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色无双(微言)-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巨大的枪头带着撕裂性的杀伤力在穿透最先的彝兵后,竟是接连穿透几人。串成了糖葫芦一般!
鲜血喷涌而出,人群略微低出现了这么一个停滞。
“长枪方阵列队,准备,杀!”彝兵依旧开始疯狂地杀了进来,只是,迎接他们的,却是至少一百余个明晃晃的枪头。
“刺!”刷刷刷,并肩方针排列的汉兵阵列齐整,长枪兵摆起整列,整齐划一地朝着前面攒刺过去。
顿时,无数个血洞飞舞。
城门处,一片血雨腥风。
所有彝兵还未反应过来,前面这一个个齐整的长枪兵战阵就这么杀了过来。这些长枪是真的长枪,足足有一丈长,隔着三四米捅人,彝兵连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而且,这是长枪兵战阵。
所有人紧紧挨着,彼此肩并肩,前后相靠,你想靠着尸体将人挤出去,根本不可行。
就算想要贴近了杀过去,但这些长枪兵中间,竟是还有刀盾兵防护。
这些举着大盾拿着大刀的刀盾兵护卫着长枪兵,彝兵单反靠近,一律斩杀。
整个城门洞处,血流不止。
这时候,后面的彝兵依旧还在往前拥挤着,所有彝兵高呼着,前面,似乎真的就是金山银海。
到了这个时候,城头山的乃古立色终于发现了不妥。
城门楼上,安梓神色冷酷,五百彝兵齐整满员,准备就绪!
“叛徒,受死!”安梓剑指乃古立色,让乃古立色蓦然地感受到了一股子战栗。
而安梓身后,五百彝兵整装待发,在各自军团的带领下,涌上城墙,一举将摇摇欲坠的防线稳定了下来,而后方,一批批滚石被伤兵,妇孺们抬了上来。
乃古立色明白了,他手中战刀紧握,这群狡猾的汉人,根本没有力竭!如此反攻,若是不能打断他们,那此次攻城就真的败了!
唯一的机会,就是杀了安梓!
“受死吧,贱人!”乃古立色大吼一声,领着麾下彝兵杀了过去!
安梓执着长剑,默然地看着这个曾经的心腹,轻轻巧巧地在城楼上左右游移,将乃古立色一连串攻击轻易闪躲开来。
“不要忘了,你们这批人的武艺是父亲亲手教的!”安梓格挡开乃古立色的一击,顺势刺去,恰好掐住乃古立色的进攻节奏,逼~退乃古立色慌忙退步,而安梓,则立时反击:“而我,才是父亲最出色的的弟子!”
“去死吧!”安梓怒喝一声,手中杀招迭起,猛然杀向了乃古立色,就当乃古立色按捺住胸中惊惧格挡防守的时候,安梓却是十数夺剑花飞起,攻势又是快了三成,一个空挡,安梓手中宝剑削向乃古立色脖颈。
一道血泉飞起,乃古立色的大好人头飞起,带着不甘的眼神,滚在了地上。
城头上最后一名叛贼身死。
城头被收复,无数的箭支和滚石被丢下去,城墙下的土兵顿时懵了。当他们发现城门打开的时候,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费力攀爬,故而,云梯上的土兵已经不多,大部分土兵拥堵在城门处。
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彝兵军官的头脑,也冲散了彝兵们的指挥结构。当他们发现城门突兀地出现了数个阵列俨然的长枪兵方正后,城门处已然变成了修罗场。
后面无数彝兵拥堵着,将城门处的彝兵挤上去。靠在最前的彝兵被这压力下,哪怕是发现了前面是低地狱,也不得不冲向长枪兵阵列。
但攒刺而来的长枪兵威力巨大,无论这些彝兵怎么挤压,他们依旧是将城门堵住,难以寸进。
“怎么回事,城门都打开了,怎么还没进去?”张楚怒吼着,整个军队的指挥结构都被这混乱给冲散了。
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早一步进去,抢到最好的东西。三日不封刀的悬赏刺激了所有人,也让整个彝兵军队的指挥结构在这混乱之下,被无限冲散。
张楚除了身边的三百多号亲卫外,竟是根本找不到那些千户百户。
“乃古立色死了,千户大人死了……”混乱之中,突兀地,城头上响起了一片哭号。
张楚心神一震,乃古立色……竟然死了?
