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升米、五十钱。
  这对普通的百姓来说,是相当厚重的报酬。
  朱岐咽了口唾沫,道:“官爷,这是真的吗?真的运送沙土能换钱?”
  士兵不屑道:“靖王说过的话,有虚假的吗?”
  朱岐讪讪一笑,忍不住搓了搓手道:“官爷,容老朽再多嘴问一句。这一次,运送十石沙土到预定的位置,得到了钱和米,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吗?”
  士兵脸上有着不耐烦神色,呵斥道:“再说一遍,不论青壮老弱,都可以参加,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换钱。你们村子愿意前往的,可以收拾行囊去县城。不愿意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耽搁时间,老子还得去下一个村落。”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
  朱岐拱手作揖,脸上尽是笑容。
  等传话的两名士兵离开了,朱岐转身面相村子,大吼道:“村子的人,全部出来。”
  一声大喊,家家户户中走出一个个青壮男子。
  所有人聚集后,人瞬间多了起来。
  朱岐看向所有人,眼神肃然,正色道:“刚才传话的士兵说,靖王征召百姓前往县城掘土构筑堤坝。”
  “每十石沙土,可以换一升粟和五十钱。”
  “现在,老夫也不知道真假。但这件事不容耽搁,因为一旦晚了一步,就会错过机会。所以咱们村的人,留下十个老人看守村子,其余的人带着车、麻袋、锄头等,随我前往平原城。”
  朱岐目光深沉,说道:“我们抵达了县城,先派一个人去试一试,看看情况。”
  “如果不妥当,我们马上撤回来。”
  “如果妥当,我们就留在县城外赚钱、赚粮食。”
  朱岐声音略微高亢,兴奋的说道:“如今已经进入九月,收取的粮食已经全部入库。留在村子也没什么事情,出去赚点粮食和钱补贴家用,也是不错的。”
  众人闻言,全都赞同朱岐的话。
  当即,朱岐吩咐了下去。
  不到一刻钟,所有的村民在村口集合,人数约有百余人。
  朱岐嘱托留守的人看好村子,带着百余乡亲,浩浩荡荡的朝平原城行去。在朱岐带着一百乡亲赶赴平原城时,路上遇到了其他村落的无数百姓。
  所有人,都是为了钱和粮食来的。
  无数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朝平原城外汇聚,浩浩荡荡,密密麻麻。无边无际的百姓汇聚,抵达了平原城外,声势浩荡。
  ……
  城南,城楼上。
  刘备身着甲胄,要悬双股剑,一身戎装。
  他面容肃然的站在城楼上,盯着城外,脸上有着疑惑神色。因为平静的城外,有无数的百姓汇聚。
  刘备看向一旁的田丰,沉声道:“元皓先生,大量的百姓在城外汇聚,刘宣打算做什么?”
  田丰望着城外,也是眉头皱起。
  这一幕,他也很惊讶。
  思索了片刻,田丰说道:“玄德公,在下也无法料定刘宣的打算。”
  顿了顿,田丰说道:“刘宣摆下了围三阙一的阵势,又安排人驻守在冀州通往平原城的关卡,甚至派人搅乱人心。除了这些,刘宣什么都没做,如今百姓汇聚,应该是刘宣准备的计谋。其中关键,难以推测。”
  刘备说道:“莫非刘宣要驱赶百姓攻城?”
  田丰摇了摇头,不赞同刘备的说法。
  刘备道:“先生认为不可能?”
