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
“老大,这事我确实考虑过。咱们返回洛阳后,海关总署的位置肯定早有人占据,这一点老大心中有数。咱们这次帮皇帝所赚的金币却不是小数字,皇帝、朝中重臣肯定会大大的吃惊,这一点是肯定的。针对这种情况,皇帝真有可能继续让老大你负责远洋贸易的事宜,这非常符合情理。老大当然不能亲自再操作此事,这对于老大的发展不利。如果是直接拒绝的话,皇帝的面子不好看,会让朝中的言官其他朝臣抓老大的把柄,这也是肯定的。”
姜松不用想都清楚事情的发展会按照杜如晦所说的进行,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在坐的都能想象得到,也能预见到。
“老大,介于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找点借口告诉皇帝,现在是有心无力,很想为皇帝分忧,则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无法再承受。建议由新的海关总署负责人组织远洋贸易事宜,这样的话皇帝不会有意见。毕竟老大也是负责海关总署时组织这些事的,现在建议由海关总署来负责操办,没有什么不妥当,很合情合理,任何人都抓不到把柄。”
“妙!”
“好办法!”
杜淹摇头道:“克明,你的想法不错,要是皇帝真按你所说的办?那咱们老大的结局是什么?还有合适的位置吗?”
姜松、房玄龄、杜如晦都在微笑,虞世南稍稍思考一下也微笑起来,都同意杜如晦的方法。至于杜淹的质疑基本不成立,远洋贸易要是那么好操作的话,还会等到现在才执行。
韦福嗣附言道:“老大,执礼的担心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咱们返回后,航海路线图肯定要上交给皇帝朝廷,到时候海关总署的新负责人按咱们开辟出的航海路线图操办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搞不好这样做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咱们要谨慎行事,再多想想其他办法。”
杜淹、韦福嗣二人担心也有道理,毕竟二人不清楚姜松他们研究的应对之策。此事只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虞世南清楚。海上航行有那么容易就好了,不是仅仅有航海图就能执行的,涉及的问题很多。否则商人都明白远洋贸易赚钱,数千年来为什么没有多少商人愿意从事呢?
“执礼,你和老韦的想法有点道理,不过不现实。跟随咱们前来的商家基本都获得了极高的回报,你们以为这些商家会放弃继续赚钱的好事吗?远洋贸易光有航海图是不行的,换个官员来操作,你们觉得跟随咱们的这群商人会相信吗?敢冒险吗?海上航行要有指北针,咱们朝中的指北针天大地大,总不能拿到船上来吧?况且听说老出毛病,要是在航行中出问题,结果就是死亡,根本找不到正常的航线。远洋贸易涉及很多方面,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展的。”
“老大说的不错,就让皇帝安排海关总署负责操办,等海关总署的负责人无法开展工作,那海关总署的税收从那里来?到时候皇帝还会让老大出山,结果就是海关总署再次掌控在老大手中,远洋贸易老大再安排人手执行。那样的话,咱们这些人跟着老大才有前途可言。”
虞世南接话道:“克明说的对。这样以退为进是好策略。另外咱们还可以给这次跟随咱们来西洋的商人施加压力,告诉商人们,要想继续长期赚钱就得听咱们老大的话,服从指挥,不能乱来。如果有人敢违背的话,到时候直接将其除名就行了。这些商人谁都是人精,难道会和钱过不去,到时候肯定听话。”
“老大,和商人勾通的事交给我来办吧!我一定让商人们乖乖听话。”
“克明,那就拜托你了。”
“老大,这是我应该做的,你是船长,我们都是水手、船员,当然要以你为中心。”
姜松点点头,心里清楚,从此时起,杜如晦算是真正融入姜松集团,这是全身心的融入,不是表面上的融入。虽然前段时间姜松就把杜如晦拿入集团核心人员,这样直白的表达心意还是首次。
“对了,刘宏基那小子怎么这几天都不见踪影?”
