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松心里也明白,此时的岛国能拿出二百万两白银差不多是极限了,再多的话会逼着小岛耍赖。毕竟此时的小岛对地下的银矿山的开采不是很给力,产量有限。
皇帝彻底傻眼了,姜松就这么一点时间,就为隋朝挣回来二百万两白银,二百万两白银相当于隋朝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一成。那可是需要上万名官员辛苦后才能弄到,真正隋朝的财政总收入减去支出的话,一年都不可能有二百万两白银的积蓄。而姜松就这么一点点时间,就弄到二百万两白银,好象白花花的银子在姜松的口中不是钱一样。
“陛下,微臣不识字,无法起草条约,刚刚和小岛使臣野妹子谈好的条款需要起草文书,经双方签字后才能生效,请陛下指派一名官员起草文书。”
正在发愣的皇帝听了姜松的话,马上哈哈一笑道:“礼部尚书,这事是你们负责,现在马上按刚刚姜爱卿所说的起草一份合约。”
“陛下,先让礼部尚书准备好,微臣还有话和野妹子没有商量完呢?”
皇帝一听乐翻天,知道姜松一说话就有白花花的银子。这小岛的使臣今天被姜松吃死了。
“姜爱卿,有什么话你尽管问。”
姜松嘿嘿一笑,再次走到小野妹子身边,面带微笑,亲热的道:“小野君,你看咱天朝是不是挺讲理的,从来不搞霸权主义。咱天朝最爱和平,喜欢与人交往。今天咱俩不是谈得很好吗?”
小野妹子在心中把姜松的祖宗十作代都狂喷了一遍。世上有你这样讲理的吗?不过小野妹子只敢在心中暗骂,嘴巴上不敢有半点的不高兴,还得陪着笑脸恭敬的道:“大人,您说的是,咱们今天谈得很好。”
这下朝堂上的群臣彻底无言,世上怎么会有这样卑鄙无耻之人,怎么会和这样无耻之徒是同僚呢?狠狠宰了人家外国使臣,居然还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小野妹子,你看啊!咱隋帝国是你们小岛的宗主国,你们小岛是属国。其关系就象刚才本官所说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既然如此的话,做为儿子每年是否应该向老子孝敬一点点钱财。这种做法不是天朝想要你们的钱,而是为了让你们做儿子的对老子表示点孝敬之心,是礼仪之道,想别你们小岛不会有意见吧!”
“卟!”
皇帝刚刚喝到口中的参茶全喷出来,姜松这小子了太会扯了,怎么国与国之间突然间变成了父子关系呢?厚颜无耻的向人家属国讨要钱财,在姜松的嘴巴中变成了孝敬费。
群臣也傻眼,没有想到姜松还没完,此时又在谈什么每年属国向宗主国上贡的事。明明是要抢钱,还说什么孝敬费,太无耻、太卑鄙、太阴险!
“大人,这不好吧!世间那有这样的钱啊?”
“小野妹子,你这是什么话,怎么说世间没有这样的孝敬钱,你随便问一下这里的大臣,他们都是当世大儒,天朝是礼仪之帮,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你怎么说是没有呢?”
此时的小野妹子彻底崩溃了,不想再争辩,知道再争辩也没有用,这次隋朝是铁了心要宰小岛。
“大人,那您说这每年的孝敬钱多少合适呢?”
姜松装出一付思考的样子,想了想好一会,这才微笑道:“小野妹子,咱们之间谈得非常的融洽,所以咱天朝应该给你们小岛一点优惠政策,一口价不准再回价,每年五十万两白银,小野君觉得如何?”
姜松不狠宰他们的话,实在对不起上天。
姜松今天的表现已经彻底颠覆了朝中官员的思想观念,算是好好的为朝中官员上了一课,让朝中官员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宗主国,宗主国应该享受什么样的好处。并非是朝中官员所操作的那种花钱买和平,买面子的白痴做法。
“大人,就依你吧!”
