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他们想错了。
一支装甲部队正在悄无声息的等待着他们,勾引对方上钩。黄雀冷漠的打量着捕蝉的螳螂,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刻发动致命的进攻。
认为布加勒斯特集团军没有空中火力威胁,所以波兰军队在陆航部队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贸然的扑向对方,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防御的右翼就像等着被人一刀插入的肋排一样软弱无助,甚至不用费太大的劲,就能拿下这支部队。
抱着这样的想法波兰装甲部队一步一步的踏入原本设好的陷阱,当侦测到波兰坦克靠近时,埋伏在巴赫内雅,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苏维埃复仇军团终于动身了。
他们配备了新式的T72坦克,还有开发的铅系列穿甲弹,这次亚纳耶夫要在罗马尼亚战场上一雪前耻,让全世界意识到苏式坦克的强悍之处。
广袤的平原安静平和,波兰军队的坦克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城镇和公路,奔向最终的目的地。他们一路上都未曾遭遇什么抵抗,零星的敌人也是放了几枪之后钻入了山区丛林。在他们看来,波兰的装甲部队就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想到这里,中尉有些得意洋洋。
一开始他们对派驻到罗马尼亚充满了怨言,并且由衷的诅咒这个战乱的国家。但是当他们发现对手与自己相差了好几个水准之后,看到了软柿子的波兰终于逮找了机会。如果能以维和的名义打出一场漂亮的战争,回国之后晋升肯定必不可少。而且对方主要使用的坦克还是老式的T55,根本不可能是自己手中经过魔改的T72的对手。
迅速的突进让人感到有些无聊,长时间的平静环境慢慢的麻痹了他们的神经。从一开始的侦察警惕到最后草草了事,波兰方面军认为敌人已经害怕了他们,早已仓皇的逃窜,所以才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抱着这个可笑的想法,慢慢的踏入了复仇军团的包围圈。
“砰……”
剧烈的爆炸声让坦克中尉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他看见钢铁雹雨从天而降——带着强烈的苏维埃管风琴特色的火箭弹砸中前进的部队。他们没想到居然在这里中了敌人的埋伏圈。
平整的土地被掀开一个半圆形的黑坑,泥土被高温灼烧之后的炽热卷土而来,虽然他们之前分散的队形,但还是有几辆坦克不幸的被波及。或是炮塔被炸毁,或者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直接掀翻。
幸好火箭弹的进攻没有持续多久,当一切结束之后,坦克部队还保留了主心骨。
波兰军队已经产生了后退的想法,但是复仇军团却不会留给对方太多的思考空间。
左前方的一辆豹2坦克已经被炮弹击中了炮塔,炮管和舱门都在冒着白烟,直接在平原上停顿了下来。
中尉瞪大了眼睛,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豹2坦克,他不敢相信那些服役了快半个世纪的T55可以打出这样的创口。
原本以为自己在这里遭到了布加勒斯特集团军的埋伏,但是凭借坦克优良的性能,肯定能超过那些老掉牙的装甲部队。
但事实给出了一个其他的答案,从望远镜里看,从木林丛中现身并且向他们冲来的的确不是T55,而是所熟悉的T72坦克,只不过它看起来更像是后续的某一款型号,比之前的t72原型更具备杀伤力。
让他们害怕的并不是打磨的光滑的125mm的滑膛炮炮管,也不是碾压前进的宽厚履带,低矮圆滑的炮塔看起来还没有美系或者英系坦克看起来气势逼人。
中尉拿起对讲机时,手都有些颤抖。他极力的稳定自己的情绪,试图报出对方的名字。
“是苏联……苏联装甲部队……全员做好作战……准备……该死的美国佬,他们不是说我们面对的只有罗马尼亚的军队吗!!!我就知道国防部的官僚没一个靠谱的!”
很快他镇定了下来,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作战。
“听好了,如果还想活着回去就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现在你们面对的不是什么罗马尼亚,而是真正的钢铁洪流!现在无路可退,逃就等着被他们一个一个的摧毁吧!”
