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天子(殷扬)-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旦?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使用太子仪卫,我饶你不得!”武三思高冠革覆,褒衣博带,坐在车驾里,搂着一个漂亮的妃子,看见李旦的车驾,脸色阴沉。
第十四章关你屁事
第十四章关你屁事
武承嗣和武三思都很得武则天信任,两人都是最为热门的武则天继承人选,要论被武则天信任与器重,武三思还在武承嗣之上,可以说是武氏自武则天之下的第一人了。
他早把就太子视为囊中物,太子仪卫是他的,李旦使用太子仪卫,他能不怒吗?
“去,把懿宗叫来。”武三思脸色阴沉,扯起嗓子喝道。
“三哥,我来了。”武三思的话刚落音,武懿宗的声音响起,车帘被掀开,尖嘴猴腮,一脸猥琐样儿的武懿宗出现在车窗上。
“懿宗,你来得正好。”武三思眼中厉芒闪烁,道:“你看见了吧?李旦竟然打起太子仪卫,他好大的胆子!去,给我狠狠落他的脸面。”
“三哥,李旦这是自寻死路,你瞧好就是了。”武懿宗眼里掠过一抹阴狠,道:“这太子仪卫原本就是三哥的,李旦他竟敢使用太子仪卫,哼,我要是饶得了他,我就不姓武。”
武懿宗这话说到武三思心坎上了,微微点头,恶狠狠的道:“要他脸面丢尽!”
“明白。”武懿宗冷笑道:“他以前轻车简从,我就没少找他麻烦,他今天竟然使用太子仪卫,这是自寻死路!”
武懿宗一直以刁难李旦为乐事,不管李旦如何低调都没用,他总是没事找事,就是鸡蛋里他也能挑出骨头。今天,李旦大张旗鼓,使用太子仪卫,武懿宗自认为这是狠狠收拾李旦的良机,昂头挺胸,如同一直好斗的公鸡。
不过,他的长相实在是不敢恭维,看上去却是令人想到“沐猴而冠”这个词。
“走。”武懿宗手一挥,带着一帮手下,趾高气扬而去,眼中凶光闪闪。
群臣见武懿宗朝李旦的仪卫而去,就知道有事儿要发生了,有些大臣眼睛放光,本着看好戏的想法准备好好看一场热闹。
“这个李旦,他胆大包天,竟敢使用太子仪卫,他是找死。”
“没错!太子仪卫也是他能使用的?那是梁王的,他好不害臊。”
“这个李旦,真是不识时务,他以前轻车简从,金吾将军都没少找他麻烦,他今天大张旗鼓而来,金吾将军能放过他?等着瞧吧,李旦一定会颜面扫地。”
那些支持武氏的官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等看李旦丢脸。
当然,这些武氏爪牙只是少数,更多的大臣却是为李旦鸣不平。
“皇嗣仪比太子,这是陛下的旨意,皇嗣无逾礼之处,姓武的这是在挑事儿。”
“没错。姓武的仗势欺人,好大的胆子,连皇嗣都敢欺压,这还有没有天理?”
“可笑啊,还有那些走狗,在为武氏叫好,真是可笑!”
武氏不得人心,对武氏不爽的大臣不少,这一叫嚷起来,声音如同雷鸣似。
“停下!”武懿宗带人来到李旦的仪卫前,大喝一声,他的声音跟破锣似的,很是扎耳朵,令他的威势大减。
“武懿宗,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拦皇嗣车驾!”太子太傅乘着轺车,走在头里,脸一沉,眼中精光四射,沉声喝道。
“我是陛下亲口封的金吾将军,纠察风纪,李旦仪卫逾制。”武懿宗头一昂,脖子一伸,如同长颈鹿似的,得意洋洋的喝道。
他直呼李旦的名字,不称“皇嗣”,真是太狂了,一点也不把李旦放在眼里。
“住口!”太子太傅是个老臣,须发皆白,气得胡子直翘,沉声大喝。
“老不死的,你要谁住口?你好大的狗胆,竟敢要我住口。”武懿宗连李旦这个皇嗣都不放在眼里,岂会把太子太傅放在眼里?右手一挥,大喝一声,道:“来啊,给我拿下了。我要狠狠扇这老不死的耳括子!”