心下一紧,张楚连忙向城头上看去。果然,乃古立色的人头被一员美艳的女子挑在矛尖上,高高举起。
城头上早就没有了彝兵的痕迹,几乎就要夺下城头的彝兵见长官战死,士气应声跌落,纷纷逃难。尤其是上面厮杀着的安梓麾下彝兵,更是养精蓄锐依旧,这次放出来,皆是强悍无比。
本就占据了地利,还一个个配合有序,城头上还在坚守的彝兵瞬时就被赶了下来。紧接着,滚石檑木跟上,一段段城墙重新被汉人夺了回来。
而此刻,城门处一直没反应过来的彝兵终于明白了。前面,不是金山银行,也不是一个个娇滴滴的汉家姑娘等着上的地方。
那里等待他们的,只有死神的收割。
攒刺而来的长枪让人恐惧,密集彼此依靠的方阵似乎无法冲破一样,成了堵在城门处,所有彝兵恐惧的对象。
他们已经在城门处至少堆积了数百人的伤亡,但依旧没有攻入成去。
唯一取得的进展也只是因为尸体堆积,迫使城内的长枪兵方阵后退一下,让出了一点空间。
但没有任何彝人会因此高兴了,当他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脚步的时候,他们才惊愕地发现,整个城门处,血流漂橹。
而一个个目光坚韧,准备充分给的汉兵淡漠地看着他们。
“杀啊,杀贼!”苏默一声惊天怒吼响起,长枪兵战阵开始前进。
所有彝兵乱了,当他们在后面军官声嘶力竭地高呼着时。所有彝兵都发现,他们的指挥体系已经混乱到了极点。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所有人盲从着,不知所措着。
依旧残留着凶悍的彝兵疯狂地想要突破混乱的人群去和汉兵奋战,但即便是他们冲出混乱的彝兵,面对枪林森然的长枪兵方阵依旧无解,被攒刺成血人。
更多的彝兵突然发现汉兵竟是集结了数个方阵浩浩荡荡杀来后,已经没了斗志。就算还有斗志,也早就在被长枪兵攒刺死在城门一地后逐渐消退了下来。
长枪兵的方阵又是出来了,当冲锋发起后,苏默当先冲出,身边,百余精悍武士紧随其后。
比起普通的汉兵不同,这些精悍武士一个个甲具齐全,刀枪锋锐,而且胜在训练有素,配合到位。更是一个个砍杀起来,娴熟无比。
百余武士护着苏默,犹如一个锋锐的箭头将整个彝兵不断切割下去。而将近两千汉兵紧跟其后,不断地将城外已经混乱的彝兵围攻,歼灭。
战争进展到这里,张楚已经没了斗志。
他十分明白,失去战斗意志和指挥体系的彝兵已经必败无疑。就算对面的汉兵再如何战斗力差劲,在这个时候,趁胜追击下,张楚根本没有重振旗鼓的时间。
更加让张楚愤怒和酸涩的,则是苏默这个主将的勇武,以及这些亲卫的强悍。
他们犹如一并锋锐的利剑,将所有试图反击凝聚彝兵的希望全部刺破。
汉人,胜了!
第九十二章:拜服(上)
“废物,就是本将给你养一头猪,也不会连区区一个叶家屯也打不下!还被人打成这幅模样,损兵折将,五千大军,就给我打回来六百人!!!”宋万化怒喝着张楚,张楚跪在地上,神色铁青,带着不甘。
“五千人,连攻七天都没给我将叶家屯打下来,我要你何用?”宋万化怒喝着,恨不得一剑将所有人都杀了,一想到五千先锋大军在区区一个不知名的叶家屯里头遭遇了如此重创,折损人马尽千,伤亡过两千。宋万化心中便堵得喘不过气来,愤愤地骂着:“废物!”
