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韧看了李傕一眼,心想,我表面上再争取一下,以后就算李傕要怪罪,也不好怪罪我。焦韧深吸口气,道:“宣公子,李将军毕竟是董相麾下的大将,您这样让他留在监牢中,恐怕会横生事端。”
  此话一出,李傕看向焦韧的眼神中,便多了一丝赞赏。
  这个死胖子,倒也会说话。
  刘宣眼眸骤然一冷,眼睛就这么盯着焦韧,一动不动。那神态,令焦韧心中发毛,焦韧再也坚持不住,连忙道:“是,下官马上就走。”
  “走,快走!”
  焦韧看了李傕一眼,转身就离开了。
  刘宣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距离事情闹大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焦韧刚出了牢房,回到县衙歇了口气,县丞急匆匆的冲了进来,大声道:“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妙了,县衙被堵住了。”
  焦韧心中有气,听说有人敢堵住长安县衙,一巴掌就排在案桌上,大吼道:“哪些刁民,竟然敢堵在长安县衙门口,嫌活得不耐烦了吗?”
  县丞身体打哆嗦,道:“大人,来堵住县衙的人,是朝廷的官员。有司徒王允、左中郎将蔡邕,还有太尉马日磾、太仆赵岐、尚书令士孙瑞、御史中丞皇甫嵩等人,全都到了衙门外。”
  轰!
  焦韧的脑中,登时就一片空白了。
  娘啊,来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名震当世的人。任何一个人的官职,都远超他这个小小的长安县令,可现在这一堆的猛人到了县衙外,太恐怖了。
  县丞继续道:“大人,这些人当中还有北海相孔融,是他串联的。”
  焦韧咽了口唾沫,道:“他们是为了刘宣吗?”
  “是!”
  县丞回答一声,面色惶恐。
  焦韧闻言,眼前一阵失神,彻底失去了焦距。一阵恍惚后,焦韧才恢复了过来,哆嗦着身体想站起身,但双腿发软,老是站不起来。
  “扶我起来!”
  焦韧吩咐一声,在县丞的搀扶下,晃晃悠悠的站起身,往县衙门口行去。
  此刻的焦韧,终于明白了过来。
  为什么刘宣不出狱?
  原来刘宣早已经知道了情况,知道朝中的官员会闹事。他不出狱,就是故意要把这件事闹大。他想到昨天李傕见到刘宣时,刘宣说早就等着李傕了。
  由此看来,刘宣进入监狱开始,计划就启动了。
  每一步,都在刘宣的算计中。
  焦韧的心中一团乱麻,但他又不得不仔细的考虑,必须把这件事处理好,否则他的顶上官帽保不住,甚至小命都可能保不住了。


第148章 齐聚丞相府

  丞相府,书房。
  一个身材魁梧高大,体格壮硕如牛,面容粗犷,颌下满是络腮胡,眼神霸道凌厉的人,正襟危坐。
  此人,赫然是丞相董卓。
  他端坐着,身旁站着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人。
  中年人面容俊朗,眼眸狭长,嘴唇细薄。他眯上眼睛的时候,给人一种阴冷如蛇的感觉,仿佛是一头隐藏在洞中的毒蛇。
  此人名叫李儒,董卓的心腹谋士。
  董卓张嘴喝了口酒,很不经意的问道:“文优,本相听说刘宣被下狱了,这事儿是李傕操办的,现在处理得如何了?”
  李儒摇头道:“办砸了!”
  “嗯!”
  董卓斜眼一扫,眼中流露出一抹不喜。
  办砸了?
  李傕这个废物!
  李儒神色平静,继续说道:“李傕指使了长安县令焦韧,让他污蔑刘宣杀人,将刘宣下狱。这事儿本身是污蔑,站不住脚。而且李傕去提审刘宣时,本意是想让刘宣认罪,打压刘宣。可到了最后,李傕反而被刘宣拿下了,焦韧也被刘宣吓得不敢动弹。”
  “废物!”
