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板,价格都有中原零售价格的好几倍高了,还说没有利润,你不是忽悠人吗?”
“客官,岛上离中原太远,无法从正规则渠道采购到食盐,这些都是走私过来的。走私商为了获取高利润就抬高价格,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食盐的价格昂贵其实就是朝廷垄断的结果,如果放开的话,价格会很快降下来。目前姜松当然不能对食盐走私贩下手,毕竟宝岛上还没有生产出食盐。只有等到宝岛生产出大量的食盐后,才能对食盐走私贩出手。
姜松没有啃声,继续行走,询问日用品的价格情况。除了食盐价格超高外,其他的产品还算平稳,农具方面的物资稍显紧缺,这是开始时估计不足,没有想到宝岛上会涌入那么多的百姓所致。
跟在姜松身后的王珪,自下船后就没有啃声过,都是用眼睛在看。宝岛上的情境让王珪非常的震惊,特别听到在短短的二个多月时间内,这里从中原迁移进来十多万百姓,再看到遍地都正在施工建设的场景,彻底震撼。
当姜松沿途询问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时,王珪对姜松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观。王珪跟姜松时间太短,基本不了解,只听过无数的传闻。加上亲身经历过小岛上的事,王珪原以为姜松是一名心狠手辣之人,不过多到达宝岛这一刻起,印象在逐渐改变。
“姜先生,你什么时候到岛上的?”
姜松抬头一看,原来是桑普斯,这是姜松高薪从西洋招聘来的设计师,对于城市设计、城镇排水系统、建筑方面很有成就。这次姜松把桑普斯派到宝岛来,目的就是发挥桑普斯的专长,提前做好规划设计,这样城镇建设就少走弯路。
“桑普斯,你在这里还习惯吗?”
“姜先生,我在这里非常的好,大有用武之地,干得非常的开心。”
“桑普斯,你的规划设计方面全弄好了吗?”
“姜先生,只是弄出简单的草图,详细的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完善,房先生说必须先搞出个大概出来,城镇建筑没有时间等候。”
“桑普斯,你做得非常的好,到时候我会重重奖励你的,不过刚才我走了一圈,有一点小小的建议?”
“姜先生,你请说。”
“桑普斯,具体怎么弄我不知道,只是有一点想告诉你,在规划设计布局时,对于街道、巷子的路面要适当的加宽。现在的道路还是相对较窄,不利于今后的发展需要。”
“姜先生,这街道、巷子已经很宽敞了,为什么还要加宽呢?”
不仅是桑普斯疑惑不解,就是姜松身边的王珪、罗士信、雄阔海、程咬金都迷惑不解。街道、巷子就算是和洛阳、大兴城里的相比也都是宽敞的,大家都用疑惑的眼神盯着姜松。
呵呵!
“桑普斯,加宽街道、巷子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需要栽种大量的绿化树木。等随后有大量的人力、财力后,咱们在主要街道的中间种植二排林树,这不仅仅是美化、绿化的城镇,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街道分成左右二边,今后所有车辆、行人都遵守靠右边行的话,不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有利于交通的畅通无阻。另外在街道、巷子的商铺前面再种植一排绿化树,城里面的绿化面积就大的增加,环境就会有得改善,更利于居住在城里人的身体健康。”
桑普斯听后点点头,非常认真的道:“姜先生,你的建议非常的好,随后我会加以完善,会根据你的建议适当加宽街道、巷子的宽度。不过姜松先生,要按你说的种植上绿化树的话,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平时还需要大量的维护人员,会很费钱的。”
“桑普斯,你不用考虑钱的事,只需要把最好的方案设计出来就成。”
“姜先生,我会的。”
“桑普斯,宝岛上不会只建这个城池吧?”
