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清理拒马鹿、路障的吐蕃士兵伤亡惨重。
一名名吐蕃士兵被射中,让战场上血腥味越来越浓,吐蕃士兵身体上鲜血狂喷,鲜血飘洒的空中,形成一股股美丽的曲线。当然,极大多数不致命,却能让吐蕃士兵丧失战斗力。
在战场上,直接射杀一名敌人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最怕的是造成重伤。一旦士兵受伤就需要其他士兵帮助才能活命,这样会让一段时间参战士兵减员。
一注香时间后,吐蕃铁骑付出二千多名士兵仅仅清理出十多步的距离。带兵首领看到伤亡极大,不敢再继续清理,只好率余下的一半铁骑退回去。
嘿嘿!
“老大,按这样的进程,囊日论赞要想攻破阵地,别说二天,就是十天也困难。”杜如晦观察后下结论。
“克明,别小看囊日论赞,那可是名厉害的角色,一旦进攻的铁骑返回后,战场的情况就透明了。囊日论赞应该会做出攻击调整,不会硬攻。”
囊日论赞本身就是身经百战,在吐蕃绝对是名非常优秀的将领。其能力不仅超越了其父,甚至为其子松赞干布打下了统一吐蕃,让吐蕃强大的坚实基础。姜松心中心明,能让历史记载的人物都是强者,没有懦弱之辈。这一点姜松亲身有体会,身边的人都比姜松厉害,姜松唯一的优势就是知识积累,理念具有现代元素,知道历史的进程。
囊日论赞看到试攻击的铁骑败退回来后,也没有暴跳如雷,询问了一下经过后心中摇头苦笑。知道要想把路障清剿干净,就需要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否则别无其他办法。
第458章 疯狂进攻
“扎西,有什么好的办法?”
“殿下,面对这样的防御工事,真要强攻的话,伤亡是肯定的。更好的办法没有,建议派出二支部队牵制姜松正面战场上投入的兵力,那样才会有可能攻破姜松的防御阵地。”
囊日论赞听后一愣!派二支部队牵制,这话让囊日论赞有点迷惑不解。从战场的地理位置看,从河中牵制是可行的,另外一支怎样安排?
“扎西,继续说?”
“殿下,从二侧面派出部队牵制,不过从河中的牵制伤亡同样会惨重。如果能通过山岭潜入到姜松大军后方或侧面的话,能起到突袭的效果。毕竟姜松手上兵力有限,不可能留下更多的预备队。”
囊日论赞微微一愕,这想法确实出乎意料。
“扎西,那样的话就得铁骑变步兵,战斗力有点差,这可行吗?”
“殿下,只有出乎意料才能达到突袭的效果,也才有可能把姜松的布置打乱,让姜松大军混乱。正面进攻和河面进攻,其实都不会有多少效果。”
囊日论赞一下子无法下决心,毕竟麾下的铁骑的情况清楚。在马背上战斗力肯定强,要是真变成步兵的话,囊日论赞心里没有底。最严峻的是,铁骑变步兵后,还要穿越深山密林,到时候能有多少战斗力只有天知道。
囊日论赞犹豫不决,没有说话,仍然在思考得失。毕竟扎西的建议风险挺大的,搞不好是有去无回。
“扎西,要士兵士兵穿越这座山岭,需要多长时间?”
“最少一天。”
囊日论赞继续下令让一万铁骑继续攻击,想把姜松阵地的防御能力摸清楚。就算是走险棋同样要展开攻势,要迷惑姜松,否则派再多的奇兵都没有用,都会让对方识破。
新一轮的进攻,在损失数千骑后再次败退。这样的进攻对防守方来说没有什么压力。说白了就是依托强大的防守工事进行射击,有点类似于单方面的屠杀。而进攻方的吐蕃铁骑连了手的机会都没有,对方都躲藏在深沟中。
二轮进攻花了半个时辰多时间,却让囊日论赞损失了数千名士兵,加上伤兵的话,更是惨重。也明白了,要想攻破前方姜松的防守阵地,伤亡会非常的大。这种单方面的屠杀让囊日论赞实在无法承受。就算是取得胜利,最后不会剩下多少铁骑呢?