“领命!”武懿宗的麾下高声相应,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就要把太傅拿下。
“你……你……”太子太傅气得脸色都变了,指着武懿宗连话都说不出了,唯有身子打颤的份。
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被武懿宗斥为“老不死”不说,武懿宗更是口口声声要抽他的耳光,他能不生气吗?
“保护太傅。”太子少傅一见情势不妙,大喝一声,指挥护卫把太傅围在中间。
太子太傅,是李旦的脸面所在,要是太子太傅被抽了耳光,那就是李旦的脸面丢尽了。
武懿宗是存心要让李旦把脸面丢尽,这才如此做。
“把他也给我拿下。”武懿宗冲太子少傅一瞪眼,喝道:“小子,把脸伸过来,让我狠狠抽几下!”
“你……”太子少傅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武懿宗也太横了,不仅要抽太子少傅的脸,还要他自己把脸伸过去,还有比他更狂妄的人吗?
不仅太子少傅气愤不已,就是李旦的护卫,谁个不气呢?个个一脸的气愤之色,眼中光芒闪烁,恨不得把武懿宗抽筋扒皮。
“你们还不服气,是吧?那好,我就把你们一体拿下,狠狠收拾一通。”武懿宗把护卫的气愤样儿看在眼里,趾高气扬的喝道:“拿下了!”
“遵命!”武懿宗手下大声领命,个个昂头挺胸,得意洋洋,紧握着横刀,对着李旦的护卫就围了来。
李旦的护卫,虽是气愤不过,却是不敢动弹,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命令。
李旦是出了名的软蛋,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也好不到哪去,他们这些护卫还能怎样?
眼看着,他们就要被围住了。一旦被围住,他们就会被武懿宗拿下,那么,他们的命运就惨了,会生不如死。
武懿宗连李旦都不放在眼里,还会把他们放在眼里?肯定会狠狠收拾他们,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众护卫听令:有刺客欲要行刺皇嗣,捉拿刺客!胆敢反抗者,杀无赦!”就在这紧要关头,只听一个如同雷鸣似的声音响起。
“刺客?”众护卫大为惊讶,光天化日之下,哪来的刺客。
寻声望去,只见李隆基正大步而来,脸色阴沉,目光如同利剑似的,盯着武懿宗。
武懿宗没事也要找事,鸡蛋里也要挑出骨头,他肯定会难为李旦,李隆基时刻在关注情势,这里一闹开,他就赶了来。
只是因为他的车驾在后面,这才来得比较晚。
“三王子?”众护卫精神一振。
李隆基令武承嗣丢光脸面的事儿,他们早就知晓了,对于此事,他们打从心里赞赏,见到李隆基到来,他们能不精神大振?
“拿刺客!”有反应快的护卫率先反应过来,李隆基这是在给武懿宗这些手下罗织罪名。
“拿刺客!”众护卫立时响应,如同打鸣的公鸡似的,拔出横刀,紧握着,就冲了上去。
“刺客?”武懿宗一愣,暗想我没想着行刺,咋又成了刺客?
“李隆基,你好歹毒。”武懿宗虽然没什么才干,却也知道这是李隆基在给他罗织罪名。他命手下动手拿人,还真有行刺的嫌疑。
“退下!退下!”武懿宗明白过来,忙命他的手下后退。
即使他不退也不行了,李旦的护卫众多,就他那上百号人手,还不够塞牙缝。
“李隆基,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妨碍本官纠察风纪,我要到陛下那里参你一本。”武懿宗冲李隆基喝道。
“这是我家的朝堂,关你屁事!”李隆基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冷冰冰的道。
第十五章尊重
第十五章尊重
静!