“父亲!”终于,一直站在一边静观其变的宋万化之子宋虎:“制怒啊!眼下战事紧急,可不能喊了勇士的心。况且,这次失败,也并不能全部算在张将军的头上。谁能想到,城内竟然会突然多出来将近两千人的生力军。而之前,满打满算一个叶家屯也只有一千人的民壮。而且,汉人的确善于守城。缺乏攻城器械,只有区区一些云梯和不多的弓箭,想要攻破这石堡,的确辛苦啊。是……我们轻敌了……”
说到最后,宋虎声音轻轻的,只让宋万化听到。
听到这里,宋万化眉头一拧,听了进去:“你是说,屯堡人联合了起来?”
“但那群汉狗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能去招兵?”宋万化万分不解。
宋虎摇头:“父亲,这时候不是纠缠这些东西的时候了。我看,除非父亲亲自领兵全力进攻叶家屯,不然,这些屯堡人在我们大军的压力下,迟早会团结在一起。眼下若是不能趁着他们分歧不下的时候攻破叶家屯,长驱直入屯堡区。往后,将遗患无穷啊!”
“罪将愿为小兵,立功赎罪!”张楚瓮声瓮气:“只请大将军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定将城内苏默狗贼的尸首给大将军带出来……”
宋万化神色缓了缓,最终脸色沉下:“召集众将,合兵三万,发兵叶家屯!”
叶家屯。
苏默在城门楼内,安梓安静地给苏默包扎着,身上的盔甲也有些脏了,脸上污垢也只是草草清洗了下维持了一个整洁。
就这么毫无刻意的,不自觉,所有人都以苏默围成了忠心。
“苏使君……”叶昶进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众人开始称呼起了苏默使君,毕竟区区一个礼部主事是根本没有军事职权的,眼下苏默领兵,总该有个附和身份的称呼和地位,最后叶如松找来找去,倒是找来了这么一个使君的名号:“折损的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战死四百七十六人,重伤三百二十九人,轻伤……七十四人!”
苏默神色不变,连日战争后,他的心早就坚硬了起来:“抚恤的银两,立刻组织人手发下去。军粮的调配也要优先这些军属。战死者抚恤银五十两,家属每月一两现付三年,还有伤残者三十两抚恤,这些规矩,一点都不能给我短缺了。发银子的时候,苏克容会全程指导监督。还有,这些天抽出时间将首级的战功收一收,一个土兵首级十两银子,一个百户将官一百两银子。这些,都给我热热闹闹地将银子发出去,然后抽几人马到后头好生说说,给我造势起来,这人心,不能落下!”
“是!”叶昶应是,却有些忧虑:“只是,禀告使君。依着而今用度,光是抚恤就需要用去五万两左右,再加上这首级悬赏,这个月合计不下十万两银子。银两之数如此巨大……”
苏默看了一眼苏克容,对叶昶道:“银两的事情无须担心,苏克容会与你过去取银!”
叶昶犹疑一下,旋即便应是。
这一次,苏默可是从安彦雄手中扣出了七十万两银子。十万两银子换来五千大军围攻下的安全,这笔买卖,够值!
“使君,贵阳的情报传来了!”宋大壮将一封简报递来。
苏默迅速拆开,一目十行扫过去,神色微沉。贵阳的情况比起他想象之中更加艰难,贵州总兵张彦芳被败贵阳城下,与都司徐成名,黄运清一起自刎死在战场上。
“贵州省内的军队,都是怎么调动的?”苏默纷纷骂了一句。
这会,立在一旁的叶如松接下话:“张彦芳、徐成名、黄运清三人也是逼不得已。本来他们在铜仁、播州都是为了防备永宁宣抚司的。之前播州之乱实在太厉害了,军事中心始终就在播州这。故而,省城贵阳反倒是兵力空虚。这一次他们的注意力全部被重庆所吸引,反而想不到省内安家会在这个时候几乎同时造反。而且,还是不顾一切地要攻破贵阳。这样一来,张彦芳三人怎么能不心急,想要早些回归贵阳?只是,他们想要做的是里应外合贵阳守军解贵阳之围。但安彦雄,却是一早就在路上做好了埋伏!”