正面战场让囊日论赞彻底死心,有再多的兵力优势都没用,无法施展,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最后经过过长再次认真考虑,囊日论赞决定采取扎西的建议,准备悄无声息的派出二万士兵从山岭中穿越,潜入到姜松的后方或侧面,对姜松进行偷袭、突袭。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不让姜松识破,囊日论赞从正面战场派出一万铁骑进攻,从河中派出五千铁骑进攻。目的就是要迷惑姜松的视线,不让姜松发现另一支部队的行踪。
姜松看到左侧有五千吐蕃铁骑准备杀来,正面战场上有一万骑,心里阴阴一笑。囊日论赞想的太简单,五千铁骑想牵制正面战场,真是白日做梦。从河中进攻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老大,不对!”杜如晦惊呼道。
“克明,怎么了?”
“老大,你看右侧,貌似囊日论赞有行动。”
姜松听后往右侧详细观察,从望眼镜中确实看到囊日论赞麾下铁骑有调动。只看到不少吐蕃铁骑纷纷下马集合,这有点不符合常识。囊日论赞麾下基本是骑兵,在这战火连天的情况下,下马集中做什么?
片刻后,那些跳下马背的吐蕃士兵集中好后,无人的战马却纷纷被牵到前方,把刚刚集中起来的吐蕃士兵遮掩住。
姜松微微一愣!囊日论赞要搞什么?好象是躲躲藏藏的样子。
搞不明白情况,姜松只好下令让遗臭万年血护卫出动进行详细侦察,一定要把囊日论赞的异动搞明白。
正面战场上,囊日论赞连续发动了三个波次的进攻,仅仅清理出五十步距离内的路障、拒马鹿等,丢下数千名士兵的尸体,再次败退回去,基本算是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十足瞎忙活。
看到吐蕃铁骑推进了五十多步,杀到了最外一条防御阵地前,在吐蕃铁骑败退后,姜松第一时间就让雄阔海率领手下师团撤退到第三道防御阵地。随后由尉迟恭所属师团在第四条防线上阻击。
左侧战场上,五千吐蕃铁骑杀到河对面,想用手中的马球箭进行射击,几个波次的盲目性射击,无法对姜松防御阵地造成大的伤害,纯属浪费箭只。姜松手下士兵则躲藏在深沟内的,在冯立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对吐蕃铁骑展开射击。
姜松在指挥台上用望眼镜观察左侧战场,见加有五千吐蕃铁骑杀到,却没有实际的渡河**,仅仅是在对岸射箭。一看就知道是牵制,甚至是应负差事,根本不可能对防线形成任何的威胁。
“老大,左侧河那里一个团足够阻击吐蕃铁骑的进攻,没有必要留一个师团在那里,调回三个团来正面战场。”杜如晦建议道。
姜松点点头,左侧战场确实是囊日论赞用来牵制、迷惑的。囊日论赞根本不敢让麾下铁骑渡河偷袭,毕竟铁骑到了河中成了蜗牛,成了弓箭手的标耙。况且姜松在河岸还挖掘了一条深深的防御沟,吐蕃铁骑就算穿过箭雨,渡过河也取不惜了多大的作用。
随后姜松下令,让冯立留下一个团负责防守左侧河岸防线,其余三个团调整为预备队。毕竟随后的战斗还会升级,手下突骑兵全当成弓兵使用,士兵不可能长时间开弓。正常情况下,普通士兵能连续开弓十五次就到极限,姜松手下的突骑因训练有素,长期坚持弓箭训练,也仅仅能达到二十五次左右。当然,采取三段式射击的话,开弓次数能增加三分之一。而这次的防守战,主要就是依靠弓箭阻击。
当姜松的命令下达后,囊日论赞再次派出一万铁骑杀了过来。其中一些士兵马背上还携带着麻袋之类的东西,让姜松迷惑不解,不清楚囊日论赞要搞什么?