韦福嗣微笑道:“老大,刘宏基现在整天呆在药师兄身边,听说在帮助药师兄训练士兵。当然,估计是想跟随药师兄多学几招。”
李靖自从接手士兵后,基本就不再过问其他事,全部身心都放在士兵的训练上,此次的航行也是李靖指挥。李靖现在算是如鱼得水,把心中的想法全都施展出来进行验证。不断的总结经验,改善细节,努力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
刘宏基如果真能多跟李靖学点兵法的话,其成就会比历史上的他更优秀。毕竟李靖可是军神,是后世人公认的最牛叉的军事家。这样的牛人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不是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限制李靖收徒的话,估计李靖的兵法谋略早就誉满天下,会有大把的传人出现。遗憾的是被唐太宗遏制了,李靖没有传人,连自己的子孙都没有传授。
第268章 用事实说话
刘宏基自从到苏伊士城后,就把商业上的事全交给老卡帮处理,做起了甩手掌柜。整天跑到李靖那里当随从,帮李靖训练士兵,学习怎样带兵,怎样训练士兵。几天下来,发现自己真的喜欢干这样的事,根本就不适合做生意。现在所做的事有意义,干起来很开心。那象以前整天和武林高手在一起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十足的二世祖形象。
“这段时间随着商家的货物在逐渐销售,大家要花点时间把每一商家销售货物的详细资料登记在案。把5%的护航费用收上来,还有船只的租赁费用也要清算出来,该收的在这里就收上来,返回时咱们要支付水师的。”
在此地收钱是方便快捷,不会遇到什么阻挡。如果是等到返回后再收的话,说不定有的商家就会耍赖。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字。一旦收上来的话,确实是笔非常巨大的数字。
此时收,任何商家都不会反对,在这里是姜松说了算。如果返回中原后,有的商家到时候觉得上交的太多,真的要联合起来拒绝交那么多的钱,甚至会反悔,要求重新制订护航费的比例。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大,毕竟返回后,这些商家的势力、实力、影响力太强大,凭姜松个人的能力根本抵抗不了。
“老大,这事你不用操心,我们一直盯着呢?老卡那里有什么情况会通知,咱们当然要在这里把该收的钱收上来。只是老大,咱们真的要支付水师那么多的租赁费吗?”
姜松哈哈大笑,5%的租赁费,开什么玩笑,那可是巨大的一笔收入,怎么可能全都交给水师。其实交到水师后,大部分都会被何蛮等将军侵占。再说了,姜松当时和水师何蛮将军商谈时根本不有谈什么比例,只是说会给一定的租赁费,这一定有多少是姜松说了算。
“克明,先把钱收上来,当然不可能全部都交给水师,咱们要留下一部分来开展其他事。譬如在大海上兴建几个补给基地或码头,抢占一些重要的据点之类的,开展这些事都是需要大量的钱支撑,否则怎么进行。”
“老大,护航费到是容易,每个商家都是按销售收入的5%收取,只是船只租赁费有点麻烦,到底是按货物的占用多少船舱算还是按销售收入计算呢?”
房玄龄摇头道:“克明,按货物占用的船舱大小算不好办,这事一下子很难搞清楚,还容易出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按销售收入算,这样大家都容易接受。”
“克明,就按销售收入计算。在进行时估计有的商家会有意见,你们要多做思想工作、勾通一下,让商家们以大局为重,不要斤斤计较。”
“老大,知道了。”
“还有件事大家也要及时登记造册在案,就是商家在这里所采购的物资,你们一定要把货物的品种、单价、货物的总价值登记清楚。虽然咱们暂时不收进口关税,并不代表以后不收取。如果是海关总署的位置有其他人掌控的话,咱们就不管闲事,告诉大家都暂时不用上交,听从我的指令行事。一旦海关总署咱们再次拿到手后,这进口关税还是要补交的。如果是海关总署的位置没有其他人占据,那到时候该上交的就按时上交,这一点一定要和商家说清楚。同时告诉商家,如果有人玩阴的,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会让其除名,以后就别想再继续跟随咱们做远洋贸易了。”
虞世南呵呵一笑道:“老大,这一招会非常的管用。这次商家们的回报非常的高,有谁不愿意继续跟着做远洋贸易,这种生意回报率太高,任何一个商家都无法拒绝。咱们可以用这个东西遏制商家,让商家乖乖听话。在必要的时候,让商家的家主、后台老板出面在朝廷中帮咱们说点好话。这事对于商家来说应该不难,咱们得好好利用一下,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姜松点点头,知道这次的远洋贸易真的达到了目的,姜松和各大商家基本算得上是利益均沾,在贸易方面是绑在一起了。这种利益上的捆绑非常的现实,如果真的利用好这股力量的话,其力量很恐怖。
