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税收由购买方负责交税;如果是离岸价的话,税收由销售方负责上交。
另外双方均同意,允许在对方的地盘上设立联络处。联络处的那个所需要的土地可以租借,也可以购买。联络处的地盘不受当地法律的约束,当地的法律不适用于对方的联络处相关人员,且有外交豁免权。当然双方都在联络处人员必须要遵守对方的法律,不能触犯其对方的律法。
最后一点就是双方的商人在从事正常的经营活动中,人和货物均受到对方的保护,不得侵犯对方的权益和人身安全。另外就是在商业活中,双方有权购买所需要的物资,对方不得随意扣压。
这份通产协议达成一致后,用二国的官方文字写了二份,签字后各执一份。这样算是二国间达成的共识,算是建立起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商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有了法律依据。
“姜先生,协议咱们都签署好了。你看君士坦丁堡城的代理权是否交给我们国王手下的商队来操作呢?”
正常的商业操作,只要不是强行占有大量的市场,姜松肯定会同意。再说了,就算是要多代理点市场也是情有可言,只要不和签订好的地区冲突就成。
“希拉克先生,这当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不过具体的事宜你得和卡巴奇先生商谈,今后我东方隋帝国的所有货物前往贵国的销售事宜均由卡巴奇先生全权负责。我们争取每年到这里来一次以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考虑每年来二次。”
接下来就是老卡和希拉克洽谈,他们商谈代理方面的各项事宜。另外还要洽谈此时供应多少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目前姜松手上的货物不是很多,应该足够满足对方的需要。当然,也不能全部都销售给希拉克,毕竟姜松还要寻找其他地区的代理商,得留下部分货物供应。
老卡和希拉克商谈的时候,姜松让王二牛去拿了一些礼品过来送给希拉克。当然,国王的礼品不能少,也让希拉克代收下。
姜松所送出的礼品就是丝绸、陶瓷产品,和送给弗卡斯的一样。弗卡斯看到后心里非常的高兴,姜松没有因为是国王而区别对待,礼品都是一样,这在弗卡斯的心中感觉很有面子,对姜松的好感提升了不少。
礼品送出后,姜松就先闪人,具体的事宜人部交给老卡洽谈。回到住处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早就等候,他们都听说罗马国王派出使者前来商谈,具体谈些什么都不明白,都在等候姜松回来。
姜松掏出协议后递给房玄龄道:“你们看一下,这就是咱们和罗马帝国签订的通商协议,就下咱们算是圆满成功了任务。”
“老大,就这么一会功夫就签订好了?”
“克明,你以为这事很复杂吗?这种东西和商业谈判没有什么区别,别把这事看得太复杂。这本来就是有利于双方的事,有什么好商量的。”
现在的时代没有什么地方保护、市场保护,更没有垄断之说法。加上丝绸、陶瓷、茶叶之类的产品在西洋一带是紧俏商品,罗马帝国巴不得姜松天天在这地方有丝绸、陶瓷产品销售呢?那样会满足市场所需,满足当地人所需,有何不同意呢?
况且,姜松一行的丝绸、陶瓷、茶叶到达后,同样给当地的增加的税收,这一点连傻子都明白好处太多。加上姜松把苏伊士城当做是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在西洋诸国销售的集散地,同样会给当地带来极大的好处。
呵呵!
“老大,这下好了!咱们返回时对皇帝、朝廷也算是有交待。有了这份东西,那些想找麻烦的众臣还有什么好说的。咱们既为皇帝赚到了大量的金币,还胜利完成的出使的任务。”
“大书法家,你还说少了一样,咱们还开辟出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线路,这是非常重大的事。”
黄舍人微笑道:“克明说的没错。咱们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才是最振奋人心的事,这一事件将会载入史册。”
姜松没有出声,知道眼前的这几名当世杰。什么事都可以不在意,对于流芳百世的事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一点从开始时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口中姜松就听明白。如果是告诉他们到西洋做贸易,他们会毫不犹豫拒绝。说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图时,眼前的牛叉人物没有一个不兴奋。
这也说明,任何人都无法抵抗得了名和利的诱惑。再清高的人,只要听说能获得名同样会心动。
“老弟,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货物出完后就可以闪人了。”
“姐夫,想嫂子了吧!”