姜松知道眼前的小岛的使臣彻底崩溃了,只想赶紧结束这里的事,尽快返回小岛。至于这事答应的白银,隋朝能否拿得到得看天意,如果隋朝的大军真的能渡过茫茫的大海的话,只能委屈的支付,否则就是毛都没一根。
“尚书大人,你起草的文书这事些都必须要明确表达出来,另外还要加一句,宗主国隋帝国在小岛属国有驻扎军队的权力;小岛必须对隋朝的商人开放市场和码头,允许隋朝商人的产品自由进入小岛销售,不得征收任何的税费;小岛还必须负责保护进入小岛的隋朝商人,如有伤害将追究其责任,承提一切后果;隋朝商人进入小岛后享有外交豁免权,不受小岛的法律、制度所约束。这份条约就叫洛阳条约。”
姜松内心其实是想叫马关条约,只是无法向朝中官员解释,这才放弃。
礼部尚书大人傻眼了,这样优厚条件的条约从来没有签订过。见到小野妹子点头后,尚书大人真的蒙了,以为是在梦中呢?
第326章 一群白痴
礼部尚书起草好后,姜松亲自拿过来检查一翻,发现有什么余漏的条款会马上让其增加,不妥当的地方立刻修改。此时的礼部尚书不敢违姜松的意,毕竟有皇帝撑腰,只能是乖乖的按姜松所说起草。
起草好后,小野妹子在姜松的威压下签订了这份《洛阳条约》。正是由于洛阳条约的签订,为以后征伐小岛有了借口和正当的理由。
野妹子签完字,盖上手印后,没有再继续呆在大殿内。知道呆下去也无用,不可能再象以往那样从中原皇帝手里骗到钱财。此时的野妹子后悔死了,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来朝觐隋朝皇帝做啥,不仅未骗到钱财,还反被计算,签订了一份辱国丧权的条约,真不知道回小岛后怎样交待呢?
小岛使臣野妹子才一离开,朝堂上马上热烈起来,不是庆祝式的热烈。群臣激烈的争吵起来,对象当然是姜松。有的官员觉得姜松太儿戏,怎么能这样对待外国使臣;有的申斥姜松是贪婪之辈,堂堂天朝怎么能向属国讨要钱财;有的官员甚至说姜松的胡闹,有失天朝的面子,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姜松呢?早退回原来的地方坐下,微闭双眼修炼通天神功,懒得再理会朝中的官员的叽叽喳喳。要吵要闹自便,姜松视若无睹,满脸不耻的表情。
朝堂上群臣七嘴八舌吵翻天,那里象开朝会,就象是开批斗姜松的大会一样。皇帝也是摇头苦笑,见当事人姜松则远远的坐在后面闭目养神,一付视若无睹的轻松样。
看到姜松的样子,皇帝心中微微一愣!这小子什么意思?难道刚才签订的合约真有用,合约条款谈到后面,皇帝、群臣都觉得是姜松在讥讽小岛使臣,是在戏弄野妹子,没有再把那些赔款当一回事。
“众卿家别吵了,有什么事一个一个说,别象赶菜街子一样。”
皇帝的话一出,群臣停止吵闹,一名官员起身道:“陛下,臣请陛下治姜大人胡言乱语之罪?”
“陛下,请治姜大人儿戏之罪。”
“陛下,请治姜大人狂妄之罪。”
“陛下,请治姜大人辱国丧权之罪。”
“陛下,治姜大人扰乱朝堂之罪。”
“陛下,治姜大人辱没小岛使臣之罪。”
“陛下,治姜大人破坏二国友好关系之罪。”
“姜爱卿,你还不想说几句吗?”