死一般的静!
谁也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说出如此之言,这话如同雷霆轰鸣般,在众人耳际炸响,个个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以及一众护卫,自是不用说了,直接傻掉了。
“……”武懿宗的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两坨狗屎了,一脸的傻样。
在他的印象中,李隆基一向与他顶撞,就从未说过如此令他难堪的话。
要是这是李隆基家的朝堂,李旦的仪卫一事就是李隆基的家事了,武懿宗这金吾将军纠察风纪,岂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呃。”那些瞧热闹的大臣如同看见老母猪上树似的,个个傻眼,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他们也没有想到,李隆基小小年纪,竟然说出如此有气势的话语。
“李隆基,你说甚?你说甚?”过了好半天,武懿宗这才回过神来,兀自有些不相信,冲李隆基问。
“我说,你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是我家的朝堂,关你屁事!”李隆基脸色阴森,冷硬的回答。
“……”这话如同雷霆般轰在武懿宗的心坎上,直接把他震傻掉了,指着李隆基,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隆基不仅重复了适才的话,还挑明了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那么,武懿宗不是成了狗?
“呼呼!”这可是侮辱之极,令他难以忍受,武懿宗气得呼呼直喘,胸膛起伏,如同浪涛,脸孔扭曲,都变形了。
他这个金吾将军,负责纠察风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敢不把他放在眼里?谁敢如此骂他为狗?他的胸膛都快气炸了。
“李隆基,我和你拼了。”武懿宗回过神来,大喝一声,右手拔出腰间横刀,就要冲上去与李隆基拼命。
“抓刺客!保护皇嗣!”李隆基却是双手抱在胸前,眼里闪过一抹戏谑,扯起嗓子吼道。
武懿宗气冲顶门,一门子要把李隆基砍翻的想法,没有去想李隆基这话的意思,握着刀只管冲。然而,武三思却是明白,眉头一挑,眼里掠过一抹诧异,暗自寻思:“这个李隆基甚时间有如此心计了?”
李隆基这一招够狠,先是拿话激怒武懿宗,令武懿宗发狂,不计后果的抄刀拼命,李隆基就可以命人把他名正言顺的拿下。到那时,即使武则天要偏坦他,也是没有办法。
毕竟,这么多大臣看见武懿宗持刀行凶,不罚也不行呀。
“快,叫懿宗回来。”武三思忙喝道。
“金吾将军,梁王叫你。”一个太监领命,飞也似的冲来,远远就嚷开了。
要是叫嚷得慢了,武懿宗冲上去,那就完了。
“三哥?”武懿宗与武三思走得很近,对武三思是言听计从,听到这话,停了下来。
“金吾将军,你好莽撞。”这个太监来到武懿宗跟前,数落一句。
他诧异的看了一眼李隆基,李隆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手段,差点令武懿宗万劫不复,他着实惊讶。
“莽撞?”武懿宗就一笨蛋,还没有反应过来,眼中凶光闪闪,盯着李隆基,恨不得把李隆基撕着吃了。
“金吾将军……”太监在武懿宗耳边一阵嘀咕。
“这……”武懿宗满头大汗,脸色大变,扭过头,狠狠盯着李隆基,喝道:“李隆基,你好阴险!”
李隆基鼻孔望天,不屑于理睬他。
“你等着瞧。”武懿宗被当作空气,相当不爽,甩下一句狠话,跟着太监去见武三思。
“懿宗,你好莽撞。”武三思一见武懿宗过来,脸一沉,喝道:“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拼命,你这不是作死么?”
