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免费使用。这数十万强劳动力为皇帝修建大运河、战道等基础工程有了保障。
    这些事宜都是姜松在操作,都不用皇帝掏什么钱财。说白了,对于皇帝来说,姜松就是招财童子,只会带来好处。加上姜松基本不反对皇帝的意见,更不会挑皇帝的刺,只要是皇帝说的都兢兢业业的执行,甚至还喜欢拍皇帝的马屁。
    

第455章 准备决战
    朝堂上,大臣们七嘴八舌上奏一翻,以礼部尚书杨玄感为首的是同意和吐蕃讲和,姜松一系的坚决反对,还有一部分则是以帝国利益为重,建议询问前线带兵作战的姜松,毕竟整个情况只有姜松最清楚。
    “好了,诸位爱卿,这事就让姜松处理,本来域外诸国的事就是由姜松负责,情况也是姜松最清楚,咱们就别瞎掺和。”
    皇帝定子调子,朝中大臣就算有意见,有想法,心里不满,却也不好再继续反驳、纠缠。特别是那些收到礼物的官员,心里本来就有鬼,在这样的情况下傻子才会为吐蕃使臣力争。
    鄯善城中姜松不知道洛阳发生的情况,和扎西谈崩后,立刻下达征伐命令,按原计划由李靖、姜松二人各率四个突骑师团向吐蕃境内挺进。
    其实,前段时间姜松、李派派出的几路大军对敦煌、鄯善同边的收复接管,那些地盘都属于吐蕃的地盘,就算是西海一带同样是吐蕃的管辖范围。原吐谷浑的地盘,有很大一部分是隶属吐蕃,并非中原地盘。现在再向吐蕃境内挺进,是要对囊日论赞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向吐蕃境内纵深前进。
    一气之下离开姜松大帐的扎西,返回住处后气愤难平,不过次日调整好心态,心平气和的,正准备前往姜松大帐求见,继续商谈二国间的和平事宜。但是让扎西没有想到的是。姜松拒绝接见,只见隋军大军纷纷离开营地。
    这下扎西真慌了,知道姜松昨天没有开玩笑,是真的要出兵挺进吐蕃境内更深处,是真的要对吐蕃开战了。
    扎西求见无门,无法阻止姜松大军向吐蕃纵深挺进,心里那个急啊!没有无可奈何之下,扎西干脆守候在姜松大帐的外面,希望能见到姜松做最后的努力,避免二国间冲突升级。这才符合吐蕃的利益,为吐蕃争取一个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开战,扎西明白很难抵挡住姜松大军的进攻,这一点早在都城时就分析研究过。
    姜松头戴银色钢盔,穿着银色战甲,身披黑色战袍,手持漆黑的‘乌刺’长枪走出大帐。刚一出来就看到扎西呆在远处,很无奈的摇头苦笑。心里也明白扎西来的目的,不过此时姜松不会再浪费时间,不会听扎西再忽悠。
    “姜大人,你这是要到那里!”
    呵呵!
    “扎西,你也别装逼了,难道你不清楚本官要到什么地方吗?既然囊日论赞不愿意主动把掠夺到的东西送来,那本官就亲自去取好了。”
    战火在吐蕃境内发生,受灾最严重的当然是吐蕃。对于中原的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影响。这也正是姜松一直向皇帝、身边的人灌输的,让战火远离中原,把战火放在对方的国境内发生。
    “姜大人,我们再谈谈,战争对咱们二国都没有好处,自古以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用马刀解决呢?”
    扎西现在的情况明知不可能让姜松大军停下,心里还是打算做最后的努力,希望奇迹会出现。战争一旦升级,损失严重的是吐蕃,这一点扎西清楚。
    “扎西,你也别废话了,既然囊日论赞没有诚意,那咱们战场上见。咱们边打边谈,等把你们打怕打碎打趴下时,咱们再来谈就会容易。”
    扎西听后一愣!边打边谈,到时候吐蕃战败后还怎么谈?要是能抵抗姜松大军的话,谁愿意来和你谈,这不欺负人吗?
