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松摇头苦笑,看了看说话的韦福嗣,知道这也是大家心中的想法,都觉得从苏伊士城前往君士坦丁堡挺近的,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到达。如果是陆路安全的话,姜松早启程前往君士坦丁堡城了。
姜松再次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地中海、欧洲一带微笑道:“最近我询问了一些当地人和弗卡斯城主,地中海一带的诸多西洋国家或地区此时正在乱战。我们到达地中海后从海面上走已经不可能,随时会碰上交战的双方,到那时咱们就是待宰的羔羊。再说咱们也没有优秀的战船,弗卡斯城主最多给咱们配上一条战船算是非常不错了,其战力肯定有问题。咱们唯一的行程只能是继续走陆地。”
“老大,那咱们就走陆地好了,多带上点士兵护卫,就算是遇上土匪,其安全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姜松的手指滑到西亚一带苦笑道:“这一带同样有战斗,伊斯兰人和波斯人正在打仗。咱们走陆路同样不安全,很可能会碰上交战的双方。你们觉得凭咱们手中的那点士兵能抵抗得了吗?”
黄舍人一听就急了,马上道:“永年老弟,那你的意思是不去拜见罗马国王了?那咱们出使之事不是没完成。”
姜松知道,出使西洋诸国之事对于大家来说是大事,这事一旦做成,返回中原后都是有大功的,这一点大家心里清楚。特别是黄舍人,如果这次能顺利完成任务,回到洛阳后绝对会升官职。估计皇帝老儿早就承诺过什么了。
“黄公公,诸位,我也想去,只是如果不顾后果的去,咱们能活命的机会有几成?你考虑过没有。如果性命都没了,什么鸟功劳都是白搭,还有屁用。其实,我比你们压力还大,如果真能见到罗马的国王,再达成一些协议,回去后我同样会升官。”
“老弟,只是如果不完成出访之事,返回后无法向皇帝、朝廷交差,搞不好你会受到弹劾,到时候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房玄龄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朝廷中很多官员都妒嫉姜松升职太快,心里非常的不平衡。如果是抓住姜松的把柄的话,绝对不会放过,肯定会出手打压,弹劾还是轻的了,搞不好会往死里整。
姜松和皇帝老儿商谈到西洋诸国之事,目的是赚钱。皇帝是看在超级暴利的情况下才同意。出使西洋诸国只是为了方便赚钱,并非目的。这一点姜松和皇帝心里都清楚,这些话姜松当然不能乱说出来,否则影响极坏。姜松无所谓,皇帝可是要面子的,所以前因后果姜松不敢泄露半句。
姜松之所以压力大,不是担心皇帝老儿,是担心太子殿下。按历史发展的进程,太子到年底就会上位。到姜松一行返回洛阳后,估计太子早上位了,太子不知道皇帝和姜松二人间所谈之前因后果。如果姜松出使西洋诸国之事务没有完成的话,很有可能会受到太子治罪,加上言官的弹劾,姜松的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是糟糕透顶。
“你们放心吧!返回后有什么事我会承担,再说了皇帝治罪和言官弹劾只会针对我,你们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有一条就是,咱们确实是闯出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这件事会是咱们最大的收获,会让参加此次远航的人流芳千古。”
“老大,我们不是为自己担心,更不是想着自己的功劳。而是担心返回洛阳后,你的处境会非常的不妙?海关总署一事就说明,朝中很多高官都盯着你,都希望你出什么问题,那样朝中官员才有打压你的借口。这出使之事务没有开展,会有人鸡蛋里找骨头。”
第265章 不听话的妞
姜松摇头苦笑,杜如晦的担心当然是必要的。前段时间有那么多的朝中官员上奏要求更换海关总署负责人,表面上看是要把姜松手上的权力削弱。其实是盯着海关总署的位子,都觉得是块肥肉,朝中重臣都想掌控在手中。
出海前皇帝老儿再次提起海关总署之事,姜松感觉到一旦远航后,这个位子就会被皇帝老儿拿走,这一点姜松心中明白。皇帝的话是世上最不靠谱的,最没有信誉的。说不定此时这个位置早就有其他人上位了,根本不可能为姜松保留。
看到大家担心的样子,姜松呵呵一笑道:“你们也不用担心,这段时间我让弗卡斯城主注意前往君士坦丁堡的路线,如果安全有保障的话,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的。如果是最后咱们真的无法到君士坦丁堡去见罗马国王,咱们也不用惧怕什么,毕竟咱们和苏伊士士城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及备忘录,回到洛阳后勉强能应负一下。再说了,咱们为皇帝赚回去那么多的钱,总不是虚的,是实实在在的金币。”
如果是皇帝老儿杨坚看到那么多的金币的话,绝对会高兴,肯定会给姜松加官,这一点姜松相信。毕竟历史上的杨坚皇帝真的勤俭持家,把大隋朝治理成最富有的国家。当然这里所说的富有指的是国家富,不代表百姓富,应该说是国富民穷。唐帝国贞观年间,其实都是在吃隋朝积累下来的粮食,这一点是绝对的,没有人会质疑。