李隆基毕竟是武则天的亲孙子,武懿宗真要把李隆基怎么样了,武则天肯定不会放过他。
经过太监的提醒,武懿宗已经知道他的确是错了,低着头不说话了。
“不过,你这事办得也还算不错,让李隆基口出狂言,说甚么这是他家的朝堂。他以为这还是李氏的天下?我这是我武氏的天下,我武氏说了算!”紧接着,武三思的脸色阴冷,道:“走。我们这就去见陛下,好好告他一状。”
天下人都知道,这是武则天当皇帝,是武氏的天下,与李隆基这个李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的确是告李隆基刁状的良机。
“还是三哥英明。”武懿宗眼睛一亮。
两人进入万象神宫。
另一边,李旦都快晕过去了,指着李隆基,结结巴巴的,话都说出来了。
“三郎,你咋就这么不省心呢?”李旦脸色大变,一脸的惧意,道:“你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他是狗也就罢了……”
李旦在心里想:“武懿宗其实也就是一条狗,骂得好!只是,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骂!”
“……你还胡言乱语,说这是我家的朝堂,这不是授人以柄么?”李旦额头上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现在这天下,不再姓李,改姓武了,是武家的天下,李隆基说这是我家的天下,就是大逆不道,授人以柄。
李成器、寿昌公主、李成义,他们个个脸色苍白,胆颤心惊。
武三思视李旦为眼中钉,肉中刺,无时无刻不在找李旦的把柄,李隆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说话,武三思会放过李旦吗?肯定不会,李隆基这是把天给捅漏了。
“父王,你放心吧,不会有事儿。”然而,李隆基却是不慌不忙,如同没有发生过这事儿似的,一点也不担心。
“不会有事?这还不会有事,那甚叫有事?”李旦扯起嗓子尖叫起来,额头上的冷汗更多了。
这话在理,李隆基的话无异于把天捅漏了,这要是不会有事,那什么才叫有事呢?
“姓武的是冲着我来的,等会你少说话,有事我担着。”李旦愣了愣,又要大包大揽了。
李隆基翻了翻白眼,有些无语。
上次,武承嗣告刁状,他大包大揽,可是,一见到武则天的面,他就软蛋了。今天,还没有见到武则天,他就冷汗直冒了,李旦还能担当什么?
不过,这话听着却是令李隆基心中一阵温暖。
“走吧,进去。”李旦走在头里,朝万象神宫而去。
李成器、寿昌公主、李成义、李隆基他们跟在身后。
“见过皇嗣。”让李旦意外的是,不少大臣竟然站得整整齐齐,如同朝见帝王似的,向他见礼,毕恭毕敬。
“这……”李旦有些傻眼了。
他参加过很多回朔望大朝会,就从未得到群臣如此礼敬。
往昔,也有大臣向他见礼,就是没有今天这么整齐,没有今天这么恭敬,没有今天这么真诚。
“忍让不可能赢得尊重!”李隆基看在眼里,点评一句。
他这想法道出了原因。以前,李旦是一味忍让,令群臣大为失望,大为瞧不起。今天,李旦大张旗鼓而来,令群臣升起了希望。
而且,李隆基强势回应,逼退武懿宗,这令群臣打从心里认可,自然而然的,就对李旦礼敬起来了。
第十六章告刁状
第十六章告刁状
万象神宫饰以黄金,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大气不凡,尽显盛世气象。
万象神宫可以容纳数千人,此时的大殿中已经有不少官员了,他们正三五成群,悄声议论着,说的是李隆基逼退武懿宗之事。武三思一心要对付李旦,他肯定不会错失这良机,等会朝会之时,必然是要告上一状。
“这个三王子也真是的,毕竟年幼,说话不走脑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这不是授人以柄么?”
“就是呀,这可是把天捅漏了。”
这些大臣以为李隆基输定了,为他惋惜不已。
就在这时,李旦一行进来,那些依附武氏的官员,眼中喷火,死盯着李隆基。武氏横行,谁敢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骂武氏子弟为狗?