这是苏军最可怕之处,只要他们的身影出现,就等同于断绝了其他人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看到的是炮塔上印刻的闪闪红星,这才是最可怕的象征。
以为长达半个世纪的噩梦已经结束了,现在他们又像悄然无声的幽灵,出现在穆列什河的河岸平原上。曾经征服世界的钢铁洪流,神出鬼没浮现在波兰军队面前。
似乎准备将十年来积攒的仇恨统统发泄到他们身上。
“发现北约联合军队,用铅系列穿甲弹好好照顾一下那些豹式坦克。”
“叛徒们,我们来了。”
苏维埃‘复仇’装甲师等待了太久,漫长的等候耗尽了他们的耐心,也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一声令下,原本的坦克发出愤怒的咆哮,最新的穿甲弹毫不吝啬的向豹二坦克的正面装甲或者侧面飞去,与之前那一幕相似的情况出现了,号称德国精锐的豹式坦克在侧面遭到了T72穿甲弹的致命打击。
当场报废!
“怎么可能,T72居然能贯穿豹2坦克?”
然而接下来复仇装甲师向毫无经验的波兰陆军展现什么叫做一边倒的屠杀,凭借着最新的炮弹,指挥通讯系统和反应甲,就像收割麦田的让对方的军队倒下。
没有例外,没有同情。
他们在原来越靠近的阴影之中瑟瑟发抖。
1998年2月14日的情人节,罗马尼亚被涂抹上了腥红,被冠以复仇之名。
一如那支没有番号的独立部队的口号。
“他们回来了!”
第九百零三章 难以置信的战果
“从巴赫内雅进攻的秘密军队突袭波兰装甲部队,一举歼灭北约军队大量坦克。导致了波兰突袭布加勒斯特军团的失败。这场变故太过突然,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
“疑似苏联装甲部队出现在巴赫内雅,波兰部队在此番战役之后一蹶不振,已经退守特尔古穆列什进行整顿。他们在伏击中失去了18辆豹2坦克,13辆PT91坦克,现在波兰总统试图找总统阁下兴师问罪,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情报里完全没有的一支军队,不是说好他们只需要面对罗马尼亚的军队吗?”
“兴师问罪?有用吗?就连我们都不知道情报到底哪里出了错。”
马里奥瞥了一眼伯杰,表情特别奇怪。他缓缓说道,“就告诉科瓦什涅夫斯基这件事我们也在调查,一旦有了结果之后会立刻给他们回复。中情局那边有什么消息反馈吗?”
“没有,特尼特局长也在着手调查这支神秘的部队。我们完全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支部队的相关情报,他们就像凭空出现在那个地方。”
伯杰有些尴尬的看着总统,见对方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的神情才继续说下去。他推了推眼镜,开始自己的分析。
“苏联境内任何一支我们能够侦察到的部队都没有动作,一直驻扎在原地,没有移动。所以应该排除了是苏联方面所为。但是根据波兰方面活着回来的坦克兵所陈述,对方使用的坦克是T72的某一种改进型号,甚至炮塔上还有苏军特有的红星标志,所以这支部队与苏联之间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马里奥摸了一下额头,抬起头问道,“难道是秘密派遣到罗马尼亚东部的部队?但是这样声势浩大的调动势必会引起侦察部队的注意。但为什么就是没有任何的反馈呢?”
“除非那支部队从开战到最后,一直在巴赫内雅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甚至伪装成布加勒斯特军队,这样被我们忽略了也就情有可原,但是他们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被当做一支奇兵部署在那个地方,除非……”
伯杰停顿了一下,他心里有着一个不安的想法。
“除非……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波兰部队会从特尔古穆列什方面进攻,所以我们才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存在,但这种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波兰军队从那个方向进攻只是临时的解围之法,但是为什么会这样。”
马里奥总统接上了对方的话。
“布加勒斯特集团军故意的,他们严防死守左翼,然后故意在右翼制造空隙,让我们以为有机可乘。然后再这个地方设下埋伏,伏击我们的支援队伍,从而解决掉布加勒斯特集团军的后顾之忧。简直是环环相扣的算计啊,不是他们一早就预料到了战局会往这个方向发展,而是我们在顺着别人的思路走下去。”