现在的问题是姜松一行返回中原后,如果历史不发展偏差,太子杨广应该早就上位。到时候太子杨广是什么想法姜松拿不准。希望看在大把的金币上能有好的结果。幸好海关巡逻队早有准备,否则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在姜松的心中,始终有一点相信,历史上的杨广是暴君,并非是昏君,这一点不用质疑,看一下杨广所做的那些事,其实都非常的有眼光,修大运河,这是功在千秋的大项目。只是杨广太急于求成,一下子干那么大的工程,伤了百姓的心,如果是缓慢推进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危害。修战道也没有错,和秦朝时一样,都是为了方便交通,便宜防卫国家。后世不是说要致富先修路吗?还有就是杨广时期,对外征伐也是取得非常巨大的成绩。帝国的疆域扩大了很多,甚至比唐帝国时期还要宽广。
至于说杨广死后的谥号,为什么是炀,那是李渊弄出来的,谁让杨广和李渊矛盾大,李渊曾经被杨广派人追杀过呢?说不定在这件事上,李渊有报复杨广的意思在里面。真实的杨广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差,更不会是弱智、白痴,绝对是绝顶聪明的人物。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呢?这只有天知道。加上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个喜欢篡改历史的主,难道还会对隋朝的杨广歌功颂德吗?李世民连自己的兄弟都能下狠手斩杀,对自己的老爷子都要逼着退位,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具各种记载,圣贤之君李世民对史官的记录是严查严防的,稍有不如意的地方都会要求史官进行修改,按其意记录。特别是涉及到其兄李建成的事,更是改得面目全非,把其兄扁得一文不值。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所以说,唐帝国初期的历史记载可信度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伪造出来的。
正在此时,苏晓雅跑进来,焦急的道:“姜哥哥,秀宁姐姐独自一人骑马兜风去了。”
这下把姜松吓得一跳,开什么玩笑,这是西洋不是洛阳城,这妞真是个惹事的主,半刻都不得安宁。如果是出事的话,麻烦可大了。
“王二牛,马上通知护卫赶快分头去找李秀宁,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随后押回来。”
王二牛听后立刻行动起来,带着护卫纷纷向城中跑了过去。姜松身边的几人也是一脸苦笑,知道李秀宁的脾气,没人能制止得了,连姜松都无法,很多时候都是任由她胡闹。可这是西洋人的地盘,真要是闹出事来咋办?
姜松不担心李秀宁惹事,最怕的是这妞出事,那就问题大了。想了想,姜松还是起身亲自寻找去,干做着等也不是办法。关键是护卫们不懂这地方的语言,不容易问到踪迹,只能是胡乱瞎碰。
“晓雅,你好好的呆在这里,不要乱跑了,哥这就去找秀宁,找到后哥好好的教训她一顿,看来她是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越来越放肆了。”
“姜哥哥,你自己要小心点。”
姜松立刻向行人询问,幸好李秀宁所骑的马有点特殊,加上是一名小女孩骑着,很多人一问就明白,印象也挺深的,姜松很容易就寻问到李秀宁所走的方向。
姜松赶到城西,再次询问行人,确认方向是否有错,得知李秀宁就是出西城门后,姜松也不敢再耽搁,立刻向城外追了过去。
姜松边往前面跑,心里边在感叹,这妞真是不让人省心,总是要弄出些事来。丫的,你在洛阳想怎么闹都无所谓,无人敢惹你。这里是西洋,没有人会把你当回事。
跑出二、三里地后,老远就看到李秀宁那妞真的出事了,此时正被几名陌生人包围着。李秀宁在那里大喊大叫,包围她的几人也在叫骂着,双方都无法听懂对方说些什么,形成一个对峙的状态。
姜松心中暗暗庆幸,来的还算及时,还没有出大的意外,这妞未被人怎样。真要是出什么事,姜松就头大了,不仅仅是无法向唐国公交待,关键是李秀宁受到伤害的话,姜松自己也会心痛。
跑到出事地点,姜松完全看清楚了,李秀宁骑在马背上,用手中的马鞭护住自己,不让包围她的五名陌生男孩近身。从李秀宁甩鞭子的情况看,姜松知道这妞也不敢真的用力往陌生人身上招呼,只是吓唬对方。
五名陌生男孩则喜皮笑脸的调戏李秀宁,口中不停的说些美人之类的调戏之言。几人也根本没有把李秀宁手中的马鞭当一回事,一付色迷迷的模样。当然,李秀宁什么都听不明白,根本不清楚对方说些啥。
姜松绝对相信,如果是自己不来的话,李秀宁肯定会被眼前的五名陌生人强行带走,至于随后会发生什么事,只有天知道。反正李秀宁受到伤害是肯定的,否则包围李秀宁做什么,阻挡李秀宁的路做啥,目的不言而知。
惊世骇俗的李秀宁早就哭泣出声,正当绝望的时候,突然看见姜松懒洋洋的站在一旁看热闹。包围李秀宁的五名陌生男孩也没有发现有外人到了,心思全都放在李秀宁身上。
“臭姜松,你这王八蛋!还站着做什么?赶快来救人家啊!”