那些被武氏欺压过的官员,打量着李隆基,一脸的崇拜之情。他们认为李隆基骂武懿宗为狗这事儿太解恨了,那就是他们想要骂的,只是他们没胆骂出来而已。
“见过皇嗣。”不少官员冲李旦见礼,恭恭敬敬的,透着真诚。
“各位大人免礼。”李旦在殿外已经见识过这一幕了,再次见到,也不再意外了,和颜悦色的道。
“见过楚王。”更有不少官员冲李隆基见礼。
李成器是李旦的长子,位次在李隆基之上,按礼说,要见礼的话,也得从李成器开始。可是,这些官员直接把李成器忽略了,只向李隆基见礼。
谁叫李隆基逼退武懿宗,展现了强势的一面,令他们痛快呢?
这些官员不仅见礼,还很是亲近,更有不少官员向李隆基靠近。
“强者才能赢得尊重。”李隆基一边要众官员免礼,一边在心里想。
李隆基离强者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不过,他至少已经强势了,同样可以赢得官员的尊重。
见完礼,李旦一行来到最前面,这是王公重臣应该呆的位置。
最前面的官员,清一色的一品二品,三品都没有资格。
在最前面的有武三思、武承嗣,还有一些重臣。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见李旦一行到来,脸色阴沉,目光不善,仿佛见到仇人似的。
两人都盯上了太子之位,都想除掉李旦,当太子。为此,二人是无所不用其极。武承嗣上次得到李隆基吃草一事,就兴冲冲去告刁状,结果却是经过李隆基一通说道,青蒿竟然成了“神药”不说,还让武承嗣脸面丢尽,他再度见到李旦,他的脸色能好看吗?
武三思看见李旦使用太子仪卫,原本想好好发挥发挥,让李旦脸面丢尽。却是没有想到,李隆基强势回击,逼退武懿宗不说,还骂武懿宗为狗,谁都知道武懿宗是他的人,李隆基如此相骂,那就是不把他当一回事,让他脸上无光,他当然不爽了。
骂狗也要看主人,不是么?
李旦只是扫了二人一眼,没有说话。
李隆基却是斜着眼睛瞄了二人一眼,下巴儿扬了扬,这是挑衅,**裸的挑衅二人,两人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李隆基,你等着,等会有你好看。”武三思在心里恶狠狠的想。
“李隆基,上次的帐我给你记着呢,今儿我们一并算。”不管怎么说,武懿宗是武氏的人,他被李隆基侮辱了,武承嗣脸上也无光。
一时间,气氛诡异。
“陛下驾到。”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只见武则天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大步而来。
武则天头戴皇冠,身着皇袍,步态沉稳,气度若山,不怒而威。
“臣等恭迎陛下。”群臣忙跪在地上,恭迎武则天。
武则天来到宝座前,扫视群臣,只见数千人向她叩拜,大为满意,缓开金口,道:“众卿平身。”一甩皇袍,坐在宝座上。
“谢陛下。”群臣齐声谢恩,站起来。
“今日大朝会,众卿可是有本奏?”武则天利落之人,没有什么废话,直入主题。
“臣……”武三思上前一步,就要告李隆基的刁状。
“好戏开始了。”群臣看在眼里,不禁为李旦父子担心。
现在是武氏的天下,武三思一上奏,武则天还不天威震怒?李旦父子能有好果子吃?
“孙儿启奏祖母。”然而,武三思的话才说了一个字,就被一个如同雷鸣般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谁呀?”这声音很响亮,来得突兀,吓人一大跳,不少大臣很是惊诧。
寻声望去,只见李隆基上前两步,站到武三思前面,冲武则天见礼。
“这……”群臣看见在眼里,直接傻眼了。
武三思要告刁状,都想得到。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抢到武三思前面去了,这还真是大大出人意料,谁能不傻眼?
“你……”武三思如同做梦似的。
满朝文武大臣,有谁敢打断他上奏?有谁敢站到他前面?
“嗯。”武则大为意外,把武三思和李隆基略一打量,问道:“三郎,你的病情可好了?”