    “你……”扎西被姜松的的话气得憋不出来,用手指着姜松,脸上怒气冲冲,一付要把姜松撕大度包容的架式。
    “扎西,跟随本官将军同行吧!咱们也好边打边谈,等你觉得可以谈的时候,咱俩再坐下来好好的谈,现在谈什么都没有用,谁让囊日论赞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扎西听后气得半死,强忍住心中的怒火道:“姜大人,你给一个具体的赔偿数字,要赔偿多少白银才能罢休。”
    呵呵!丫的!现在急了,想和谈了。只是晚了点。
    “扎西,本官也不废话,让囊日论赞赔偿二千万两白银,这是友情价,看上扎西你心庆的面子上,咱们二国罢兵,以前的冲突二清。当然,囊日论赞要是没有那么多银子,用物资来抵扣也成。至于友好条约到时候再具体商量,不过前提先把赔偿款付清。”
    num=
    3
    》
    姜松心里明白,吐蕃还是很有钱有。特别是囊日论赞,几代人的积累,且都是贵族、国王,拥有的财富非常的巨大。二千万对于囊日论赞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一定拿得出来。
    啊!
    二千万两白银?开什么玩笑,这不抢人吗?扎西听后真的傻眼,没有想到姜松会如此心狠,既然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
    姜松说出的数字让扎西彻底震撼,半天回不过神来,呆若木鸡的傻傻盯着姜松看,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发现姜松早离开了。此时的扎西知道,谈判彻底破裂,得赶快返回都城向国王囊日论赞报告情况。
    姜松没有再理会扎西的反应,随口说出的赔偿额不过吓唬,只想让扎西放弃和谈。目的就是要和囊日论赞交战,只有把囊日论赞打臣服、打趴下,让吐蕃成为隋帝国的属国,至于最后赔偿多少钱,只是顺带的事,多少不重要。
    李靖带着刘宏基、程咬金、薛万彻等将领率四个突骑师团和姜松率领的四个师团齐头并进、平行推进、协调作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入吐蕃境内。
    这次挺进吐蕃境内作战,目的不是占领地盘,完全就是打土豪分牛羊。李靖、姜松二人所率大军针对囊日论赞手下的贵族、酋长、部落进行毁灭性的攻击。把农奴主的财产掠夺一空,并解放农奴,将掠夺到的牛羊拿出一部分避免分给农奴。至于农奴主反抗者斩杀,其余全部俘虏。
    姜松、李靖二路大军缴获的物资,根本不用担心运输问题。毕竟经过几年的征战,很多商家都随军作战中大发其财。由于姜松大军缴获物资出售时价格偏低,随军商家购买后都能赚到大把的钱。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商人随军出征。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大军出战,后面都跟随着大量的商人。每次缴获的金银财宝、物资等都会及时处理给商人。
    这一运作经过几年的实际操作,非常的完善。商家在购买缴获物资时,如果手中钱不足。这没关系,随军不有钱庄的主管,随时提供贷款支持。
    而姜松大军在处理完缴获物资后,也不用携带大量的货币、白银,由钱庄开出存款单据,根本军方提供的具体分配情况,为每名士兵都开办了一个户头。姜松大军要采取补给物资时,如果商人手中有,直接谈好价格就成,都是多钱庄过帐。要到洛阳、大兴城等地方采购补给,直接到当地提出银子就成,根本不用携带。这一操作具方便了商人,也方便了姜松手下大军,让二方都满意,从而更是推动了钱庄的发展。
    正是由于钱庄的发展良好,近年来中原一带也兴起了好多家的钱庄,不过规模太小,最多就是在某地开办,不象姜松和其他数十个大家族合办的钱庄,不仅规模巨大,财力雄厚,管理严密,早就在隋朝境内形成规模经营,差不多每个郡、州甚至大的县都有分支钱庄。
    李靖、姜松二路大军进展迅速,在军中有大量的吐蕃士兵,部分吐蕃士兵本身就是生长在吐蕃境内。后来是被吐谷浑俘虏后成为奴隶,现在成为姜松大军中的士兵兵,对当地的地理地貌非常的了解,甚至在分牛羊给农奴时,全都由手下吐蕃士兵操办。
    囊日论赞虽有准备,不过相对来说较仓促,吐蕃铁骑一下子无法聚集。就算是囊日论赞想聚集重兵对抗姜松、李靖二路大军,在时间上来不及。姜松、李靖二路大军出征及时,甚至可以说有点突然,找囊日论赞个措手不及。从而让大军所到之处披荆斩棘,战无不胜,挺进速度非常的快。
    一个多月时间,李靖、姜松二路大军消灭囊日论赞手下数十个酋长、部落,缴获大量的物资和俘虏大量的士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了差不多二成的吐蕃地盘,从吐蕃贵族、酋长、部落长手中掠夺到了大量的物资及金银财宝。
    “报告!”