  董卓眼眸眯起,哼了声。
  “报!”
  忽然,一名侍从快速的跑了进来。他向董卓行礼后,然后站在李儒的身旁,低语了几句话。
  顷刻间,李儒面色骤变。
  “下去吧!”
  李儒摆手,让侍从退下。
  董卓问道:“文优,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儒拱手回答道:“回禀丞相,司徒王允、左中郎将蔡邕、太尉马日磾、太仆赵岐、尚书令士孙瑞、御史中丞皇甫嵩等人,一起去长安县衙了。此事,闹大了。”
  董卓的眼中,升起了怒火。
  这么多的官员一起去县衙,事态已经失去了控制。
  董卓问道:“贤婿,此事你看如何?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李儒想了想,回答道:“回禀丞相,这么多的朝廷官员,任何一个在朝廷中,都是有相当大影响的。现在全部去了长安县衙,焦韧肯定抵挡不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起去,显然是早有打算的。”
  “根据探听到的消息,孔融也在其中。”
  “显然,这是孔融运作的。他找了朝廷的官员,一起去施压。”
  李儒眼眸凝重,说道:“这么多人去,焦韧不敢动弹,刘宣肯定被带出来。只是李傕还在刘宣的手中,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下一步,他们肯定会来到丞相府,请丞相主持公道。”
  董卓沉声道:“意思是,还得本相来给李傕擦屁股?”
  李儒说道:“这些人联合,自然要逼迫丞相处罚李傕。李傕是丞相的爱将,李傕有了问题,这就表明可能是丞相授意的。丞相最后惩罚了李傕,无异于扇自己的耳光。”
  “混账!”
  董卓大怒,杀气腾腾的道:“看来,他们嫌本相的刀不够锋利啊。”
  遇到了事情,董卓便想大杀一通。
  杀干净了,就没人敢和他做对了。
  李儒吓了一跳,连忙劝说道:“丞相且慢,如今各路诸侯都有人来替天子祝寿。在这个关键时刻,丞相大开杀戒不合适。”
  董卓压下怒气,问道:“你说怎么办?”
  李儒想了想,回答道:“这件事的根结还在焦韧身上,在下认为只能弃卒保帅,舍弃焦韧,保全李傕。事情闹了这么大,必须有一个说法才行才能平息。”
  董卓明白了李儒的意思,问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显然,董卓不愿意吃亏。
  李儒沉默下来,仔细思考事情的解决之法。
  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两全其美的解决之法。毕竟这件事一开始,李傕就做得太差,露出了太多的破绽和把柄。如果李傕一开始设计好,让刘宣真的杀了人,而不是污蔑刘宣,事情就简单了。
  现在的情况,却是难以扭转。
  李儒虽然有通天的智慧,面对猪一样的队友,也难以扭转局面。
  李儒摇头道:“丞相,这次的事情只能这么办。想从其他方面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只能舍弃焦韧,抱拳李傕。”
  董卓脸色变得难堪起来,不耐烦的道:“你看着办。”
  “诺!”
  李儒拱手,便转身退出了。
  ……
  县衙,孔融、王允等朝廷一众官员,全部齐聚此地,堵在了大门口。
  一众人,气度俨然。
  仅仅是站在门口的气势,就令县衙的衙役大气不敢出。焦韧和县丞急匆匆的出来,看到了一众官员,连忙行礼。
  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他惹不起的,他只能当乖孙子。
  王允作为牵头的人,一步迈出,沉声道:“焦韧,刘宣在何处?”
  焦韧回答道:“在牢房中。”
  “混账!”
  王允喝骂了一声,道:“你身为长安县令,污蔑北海世子,污蔑皇室宗亲。这件事,老夫会上奏天子,请天子定夺。现在,前面带路,去牢房。”
  “是!”
