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每年都有大把的回报,铁制品更是姜松家族产业的重点,回报非常的好。对于姜松的这种行为,二人早已经习惯,姜松历来奉行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从来不吃独食。
虞世南苦笑道:“老大,你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从你口袋里分钱吗?”
“大书法家,说什么?咱们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还分什么彼此。咱们跑到这边远的岛上来受苦受累为了什么?不就是实现心中的理想,想亲手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美好社会和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家族的长久延续而努力。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家族怎么延续、传承,都别酸了。”
虞世南哈哈一笑道:“老大,既然你这样大方,咱们就受领了。”
“姐夫、大书法家,民工的事你们也不用着急,这二天让士信到水师去先挑选出五千士兵,然后让士信带兵马向东边的岛屿去掠夺,到时候会有大量的俘虏送到岛上来,到那时,想要多少民工都有。”
“老弟,如果你能让士信搞到大量人手的话,咱们就着手修建几个城镇。只要人手充足,在年底前一定把北部、中部、南部三座城镇修建好。”
“姐夫,士信逮来的俘虏不仅仅是修建城镇用,还要让那些俘虏到矿山开挖矿产品,同时也可认把俘虏出售给商家,商家人手也不充足。只是那些俘虏要区别对待,要制定一套管理俘虏的办法,既让俘虏安心干活,也要让俘虏看到希望。”
“老弟,这事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老大,还有个事需要你出面解决,就是岛上的食盐,咱们没有进货的渠道,目前岛上的盐都是走私贩偷运到岛上的,价格太贵,百姓怎么承受得了。你回到洛阳后,要和朝廷协商一下,看能否供应岛上一点食盐。”
白天姜松就知道这个情况,也想好的解决的办法,不过不是向朝廷张口和伸手,而要在岛上兴建食厂,这才是解决之道。
“大书法家,这事不用向朝廷张口要,咱们岛上有大量的食盐资源,何别向朝廷求援。这几天我会和一些商有勾通,让商家出面在岛上生产食盐。不用多长时间,咱们岛上生产的食盐还能返销到中原呢?”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都愣住了,他们对宝岛上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走马观花似的察看了一遍,根据工匠们勘探的结果,岛上并未发现有盐矿。
“老大,你不会开玩笑吧!岛上有盐矿吗?”
呵呵!
“大书法家、姐夫,岛上拥有丰富的海盐,难道大海不是天然的盐矿吗?”
“啊!”
“啊!”
“老弟,你不会是想煮盐吧?”
古代沿海一带的百姓,很多自家用的食盐都是用小锅煮出来的,只是那样的效率实在太低,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再说了,煮盐的成本挺高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柴火,关键是无法上量。
“姐夫,不是煮盐,是晒盐!这几天我察看一下地理位置,选择好的地方筹建盐厂,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大规模的生产。”
晒盐?
房玄龄、虞世南听发有点蒙,就算是盐矿生产同样是需要煮的,只是盐矿打出来的卤水浓度高,煮时不是很费力,不象煮海水那么费事。这晒盐是第一次听说,不清楚姜松是用什么办法。
看到房玄龄、虞世南疑惑不解的眼神,姜松微笑道:“姐夫、大书法家,你们不必惊讶,确实是晒盐,就是用太阳晒盐。等弄好后你们去看一下,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咱们岛上一年生产出数百万斤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姜松也不是很懂,这类的信息在网上到处都有,虽没有见过,不过原理却是清楚的,从海水中取盐,不外乎就是选择合适的海边,修建大量的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利用太阳把海水中的水分挥发掉,剩下的就是食盐,这肯定不会错。
回过神来的虞世南摇头道:“老大,那盐的事你负责搞定,这是件大事,关系到岛上百姓的生产生活。”
“大书法家,放心吧!”
“老弟,还有件事要征求你意见?”
“姐夫,什么事?”
“老弟,岛上有一些原著民族,目前对咱们到没有什么敌意,却也不和咱们来往,这事不知道要怎样处置?”
