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代魏成蜀(咖啡)-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猛然听见声音,卫显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啊!?大哥,你来了。”
  看到卫烈进来,他急忙站起身了。
  卫烈伸手在他肩膀拍了一下,说道:“没想到你小子的运气真好,这次算是哥哥我输了。”
  “一时玩笑而已,大哥莫要在意。”卫显明显是想转移话题,接着说道:“都督遣我等来取山阳,其目的便是山阳城中的粮草。可是今日,我使全团上下将山阳县城翻了一个遍,都没有找到多少粮食呀!虽然找到那个粮仓了,可是里面没有多少粮食呀!”
  卫烈一听,不由一愣,顺口说道:“欧!还有这种事?不知道王忠知不知道?”
  王忠?难道是王冬所说的那个王忠?
  卫显心中不由的一动。
  卫烈看到卫显眉头舒开,遂说道:“你不是让那个商人王冬去劝说拦截我们的那副将王忠了吗?正好被我碰上了,你给他的信也交到我的手上了!好了,不要再闷着头瞎寻摸了!我们一起去问问王忠不就行了?”
  来到县衙前厅,卫烈使人找来王冬、王忠二人。
  不多时,二人进来。
  王忠知道他们的目的,本着为自己谋个好的出身,不等卫烈、卫显询问,便开口说道:“二位将军唤某兄弟前来,怕是要问粮仓的事情吧?”
  粮仓?
  王冬赶忙问道:“兄弟,什么粮仓呀?”
  王忠哈哈一笑,解释说道:“张凌初到之时,县中不是闹了几次粮仓粮食失窃之事?后来,我和张凌便把粮仓改了。明面上的粮仓内没有多少粮食,真正的粮食都在暗仓之中。那里还有我的亲卫兵马三百人把守呢!”
  好吗!原来他还有如此后手呀!多亏了说服了他,不然,他半夜里带兵出来骚扰一下子,可有的受了!
  卫烈、卫显二人赶忙握住他的手,说道:“真的太感谢将军了!”
  王忠带着卫烈、卫显等人来到那个明仓的位置,打开仓门,走了进去。
  仓库之中除了三五袋的粮食,便空图四壁,空空如也。
  王忠走到仓库的左边,在一道石墙上面连拍了三下。
  只见那山墙竟然发出“吱扭吱扭”的响声,从两山墙的夹角处慢慢地移开了一个空间,在地下出现了一个向下的台阶。
  下面竟然还有空间。
  卫烈、卫显等人,甚至连王冬都被这精妙的机关所惊呆。
  等到那面墙缓缓一开,露出一个两三丈宽的坑来,一道楼梯通往下面,看着大概有十余丈深。
  王忠提着火把在前面引路,带着众人往下面走去。
  弯曲的岔道形成了一个环形的迷宫,不时有些许士兵在拐弯处把守着。
  行走了大概有半个时辰,他们才来到一个比较宽阔的地方。
  ……
  汉军袭击了山阳,这个消息在张凌被王冬射死之后,很快就被些许逃兵带到了兖州东郡的守卫大将曹休面前。
  什么?山阳县城失守?张凌被杀?
  真是所托非人呀!想那张凌昔日可是自己麾下的一员干将呀!怎么到那里不过三两年,怎的如此不堪呀,竟然被一个商人射死?
  不过,张凌死了倒也算吧!可是山阳县作为自己三大粮仓之一的重要战略地,怎能说丢就丢呢?务必要夺回来,不然圣上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越想心中越是气愤,曹休猛然一拍桌子,高声叫道:“来人,传诸将厅堂议事!”
  “诺!”一旁的近卫得令一声,下去传令。
  东郡大小将军来到府衙前厅,偷偷的谈论着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一会儿,曹休带着两个儿子曹篡、曹肇来到前厅。
  看到一众将官全部到齐,曹休说道:“我军山阳一部被敌军所破,尽失粮草数百石。今我兖州粮仓三去其一,实为汉军可恶。我军大将张凌被汉军所斩杀,使我军再次蒙羞。不知诸位将军可有对策?”