“姜先生,宝岛上暂时先建三个城池,这里是一个,还有宝岛的中部和南各修建一个,以后得根据具体的需要再考虑其他城池的修建。”
姜松点点头后道:“桑普斯,晚上咱们好好的喝上一杯,你继续忙你的事,我到处走走看看,再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
“姜先生,你请。”
商业区正在进行大量的修建,姜松看完后往住宿区走了过去。住宿同样是紧锣密鼓的建造房屋,工匠、百姓都集体全动手,甚至连小孩子都动手帮忙。在大工匠的指挥下,迁移过来的百姓中有好多都会做木工活,也给房屋的修建快速不少。
姜松家里的工匠抽调了大量到宝岛上来,姜松一路考察,不时有工匠和姜松打招呼,姜松都会和他们聊上几句,问下还有什么困难之类的何以话。当然,百姓知道这里就是姜松的封地,免税政策就是姜松制定的后,都纷纷向姜松下跪问好,把姜松急得连忙把大家扶起来,告诉百姓不用下跪,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人人都是平等的。
“松哥,忘记告诉你,这里只是一个城镇点,大书法家在岛的中部负责安置百姓,那里同样也要修建一个城镇,南面的城镇也开始着手,只是玄龄他们人手太紧张,无法同步进行,这里列为重点,中部、南部是先安置百姓,城镇建设得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
姜松心里明白,这么大的工程量,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行的。姜松虽然从家中拿出了大量的钱出来,不过还是挺紧张的。幸好有大量的商家响应姜松的号召,带着大量的钱、财、物到宝岛上来发展,这也缓解的资金紧张状况。
现在百姓的住宿只能是简单的修建,不可能一下子全都修建大房子,一是没有那么多的人力、财力,二是时间上也忙不过来,住宿安排好后,百姓首要的任务就是赶紧种地,把种子种下去,这样生活才有保障。总不能宝岛上长期依靠从外面采购粮食供应,这一方面不现实,另一方面姜松也没有那个实力。毕竟十多万人的粮食不是小数字,是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只有靠自力更生解决,外购只是暂时的,只能解决一下眼前的困难。
“松哥,前面就是咱家和陆洋家共同筹建的造船厂,现刚刚修建好了一个船坞,大批工匠已经从江南一带抽调过来,这个造船厂准备修建四个大型船坞,占地面积有数千亩。”
“士信,这里不是住宿区吗?”
“松哥,作坊区在东面。北面有码头,没法再建造船厂,东面悬崖峭壁,没有好的入水口,只要把造船厂放到西面来。不过你放心,造船厂离城镇好远的,差不多有二十多里地,不会对生活区、商业区、住宿产生影响。”
“咱们去造船厂看一下,陆洋老头在吗?”
呵呵!
“松哥,陆老头一直呆在岛上,亲自指挥修建造船厂。”
到了造船厂,姜松没有见到陆洋老头,却见到了王婵和陆菲二名美人,陆菲是陆洋的女儿,和王婵是表姐妹。姜松真的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王婵,这妞在大兴城中第一见面是女扮男装,后来在江南见见过二面,变化挺大的,几年不见,这妞越来越靓丽。
“姜松!”
“见过姜公子!”
面对王婵的惊呼,陆菲的行礼,姜松好象视而不见,眼神死死的停留在王婵的胸脯上。
陆菲和王婵其然不同,属于那种小巧玲珑类型,是十足的江南女孩,清秀、典雅、纯情、弱不禁风,任何男人见到都地喜欢的类型,都有想保护的冲动。
看到妻松色迷迷的眼神老停留在自己身上,王婵笑骂道:“姜松,你不会几年不见傻了吧!没见过本小姐啊!”
罗士信用手轻轻碰了碰姜松,意思是别在发愣了,这样挺丢人的。回过神来的姜松微微一笑道:“王小姐,真想来到在这里能见到你,真的好荣幸!还有陆小姐,几年不见,你越来越迷人了。”【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4章 造船业红火
三年前在江南见到王婵时让姜松惊讶万分,觉得是丑小鸭突然间变成天鹅。今天再见王婵时姜松更显震撼,这妞越来越漂亮,具有一种成熟之美,却又带有一丝丝的青涩。
陆菲被姜松调戏之言说得脸色晕红,一付羞答答的俏模样。王婵则不一样,这妞说是象李秀宁吗?也不同,感觉有一种神经大条的样子,有时候会把人搞得哭笑不得,却别有风味,同样有吸引人的地方。
“姜松,你是来看我的吗?”
汗颜!不是说有幸在这里见到了,什么来看你?姜松怎么会知道你的行踪。
“王小姐,我是来这里看看造船厂建得怎样了?你们不在江南呆着,跑到宝岛来做什么?”
嘻嘻!
“姜松,我和菲菲是到这里来游玩的,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上你。”
“陆老板不在吗?”
“老舅在里面呢?”