“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布置了精确的陷阱。就等着北约那帮头脑简单的家伙踏进去。一旦踩下陷阱就没有翻身的机会。这都是他们设计好的套路和剧本。可怜的我们还一直以为找到了反抗的方法,实际上只是再给他们添加一笔战绩而已。”
马里奥的分析说得伯杰脊椎发凉,他摇了摇头,试图否定这种观点,“不可能,波兰是输在了大意,没有派遣侦察机做过充分的准备才导致了这场失误。换成其他军队的话,这个陷阱十有八九不可能成功。埋伏的战术并不算太高明,只要有无人侦察机,那些躲藏的火炮部队和装甲部队根本无处躲藏。”
“还是算计,他们连对手是谁都算出来了。德国退出了战争,法国不可能参与到这种事情之中,剩下的东欧和中欧国家都是在陆航侦察方面不太完善的军队。再加上事态紧急他们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调动部队,所以一定会一切从简,甚至包括侦察部队。德国遗留下来的豹2坦克就是陷阱中的奶酪。因为我们一定会选择一个听话,而且后勤还能通用德国坦克的国家。”
“经过重重筛选之后,得出的最后一个国家就是,波兰。当波兰军队驻扎在特尔古穆列什的时候,恰好又得到了布加勒斯特集团军右翼没有任何军队掩护的消息,你想他们会怎么做?在分析了对方的兵力部署之后肯定会发动进攻,他们以为捡了便宜,实际上人家早就摆好了陷阱。”
马里奥总统的脑海里在飞快的思考,到底克里姆林宫里有谁能设下这种天罗地网的陷阱。仅仅靠一丁点的线索可以推断出哪个国家的军队会出现在那个地方。最终脑海之中的画面慢慢的汇聚成一张阴冷的脸。上面还挂着不屑的微笑。
亚纳耶夫阴冷的目光历历在目。
克里姆林宫的总书记似乎从来没有将这些国家真正的当做一回事,包括美国也不过是博弈的对手,即便是短暂的失利,也能在下一盘棋中赢得先机。更别提那些从没有赢过的东欧国家。
亚纳耶夫最大的资本就是苏联的综合国力,再加上高明的决策和惊人的洞察力,很少人能在他手中走过两三招数。
他像是一个泄气的皮球瘫坐在沙发上。美国方面不愿意派驻大量的军事力量进驻,才导致现在尴尬的局面无法收场。在绝对强大的战争机器面前,这些阴谋诡计完全没有效果。
“如果真如马里奥总统推断的那样,卢克日政权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克里姆林宫应该已经想好了接下来一些列的步骤了。”
伯杰唉声叹气的说道。
局势才是限制美国发挥实力的真正原因,在它看来苏联的赢纯属侥幸而已。
可惜差一点点,他们就能扭转局面。
亚纳耶夫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神闲气定,反而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这些天。之前大胆的将埋伏的地点选择在巴赫内雅就是他的手笔,让布加勒斯特集团军流露出破绽是亚佐夫的计谋,原本这是为美军准备的情人节礼物——甚至出动了电子战飞机干扰对方通讯系统,在作战不力的情况下巡航导弹将会轰炸掩护部队撤离。格洛纳斯的“天眼”盯着特尔古穆列什,甚至做好了撕破脸皮之后直接出动空军部队的备用作战计划。
当他们满怀信心的准备一场较量之时,最终等来的却是波兰军队。
自己高估了对手的实力,对手低估了苏联的决心。
一场突袭之后战损比还算令人满意,看来在萨达姆和在苏军手中T72坦克的战损结果完全不同,甚至天壤之别。
怪不得任何现代化的武器落入中东的慕斯林手里也能打出一场原始战争的结果。
这场战役也迟早会打开T72B3和铅系列穿甲弹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洗刷当年海湾战争中苏系坦克的耻辱。
“波兰经过这一场战役之后龟缩在那座城市不肯出来了,现在复仇军团是集团军右翼安全的最大保障。只要他们想到有支军队紧紧的盯着他们,就不敢有所行动。”
这场袭击战连亚佐夫也参与了制定,很多精彩的伏笔,例如派出小股部队佯攻败退麻痹对手神经,最后进行出其不意的突袭就是他的手笔。
亚纳耶夫苦恼的说道,“但是东欧空军的轰炸还在继续,山毛榉的供应远远赶不上这群家伙投弹的速度,真是让人头疼。”
前线的战事逐渐胶着,没有掌握制空权的前提下,空袭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一开始山毛榉的确压制了对方的战斗机,但是无节制的消耗最终导致了他们再也没有足够的防空导弹来阻止对方空军的轰炸。
“现在看来只能政治施压了……”
虽然亚纳耶夫并没寄希望于政治施压,出此下策纯粹是无奈之举。
国防部长却担心亚纳耶夫的计划很难实行,“但是对方凭什么要屈服于我们的压力,美国给予中欧的承诺值得这些人为战争而冒险,但是我们却拿不出相等的承诺,来阻止他们。”
亚纳耶夫笑着说道,“我们不用给予他们好处,我们只要让对方知道美国给不了他们好处,一切谣言就会不攻自破。而美国的辛苦谋划自然也就付诸东流。”