“陛下圣明!谢谢陛下给微臣申辩之机会,否则臣这次真的要当窦娥了。”
“姜爱卿,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姜松嘿嘿一笑,转身向群臣扫了一眼,这才淡淡的道:“请问诸位大人,卑职那句话是儿戏之言、狂妄之言?丧权辱国的罪名更是无中生有,难道刚刚签订的合约对咱隋朝不利吗?还是要让皇帝送给小岛大把的银子才不是丧权辱国,你们怎么不把自家的钱拿出来送给小岛,为什么要让皇帝、朝廷出钱呢?你们到底收了小野妹子多少贿赂钱,怎么会偏向小岛说话呢?难道你们不是隋朝人,是小岛的间谍不成?二国友好?屁话!小小的属国在称呼上辱没皇帝陛下,你们不仅不申诉小野妹子,还想讨好小野妹子,你们安什么居心?是谁给你们发薪水,是咱皇帝陛下发薪水给你们,你们怎么听起来象是拿了小岛的薪水似的,十足的卖国贼!”
全****了!
姜松一顿暴骂把群臣骂得狗血淋头,纷纷低下高昂的头。特别是刚才弹劾姜松的官员,更是脸色苍白。被姜松莫明其妙就冠上卖国贼的帽子,有的气得全身颤抖。
姜松的话开始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觉得是姜松发飙,想大骂一顿朝中的官员罢了。后来听到姜松所言,脸上的表情就不怎么好了,特别是姜松质问谁给发薪水后,皇帝真的高兴了,觉得姜松说的不错。薪水拿着,怎么还老为外人说话。姜松的话引起皇帝的共鸣,深得皇帝赞赏。
见没有人啃气,姜松继续道:“有种就站出来说,你们不是能说会道、夸夸其谈,怎么都变哑巴了?看来有些人是拿到了小岛使臣的好处吧?尽为小岛力争,想要让皇帝、朝廷出血,真是一群皇帝的大忠臣唉!你们就是这样忠于皇帝的,怎么看起来象是在坑皇帝、坑朝廷啊!你们肚子里的四书五经都让狗刁了,有你们这样忠君爱民的吗?”
面对姜松的狂喷,群臣心里虽然不服,却不敢站出来争辩。只要一站出来就意味着刚才姜松所冠以的罪名成立,就是承认是汉奸、卖国贼,谁让姜松的话太阴毒,直接把话都封死了,谁会在此时争辩,除非是脑残之人。
皇帝心中挺高兴的,姜松的话很粗鲁、很糙,也非常的难听,甚至有点地皮无赖的味道。话中的道理确实说到皇帝的心坎上,所以皇帝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内心中是大大的赞扬姜松,支持姜松。
当然,弹劾姜松的主要是新进的官员,还有一部分自认为是大儒的官员,这部分官员和姜松一直就不和。其他的老朝臣都默不作声,早领教过姜松的毒舌,怎么会自找无趣呢?
老朝臣都清楚,姜松在朝堂上很少说话,一说话就是阴毒狠辣,甚至是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敢说,没有任何的顾虑,随心所欲。那怕是当朝宰辅都不会留情,照样敢呵斥、质问。
姜松骂归骂,话确都是向着皇帝、朝廷,从来不在言语上炮轰皇帝、朝廷,只会针对朝中个别官员。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会喜欢姜松,就算是姜松言语上有失妥当也不会追究责任。再加姜松特别的狡猾,不论是先皇,还是现在的皇帝杨广,永远不会反对皇帝的意见,只会顺杆爬。按清官们的说法,姜松就是一弄臣。
在姜松脑海中明白,在任何朝代,凡是正直、清高的人,不论有多大的才华都不可能成大事。更不会成为名臣、名将或早早的冤死,凡是名臣、名将或活得长久的官员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非常的圆滑,都会阿谀奉承那一套。
宋朝时期的王安石,名人、大腕、牛人,是当世人杰,真正算得上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所推行的变法难道不好吗?当然好,确实是为大宋朝廷考虑,为天下百姓考虑,为国家富强考虑。其结果呢?以失败告终,这不是王安石本人错了,是王安石触动了地主阶层的利益。历史上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那是不完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触动大家氏族的利益;而那些被王安石委以重任的新官员在工作中**了,原本只收一成的税费,到了下面的官员层层加码,这样一来,地主阶层当然要反击。说直白点是王安石没有处理好大家氏族的关系,太正直、太书生气,把问题考虑得太简单。
还是宋朝的岳飞,更是名将、大腕、英雄,为什么会早早就被冤死呢?难道真的是奸臣秦桧陷害所致吗?秦桧陷害岳飞只是客观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想岳飞死。谁让岳飞那么正直、刚烈,非要率兵继续向北方挺进,目的想迎回二圣。这能行吗?迎回二圣后当今皇帝怎么办?这才是皇帝为什么要让岳飞死的真正原因,秦桧仅仅是得到皇帝的授意行事罢了。
正是这样的原因,姜松在电影电视里见过太多的情节,知道太多的历史事件。知道封建王朝的皇帝是独裁者,别自找无趣。要想在独裁的封建王朝里实现目标,首先就必须要学会迎合皇帝,拍皇帝的马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才有可能成就一翻事业。
皇帝见群臣也不啃气,姜松也骂不动了,呵呵一笔道:“姜爱卿,刚才签订的合约,很震国威,很涨面子!爱卿觉得小岛会把白银乖乖送来吗?”