    “什么事?”
    “大人,二百里外发现囊日论赞麾下大军,据侦察大约有十万吐蕃铁骑。”
    姜松收到情报后,第一时间找开地图,详细察看囊日论赞麾下大军所在位置及李靖大军的位置。同时召唤手下吐蕃士兵询问,了解地理地貌情况。
    “老大,咱们是到了和囊日论赞决战的时候了,一个多月来,只是消灭了囊日论赞麾下数万的铁骑。现在囊日论赞聚集来的十万铁骑,应该是最精锐部队,只要正面击溃这十万吐蕃铁骑,吐蕃问题就彻底解决。”
    姜松听后点点头,囊日论赞确实抽调不出更多的大军来抵抗。境内有几股反抗势力牵制了部分兵力,从而让囊日论赞手上感觉兵力吃紧。加上姜松、李靖二路大进推进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调兵遣将布防。
    “克明,你说的对。是到了和囊日论赞决战的时候了,只要正而战场上击溃这十万铁骑,囊日论赞手中就再没有多少士兵能聚集。关键是能一举摧毁囊日论赞麾下士兵的信心和士气。”姜松点点头,明白杜如晦的目的。
    

第456章 防御阵地
    只要摧毁囊日论赞麾下这只十万铁骑,随后挺进中就不再会遇到什么太大的抵抗和阻力,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更多的地盘。
    呵呵!
    “老大,等消灭或击溃这十万铁骑后,估计囊日论赞会派人来认真洽谈了。”
    真是消灭或击溃囊日论赞麾下这十万铁骑,囊日论赞要想继续统治吐蕃就必须和姜松讲和,否则等候的命运就是被彻底消灭。囊日论赞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能看清事实,知道轻重,更会忍辱负重,等候时机崛起,这一点姜松心里明白。
    “克明,囊日论赞要谈就谈贝!不过咱们大军挺进的速度不会停下,甚至会加快。战局对咱们有利,不用再担心囊日论赞搞什么阴谋诡计。还是原来的方针政策,边打边谈,想办法从囊日论赞手中捞到更多的金银财宝及物资,必须让囊日论赞臣服,让吐蕃真正成为隋帝国的属国。”
    “老大,咱们和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在这里决战,让药师手下的师团配合,最好能让药师兵团迂回到吐蕃侧面甚至是后面。咱们兵团从正面决战,只要拖住二天,李靖麾下下兵团就能赶到。”杜如晦边说边用手指着地图,详细向姜松讲解决战地点的情况以及李靖兵力的迂回路线。
    姜松听后没有啃声,眼睛盯着地图在思考,估算李靖兵团迂回作战的距离和所需要的时间。毕竟这样的行军路线,让李靖兵团多走一倍以上的路程,距离达到近九百里,要在二天内赶到有点困难,就算赶到士兵也会疲惫不堪。还有关键的问题是,囊日论赞会按计划在二天后决战吗?毕竟只有短短的二百里地,铁骑一天就能赶到,要是囊日论赞麾下大军提前一天决战,姜松手中只有四个突骑师团,兵力只有囊日论赞的一半,到时伤亡肯定会很大,这是姜松不愿意看到的。
    “克明,这样是否太冒险。”
    “老大,你是担心伤亡吧?”杜如晦微微一愣,片刻后哈哈一笑道。
    姜松苦笑,手下士兵的伤亡怎么会不担心。这些士兵都是宝贝,是姜松手中的实力,也是今后天下大乱时的依仗。培训出一名合格的士兵不容易,特别是象手中这样历经战场的洗礼,从战火中趴出来的百战老兵更是军中之玉。说白了,姜松手下这些士兵全都是用金钱砸出来的,每损失一名都是钱。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弄出这样精锐之师。