  主簿张承出列说道:“将军,老夫不是为了之子张凌之死,才出此言。老夫以为将军当起兵攻打汉军*城。此时*城守军尚在山阳,劳军动远而不及也!”
  张承,张范弟,张凌叔父,官拜兖州郡府主簿。
  旁边一位将军接话问道:“汉朝军队难道只有*城一支不成?汉军都护使薛立怕是你们都知道此人的厉害吧!”
  曹休等人一同望去,见是司马胡奋。
  曹篡不悦的说道:“薛立又如何?难道胡将军不怕灭了自己的士气?”
  胡奋丝毫没有把曹篡的不悦看在眼中,自顾自的说道:“少将军所言差矣。末将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汉军在济阴陈兵近两万余,陈留更有大军近十万,整个兖州地境汉军兵马不下十二万人马呀!”
  “胡将军莫要涨他人的威风,灭了我们自己的锐气!末将愿领大军一万,夺了*城,一报山阳之仇。”张承身后走出一将,打断了胡奋的话,请战说道。
  原来是张承的儿子,张戬,官拜奋武将军。
  见有人请战,诸将纷纷上前请令,只有胡奋在那里原地不动。
  曹休把手一挥,示意诸将安静,随后说道:“既然如此,某便兵发*城,然后直至济阴;另外,使兵两万奔山阳,截击山阳敌军。不知汝等以为何?”
  闻听此言,张承心中大尉,这是给自己侄子报仇的好机会呀!
  他赶忙示意儿子张戬上前请令。
  正所谓父子同心。张戬一看父亲的模样便知道了他的意思,上前一步,言道:“将军,末将愿引兵攻打山阳。一来为我军夺回粮草,二来某要替兄长报仇雪恨!”
  曹休点点头,说道:“也好,某便许两万兵马给你们父子。”
  “多谢将军。”张戬、张承接过令牌,下去准备。
  曹休又使巨野王曹林守东郡;又以州太、石苞、唐咨、胡奋、王佐、张存、胡绍、胡篡等人为副将,点起大军六万进攻*城。
  曹林,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昂分封诸弟之一。本来巨野是他的封地,但是因为那里与汉朝搭边,时常发生摩擦,所以他搬到了东郡来居住。
  居住在东郡的还有陈留恭王曹骏。曹骏,曹操与秦夫人所生,曹昂分封诸弟之一。陈留失守后,逃往东郡居住。
  曹休兵发*城,薛立是否有所准备?接下来的故事又将如何?还请诸位继续往下看……


 第409章 *城前李苏落败,骗曹休马良归营

  第409章*城前李苏落败,骗曹休马良归营
  济阴城府衙后厅中,劲骑将军马良正在与游骑将军董奎、参骑将军李扬二人商议什么时候出兵,探讨着都护使薛立军令中的意图。
  原来薛立给他们下达的军令中这样写道:“东郡兵出,袭*城,汝等尽起济阴之兵以敌之。某不求你等以少胜多,但你等务必阻击东郡之兵两日以上。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切记切记!” 
  董奎问马良道:“将军,都督这是什么意思呀?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其他战事是指得哪些呀?”
  马良也有些捉摸不透,但是马良有这样一个好处,对上司的命令从无折扣的执行。现下想不清楚,他将文书收好,放于怀中,沉声说道:“有何好推测的?我等只管阻击东郡之兵便是!放出去的鹰扬探马可有回报?”
  李扬抬头说道:“探马回报说:‘我军卫显、卫烈两个独立团已经攻下了山阳。’只是还没有东郡曹休的消息!”
  已经攻下山阳了!真的好快呀!怕是曹休要出兵了。
  他手拈胡须,微微一笑,说道:“怕是鹰扬探马正在赶回的路上吧!此刻曹休应该已经整兵欲出了!”