“这是围点打援!”苏默说着,他想到了安彦雄那个面带粗狂,却是心细如发的彝族大汉:“贵阳的事情且不说,其余各个屯堡的人,可都来了?”
叶如松大笑起来:“都来了!”
“随我过去看看!”苏默大喝一声:“宋大壮,给我将仪仗队亮起来,官厅见客!”
苏默借用了叶家的正厅,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首的位置上,左右两排高大硬挺的武士持枪挎刀肃立。
苏默旗下,安梓、叶如松、宋大壮、苏克容、温扬武、叶昶、叶骞皆是目光炯炯,身子笔挺。这一次,能够立下大功,叶家父子三人功劳甚大,苏默在奏报之中已经一一写下。
叶昶因是及时将募集的一千四百人悄悄通过山路进入叶家屯而补充足了叶家屯的兵力,故而被立为首功。这次苏默能够大胜,便是多亏了叶骞拿着银子招来的这些兵马。
六日攻城战中,苏默练战结合。城下刚刚集结好这些募兵,苏默便将其派到城墙上征战。所有新兵,全数都受到洗礼。
通过战争,整个叶家屯内将近三千余名民兵,虽有着良好的甲具和城防,但依然是伤亡过千。用尸骸枕籍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同样,通过这样严厉的方式,在最后使得苏默集结起了一支战斗力飞速提升的兵马。使得苏默在成功吸引了敌军全数兵马后,一举决胜决战。
第九十二章:拜服(下)
至于叶如松、叶昶,都是在七日攻防战上战功卓著之人。
而安梓几人在重夺城墙上的功劳,更是不必细表。
有了功勋,一干人坐卧之中都有了不同。尤其是面对这些畏畏缩缩的其余屯堡家族,那更是犹如高了一等。
叶如松心中欢畅无比,他完全可以肯定。这一战下来,他叶家就将一跃成为屯堡之中最为强盛的家族。
只要这次苏默的功劳簿报上去,叶家怎么也能出一个三品的武将。甚至,跟随在苏默的身后,在后续剿灭叛贼的战争下,只要再立几个功劳。
也许捞一个副总兵都有可能!
要知道,一个副总兵的含金量,那是完全超过卫所卫指挥使的。尽管品级上不相上下,但副总兵那掌握的是战兵,而卫所兵手下,能有多少可以打仗的?
这一步跳出来,他叶家就能打一个将门世家的底子出来了!
就当叶如松想着往后的美好岁月的时候,其余屯堡家族的族长也都尽数赶到了。
“云山屯陈云纯,拜见苏使君!”一名紫衣长袍的五十余老者朝着苏默作揖,神态恭敬。
而另外几名锦衣罗袖的老人纷纷朝着苏默行礼。
“天龙堡董如新,拜见苏使君!”
“杨家屯杨冬,拜见苏使君!”
“白岩屯石秀,拜见苏使君!”
“云峰堡张铭,拜见苏使君!”
……
一片片白晃晃的人头拜下,苏默却神色不动,视若寻常。这本就是应有之意,他们既然选择晚了,这个时候才来投效,苏默也不会给太多的好脸色。
“都坐吧!”苏默温颜看着众人:“今日本官寻诸位来此议事,所谓何事想必大家也都有知道了吧?”
叶如松笑着看向几人,只是这语气里头怎么都带了几分揶揄:“苏使君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可有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眼下西南大变,叛贼安彦雄领兵造反。我们身为帝国子民,就该有为国事出力之意。更何况,不要以为击败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就能高枕无忧,宋万化领兵两万就在安顺城,这几日下来,只怕又有更多的兵马来了。这些时日,我们的战斗不仅仅是为了身上那层官家外衣,还有身后的父母妻儿,亲族同胞。诸位,可要看清楚实务。莫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了啊!”