“哦!那咱们去转转,随便走走。”
眼前的二美人都漂亮,不过姜松还是不敢沾惹,毕竟是有老婆的人,不能再随意沾花惹草。况且,这二女孩的家族和姜松还有商业上的往来,怎么能勾引人家女孩子呢?
“姜松,你是准备在岛居住吗?”
姜松无耻的眼神再次停留在王婵胸脯上,微笑道:“王小姐,我只能呆二十天左右时间,你怎么会说我会在岛上居住呢?”
嘻嘻!
“这岛不是你的封地吗?你不在封地上住,准备在什么地方住?”
“王小姐,我也想呆在这里长期住,只是皇帝不同意,安排了大量的差事给我,有什么办法,只能说是命苦呗!”
陆菲瞄了一眼姜松,犹豫不决的小声道:“姜公子,海关总署是你负责,听说海关总署招聘了好多女孩,不知道你能否为我们打声招呼,也把我和婵姐招到你手下上班呢?”
“陆小姐,这事挺简单的,其实你们自己去应聘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海关总署严重缺乏人才,特别严重象你们这类识字会算的人,都是招聘的对象。随后宝岛上也要成立海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如果你们愿意在岛上的话,不一定非要到海关上班,在其他部门同样是可以的。当然,如果你们二人只想在海关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
“啊!”
“真的!”
惊呼后,王婵道:“姜松,你是说岛上的衙门要招聘女孩子?”
“王小姐,难道不行吗?”
在姜松的地盘上,肯定不会歧视女人,姜松一定会执行男女平等的政策。再说了,好多部门的职位女孩更适合担任,特别是在办公室里处理具体事务方面,女人比男人更细心。
“姜松,太好了!你这封地现在是热火朝天,又是实行免税政策,不用几年就会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我们当然愿意在岛上住了,关键是能上班。”
“姜大人,你来了?”
正在和王婵、陆菲二美人热乎的姜松,突然听到陌生的声音,抬头一看,不知何时陆洋老头到了身边。老头看上去挺精神的,脸上泛着高兴、开心的神色,看来这几年造船厂效益好,老头真的心情舒畅。
“陆老板,你是亲自来这里坐阵啊!”
“姜大人,得到你的指示后,草民那敢耽误,肯定是要全力以赴的。再说了,江南造船厂确实生产忙不过来,需要扩大再生产。既然你要求在宝岛上建造船厂,草民肯定是要听从的。再说了,这地方真的挺好的,造船厂建在这里甚至比江南一带还好呢?”
姜松需要的船只确实很多,陆氏造船厂根本就无法满足,不仅仅是海关巡逻队需要大量的战船、补给船,远洋贸易同样需要大量性能良好的船只。随着远洋贸易的开展,造船业越来越红火。
“陆老板,你还是叫我姜松,别大人大人的,再叫都被你叫成老头子了。在这里还有什么困难吗?”
呵呵!
“永年,困难我们都能解决,只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哦!什么事?”
陆洋把姜松带到几台锯子旁边,这些都是欧阳大叔他们弄出来的原始带锯,动力就是蒸汽机,虽然比不上后世的带锯,不过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先进的。宝岛上的造船厂,姜松特意让欧阳大叔他们制作了十多台蒸汽机驱动的带锯送到岛上,目的当然是提高效率。
“你看地能否再多卖些这类锯子给江南的造船厂,有这东西能大大提高效率,能节省大量的人工,确实是个好东西。”
“陆老板,卖些给造船厂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你不准流失到外面,这东西一旦流失后,会给我家族的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不能让外国人看到。”
“那你送来的外国人也不能吗?”
“陆老板,我送来的西洋工匠当然可以看,不过你不能轻易让这些西洋工匠离开中原,他们要离开时,必须要经我的同意。”
“这样啊?那没有任何问题。”
“我回家后帮你说一声,家里会有人跟你商量的。”
“谢谢!”
“陆老板,生产任务重,订单多是好事,可你不能吃老本,得不断研究新技术,开发全新的产品,只有技术上保持领先才是长久之计。”
“这你放心!我们造船厂一直坚持不懈的在研究新的技术和产品,从来就没有断过。特别是你又送来了一些西洋造船工匠,他们有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在水密舱及一些细小的方面,确实比我们原先的要好。我们不仅吸收西洋人的技术精华,还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呢?”