  田丰点了点头,解释道:“第一,刘宣是北海靖王、大汉皇叔,这一身份,令他不能肆无忌惮的行事。如果刘宣真的驱赶百姓攻城,对他的名望影响太大。”
  “第二,驱赶百姓攻城,根本无济于事。”
  田丰眼神凝重,道:“我料定刘宣不可能攻城,只是刘宣到底要做什么,难以推测。目前来说,可以肯定的是,刘宣必有所图。”
  刘备眼眸凝重,静静看着。
  此时,城外有一队士兵冲了出来。
  这一队士兵出现,百姓退让,而士兵迅速前进,在距离城楼七十步外的位置划线。士兵划线后,就有组织百姓的将领下令,让百姓运送泥土。
  一声令下,百姓行动了起来。
  无数的百姓分散开来,前往挖掘泥土,再朝划定的区域运送泥土。
  十石沙土换取钱财和粮食,兑换钱和粮食的地点,位于城外。
  浩浩荡荡的百姓行动,形成震撼景象。
  刘备看到了后,皱起眉头道:“元皓先生,从百姓的举动看,刘宣征调百姓是为了构筑高台或者修筑高地。”
  田丰盯着许久,摇了摇头道:“不应该是构筑高台,如果是构筑高台,不会调集这么多的百姓。外面太多百姓了,范围太广阔了。”
  刘备道:“那他要做什么呢?”
  田丰回答道:“暂时未知,再等一等就能判断了。”
  两人站在城楼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城外的百姓昼夜行动,不断的运送。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一条绵长的堤坝雏形构筑起来。这一条堤坝贯穿城南,涉及到城西和城东。
  刘宣坐镇后方,看着构筑起来的堤坝雏形,脸上笑容灿烂。
  这一次修筑堤坝,百姓近万人。
  虽然是近万百姓,但在刘宣的眼中,相当于一万百姓一万兵。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万百姓,等同于一万精兵,帮助刘宣为破城做准备。


第425章 好处

  换粮的地点。
  大批士兵驻守在此,把囤积在此的粮食和钱发放下去。
  因为有士兵维持秩序,百姓并未出现混乱情况。
  刘宣带着郭嘉,四处巡视。
  郭嘉看着无数百姓兴高采烈的运送沙土,又看着无数百姓满面笑容的领走粮食和钱财,道:“殿下,短短三天时间,消耗好了九亿钱,粮食也用了一万多石啊!”
  刘宣说道:“意料中的事情。”
  郭嘉继续道:“最重要的是,搬运沙土可以换钱的消息传开后,平原县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兴奋了,都在源源不断的朝平原城赶来。时间越往后,聚集的百姓越多,消耗的粮食和钱财就越多,我们的负担会很大。”
  粮食和钱财带来的负担,郭嘉也有些担忧。
  刘宣笑了笑,不以为意。
  这样的损耗,他承受得起。
  刘宣自信说道:“如今刚刚秋收了,我们的粮食不成问题。至于钱财,后方能跟上。兄长你看,在百姓的帮助下,短短三天,堤坝的雏形已经铺筑了起来。”
  “修筑的堤坝,宽度近七丈,如此宽厚的堤坝修筑起来,只要天降大雨,上流的河水暴涨,平原城周围必定陷入泥沼。”
  提及大雨,刘宣满是期待。
  堤坝的修筑,就是为了等待大雨的道来。
  刘宣继续道:“平原城的地形北高南低,而平原城周围较为平坦。一旦河水暴涨,修筑起来的堤坝,将成为攻城的利器。不费一兵一卒破城,兄长,还有什么不值呢?”
  “虽说贾军师的计谋霸道,但也有足够的好处。”
  “第一,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藏富于民。通过修筑堤坝,让百姓能挣钱养家。”
  “第二,通过修筑堤坝收拢民心。上万的百姓人来人往,口口相传,百姓知道了我,对我印象必定大为改观。”
  “第三,削弱刘备的影响力。”
  刘宣眼神期待,道:“种种好处,不可胜数。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郭嘉笑道:“这么说起来,的确不错。贾军师之谋,端的厉害无比。”
  刘宣道:“你也不遑多让!”