  焦韧不敢反抗,连忙走在前方带路。
  一众人,很快来到了牢房中。
  来到刘宣所在的牢房外,王允见到了刘宣和李傕,他挥手道:“打开牢房。”狱卒打开了牢房,刘宣带着李傕走出来,在孔融的介绍下,刘宣一一向朝廷中的官员行礼。
  互相认识后,王允盯着李傕,冷冷说道:“李将军,你指使焦韧污蔑刘宣,这件事,必须给个说法。我们现在就去丞相府,请丞相断个公道。”
  刷!
  李傕的脸色,变得苍白了起来。
  去了丞相府,他必定会令董卓丢脸,到时候他肯定会被惩罚的。然而,众人气势汹汹,他已经被架了起来。尤其是刘宣这么的凶残,他若是不走,恐怕更要备受折磨。
  李傕道:“我去!”
  王允点了点头,挥手便带着众人往外走。
  刘宣回头看了史阿一眼,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离开了。刘宣现在得把他自己的事情处理好,然后才有时间来处理史阿的事情。
  一行人出了县衙,浩浩荡荡的直奔丞相府。
  半路上,百姓震惊。
  熟知王允、杨彪、蔡邕等人的官员,看到这么大的阵仗,也是吓了一跳。
  众人来到丞相府,便派人上前通报。侍从去通传后,很快就出来了,带着王允、蔡邕、孔融等人,往大厅中行去。
  来到大厅中,董卓却还没有来。
  众人站在厅中等待,足足过了一刻钟后,大厅外才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哈哈哈,今天是怎么了,朝中重臣,都一起来丞相府了。”
  人未到,董卓的声音已经先传入了大厅中。紧接着,董卓大步走了进来。在董卓的身后,还跟着嘴角噙着笑容,眼眸微微眯起的李儒。
  董卓一进入厅中,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第149章 老谋深算

  董卓挥手示意众人落座,他目光盯着孔融,黑黝黝的眼眸中,掠过一道冷芒,沉声道:“孔相,经年不见,你还是很活跃哟。”
  孔融拱手道:“再见丞相,融也倍感荣幸。董相现在,也一如既往的精神啊。融年纪更小,却早生华发,可惜啊。”
  董卓轻笑,眼中笑意灿烂。
  孔融仍是一如既往的牛脾气,还是这么的不听话。
  他的笑容中,令人感觉到了一股森寒之气。
  董卓话锋一转,看向王允道:“王司徒串联这么多的官员,打算威逼本相吗?”
  王允拱手揖了一礼,道:“回禀丞相,下官不是串联,也不敢威逼丞相。下官只是和其余官员谈到了北海世子刘宣的遭遇,诸公都义愤填膺,才一起来请丞相主持公道。丞相是朝廷柱石,朝中官员遇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丞相。所以,我等才一起来了丞相府。”
  董卓微微颔首,这话听着还不错。至少王允这老小子的态度还不错,这也是董卓对王允颇为礼敬的原因。
  董卓扫了众人一眼,问道:“谁是刘宣?”
  “小子刘宣,拜见丞相。”
  刘宣拱手揖了一礼,神色尊敬,全无锋锐气息,仿佛是一个懵懂少年。给人的感觉,相当的憨厚朴实。
  董卓笑了笑,道:“好一个年轻才俊!”
  刘宣道:“丞相谬赞了。”
  董卓嗯了声,然后便不再和刘宣搭话。他看向王允的眼神,问道:“王司徒,你等来丞相府,究竟是为了什么?”