“老弟,不是想你嫂子,是咱们在此地也呆了好长时间了,再过三个月就是咱们离开中原整整一年,咱们也是应该返回的时候了。你当时和皇帝、朝廷说一年左右时间,看来得延期了。”
说到返航回中原,大家心里都有点思念,毕竟出来的时间真的算长了,如果是在中原的话问题还不大。这里离中原有上万里之遥真正算是异国他乡。
杜如晦道:“咱们随行的货物没有多少了,这次罗马国王再采购一些的话,如果是放开销售的话,一天就能出完。”
“克明,这样不行。咱们是要长期从事远洋贸易,这次必须把所有事情有做好。特别是各地区的代理商选择非常的重要,货物要留下一部分供给前来商谈的代理商。另外咱们还要把各个代理商需要的货物的资料统计出来,下次组织货物时就有针对性。不要再象这一次,有的商家采购的货物真的不好,不仅仅是品质上的问题,连什么产品好销都不清楚,运到这里来不是亏钱吗?”
“老大,这你放心。这次有些产品的销售是亏了钱,不过总体上来说回报是非常高的,就算那些货物场子了点钱,和赚钱的平衡下来后,同样有非常高的回报。我初步测算了下,这交就算是最差的商家,扣登陆艇各种费用外,其回报也高达十多倍。这次总体平衡下来,扣除各项费用,其回报率应该达到二十五倍甚至是三十倍以上。”
第274章 秘密使者
姜松点点头,知道这次组织的货物有的商家出了点问题。象什么工艺品之类的玩艺,在西洋一带销售的价格不是很高,其利润也不大。还有就是少部分陶瓷产品品质真的差,让销售价格大大打折扣。
姜松记得曾经交待过各大商家,要组织品质上好的产品到西洋销售,这样其回报才会高。把垃圾产品运到上万里的地方销售,如果不能获得高回报的话,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谁知道这些商家是怎么想的,居然把次品带了出来。
次品一方面的回报低,最关键的是会影响信誉。一旦西洋人用完后觉得产品质量不好,今后谁还会再购买隋朝产的陶瓷。为此姜松把那几名商人臭骂了一顿。
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到年底,姜松一行呆在苏伊士城差不多四个多月,随行的货物也基本销售完,也是到离开苏伊士城返航的时候。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不仅销售完了随行货物,同时各商家也采购了一些西洋产的物资,不过数量都不大。只有姜松采购的物资最多,马匹上百匹、各种物种数百种,红酒数百件,各种图书近六千册,购买了三百多名具有特长的奴隶,招聘了数十名优秀工匠。
总的来说,这次姜松一行远航西洋的目的基本达到,虽然没有办法亲眼看一下君士坦丁堡城和其他西洋诸国的城市。在苏伊士城中还是接触到了不少的西洋诸国的商人,对西洋的情况大概了解了,知道了此时西洋诸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
“姜哥哥,太好了!咱们终于可以返航回家了。”
离开中原快一年时间了,随行的人中没有人不想家的。他乡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根,况且姜松一行是来开展贸易,并非是定居。
“老大,这次跟随你到西洋来,对我在绘画方面真的有借鉴作用,特别是西洋人的素描手法很值得学习,西洋油画的方法、手法也有独特之处,从中真的学到了许多。”
虞世南说的是真的话,不仅仅是虞世南一人有收获,其他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等人同样有收获,他们都是文士,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见树,都是当世的人杰。特别是房玄龄,对于西洋诸国的政治、国家制度有了了解,让他的思维方式更宽阔。
李靖也开了眼见,对罗马帝国的军队作战有了充分的认识,对西洋一带的作战确实有些地方值得借鉴。特别是罗马在训练士兵方面有独到之处,这也是罗马军队强大的重要原因。
就连苏晓雅,自从聆听过西洋的小提琴后,就纠缠着姜松要学习这种西洋乐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仅是学会了拉小提琴,让她原本的乐器水平有了极大有提升。在此期间,姜松把心中知道的什么五线谱,也全部传授给苏晓雅,把这妞高兴的又跳又叫。
李秀宁的变化是最大的,开始时的蛮横无理,十足的小太妹,通过近一年的磨砺,行事不再鲁莽,也会讲道理,听意见。就是吃醋那品性无法改掉,有时候搞得姜松都哑口无言。
就在姜松一行准备离开苏伊士城的几天前,姜松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客人。是波斯帝国派出来的使者。姜松一行组织货物到苏伊士销售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的事,同时在波斯引起轰动。
波斯帝国同样严重缺乏隋帝国产的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虽然波斯能从陆地上购买到一些,不过比起市场巨大的需求来说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波斯境内的消费。丝绸、陶瓷等产品在波斯帝国同样是奢侈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购买到,且价格不比西洋一带低,算是有价无货的局面。
波斯帝国派来的使者,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入苏伊士城的。
姜松接待波斯使者同样是秘密进行,姜松也不想让苏伊士城主弗卡斯知道。对于姜松来说,赚钱是王道,你们二国间的事和姜松有屁关系。姜松当然是愿意和二大帝国都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甚至是建立外交关系。
通过双方相互介绍,姜松知道波斯秘密派来的使者叫达希尔,是萨珊国王的亲信。萨珊国是一个权利高度集中的帝国,有点象咱们中原朝代,皇帝的权利极大。
“达希尔先生,认识你非常的荣幸!”
