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功效。其实不是这样的,里面的包含着连杆驱动的原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明创造,只要稍稍一看就会发现,几台纺织机的轮子有点类似于后世蒸气火车的驱动原理。
姜松边走边感叹,古代工匠真的了不起!凭手工就能弄出这样精湛的机械,真是让人叹服。
“少爷,蒸汽机驱动在前面呢?这些是欧阳大叔他们改进的,水车的利用率提高了不少,纺织工也减少了一部分,每名纺织工现在能管理三到五台纺车。”
姜松点点头,心里在想,眼前的这些纺织机的运转情况,毫不夸张的说和民国初期的纺织机有得一比,虽然在动力上有点跟不上,不过水力的运用恰到好处,其原理基本是一样的。
“小勇,对于发明这些的工匠重奖没有,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咱家要对相关的工匠给予重重的奖励。”
“少爷,咱家开的工钱够高的了,你还要奖励什么?工匠们积极性挺高的,没有那必要吧!”
在姜松家做活的工匠确实薪水非常的高,比一般外面开出的薪水高出好几倍,优秀的工匠其薪水比隋朝的县令还要高几倍,有的工匠更是数十上百倍。最关键的是工匠在姜松家里做活心情愉快,不受人鄙视,在这里地位极高,很多事都是工匠说了算,甚至比管理人说的话还管用。
“小勇,你想过没有,这几台纺织机的链接,表面上看不咋的,其实不仅仅是水车的效率提高了,纺织效率同样提高了,这样一来咱家出产的产品其成本就大大下降,你觉得不应该奖励吗?有了重奖才能让工匠们不断的开动脑筋,开发出更多的新技术,咱家的生产力会越来越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成本越低,这是一种激励机制,必须执行,要对发明的工匠重奖。”
姜勇摇头苦笑道:“少爷,既然如此,随后我安排吧!”
“小勇,不是只安排这么简单,咱家要制定出一个鼓励工匠发明创造的机制出来,凡是有合理化建议、新发明创造都应该给予奖励,根据研究、发明出来的技术的大小而进行重奖,这要形成常态,不能是想起来就执行,没有想起来就不管,这可不好,一定要重视这件事。咱家目前优秀的工匠越来越多,没有先进的激励机制是不行,必须要体现多劳多得,多研发出新技术就会得到重大的奖励,甚至在薪水方面都要考虑增加一些。”
“少爷,知道了,随后咱俩一起研究一下细节。”
“小勇,省下来的纺织工安排在什么地方?”
原来招聘的这批纺织工非常的优秀,都是从江南一带高薪请来的熟练工人。姜松可不希望由于机构的运用而放弃她们,她们都是优秀的工才,是能创造财富的人。
“少爷,咱家在虎跳峡里又新筹建了一个纺织作坊,省下来的纺织工都安排在虎跳峡里面上班。”
姜松边走边看,不时用手摸了摸纺织出来纱线、布料,真的非常的好。这里纺织的产品主要是棉制品、羊毛制品。毕竟关陇一带养蚕的百姓少,才刚刚动员起来呢。丝绸品主要还是依靠江南一带的纺织厂生产。
“老公,我听莹莹姐说,咱家现在纺织品产量差不多占隋朝的大半以上,目前还有其他地方的纺织作坊在和咱家洽谈合作事宜呢?”
姜松有点惊讶,出海远航时其家族在纺织行业所占比重仅仅达到三成,这还是包括江南姜松签订的几家丝绸作坊的产量。短短二年时间,在纺织行业内就占隋朝的绝对市场份额,这种发展速度太惊人。这一切都是因为珍妮机的出现。
呵呵!
“小勇,听到了吗?为什么咱家的在纺织行业中能在短短的几年时占有那么大的产量和市场份额?是因为欧阳大叔他们研发出水力驱动的欧阳牌纺织机,如果没有欧阳大叔他们这些优秀的工匠,这事想都别想,所以咱家一定要对工匠的研究出来的新技术给予重奖。要想在更多的行业、领域占领更大的市场,就需要工匠继续研究新技术。”
“少爷,知道了。”
到达车间深处,只见一台蒸汽机驱动着五台纺织机在转动,纺车的速度比水车驱动快了不少,五台纺织机需要二名纺工负责。
“少爷,这是开始时欧阳大叔他们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动力方面有点差,只能驱动五台纺车。经过不断的改进,蒸汽机的动力越来越大,目前欧阳大叔他们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差不多能驱动二十多台纺车转动,高的能驱动三十多台。”
姜松点点头,心里清楚,在目前这种科技水平下,要想确保生产出来的蒸汽机的输出动力一样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全是手工加工机构零件。除非是在专用设备上有突破,有一定的成套设备,才能确保生产出来的蒸汽机动力方面的稳定。
姜松边走边兴奋的道:“不错!真的不错!”