“陆老板,这样做就对了,不要怕花钱,只要能不断研究出新技术、新产品,利润就会有保障。先进的核心技术才是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只有站在技术的顶峰才会不断的发展壮大,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放心。我们陆氏造船厂一直秉承技术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我们现在生产的船只,在驱动上有了质的提高,速度比原来的更快,效率更高。巡逻队的船只说是要进行改进,我们专门腾出一个船坞来进行技术升级。”
姜松点点头,反正技术上的事也不懂,不能乱放话。不过看到工匠们在链接木板时仍然使用木屑子,疑惑不解的问道:“陆老板,不是有钉子,怎么还用木屑呢?用钉子的话既省力也省工。”
“永年,你不知道,造船业不能使用铁器钉子,钉子虽方便,也省力省工却不能用。船只下大海后,会长期浸泡在海水里,海水里的腐蚀性极大,钉子时间一长就会腐蚀生锈,船只就会出现松动。使用楠木、铁木之类的硬质木材镶进入去后,一入水就会澎涨,不仅密封性好,关键是不会受到腐蚀。”
陆洋一解释姜松就明白了,海水里含大量的盐,对铁器具有非常大的腐蚀作用。姜松边走边看,见一些工具真的很差,觉得应该让欧阳大叔帮助生产一部分专门工具到造船厂,那样还能让造船厂提高效率。
“陆老板,随后我让家里派出一些工匠到这里,帮你修建一些设备,特别是滑轮吊之类的东西,你这里的太简单,等我家里的工匠来后,让他们帮你好好的弄,那样造船厂在组装时会省很多的力,更能提高效率。其他一些小的专门工具,到时候你们具体商量。”
陆洋家里本来也有很多优秀的工匠,不仅仅有优秀的木匠,还有些打铁方面的大匠师,这一点妻松知道,不过比起欧阳大叔他们来,陆洋家里的铁匠就差多了。
陆洋心里清楚,自从在宝岛新造船厂后,姜松家里派来的铁匠所弄出来的东西,真的让陆洋非常的敬佩,也很感慨万端。只听说姜松重用工匠,喜欢工匠,却都是传闻。真正到了姜松家里来的工匠到达后才知道,姜松不是一般的重视工匠,是非常的重视,不论在薪水、地位等方面都是最高的。
“谢谢!”
“陆老板,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不过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铁甲船只的事我已经安排人手负责研究驱动方面的事,如果顺利的话,在三、五年内应该能研究出供船只使用的驱动机器。有了驱动力后,咱们就能真的生产铁甲船只了。”
“真的!”
“陆老板,当然是真的。咱们新建的造船厂,工匠从什么地方找呢?”
“造船工匠一方面从江南造船厂里抽调部分过来,其余的就是从江南一带招聘,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岭南,从番禺一带招聘了大量的造船工匠,岭南一带有很多的造船厂,是传统造船业的地方,那里有非常优秀的工匠,这次仅仅是从番禺、泉州一带过来的造船工匠就有三千多名,等咱们这里四个船坞都弄好的话,需要上万名工匠及大量的民工。”
这时代的造船业就是手工活,造船工匠的水平决定了生产出船只的质量。岭南一带不仅造船工匠多,水手、船员之类的人也同样多。罗士信一能只从水师招聘士兵,还必须考虑从岭南一带招聘大量的士兵。从岭南一带招聘的士兵,在随后向南、向西征伐时不会因为气候的原因而受影响,更不会出现刘芳将军那样的事发生。【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5章 有钱大家赚
姜松和陆洋谈了好长时间,二人把造船的发展目标、方向以及技术上的事都研究了一翻,姜松把脑海中知道的信息都全部向陆洋灌输,把陆洋听得一愣一愣的,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姜松的简单解释后,陆洋都会露了兴奋的神色。
姜松一行在造船厂吃过饭后就告辞了,姜松要急着见房玄龄等人,有好多的事需要和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研究。
“姜松,你会再来看我吗?”
呵呵!
“王小姐,我有时间的话,一定会来的,你如果有时间也可以来找我的。”
“姜松,是你说的,别到时候不见人家,我和菲菲过几天来找你,你得陪我们好好玩玩。”
汗颜!
此时宝岛能玩什么?到处都在施工,根本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到岛上来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谁也没有时间闲下来休息。
姜松和罗士信、雄阔海、程咬金、王珪等人回到房玄龄的临时居住的地方,见房玄龄、虞世南坐在酒桌旁边,看样子没有吃饭,象是在等什么人似的。从二人的脸色上看,尽显疲惫之态,人也瘦了一圈,看来到了宝岛后,二人的事务太多,是劳累过度引起的。
“姐夫、大书法家,你们辛苦了!”