“谢祖母,孙儿的病大见好转,再调养些许时日,就能痊愈。”李隆基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还有孺慕之情。
这副表情,武则天看在眼里,大为满意,这个孙子对自己很是亲近嘛。
“陛下……”武三思知道要糟,想要抢回主动权,上前两步,站到李隆基前面了。
武则天问起李隆基的病情,这是因为武则天对李隆基这个孙儿器重,不用想也知道,武则天一定会先让李隆基说话。真要如此,李隆基就把握了主动权,会告他的刁状。
“武三思,你好大的胆!”然而,李隆基却是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沉声喝道:“你竟敢不让我问候陛下。”
“这……”李隆基这话在理,武三思一窒。
“是呀。”不少大臣微微颔首,大为赞成李隆基的话。
人家两祖孙见了面,说上几句话,问候几句,这是人之常情,武三思竟然站到李隆基前面,就是不想让李隆基问候武则天,不准两祖孙说话。
“退下。”武则天脸色一冷,冲武三思道。
武三思没有什么本事,他只会拍武则天的马屁,对武则天是不敢有丝毫违拗,万分不想退下,可是,情势处此,不敢不退。
“祖母,你可得给孙儿作主呀。”李隆基上前几步,来到武则天面前,眼中含泪,一副可怜兮兮的道。
“三郎,你这是咋了?”武则天一脸的怜惜,大为心疼,忙问道:“谁惹你了?是不是皇嗣欺负你了?你给祖母说,祖母为你作主。”
狠狠瞪了一眼李旦,李旦一缩脖子,大气都不敢出。
李旦是泪流满面,躺着也中枪。
“祖母,有人要杀孙儿。呜呜,祖母,孙儿差点见不到您老人家了。”李隆基一边说,一边抹眼泪,呜呜的哭起来了。
第十七章吐你一脸
第十七章吐你一脸
“嗡。”李隆基一语落点,整个殿里就炸了,群臣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武三思张大了嘴巴,一脸的震惊之色。
“……”武承嗣的下巴差点砸中脚面了。
都知道武三思咽不下这口气,一定会告李旦父子的刁状,可是,有谁想过李隆基竟然反过来告武懿宗的刁状呢?
“妙!妙!绝妙!”很快的,有大臣反应快,醒悟过来,大加赞赏。
武三思不是一心要告刁状么?那好,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告你一状,不一定能赢,至少也会让武则天先入为主,李隆基就占住了先机,后面的事儿就好办多了。
“告状?告刁状?我咋就没想到呢?”李旦也明白了,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李旦一味忍让,不管武三思和武承嗣他们如何对付自己,他都忍着,就没有率先告状的先例。
“要是我象三郎这般,有机会……不……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告状的话,他们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对付我吧?”紧接着,李旦大为后悔,早知如此,为何不告状呢?
“告刁状,我也会。”把群臣震惊样儿看在眼里,李隆基在心里得意的想。
至于用哭诉的方式,那是因为眼泪也是武器。而且,李隆基只有十三岁,他受了委屈,要是不找武则天这个奶奶哭诉,而是来个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就是扯淡。
“不……绝不能让你占到先机。”武三思总算是反应过来了,想要分辩。
然而,只见武则天眉毛一立,眼神凌厉,杀气腾腾,喝道:“甚么?谁如此大胆,竟敢杀我孙儿?”
哪个奶奶不疼孙子?更别说,李隆基还是很得武则天欣赏的孙子,她能不怒吗?
“不!你胡说。”就在这时,只听一个气急败坏,尖细刺耳的声音响起。
不是别人,正是武懿宗,他急惶惶的道:“陛……陛……下,你休要听他胡说。”
他当时被李隆基气糊涂了,真的是动了杀机,想要杀掉李隆基。要是这事儿让武则天相信了,他就完了。
“懿宗?”武则天脸色冰冷,盯着武懿宗,沉声问道:“此事与你何干?”