“姜先生,能在这里和你见面,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达希尔先生,不知你冒着极大在风险,偷偷潜入到苏伊士城中来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姜先生,我们萨珊国对于你们东方里斯国产的丝绸、陶瓷等产品非常的有兴趣,这些产品在我们萨珊国很紧缺。这次听说你带领商队不远万里到了苏伊士城来销售产品,还和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双方间的通商协议,不知可有此事?”
姜松耸耸臂膀,这种事根本就无法保密。再说人家都明说了,还有必须遮遮掩掩吗?况且二国建立外交关系没有什么,又没有针对第三国,签订通商协议没有针对第三方。
“达希尔先生,你说的不错。我是和东罗马建立的外交关系,不过这貌似没有针对你们萨珊国。签订的通商协议,只是方便双方间的商定往来,更没有对你萨珊国不利的地方。”
姜松原本就想到波斯去销售产品,只是由于航线出了点问题,偏离了原计划的航线,这才直接到达了苏伊士港湾。当然,现在是和波斯人谈,不能说此事,否则就会被动。
“姜先生,你别误会,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们的国王对于你们里斯国也非常的感兴趣。如果你能把丝绸、陶瓷、茶叶之在的产品,运到萨珊国境内销售的话,我们萨珊国同样会给予你最优惠待遇。”
姜松心中兴奋无比,表现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好象对达希尔开出的条件不当一回事,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达希尔先生,你们萨珊国能给我什么样的优惠待遇呢?在产品销售时的结算方式是什么?”
波斯帝国非常的有钱,境内贮藏有无数的珍稀宝贝。
“姜先生,咱们不绕弯子了,按你和东罗马签订的条款,我们萨珊国同样可以给你那样的优惠政策。交易方式也用金币结算,金币不够时可用珠宝及其他货物相抵。”
姜松觉得没有必要再讨价还价,立刻让老卡起草合约,用二国的文字弄出二份出来,双方签字后就算生效。意味着姜松一行和波斯帝国建立了朗好的通商协议,为下一步前往波斯销售丝绸、陶瓷等产品创造了条件。
当然,在通商协议的基础上,姜松和达希尔也签订了另外一份,二国间建立外交关系的合作文件,其内容都差不多。这个文件是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为随后隋朝产品进入萨珊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达希尔先生,和你说实话,我本人对你们波斯帝国的文化、艺术、风俗等非常的感兴趣。只是无法购买到贵国的各种图书,无法进行学习研究。”
姜松的目的就是波斯那里的各种图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图书更感兴趣。什么狗屁的艺术、风俗,那不过是忽悠人的鬼话。
呵呵!
听姜松说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有兴趣,这对于达希尔来说是件非常高兴的事。说明自己的国家真的很古老,也很伟大,否则人家东方的里斯帝国的人,怎么会有兴趣呢?