  郭嘉哈哈一笑,神色自信。
  贾诩有贾诩的手段,他郭嘉也有自己的谋略,各有所长。
  两人巡视了一圈,就回营去了。
  自从开始修筑堤坝,刘宣就把军队的大营搬迁到城外扎营,方便管理。同时,也能随时应对,避免堤坝遭到刘备袭击。
  ……
  城楼上,刘备、田丰望着城外,眼神凝重。
  刘备肃然道:“元皓先生,外面修筑起来的道路,几乎有城楼的宽度。刘宣修筑道路,莫非是打算借助投石车来轰炸城楼?”
  田丰摇头道:“不像!”
  刘备道:“那是什么?”
  田丰眼中神色晦暗不明,竟是沉默了下来,渐渐的,田丰的表情更是凝重。
  刘备善于察言观色,问道:“元皓先生想到了什么?”
  田丰道:“刘宣修筑的可能是一条堤坝。”
  “堤坝?”
  刘备没有明白过来,问道:“刘宣修筑堤坝做什么呢?”
  田丰说道:“水淹平原城。”
  刘备身子一僵,但下一刻,他就笑了起来,脸上更是流露出不信的神态,说道:“元皓先生,这怎么可能呢?我不相信的。平原城的地势虽然呈北高南低,但平原城周围的河流并不湍急。就算刘宣在上游构筑堤坝,再掘开堤坝放水,也不可能水淹平原城。”
  田丰道:“如果天降大雨呢?”
  刘备道:“不可能吧!”
  在此时,刘备的心中有些动摇了。天象变化,不可以常理度之。
  田丰沉声道:“天象并非不可测,而刘宣更是不可以常理度之,他麾下更有能谋善断之人。刘宣敢这么做,自然有办法引水。是等待天降大雨,还是决堤放水,我们无法推测,但可以肯定,堤坝的作用,绝对是水淹平原城。”
  刘备说道:“那我们怎么办?”
  田丰道:“久守必失,最好的办法是马上突围,撤出平原城。只要玄德公放弃,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不可能!”
  刘备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一旦撤出平原城,他就要带着田丰前往袁绍的麾下,再次寄人篱下。而他带着士兵留在平原城,还有一丝的希望。哪怕只有一丝守住平原城的机会,刘备都不会放过。
  刘备道:“元皓先生,有什么计策能守住平原城?”
  田丰摇了摇头,喟然叹息道:“刘宣的这一计谋,称得上是阳谋,堂堂正正。人家当着你的面修筑堤坝,你能如何呢?”
  “你兵力不足,且战斗力比不上刘宣的精锐,不可能出城迎战。”
  “假设大军出城,反而会被刘宣的军队袭击。”
  “目前来说,没有破解之法。最多是让城楼上的士兵用投石车抛射石头攻击,减缓修筑堤坝的时间,但堤坝的长度贯穿整个城南,足有几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使用投石车,用处也不大。”
  田丰说道:“甚至于,城内用于防守的器械是有数的。用了一点,就少一点。这个时候攻击刘宣,不是最合适的时间。”
  刘备握紧了拳头,脸上神色不甘,道:“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
  田丰思考半响,道:“也不是没办法。”
  刘备道:“什么办法?”