  王允回答道:“李傕指使长安县令焦韧,污蔑刘宣杀人,此事必须要有一个公道。”
  董卓微微点头,再看向李傕,沉声道:“稚然,你当真指使了长安县令污蔑刘宣吗?”他的眼眸中,一抹寒光掠过。
  李傕站在下方,感觉到一抹森冷。
  作为董卓的心腹,董卓有任何的举动,李傕都能明白。
  这,也是他深得董卓器重的原因。
  董卓的举动,他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李傕一步站出来,抱拳道:“回禀丞相,末将奉公守法,从未做过指使长安县令污蔑刘宣的事情,这件事纯属污蔑。”
  当着众人的面,李傕反悔了,咬死了没有指使焦韧。
  王允大怒道:“李傕,你简直是无耻。昨天做的事情,今天怎能如此厚脸的推翻。”
  这时,李儒站了出来。
  李儒眼睛微微眯起,眸子中闪烁着寒光,道:“王司徒,说话要讲究真凭实据。您是朝中有数的重臣,是明理的人,不能污蔑李傕。否则传出去,就不好听了。”
  刘宣看到了李儒,要一步站出来,却被王允伸手阻止。
  王允拱手道:“郎中令这话,不妥当。既然李将军从未指使长安县令焦韧,那为什么李将军昨天夜里,会出现在监牢呢?甚至李将军还留在牢房,实在是怪事,太令人怀疑了。”
  李儒微笑道:“王司徒既然有怀疑,那就辩一辩。正所谓,理不辩不明。越是辩解,越是清晰。来人,请长安县令。”
  刷!
  王允的脸上,忽然有了一丝动容。
  长安县令来了!
  李儒,果然不简单,竟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症结所在。
  此时的王允,眼神肃然。
  李儒望着面露一丝焦急神色的王允,嘴角抿着一抹笑容。
  王允这人,城府很深。
  可就算是如此,也得被他算计。
  不多时,胖乎乎的焦韧走了进来。他进入厅中,恭敬的向董卓及朝中的官员行礼。
  李儒笑眯眯的盯着焦韧,道:“焦韧,关于审问刘宣一事,你如实的道来。如若有半分虚假,本官砍掉你的狗头。”
  “是,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焦韧微躬着身子,这样的动作,令他相当的难受。
  李儒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焦韧回答道:“回禀郎中令,事情是这样的。”
  “前天中午,下官接到了衙役禀报,说城西出了杀人命案。下官审查后,根据当时在场的人描述,让让勾画了画像,然后派人搜寻。”
  “卑职想着尽早破案,就一直带着衙役守在城门口,仔细查看进出城门的人。”
  “因为考虑到,杀人犯可能故布疑阵,或许会出了城,然后再入城,洗脱掉自身的嫌疑,所以下官仔细的严查。”
  “恰好,宣公子从马车上下来,和画像有些吻合。”
  “下官又不认识宣公子,不知道宣公子是第一次来长安,所以下官带着十余名士兵包围了宣公子。”
  焦韧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继续道:“因为宣公子有误会,才让李傕将军从城楼上调遣士兵抓捕刘宣。”
  “这件事,也的确是卑职失职,能力不足。”
  “卑职查不出踪迹,又知道了刘宣的身份是北海世子,有些畏惧,所以就请李将军出手。所以,才有了李将军昨夜提审刘宣的事情。”
  焦韧叹息一声,道:“哪知道在审问是,刘宣竟然突然发难,反过来抓了李将军,胁迫下官,把李将军扣押在牢房中。到了今天,李将军才得以获救。”
  焦韧的一番话,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逻辑上,变得严密起来。
  焦韧说拿着画像在城门口等待,恰好碰到了刘宣,这说得过去。刘宣是第一次来长安,而焦韧担心罪犯再混入城内,守在城门口,也有了解释。
  一切的情况,都圆回来了。
  王允看了李儒一眼,神色中带着一丝震惊。
  这么短的时间,李儒就勒令焦韧改口,还改变了口风,果然不简单。
  此人,不愧是董卓的第一谋士。
  董卓的脸上挂着笑容,虽然李傕丢脸了,但焦韧一改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反而有倒打一耙的意思,他心中的一丝郁结,也稍稍缓解了。
  董卓面带笑容,很是得意,问道:“王司徒,虽说刘宣被污蔑,但焦韧的出发点,终究是好的。本相也知道刘宣是第一次来长安,是不可能杀人的。不过,也不能怪长安县令。毕竟,他有他的责任。”
  李傕恭敬站着,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终于,翻身了!