姜松从事远洋贸易的目的就是想把隋朝内有势力、实力的大商户、大家族在利益上捆绑起来。先让这些大家族、大商家尝到甜头,在利益的驱动下和姜松达成某种合作。姜松心里清楚,表面上这些随行的商家没有什么独特的实力。其实很多商家的幕后老板都是朝中高官,有的是古老的家族,这些人的能力非常的大。不仅仅是在商场上有影响力,在朝中同样有强大的势力。
房玄龄道:“如果能把这些商家的幕后老板、家主都整合起来的话,其势力、实力、影响力会非常的巨大。咱们是得考虑一下怎样利用这股力量。”
“姐夫,这事不能太急于求成,得慢慢来,到时候自然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如果操之过急全让人觉得咱们居心不良,反而不太好。”
事情商量完后,姜松回到自己的房间,心里也觉得不可思忖,在不知不觉间,貌似自己能掌控的实力在逐渐增大,其速度真的让姜松吃惊。不过姜松没有得意洋洋,清楚自己没有强大的后台、良好的背景,要想整合这些势力还是有困难的,毕竟商人都是追求回报。再说了,那些幕后的老板、家主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老奸巨猾之辈。和这样些打交道,稍不注意就会灰飞烟灭,死得很惨。
接下来的时间货物销售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也投入到系列的事务处理中。随行商人同样忙碌起来,都在出货、收钱,把货物送上岸,把金币抬上船。看着一箱箱金灿灿的金币,不要说商人们脸上露出笑容,就是姜松等人同样兴奋无比。
上次出事后,李秀宁象变了个人一样,没有再惹是生非。和苏晓雅二女孩有时候会帮忙整理一下资料,有时老实的呆在房内,让姜松省心不少,不用担心她又到处生事。
“少爷,老卡带着一保西洋人来见你?”
“二牛,让老卡进来,以后老卡来不用通报,随时可以进来。”
“是少爷。”
和老卡熊抱后,老卡道:“姜先生,这位是杰拉德先生,在造纸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我带他过来让你考察一下。”
“杰拉德先生,认识你非常高兴。”
“尊敬的姜先生,您好!”
苏晓雅马上送上茶水,姜松就才问道:“杰拉德先生,能看一下你生产出来的纸吗?”
姜松家里就有生产纸张的作坊,加上姜松对后世的纸见过不少。现在需要的是非常优秀的造纸工匠,在能力上必须有突出的特点,一般的造纸工匠姜松根本不需要。自己家里的工匠就能生产各种纸张。
杰拉德听后,也没有废话,从包中取出几张纸出来递给姜松,姜松认真察看起来。杰拉德带来的样品纸确实很好,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铜板纸,这种纸的质量非常的优秀,目前姜松自己的造纸作坊还真弄不出来。
姜松只清楚纸张的标准是以克来计算,至于怎样鉴别却没有研究,也不是很清楚。为此姜松寻问了一些造纸方面的事。这个过程姜松问得很详细,甚至连细节都没有放过。这是必须的,姜松必须确保招聘的西洋工匠是一流的人才,一般的工匠对姜松来说没有用处。
通过一系列的询问,姜松明白,眼前的中年人真的很棒,对于造纸有一种天生的爱好,很喜欢研究造纸的工艺和方法。而其研究时肯定是要有极大的费用支撑。杰拉德原来的造纸厂的老板却觉得杰拉德浪费太多的钱财,不允许杰拉德继续搞研究方面的事,只允许正常的生产管理。
“杰拉德先生,如果我提供你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满足你所需要的各种要求,你能研发出更好的纸张出来吗?”
呵呵!
“姜先生,实话和你说,我现在能生产出来的纸张种类差不有十多种,各种纸张都有不同的用途。如果你能提供足够的研究资金的话,我能为你研发出更好的纸张。同样也能根据你的要求研发相关的纸张,这一点你放心,我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
老卡插话道:“姜先生,杰拉德先生原来是在君士坦丁堡城中的一家非常大的造纸厂工作,他是造纸厂的技术骨干。由于研究经费的问题和老板发生冲突,杰拉德先生才辞职走人,返回老家苏伊士城。苏伊士城中虽然也有造纸厂,不过规模太小,老板根本不会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杰拉德先生看到咱们的招聘启示后犹豫的好长时间才决定过来看一下。”
“杰拉德先生,你的薪水有什么要求吗?”