实用型蒸汽机提前问世一千多年啊!太令人激动,姜松象是有点做梦的感觉,没有想到欧阳大叔他们真的成功了,且性能如此之好。
姜松绝对相信,由于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广泛应用,肯定会推动隋朝科学技术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工匠研究新的技术。那些有钱的商家、大户会重视起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蒸汽机的出现,并非仅仅在纺织行业有作为,在很多的行业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需要动力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尝试。
“少爷,这里的蒸汽机都是前期生产出来的,在性能上相对差一点点,这里的蒸汽机最多能带动八台纺车,要想看到驱动二十台纺车以上的蒸汽机,要到了虎跳峡才能看到。”
震撼!非常震撼!姜松被眼前的事实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纺织机的轮子在姜松的眼睛里突然变成了蒸气火车的轮子,真的太象了!这绝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革命的开始,这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第305章 很惊讶
姜松边走边兴奋的道:“不错!真的不错!”
实用型蒸汽机提前问世一千多年啊!太令人激动,姜松象是有点做梦的感觉,没有想到欧阳大叔他们真的成功了,且性能如此之好。
姜松绝对相信,由于蒸汽机在纺织行业的广泛应用,肯定会推动隋朝科学技术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工匠研究新的技术。那些有钱的商家、大户会重视起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蒸汽机的出现,并非仅仅在纺织行业有作为,在很多的行业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是需要动力的地方都可以考虑尝试。
“少爷,这里的蒸汽机都是前期生产出来的,在性能上相对差一点点,这里的蒸汽机最多能带动八台纺车,要想看到驱动二十台纺车以上的蒸汽机,要到了虎跳峡才能看到。”
震撼!非常震撼!姜松被眼前的事实震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纺织机的轮子在姜松的眼睛里突然变成了蒸气火车的轮子,真的太象了!这绝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革命的开始,这是地球人都明白的事。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实用型蒸汽机是出现的,也运用到了纺织行业,效果非常的好。高兴之余的姜松心中并未盲目乐观,知道隋朝的皇帝、官员对于技术方面仍然是持反对态度,科技的普及不是那么容易,要想让朝廷、皇帝鼓励技术革新是痴人说梦话,根本不可能的事,中原的优秀工匠,在历代历朝都有重大的发明创造,却很多发明创造都淹没在历史潮流中,有很多的优秀技术没有流传下去,更没有得到传承。
姜松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皇帝的身上,这些事只能靠自己默不作声的悄悄进行。幸好现在琉球岛是姜松的地盘,很多科技都能在上面推广和运用,能让琉球岛成为整个隋朝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技术进步的中心。
别的不说,仅仅姜松在家中的陶瓷厂见到的产品,其精美程度绝对是一流的,根本不比清朝时期的青花瓷差,那种细腻、柔滑的质感非常的好,这是北齐的工匠传下来的。在后世网络上,姜松也看过一些观点,说关陇、冀州一带的白色陶瓷原本非常的好,只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技术失传了。
当然,后世的人从地下挖到唐三彩时都会非常兴奋,都觉得是宝贝。其实唐三彩在唐朝是死人用的东西,也就是死人的陪葬品,隋唐时期,有钱人家人死了,都会把生前所住的房子、用品全部用陶瓷烧制出来,死后随葬在坟中。到了明朝后,觉得陶瓷陪葬都贵了,这才变成纸制品陪葬。
隋唐时期死人的陪葬品是唐三彩,和秦朝时期用陶俑作为陪葬品是一回事,说白了都是死人的东西。后世的现代人见到一件唐三彩就象宝贝一样收藏,有的甚至是供在家中,这不是在收藏死人的东西吗?当然这个情况,姜松也是到了隋朝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才清楚唐三彩原来是死人用的陪葬品。
“老公,再往前就是制衣作坊了?”
“雨涵,制衣作坊不是在另外一边吗?”