片刻后,发现吐蕃铁骑把马背上一袋袋东西丢到深沟里,才明白囊日论赞是准备填充深沟,想打通骑兵的通道。
姜松也不理会,让吐蕃铁骑慢慢填埋吧!反正挖出五条防御深沟姜松的目的只是阻击二天时间,为李靖兵团争取足够的时间,并非是真的只防守不进攻。
看着吐蕃铁骑冒着箭雨在填充防御沟,清理通道,虽有伤亡,却不能给予致命的打击。半个时辰,外围攻的防御沟彻底被填埋好,各种拒马鹿、路障也都清理干净,随后就对第三条防线展开攻击。
“老大,囊日论赞麾下铁骑通过几个波次的攻击,最少伤亡二万骑以上,重伤或死亡数差不多达到上万骑,这样的损失很大。囊日论赞大真的想采取强攻吗?”杜如晦心里怀疑有阴谋,只是不清楚囊日论赞的目的是啥。
姜松同样怀疑,按说凭囊日论赞的谋略和智慧,绝对不会采取这样的战法。真的这样强攻的话,囊日论赞麾下的十万铁骑会损失惨重,里面肯定有阴谋诡计。
“克明,你的猜测是对的。囊日论赞不会这样愚蠢,知道强攻不会落到好处。”
接下来,囊日论赞象是疯了似的,连续不断的派出兵马从正面战场攻击,经过几轮的攻击,吐蕃铁骑也总结出经验,边进攻边填埋拿下的防御沟,甚至还能取到防御箭雨的作用。
当然,姜松手下士兵也没有尽全力,各种重型武器装备没有开火,不在射程范围内,手雷没使用,仅仅是依靠弓箭进行阻击,延缓一下吐蕃铁骑的进攻速度,不想和吐蕃铁骑拼命,得等候时机。
嗖嗖嗖!
整天战场上都有弓箭击发的响声,随着弓箭飞行的尖叫声,不断有吐蕃士兵命中。让战场充满的浓浓的血腥味。囊日论赞在付出数万名伤亡,其中重伤或死亡的最少在一万五千人,顺利攻下了姜松的外围三条防线。
晚饭后,遗臭万年血护卫进来报告,说是右侧山岭中发现有吐蕃士兵的踪影,大约有二万多悄无声息的潜了进来。这让姜松姜松微微一愣!原本姜松认为囊日论赞不会行此计,毕竟此计成功的可能性太小。问题的关键是吐蕃铁骑变成步兵后,基战斗力很差,根本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对战役起不到致命的作用。
“吐蕃从右侧潜伏到咱们后方或侧面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姜松在地图前询问道。
“明天中午左右。”
“严密监视吐蕃一举一动。”
“是!”
姜松、杜如晦、雄阔海、尉迟恭、冯立等人马上在地图前察看,手指在地图上不停的比划,估计吐蕃士兵的潜入点及当地的地理地貌情况。
冯立请令道:“老大,末将手中的师团,在佐侧有一团防守,末将愿意率领余下三个突骑团彻底解决这股偷袭进来的吐蕃士兵。”
姜松没有理会冯立的话,在思考囊日论赞派出二万士兵潜伏到后方的心态,越想越觉得这次囊日论赞怕是偷鸡不着舍把米。当然,如果姜松没有事先发现吐蕃右侧的动态,真正达到偷袭的话,是会给姜松的后方、侧面造成极大的威胁和伤亡,却无法左右战局。毕竟姜松手中的兵力足够应负,况且李靖兵团明天就能赶到,在兵力上甚至比囊日论赞还多。
第459章 硬碰硬
呵呵呵!
“这下有得完了,看来囊日论赞是想给咱们来个前后夹击,一举击败咱们。”
杜如晦摇摇头,嘿嘿一笑道:“老大,现在清楚囊日论赞为什么会在白天那么疯狂的进攻了,这也太异想天开。”
“冯立,说按你说的,从现在开始率领余下的三个团负责后方、侧面的防守,一旦发现吐蕃士兵的踪影,第一时间歼灭。”
“末将遵命!”