李秀宁的话陌生男孩听不懂,反正李秀宁一直都在乱叫,根本不会想到姜松就在其旁边。姜松没有回李秀宁的话,只是耸耸臂膀,嘿嘿一笑,用拉丁语道:“唉!哥们,是劫色还是劫财?”
姜松从五名男孩的调戏之言中得知,这五名男孩应该都属于小混混一类角色。突然见到李秀宁这种绝品妞,加上一看就是外国妞,心里才会涌现出猎取的心思。
苏伊士城隶属于东罗马,上千年前就是古罗马的管辖地盘,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此地的人种应该说挺复杂的,什么样的人种都有,毕竟罗马帝国喜欢的就是对外征伐,抢劫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女人。
象李秀宁这样小巧玲珑的极品女孩真的不多见,城中小混混有猎获之心也正常,谁让李秀宁是独自一人瞎跑呢?
“你是谁?赶快走开,这里没你什么事?”
呵呵!
“哥们,这太不地道了,难道你们没听闻过见者有份吗?”
“小子,滚开!别多管闲事。”
姜松这才对李秀宁道:“傻妞,你没有吃亏吧!”
“你这大坏蛋,还不赶快把苍蝇赶走。”
看到李秀宁情绪稳定下来后,姜松的心落了下来。只是一直搞不明白,李秀宁是具有危险预感的人,怎么会被几名小混昆给纠缠上了呢?再说了,凭李秀宁的身手,借助宝马的强悍冲撞力,几名小混混应该无法阻挡得了她的步伐。眼前的事实是李秀宁真的被五名小混混包围,还吓得哭泣起来。
姜松用拉丁语厉声道:“几位朋友,闹够了吗?这位女孩是我的朋友,你们找错了对象。赶快离开,今天的事我不想再追究责任,就算是误会一场。如果你们再不离开的话,就别怪我要出手惩治你们了。”
五名小混混听后,全都放声暴笑起来,根本没有把姜松放在眼里。毕竟在身高方面姜松虽然也有一米七以上,在中原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个子。只是和人家西洋人一比,感觉矮了好多。从表面上看,五名陌生男孩都比姜松高大强壮。
“小子,你是欠修理吗?”
看到几名小混混鄙视有眼神,姜松最后再次厉声道:“你们既然不想离开,那就趟下好了。”
说完话的姜松根本没有客气,立刻发动攻击,闪电的冲向前方一名陌生人,一句左钩拳重重的击在对方的小腹上,这是人体上几个重要部位之一,只要力量够强大,能在瞬间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姜松不想下杀手,毕竟这里是西洋人的地盘。能不惹事最好别惹,教训一下是行的,如果下狠手把对方给废了的话,搞不好会惹火烧身。况且,眼前的陌生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什么都不清楚,万一碰上高富太怎么办?