嘻嘻!
“老公,你离开了二年,那里清楚,现在咱家的制衣作坊规模扩大了,原来的地方太小,根本容纳不下太多的女工,只好重新修建了一个大的作坊。目前咱家的制衣作坊的绣女差不多有六百多名,那里还是原来的数十人的规模。”
姜松再一次惊讶!六百名绣女在后世不算什么,在古代可是绝对的大规模。况且,姜松家里的作坊基本都是采取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提高不少,产品质量也有保障,这一点是其他家族的作坊无法相比的。
“雨涵,六百名绣女,每天生产出那么多的成衣,能销售得出去吗?”
“老公,你放心。咱家生产的成衣在市场上反应一直很好,加上款式快,每个季节都会推出新款衣服,在销售上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很多成衣都是各地的商家来订购,咱家的零售店里销售的非常的少。”
“少爷,少夫人她们经营的制衣作坊一直都很赚钱,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绣女,其手工活非常的好。就算是那些专门为官员制做朝服的大师在手工上都赶不上。”
“哦!真有那么厉害?”
“老公,咱家的制衣作坊是流水线作业,每名绣女都只负责一小块的缝制,其熟练程度当然就日益完美。而那些制衣的大师再优秀,却每件衣服的各部位都是靠一人缝制,难免会出现一丁点的失误,在质量上当然和咱家的无法相比。这并不能说咱家的绣女就比人家那些大师强,只能说是因为流程原因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提高。”
熟能生巧就是这道理,整天只做那一点东西,不纯熟都不可能。衣服的各个部位都有专人负责,其实就是发挥了团队的作用,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率。
“好了。制衣作坊就不看了,那边是车辆生产作坊,现在的四轮马车销售情况怎样?”
“少爷,目前整车的销售情况下降很多,还不到巅峰时期的一半,部件上的销售还维持在一个上升的水平上。现在作坊抽调部分工匠开始生产家具之类的用品,不过销售情况不是很好。”
姜松点点头,四轮马车这几年赚到不少钱,算是暴利,虽有有仿造者,其质量确实没有姜松家族中生产出来的好。原因就是度量衡的标准统一,工匠采取流水线作业,让产品质量有保障。加上是模块式生产,能更换车辆损坏的部分,所以销售价格稍高却一直都很畅销。不过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毕竟这不是普通百姓能购买的,加上隋朝马匹的珍贵,四轮马车基本是面对高端消费。
“走,看看去。”
“少爷,说到马车还得告诉你一件事,咱家旗下的雪豹镖局目前拥有四百辆四轮马车,五百多名镖师及一些闲杂人员,总人数差不有近九百人。生意表面上是帮人押运物资,其实最赚钱的还是货物运输这一块,占整个镖局总收入的八成以上。”
姜松听后有点傻眼!这还是镖局吗?怎么听起来象是后世的物流公司,这一块利润虽高,只是要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拥有镖师押运才行,毕竟这里古代,路上不安全,加上马车的速度缓慢,稍不留意就会被土匪、响马抢劫。
“小勇,我走时才二名镖师不以,怎么短短二年时间就增加那么多的镖师,那些镖师的情况你们清楚吗?”
“少爷,这事是士信主持弄的,所有镖师都是士信亲自招聘,亲自训练出来的,来历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镖师比起家中的噬血护卫弱了点,不过你见到后绝对会吃惊,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士信走后,镖局谁负责?”
“就是第一批的噬血护卫,跟少爷你到北方草原上去的那名赵小黑。”
“小勇,咱家的噬血护卫这几年被抽调到其他地方不少人,估计有好几十名吧?现家中的噬血护卫剩下多少?”
“三百名。”
“啥?总共才二百人,抽调了几十人,那里来的三百人,你不会是开玩笑吧?”