杜如晦看看地图,细细想了一会道:“老大,囊日论赞既然派出二万士兵从咱们右侧山岭中来偷袭,那么明天一旦第四条防线拿下后,囊日论赞从左侧河中牵制的攻打就会实质化,从而形成三面进攻,减少正面战场的压力,得让留守的团认真对待。”
姜松点点头,眼神再次移到地图上察看起来,边看边思考。手指在左侧河面防守线上移动。一会后给身边的传令兵下达命令,让侦察兵立刻对左侧河岸线进行连续不断的侦察,密切关注河对岸的情况。
说直接点,姜松还是担心囊日论赞派出铁骑沿河岸迂回。虽然时间上不大可能,还是要密切留意。毕竟如果在白天囊日论赞派出一支铁骑沿河岸展开迂回的话,在明天晚上确实能达到战略目的。这是吐蕃铁骑昼夜行军的正常情况,万一什么地方有缺口,就会有意外产生,这让姜松不得不防。
次日,囊日论赞率领麾下铁骑继续从正面战场对姜松的最后二条防线强攻,战斗非常惨烈,特别是吐蕃铁骑拿下第四条防线后,真正的决战开始了。
雄阔海、尉迟恭二个师团全部退回到最后一条防线,拼命阻击吐蕃铁骑的进攻。占地上弩车、投石车不停的狂轰烂炸,士兵手中的弓箭更是源源不断的向进攻中的吐蕃铁骑进行肆意射击。
嗖嗖嗖!
战场成了修罗场,血流成河,战场被染成一片,连土壤都成了红色。由于吐蕃铁骑采取密集的攻势,从而让姜松手下投石车、弩车及士兵手中的弓箭有效杀伤力大大增加。吐蕃铁骑的伤亡也直线上升。数以万计的箭雨收割着进攻中吐蕃铁骑的生命。吐蕃铁骑在囊日论赞强压下,在高额奖赏的刺激下,也在拼命进攻。
在最后一条防御线上,双方士兵绞杀在一起,战况残酷无情。虽然姜松手下士兵有防御保护,不过同样有伤亡。
“老大,要不使用大杀器吧!”杜如晦建议,毕竟如果使用大杀器手雷、炸药包的话,会给吐蕃士兵造成威慑,对战役有极大的帮助。
“克明,时间不到,大杀器得用在关键的时候,一旦拿出大杀器,就必须达到一举歼灭的作用。”
姜松心里见到手下士兵有伤亡,心里也不好受。不过姜松必须等,等到李靖兵团达到战场后才是真正出手的时候。此时使用,会影响战局,虽然能取胜,却无法达到全歼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的目的。
中午,卫兵前来报告道:“大人,李将军兵团已经到达吐蕃大军的后方,随时可以展开攻击,请示下。”
“告诉药师,一个时辰后展开攻击!”姜松不清楚李靖兵团士兵的体力情况,虽然到达了战场,还是觉得应该按计划行事,那样李靖兵团能有休息的时间。
“是!”
当然,李靖兵团虽然到了囊日论赞大军的后方,也没有靠近,相距还有近五十里地,这都需要时间。
战斗白热化,尉迟恭、雄阔海二个师团紧守最后一防线,投石车、弩车肆意开火,战场更是变成了真正的的个把罗场。囊日论赞麾下铁骑发动了密集的大规模攻势。
刚刚安排人通告李靖兵团的姜松,眼球立刻密切注意战局的发展。正在此时,侦察兵再次报道:“大人,咱们后方三十里的发现大量吐蕃铁骑正杀来,估计有二万多骑。”
“什么?”
姜松听后脸色一变,开什么玩笑?囊日论赞什么时候安排的二万铁骑迂回到后方,按囊日论赞兵营的位置,要想迂回到后方必须要尽夜强行军三日三夜,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大人,确实是二万多吐蕃铁骑正在后面杀过来。”
姜松真的傻眼,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囊日论赞什么时候派出铁骑,这太厉害,把姜松打个措手不及。
“传令兵,立刻让快马通告李靖兵团,进攻马上开始!”
“是!”
“冯立?”
“末将在!”
“你手下三个团的突骑一定要密切注意右侧山岭中潜来的吐蕃敌人,一旦发现立刻出手全歼,随后再参加正面战场拼杀。”
“遵命!”
“杜如晦!”
“下官在!”