  王允看了李傕一眼,再看李儒,微笑道:“郎中令,老夫既然来了,自然有一定的证据。不过,还得稍等片刻才行。”
  此话一出,李儒眉头一挑。
  情况,似乎不妙。
  李儒盯着王允,似乎在琢磨,王允有怎样的证据来证明。
  刘宣站在王允的身后,嘴角噙着一抹笑容。
  王允此人,果然老谋深算,太不简单。
  在他的计划中,刘宣就是要把事情闹大,闹到丞相府请董卓处理,让董卓必须处罚李傕。刘宣早已和孔融交代了事情,但也只是到大闹丞相府这一步,没有算计李儒,也没有考虑焦韧会忽然站出来。
  没想到,王允参与计划后,已经有了布局。
  顺势,把李儒算计了进去。


第150章 刘宣的应对

  李儒问道:“王司徒有什么证据?”
  王允面带笑容,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封书信,拱手道:“证据在此,请丞相阅览。”
  这一刻,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允身上。
  董卓道:“拿来。”
  李儒走上去接过书信,然后恭敬的递到董卓手中。
  董卓拆开后,快速的浏览了一遍。把书信看完后,董卓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李傕一眼,眸子中满是怒火。他又看了第二封书信、第三封书信,全部的书信看完后,看向焦韧的眼神,已经是杀意升起。
  “混账!”
  董卓一把扔掉了手中的书信,他一发怒,众人都感受到一股巨大压力。
  李儒弯下腰,捡起来看了,心中轻叹。
  书信中的内容,是李傕和焦韧来往的信件。每一封书信,都是李傕让焦韧帮忙的事情,甚至囊括了焦韧完成后,李傕给予焦韧什么好处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李儒捏着书信,冷冷道:“王司徒好手段,这样的书信都能拿到。”
  信上的字迹,是李傕所为,李儒肯定了。
  书信,也的确是真的。
  只是李儒心中,却思考着应对的计策。
  王允说道:“郎中令谬赞了,这些书信也是县衙官员主动提供的,不是本官手段如何。说到底,还是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事情,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此刻的李傕,却是傻了眼。
  自己写给焦韧的书信,焦韧这死胖子竟然没有焚毁,而是存留了下来。
  可恶啊!
  更严重的是,王允竟然拿到了书信。
  焦韧此刻跪在地上,脑中也是一片空白,心中彻底慌了神。他和李傕来往的书信,是他自己亲自藏起来的,事成后用来找李傕兑现承诺的。藏匿的地点,只有他一个人知晓,可偏偏王允却拿到了,真是太古怪了。
  李儒盯着王允,脑中快速的转动着。如果否认王允提供的这封书信,说成是伪造了李傕的字迹,王允会怎么应对呢?
  哼,不管如何,不能承认便是。
  李儒思考一番后,决定死不承认,就说道:“王司徒说这封信是李傕书写的,有何凭证呢?只要熟知了李傕的自己,我也可以找人撰写一封书信,说是李傕写的。仅仅是这封信,不足为凭。”
  王允闻言,皱起眉头。
  李儒的这话,却是耍无赖了。他预料到了李儒会有应对的手段,所以昨天晚上就有了动作。可李儒如此的无赖行径,让王允觉得棘手。
  对方要执意不承认,他能怎么办?
  太无耻了!
  王允绷着老脸,看着此刻又放松的李傕,倍感乏力。
  刘宣看到后,心中摇头。
  王允的确是老谋深算,但王允手中力量不足,遇到了这样耍无赖的事情,有理也被说成无理,说道理根本说不通。
  他看着李儒,一步站出来,拱手道:“丞相,下官有话说。”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刘宣身上。
  董卓挥手道:“但说无妨。”
  刘宣拱手回了一礼,然后又面向李儒,道:“如果王司徒说和李傕没有来往,不知道他的字迹,郎中令肯定不信,也会否认。所以在下不提书信,仅仅是凭借焦韧的说辞,以及昨天发生的事情,来细说其中的漏洞。”
  李儒道:“洗耳恭听!”