“姐夫,岛上的原著民族咱们暂时不用管,如果他们想从山上下来的话,咱们出点钱为他们修建住房,教会他们种植粮食作物,按中原民族的方法解决。如果是他们进攻或抢咱们百姓东西的话,就得让士信手下的士兵给点颜色,但不能太过分,只要教训一下就行。”
“你这样说,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安置了。”
“姐夫,大书法家,迁移到岛上的百姓,在农闲的时候,还要让青壮年到咱们指定的位置进行实当的军事训练。这是为保卫家乡而训练,一旦岛上有入侵者,百姓也能拿起武器进行反击,这要养成习惯,最好是形成个制度。”
“老弟,那百姓来训练的兵器、食宿谁负责?你不会是自己想掏腰包吧!”
汗!
姜松有那么多的钱吗?岛上的公共设施要花钱,岛上建设要花钱,安置百姓同样要花钱。全由姜松掏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姜松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支付。
“姐夫,兵器、食宿这些费用让百姓自己负责,这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家园,只要解释清楚百姓是能理解的。总不能什么都要让小弟出钱,小弟那有这样的能力?”
“老弟,既然你这样说,为兄知道怎么做了。还有一个事,你要有思想准备,目前迁移到岛上的百姓达到了十三万多。如果为兄估计不出错的话,这仅仅上开始,一旦岛上的百姓生活有保障,岛上确实是实行免农业税的消息返回中原后,还会有大量的中原百姓涌入岛上来,特别是江南、岭南一带会更多,你考虑过怎么应对了吗?”
这是个实情,搞不好会在中原一带形成连锁反应。真要是那样的话,姜松是很头疼的,不仅仅是宝岛上无法安置更多的人口,关键是皇帝、朝廷会找姜松的麻烦。百姓的安置可以通过对海外岛屿的征伐、占领来解决,皇帝、朝廷的质询就不好应对了,谁当皇帝也不允许百姓无故离开,更别说是离开管辖区。
“老大,说起安置百姓,这次咱们真的很幸运,岛上的气候温和。如果是北方的话,十多万百姓涌上岛来,别的不说,仅仅是住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好在这里气候条件好,就算暂时无法安置的百姓也不会因为气候原因而出问题。”
姜松知道,如果是换在其他寒冷的地方,一下子涌上来十多万人,别的不说,仅仅是天气就能让很多百姓丢掉性命。当然,如果是其他地方的话,姜松也不敢这样运作,得考虑百姓的安全问题。
“姐夫,百姓安置到是问题不大,随我会让士信接收娜霸、珠崖岛,还会向东挺进,对东、西、南甚至是北面的岛屿进行占领或征伐。只是对于朝廷中官员的弹劾、皇帝的质询,我还真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应对之策。”
“老弟,这是大事,你不能大意,得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应对皇帝、朝廷的询问。如果应对不好的话,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影响。为兄觉得,你不能什么都承认,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要的,官场上的事就这样,不能太实在。”
“姐夫,你也不用太担心。小弟这次从小岛上为皇帝讨到了二百万两白银,也算是一件功劳吧!最多是小弟装疯卖傻,不承认宝岛上迁移那么多的人,只承认有万把人就行,最多皇帝不给封赏罢了,总不能治小弟的罪吧!再说了,皇帝目前还需要小弟这把刀呢?应该不会怎么为难小弟。”
讨到二百万两白银虽是巨大的功劳,比起送到江南一带修建大运河的近四万名俘虏来说,更能让皇帝开心。毕竟让皇帝知道姜松所言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了姜松的话,这对于皇帝来说更看重。要继续干这样的事,皇帝清楚只有姜松最合适,会圆满完成任务,其他将官都不会很好的执行这样的政策。
“老弟,你准备在岛上呆多长时间?”
“姐夫,我让水师的老何先把白银押送到洛阳,在城中等小弟,这样的话我能在岛上多呆一段时间,等岛上的食盐、安全等问题彻底解决后再离开。”
“老大,你呆在岛上一段时间也好,这样会有好多的商家大老板赶来,那样对于岛上的发展有好处。”
这一点姜松相信,姜松在商人的眼里很有好感。特别是跟姜松合作过的商家都愿意更深层次的和姜松合作。知道姜松到岛后,肯定会有一系列的政策、项目出台,商人的嗅觉很灵敏,都闻到金钱的味道。
“姐夫、大书法家,还有个事,白天小弟转了一圈,察看了一下商业区、生活区的情况,见百姓所修建的房屋太简单,这可不行,随后要让百姓加固一下,岛上到了雨季后有时会有台风,如果房屋不牢固的话,容易被台风吹塌。”
“老弟,目前是暂时的安置,没有时间一步到位,等安稳后百姓会加固的,你放心吧!”