傻啊!真把小岛当白痴看待,如果是这样就能把二百万白银弄到手的话,这银子也太好挣了。这种事要是放在隋朝身上,难道皇帝愿意乖乖把白花花的银子白送给人家不成,真是的。
“陛下,小岛一枚钢镚都不会送来。”
姜松的实话实说让群臣非常的惊讶,连皇帝都意想不到。正常情况下,明知道小岛不会送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实话实说,只会暂时模棱两可的应负一下,等事态平息后再想办法摆平。
这下好玩了,刚刚不啃声的群臣马上小声议论起来,都觉得姜松要倒霉。凭这事绝对能好好的弹劾姜松,让姜松万劫不赦,直接下地狱。
连一向沉稳老练狡猾无比的杨素都觉得是一个搬倒姜松的好机会,马上出列道:“陛下,姜大人太儿戏了,明知道小岛不会把白银送来,还签订那样的合约做啥?这不是胡闹吗?”
“姜爱卿,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皇帝杨广真的有点喜欢姜松,觉得姜松说话、办事都是为皇帝、朝廷考虑,那象其他官员都是夸夸其谈,甚至上大搞阴谋诡计,都在设计皇帝、朝廷,不是真心为皇帝、朝廷国家。
姜松耸耸臂膀站出来,瞟了一眼杨素后淡淡的道:“杨大人、杨宰相、杨首辅,您老不会也象刚才那些酸儒、腐儒、白痴一样无知吧?难道是杨首辅这段时间休息不好,要是身体有问题就赶紧请郎中看,脑袋有问题更不能大意,得找好的郎中看,最好是请皇帝赏赐名太医为您老看看,别耽误病情。”
哗啦啦!
群臣暴笑。有几名老臣则摇头苦笑,暗笑杨素真的是老了。要是那么容易就能把姜松搬倒的话,姜松都死好几回了。表面上看姜松一付玩世不恭、粗鲁无知的样子,没有什么心机,其实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是早就想好的。
第327章 开府之权
由于海关总署的事,首辅杨素和姜松关系恶化,二人成了死对头。海关总署再次重新回归姜松掌控,让杨素丢尽颜面。重新执掌海关总署的姜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上交朝廷数十万贯的进出口关税,狠狠的搧了杨素的嘴巴,杨素更是颜面无存。鉴于这种情境,只要有机会,杨素绝对会对姜松出手,报一箭之仇。
姜松讥讽杨素得了老年痴呆,变弱智了,气得杨素全身颤抖,皱巴巴的老脸憋得赤红,还泛一点点青黑色,双眼怒火中烧,象是要把姜松吞噬一样。
皇帝真有点担心杨素被姜松气死,这是皇帝不愿意见到的事。毕竟杨素是皇帝的嫡系,在皇帝上位时出过大力。现见姜松和杨素争斗,对于皇帝来说是内斗,二人都是心腹。杨素德高望重,在隋朝影响力巨大,皇帝也得让三分;姜松最理解皇帝,能为皇帝办一些其他官员不愿意不敢办的事,最难得的是姜松忠心耿耿,每次说话都是向着皇帝、朝廷,从不和皇帝作对,是名听话的臣子。
“二位爱卿不要争了,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
“谢陛下!”说完后姜松退回原地坐下,再不理会杨素。
见姜松退回去,皇帝呵呵一笑道:“姜爱卿,貌似你刚才回朕的话未说完吧?”