    “克明,咱们四个师团和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纠缠几天问题不大,应该能做到,只是伤亡就难说了。”
    对于目前的战局来说,明显是姜松占优,吐蕃处于劣势力。在这种情况下,姜松当然不愿意继续拼消耗。虽然能最大限度的消灭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可要让姜松付出手下大量士兵的伤亡,心里具的不愿意。毕竟联合李靖兵团正面击溃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其伤亡会很小。只是会让囊日论赞麾下的铁骑逃走很多。再说了,囊日论赞麾下铁骑逃走再多,同样是丢盔卸甲,逃走的铁骑就算重新聚集,其战力、士气、心态早就发生根本性改变,不大可能再有和姜松大军对抗的信心和勇气。
    呵呵!
    “老大,你看这里,咱们前方二十地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决战之地。咱们在这地方能一天内修建出一个防御能力不错的阵地。到时候咱们依靠地理地貌阻击囊日论赞麾下铁骑几天不会有太大的伤亡。如果是这次把囊日论赞麾下绝大部分铁骑消灭,战事会很快结束,囊日论赞也马上就要考虑臣服的事宜,否则再给几个月时间,其麾下地盘将全部失陷。”
    杜克明说的很对,如果真的在这次决战中歼灭囊日论赞麾下绝大部分铁骑,囊日论赞真的就得考虑臣服一事。损失十万铁骑的囊日论赞无法再聚集更多的兵马来抵抗,这一点是肯定的。关键问题了,通过这大规模的歼灭十万铁骑,能在谈判中从囊日论赞手里捞到更多的好处。
    “老大,你别忘记了,咱们手中可是有数百辆投石车、弩车及后勤保障车辆,这些车辆一旦利用起来就能组建出一个强大无比的防御阵。配合咱们士兵手中的强弓,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能在十天半月攻破就算是登天了。况且咱们手中还有一些炸药包、手雷,这些大杀器一用,就算药师兵团不参战,我们同样能获取胜利。”
    姜松再对着地图察看了一翻,觉得杜如晦分析正确。毕竟和囊日论赞之间的战争就快要结束了,考虑从囊日论赞手中捞取更大的好处也很重要。
    “好!咱们马上派出快马通知药师,让其提兵配合。”
    既然决定了作战方案,姜松不仅通知李靖兵团,还立刻下令手下师团、后勤保障部队及随军的商家行动起来。暂时征用一部分随军商家的车辆,让随军商家的护卫也帮修建防御工事,把一切能调动的力量全部集中安排,力争最短时间内在指定位置修建好防御阵地。
    姜松随之同时让噬血护卫及侦察探马对方圆五十里内进行全方位、多波次、不间断的侦察,力求把囊日论赞麾下的探马斩杀于尽,先暂时蒙蔽一下囊日论赞,不能让其知道姜松的作战意图。
    姜松选择的作战地点的地理地貌有点特殊,防御阵地在一个缓坡上,这一点有利于防守。加上左侧是河流,右侧是山岭,整个正面战场宽达十里左右,依靠姜松手下量个整编师团的兵力,足够应付囊日论赞十万大军的进攻。
    如果囊日论赞麾下大军要迂回到姜松大军后面偷袭的话,得多花二天以上的时间。多出二天的时间,李靖兵团能迂回到囊日论赞大军的身后。这是地理地貌的空间,准备打囊日论赞十万铁骑一个时间差。