虞世南道:“老大,岛上的百姓在耕作中最缺乏的就在于耕牛,如果能搞到大批耕牛的话,岛上的农作物种植会快好多。”
“姐夫、大书法家,耕牛目前暂时无法搞到,下半年后能从草原上逐渐搞到,目前很困难,不过几天后会有近五百匹马送到岛上来,能暂时缓解一下百姓的需求。”
“老大,马怎么能耕作啊!拉得动吗?”【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7章 巡逻队的目标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用马来耕作怎么不成呢?貌似这种方式很普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隋朝目前还没有用马匹耕作的情况出现。有点出乎姜松的意料,以为这样的事早就实行了呢?
“大书法家,难道中原还没有用马匹进行耕作的事吗?”
“老大,从未听闻过,耕作都是用牛,用马耕作是不现实的,马的力气太小,根本就拉不动犁。”
姜松微微一想,马上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估计是此时代还没有让马使用马铁掌呢?如果马匹不打马掌的话,确实是无法用上力。
“大书法家,这事问题不大,应该能行,等这几天物找到欧阳柱子,让柱子打造一批马用的铁掌,到时候让马匹的四条脚掌上都打上马铁掌的话,马就能下田地耕作了。”
房玄龄、虞世南、王珪三人听了都有点傻眼,不知道姜松所说的马铁掌是什么东西,当然了,此时的姜松也是郁闷,到隋朝那么长时间,天天呆在马背上,怎么就没有注意马掌是否钉有马铁掌这事呢?
不要说马匹钉上铁掌后能进行农田耕作,就算是战马钉上铁掌后,战马的性能同样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事不用质疑。看来回大兴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打马铁掌,给战马钉上铁掌,让战马在决战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老大,真的能行?”
呵呵!
“放心吧!肯定行,等明天找到柱子,让柱子先打造几付,先让‘一点红’试用一下,到时候你们一看就明白了。”
嘿嘿!
‘一点红’钉上马铁掌后,能力绝对暴涨。钉上马铁掌后,同样对马匹的腿是有保护作用的。特别是战马在决战时,由于高强度的短时间提速,急停,对战马的腿有强烈的冲击。一旦马匹钉上铁掌后,情况会胡极大的改善。
马匹如果不钉铁掌的话,一场决战下来,会有一部分战马受到伤害,成为淘汰马。如果有了铁掌后,战马在决战中损失会减少好多。姜松很郁闷,怎么没有注意此事,让这种简单的常识都没有运用。
姜松和房玄龄、虞世南他们谈了好长时间,直到夜静更深时,姜松担心他们二人的身体承受不了,才强行让他们休息,毕竟这二人都是文人,身体无法跟姜松相比。加上这段时间二人真的太劳累,再休息不好的话,会累倒的。
姜松回到自己在岛上的临时住处,见罗士信、雄阔海、程咬金等人正在海喝海饮,一付不醉视不罢休的样子。
看到姜松回来,罗士信叫道:“松哥,快来喝酒?”
“士信,你才多大岁数,就这样灌,不怕成酒鬼吗?”
“松哥,今天特高兴,好长时间没有象今天一样能痛快淋漓大战一场,今天和老海对决真的很爽!”
姜松看了看罗士信。又瞟了瞟雄阔海,从二人的神情来看貌似没有分出胜负。这一点到是在姜松的意料之中,罗士信岁数虽小,身体没有完全长好,不过罗士信也是天生神力,加上修炼通天神功到了第二级,在力量上估计会比雄阔海稍弱一点点,但不会太多。
罗士信修炼的姜氏枪法已经大成,在速度上应该占优。如果罗士信以姜氏枪法的灵活多样的枪法应对的话,雄阔海讨不到什么便宜,毕竟在枪速上罗士信占先,雄阔海在力量上占优,结果肯定是不胜不败的局面。当然,再过上几年就不好说了,罗士信身体再长成,通天神再进展的话,能力还会有巨大的提升。
看来罗士信已经比历史上的那个强了好多,现就能跟雄阔海战成平手,绝对是进入超一流高手中的级别。看来通天神功挺有用的,这一点在姜松身上也表现明显。
呵呵!