姜松微笑着站了出来,知道皇帝猜得不错。姜松的话确实未说完就被群臣的纷纷议论给打断,姜松就直接退回原地,不在继续说下去。
“陛下圣明!微臣的话确实只说了一半。”
哗啦啦!
姜松的回答让群臣包括杨素都傻眼了,没有想到姜松的话未说完,那急着弹劾什么啊?这不是自找麻烦,找无趣吗?
“姜爱卿,你继续说吧!”
“陛下,小岛人不会乖乖的把银子送来,难道咱们不会去讨要吗?这是正常的索取,有合约为证,在道义上、法理上咱们都占理。”
“白痴!”
“弱智!”
“有那么便宜的事?”
群臣再次给姜松送上鄙视的眼神,都觉得姜松的话是废话。这种不公平的合约有用吗?人家小岛人傻啊!你想讨就能讨到,明知道被诈,还会按合约执行,真是异想天开。
“姜爱卿,你觉得派人去索要,小岛会给银子吗?”
呵呵!
“陛下,这不好说,看是派什么人去索讨。按照惯例这事应该是归礼部或户部负责索讨,就不知这二位尚书大人准备怎样讨?派什么人去讨?有没有胆量出海到小岛去讨。如果人选合适,有手段的话应该是能讨到白银的。”
姜松一下子把礼部、户部拉下水,把二位尚书大人急的。在二位尚书大人心中,这银子根本就没法讨,也不可能讨得到半两白银。再说了,要跨大海航行,这事不是开玩笑的,谁都明白大海无情,特别是随姜松从西洋回来的商有回家后把航行的凶险细说后,一般人真不敢出海。象户部、礼部二位尚书大人都是文职官员,手下也是文职官员,真派人去,估计不但到不了,甚至会丢了性命。
“陛下,姜大人年青有为,胆识过人,又出使过西洋诸国,臣建议这事还是由姜大人负责索讨才有可能成功,其他官员估计都不容易讨到白银。”
“陛下,户部尚书大人的建议很对,臣也觉得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姜大人,这事是姜大人一手策划完成的,理应由姜大人负责把尾巴处理干净。”
姜松冷哼一声,知道户部、礼部二位尚书大人推卸责任,不敢接手此事。只是姜松没有时间,马上要过年,过完年后就要开始训练新兵,随后就是出征,那里还有多余时间跑到小岛去讨钱。
户部、礼部二尚书说完后,这二位大人的嫡系马上纷纷站出来表示附意。都建议由姜松负责讨钱。再加上杨素的嫡系,都想为难姜松,更是说得天花乱坠,讨钱的事非姜松莫属,真正算得上是群朝同声。
二百万两白银,对皇帝来说还是有诱惑力的。如果真能讨到手的话,绝对是一笔大数字,毕竟是大隋朝财政总收入的一成,不动心才怪,皇帝也不例外。
“姜爱卿,朕知道你手上事情很多,为朕的事不停的在奔波劳累。这事朕看朝中官员,确实是只有爱卿才能胜任完成,其他官员朕真的不看好,爱卿就再劳累一趟。”
靠!
姜松有点郁闷,都他妹的什么事,怎么又落到自己头上。姜松目前手上掌控着海关总署,还要征兵、训练新兵,明年还要为皇帝去逮俘虏来当劳工,那有时间啊!