在之前姜松也询问过老卡,在西洋一带的优秀工匠,正常的薪水每周就几枚金币,这已经是非常高的薪水标准了。周薪达到十枚金币以上的都算得上是最顶级的工匠。
“姜先生,薪水的事你看着办,只要你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就好说,这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经费,再高的薪水我都不想应聘。”
汗颜!又是一名科学研究方面的异类人物,应该说是科学狂人,只对研究纸感兴趣的人,看来真是抢到宝了。这样执着的精神别的不说,仅仅这份劲头就让人敬佩。
“杰拉德先生,你看这样好了,你的年薪是一千枚金币,研究经费完全满足你的研究所需。如果你研究出新的成果的话,再给予你奖励。我会根据你每次研究成果的品质进行不同的奖励,你看这样可好。”
“好!就按姜先生所说,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269章 西洋人不要俘虏
年薪千枚金币,这在此时绝对是超级高。西洋一带金币虽然多,年薪达到上千枚金币的工匠基本没有听闻过,这一点姜松从老卡的嘴中知道。姜松之所以开出那么高的薪水,一方面是做秀,树立一个榜样,想达到宣传的目的,引诱更多更优秀的西洋工匠前来应聘。另一方面杰拉德的水平确实很优秀,他应该能为姜松创造更大的财富。
“杰拉德先生,你的家人会随你到东方吗?”
“姜先生,这要等回家后商量一下才能决定,不过我的太太、孩子会随行,这一点是肯定的。至于父母及其他家人就难说,他们在这里有自己的生活。”
“杰拉德先生,那你安排一下,到时候随我们走就行,这段时间你多陪一下家人,出发时会让老卡提前通知你的。”
“谢谢!”
有了杰拉德这名模范带头作用,随后前来应聘的工匠逐渐多了起来,不过优秀的工匠不多,大部分的水平很一般,无法达到姜松的要求。不过也招聘到几名不错的工匠,虽然达不到顶级水准,却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姜松招聘优秀工匠不限行业,只要是觉得优秀的都会招聘。对于姜松来说,很多行业都是空白,能有那方面的工匠当然是好,起码能补点空白。为隋朝的科技起一点点作用也是好的。
最让姜松兴奋的是招聘到一名城市设计方面的工匠桑普斯,这鸟人非常的不错,对于城市排水系统有极高的研究,其祖父就是罗马城市建筑方面的高级匠师。姜松考察后发现,应聘之人能力真的不错,有些观点更是超前,连姜松这名后世人都汗颜。
“姜先生,这里有二名玻璃方面的工匠前来应聘,我对他们寻问了一下情况,感觉有点实力,还带来了亲手制作的玻璃制品。”
姜松看了一眼老卡,老卡这段时间真的很忙,不仅要帮商队出货,还要帮姜先生采购一些货物,特别是亲自招聘工匠一事,更是占用很多的时间。老卡算是姜松招聘工匠的第一道关,只有老卡觉得好的才会推荐给姜松考察。
“老卡,把人带上来吧!”
“姜先生,来的是一对父子,二人一直从事玻璃制造,是听说我们这里招聘大量优秀工匠消息后,才从埃及赶过来的。”
玻璃的制造方面西洋人在技术上是有优势的,别的不说,仅仅是那装红酒的瓶子就是最好的见证。目前姜松家的作坊,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酒瓶之类的玻璃制品。就算是平板玻璃都很困难,在生产时有很多难度,以至于姜松虽然研究出玻璃的烧制配方,却没有启动玻璃的生产。关键的问题就是生产工艺上有些地方无法解决。
如果玻璃制造方面成熟的话,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在中原一带绝对有巨大的市场,其回报是非常高的。别的不说,仅仅是镜子这一产品就会有极大的消费市场。如果再能搞出酒杯、水杯之类的产品,就可以当成奢侈品销售。另外在建筑方面的运用也很广,窗子的使用就会吸引有钱人采用,毕竟采光好,这一特点肯定受人喜欢。
不大一会儿,老卡带着二名西洋人进来,一人看上去五十岁左右,另一名很年青差不多三十岁上下。通过介绍姜松知道,二人分别叫史密斯·J和罗西·J。这是一家祖祖辈辈都是人玻璃制造厂工作,算得上是传承。最近所在工厂经营不善倒闭,父子二人也就失业。
姜松通过交谈,了解这对父子在玻璃方面的水平如何。别的不说,仅仅拿来的酒杯、瓶子之类的样品不仅姜松兴奋,这些产品正是姜松最需要开发的。另外姜松寻问了一下在平板玻璃方面的生产工艺,二父子确实是对答如流,所说的过程很详细,让姜松这名外行都觉得有可操作性。
“史密斯、罗西,你们二人考虑过没有,如果你们父子随我到东方的话,家人怎么办?可安置好了?当然,如果是你们的家人愿意一起到东方的话,我表示热烈欢迎,到时候会把你们的家人安排妥当,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关键是你们是否愿意。”
“姜先生,等我们回家后商量一下,如果家人愿意随行到东方你的国家生活,那我们父子都会前往。如果是家人不愿意前往的话,我们父子只能走一人。”
姜松无所谓,二人能成行更好。如果不行的话,能成行一就非常不错了。只要有一人成行,姜松的玻璃作坊就能开工,就能顺利生产出产品,这才是姜松最关心的事。
呵呵!