第266章 仕途艰难
在姜松的字典里,决斗时永远都是先发制人,偷袭、暗算是第一选择。只有傻子、白痴、脑残之人才会选择让对方先出手。再说了,对方有五人,姜松以一对五的局面,加上要保护李秀宁这妞不能受到其他人的攻击,心中的想法就是快速把对方制服。
几名陌生的西洋人做梦都没有想到,对方一懦弱之人居然敢先出手惹事。只是没有等几人反应过来,就有一人倒在地下趟着了。姜松没有任何一丝的停留,再次闪电般的攻击另一名小混混。
受攻击的小混混还未准备好,就感觉自己的右勒传来轻轻的骨头断裂的声响,同时伴随着激烈的疼痛感。再接下来不用想,被击中的人慢吞吞的坐到了地上惨叫起来。
击倒二名陌生男孩后,姜松这才住手,看着剩下的三名陌生男孩调侃道:“你们还想继续玩吗?”
姜松真的不想惹事,击倒二名陌生人,目的就是吓唬住其他三人。这里毕竟是人家西洋人的地盘,得饶人时还是要留手的,不能做得太过分。就算是小混混也没有必要下杀手。再说了,李秀宁没有吃什么亏,最多就是惊吓了下,让她吸引点教训也好,省得她整天惹是生非。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多管闲事?”
呵呵!
“哥们,你们忘记了,刚才和你们说这女孩是我的朋友,你们找错对象了。至于我是什么人,你们难道猜不出来吗?东方来的商人,如果你们再不离开的话,真的要把你们交给弗卡斯城主来处理了。”
弗卡斯城主在这里当然没有人不知道,在这地盘上弗卡斯才是真正的老大,谁敢惹?就算是黑社会都不敢轻易得罪。城主手中的权力极大,拥有兵权、地方治理权,和独立王国没有什么区别。
三名小混混一看,如果动手的话,不一定打得过。关键是对方认识弗卡斯城主,这不好办。一旦惊动弗卡斯城主事情报就闹大了。几名小混混相互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最后只好乖乖的选择妥协,三人搀扶着受伤的二人往城池相反的方向快速离开。
“臭姜松,谢谢!”
姜松摇头苦笑,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就算是大骂一顿也没有用。反正李秀宁心中应该知道轻重,知道这次真的玩出格了,希望这次教训让她长点记忆。
“走吧!”
“臭姜松,你不骂人家吗?”
李秀宁心里在想,这次惹的麻烦有点大,如果姜松没有赶来的话后果很严重,搞不好真的会受到伤害。正常情况下,姜松是要训斥一顿的,甚至是打屁股。事实是姜松轻描淡写的一句走吧,让李秀宁真的意想不到。
“骂你有用吗?”
嘻嘻!
“臭姜松,对不起!这次怕是真的错了。”
姜松听后差点昏倒,这什么话,怎么能说是怕是真的错了,本来就做错了,难道是正确不成。看来吃屎的狗改不掉吃屎这条路,没得救了。
回到住地后,苏晓雅惊叫道:“秀宁姐姐,你回来了。”
听了苏晓雅观的介绍后,李秀宁此时才真的知道自己玩笑开大了,动静弄得太大,姜松派出数十人寻找,估计整个苏伊士城都在找人呢?
姜松也没修理李秀宁,就当做是发生一个小小的插曲。姜松越不训斥,李秀宁心里越不是滋味,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似的,貌似姜松很失望。这下让李秀宁真的认真思考起来,结果是李秀宁象变了个人似的,瞬间成熟了许多。
姜松看了看大家一眼,苦笑道:“咱们继续研究工作上的事。”
“黄公公,你是皇帝陛下的亲信,对于咱们这次的远航你是非常清楚的,到时候你可要把真实的情况向皇帝细说。把咱们的困难摆在明处,不是咱们不到君士坦丁堡,是由于战火的原因无法成行。”
房玄龄的话虽然有道理,只是姜松心里清楚,等到返回时,黄舍人能否说上话都是未知数。天都变了,黄舍人自己的前程都是未知数。只是这些话姜松不能明说,心里是清楚的。如果皇帝老儿不挂,姜松根本不会担心。
“玄龄兄,奴家和永年老弟也是兄弟一样,奴家当然会把咱们的此行的情况说明白。特别是各种风险、遇到的困难,奴家一定会向皇帝说的,你们在这点上放心。”
“大家也不要太担心,我是主管,就算是皇帝追究责任只会针对我一人,应该不会对你们的仕途有什么大的影响。”
“老大,你说什么呢?你以为是你一人的事吗?我们大家身上早就印上了你的大名。你的好坏都关系到大家的好坏,这一点从官职的名称上就能看出。我们大家的官职都叫上书房行走,这个以前从未听闻过的官职居然全都用在我们大家的身上,这说明什么问题?皇帝早把咱们给强行绑在一起了,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杜如晦考虑的很深,敏锐性真的好强,仅仅从这些细小的地方就能看出其中的道道。杜如晦说的没错,此时的他们身上基本算是有了姜松的印记,这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事实。姜松在隋朝中名声不好,特别是在儒士心中更是坏透顶。身上有姜松印记的人,就算是以后离开姜松,同样也很难再受到其他派系的重用。