  果不其然,半刻钟后一名探马飞奔入内,一路高喊:“报!启禀将军,东郡曹休引兵数万欲取*城!”
  得到信报,马良对着自己的两员副将一笑,说道:“怎么样?曹文烈出兵了吧?想必我们的兵马也完成了集合,走,出兵会一会这位曹操的养子!”
  马良,马谡的四哥。人常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意思是说马家兄弟五人(前文书讲过他们四人的字都有一个常字,故称为五常。就像司马懿兄弟八人一样,字中都有一个达字,人称为司马八达。)之中,长有白眉的人便是马良,而且五人之中又以马良最有才华。少年时,马良不喜舞刀弄枪,后来入了文武学院,受到了皇家教育转变了思想,从师陈枪学习了枪法。
  济阴城中驻兵一万七千人,郡府内的衙役也是整编五百二十人。
  马良使人请来济阴郡太守王大人,把都护使的军令向其说明,又嘱咐其把城中的百姓们组织起来,做好紧急守城的准备。
  王大人知道这是要带着全部驻军出征了,自然满口答应下来。
  安顿好王大人,马良便与董奎、李扬二人引兵出发。
  东郡城外,魏国大将军曹休一身披挂,身后披着赤红色的披风,马鞍桥得胜钩上悬挂着他的兵刃玄天斧钺。
  在他身后则是副将州太、石苞、唐咨、胡奋、王佐、张存、胡昭、胡篡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曹篡、曹肇。他们一个个身着重铠,持枪握刀,战意浓浓、杀气冲冲。
  在曹休马前送行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巨野王曹林、陈留恭王曹骏二人。
  曹休对二人言道:“二位王弟,城中兵马足够守护城池,若是敌军来袭,切记紧闭城门,不得擅自出战!为兄此番出兵志在必得,后方粮草还有劳你二人筹集!”
  “兄长尽管放心,粮草之事我二人定然用心筹办!”曹林赶紧说道。
  曹休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遂接过侍卫手上的丝缰,翻身上马,向二人一稽首,说道:“城中之事便交与二位王弟,某去也!”
  言毕,他拨马回头,扬鞭纵马而去。
  后面数万兵将紧随而去。
  区区百里之地,对于急速行军的曹休大军也不过两个时辰多的路程。
  忽然,前方大军停止了前进。
  位于中军的曹休不知缘由,遂欲使副将州太前去查看,却见前面奔来一名士兵。
  那士兵来到曹休近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倒,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出现汉军兵马拦住去路。安远将军(唐咨)正在与之交战。”
  什么?汉军兵马?不是*城汉军已经攻打山阳去了吗?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他问道:“有多少汉军?”
  “所见敌军不多,当不过两三千人。只是他们在大道之上结下营寨,修建了工事,挡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士兵回禀道。
  什么?
  曹休再次大吃一惊,转头对曹篡、曹肇二人说道:“你二人在这里留守军中,为父带诸将前去观看一番。”
  言毕,他便带着一众副将赶往前阵。
  原来,马良等人走近路直接来到这里,结下营寨,立起工事,专门在这里等待曹休大军的到来。
  马良早已派探马了解清楚了曹休的兵马人数和进攻路线,所以采取了这种拦截的方法。不然,以区区不足两万兵马要拦截六万多人的曹休所部,无疑以卵击石。
  直到唐咨引领前部兵马来到马良大营五里之外,马良才派遣一团团副将李苏引两营将士拦截。
  唐咨向曹休请了先锋一职,引领精兵四千为前部。一路上可谓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的道路连个小坑都没有。美得这厮骑在马上哼着小曲:“儿呀呜喂呀……妹妹陪伴呀……”
  正唱的起劲儿,忽然前面一阵马打鸾铃的声响,前方出现一哨兵马,为首一员身穿锁子甲的大将手提三尖刀拦住去路。
  唐咨只得勒住战马,连声吆喝:“吁!吁!……”
  拦路之人正是马良部曲一团的团副将李苏。
  李苏用三尖刀一指唐咨,厉声喝道:“汝是何人?无故犯我边境?速速报上名来!”