    左侧是河流,宽约数十米,如果囊日论赞麾铁骑从河中进攻,对姜松来说防守更简单,毕竟铁骑再牛掰,一到河中就如同龟速等候的是密集的箭雨洗礼,囊日论赞承受不了那样的打击和伤亡。
    姜松亲自到阵地察看,让手下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挖出一个环型防御工事,防御工事带有现代元素,环形工事相互连接,环环相扣。整个防御阵地有五道防御沟,到决战时让手下士兵依靠战沟,用手中的弓箭对囊日论赞十万铁骑进行射击。
    随行的杜如晦看了看防御阵地,询问道:“老大,右面虽然是山岭,还是要适当的修建防御工事,不能给囊日论赞麾下大军有偷袭的机会。”
    “克明,这片山岭很大,囊日论赞麾下的十万铁骑无法通行,要想从山岭中进攻或偷袭咱们,只能让下马步战。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在马背上作战能力很强,一旦下马步战就成了步兵。如果囊日论赞真敢让麾下铁骑下马作战的话,咱们只需要派出少量的突骑就能解决。”
    姜松嘿嘿一笑,步兵对抗突骑兵,那天在找死。就算是中原的步兵,装备精良也不可能对抗得了骑兵,何况姜松手下的突骑能突能射,战力比草原民族还强悍。姜松还真希望囊日论赞派出士兵从右面偷袭呢?
    杜如晦听后稍加思考就知道姜松的打算,说白了是故意露出防守破费给囊日论赞。当然如果对抗的是中原步兵,且在兵力上占优的时候,这样的布局就不是诱骗,而是真正的漏洞。
    “老大,左侧虽是河流,正堂情况下囊日论赞的铁骑不能从这面进攻,不过还是要让士兵挖出一条宽大的豪沟出来。到时候囊日论赞真派出铁骑从河中进攻,咱们让士兵躲藏在沟中进行射击,就算囊日论赞麾下铁骑穿箭雨,渡过河流,其战马也只能陷入深沟中。”
    姜松点点头,杜如晦的这个建议不错。虽然不惧怕囊日论赞麾下铁骑从左侧的河中进攻,却还是要适当的预防,让左侧的防御更加的完善。
    “好!就按克明说的法。”随后姜松立刻让手下士兵调集人手在左侧河边挖深沟。
    姜松手下噬血护卫配合侦察尖刀兵,对囊日论赞麾下的探马进行全方位彻底的猎杀。导致囊日论赞无法得到姜松大军的动态,更不清楚姜松的作战意图。囊日论赞只能按正常行军,不敢轻易加速,毕竟情况不明。
    如果囊日论赞知道姜松选择有决战地的话,绝对会让十万铁骑快速挺进,甚至会派出一只奇迂回到姜松的身后。遗憾的是囊日论赞派出的探马都是有去无回,弄不明白姜松大军的动态,只知道个大体位置。
    这次囊日论赞把手中能调动的兵力全都集中起来,针对李靖、姜松二路大军的作战路线,经过分析研究,可以先对其一支进行决战,在兵力上是二倍,加上正面作战,有利益铁骑的发挥。只要打败一支,囊日论赞就能对抗另一支,从而达到战略目的。到时候再和姜松讲和才有法码。
    其实囊日论赞内心真的不想和姜松大军决战,只是被姜松、李靖二路大军逼迫不得已。如果再不行动的话,其地盘逐渐被姜松打下,情况越来越急。只有先胜一仗,然后再谈判。当然这是囊日论赞的想法,他太自信麾下铁骑的作战能力,对于姜松手下的突骑了解不多,只清楚姜松手下突骑很强。不过囊日论赞还是相信在正面占地上能击败姜松手下突骑,毕竟吐蕃也算是马背民族。进行骑兵对抗时占有优势,不知道姜松更重视骑兵。
    

第457章 试探性攻击