“姜先生,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下次到我们境内后,你可以随心所欲的采购你所需要的各种书籍,也可以向当地的民众了解。同时欢迎你到萨珊国参观。”
“老卡,下次一定要到萨珊国境内去,到时候你一定要帮我采购所有的图书,让我好好的研究一下萨珊国的文化、艺术和其他知识。”
“姜先生,你放心!我记住了。”
“达希尔先生,我现在没有什么礼物送你了。等下次到萨珊国境后,我一定让人把礼物补上。”
此时的姜松,手上所有的货物都出完,那里还有什么礼物可送。只有下次让老卡补上,姜松肯定是在短期内不会再到西洋、西亚来的。
“姜先生,你客气了。”
接下来双方交谈了,怎样在对方地盘上设立联络处的方式、方法,联络处享有些什么特权。还有就是姜松货物要到什么地方?到时候找什么协调等诸多的问题。
最后老卡道:“达希尔先生,你希望陶瓷产品上的花色是什么样的类型呢?”
姜松听后点点头,这个事非常的重要。这次姜松自己的陶瓷产品非常的畅销,且价格很高,比随行的商人高出不只一个档次。原因就是姜松的陶瓷产品是经过老卡把关,把一些西洋人喜欢的花色图案烧制在陶瓷产品上,结果是这样的产品更让西洋人喜爱。
第275章 收下二名随从
达希尔听后点点头,知道姜松考虑的非常的周密,把这些事都考虑在内。毕竟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人文差异极大,都有喜欢的花色图案。如果按照消费地的人们所喜欢的花色制作出来的产品,肯定是非常对路的。
说白了达希尔他们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赚钱,在交谈中就把波斯的一些地区的代理权拿到了手中。这是正常行为,姜松当然不会反对,甚至是支持。不过在交谈中,双方还是把丝绸、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销售价格粗步做了协商,也签订了相应的合约。也把实施代理权的事说明,让达希尔清楚姜松的操作模式,这是非常必要的。
随后达希尔把一些波斯人喜欢的图案和花色详细的向老卡细说,老卡则认真的记录。这事关系到产品到波斯后的销路,老卡不敢忽略,姜松也很认真的听,不时插上几句。
情况发展非常的好,不仅和达希尔签订一一系列的合约,还提前预订了波斯所需产品的数量、品种,这对于下一次组织货物非常的重要,不用再盲目的组织,可以有针对性的把畅销的产品运来。
姜松秘密和波斯帝国签订通商协议,二国间建立外交关系的文件,以及几份商业方面的文件,让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黄舍人、杜淹等人听后非常的兴奋。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这样,不仅和罗马签订的相应的合约,现在和波斯也签订了。这次人出使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甚至是超额完成。
十二月中旬,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姜松一行告别弗卡斯城主,终于启航返回。返航时水手们非常的兴奋,精神劲更是十足,其航行的速度快了不少。
启航后,姜松把招聘来的数十名优秀工匠和购买来的三百多名奴隶交给老卡,让老卡负责教会这些人汉语。这是必须进行的,总不能这些人回到中原后无法交流,那样对于随后开展的产业推进不好办,语言问题是重中之重。
启航后,刘宏基找到姜松,犹豫不决的道:“永年兄,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姜松望了望刘宏基,这丫的到了苏伊士城后,就把所有的货物交给姜松帮操作,这小子当起甩手掌柜,整天和李靖呆在一起,对自己的货物销售情况不闻不问,十足的二世祖。
“刘公子,有什么话就直说,没有必要羞羞答答的,又不是小女生。”
“永年兄,要不让我也跟在你身边,你给安排个事做做?”
刘宏基自从跟随姜松一出海远航后,接触到姜松的身边的人都是知识渊博,有才华的一群高人。加上呆在李靖身边也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让刘宏基对姜松更加的刮目相看。虽然姜松一直对刘宏基都是彬彬有礼,却在很多事情上姜松是不会让其参加商议的。这一点刘宏基心里明白,毕竟自己是白身,不是姜松集团内的人。
通过一年的近身了解,刘宏基对姜松的为人更敬佩,不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对待人都非常的有分寸,根本不是传说中的那样。每一次的交谈和接触,都会让刘宏基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经过认真考虑后,这才决定跟随姜松。
“刘公子,你这是为什么?”