  唐咨稳住战马,倒提长枪,答道:“某乃大魏国安远将军唐咨是也!你国*城卫烈谋夺了我山阳县,今某来取*城有何不可?汝可是卫烈?”
  李苏嘴角上翘,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指着唐咨骂道:“果然卑鄙小人的行径,与你家主子一样的嘴脸!明知卫将军此时在山阳不及回援*城,竟然有此一问!告诉你,某乃济阴劲骑旅第一雄步团的团副将李苏是也!看刀!”
  言毕,李苏挥刀便砍。
  唐咨可不是善茬,摆枪相迎,便与李苏站在一起。
  这一交手,李苏可就开始盘算开了。
  咋回事呀?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这两人一交手,李苏就发现唐咨这柄枪可不是吃素的,深处鬼谋,疾似闪电、快若流星。自己就是提起一百一的精神头,加上一百二十个小心也怕是终究难逃他这快枪的攻击。
  但是已经交手,他只得硬着头皮与唐咨打了。
  苦于招架的他心中这个懊悔:刚才请战之时,自己狂妄自大,硬是抢先了二团团练将军汪显。这下可好了,情等着出丑吧!
  眼看着唐咨那柄大枪一枪快似一枪的朝着他的要害攻来,他疲于招架,手中的三尖刀护得了上身,漏了下腿。
  “噗嗤”“噗嗤”接连两枪刺中了大腿。
  “哎呀!”他大叫一声,拨马便往回跑。
  就在此时,后面阵营中冲出一骑,边跑边喊:“呀呔!魏军的将领莫要欺人太甚!某马良来也!”
  让过李苏,马良迎上唐咨。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却见两条大枪上下飞翻,红缨枪犹如朱雀翔天伴云舞;黑鬃枪乍似乌龙起云烟。真所谓将遇良才,尽施展;棋逢对手,显神通。
  有人要问了,马良不是派李苏来迎敌,他怎么出来了?
  其实,马良在营中一直在瞭望台上观看着这边的动静,因为离得远,又派了探马前来打探消息。当得知来人乃是魏国的安远将军唐咨,他大吃一惊。
  唐咨此人据说枪法出众,曾经与李典、于禁有得一拼。李苏区区一个副将怕不是人家的对手呀!
  他简单交代了董奎、李扬几句,便带着护卫营出城,正好赶上李苏受伤败退。
  他和唐咨很快就打了五十余回合,仍不分胜负。
  曹休带着一众副将来到阵前,询问唐咨麾下的士兵:“与唐将军交手的那个汉将是哪个?”
  “回禀大将军,那人乃是自称马良!”唐咨麾下的一名牙门将回答道。
  马良?怎么这么熟悉呀?
  曹休与马良曾经交过手,但是一时间忘记了,虽然感觉熟悉却没有记起来,随口喃喃的念叨着:“马良?马良?”
  副将胡奋在旁说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此人乃是荆襄马家的白眉马良马季常是也!传言此人自幼好习儒学,厌倦武功;十四岁遂兄长入成都汉朝文武学院学习,不知为何又喜欢上舞刀弄枪。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师从十二器将中的枪将军陈枪,学得一身好武艺。”
  曹休点点头说道:“怪不得枪法如此精妙,唐将军在我军中数一数二,其竟可与之不相上下!”
  曹休发自肺腑的对马良称赞不已。
  州太在一侧问道:“大将军,似他们这么打下去,何时才能给攻打*城?不如,我们一起上去将那马良斩杀,趁势破了他们的营寨!”
  曹休为人颇为刚愎自用,哪里会听得进去这样的话语!
  冷哼一声,假装没有听见州太的话,他遥遥望着场上二人,忽然对胡奋言道:“你等在此替某观战,待某上去与那厮交战一番!”