“看来你们二人是战平了。”
“松哥,老海力量比我大,我速度上有点优势,这样一来就平了。”
程咬金郁闷的道:“老大,原来还认为武艺精进了不少,见到士信后能有一战之力,看来这一生别想追上士信了。”
“义贞,你别泄气,你不觉得跟老海这段时间,你的格斗水平上升了一个层次吗?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大家都还地有提高的空间,包括老海同样有提升的空间。”
“老大,知道了。”
“士信,你明天就带着人到江南水师去挑选士兵,返回后赶紧到东边的岛屿上去逮俘虏,咱们岛上需要大量的人手,不仅仅是城镇建设需要人手,挖煤、挖铁、挖铜等矿山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还有随后咱们在岛上兴建的纺织厂、下一步的盐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现岛上的百姓虽多,却抽不出来做这些事。”
哈哈哈!
“松哥,兄弟早等你发话了。”
看到程咬金、王二牛羡慕的眼神,姜松摇头道:“二牛,你就留在宝岛上,负责协助士信训练士兵、对外征伐,一定要多逮些俘虏回岛,现岛上人手太紧张。”
“少爷,那你的安全怎么办?”
“二牛,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有老海在身边,就算是碰上再厉害的高手,我们联手的话,估计天下能打败我们的人不多。你留下来在岛上,随后会把陆霸开也调到岛上来,这里是咱们的重要基地,一定要发展好,守卫好。”
“是少爷!”
“义贞,知道你想留在岛上,只是你娘亲在大兴城,你呆在岛上的话不太好,还是等以后岛上建好了,把你娘亲安排在岛上生活,那时你才能调到岛上来。”
“老大,谢谢!”程咬金心里也明白,自己的老娘一直呆在姜松的家里,如果现在接到岛上来,条件差,没有人服侍,确实是个问题,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欢而不顾老娘的感受。
“松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战船的事,现在的战船都不够用,再挑选出五千士兵的话,战船更不够用了。”
“士信,战船的事哥已经和陆洋说过了,会逐渐得到增加,不可能一下子全满足。目前岛上需要守卫,在岛上守卫时暂时不需要战船,可以考虑在陆地上进行强化训练,每次出征时更换一下,那样让士兵具有实战经历,也能轮换休整,具体的你们自己研究后决定。哥只有一条,就是送大量的俘虏到岛上来。”
“松哥,纺织厂需要人手,那不是要女工了,意思是要从其他岛上逮一部分女人回来?”
“是这样的。不过你们在征伐时,那些岛屿上应该有江南、岭南等地迁移过去的百姓,你们可不能对中原迁移过去的百姓下手,这是纪律,任何人都不得触犯。你们不仅不能触犯中原迁移过去的百姓,还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保护。”
“松哥,知道了!还有个问题,我们征伐时只俘虏人吗?对于钱财是否允许抢劫?”
“士信,你脑袋没有问题吧!这么弱智的问题也需要问,告诉你们三光政策忘记了,所抢劫到的财物老规矩,实行五五分成,一半归你们瓜分,另一半交回来充公,作为战争消耗的损失补偿。”
“松哥,知道了。”
“士信,宝岛周围的岛屿你们接管了吗?”
“松哥,都接管了,主要就是南面有几个大的岛屿,其他地方的岛屿都很小,只做了点标识。另外娜霸我们也去看过了,那里有好几个岛屿,岛上也都都有人口,基本都是从中原的江南、岭南一带迁移过去的百姓,还有一部分小岛人在岛上,不过人口都不多,有的岛上有数千人,最大的娜霸也只有万多人。”
姜松点点头,再次道:“珠崖岛上的情况怎样?”
“松哥,珠崖岛是个非常大的岛,我们没有完全察看,只是上岛简单的转了一下,岛上的人口不多,有几万人吧!不过岛上没有任何隋朝的官员和府衙组织机构,咱们可以顺利接手的。”
姜松知道,中原朝廷对海外一直不重视,就算是宝岛、珠崖岛同样是不受到重视。官员都不愿意到海外的岛屿上任职,怎么可能达到实际控制呢?就连林邑那样的陆地都不派官员前往管理,最后同样是是放弃,别说是岛屿了。
“士信,你们在大海上指挥战船作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多学习海上作战的方式方法,这和陆地上作战是二回事。你们要在实践中连摸索边总结,一些问题要向朱玉强多讨教,但也不能照猫画虎,要有创新精神。你们都跟李靖学习过兵法,希望你们在短时间内都有所成就,以后有你们独立带兵作战的机会。”
“知道了!”