“史密斯、罗西,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们决定后要马上赶到这里,毕竟你们在埃及一带,距离有点远,我们启程时无法通知你们,只能是你们先到这里等候,不过到了这里的所有开支不用你们支付,我会安排你们的食宿。”
“姜先生,真的谢谢!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随后就是起草合约,这是个必须完成的事。雇佣合约在西洋很重视,在目前的中原却无人当一回事,也没有听闻有人签订过这方面的劳动合约,业主更不会主动签订这样的合约。
在此期间,姜松陪着房玄龄见了弗卡斯城主几次,目的是向弗卡斯城主请教罗马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对于元老院的这一制度是姜松、房玄龄最想了解的。毕竟元老院在罗马执行了上千年,这种制度的好坏姜松说不清楚,只有看房玄龄自己判断和研究。
姜松的目的就是让房玄龄多了解这方面的事情,能借鉴的就借鉴,不能借鉴的可以当做参考。毕竟罗马的这一制度有其优点,不能说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怎么可能执行了上千年。
“老弟,罗马的元老院权利挺大的。”
“姐夫,这些事你自己分析研究后再得出结论,如果有好的地方咱们可以考虑借鉴,如果不行的话,就当做是长长见识。”
罗马表面上看是奴隶制,其实有好的方面。奴隶只是对于俘虏、抢劫来的其他外国人,罗马对于自己的国民是非常不错的,这一点从老卡的介绍中姜松明白。加上姜松自己的了解,罗马的一些政治制度有其好的方面。
其实中原一带的政治制度并不落后,关键是执行和权力限制方面出了问题。秦朝时期的宰相制度就很不错,皇帝的权利受到宰相的约束,宰相的权利同样受到皇帝的约束。只是到了汉朝时,皇帝逐渐把权利收回,宰相的权利逐渐被削弱。
此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就非常的先进,只是皇帝不放权,把宰相的权利分化成若干,宰相也有了左右宰相及副相,其结果就是权利分散,大权都被皇帝一人独自掌控。包括后世西方的什么武官不能从政之类的规矩,其实中原一带老早就实行了。
“老弟,你发现没有,罗马发生征伐和战争时,将军是由元老院任命。所任命的将军不一定是武将,有的是文职官员。这让一名文职官员去指挥大军作战,这成吗?”
“姐夫,罗马的军队有二大块,一块是职业军人,这是罗马最重要的武装力量。另一块是雇佣军,是根本在战场上的表现获得相应的收入。罗马军队中最关键的人是百夫长之类的下级军官,这才是罗马军队中灵魂人物。所有士兵从训练到指挥都是由百夫长掌管。这一点和咱们的不一样,所以临时的将军是否懂军事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罗马的传统和制度才是关键,数千年都是这样进行的。”
“老弟,听了弗卡斯的介绍,感觉罗马的士兵非常的强悍,你说咱们中原的单兵作战能力和罗马相比怎样?”