  一听田丰说还有计策,刘备的心中马上生出了希望。
  田丰回答道:“玄德公不愿意撤退,那就早作准备,派遣士兵在城内准备木筏和小船。一旦水位上涨,玄德公就派遣士兵乘船出击,攻占一处地点,掘开刘宣修筑的堤坝放水。只要堤坝不引起水位上升,城内不被大水淹没,刘宣修筑的堤坝就失去了作用。”
  “妙计,这是防患于未然,早作准备。”刘备脸上笑容灿烂,拱手道:“多谢先生,我这就去准备。”
  说完后,刘备就急匆匆下了城楼。
  田丰望着刘备离去的背影,轻叹了声。他能想到攻击堤坝,刘宣会想不到防御吗?平原城是一座孤城,刘备不撤走,已经落于下风。
  在此情况下,只想着等刘宣坚持不下去退走,简直难如登天。
  打,打不赢刘宣。
  守,守不住平原。
  这一战太难了。
  田丰转头望着城外热火朝天的场面,心中情绪复杂。他本是才华出众,眼界甚高之人,但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倍感无奈。


第426章 大水淹城

  时间流逝,一晃十五天便过去了。
  十五天,前前后后近两万百姓汇聚在平原县的城南。这些百姓有老弱,也有青壮,但无一例外,几乎都拖家带口来的。老弱很多,但和家人配合,一些人负责挖土,一些人负责搬运,分工明确,倒也轻松。
  在平原城的城外,一座一座的山被挖空了。
  所有沙土,都被搬运到南城外。
  一座前所未有的堤坝,修筑了起来。这座堤坝的底部,经过不断的加宽,最后达到了二十丈,顶部宽度达到六丈,长度为九里。
  不得不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短短十五天,便完成了。
  但是刘宣消耗的钱足足五十亿,粮食接近七万石。
  这个数额堪称巨大,但效果是明显的。
  堤坝修筑好,刘宣在堤坝上修筑哨楼,安放防御攻势,调兵驻扎,确保堤坝的安全。到了晚上,堤坝上一支支火把点亮,整个堤坝都处在亮光之中,保证堤坝不被侵袭。
  这一日,天气闷热无比。
  太阳散发着熊熊热量,却没有一丝秋风,令人心头闷得慌。
  入夜后,天气依旧闷热。
  刘宣的营地中。
  郭嘉露天站着,正抬头观察着晦暗的星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大雨即将来临了。
  刘宣走了出来,笑吟吟道:“兄长,天气如此的闷热,快下雨了吧。”
  郭嘉说道:“从我们进入平原国开始,就一直没有下雨。持续到现在,一旦这场雨落下来,必定一片汪洋。”
  刘宣眼神兴奋,道:“万事俱备,只欠大雨了。”
  “嚓咔!”
  忽然,一道闪电横空,刺眼的光芒照亮了星空。
  “呼!”
  狂风刮来,插在营中的大旗猎猎作响。
  “滴答!”
  一滴雨水从空中落下,溅落在地上。
  “滴答!滴答!”
  雨水越来越密集,片刻后,便连成了县。
  “哗啦啦!”
  豆大的雨水,变成了瓢泼大雨。
  雨水溅落在地上,扬起一地的尘土。
  刘宣被大雨溅落在身上,脸上笑意浓郁,大声道:“兄长,来了,这场雨终于来了。”
  郭嘉拱手道:“二弟,恭喜了。”
  刘宣哈哈大笑,付出了这么多,终于等到了。
  史阿带着士兵走来,一名士兵把蓑衣和斗笠交给郭嘉,而史阿亲自给刘宣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劝说道:“殿下,先回营帐吧。”
  “好!”
  刘宣、郭嘉和史阿回到营帐中。
  刚回来,贾诩、太史慈、徐晃已经进入了营帐中。
  三个人的脸上,也都挂着笑容。
  宾主落座。
  贾诩褶皱的脸上布满了笑容,说道:“殿下,堤坝刚刚修筑好,大雨便来了。这一切,来得太及时了。雨水灌溉,今夜过去,明天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刘宣说道:“这都是贾军师的功劳。”
  贾诩道:“卑职不敢居功。”
  刘宣目光一转,落在太史慈和徐晃身上,沉声道:“事关重大,今天夜里,辛苦子义和公明。你们亲自去堤坝,率领士兵驻防,防止刘备出城袭击。堤坝注水后,随着水位上涨,河水浸入城内,刘备就不可能再逆转局势了。”
  “是!”
  太史慈和徐晃闻言,点头应下。
  两人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急匆匆去堤坝上驻防。
  大雨灌溉,地面很快泥泞,最后汇聚起一片一片的水泊。平原城的地势呈北高南低,雨水汇聚起来,不断的朝南城流淌,使得汇聚在堤坝内的水越来越多。
  城楼上,刘备看着城外的一切,眼中带着一丝的焦急。
  下雨了!