“本官命令你立刻出任战场总指挥,看到李靖兵团攻打囊日论赞后方时,立刻全面反攻,务必全歼囊日论赞麾下铁骑。”
“遵命!”
其实姜松不知道的是,囊日论赞是吐蕃历史上的一代豪杰,手下有扎西等谋士。特别是在作战方面更是有天赋,囊日论赞在出兵后,就暗中安排手下第一勇士郎玛率二万吐蕃铁骑悄无声息的迂回到姜松大军的后面。
这支暗中的吐蕃铁骑,也是囊日论赞真正的底牌,是一举击败、击退姜松大军的关键力量。只要把姜松手下的四个师团消灭,再调头打击李靖兵团,那样局势就能稳定,战局有利于囊日论赞。
只是囊日论赞做梦都不会想到,姜松手中拥有望眼镜这类逆天的东东。加上身边有大量噬血护卫,其能力太强悍,侦察、反侦察。这样让姜松有了反应的时间。如果是没有望眼镜这类东东,姜松肯定会被打提措手不及,也确实会陷入困境。
姜松命令下达守后,跳上‘一点红’的背上,带着一个师团的突骑快速向后方迎着吐蕃铁骑杀了过去。
三十里地的距离,对于高速奔袭来的骑兵来说只是一注香的功夫,加上姜松突骑的迎头而上,时间更短。所以姜松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研究对策,在第一时间就率突骑迎战。这是真正意义上和正面作战,是硬碰硬的对抗,没有丝毫弄假。
嗖嗖嗖!
双方相距五百步左右的时候,姜松取出宝弓,张巨型搭箭,四支利箭闪电般向奔驰而来的吐蕃铁骑砸了过去。这里姜松的有效射程,随着弓箭击发时的声响,几名吐蕃士兵鲜血狂喷,跌下马背,有的箭支甚至把后面的吐蕃铁骑也给贯穿。
啊啊啊!
几轮后,双方相距一百五十步,姜松身后的突骑纷纷张弓搭箭,用手中的弓箭进行射击。姜松手下士兵的有效射程在百步到百二十步间,在百五十步时正好进入射杀范围。而吐蕃铁骑手中的弓箭其在射程上无法无法相比,仅仅在八十步到百步间。
千万别小看这短短的二十步的优势,这在战场上是非常关键的。正是这短短的二十步有效射程的优势,对正面作战的骑兵来说是致命的,能达到先手的作用,能给奔驰中的吐蕃铁骑给予致命的打击,能让奔驰中的吐蕃铁骑混乱起来,甚至能奔驰中的占马速度下降。
嗖嗖嗖!
自由射击,只要进入有效射程,姜松手下的突骑士兵就会毫不迟疑的松开右手,瞬间让奔驰中的吐蕃铁骑人仰马翻,倒下一大片。正是先下手,造成了吐蕃铁骑的混乱,让进入有效射程的吐蕃铁骑无法正常的张弓搭箭,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轮箭雨后,姜松收起宝弓,取出‘乌刺’向前平推。身后的士兵则纷纷平举马刀,前推长枪,狠狠的向吐蕃铁骑撞了过去。
砰砰砰!
整个突骑师团以姜松为箭头,形成一个锥形战阵迎着吐蕃铁骑撞了过去。这没有半点虚的,全是硬碰硬的相撞。是战马性能的体现,更是士兵能力的展现,想发投机取巧根本没门,凭的是真本事,是实力。
当然,姜松师团虽然在人数上只有对方的一半,不过凭借马腿上有铁掌,其战马的性能比吐蕃铁骑高了一个层次。加上占有先出手之机,让吐蕃铁骑吃了点亏,造成吐蕃铁骑马速下降,有一定的伤亡。
噗噗噗!
砰砰砰!