姜松自己当时只是想忽悠一下皇帝,谁知道皇帝老儿居然把姜松身边的所有官员会都委任为上书房行走,让原本在清朝具有宰相权力的官职全变了样,成了一个鸡勒,有点不沦不类的味道。皇帝老儿是什么想法姜松不清楚,不过姜松只知道,这样的结果就是姜松身边的人有了同仇敌忾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整体。
姜松身边的人,房玄龄、杜如晦是姜松主动寻找到的,和姜松肯定是一条心,这一点不用质疑,虞世南是在朝中不受重用,主动靠上来的,和姜松当然不会分彼此,和姜松也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杜淹、韦福嗣二人是被皇帝流放多年,由房玄龄推荐而来,算得上是姜松向皇帝要来的人才。虽然这二人在很多时候还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听了杜如晦的话后,二个微微一愣!以前还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这件事后,想别二人应该会认真考虑一下今后的路要怎样走了。
至于黄舍人,早就被姜松拉拢腐蚀,可以算是和姜松穿一条裤子。在正常情况下,黄舍人是不会给姜松添乱。毕竟有姜松一名朋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除非是姜松真的倒霉,否则一般情况下黄舍人不会反水。
“老大,诸位,其实大家不用考虑太多。这次咱们出使的事务虽然无法完成,正如老大所说,咱们确实是开辟出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到时候只要把航海路线图上交给皇帝,再加上咱们为皇帝赚到的钱,应该不会为难咱们老大。”
房玄龄摇头道:“大书法家的话虽有道理,不过朝中官员对永年一直都抱有成见。有机会弹劾永年的话,那些言官、重臣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朝中官员的目的不仅仅是想打压永年,最关键是想把海关总署掌控在手中,这是朝中重臣心中的想法。毕竟海关总署对于朝中官员来说貌似是块肥肉,诱惑力真的太大。谁掌控的海关总署就相当于手上拥有一定的实力。”
房玄龄的分析是对的,开始时皇帝虽给姜松一个正五品的官职,朝中官员有的心中是妒嫉,却也没有当一回事。毕竟上书房行走这官职有点不沦不类,手中没有任何的实权。后来从姜松被皇帝委任为海关总署的负责人后,朝中重臣就开始上奏皇帝,要求更换海关总署的负责人,说姜松岁数太小,怕办不好事等之类的借口。
海关总署不仅仅是税上的钱有一半可以自主支配,这个诱惑力太大,朝中官员都眼红,这是傻子都明白的。这权力大得连户部尚书都眼红,更别说其他朝中官员了。如果再加上海关巡逻队的力量,朝中官员更是知道掌控在手中的重要性和好处。
“老大,玄龄兄,海关总署咱们暂时就别想了。如果不出错的话,估计海关总署的负责人早就更换了。幸好咱们老大提前做了准备,否则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黄舍人听后惊呼道:“克明,不会是你瞎猜测吧!皇帝可是答应永年老弟说不会轻易更换海关总署的人选。难道皇帝真的会乘永年老弟远航时下手?”
杜如晦的猜测和姜松心中的猜测一样,毕竟这事早在出海前就分析研究过,也做了必要的准备。研究这类事时,姜松当然不会让黄舍人参加,姜松对太监没有任何的信任感,觉得太监的心理太变态,都不是好货。历史上那么多的事,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黄公公,克明的话不是瞎猜,确实有这种可能。你自己也清楚,在洛阳时朝中官员有多少上奏的,不都是盯上海关总署那位置吗?如果朝中官员继续纠缠的话,皇帝也很难压下来。再说了,皇帝也不一定会压,当时皇帝答应我不变动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能太当真。”
杜淹听后惊叫道:“老大,你的意思是咱们今后只有乖乖的帮皇帝做远洋贸易了?”