叶如松这么一份连敲带打,几家都是神色一变。
只是,苏默神色如常,也没有一点否决的意思。几名老人都是成精的人物,自然听出了这其中敲打的味道。
这会,安梓出言唱歌红脸:“其实啊,要我看大家也的确是有困难。毕竟,沙场战死的事情,总不能强制自己的儿郎去。募兵之事,还不是要看底下士卒是否愿意牺牲。使君,我看,还是我们的募兵政策没有宣传到位啊。不如,将士卒伤亡抚恤和安家银的事情都说说吧!”
苏默依言点头:“那我就说说吧。当兵怎么可能没有粮饷?这次,只要参军,可以领取安家费十两银子。平日军饷伙食,满大街都有公告,我就不细表了。但有一条,到哪儿我都能保证,任何士卒战死,发抚恤银五十两,伤残者三十两,军属每月一两银子奉养,直至子嗣成年。若是条件允许,我还会选择几个荣军农场奉养伤残军人。别的地方士卒如何悲惨我不管,但在我手里,既然是在我手下去厮杀落了伤残死亡,我就绝不会坐视不管!”
听到这里,陈云也知道再磨蹭下去就要出事了,他也纯利落得紧,干脆道:“苏使君所言,说得我惭愧不已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贵州之事,我们屯堡人哪次能够置身事外?这次,我云山屯愿意资助军粮五千石,银一万五千万两。募兵之事,我陈某愿意拍个胸脯,少了一千五百人,使君你砍下我脑袋!”
苏默脸上多了一点笑容。
其余人见此,哪里还不明白整洁所在,纷纷起身。
“正是,我天龙堡愿意出军粮四千五百石,银两一万六千两。募兵军额之事,我天龙堡有两千儿郎愿意参加!”天龙堡董如新高声说。
见这两人抢了先,其他人纷纷出言,唯恐落了最后。
“杨家屯愿意出军粮六千石,银两一万六千两,募兵军额两千两百人!”杨龙高声接下。倒是比起刚刚有些肉疼的董如新出价更高了。
“白羊屯也愿意出军粮五千石,银两两万两,募兵军额,两千人!”石秀报出了一个不高不低的数字。
云峰堡张铭目瞪口呆,这只不过是瞬息的时间,就让他落后了下来。
不得以,张铭一咬牙,高呼道:“我云峰堡也愿意出军粮七千石,银两两万两!募兵军额三千人!”
苏默畅然大笑:“好,好!”
“诸位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我这里是收到了!多谢啦”苏默一一谢过,又道:“只不过,募兵之事,这里不讲究强迫。以自愿为主,只希望大家能将这局势紧迫的情况,与家中儿郎说清楚。而且,此次我也会精选士卒,那些身体素质不达标,心性顽劣不合格的。我也不是见人就要!”
“我麾下,要的是那些为国征战,为保家乡的好儿郎。而不是要那些只为了钱粮饷银的兵油子!”苏默沉声说着:“国家有难,这些挤出来的钱粮军费,是要给那些忠于家国,勇于牺牲的好儿郎。而不是那些想占便宜,贪生怕死的垃圾!”