  终究还是下雨了。
  在刘备的心中,他虽然安排了士兵准备木筏和小船,但始终期待一直干旱不下雨。只要没有雨水,刘宣修筑的堤坝就没有用处,刘宣无法破城就只能退走。
  现在下雨了,还是瓢泼大雨。
  刘备看向一旁的田丰,眼中眸光闪烁。
  许久后,刘备说道:“元皓先生,既然下雨了,最后一战即将开始。到了这一步,元皓先生再留下,已经无济于事。今天夜里,我让士兵送先生出城。先生出了城,暂时隐藏起来,等刘宣和我开战后,先生趁着乱局寻觅机会离开。这段日子,多谢先生的帮助。”
  田丰听后,眼神惊讶。
  他没有料到,刘备竟会提出让他离开。
  事实上,田丰早已经做好了和刘备一起留下的打算。
  田丰摇头轻笑,道:“没有必要。”田丰奉袁绍的命令驻守平原城,刘备不离开,田丰就不能离开,否则就是违背袁绍的命令。
  刘备说道:“先生没有必要留下来陪我一起死战。”
  田丰道:“我并非陪你一起死,只是在其位谋其政。主公让我留在平原城助你,我自当全力以赴,不会擅离职守。”
  刘备双手撑在女墙上,道:“先生大可不必。”
  田丰道:“不必再劝!”
  刘备闻言,便不再劝说。他劝说田丰,已经尽了义务。甚至在刘备的心中,田丰留下来协助他,更有利于县城的防守。
  张飞站在刘备身旁,说道:“兄长,已经下雨了,我出城袭击。”
  刘备道:“水位不高,没有袭击的必要。”
  张飞看着城外,看到堤坝上燃烧的火把,以及巡逻的士兵,眼中闪烁着昂眼斗志,以及浓浓的杀意。
  刘宣该杀!
  刘宣的人也该杀!
  张飞表情肃然,犹如一尊雕塑站在刘备身旁。
  田丰扫视了城外的布置,说道:“现在的确没有出城的必要,天亮后水位上升,再利用小船和木筏前往破坏堤坝。”
  城外虽然有了水泊,但道路泥泞,人到堤坝下面,面对十余丈宽的堤坝,根本没有任何的用处,不仅难以攻打,还会成为箭靶子。
  刘备道:“元皓先生,你下去好好休息。”
  “好!”
  田丰拱手,转身离开了。
  刘备吩咐将领看守城楼,带着张飞离开。
  这一夜,双方没有发生战事。
  然而,水位却在不断攀升。瓢泼的大雨,使得城内外四处都是积水,加之堤坝横亘在城外,使得汇聚的河水沿着城门渗入,不断的流淌,让城内更是河水猛涨。饶是刘备早已经把所有的囤粮搬移了位置,但水位超过膝盖,早已让城内一片汪洋。


第427章 军心、人心崩溃

  (第3更,求票,推荐票、月票各种票,拜谢!)
  清晨,天亮了。
  “哗啦啦!”