“执礼,远洋贸易不论今后皇帝是否继续进行,我都会派人长期坚持下去。至于咱们今后的仕途现在无法预测,只能是返回洛阳后再看情况。当然,到时候如果你们有更好的去处,我不会阻挡你们,你们可以随意。”
第267章 未雨绸缪
杜淹、韦福嗣二人被皇帝流放多年,好不容易赦免出来做官。一下子听说是要长期从事远洋贸易这样的事,心里肯定是郁闷的。毕竟在他们的眼中远洋贸易再赚钱,也仅仅是名商人,在社会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更别说什么前途。这一次说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后就不一样,是十足的商人的行为,不着急才怪。
“老大,我不是那个意思,象克明所说,咱们身上都有了你的印记,还离得开吗?现咱们真的是荣辱与共,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前途可言。”
这到是人话,也是实话,姜松名声极臭,不论在朝中还是在儒林人眼上中,姜松都是大逆不道之徒。所行之事都是背经离道,是儒林人士非常不耻的行为。身上印有姜松的记号,谁还会重用,回到洛阳后儒林人士见到都会离得远远的,生怕沾上邪气呢?
“执礼放心,远洋贸易是会长期经营,不需要你们在坐的继续参加,到时候我会安排其他人操办此事。”
“老大,如果皇帝把海关总署交给其他人负责,还继续让你负责远洋贸易方面的事,这要怎么办呢?”
姜松微微一愣!这事姜松还真没有考虑过,要不是杜如晦提醒,返回皇帝后真会抓瞎。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虽然太子上位,面对巨大无比的回报,其诱惑力挺大的,搞不好太子还真会继续让姜松负责从事远洋贸易。
房玄龄道:“永年,克明说的很有可能发生,你得有思想准备。最好是事先想好应对之策,别到时候应对时出什么问题。”
房玄龄是最清楚姜松想法的人,二人间谈论过很多敏感的话题。清楚姜松不可能性长期经营远洋贸易。
“你们大家考什么想法?”
“老大,当然不能答应。要让咱们继续负责组织远洋贸易,就必须把海关总署抓在手中。不能是咱们受苦受累,让其他人白抢便宜。如果是老大一直从事远洋贸易的话,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这事如果时间做长的话,会给朝中官员认为老大就只能从事远洋贸易,其他方面都不会。就会把老大你当成一名商人来看待,这事坚决不行。”
姜松没啃气,杜如晦说的没错,商人的地位真的太低。就算是此时的杜如晦他们,家中同样有商队,这次也派人参加了远洋贸易,心中还是同样看不起商人。这是世俗观念、传统观念,不是一天二天就能改变的。
“老大,现在海关总署的位置是什么情况不清楚。不过就算是此时被皇帝安排其他人占据了,咱们也不用担心。毕竟都事先预想到这样的事会发生,都做了适当的安排。如果是皇帝要让老大继续主管远洋贸易方面的事,就可以提条件,要求海关总署必须掌控在手中。皇帝看在钱的份上,说不定会同意。”
姜松摇摇头,话是如此,也很在理,却不能这样做。封建王朝的独裁者,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话一出来,明显就是有胁迫皇帝的意思在里面。对于任何一名当权者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不要说是皇帝无法忍受,就算是胁迫一般的官员都会让人难以忍受。
房玄龄马上反对道:“不行!大书法家的想法没错,只是在方式方法上还要谨慎。要考虑皇帝的承受能力,既要给皇帝、重臣感觉到压力,同时要顾及皇帝、朝臣的面子。如果是把皇帝的面子给折了,好事会变成坏事,达不到咱们的目的。”
在坐的都是人精,都是当世人杰。心里当然明白胁迫后的后果会非常严重。虞世南虽是人杰,却是名耿直的人,书生气太浓。正是这样虞世南在隋朝一直没有受到皇帝的重用,而其兄虞世基则混得更好,算得上风生水起,这其实就是性格上的差异。
“老大,你考虑过主动退让的策略吗?”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还真没有想过要退让,听杜如晦的意思,退让只是暂时的策略。看来这小子心中早有打算。
片刻的沉静后,几人纷纷惊呼道:“欲擒故纵?”
“以退为进?”
“好计谋!”
姜松有点傻眼,丫的和眼前的当世人杰比起来,姜松的脑子真的不够用,不论是智力还是反应能力都有不小的差距。姜松唯一占优的就是数千年的知识积累,知识面宽,有现代意识,这是眼前这些人杰所没有的。
“克明,你细细说来,别卖关子。”
呵呵!
“老大,这事我确实考虑过。咱们返回洛阳后,海关总署的位置肯定早有人占据,这一点老大心中有数。咱们这次帮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