众人肃然,心中也悄悄松了口气。钱粮这些东西,他们本就准备拿出来报效了。之前之所以你争我夺,为的也只不过是这指挥权。
但这军额,那就心痛了。屯堡人在安顺平坝一带定居,总人口不过三十万人左右。其中适合征战的青年人口,大约是五人一丁。
也就是说,整个屯堡地区抽取壮丁的极限应该在六万人。
按照这个数字,似乎整个贵州的叛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剿灭。但实际上,抽取六万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意味着整个屯堡都将失去未来,他们的年轻一代被投入战争后,整个屯堡地区都将陷入至少二十年的衰退。就算是一战之中战争压力最为庞大的法国,那一代的年轻人也只是损失了百分之二十三。但这个比例,几乎已经将高傲的高卢雄鸡打得元气尽失,陷入了对战争的恐惧之中。
故而,苏默粗布估算。自己能够在屯堡区征招的兵丁,最适宜的数字是十户养一丁。差不少是五十比一的样子。
这样一来,苏默能够抽取到的合适兵员,数字应该在六千人,计算苏默手中眼下还有的两千余兵力,苏默这次募兵之后,将掌握住八千人的军事力量。
众人既然一个个目光热切地看着苏默,显然是认可了苏默的领袖地位。
苏默扫了一眼众人,所到之处,莫不是一个个头颅低伏,以示恭顺。稍待,苏默朗声道:“要说治理西南,所用的核心还是应该以我汉家儿郎为主。在王化未有推行之时,西南夷人可以厚待,却绝不可厚信。唯有我汉家教化深入大部分的夷人百姓,西南才真正能够稳固下来。故而,诸位身为纯正的汉家血脉,在西南之地。要懂得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啊!我们汉家的脚步,不该止步于安顺,比如水西水东、播州、云南!”
叶如松、董如新几人都是眼睛大亮。
这里没谁是愣头青不懂事的人,谁都是贵州里头有分量的人物。听着苏默这点拨,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安家造反,在所有汉人眼里,就算再怎么严重,平定也终究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这只是一种固有的心理优势,但说到底,也是汉族在这个时代自信心的问题。
故而,对于这些社会的上层,安家的造反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贵州整体层面上的利益格局的变化。
安家胜了,那当然是割据西南,汉人在此沦入地狱。
若是朝廷兵马过来平叛,那当然是安家被剿灭,这些造反的土司一个个全没好下场,什么身死族灭,实在是寻常不过的事情。那些跟造反挨着边的其余土司,更是改土归流的首要目标。
到了这个时候,改土归流来了,谁会获利?
民族上看,当然是汉家。
而贵州的汉人,除了贵阳一带,当然就是屯堡人分量足够。若是屯堡人能够在平叛战争中立下功勋,到时候改土归流后的职位,朝廷总不能不看情况地空降吧?而且,西南瘴气遍布之地,看得上眼的也没几个。
到时候,捞到好处的还不是屯堡人?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在他们跟随苏默奋战的情况下。唯有苏默,才是能够直达天听的人物,毕竟整个屯堡区出来的人能搭上中枢这根线的,几乎没有。
他们想要在日后的战争红利中分享到好处,唯有紧紧地将自己绑在苏默的战车上,为苏默冲锋陷阵,获取战功。
一念及此,所有人看向苏默的眼神都有了变化。
只有利益,才是忠诚的基础。
当这份利益掌握在苏默手上时,他们对苏默,自然不会有一丝拂逆。
第九十三章:贵乱城困(上)
【收藏可有?】
“天启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贵阳天色阴霾,满城惶恐。城外贼兵嚣张,日夜攻城。城内人心惶惶,民粮不足。唯幸官署得力,巡抚大人李枟守柔远门,巡城御史史永安御其内。使民且安息,百姓未乱。然我家中积粮不过一石七斗,解围之日杳无音信。传总兵张彦芳都司黄运清已败城外。若在围城一月,满城百姓生路何在?叹息,叹息——《贵乱实录………柳诸口述》。