武则天威仪四射,眼神凌厉,武懿宗只觉这是利剑,欲要剜他的心似的,一缩脖子,大气也不敢出了。
“陛下,懿宗所言属实,楚王胡言乱语,没人想要杀他。”武三思总算接上话了,忙为武懿宗撇清。
“是呀,陛下。”武承嗣也来帮腔,不管怎么说,武懿宗是武氏一脉,道:“陛下威仪无双,谁敢在大朝会之时行凶?”
“嗯。”这马屁拍得武则天舒服,微微颔首。
“祖母,孙儿所说千真万确,好么多大臣都看见了。”李隆基矛头直指武懿宗,道:“他拔出横刀,欲要杀我。若不是护卫誓死力保,孙儿真的见不到祖母了。”
“三郎所言可是属实?”武则天凤目含威,扫视群臣,沉声问道。
“……”群臣一阵沉默。
那些武氏爪牙,想要否认,可是,那是实情,他们也不好否认。
再者,就算他们否认也没用,因为朝中有几个重臣很有份量,他们与武氏可不对付,只要他们做证,这事就坐实了。到那时,他们就要倒霉。
不爽武氏的大臣,倒是想要做证,只是他们害怕武氏,不敢出面。只得拿眼看着最前面的几个重臣,期盼他们做证。
“臣宋璟启奏陛下,楚王所言属实。”让人意外的是,站在最前面,很有份量的几员重臣还没有做证,就有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官员做证了。
“宋璟?”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打量宋璟。
只见宋璟身长七尺,气宇轩昂,很是不凡。
“名臣就是名臣,以刚直著称,不惧武氏,不错!”李隆基当然知道宋璟其人,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刚直之臣,为后人赞颂。
“宋璟?”武三思、武承嗣脸色阴冷,恶狠狠的打量着宋璟。
要是那几员重臣做证的话,他们倒也想得开。竟然是宋璟这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做证,他们还真是意外,对宋璟极为不满。
“宋璟正直,从不虚言,朕信。”武则天不等其他大臣开口做证,就下了结论。
宋璟的正直千古有名,武则天善于识人,她当然知道宋璟的性格。宋璟是那种,宁可掉脑袋,也不会说假话的人,武则天不得不信。
“陛下……”武懿宗听在耳里,如同五雷轰顶似的。
这事儿坐实了,他有天大的麻烦。
“陛下……”武三思和武承嗣想要为武懿宗分辩。
武则天挥手,阻止他们说话,脸上的怒气消退,问道:“懿宗是金吾将军,负责纠察风纪,怎会杀三郎?”
武则天就是武天则,精明过人,马上就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之处。
“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李隆基在心里大加赞赏。
李隆基没想过一次就告倒武懿宗,因为他要面对的是精明的武则天,一句话就告倒武懿宗,那明显不现实。只需要让武则天先入为主,他就能掌握主动权。
武懿宗眼睛一亮,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还有转机,忙竹筒倒豆子般,道:“陛下,李隆基出言不逊,骂臣纠察风纪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噗哧!”有大臣实在是忍不住了,失笑出声。
这种丢脸的事儿,他竟然还大声宣扬,原话说出来,实在是太蠢了。
“嗯。”武则天脸色一冷,瞪了武懿宗一眼。
对于这个侄子,武则天实在是看不上眼,真蠢。不过,他姓武,是武则天的亲侄子,看不上眼也得给个官做。
武承嗣和武三思也瞪了一眼武懿宗,他们也不满。这种话不能原话说出来,可以吱唔其词,让人意会就可以了,你会不会啊?
然而,武懿宗却是没有这种觉悟,声调更高了,道:“陛下,李隆基还说,这是他家的朝堂。天下人都知道,这是我们武氏的天下!”
“是呀,陛下。”武三思添油加醋,道:“现在的皇帝是陛下,这天下就是武氏的天下!”
“陛下,李隆基这是大逆不道,意欲颠覆大周,恢复李唐天下,理应当诛。”武承嗣上次丢光了脸面,这次总算是找到机会了,给李隆基扣了好大一顶帽子。
“陛下,此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