“少爷,是真的。士信这二年从镖局中抽调了百多名非常优秀的镖师进入噬血护卫,在强化训练后还到草原、沙漠等地方去锻炼过呢?我考核过了,能力比第一批差不了多少,再过一段时间会提升上来。”
姜松摇头苦笑,做梦都没有想到罗士信居然新训练出一批噬血护卫。姜松虽然不清楚实际的情况,居然姜勇都觉得能力不错的话,那新加入的噬血护卫应该不会差到那里,绝对是达到要求才有可能进入噬血护卫的。
走进车辆生产作坊中,看到各种家生产好的家具,做工非常的精湛,样子没什么可挑剔的。不过在运输过程中很麻烦,这样的家具只能在大兴城附近销售,再远就无法销售。再说了,隋朝能生产家具的海多了,姜松看到的这些家具没有任何独特的地方,在销售方面肯定没有什么优势。
“小勇,四轮马车能进行模板式生产,为什么家具不采取模板式生前呢?那样的话家具就可以象四轮以车一样能组装,在运输上就有优势。消费者购买回家后,进行简单的安装就成。”
姜勇听后微微一愣!片刻后哈哈一笑道:“少爷,你说的对,家具就应该象四轮马车一样生产才有市场,随我和工匠们研究一下。”
“小勇,这事不忙,等随后咱们看过玻璃制品的情况后再决定不迟。如果玻璃制品没有缺陷的话,可以考虑在家具上安装穿衣镜之类的衣柜、梳妆柜、超大型镜子,这样咱家生产出来的家具才会有竞争能力。不过镜子之类的玻璃制品虽是咱家生产出来的,还是要对其进行独立核算,不能吃大锅饭。玻璃作坊和马车生产作坊必须各核算各的,往来的产品必须计算各自的成本和利润。”
“少爷,你说的镜子就是用玻璃来制造吧?这事几年前就听你说过,到现在都没有见你所说的镜子到底是啥样?”
“放心!这次咱们就把玻璃制的镜子、灯具弄出来。这东西绝对是新玩艺,肯定能获取高额利润。”
看完马车生产作坊,姜松带着姜勇、诸葛雨涵二人又进了打铁作坊。姜松则道:“少爷,现在这间作坊是柱子在负责,欧阳柱子现在水平在工匠中都算是高手,仅比欧阳大叔、马大叔他们稍差点。”
第306章 夫妻相见
“小勇,既然这样,那柱子的薪水增加了没有?”
“放心!增加了。”
“小勇,大兴城里的朝廷匠作坊咱家接手管理后,谁在那里负责?”
“是马大叔的儿子马明负责,马明这几年的进步也是非常的快,特别是在刀具方面已经得到马大叔的真传,其水平甚至比马大叔都还要好一点点,其他方面进步都很快,他和柱子二人算是年青一代工匠中的顶尖高手,大有超过其父的势头。”
呵呵!
“好啊!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让技术得到进步、完美,才会有创新。如果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那各类技术将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告诉工匠们,要大胆创新,凡是愿意带徒弟的优秀大匠师,咱家可以考虑再多付一份钱,目的就是让大匠师们尽心向徒弟们传授技艺不能留有一手。当然了,既然家里帮徒弟出了钱,徒弟出师后要和家世族中签订一个相对长一点的合约。而大匠师也会因为带徒弟而增加收入,这是个好事,小勇可以和工匠们商量一下具体的事宜,看怎样操作更好。”
“少爷,这事曾经和少夫人研究过,少夫人说咱家最好设立一个什么奖励金,对于认真传授技艺的匠师给予奖励。”
“哦!这样也行,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出了马车生产作坊,姜松几人又向造纸厂方向走去。造纸厂的规模也扩大了不少,不过貌似造纸厂的利润不高,主要是靠手纸赚钱,真正的书写纸是微利。这是姜松的意思,把书写纸的销售价格订得很低,比市面上的低三成左右。其实是为读书人着想,而读书人却不领姜松的情,整天还在大骂姜松卑鄙无耻、大逆不道。
“少爷,造纸厂又开发出一些产品,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西洋造纸方面的匠师来后,对咱们的造纸工艺进行了改进,效果比原来好了不少。”
原本在姜松的印象中,中原古代的造纸技术应该是最牛叉的,毕竟纸是中原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是到了西洋后才知道,西洋人虽然后来才弄出纸来,其发展的速度真的好快,产品质量比隋朝生产的强好多,特别是在铜板纸一类上,真的出乎意料。
才进到造纸作坊中,欧阳怜就兴奋的跑过来道:“少爷,你可回来了。”
“小怜姐,辛苦你了!”