姜松考虑再三,心中估算一下时间的安排,如果过完年就前往小岛的话,是能在五月返回来,不会耽误出征大事,只那样的话,姜松又得和家人、妻子分离,觉得有点对不起妻子,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
“陛下,如果满足微臣三个条件的话,微臣愿意前往小岛讨要银子。”
“姜爱卿,你说。”
“陛下,微臣出海到小岛讨要银子期间,不希望其他官员插手微臣手中主持的事务,不论是海关总署、士兵训练、远洋贸易等方面微臣都会安排妥当,微臣不想老是为别人擦屁股。”
姜松的话很难听矛头直指杨素,还带有点讽刺的味道。同时也是给群臣敲警钟,别乘虚而入,否则姜松会反击的。
“姜爱卿,朕答应你,说出你的其他二个要求吧!”
“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到小岛讨钱,必须要有自主权,不希望有人说三道四,更不希望有人左右微臣的行为。”
姜松担心皇帝派一名白痴跟随去监视,那样的话被人制约住,很多手段都无法施展。要想顺利讨到钱,肯定是要行使非正常手段,否则怎么讨。
“姜爱卿,这一条朕也答应你,朕不派任何人跟随,你自己决定带什么人。”
“陛下,最后一个条件就是让江南水师何蛮将军率二万大军跟随微臣到小岛讨钱,在必要的时候允许微臣向小岛展现实力,威逼一下,目的就是讨到二百万两白银。”
姜松知道,隋朝的水师江南最强,拥有二十多条五牙战船,特别是水兵的素质比其他地方的水兵强悍。这主要是何蛮将军确实是一名优秀的水军将领,很会训练士兵,这一点姜松早就见识过。再有就是姜松和何蛮关系不错,有何蛮带兵随行的话容易勾通协调。
皇帝稍稍思考片刻后道:“姜爱卿,朕也答应你。”
“多谢陛下厚爱。”
“姜爱卿,你是朕的忠臣,朕当然相信你。”
“陛下,臣主持的海关总署这几天会上交六十万贯左右的税收款,加上一月前的上交的二十万贯税款,今年估计只能上交这么多了,其余的要等到明年后才能继续征收。”
“啊!”
“啊!”
哗啦啦!群臣彻底傻眼,姜松重新掌管海关总署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上交朝廷八十多万贯的税收,这是什么概念?杨素的嫡系刘大人掌管海关总署一年半的时间,半分钱都没有交过,还欠着员工七个月的薪水,反差太大,这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全傻眼!此时,群臣中没有一人敢再多言,估计以后海关总署也不会有人敢轻易打主意,毕竟姜松的政绩摆在这里,太震撼,谁也不敢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到八十万贯钱。
皇帝更是震撼,没有想到姜松的能力这么强,同是海关总署,掌管人不同,差别有天壤之别。皇帝对姜松的能力再次信服,姜松也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杨素更是直接闭上嘴巴,不敢再说屁话。姜松的话就象是一句重重的耳光,搧得杨素昏头昏脑。杨素不仅丢面子,还在群臣面前落人讥笑。杨素心里也清楚,以后要想再找姜松的麻烦更难了,皇帝对姜松的信任再次攀升,这一点杨素内心明白。
回过神来的皇帝,哈哈放声暴笑道:“姜爱卿,你是大隋朝中第一能臣,办事雷厉风行,一心一意为朕办实事,朕有爱卿这样能臣辅佐,真的好高兴,朕要好好的重奖于你。”
“多谢陛下!陛下英明!”
无耻!皇帝要褒奖就英明,不奖励就不英明,有这样说话的吗?群臣心中在嘀咕,却不敢说出来,谁让姜松现在是皇帝的新宠呢?