相撞的一瞬间战场上人仰马翻,鲜血飞扬。平举的马刀利用战马的速度收割着对方的生命,手中长枪狠狠的扎进吐蕃士兵的身体,有了甚至连续贯穿。
骑兵正面对决是残酷无情,更是血腥味十足的力拼。有的时候一小兵能轻易把一名大将、勇士给击杀。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意外都会发生,作战中的士兵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全力拼杀才能保住性命,只要稍有松懈,随时有丧命的可能。
其实姜松不喜欢这样硬碰硬的决战,虽然手下士兵的战斗力比吐蕃铁骑强悍,确也真的不愿意。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姜松还是愿意采取轻骠的作战方式,用插足的弓箭进行射击,用手中的马刀进行削切,如剔白菜一样,一层一层的削。
遗憾的是姜松这次没有选择,必须和吐蕃铁骑进行正面决战,只有彻底消灭前方的二万吐蕃铁骑,才能确保身后大军的安全。一旦后方受到攻击,立刻会受到二面夹击。这种情况下战局很危险,就算勉强胜了也是惨胜,伤亡绝对会非常的在,这是姜松无法承受的。
姜松身先士卒,带领手下士兵浴血奋战,左手刀右手‘乌刺’,左劈右刺,左砍右挑,方圆数丈内鲜血狂喷,形成一片片血雾。身后士兵更是如同猛虎下山、士气高昂,用手中的马刀向吐蕃铁骑狠狠的砍杀,不停的收割着吐蕃士兵的生命。
第460章 大胜
砰!
一声爆响,姜松右手微微一麻,手中‘乌刺’被震歪。姜松受到强有力的偷袭,幸好感觉危险的那一刻,姜松右手中的‘乌刺’向上一撩,身体一侧,避开了对方的致命一击。
偷袭姜松的是吐蕃铁骑的勇士,是囊日论赞麾下第一勇士郎玛。郎玛手持狼牙棒,力大无穷,原本想一举将姜松击杀。
抵挡住郎玛沉重一击后,姜松抬头一瞄,知道碰上了高手,那里还敢大意。右手一抖,向前狠狠一刺,瞬间在郎玛的身前涌现出十二个枪尖。这是姜松的绝杀,十二个枪尖虚虚实实,真正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人防不胜防。其实这是速度上的关系,十个枪尖说白了都是残影,只是姜松出枪速度太快,快到了肉眼无法跟上。
郎玛见身前有十多个枪尖刺来,心里一惊,微微一愣,本能感觉到危险降临,却无法躲避。郎玛区分不出枪尖的虚实。就是这微微的瞬间即逝的一愣,就决定了郎玛的生死。
姜松右手中的‘乌刺’毫不迟疑的扎进了郎玛的左胸。一股鲜血从郎玛的胸脯上狂射出来,喷得姜松满头满脸。而此时的郎玛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眼睛睁得大大的,象牛眼珠似的,呆若木鸡的盯着胸脯上‘乌刺’。
好快!这是郎玛临死前的最后一句嘀咕。
战场上数万铁骑在激战,叫骂声,怒吼声,惨叫声,劲风破空声,衣袂飘飘声,骂娘声,骂祖宗声,骨头断裂声,马啸声响成一片,乱成一片,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都有人死亡。
噗噗噗!
郎玛的死亡,让吐蕃铁骑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原本正的拼命抵抗的吐蕃铁骑一下子惊慌失措、士气低落。而姜松手下士兵则斗志昂扬,手中的马刀、长枪不停的收割着吐蕃士兵的生命。
一支部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主将的作用太重要,那是士兵的灵魂。一旦失去灵魂,失去主将,再强悍的部队也会混乱起来,甚至是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郎玛的死亡,让吐蕃铁骑瞬间呆滞,脑海中一片空白,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结果就是手中的兵器随之呆滞,动作慢了半拍,其结局就是登记,受到姜松手下士兵的击杀。
杀杀杀!
乘机机会,姜松左手中的马刀把郎玛大军在的战旗给砍翻,继续带领手下士兵拼命砍杀,对吐蕃士兵进行更凶残的斩杀。战场上血染一片,土地成了红色,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姜松如同杀神一般,不断用手中的马刀、乌刺对前方的吐蕃士兵进行砍杀。
投降不杀!跪地投降!