  王允目光也看向刘宣,他听孔融说刘宣能力出众。
  到底如何,正好可以看看。
  刘宣神色平静,不急不缓的道:“李傕和焦韧抓捕在下的这件事,漏洞至少有五点。”
  “第一,按照焦韧的说法,当场抓捕在下的时候。焦韧不认识在下,但李傕不认识吗?焦韧不知道我是第一次来长安,难道李傕不知道吗?”
  “既然知道了我,为何要执意抓人?”
  “第二,焦韧带去的衙役,没能成功。之所以成功,是李傕带着数百士兵威胁,最后才抓住了我。但李傕明知我不是犯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件事摆明了是两人串联的。”
  “第三,我一直和孔相在一起。孔相可以证明我无罪,为什么焦韧不询问?”
  “第四,就算我被抓了,也应该是焦韧提审。即使焦韧请李傕帮忙,但李傕也无权提审。这叫什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第五,杀人命案,只抓了嫌疑人,但被杀一方的证人及死者讯息全然没有。证人是谁?完全可以把人喊来对峙,就可以解决的,可还是没有。这命案,是真是假?”
  刘宣一口气说了五点漏洞,李儒的面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给焦韧的说辞,已经是自圆其说。没想到,刘宣还是找到了这么多的漏洞,说到底还是李傕做事不密。
  其他官员看向刘宣,都微微颔首。
  果然,此子不简单。
  董卓看向刘宣,眼眸中有着审视的神色。这个小子的确不简单,口齿伶俐,而且还能把李傕折腾成这样,有点本事。
  刘宣又看向董卓,道:“丞相,关于在下被抓一事。下官认为,这肯定不是丞相的授意,而是李傕个人对我的报复。”
  “其原因,是因为李傕去北海国传达命令时,和我有了纠葛。”
  “李傕怀恨在心,才有今日之事。”
  刘宣神色笃定,道:“我认为这是李傕公报私仇,焦韧助纣为虐,更是有罪。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是李傕和焦韧策划的。”
  一番话撇开了董卓,给了董卓的台阶下。
  紧张的气氛,又稍稍和缓了。
  “哈哈哈……”
  董卓听了后,忽然大笑了起来。张狂肆意的笑声,在大厅中回荡着。好半响后,董卓才说道:“好一个刘宣,好一张利嘴。”
  刘宣微笑道:“丞相谬赞了。”
  董卓思考了一番,沉声道:“李傕公报私仇,罢免官职。鉴于其也是有功于社稷之人,让他担任丞相府门岗,为本相守门一月,以作惩戒。长安县令焦韧,滥用权柄,罢免官职,永不录用。李傕、焦韧,你们可心服?”
  “末将(下官)心服口服。”
  李傕和焦韧听了后,同时开口回答。
  董卓又问道:“王司徒、刘宣,是否满意本相的处置?”
  “多谢丞相。”
  王允和刘宣拱手道谢,两人都明白能到这一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要涉及到董卓,要让董卓颜面扫地,肯定不可能。
  万一董卓发飙了,就得不偿失了。
  能卸掉董卓的下马威,卸掉李傕的事情,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第151章 通权达变

  事情圆满的解决了,王允带着孔融、蔡邕等一行人离开了丞相府。李傕成了守门的人,焦韧被罢黜官职永不录用,两人也是灰溜溜的退下。
  大厅中,只剩下董卓和李儒。
  董卓黑着脸,他虽然报全了颜面,但毕竟输了一筹,显得有些不高兴。看着李儒,董卓问道:“文优,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儒并未回答,反而道:“丞相认为刘宣如何?”