“少爷,你说啥,要不是你,那有俺的今天。”
姜松微微一笑,在这个时代,只有姜松胆大胆的启用女孩当管理者、主持作坊的生产。欧阳怜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姜松所说的大概进行试验,最终弄出纸,后来姜松更是大胆,直接把造纸作坊交给欧阳怜负责管理。这几年欧阳怜过得非常的开心,不仅是纸生产的好,就是她身边的一群女孩都高兴。
“姜先生,你来了。”
见到杰拉德及几名西洋人走过来,姜松亲切的和他们熊抱一下,这才道:“杰拉德先生,在这里过得还好吗?”
“很好!非常的好!这里给了我最好的试验室,在各种物资、人力方面全部满足。生活上也挺好的,这里的菜很好吃。”
“少爷,杰拉德先生来后,对咱们的造纸工艺和一些处理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随后按其改进后,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有几种纸张比原来我们生产出来的要好很多。”
“小怜姐,你要安排几个人跟着这些西洋人学习,一定要把他们的技术学到家,另外让他们安心搞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物资上尽量满足。”
“少爷,这个已经安排了。”
“杰拉德先生,只要你们你研究出更好的产品,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厂方一定会对你们给予重重的奖励。”
“姜先生,你放心。既然我们跟你到了里斯国来,还拿着高薪,努力研究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会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总结新工艺和处理方法。”
“杰拉德先生,有什么要求你可以向欧阳小姐提,只要你们努力工作,会在你们的薪水外多支付一部分奖金的。”
“姜先生,谢谢!”
姜松连走边看,见现在生产出来的几种纸张真的不错。另外生产出来的手纸一类其质量也有提高,别的不说,在柔软度、颜色方面更好。姜松点点头,知道只要这样发展下去,还会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纸产品出来。
看完造纸作坊后,刚要离开,欧阳怜犹豫不决的道:“少爷,那个……那个……陆霸还好吧?”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欧阳怜怎么会关心陆霸好不好,这是什么意思?
“老公,陆霸是小怜姐的未婚夫?”
“啊!”
这事姜松还真不知道,不过姜松还是为陆霸、欧阳怜二人感到高兴。只是没有想到他们二人会走到一起,这真的意想不到。看来了长时间不在家,发生的事还真多。
“小怜姐,想陆霸了?”
“少爷,你讨厌!”
呵呵!
“小怜姐,你放一百个宽心,陆霸好得很,过完年就把他叫回来,到时候你们二成亲时,少爷我一定送份重礼给你们二人。”
“少爷,谢谢!”
在返回书房的途中,姜松摇头苦笑道:“有点意思,小怜姐和陆霸对上眼,小勇和李淳瑛对上眼,真是大大出乎意料。”
“老公,其实并不只有这二对,家中的护卫也有好几人和丫环对上眼的。还有一些是和家里作坊中的女孩走到一起,这二年来家里经常帮他们办喜事呢?”
呵呵!
“很好!真的很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返回书房,见到莹莹已经来了,姜松很是高兴,一把就将莹莹搂入怀中,久久不愿松开。姜松从内心深处感谢袁莹,要是没有袁莹的辅助,姜松家里的那些事真的无人无管。就算是姜勇都不成,在商业方面袁莹比姜勇强好多。姜松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袁莹的辛苦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就算是姜松的娘亲都认同。
“老公,你总算安全回来了。”
“莹莹,辛苦你们了!”
“老公,你购买回来的那些东西,其他的都好安排、处理,只是那些书籍怎么办?都是外国文字,没有人看得懂。”
“莹莹,那些书籍都是从西洋一带搜罗来的,还花费了不少金币呢?我看了下,都是非常好的书籍,对咱家家的产业发展有好处。等过一段时间后,有这方面的人时再翻译出来,那样就能为咱们所用了。”
“老公,你带回来的西洋工匠,都非常的优秀,原本以为他们会说汉话,肯定也能翻译,后来一问才知道,那些西洋人都是在途中才学会讲汉话,根本不懂汉文。要想翻译那些书籍还是比较困难的,得有专门的一批人才行。”
“莹莹,这事不急,慢慢来。只要先把西洋人的技术学到家,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批西洋人中,有的是高薪招聘而来,合约只有五到十年的期限,这一部分人咱家估计留不住,得重点派人跟随学习。另外大部分是从西洋购买一的奴隶,却都是优秀的工匠,这一部分时间会呆的长一些。不过咱家不能把那些奴隶真的当奴隶使唤,还是要尊重,尽量让他们发挥特长。”
“老公,这些事你放心,你不用操心,把你自己的事处理好就成。”
“只是要辛苦你和雨涵了。”
“老公,上次药师、玄龄二人回来,说你已经封侯爵了,封地在什么琉球岛,这事是真的吗?”