罗士信到巡逻队来了几个月,算是已经见识过海上造船的情况。王二牛都跟姜松到过西洋,参加过海上作战,同时还跟李靖学习过,不算是外行,都有一点基础的。
“松哥,海上作战和陆地上当然不一样,海上作战基本是投石车、弩床、弩炮首先做攻击,其次才到士兵手中的弓箭,真正近身肉搏的机会不多。针对这个情况小弟这段时间来一直在研究战法呢?”
象罗士信这样的武痴,除了修炼武功外,就只对兵法、带兵作战感兴趣。现进入大海上作战和原来陆地上的作战其然不同,早就开始研究了,这一点姜松是相信的,这小子天生就是打仗的料,是为战争而生的。在修炼武功、学习兵法方面很有天赋。特别是受到姜松现代元素的影响,罗士信确实是一名非常厉害的人物,只是还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罢了。
马上就要天亮了,雄阔海、程咬金等人都回房间休息了,罗士信还继续呆在姜松的房间没有走。姜松迷惑不解的道:“士信,还有事?”
“松哥,你的通天神功修炼到什么级别了?”【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8章 食盐弄出来了
姜松摇头苦笑,这小子那么多的事不去考虑,关心的是功夫,真有点让姜松哭笑不得。再说了武功的修炼需要时间,不是说想增长就暴涨的。
“士信,哥没有多大进展,基本算是停滞不前。”
“松哥,这段时间小弟也没有什么大的增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信,你达到第二级的中期,已经非常变态了,姜勇至今还没突破第一级呢?通天神功是一门非常厉害的内功,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加上咱们无法弄到更好的药物配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毕竟现在天地间的灵气稀薄,很多珍贵的药材都灭绝了,不要太在意进展的快慢,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怪物!变态!这是姜松对罗士信的评价,这么点岁数就修炼得如此强悍的技艺,短短几年间就把姜氏枪法修炼到大成境界,比姜松来说已经强了好多。在通天神功方面,姜松占有传承的功力进展才稍好一点点,罗士信靠自身的修炼只差姜松一级,算是非常逆天了。
“松哥,培元丹差不多没了,你让勇哥再采购些药材回来,再制作一些出来,这药挺有用的。”
“这事回家后哥告诉小勇,不过你修炼通天神功要循序渐进,不能盲干。药物只是辅助作用,别把药物当成饭吃,是药都有三分毒,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松哥,知道了。”
“士信,哥一直对你说,一个人武功修炼再高只是一人敌,不可能抵挡得住成千上万士兵的攻击。项羽很强悍吧?同样被韩信的数十万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乌江。兵法谋略、带兵作战才是真正的万人敌,你要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这方面上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成为真正的帅才。哥是希望你成为名帅,不是让你成为一名将军。”
呵呵!
“松哥,兵法谋略、带兵打仗方面小弟没有丢,一直都在认真的学习,你放心好了。”
“士信,宝岛是咱们的根基,你一定要守护好,对四周岛屿的征伐同样是为了扩大根基、增强实力。咱们在中原无法开展的政策法规,在这里都能实施,你清楚哥心中的想法,哥算是把一切都交给你了,千万别出事。事前都要认真思考,把各种方案都考虑周全,别盲目行动。”
“松哥,小弟知道轻重,你放一百个宽心好了,不会让你失望的。”
“士信,你这里能抽调出多少士兵,哥要建盐厂,需要人手挖晒盐池。”
“松哥,这岛上有盐矿吗?”罗士信听后疑惑不解,岛上勘探的情况是知道的,没有听闻有盐矿。如果是有的话,岛上食盐那么贵,房玄龄他们早就安排人开挖了。
“士信,大海不就是天然的盐矿吗?你只要把人手抽调出来就成,其他的你一用管,你到江南水师挑选士兵,等你回来后就能看到哥生产出来的食盐了。”
“松哥,岛上保护百姓安全的巡逻需要大约一千人左右,海上也需要巡逻,只能给你二千名左右。”
二千人强壮的士兵足够了,能在很短时间内搞定晒盐池,虽然不能弄出更大的生产规模,先搞出榜样,随后让商家出钱来操作。