姜松真不明白刘宏基心中的想法,只知道眼前的人是后世鼎鼎大名的牛叉人物。再说了,按照历史发展的走势,此时也不到刘宏基出山的时候。
“永年兄,说实话,和你们接触时间长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在混日子。从小长到大基本没有干过什么正经事。就算是这次出海,其所有操作都是你帮忙料理,我其实就是二世祖一样的人。看到你们都有事做,大家干得挺开心的,我真的不想再过以前那种整天和朋友吃喝玩乐的事了,想在你身边做点有意义的事。”
姜松认真看了看眼前的刘宏基,看来自己的穿越让刘宏基的人生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别的不说,仅仅是刘宏基打理自己家族的生意,一点就没有象历史上那样破产衰落。跟着姜松到了西洋,赚了不少的钱。跟在李靖身边学到了一些兵法及带兵方面的知识,这应该是有好处的。
历史上的刘宏基,此时应该正在花天酒地的混日子,整天和武林高手过招、切磋武艺,甚至是一起喝花酒,嫖女人,是十足的败家子。
“刘公子,这事你可要想清楚,你应该回家向父母知会一声,别急着下决心。一旦贴上我姜松的商标,要想再回头的话很难。你也知道我名声不好,特别是在儒生心中更是罪大恶极、大逆不道之徒。朝中有很多官员都希望我下台,甚至是想严惩我。只要和姜松一旦搭上关系,那就味道着生死与共,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前冲,风险是非常大的。”
刘宏基不是傻子,也是大家族出身,父母是朝廷高官,怎么不会知道姜松的情况,更明白姜松所言是真的。别看此时的姜松风光无限,是皇帝的新宠,其实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朝中官员的打压和制裁。
刘宏基是武人,可他是大家族出身,小的时候同样受到父母的教导,四书五经不敢说能跟当世大儒相比,却也学过不少。刘宏基并非是无脑子之人,应该说是很有智慧的人才对。
“永年兄,我想好了!这事已经认真考虑过很长时间,象药师、玄龄、克明这些当世人杰都跟随你。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不论你今后怎样,都会毕生跟随你。”
汗颜!你是李世民的嫡系,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以后李世民身边的高人还剩下几人?这事感觉有点扯,是什么原因姜松说不明白。
“刘公子,我建议你还是稍等待一段时间再做决定。说不定返回洛阳后,我就什么都不是了,甚至有可能连性命都难保,更别说什么前途。”
刘宏基摇摇头,心里明白此时投靠姜松和等到返回洛阳后根据情况再投靠,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等回到洛阳城后,姜松一切平安,甚至是加官的话,那时投靠叫附势。姜松肯定不会看好这样的人,这其实就是投机主义者。此时不一样,姜松的情况不明,如果赌对的话,就会成为姜松的心腹或嫡系,这是傻子都明白的事。当然,如果压错的话,自己的前程算是毁了。
“永年,你别劝了。这事已经决定,从此时我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叫你老大,认你做咱们的头。”
“好!我姜松终生绝对不会负你。”
从此刻起,刘宏基算是真正进入姜松的集团核心,身上也正式印上了姜松的标签。以后将和杜如晦、李靖、房玄龄等人一样是姜松集团的核心成员。
刘宏基离开后,清河崔家的掌柜崔灿前来拜访。这人和姜松交流过好多次,在洛阳时,由于在公开场合支持姜松,后来回到崔家后,受到崔家主的严厉训斥。本来远洋贸易是崔灿全权负责,正是由于发生了那事,崔家主重新安排了一名掌柜,崔灿则协助。估计等到返回中原后,这远洋贸易的事就再也没有崔灿的事了。
姜松就象是一块未知的赌货,只是开了一道小口,根本看不清楚里面到底是啥情况。此时情况不明时,很多古老的家族、大商家是不会轻易下注的。要等到再开一刀后才能下注,这是正常的行事方式。崔灿则在姜松名声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公开支持,违反了崔氏家族的原则,受到家规也是情有可言。
“晓雅,给崔掌柜的上茶,上最好的茶。”苏晓雅马上亲自给崔灿倒了杯茶水。现在苏晓雅有点象姜松的秘书一样,专门负责姜松的内务事宜。
“姜大人,你曾经对我明言,大门永远向我敞开,不知这话还算数否?”