  言毕,他纵马提斧钺直奔交战二人。
  马良一见慌忙快刺两枪,拨马跳出圈外,厉声喝道:“没想到魏国曹家竟然如此卑劣!若要群战,何不一起上来?”
  曹休一听,知道马良误会了,哈哈一笑:“没想到,马季常还有误判之时!汝莫要多心,某一时技痒与找汝切磋一番!”
  言毕,他便使唐咨退回本阵。
  马良向后面看了看,心中暗道:“这家伙肯定是技痒难捱,但是一会儿自己不敌,他要是带兵追杀,恐怕自己那营寨的工事难以抵挡,还是找个托辞,先退了再说!”
  打定主意,他说道:“既然文烈将军找某切磋武艺,某当不会推脱。然,此时某腹中饥饿难捱,如何发挥出武艺?”
  曹休哈哈一笑,说道:“大丈夫岂肯趁人之危?汝先去进膳,午后我们再战不迟!”
  马良一拱手,说了声多谢,遂引兵回营。


 第410章 袭东郡陈到诈敌,袭济阴唐咨被围

  第410章袭东郡陈到诈敌,袭济阴唐咨被围
  曹休见到马良引兵回归了营寨,正欲带兵安营扎寨。
  一旁副将胡奋谏言道:“将军,为何不趁势冲杀,岂不大破敌军营寨乎?”
  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曹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可是回头再看马良等人已经进入营寨。 
  此时再追赶已经迟了,他气的徒呀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找了一个合适所在安营扎寨,架锅灶饭。
  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番出征造成的后果,也没有意识到这是汉朝兖州都护使薛立设下的一个圈套而已。
  济阴城南部山区老林之中,一匹快马疾驰而入。
  原来林中别有洞天,林区之内棚帐起伏,隔树望去隐约可见一个个帐篷依树而建,延绵数里,不知藏了多少人马。
  那骑马之人奔到营区,翻身下马,径直朝着那最大的营帐跑去。
  营帐之中坐着一位大将,四十开外,膀阔腰圆,流星朗目,嘴唇上长着一撮八字胡须,更是显得威武。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兖州都护使薛立薛子成。
  那士兵低声奏禀一声,得到应允,挑帘进账,趴在薛立耳边低声汇报着得来的消息。
  只见薛立听到喜处眉飞凤舞,笑颜逐开,待士兵讲完,说道:“你出去把宗欲、陈到二位将军唤来!某有事与二人相商!”
  “诺!”士兵答应一声,转身下去。
  不多时,宗欲、陈到二位骁骑将军挑帘,从外面进来。
  “都督,可是有了消息?”陈到问道。
  薛立笑着说道:“不错!曹文烈引兵五六万出东郡直奔*城,张戬与其父张承引兵两万攻打山阳。其城中只余下曹昂的弟弟曹林、曹骏二人,守城之兵不过两万。”
  “太好了!”宗欲闻言大喜,又问道:“马季常定然已经出兵了吧!”
  薛立点点头说道:“季常为人谨慎,乃其兄弟中成就最高之人,但愿这次能够缠住曹文烈。否则我军攻取东郡可就有些费事了!”