“士信,你把人交给程咬金,哥先要考察一下地理地貌,看一下盐厂要兴建在什么地方合适。另外你还要抽调一部分泥水工匠、木匠过来,到时候需要他们帮忙呢。”
罗士信离开后,姜松见天都发亮了,还休息啥,干脆坐下来修炼通天神功,恢复一下体力。神功对于恢复体力有独到之处,效果非常的好。
天亮后,姜松没打扰任何人,独自骑上‘一点红’向外奔驰而去,对岛上的沿海一带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察看。西面地势非常的平坦,却属于安置百姓的区域,姜松不好占用大量的地盘,毕竟晒海盐是需要很大的面积,不是数百亩就能解决的,要上规模的话,最少需要数万亩。
姜松往东边行驶,看到基本都是工业作坊正在修建各类作坊,到处都在建设,心里挺热乎的。要在一个地方发展,必须要满足岛上百姓的所需,就要建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离中原太远,不可能什么都从中原一带采购,那样成本高,价格贵,百姓承受不了,只有在岛上兴建大量的各种产业才是最好的保障。
姜松骑马越过一个山丘,放眼往前一看,哇!要大一块海滩,估计有数万亩之大。虽是丘陵地带,在这里兴建工程量也不会太大,只需要修建出一条三里左右通往外面的道路就成,这样生产出的食盐能顺利送到外面。
详细察看一翻后,姜松纵马返回,见大家都在等候,姜松微微一笑道:“盐厂的修建地址已经选好了,咱们今天就开始动手兴建,希望在我离开岛上时,能顺利生产出食盐。”
房玄龄道:“老弟,在什么地方?”
姜松用手指了指东边道:“离此二十多里地的地方,越过山丘,有一块小小的平地,那里就是非常好的食盐生产地。”
“老弟,你说的那里我们都知道,那里地势不很平坦,属于丘陵地带,在那里兴建的话,工程量会增大不少。岛的南面、西面有大量的平原之地,为什么不在那里地方修建呢?”
“姐夫,平坦的土地还是留下来安置百姓。咱们先在这里兴建一个盐厂,如果成功的话,再在南部一带兴建一个更大的盐厂,那样咱们岛上仅仅是销售食盐就有大量的税收。”
最后决定,这个盐厂暂时不找商人投资,全部由姜松、房玄龄、虞世南、王珪、雄阔海、程咬金、王二牛、数十名噬血护卫、巡逻队的士兵及部分工匠投资组建,巡逻队的士兵以劳力作为投资,其他人主要是投资钱财。
欧阳柱子知道后,立刻找到姜松,要求参加盐厂的投资。姜松点头同意,怎么会不愿意呢?赚松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至于赚多赚少没有多少关系,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食盐是岛上目前最大的问题,价格贵得离谱,一听说要修建盐厂,房玄龄、虞世南等人是全力支持,把岛上所有的资源全部倾斜。目的当然是上岛上有低价的食盐供应百姓,只要岛上的食盐生产出来,罗士信手中的巡逻队马上就可以对走私食贩子进行打压、清剿。在姜松的地盘不想有走私之类的事。
桑普斯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跑过来进行规划,同样向姜松请求入股食盐厂。姜松不会拒绝,马上把海盐的生产流程简单的说了一下,桑普斯根据姜松所言,对地理地貌进行详细的丈量、勘探后,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规划图。
根据桑普斯的规划图,再由各工匠进行分工,画出各种建筑的草图,仅仅花了二天时间,盐厂的所有相关图纸全部划好。二千多名巡逻队士兵立刻开挖,士兵们积极性非常的高,毕竟士兵也有股权在里面,都把此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那有不上心的。在各类工匠的指挥协助下,整个工程进度非常的快,不仅仅是开挖好了数十个巨大的晒盐池,还修建在大量的房屋、仓库、食宿等基础设施。
这中间最主要的当然是晒盐池,形状和梯田是一个道理,纳潮池非常的大,每一个纳潮池都有数十亩,在纳潮池的左右后都有几级制卤池,都呈梯形状,一级比一级稍低一点点,那样方便排泄,能提高效率。
在几级制卤池后面是结晶池,这部分不需要太大,只需要多有几个就成,那样能很好的方便采盐,既不影响生产,也不影响采盐,这是必须的。
一周后,第一条简单的海盐生产流程池全部修建好。姜松立刻在潮起的时间把海水放入纳潮池中,次日晒一天后再把纳潮池里的海水泄入制卤池中。纳潮池每天都纳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