起码让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意识到美国的承诺是一个不靠谱的谎言……美国人说过的不靠谱谎言多了去了。中欧和东欧甘愿做棋子也不过是虚无缥缈的入欧美梦。一旦梦想破裂之后,接下来的他们会面对非常残忍的事实。
辛苦为美利坚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噩梦而已。
撕破美国撒谎嘴脸的最佳人选就是德国,欧盟的领导人也是唯一有权力决定入欧标准和资格的国家,如果亚纳耶夫能让德国做出决定的话,美国的谎言不攻自破。
“嗯,我想是时候要和克伦茨聊聊,问他他什么时候愿意提高入欧的门槛了,我手头上有一份交换的筹码,这可是一字千金的声明呢。”
第九百零四章 欧洲最可怕的男人
从克里姆林宫打过来的电话就像午夜凶铃,挑动克伦茨的神经。尤其是来自总书记的某些奇怪的请求。总会让人猜想背后是否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亚纳耶夫本身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阴谋,让德意志又惧又恨。作为盟友时他们是可靠的后盾,一旦变成了竞争对手,杀人的獠牙便显露了出来,锋利无比。
而苏联作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偏偏无法斩断背后与苏联的联系。他能扶持一个政党,也能毁了他。
比如现在亚纳耶夫希望作为欧盟领导人,能够提高入欧的门槛,并且在短时间内向中欧或者东欧宣布他们暂时不考虑新加入成员国。
本来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但是却引起了克伦茨的疑心。
“为什么?苏联又不是欧盟的成员国,你们为什么要提出这种要求?”
克伦茨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还从未听过有这样的请求。因为欧盟的门槛标准跟苏联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怎么想都联系不到一起。
他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里面似乎没有掺杂过多的阴谋,但是由亚纳耶夫提出这样的标准,他感到非常奇怪。
电话另一端的总书记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秘密,否则德国可能会坐地起价或者直接拒绝。到时候如何压价又变成了另外一件麻烦事,亚纳耶夫不想节外生枝,何况这对德国而言只是水顺推舟的人情而已。
亚纳耶夫用商人的口吻,跟克伦茨做一笔交易,“没有为什么,我只想知道德国是否愿意进行这笔交易。我们准备采购一批高端精密仪器,苏联会以一笔价值5亿美元的经济贸易订单作为交换,如何?这笔交易对你们非常的划算。如果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一份价值5亿美元订单的声明,几乎到了一字千金的程度。这让克伦茨怦然心动。而且对于想要降低失业率的德国来讲,5亿的订单足以提供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
原本他就想提高门槛,暂时中止接纳其他国家,既然苏联方面率先提了出来,他也就不客气的收下这份好意。
克伦茨隐约察觉到这笔交易跟罗马尼亚正在发生的那些内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这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美国也不能阻拦自己要做什么。因为还有其他更加关键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比如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欧洲低迷的经济增长速度。
“德国可以与苏联达成这笔交易。”
听到对方的肯定回答之后,亚纳耶夫松了一口气,他也没想到克伦茨居然这么爽快。之前苏联察觉到了欧盟打算调高标准的意图,所以才将赌注下在这方面。现在看来美国人要重新估算他们的战略计划了。
“我们还有一个小要求。”
“什么要求?”
亚纳耶夫诚恳的说道,“当你们发布了声明之后,我们才会进行采购。而且当美国人要求你们取消掉提高入欧盟标准时,请拒绝对方的要求。”
“……”
克伦茨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这个奇怪的小要求。
入欧标准本来是德国制定的,根本轮不到美国人来指手画脚。
一旦知道入欧的条件被提高,被怂恿的几个国家还能一如既往的为美利坚卖命?