  说完,他站起身,拿起身旁的教鞭,走到沙盘旁边,一指济阴与*城之间的位置说道:“此地乃是季常将军与敌军曹文烈交战的战场。我军主力分成两部:一部是所部陈将军骁骑师四万多人,出济阴直逼东郡,断绝曹文烈的退路;另一部则由某与宗将军带领宗将军骁骑师四万多人往这里,直击曹文烈后军。”
  “诺!”二人一个立正,转身下去准备。
  陈到很快便将兵马集合起来,以英骑团为先锋,带着游击将军张成、突击将军张勇、参谋将军阳朔统领四万多人直逼东郡。
  那个时候信息情报都是靠人来传递,所有刘骞一开始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系统,更是以廖化廖元俭、裴安裴元绍二人为首脑,成立了鹰扬探子。
  正是因为汉朝的消息传递远远超过了其它之后,才使得他有了得天独厚的能力。
  曹操一脉自从郭嘉去世之后,信息情报就开始出现滑坡的去世;而曹操一死,曹昂便疏忽了对这方面的投入。
  所以说,不管在什么年代,信息情报的掌握往往成为一场战争最为关键的胜利。
  更可惜的是,曹休早就把老祖宗留下的戒言忘得清清楚楚,亦是没有考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四万大军的调动,丝毫没有引起东郡内的躁动。虽然先锋官薛勇带着士兵在乡镇之间飞跃,却一直没有遇到阻击他们的士兵和军队。
  难道是没有人发现他们吗?当然不是了。
  出林之后,陈到便使队伍外面几排的士兵更换了魏军的服饰,而英骑营的全部将士都改换成了魏军的服饰。
  试想一路上都是本国士兵行驶,有那个老百姓敢于上去问问“嗨,你好吗?”
  自然没有,更不会有人问及住址、家庭……
  薛勇带着兵马来到东郡城外,高声喊道:“呀呔!城上听真,某乃魏郡太守夏侯子休派遣来的副将郭淮是也!速速去禀报巨鹿王,不得有误!”
  那城上士兵得知,慌忙朝城中跑去。
  不多时,巨鹿王曹林、陈留恭王曹骏兄弟二人出现在城上。
  曹林看着下面一身戎装的将军,疑惑的问道:“敢问将军真的是郭淮将军?我等并未向魏郡借兵呀!”
  是呀,人家没有借兵,岂能不怀疑你是假的?
  薛勇冷冷一笑,说道:“我家子江将军得知曹文烈将军引大兵出征,欲取汉朝*城,而东郡守军不足,故遣末将前来相助巨鹿王。”
  真是太好了!子江哥哥考虑的太周到了!
  曹林闻言大喜,指着自己说道:“我便是巨鹿王曹林。这位是陈留恭王曹骏。你等莫急,本王这便使人开门,放你等进来!”
  说完,他便使人打开城门,放了薛勇等人进城。
  是夜,曹林在军中大摆宴席,款待前来助阵的薛勇等人,还真的把薛勇当成了郭淮。
  薛勇指使麾下士兵凭借口舌之能愣是将一众魏军灌得酩酊大醉。只是,薛勇所部兵士亦是大部分也烂醉如泥。
  那句话怎么讲来着?
  要想人人信以为真,就要像真事一样来做。
  薛勇摇摇晃晃的挣扎起来,在几名亲卫的蹒跚扶持下,径奔城门而来,趁着没有完全昏迷,把吊桥放下,城门打开。
  陈到在城外等候半天却不见薛勇的信号发来,不得已派遣了一名骑兵近卫前去打探。
  不多时,近卫驮着醉睡不醒的薛勇回来,如是一说。
  陈到、张成等人无不开怀大笑。
  笑罢多时,陈到遂引兵冲进东郡。
  此战竟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东郡,更是俘虏了留守东郡的一万多名魏军和魏国的两位王侯。
  陈到使鹰扬探马连夜赶往薛立营中禀报,又使人封锁了消息。
  再说魏军大将曹休可是老郁闷了。
  按扎好营寨,他便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久与汉军作战的胡奋等人一致认为对付汉军营寨,基本上可以放弃夜间突袭这种办法。但是唐咨则提出了异议。
  “将军,就算了汉军对于夜袭的反击有一定的递制,但是夜间出击,我们可以减轻汉军弩箭对我们麾下士兵的伤害。而且黑暗之中,更容易引起汉军的混乱。不然,白日里与其交战,我军怕是也难以突破那道工事;除非,我军舍得三成以上的伤亡!”唐咨据理力争的说道。
  曹休思索再三,也感觉唐咨的话甚有道理,便要出兵。
  监军石苞却拦住说道:“将军,攻敌破寨不再一日之功!我军远来,而敌军早到。以疲惫之军攻击待力之兵,非上将之选也!”