  大雨仍然犹如天河倾倒,不断的洒落在地上。
  城内外,早已一片河泽。
  平原城周围河水泛涨,上游也是如此,上游的河水不断的往下游倾泻,导致平原城更是陷入汪洋当中。
  一夜过去,南城外的水位距离城楼上,只差了一人高。
  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水位,眼神骇然。
  一晚上的时间,水位涨了这么多,实在太恐怖了。
  再看城内,四处都是一片汪洋。
  田丰站在旁边,劝说道:“玄德公,水位已经够了。现在可以派人前往袭击。如果能有希望,还有机会守住平原城。如果无法靠近堤坝,这一战就没有悬念了。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取胜。”
  刘备点了点头,当即安排士兵行动。
  一架架竹筏和小船从城楼上放下,一个个士兵从城楼上下去。大批量的士兵划船朝堤坝冲去,意图占领堤坝,然后掘开堤坝。
  只要挖出了一个口子,河水冲刷,堤坝就会尽数崩塌。
  然而,这却不容易。
  太史慈坐镇一处,看到敌兵乘船来了,当即命令弓箭手就位,甚至让投石车准备。
  徐晃在另一边,也命令弓箭手就位。
  两人亲自坐镇,眼看着敌船和木筏抵达了,命令弓箭手放箭攻击,又让投石车抛射石块。敌兵在木筏和船上无法躲避,更无法全力抵挡,只能成为活靶子。
  一波一波的弓箭射击,一块块大石砸下,竹筏上的士兵中箭先后跌入水中。
  刘备的士兵发起了进攻,但堤坝上构筑了哨楼,更有士兵驻扎,始终无法冲上堤坝。
  一天过去,刘备的士兵没有取得一丝进展。
  大雨仍在继续,城内的积水越来越多。
  到晚上,刘备仍然命令士兵攻击。
  然而,仍然失败了。
  连续攻击,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次日清晨,刘备站在城楼上,双手死死抓着女墙,眼中布满了血丝。
  刘宣披着蓑衣、带着斗笠,来到了堤坝上。经过一天的战斗,招降的时机已经成熟。刘宣抬头朝城楼方向看去,吩咐道:“太史慈,让士兵列阵,准备喊话。”
  “是!”
  太史慈得令,立即安排了下去。
  喊话的士兵是之前的士兵,数百士兵齐聚,扯开了嗓子大吼。
  “城内的人听着,打开城门投降,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士兵呐喊的声音,响彻在城内外。
  对城外驻扎的刘宣大军而言,这一切显得相当的轻松,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厮杀,一个士兵都没有损失。但对城内刘备的军队而言,一个个倍感煎熬,如在油锅之中。
  如今的平原城,已经是一片汪洋。
  雨水源源不断的浸入,使得平原城四处都是水。
  这时代没有这么发达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即使城内早已经设置了排水的水沟渠道,但是在此时此刻,也无发排走如此多的水。
  士兵和百姓,听到招降的话语,都有了投降的想法。
  之前刘宣就招降,他们没有投降,以至于平原城陷入一片河泽。
  如今还不投降,就只剩一条死路了。
  刘宣听在耳中,脸上笑容灿烂。
  刘备和他做对,那是自找死路。
  刘宣制止了士兵喊话,吩咐道:“都听着,现在我说一句,你们就喊一句。”
  “是!”
  所有的士兵闻言,齐声回答。
  刘宣抬头看向城楼上,正色道:“城内的人听着,本王是刘宣。”
  “城内的人听着,本王是刘宣。”
  刘宣的一句话落下后,数百士兵齐声大喊。
  雄浑声音,盘旋回荡。
  雨水哗啦啦的声音,被士兵雄浑高亢的声音掩盖。
  刘宣继续说话,士兵继续呐喊。
  “这一战,本王不牵连无辜,只要投降,本王一概不杀。你们为刘备拼命,到了这个地步,都是英雄,都是好儿郎,本王深感佩服。”
  “但此时,再抵抗已经没有意义。”
  “所以,归顺吧。”
  这番话是针对士兵的,是瓦解刘备麾下士兵的军心。
  刘宣话锋一转,继续道:“刘备,枉你自称汉室子孙,自诩仁德。事到如今,百姓因为你的负隅顽抗,深受其害。”
  “你难道还要为了一己之私,继续抵抗下去吗?”
  “平原城是一座孤城,你继续抵抗,死的士兵会越来越多,受苦的百姓越来越多。”
  “刘备啊,你如此对待士兵,对待百姓,有何仁心?”
  “本王持高祖皇帝佩剑,得天子授权讨伐不臣。你顽固抵抗,不遵奉天子的命令。你如此行径?有何忠心可言?”
  “你不忠于天子,不仁不义于百姓,有何面目再见平原城的父老?”