“姜爱卿,朕允许你开府。”
姜松一听乐翻天,允许开府那可是绝对的权利,一旦有开府之权就意味着姜松有征招官员、幕僚的权利。这一般只有开国无勋、封疆大吏才有资格,绝对是皇帝心腹、嫡系之官员才行。
姜松立刻跪下磕头道:“陛下圣明!陛下英明伟大,雄才大略,是亘古未有的圣贤之明君!微臣绝对尽心为陛下办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群臣全傻眼了,皇帝允许姜松开府,这是拥有绝对的权利,朝中高官多的是,象姜松一样的正二品官员也不在少数,真正有开府权的搬着指头都能数出来,绝对是皇恩浩荡恩宠无比。
目前的隋朝中官员,除了开国功勋外,基本还没有一名官员得到独立开府的权利。拥有开府之权就相当于拥有组建幕僚的权利,今后姜松想要征招什么人都是合法的,虽然以前姜松征招人时也不费事,皇帝都基本同意,毕竟和拥有开府之权还是有极大的区别。
第328章 拜访苏老爷子
今天的朝会时间很长,午饭都是在大殿中吃,直到太阳都快要落山时,才散朝会。幸好隋朝的朝会是坐在地上开,如果象清朝那样站着开朝会的话,估计没有几人承受得了,特别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臣子,不活活站死、累死才怪。
皇帝离开大殿后,姜松大声道:“诸位大人,且慢走,卑职有一事要向诸位大人宣布。”听了姜松的话,原本想立刻闪人的群臣都不由而同的停下脚步,想知道姜松这小子又要耍什么花招。
“诸位大人,卑职家中新筹建了一个印刷作坊,可以免费为诸位大人印刷诗歌、手札、传记或其他文学作品,印刷好后会免费赠送一百册给作者。如果诸位大人有什么需要印刷的诗词、文章、书籍手札这类的东西,直接交给卑职为你们印刷好了。”
姜松的话让刚刚不以为然的群臣微微一愣!群臣都明白印刷书籍是很烧钱的事,虽然有雕版印刷术,却成本非常的高,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就算是皇室藏书的印刷都不能大量印刷,只能是印刷少部分,且还要组织大量的优秀工匠和儒生、官员负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姜松现在免费为大家印刷书籍,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姜松突然间脑残或进水。群臣都知道,姜松是爱财之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还是黄河水倒流,姜松居然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姜大人,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这位大人,本官所言句句是实,没有任何一丝的玩笑之言。”
“姜大人,你一惯视钱如命,怎么会做这种亏本买卖,你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世人都明白印刷书籍成本高,你会愿意白白的烧钱?”
呵呵!
“诸位大人,卑职说的是实话,如果不相信的,你们可以考虑抄一副本来,卑职保证十天内交付百本印刷好的书籍。当然,卑职也不能白忙活,除了送给一百本书籍外,其他多印刷出来的书籍就由卑职在市场上销售,所销售的钱就归卑职所有,这一点首先要讲清楚,别到时候再来找卑职要好处。”
在古代,象姜松这样免费印刷书籍的亘古未有,能免费印刷书籍,作者还能得到百本印刷好的书籍,早就非常的高兴,谁还会理会什么版权、著作权。感谢都来不及,谁会在意钱呢?
“姜大人,你说的是真的?”
“是真的。”
从姜松的话中,群臣也明白了,姜松的回报就是多印刷些出来销售赚钱,只是群臣无法理解的是,那么昂贵的书籍会有人购买吗?群臣不清楚姜松家中的工匠研发出了活字印刷术,让印刷成本大大降低,印刷书籍销售是一项包赚不赔的生意。
姜松心中清楚,后世支付什么版权费、著作权费、税费等后都能赚钱,现不用交那些费用,只有一点点印刷成本,怎么可能不赚钱呢?绝对能获得暴利,这一点姜松相信。
见姜松是认真的,一些官员就开始询问姜松具体的印刷事宜,姜松都会认真解释,承诺诸位官员,只要拿来的东西,都会免费帮印刷。只是有一点要求,就是校稿必须是作者自己,姜松不负责校对。这下官员们听后就更高兴,校自己的书谁会不愿意呢?这不是等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