姜权手下士兵边砍杀吐蕃铁骑,边大声怒吼,更加让吐蕃士兵惊慌失措,如惊弓之鸟。有的吐蕃士兵开始悄无声息的逃跑,有的在退后。这如同瘟疫一般,有一人逃跑、退后就会带动更多的吐蕃铁骑逃跑、后退。
正在拼命抵抗的吐蕃士兵见到同伙逃跑、后退,心中马上地慌,也会毫不迟疑的逃跑、后退。这是本能反应,是活命的本能。
伴随着郎玛的死亡,其手下二万吐蕃铁骑很快就溃不成军,彻底被姜松率领的师团击败。原本姜松以为是一场硬碰硬的死拼,没想到仅仅花了一个时辰就解决的问题,真有点意想不到。
击溃郎玛率领的二万吐蕃铁骑,解除了囊日论赞从后面偷袭的困境。姜松击败郎玛大军后,没有穷追猛打。通过战后统计,一个时辰中,只只消灭了数千名吐蕃铁骑,俘虏也只有二千人不到,其余上万的吐蕃铁骑逃走。
在姜松率一个预备师团的突骑抵抗后面奔袭而来的郎玛二万吐蕃铁骑时,正面战场上,囊日论赞下令全线进攻,把麾下所有铁骑派出去,要一举歼灭姜松兵团。
囊日论赞收到郎玛及偷偷潜入山岭部队的消息后,没有丝毫的犹豫不决,正面战场全面进攻,侧面战场的五千铁骑也真正投入到渡河决战。
杜如晦见囊日论赞麾下铁骑攻打到防御阵地前,进行硬碰硬的血拼。虽然有弩车、投石车及各类马车组成防御阵,却也无法全部把进攻的吐蕃士兵阻挡在外,毕竟作战宽度有五里地。
尉迟恭、雄阔海二人派人来向杜如晦询问,能否使用手雷、炸药包之类的大杀器。杜如晦听后直接拒绝,没有看到李靖兵团影子之前不能作,否则会把囊日论赞麾下大军给惊吓走,那样就无法达到战略目标。
砰砰砰!
噗噗噗!
吐蕃士兵手中的狼牙棒、铁锤、马刀等纷纷砸在防御设施上,爆发出强烈巨大的声响。尉迟恭、雄阔海二人手下的士兵则奋勇阻击,手中长枪不时扎进吐蕃士兵的胸膛。狙击手弓箭手则躲藏一旁,时不时松开右手,悄无声息的射出致命的一箭,让进攻中的吐蕃士兵一命乌乎。
尉迟恭、雄阔海二牛人身先士卒,对来犯之敌下狠手,毫不留情,每次出手伴随着的就是鲜血和死亡。特别是雄阔海,手中一对板斧舞成一团,上下飞舞,左砍右劈,如同一个杀神。
左侧面战场,囊日论赞麾下原本只中牵制性的吐蕃铁骑同样疯狂的策马渡河,进行真刀真枪的进攻,再没虚张声势之态。这一面战场,虽然仅仅有一个团的兵力,却是防御能力最强的地方。
吐蕃铁骑渡河时面临箭雨的猎杀,这和死没啥区别。就算是渡过宽宽河,也无法上岸。岸边上有一条深深的豪沟,吐蕃铁骑无法跃上岸,幸运的话就是跌进深沟,不幸运的话就是在岸边就升天。
战场进入绞着状态,不仅是吐蕃士兵有大量的伤亡,姜松大量的伤亡同样在上升。如果真是这样的持续的话,就算最后取得胜利,估计也是惨胜的结局,这同样不是姜松的目的。姜松希望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正在此时,悄无声息从右侧面山岭中潜过来的二万吐蕃士兵杀出来,直接对姜松整个防线的后方形成威胁。幸好姜松发现的早,准备了应负的办法和部队。
冯立率领的三个突骑团早就等候,见左侧面山岭中杀出来的吐蕃士兵,冯立大手一挥,率领手下突骑杀了过去。
轰隆隆!
砰砰砰!
千辛万苦从山岭中潜来的吐蕃士兵,做梦都没有想到其行踪早就暴露无遗,一出山岭就面临强大骑兵的冲击。原本想是偷袭,现在变成了步兵迎战突骑。就算是中原步兵也无法抵抗铁骑,况且是步战能力极差的吐蕃士兵,怎么可能抵挡得了冯立手下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