几天之后,柏林方面就发布了消息,宣布欧盟因为内部调整问题,暂时不接纳新的欧盟成员国,同时也将公布新的“入欧”标准。而且克伦茨在谈话中透露新的入欧标准将会变得更加严格,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的跨过那道坎,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匈牙利,捷克,波兰三个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愣住了,美梦一瞬间破碎。
这跟之前说好的剧本完全不一样啊!国务卿玛德琳明明拿美国的信用做赌注,在罗马尼亚内战结束之后就会让他们一只脚跨过门槛,成为新的成员国。原本的喜悦顿时烟消云散,留下了一脸懵逼的他们,还有战争的烂摊子。
美国的信用早就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透支,作为国际的头号流氓政府,即便对方贪婪和吃相难看,谁又能阻拦得了他们横行无忌?
最郁闷的还是克瓦希涅夫斯基,不单单不对在罗马尼亚遭到折损,原本应承的承诺也没有实现,现在不单单要美国解释为什么会在罗马尼亚出现苏军不对,还要他们解释为什么罗马尼亚的剧情与之前说好的完全不一样?
内部出现了矛盾和裂痕,就好一个个的击破了。
“我向你保证,之前玛德琳国务卿答应你的承诺,都将会实现。是的,我们与德国并没有什么误会,你说那份申明?只是对方搞错了一些事情而已。以美利坚的名义发誓,好的,再见,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
马里奥总统无奈的挂断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这已经是第四次了,玛德琳那边交涉有结果了吗?”
伯杰摇了摇头,遗憾的说道,“还没有,克伦茨似乎有意躲避着大使和国务卿,我们之前约定好的预约也被推掉了。克伦茨在发表了那份欧盟声明之后就立刻选择闭门不见。他在躲着我们。”
“他当然会躲着我们,这种问题可大可小。看来德国也已经不靠谱了。美国在西欧的盟友一个一个的减少。”
伯杰将一份文件摆放在亚纳耶夫的桌面上,神情无奈的说道,“而且北欧和西欧国家却对克伦茨的‘声明’的评价特别高,声称对方是在挽救这个组织。而且我们也有留意到苏联的贸易代表团最近频繁的出没德国,尤其是在发表了声明之后,就在精密仪器上签订了多项贸易订单,绝大多数订单都是苏联采购的……”
“有意思,有意思,真厉害啊,我们居然会被摆了一道。”
看似毫无关系的两者被联系起来,在马里奥的脑海里汇聚成了一条相关联的线路。欧盟内部的支持意味着德国可以理直气壮的宣布这是共同商议的结果。这样一来克伦茨成功的塑造了欧洲救世主的形象,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又完成了一笔数额庞大的订单,刺激了德国的经济,两全其美。
大订单,特殊时期的声明,不愿意继续进行下去的罗马尼亚战争……嗯……
马里奥说道,“看来他似乎是想利用欧盟来对我们试压,不过他真的以为自己的阴谋可以得逞么?”
伯杰说道,“但是从声明发布之后,这些中欧国家明显不愿意再发动空袭了,布加勒斯特集团军也有了喘息的机会。原本让他们前进的动力就是入欧,现在动力没了,很快就会打退堂鼓。到时候兵败如山倒,卢克日很快会沦陷。”
从一开始马里奥就编制着善意的谎言,然后把中欧那些轻信西方的蠢货们裹进去。谎言破灭之后代价是疼痛的。
马里奥总统看起来像是输得一干二净的赌徒,但是为了翻身不顾一切的赌下去。
“如果我们继续施压呢?到现在为止似乎没有哪个国家敢拒绝我们的要求。”
“不行,总统阁下,这么做我们会得罪所有人,包括之前的盟友。”
伯杰说出自己的顾虑,“我怕他们会反抗,毕竟他们也不愿意为我们鞍前马后,没有利益的事情是不会去做的。”
马里奥总统不屑的说道,“反抗又如何,既然奖励不行,我们就让他们意识到不按照北约的意愿去做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我发誓会让他们输的很难看。”
伯杰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担心事态会往某个奇怪的方向推动下去。总统决定的事情很难更改,他只求尽量将事态控制在最小损失范围内。
第三次拒绝了美国大使的求见之后,克伦茨终于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所谓的五亿美元订单换来的一纸声明,远远不止这个价格。
苏联其实就是希望他发表那则声明,让中欧国家意识到欧盟与美国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许诺的加入是假的,他们用恶意的谎言欺骗了所有人,并且将他们拉进战争的深渊。
而德国选择此时站出来澄清事态,就像巴掌狠狠扇在美国人的脸上,强行戳穿了他们的阴谋。恼羞成怒的美利坚第一件事自然是要稳住貌合神离的德国,让对方尽量的稳住罗马尼亚局势。
但克伦茨早已抽手不干了,比起担忧苏联的重新扩张,他对美国背信弃义的做法更加深恶痛绝。
想到这里,他还有些后怕。以为早已抽身事外,实际上到现在亚纳耶夫都还在算计着自己,算计着德国。