“莹莹、雨涵,这事是真的。为夫准备让玄龄和虞世南二人带着一批人到琉球岛上去治理,琉球岛今后就是咱家的发展重点。到时候让书院里的部分学生,你家族里的一些人员都跟玄龄到琉球岛上。为夫准备利用几年时间,把琉球岛发展成全隋朝最富裕的地方。”
“老公,你的封地上的官员不是由朝廷安排吗?”
“莹莹,琉球岛朝廷、皇帝觉得是边远贫穷落后的地方,离中原太远,又隔着大海,朝廷中无官员愿意前往琉球岛上任职,所有琉球岛上的官员都由咱们自己委派。皇帝还允许我从中原适当的迁移部分无田地的百姓到岛上居住,为夫和玄龄他们研究过了,准备在琉球岛上实施免除农业税的政策,同时大力扶持工商业的发展。”
“免除农业税?老公,如果免除农业税,官员的薪水怎么办?”
“莹莹,官员的薪水你不用担心,其实只要把工、商业发展的,能收取大量的税收,农业方面没有多少税。为夫已经通知这次随行到西洋的商家,让商家都派人到岛上开作坊、开商铺,从事工商业活动。岳父大人也会将一些产业在岛上经营,咱家肯定会在岛上建各种作坊,这样一来不用多长时间应能让岛上繁荣起来。”
“老公,听你这意思是咱家也要搬到琉球岛上生活?”
姜松摇摇头后道:“莹莹,目前不会,中原的市场那么大,咱家肯定不能放弃。如果是中原出现混乱、战争时,可以考虑搬迁的事。”
啊!
“老公,你说中原会混乱?”
“莹莹,为夫是说如果,没有说一定会出现混乱,再说了就算是混乱,咱家手中有噬血护卫,自保还是可以的,不用担心。”
隋末混乱是肯定的,战火遍布全国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姜松脑海中的记忆知道,隋朝有近九百万户百姓,到了唐初时估计只有数十万户,百姓在战火中死了好多。别的不说,仅仅是中原百姓被东突厥抢夺走的就有数百万人。
姜松现在发展实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能否阻止百姓受到伤害,能保护百姓不受战火的波及。姜松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不管怎么说,姜松会尽力挽救百姓。如果是中原的格局改变不了,最少可以迁移一些百姓到琉球岛上,那样也算是保护住了一部分百姓,为中原民族蓄积点力量。
“老公,欧阳大叔听说你回来后非常的高兴,让你一定要抽时间时虎跳峡一趟,说有些事要向你报告一下。”
“莹莹,这次为夫会在家呆一段时间,就算是离开也不估太长。”
“老公,难道你不用上朝吗?还是皇帝让你到封地去啊?”袁莹迷惑不解的问道。
“莹莹,皇帝让为夫征招士兵训练,到明年的时候为夫会带兵出征。这段时间征兵的事由玄龄、药师他们负责,士兵训练有药师兄,为兄可以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多陪陪你和雨涵。”
正在此时,绿衣来叫吃饭,姜松和诸葛雨涵、袁莹三人起身去吃晚饭。二年没有在家吃过饭的,熟悉的菜让姜松胃口大开,比任何时候都多吃了一些。如果不是强行控制的话,真的会撑破肚皮。
第307章 伟大的工匠
晚饭后,姜松带着莹莹、雨涵到书房中刚刚坐下,就看到家中的小丫环们抱着各自的乐器涌了进来,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搞得姜松都不知道要回答谁的话,只能是傻傻的干瞪眼。
“少爷,这是什么乐器?”
“少爷,这乐器怎么用啊?”
“少爷,你教教我们吧?”
姜松头晕,眼前的小丫环们手里不仅抱着自己喜欢的乐器,同时还拿着姜松从西洋购买回来的什么大提琴、小提琴、吉他之类的西洋乐器,围着姜松问个不停。
古代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户人家有歌妓,晚饭后会让歌妓表演一些节目娱乐一下。一般的普通人家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肚子都填不饱,那里来的钱养歌妓。姜松家里也没有歌妓,小丫环们受到姜松的影响,纷纷学习乐器演奏自乐。结果就是这群小丫环一到晚上就聚集在一起自演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