    一整天,囊日论赞派出数十支探马对前方进行侦察,却无一返回,这让囊日论赞里心十分的窝火,不停的对手下将领破口大骂,吓得手下人忧心忡忡,谁也不敢啃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囊日论赞不敢轻易大踏步行军,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前进。结果就是麾下十万铁骑,每天的行军不到百里。原本和姜松大军相距二百多里,如果快速行军的话,一天就能达到姜松的阵地。却由于探马没有返回,情况不明,只能是行军百里后就扎营,派出更多的探马进行侦察。
    次日一大早,姜松接过手下侦察兵报上来的情况,知道囊日论赞十万铁骑就在百里外,心里嘿嘿一阵阴笑。这样的行军速度,让姜松有了充足的时间在阵地上修建防守线。
    针对这样的情况,姜松马让给噬血护卫及尖刀侦察兵下达命令,对方圆二十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多波次、不间断的侦察,将吐蕃探马彻底消灭。
    傍晚时分,囊日论赞率领麾下十万铁骑到达姜松防御阵地前方十里处,明白了姜松的作战意图,知道姜松想依扎地理地貌进行阻击防守。
    为了摸清姜松阵地的防御情况,囊日论赞带上数百名护卫想悄无声息的潜入到姜松阵地前进行实地察看。这是任何一名优秀的将军应该做的事,就算再愚蠢的民族也会如此。
    “报告!”姜松手下的侦察兵进大帐报告。
    “什么事?”
    “大人,有一支吐蕃小分队潜入到阵地前方二里的位置,此时正在侦察咱们阵地的情况。”
    哦!
    姜松心里有点惊讶,潜伏来的应该是重要的指挥将领。只是前方阵地全都挖断,无法再让突骑通行。如果能通行的话,到是个偷袭的机会,让姜松心里一阵无奈。早知道是这样的话,就应该预留出一条通道。
    “不用理会,密切注意囊日论赞大军的动态,加强夜间侦察,如果对方再靠近的话,就用弩车进行反击。”
    “遵命!”
    决战日的一大早,杜如晦拿着一份情报到姜松大帐,呵呵一笑道:“老大,药师兄的大军按计划行军,达到预定位置,现还有五百多里地,能在明天上午赶到囊日论赞大军的身后。”
    呵呵!
    “药师兄是昼夜奔驰啊!派快马告诉药师,不用急着赶,在明天下午赶到决战地就成。一定要确保士兵赶到战场时有体力对战。”
    “是!”
    要靖接到姜松的命令后,开始时吓一跳。囊日论赞亲率十万吐蕃铁骑向姜松气势汹汹杀去。姜松手上只有四个师团,在兵力上比囊日论赞麾下大军足足少了一倍。真要在正面战场决战的话,伤亡那是惨重的,就算取胜,所付出的伤亡代价会很高。
    从地图上,李靖知道姜松选择的决战地,却不大清楚决战地的实际情况,只清楚有十里宽的作战宽度,不清楚有什么时候坡度,也不清楚左侧河流的宽度。所以接到命令后,李靖立刻调率领手下四个师团日夜赶路,希望早半日到达战场。
    收到情报后的姜松当然明白李靖的想法,姜松可不愿意李靖急行军。那样会让士兵透支体力,到时候赶到战场后战斗力下降。姜松需要的是一支精神抖擞的铁血之师,那样才能给囊日论赞的十万铁骑一个致命的一击,力争最大限度的消灭,最好是全歼。如果有条件的话,能把囊日论赞俘获更好,那样更能捞到大把的钱财。
    下达命令后的姜松,带着杜如晦进到防守阵地前,用手中的望眼镜观察囊日论赞麾下大军的动态。
    杜如晦放下手中的望眼镜,摇头道:“老大,囊日论赞的铁骑正在聚集,估计有二注香的功夫就能出兵了。看样子士气不怎么好。”
    姜松嘴角嘿嘿一笑,从望眼镜中看到,囊日论赞麾下铁骑,士气不是很高,千夫长、百夫长在拼命的叫喊。而吐蕃士兵却是懒洋洋、慢腾腾的样子。这样的士气要想拿下阵地,做梦吧!