围绕着罗马尼亚的阴谋已经深不可测,谁卷进去都只有被淹死的份。他现在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去参合遥远东欧发生的一切。
现在回想起来,亚纳耶夫还是手下留情了。否则以他的手段,自己根本就过不了几招。
“简直就是整个欧洲最可怕的男人……”
第九百零五章 画上句号的终章(1)
美国试图严厉的警告那些有着背叛自己想法的国家,不要用他们一个国家的未来开玩笑,挑战美国人的耐心。他们会将所有背叛者最政治或者军事手段一一铲除,毫不留情。
嗅出并且铲除叛徒,这是美利坚方面一贯坚定的做法,那些与苏联勾结的背叛者必定会被自由世界惩罚。当利刃和屠刀架在他们的脖颈之上,选择屈服活着还是英勇的抗争就义,就看他们的选择。
波兰的命运从贪婪冲昏了理智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注定会在罗马尼亚的战场上以悲剧收尾,战无不胜的军团正在席卷这个国家,卢克日的沦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垂死挣扎的波兰军队将带着最后的悲壮走向失败。
苏联或许说不通科瓦西涅夫斯基,因为对方的命运已经和罗马尼亚绑在了一起。但是其他的国家还是有机会拿下。比如匈牙利总统阿尔巴德和捷克总统哈维尔。
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和驻捷克大使都同时展开了游说,希望能够说服双方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回心转意。
从客观上来讲,苏联对匈牙利这个国家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好感。没有匈牙利的推波助澜,苏联苦心经营的东欧阵营不会那么快土崩瓦解。
1989年9月10日,匈牙利宣布终止在1969年与东德政府签署的关于东德局面利用匈牙利逃往西方的协定。这样一来,东德人炸了锅,为了自由,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匈牙利开放了与奥地利的边界之后,在短短两天之后,有超过50万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进入奥地利,然后在进入西方各国。匈牙利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东德政府的垮台,而东德政府的垮台又冲击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局。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绒革命之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也随着出现了政治动荡。一直处于东欧八国边缘化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也没能摆脱发生颜色革命的命运,至此苏联在中东欧地区的8个盟国无一幸免的脱离了原有的道路。而苏联此时已经无力顾及这些,因为苏联国内的动荡也已经开始。
挖出的这个大坑直接导致了东欧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间接的导致了东欧国家命途多舛的开始。
不知道当时信奉了那一套价值观的人民现在有没有后悔。
作为苏联驻匈牙利大使馆参赞,列昂尼德肩膀上的担子自然沉重万分,他需要说服现任的匈牙利总统阿尔巴德,一个对共产主义价值观抱着敌视态度的人。
这注定不会是轻松的谈判,从参赞一开始走入会议室,他们就抱着很深的成见。
“苏联希望匈牙利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停手,继续保持动乱并不是解决问题最佳的方式。各方都希望欧洲局势保持稳定,而不是陷入危险的战争之中。”
“但这是匈牙利自身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苏联方面的切身利益。还是说莫斯科是想通过大使馆试压,来干涉我们的内政么?”
阿尔巴德的回答有些挑衅,虽然他不希望美国的欺瞒,但是为了共同的斯拉夫敌人,他可以跟美国练手遏制对方势力的重新扩张。
列昂尼德没有生气,他本身就是带着秘密而来,他希望通过这个秘密能够说服对方。从放置在身边的公文里拿出一份文件摆放在对方面前,摆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列昂尼德一边观察着阿尔巴德的反应,一边说道,“如果看过这份文件之后,阿尔巴德总统还执意希望将空袭进行下去的话,那么我们也无话可说。因为这份文件的内容足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局势走向。”
阿尔巴德半信半疑的打开了文件,当他的眼神扫过第一行字之后,神色就变了。看完了第一页文件之后,他就连忙抬起头问道,“这份文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