  “投降吧,本王饶你一命。”
  士兵喊话,刘宣的话回荡在城内外。
  刘备听到后,蹬蹬的后退了两步,眼神无比的黯然,他再一次败给了刘宣。虽说刘备眼神无奈,却没打算投降。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投降。
  刘备还可以突围,只要突围出去,同样可以逃过一劫。
  刘备看向田丰,说道:“元皓先生,我们走东门突围。只要杀出去,就还有机会。”
  “玄德公不可。”
  田丰连忙伸手制止。
  刘备问道:“先生有什么建议?”
  田丰正色道:“刘宣摆下了围三阙一的架势,虽然东门是生门。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门其实是死门,一旦我们出了东门,被刘宣的大军追赶着,只能朝漯阴县行去。可越是被动的前往漯阴县,越是陷入困境,最后必定被围歼。”
  刘备问道:“我们从哪一边突围呢?”
  田丰回答道:“西门,走西门突围。从前天开始下大雨,平原城周围都成了一片河泽,骑兵失去了作用。我们城中有船,便利用船只坐船离开。”
  “好!”
  刘备听了后,马上准备行动。
  田丰再一次伸手制止,道:“玄德公,先打开南门。”
  “打开南门做什么?”
  刘备询问了一声,忽然,刘备瞪大眼睛,恍然明白了过来,震惊道:“元皓先生,你的意思是把南门外上涨的河水引入城内,让城内的河水再上涨吗?”
  “唯有如此,才有利于我们逃走。”
  田丰眼中,闪烁着冷静光芒。
  事到如此,只能这么做了。
  刘备捏紧拳头,仔细的思考着。他眼中闪烁着犹豫神色,片刻后,一咬牙,吩咐道:“来人,拉起门闩,打开南门。”
  一声令下,士兵将南门的门闩拉起。
  轰!!
  河水冲撞下,大门瞬间被冲开。
  无数的河水浩浩荡荡的涌入城内,河水灌溉,城内最近的房屋顿时陷入了一片汪洋中。城内的水位,更是再一次拔高。
  “撤,我们去西门。”
  刘备看着陷入一片沼泽的城内,带着士兵沿着城楼朝西门奔去。


第428章 生擒刘备

  (第一更,今继续3更,求票咯,拜谢大家。)
  堤坝上。
  刘宣拿着望远镜,远远的关注着城楼上的变化。
  当刘宣见南门的城门打开,滔天的洪水轰隆隆涌入城内,眼中露出震神色。如此高水位的水流冲入城内,南城附近的房屋,必定被尽数冲垮。
  刘备一向标榜仁义,竟然打开南门,真是狠得下心啊。
  忽然,刘宣的目光落在城楼上。通过望远镜,清晰的看到刘备带着田丰、张飞离开了南城,奔跑的方向是城西。
  “想逃么?”
  刘宣嘴角噙着笑容,眼中流露出不屑神色。
  大好局面都让刘备逃了,他就真的是浪费了贾诩苦心孤诣的谋划。
  这一次,刘备无路可逃。
  刘宣看向太史慈,询问道:“子义,平原城西门外的士兵就位了吗?”
  太史慈道:“殿下,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刘宣点了点头,便下了堤坝,在士兵的保护下,乘船慢悠悠的朝城西行去。
  平原城四周成了一片河泽,水位高的地方到了胸膛,只能乘船赶路。好在大雨之前,刘宣麾下军队的营地已经搬到山坡上,才没有受到雨水影响。
  刘宣朝城西行去,而刘备抵达西城,便率领士兵乘船出城。
  一艘艘小船,不断往外行驶。
  刘备、张飞和田丰坐在小船中,刘备下令道:“快,快往外冲。”此时的刘备,急切不已,恨不得马上就出城远离平原县。因为多耽搁一刻的时间,就可能失去逃脱的机会。
  士兵快速划船,往城外行去。
  大雨倾盆,一丝减缓的迹象都没有。
  田丰带着斗笠,披着蓑衣,缓缓道:“玄德公,我们已经出城,事已至此,现在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等离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