贵阳,这座帝国经营西南最为核心的城市喧嚣无比,却也惨烈无比。贵阳不是繁华之地,而今却是人烟稠密之所。无他,安氏叛乱后,整个贵州的百姓,无论汉人还是夷人,都逃入贵阳躲避战乱。毕竟,就算以前再怎么闹得凶的播州杨应龙之乱,也未有攻破贵阳。似乎,这座城墙高深的贵阳城依旧那般屹立着,不会被击倒。
于是,本就不大的贵阳城一下子拥挤了起来。至少有四十万之巨的难民充斥了整个贵阳的街头。
就算在平时,怎样处理这凭空多出来的四十万人也足够让任何一级政府位置头疼欲裂。更何况还是在战争时期,怎样管理、养活这四十万人就成了贵阳城各级官署的头等大事。
但官署的在民事上的热情很快就退却了下来,当安彦雄的十万大军围城贵阳后,再也没有比生存更加紧迫的事情了。
好在,比起四川更加幸运的,是贵州巡抚还在。刚刚履历不久的李枟展现了他果断有效的手段,各级官署迅速被运作了起来。整个贵州的军政力量被迅速拨转,运行得越来越快。所有力量都被投入到了城防军事上。
分派官员,组织人手,征集粮草,筹措粮饷,联系大户,训练兵丁,鼓舞士气,弹压骚乱……
这些词汇成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城头上的战事越发惨烈,凶悍的彝兵尽管攻城手段恶劣,但随着他们攻破越来越多的城池。他们也在里头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攻城锤,比如云梯,吕公车,乃至简易投石机。甚至老旧的火炮,都让彝兵的攻城能力得到飞跃。
这样的结果,是贵阳城防形势越发恶劣。
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枟至少一半的时间坐镇在柔远门城楼上,吃喝在前线,这才稳固住了军心,在依托了贵阳更高更厚的城防优势后,终于让彝兵至始至终没有突破城墙。
城墙上的每一个动作都拨动着城内城外人的心弦,但封闭的贵阳城内中暗流也终于涌动了起来。
这不是谁在私心作祟,而是这座城市的底层里,处境悲惨的人们几乎都要活不下去了。
围城百日,也就意味着贵阳城内数十万人的消耗无法得到补充。这样巨大的人口消耗的资源是恐怖的,更何况,军事战争对资源的消耗更是一个吞金巨兽,将贵阳城内的每一滴资源都迅速地消耗了下去。
齐六子跑出了自家的小破屋,干瘦的身体上,两双眼睛诡异地亮了起来。这个时候,是深夜,是贵阳城最为静谧的时候。
战争时期施行的宵禁让所有人都无法在城内通行,但凡事总有例外。
比如齐六子,这个生活在贵阳城内的地痞,一株带着不轻毒性的毒草,总是能找到一丁点不多的养分生存下去。
齐六子的身体很干瘦,行动也有些不如往日灵活。但他却更加庆幸,至少,比起棚屋里头那些倒头睡在床上的其他难兄难弟而言,他好歹只是干瘦,也有奔跑和动脑筋的力气。
但那些难兄难弟,却早就是一个个饿的头晕乏力,身体浮肿。看着倒不是干瘦,只是大腿上一按便是一个坑,整个人双眼迷茫在那,犹如一只发胀要死的病猪。
贵阳真的是太困难了,尤其是对于这些居于底层的百姓而言。他们没有门路和关系,也没有存粮和金银财宝。在围城过去了不到半个月后,大多数百姓家里头就没有吃的了。他们不得以只能拿出数十年的微薄积蓄,找到黑市,用几十年的积蓄去买下也许只能苟活十几天的食物。
贵阳城黑市里头,就算是腐烂大半有些发霉的米,那也是要二十两银子一石的。至于上等的存放完好的精米,也许三十两银子能够买到一斗。
在围城里,资质颇佳的黄花大闺女一斗米就能带进房子里任你在她身上为所欲为,而绝不用担心她会跑掉或者乱说话。因为,她们只会盯住你的粮袋子。
高门大户还有积存的粮食,但寒门百姓早已难以存活。
如齐六子这等在社会底层上挣扎求生的,更是太多太多。如那些流民,至少四十万之巨的数目使得整个贵阳城资源的消耗速度攀升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除了少数在贵阳有亲友可以投奔的外,大部分的流民要么倾尽所有寻一处苟活之地,要么待家财耗尽后流落街头等死,亦或者进入军队过着不一定活到明天的日子。
贵阳的围局就这样地逼迫着底层里头各种阴暗涌动。而今日,齐六子在自己的这片坊区里头悄悄地奔跑着,躲避着巡城士卒的目光。
负责巡城弹压骚乱的史永安显然深得李枟真髓,但凡有骚乱,便果断弹压,动辄杀人,从不手软。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