姜松知道崔灿这一年来不是很顺心,受到家族的制裁和打压。其前途基本算是玩完了。崔灿也早有离开崔家的心,只是远在西洋没有办法,只能是等返回中原后再考虑。当然,就算是崔灿不愿意离开,继续呆在崔家也不会有太大的重用,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
呵呵!
“崔掌柜,那话随时都算数。我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通过接触、交谈后,姜松对于崔灿的商业方面的能力还是认同的,崔灿是商业方面的高手。这一点得到了印证,这次在西洋的商业活动中,崔灿也一直帮着老卡在做销售方面的事宜。能力也受到老卡的赞扬。
“姜大人,那从今天开始,我崔灿就跟随你了。”
“崔掌柜,你真的决定了?”
“决定了!”
“好!那回到中原后,崔掌柜就帮我运作一个商业项目。”
“少爷,具体是什么项目?”
听到崔灿改口,姜松微微一笑,知道眼前的崔灿算是自己的人了。姜松身边最缺乏的就是商业人才,这一点是非常欠缺的,在短时间内这个现状姜松无法改变。毕竟泾松书院培养的人才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想出人才就能出的。
人才缺乏是制约姜松家族产业发展的瓶颈,很多的产业想兴建,却没有合适的管理人才。特别是中高端的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紧缺。如果有管理人才的话,姜松矿井上就开始上马一些新项目了。
“崔掌柜,返回中原后,我准备组建一家钱庄。”
“钱庄?”
第276章 宫廷之变
筹建钱庄这事姜松早就想运作,关键是姜松手头的资金有限,无法筹建。如果仅仅是筹建一家小小的钱庄的话,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地球人都明白,钱庄就是后世是银行,金融机构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行业。
这些事地球人都明白,姜松清楚筹建钱庄是非常重要。弄得好的话不仅仅是赚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中原的银行业提前面市,让其发展更好,更有竞争力,以后也能让中原人利用金融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掠夺。
现在姜松手头上有大把的资金,加上崔灿的来投,让姜松感觉筹建钱庄的时机来了。当然,筹建钱庄时姜松不会单打独干,会约一些超级大商家、大家族共同筹建。这样影响力更大,风险更小,抗击意外情况发生的能力更强。
“崔掌柜,你没有听错,就是要筹建钱庄。我准备在大兴城筹建钱庄总行,另外在洛阳、江都筹建钱庄分行。随后再慢慢的向各地渗透,最终达到每一县都有钱庄的分支机构。”
崔灿听后有点呆滞,不清楚姜松扣说的钱庄到底是什么玩艺。毕竟此时的隋帝国还没有钱庄这类新事物涌现出来,对于钱庄的运作更是二眼犯黑,半点经验都没有。
“少爷,我不知道这钱庄是什么东东?”
“崔掌柜,说简单点,钱庄就是存钱取钱的地方。如果咱们筹建好钱庄后,有商人要从洛阳带大量的资金到江南一带采购货物,商人不需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钱,只要把钱存入咱们洛阳的钱庄里,由钱庄开出票据,商人拿着票据到江南的钱庄直接取现钱就行了,这样商人运作会方便快捷,资金的安全有保障。反之,商人在洛阳销售了货物,手中的钱要运回江南,也只要把钱存入洛阳钱庄,拿上票据到江南钱庄取现钱就成。”
崔掌柜听后眼睛泛出光芒,立刻就明白了姜松所说的钱庄的运作模式。知道这事非常的靠谱,是个非常好的项目,一旦运作好的话,收益是绝对有保障。
“少爷,好项目!你能否再多讲讲钱庄这斋的情况和运作模式。”
崔灿现在是投靠了姜松,算得上是姜松的手下,今后会帮姜松管理一方产业。为此姜松当然不会藏私,把自己知道的钱庄的运作、方法、各种手段、收入来源、风险、制度建设等诸多的事宜详细的向催讨灿介绍。这一说就是几天几夜,二人连吃饭都是在姜松的船舱中就餐。
期间,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来听过一下,不过知道是商业运作时都先后离开,他们对于商业操作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有苏晓雅在旁边负责倒茶水。
姜松对崔灿大谈钱庄之事,为崔灿在心中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崔灿不亏为是商业方面的高手,姜松每方面只要说个头,马上就会联想起后续的运作方法。甚至到了后来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姜松非常的震撼,知道自己真的又捡到一个宝贝。
“少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