姜松摇头苦笑道:“姐夫,不是我说泄气的话,若论单兵作战咱们隋朝的士兵真的比罗马士兵差多了,不是一个档次的级别。当然,战争打的不仅仅是单兵作战能力,是讲求集团作战。在兵法谋略方面咱们比西洋人强太多,战术也丰富多彩。如果二军相遇的话,胜负难料,这要看是谁来指挥作战。”
姜松曾经听老卡说过罗马新兵的训练方法,虽然不敢说优秀,却也有独到之处。在百夫长的带领下进行各种格斗训练,其强度真的很大,其训练的时间非常的长,差不多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百夫长基本算是新兵的授业之师,会把所知道的一切杀人手法毫不保留的传授,这种不藏私的做法是中原将官们所没有的。
“老弟,还有一点,那么多罗马的战役,感觉都是血战。没有什么俘虏之类的介绍,难道真的没有俘虏吗?”
“姐夫,你说的得没,西洋一带的战斗基本都是血战到底,基本没有俘虏。数十万人规模的决战,最后能俘虏数十人、上百人就算是多的了。双方的士兵都会以命相拼,这和咱们中原的战斗不一样,中原的战斗随便就是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俘虏。”
“老弟,这是为什么?难道罗马的士兵都不怕死,都有那么高觉悟,都会拼死决战?”
“姐夫,罗马士兵一旦投降,其家有就会受到牵扯,谁也不敢投降,都只会选择死战。另外就算是投降也无法保命,西洋一带对于俘虏的处置就是直接斩杀,很少留下活口。这种情况下,士兵能不拼命吗?”
“斩杀俘虏?”
第270章 选购优秀奴隶
对于西洋人斩杀俘虏的做法房玄龄肯定不能理解。中原任何将军都不敢行斩杀俘虏之事,真的发生的话会受到世人的谴责,甚至连皇帝都无法保护。这种思想传承了数千年,谁也不敢越过这条红线。历史上的几名斩杀俘虏的将军,其评价不仅不高,甚至受到数千的辱骂。
“姐夫,你不能拿中原文化来要求西洋人。再说了斩杀俘虏也要看是针对什么人?并非都不好,也有好的方面。”
不要说斩杀俘虏,在古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战史中,屠城之事时有发生。
“好的方面?”房玄龄有点傻眼,斩杀俘虏还有什么好的地方,这种行为是凶残无耻的行径,是要受到世人谴责的。现在姜松却有不同的观点,让房玄龄有点摸不着头脑。
“姐夫,有的时候,采取强硬血腥的手段会更有效。”
战争的目的是获取胜利,让自己的士兵少受到伤亡,至于其他方面谁会顾及。特别是在对外战争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采取烧杀掠抢之类残酷无情手段,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战争中会对敌人手软。
“姐夫,你想了解西洋人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情况,这事不急。我采购了一些书籍,到翻译出来后你看一下,有些书籍对你应该有用。一些书籍就是介绍罗马帝国征战的记事,你看完后心中就清楚世界列强是怎样展开对外征伐的,采用的手段是些什么你就明白了。”
姜松在采购书籍时,根本不管类型,只要是没有的都各样采购一本,其内容应该说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什么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民风民俗,甚至是花边新闻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老弟,你采购的这批图书,等翻译出来后真的是宝贝。能让咱们从书本上了解西洋一带的各种情况。听说现在都采购有上千册了。”
呵呵!
“老卡让当地人帮忙收集各种各样的图书,加上原来我采购的,目前大约有二千多册,至于内容不知道,只有翻译出来后才清楚。”
姜松不是什么儒生,不过对待书籍方面比任何人都重视。不论是什么样的书籍,姜松都会收集,不仅是收集中原的书籍,到了西洋后同样在收集西洋人的书籍,这种精神让房玄龄、虞世南等人都惊讶万分,都没有想到姜松会是一名爱书之人。
“姜哥哥,前面好象是什么交易市场,咱们进去看看吧?”
姜松抬头瞟了瞟,微笑道:“晓雅,那是奴隶交易市场,专门从事买卖人口的场所。”
古代买卖人口的市场到处都有,不仅仅西洋诸国有,中原一带同样有,每个大的城市都有人口买卖交易市场。中原一带的人口买卖交易的对象是中原同胞。西洋一带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在征伐中掠夺来的人口,还有就是一些犯罪之人。
古代西洋诸国的人口买卖是一项非常赚钱的生意,且规模非常的大,国家军队在征战中抢劫来的人口,还有就是从非洲抢劫、买卖来的人口都是主要的交易对象,真正罗马人很少。在罗马帝国,人是分等级的,本国百姓受到律法保护,其地位比其他人更高。
“臭姜松,咱们去看看和中原一带的人口买卖市场有什么不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