杀回来的贝蒂。

雷德尔并没惊慌,他手里有六艘战列巡洋舰,贝蒂手里只有三艘。就算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已经到达,雷德尔也有信心逃脱。

遭遇后,雷德尔首先向右转向。

贝蒂的动作也不慢,几乎同时开始转向。

这个时候,两支舰队的距离是二十二公里。

六点四十五分,“德塞利茨”号的九门主炮同时开火,拉开了这场海战的序幕。

面对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对手,贝蒂没敢靠近,只能尽量保持交战距离,避免在过近的距离上遭到对方集中打击。

二十二公里,对战列巡洋舰上的三百毫米主炮来说,确实远了一点。

虽然在这个距离上,三百毫米穿甲弹肯定能够击穿战列巡洋舰的水平装甲,但是命中率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在设得兰海战中,帝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命中率在百分之二点五以上,而在这场战斗最初的十五分钟之内,六艘战列巡洋舰打出的近六百枚主炮炮弹,竟然无一命中!

七点,雷德尔下令再次转向。

这次是左转,而不是右转,而且转向半径高达五公里。

也就是说,雷德尔打算利用转向来缩短交战距离。如果贝蒂不做转向,那么两支舰队就将反向航行,脱离交战状态。

雷德尔下令转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试探贝蒂的底细。

在雷德尔看来,如果杰利科不在附近,那么贝蒂就会借机脱离战斗。如果贝蒂死咬着不放,就能证明杰利科在附近,而且即将到达。

很快,雷德尔的推测就得到了证实。

七点过五分,贝蒂也下达了转向命令。

他选择的方法与雷德尔相同,即朝左转向一百八十度,转向半径也在五公里以上,以便继续保持距离。

据此,雷德尔不难推测出,杰利科肯定在全速赶来。

七点十五分,雷德尔派出了手里的所有轻巡洋舰。打垮贝蒂不是问题,关键是得尽快找到杰利科。

可以说,雷德尔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没再像头天晚上那样犯糊涂。

打到这个时候,帝国海军的六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打出了一千多枚主炮炮弹,只有一枚击中了“狮”号,而且命中点在舰首处,没有造成严重破坏,甚至没有让贝蒂的旗舰降低航行速度。

当然,英舰的命中率也非常低,打出的八百多枚炮弹无一击中德舰。

七点二十五分,在搞清楚对手的情况后,更重要的是,在希佩尔的主力即将赶到的情况下,雷德尔再次让舰队转向。这次,他没有主动靠近贝蒂,而是选择拉开距离,把贝蒂引向主力舰队。

显然,雷德尔把难题交到了贝蒂手上。

按照杰利科的命令,贝蒂应该把雷德尔引入大舰队的伏击圈,因此应该带着雷德尔向杰利科靠拢。问题是,主动权在雷德尔手上,而且雷德尔似乎不急于取得胜利。如果贝蒂在这个时候选择撤退,这场战斗就将宣告结束。只是,贝蒂没有选择撤退,因为他没有完成杰利科安排的任务。

结果就是,贝蒂转向跟了上来。

这下,进入伏击圈的就是贝蒂了。

更要命的是,雷德尔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在贝蒂与希佩尔之间,所以贝蒂不可能知道希佩尔即将到达。

七点三十五分,雷德尔再次让舰队转为向西南方向航行。

贝蒂没有迟疑,立即做出了同样的机动转向。

只是,仅仅五分钟后,贝蒂就发现,落下来的炮弹变得更加密集了,而且其中有一些明显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

这个时候,希佩尔的主力舰队已经到达,而且投入了战斗。

只是,当时希佩尔与贝蒂的距离高达二十五公里,刚好在战列舰主炮的最大射程上。虽然在这个距离上,不管是三百毫米、还是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都能击穿战列巡洋舰那薄弱的水平装甲,但是命中率肯定非常低。

七点四十五分,贝蒂终于发现了在雷德尔舰队南面的希佩尔舰队。

显然,继续打下去,贝蒂占不到任何便宜。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非常薄弱,而且在设得兰海战中,英舰暴露出了一些设计上的致命缺陷。只要德舰的运气足够好,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就能干掉一艘英舰。

贝蒂没有恋战,立即做出了撤离的决定。

可以说,这个时候,希佩尔犯了一个不得不犯的错误,即没有机动到贝蒂舰队前方,而是选择与雷德尔舰队平行投入战斗。当然,这不是希佩尔的错,因为以当时的情况,他根本无法赶到贝蒂的前方。

原因很简单,希佩尔舰队的速度只有二十节,而且已经以这个速度航行了十多个小时。

如果不是德舰动力系统的质量非常好,恐怕希佩尔早就减速了。

更重要的是,希佩尔已经是沿最短航线与雷德尔会合,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只有二十节的舰队对速度在二十四节以上的舰队进行包抄。以当时的情况,就算执行包抄任务的是雷德尔,也不一定跟得上去。

贝蒂转向撤退的时候,杰利科也收到了消息。

公海舰队果然出现了,而且就在雷德尔身后。

对杰利科来说,他只需要做出一个决定,即是否与公海舰队决战。

显然,杰利科不愿意与公海舰队决战,因为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公海舰队已经在士气上压倒了大舰队。

问题是,杰利科根本无法避免决战。

仅仅过了五分钟,贝蒂就发来了第二封电报。虽然他凭借速度摆脱了希佩尔,但是没能摆脱雷德尔。更要命的是,“狮”号在挨了一枚炮弹之后,速度只能勉强达到二十六节,而雷德尔的速度在二十六节以上。也就是说,除非贝蒂愿意抛弃旗舰,不然他肯定会被雷德尔追上。

显然,杰利科不能牺牲贝蒂,也就必须顶上去,与公海舰队决战。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九章牺牲

更新时间:201271014:25:11本章字数:4962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九章牺牲

贝蒂转向撤退,雷德尔没再迟疑,立即加速追击。

此时,战场形势对贝蒂极为不利,因为“狮”号在战斗中挨了两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其中一枚击中舰首,导致航速无法超过二十四节,而雷德尔的追击速度在二十六节以上,高出了两节多。

显然,没有杰利科的支援,贝蒂根本逃不掉。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杰利科前去接应贝蒂,肯定得与希佩尔遭遇。

很快,局势变得对杰利科更加不利了。

九点不到,雷德尔派出的一艘轻巡洋舰发现了从北面杀来的杰利科舰队。虽然这艘巡洋舰立即遭到了猛烈的炮火打击,最终被“铁公爵”号与“马尔巴罗”号打出的两枚三百四十三毫米穿甲弹击沉,但是在被击沉之前,这艘英勇的轻巡洋舰发出了电报,准确报告了发现的情况。

杰利科已经赶到,再也没什么悬念了。

在重新编组队列的同时,希佩尔给雷德尔下达了一条命令,即不要追得过猛,在与杰利科的主力舰队遭遇之后得做好撤退准备,在公海舰队主力到达之前,没有必要跟杰利科一决雌雄。

雷德尔也非常清楚,真要打起来,他肯定不是杰利科的对手。

他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速度。说得直接一点,掌握了速度优势之后,打与不打的主动权在雷德尔手上。

只是。雷德尔还得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让贝蒂退出战斗。

这里,涉及到战列巡洋舰的战术问题。

虽然在费希尔的大力提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