房玄龄呵呵一笑道:“白天就听说你到了岛上,就是不见人影,我派人去中部把大书法家给接了回来,一直在等你。”
“姐夫、大书法家,不好意思,我随便走走转转,这一下子就忘记了时间,让你们久等了。”
还没有等姜松介绍,虞世南首先见到王珪也跟在一起,很是惊讶的道:“叔玠,你怎么会到岛上来?”
虞世南和王珪算是真正的同朝为官,二人都在秘书省做校书郎,做同样的工作,都是校对图书。姜松不知道的是房玄龄同样和王珪很熟悉,房玄龄在朝中也呆过一段时间,认识的文人也不少。
王珪摇头苦笑道:“玄龄、茂世,一言难尽啊!”
王珪把自己受到叔叔造反的牵累,只好逃出洛阳城,在途中被土匪劫持到太行山当了师爷,后来被姜松路过时解救出来,没有地方去只好跟随姜松身边。
“姐夫、大书法家,叔玠目前的情况不妙,朝廷正在四处张榜追捕,不宜呆在中原,只能让他到宝岛上来帮你们处理具体的事务。”
房玄龄道:“这再好不过了,岛上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象叔玠这样的大才到岛上,一定有发挥的地方。”
虞世南呵呵一笑道:“叔玠,真是想不到咱们又成同事了!”
“今后还要请玄龄、茂世二位仁兄多指点。”
“好了!不酸了,咱们继续喝酒聊天。”
房玄龄、虞世南跟姜松时间长了,早清楚性格脾气,对于姜松这种不讲礼仪之胡言乱语已是司空见惯。王珪则不一样,有点不习惯,不过看到房玄龄、虞世南二人都没有任何反应,王珪也不便啃声。
几杯酒下肚后,罗士信见谈的都是岛上的具体事务,马上站起来道:“松哥、玄龄兄、大书法家,你们慢慢的谈,小弟带老海、老黑他们到外面活动一下身体。”
姜松点点头,知道罗士信这小子听到雄阔海是高手后就一直憋着,早就想亲自切磋一下技艺,只是没有时间,现在见谈的是政务,罗士信根本就没有啥兴趣,想尽快和雄阔海大战一翻。
房玄龄道:“老弟,宝岛真的是个好地方,为兄走马观花似的实地察看了一下,北部和中部的平原小一点,南部平原面积较大,岛上的土地很肥沃,安置数十万百姓都不会有任何问题。目前迁移到岛上来的百姓有十三万多人,大大出乎意料,我们在北部这里安置五万人左右,中部也是五万人左右,其余的安置到南部一带。”
说实话,姜松上次路过宝岛,仅仅是为了船只的补给,具体宝岛上的情况却啥都不清楚。只知道宝岛是个好地方,具体好在那里姜松也不明白。
“姐夫,迁移到岛上来的百姓安置得怎样?”
呵呵!
“老弟,北部、中部的百姓田地已经分配完了,村一级组织也基本建立,南部正在进行,百姓的住房正在修建,需要一些时间。目前百姓在修建住房的时候,还要尽快把农作物种植下去。”
姜松听后非常的惊叹!不仅仅赞叹房玄龄、虞世南等人的能力,更赞叹百姓的自觉性和奋斗精神。古代的百姓真的很朴实、很勤奋,到了岛上后不叫苦,不怨天怨地,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新建自己的家园,这就是中原民族的精神。
虞世南补充道:“老大,我们目前只能把村一级的组织建立起来,乡、县二级组织暂时无法开展。一方面是人手严重缺乏,没有那么多的官员,还有就是这二级组织的长官同样需要选举产生,这需要让百姓对相关人员有个了解的过程。只有百姓充分了解被选人员后,百姓才能选举出自己喜欢的长官。”
姜松听后点点头,这事确实不能急,毕竟是新鲜事物。得让官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百姓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政实施。
王珪迷惑不解的道:“官员不是朝廷委认吗?怎么需要百姓选举呢?”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分别把宝岛上要实施的新政对王珪做了一番讲解。告诉王珪宝岛上的所有主要官员全都要百姓选举产生,不是靠朝廷委任。再说了,朝廷也不管岛上的官员任命。
“这行吗?”