  董卓道:“通权达变!”
  四个字的评价,可谓相当的重视。
  董卓带兵掌控了朝廷,执掌朝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可以说,董卓就是隐形的皇帝,他才是朝堂上真正的主宰。
  在董卓眼中,蔡邕名气很大,招揽蔡邕,提拔蔡邕,是为了彰显他礼贤下士的风度。但事实上,董卓对蔡邕的评价也仅仅于此,只认为蔡邕是一个有些才华的读书人。
  杨彪、马日磾之流,入不了董卓眼界。
  唯一的,就是王允。
  在董卓看来,王允能隐忍,够圆滑,更有足够的名望和能力,颇为不错。可王允也有致命的缺点,清高自傲。他看得上的人,自然是和颜悦色,看不上的人爱理不理。
  刘宣有王允的优点,却没有王允身上的沉疴缺点。
  所以,董卓给了‘通权达变’的评价。
  李儒点头道:“刘宣弱冠之年,能将李傕玩得团团转,更进退得当的令丞相不得不处罚李傕、罢黜焦韧,此子的能为不简单。今天的关键,就在于刘宣。倘若没有刘宣,王允一行人,又只能吃了哑巴亏。”
  顿了顿,李儒又说道:“刘宣除了能力之外,还是北海世子,是皇室中人。他有此能力,再加上王允、杨彪、孔融等人的帮衬,前途不可限量。”
  董卓道:“这等人才,不能为小皇帝所用,不能被王允等人左右。他必须掌握在本相的手中,为本想所用。”
  李儒笑道:“丞相爱才,这是刘宣的福分。丞相想拉拢刘宣,卑职就绸缪一番。”
  董卓微笑道:“辛苦贤婿了。”
  ……
  刘宣跟着王允一行人离开了丞相府,来到司徒府。
  厅中,众人落座。
  王允神色欢喜,微笑道:“今天圆满的解决了刘宣一事,并且李傕被贬斥,焦韧被罢免,可谓是一大喜事。”
  马日磾摇头道:“还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王允道:“有何不足?”
  马日磾道:“刘宣证明了李傕和焦韧的罪证后,不该给董卓台阶下,应该趁势而上,要求董卓彻查到底,并且让董卓严惩李傕和焦韧,而不是小惩大诫。这一次,他也仅仅是罢免了李傕的官职让他守门,而焦韧也只是不录用而已。”
  马日磾看向刘宣,语重心长的道:“最后的时候,你不该妥协的。”
  一句话,顿起波澜。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宣身上。
  王允心中自有想法,却问道:“世子是怎么想的?”
  刘宣拱手回礼,回答道:“董卓执掌朝政,朝廷大全在他的手中,长安城内外士兵,也被他掌控。谁都无法否认,董卓可以颠倒黑白。”
  “董卓理亏,给他一个台阶下,便既可以惩戒李傕,又可以罢免焦韧。”
  “同时,董卓也能接受。”
  刘宣神色认真,缓缓道:“在董卓理亏的情况下,尤其是他罢黜了焦韧,诸公完全可以借机谏言,选择一个终于朝廷的官员担任长安县令。”
  “长安县令官职不高,却是朝廷中枢之地,关系重大。”
  “借此机会拿下了这一官职,对朝廷来说,对诸公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
  “在下认为,我们考虑的重点,不在于是否让董卓难堪了,是否让董卓丢脸了,是否给了董卓台阶下。而是要通过这件事,为朝廷获取了一点力量。”
  “如此,诸公乃至于朝廷,乃至于大汉的江山,才能一步步往好的方面发展。”
  刘宣一副沉重神色,道:“反过来说,诸公和董卓死磕,和董卓硬碰硬。最终的结果,董卓有分毫损失吗?”
  “没有,董卓不会有分毫的损伤。反倒是诸公,会因此丢掉官职,甚至是丢掉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