    “克明,这有原因,一方面草原民族的习惯就是这样,军纪松散,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另一方面是松赞干布率领的十万铁骑灰飞烟灭,逃跑回去的士兵让吐蕃士兵对咱们的实力有点畏惧。特别是大杀器的威慑力,在吐蕃士兵心中早就有阴影。”
    从望眼镜内,看到了囊日论赞大营中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叫喊一片,懒散的士兵慢慢腾腾的聚集起来。差不多二注香时间后,囊日论赞麾下十万铁骑集合完比。十万铁骑黑压压的,那阵式真的吓人。
    囊日论赞率十万铁骑杀到姜松的防御阵地前五里的地方,真实的观察姜松的防御阵地情况,不过由于距离的关系,囊日论赞只能个概况,防御沟之类的无法看清楚。囊日论赞心里明白,中原军队对抗草原铁骑作战时,中原一方都喜欢防御,这一点是共识,也是习惯性,所以囊日论赞对于姜松摆出的防御阵地不感到意外。
    “殿下,姜松选择这里决战,所建的防御措施很有抵抗力。咱们兵力上是占优,不过由于地理地貌的限制,作战宽度只有五里左右,无法让铁骑大规模参战。如果咱们仅仅是从正面攻击的话,效果不会好,不能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囊日论赞身边首席智囊、谋士扎西看了看姜松的阵地后道。
    其实昨晚上囊日论赞亲自观察过,只是夜间无法看清楚,又不敢靠得太近。今天看明白后,囊日论赞心里知道姜松挺谨慎的。所选择的决战地也有水准,是个有利防守,不利进攻的地点。
    “先派五千铁骑试进攻,看一下姜松的防守情况再定夺。”囊日论赞感到无奈,麾下十万铁骑是比姜松多一倍,可施展不开,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囊日论赞心里也明白,五千铁骑不够姜松寨牙缝。但情况不明,如果作战不利的话,派多了担心损失过大。
    杜如晦见囊日论赞派出五千铁骑进攻,呵呵一笑道:“这不是来送死吗?五千铁骑也想占便宜,真是白痴。”
    确实如杜如晦所说,一千吐蕃铁骑风驰电掣般向姜松的防守阵地杀了过来,离阵地还有五百米左右后,不断的有吐蕃铁骑跌倒,马背上的吐蕃士兵有的直接路下,有的紧紧逮住马缰绳。
    在防守阵地的前方,姜松让人在地面上撒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三角刺。这是专门针对战马,一旦马踏踩到,马腿会立刻受伤,让高速奔驰中的战马路倒或发狂。姜松手下战马都打上了马铁掌,这类三角刺对战马的影响不大。吐蕃铁骑就不一样,至今还没有使用马铁掌,只要战马一踩到,傻子都明白是什么样的结果。
    囊日论赞派出的五千铁骑在损失数百骑后,再次面临拒马鹿、路障、木桩等。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多少杀伤力,却能大大的延缓战马前进的速度,甚至需要马背上的人下来清理,否则基本不能通过。
    旁边就是原始森林,让姜松手下士兵设置路障、拒马鹿、木桩等防御工事时大显神通的方便。结果就是在阵地前方大量设置,且每道防御阵地之间同样是如此。
    吐蕃铁骑到达路障等面前,无可奈何,只好下马清理。而这距离刚好是百步左右,进入弓箭的有效射击范围。
    嗖嗖嗖!
    防御沟内雄阔海大手一挥,身边号令兵吹响哨子,随着哨声尖叫,第一梯次的士兵手中松开马球弦,四千多支箭雨闪电般向吐蕃铁骑奔驰而去。有的吐蕃士兵刚跳下占背就倒在血迫中,有的还没来得及下占马背就挂,随之而来的就是惨叫声响起。
    五里的作战宽度,一个整编师有一万二千作百人,分成三个梯次进行三段式射击,其密集程度是非常恐怖的。杀伤力最厉害的是连绵不断的箭雨,让清理拒马鹿、路障的吐蕃士兵伤亡惨重。
    一名名吐蕃士兵被射中,让战场上血腥味越来越浓,吐蕃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