听后讲解后的王珪无法想象,一下子无法适应这样的新政。村长由百姓选举产生能理解,也是常用的手段。县令需要百姓选举产生,这是亘古未有的事,而且不是终身制,还有任期。这样的政策把王珪彻底震撼,完全打破了心中所知和所学。
姜松微笑道:“叔玠,这不是正在试验吗?到底是否可行等在宝岛上实施后,运转几年就清楚了。你这段时间要多跟玄龄、茂世二人勾通,把宝岛上要实施的相关政策弄明白。”
王珪心中有太多的疑没有完全弄清楚,不过还是严肃认真答应道:“老大,放心!我会尽快熟悉岛上的相关政策法规,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过来。”
姜松点点头,有这个态度就好,说明不是迂腐之酸儒。姜松最怕的就是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儒生们迂腐,不会变通,一味的照本宣科、引经据典,那样的人就麻烦了,不容易改变。
“姐夫、大书法家,宝岛上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虞世南呵呵一笑道:“老大,困难海多了,各方面都有困难,不过我们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手不够,严重缺乏人。”
“大书法家,人手我暂时无法帮你们解决,你们也知道没有几个读书人愿意到岛上来,他们都觉得这地方是边远贫困地区。朝中的官员连江南都不愿意前往,更别说到咱们岛上来任职了。”
房玄龄道:“永年,大书法家的意思不只是说官员缺乏,是岛上真的缺乏人。岛上虽然迁移过来十三万多人,只是百姓都在忙着兴建自己的新家,还要开荒种地,这一切都在忙忙碌碌中,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开展其他事业。”
姜松听后有点蒙,百姓的问题解决了不就差不多了,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呢?商业、工业这些事不用具体管,由商家自己按市场操作,只管收税就成。
见姜松有点迷惑不解的神态,虞世南道:“老大,咱们岛上城镇的修建是需要大量民工的,不仅仅是有工匠就行。还有岛上已经初步勘探出煤矿、铁矿、铜矿、金矿、硝矿等好多种矿产,这类矿产同意需要大量的民工来开采。特别是铁矿、煤矿这二项,关系到岛上百姓的生产生活,总不能让百姓常年烧柴,那样这个岛上的树木不用几年就全砍光了。岛上百姓所需要的农具也缺乏,没有铁怎么办,光有打铁作坊是不行的。”
姜松微微一愣!虞世南说的对,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民工才能兴建。只是在听到发现金矿、铜矿还是出乎意料。姜松确实不知道宝岛上盛产黄金。在姜松的印象中,宝岛应该是个资源贫乏的地方才对。
房玄龄道:“老弟,城镇修建可以稍缓,等百姓忙完自己家的事后,利用家闲的时候咱们能招集到一些民工前来搞建设。矿产方面就不能等了,咱们研究了一下,矿产方面准备全由我们政府出面自己开采,然后再卖给商家,这样岛上的收入会多一些。”
姜松听后摇摇头道:“姐夫、大书法家,金矿、银矿、铜矿的开采肯定是要捏在咱们手中,不能让私人沾手。至于其他矿产还是采取招标的形式,把开采权拍卖出去,咱们可以考虑对矿产的开采年限进行打拍卖。这样咱们只需要根据商家的开采量收税就成,具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能吸引大量的商家到岛上的发展。到岛上来的有钱人越多,咱们的税收就越多,经济就越能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经济,不必什么事都由咱们自己出面搞,那样具搞不好,还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老弟,就算按你说的办,只是煤矿、铁矿的开采已经非常紧急,岛上不能没有煤和农具。如果再搞什么拍卖的话,会耽误很多的时间。为兄已经让你家族的欧阳柱子在铁矿山旁边兴建了一个冶炼厂,把铁矿的开采也交给了柱子他们负责,至于煤矿吗?交给了你的岳父家族的人承头,联合一些商家负责开采煤矿,尽快把煤弄出来,这是百姓急需的生活物资。”
姜松听后苦笑道:“那这铁矿、煤矿暂时这样,不过你们的家族还是要参加的。不要怕人说闲话,这地方本来就是兄弟的封地,占点便宜也是情有可原。”【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
第376章 从头做起真不易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心里明白,姜松这是拉他们一起赚钱。他们明白中原的姜松家里的产业,煤矿是和其他商家合作,每年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