  曹休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以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在座的诸位将军,见没有异议,随言道:“州太将军,今夜你引兵值守,千万小心敌军袭营!”
  “诺!”州太答应道。
  马良的目的便是在此阻击曹休兵马。再加上马良为人谨慎,夜里并没有出动兵马前来劫营。
  所以,这一夜双方都在提防中度过。
  天亮之后,监军石苞向曹休献计:“将军,汉军提前在此设下防御工事,一时难攻。不如我们分兵攻打济阴如何?济阴城不过有不足两万人的兵马,怕是全部在这里了!”
  好计!
  曹休大喜,慌忙说道:“唐咨,某给汝兵马一万,把济阴给某夺下来!”
  “诺!”唐咨领命,下去点起精兵一万,直奔济阴城攻来。
  这曹休也是端的好主意。
  这个消息被马良的探马发现,禀报给了马良等人。
  游骑将军董奎闻言大急,上前请战:“将军,某愿引一团追击敌军。”
  马良没有言语,低头沉思,自言自语的说道:“某不求你等以少胜多,但你等务必阻击东郡之兵两日以上。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
  参骑将军李扬忽然说道:“将军,莫非都督已经算到曹文烈会有此举?故意使我等在此迷惑敌军?”
  马良闻言,抬头一笑,说道:“关键问题在这里,‘其他战事,皆不用汝等顾及便是!’其他战事,指的是那些?我等阻击东郡之兵乃是我等所面对的战事,其他所有都与我等无关!”
  董奎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不解的看着二人。
  却说那唐咨引兵直逼济阴城而来。
  前方一座小山,山道蜿蜒远去;山下绕山有大道一条,山脚下良田万顷,只是通往济阴有些远。
  唐咨思索再三,还是觉得走大道。
  兵马刚刚赶到山脚下,却见一哨兵马从山的那一边赶来,为首一员大将,身高九尺,相貌堂堂,一身戎装,倒提着一柄方天画戟,坐下一匹青花骢;其身后战将十数员,各持刀枪,明盔亮甲,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势昂昂;再后面兵马黑压压一片,竟然一眼看不到边。
  唐咨大惊,慌忙停止前进,准备躲闪。
  不想被那为首大将看到,却闻问声:“呀呔!对面兵马何许人也?”
  其话音未落,却见那人身后冲出数员大将各引骑兵朝着他们包抄而来。
  转瞬之间,数千骑兵在几员大将的带领下把唐咨等人团团围住。
  那为首大将来到唐咨对面,沉声问道:“汝是何人?”
  唐咨一看,好快的速度呀!那正面来的竟然不下数万兵马,而包围自己的这些骑兵少说也有五六千之多。
  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他顺口答道:“某,某乃魏国安远将军唐咨是也!你是哪个?”
  他这模样把那一旁的众将逗得直乐!
  那大将哈哈一笑,说道:“某乃此地的都护使,姓薛名立字子成。”
  “什么?薛立薛子成?”唐咨这次真的被吓了一跳。妈呀!不是说济阴兵马全部拦截文烈大军了?原来薛子成带着陈留的大军在此呀!


 第411章 得唐咨薛立施谋,对司马董渊混计

  第411章得唐咨薛立施谋,对司马董渊混计
  唐咨看着四下里那黑压压的汉军,心中不住的打着盘算。
  看样子是没有逃出去的机会了。怎么办?如此投降怕是弱了自己的名头,可是在这种环境下,自己还有谈条件的资格吗?
  薛立一看唐咨犹豫不觉,便已经猜到了他心中的顾虑,随即哈哈一笑:“将军,某看汝也不希望你麾下兵将死伤遗尽、血流成河的场面发生。不如这样,你我来做个了断。若是我侥幸赢了,你率队投降,何去何从,我说了算。若是我输了,我军立刻放开一条路,让你等离开。” 
  什么?有这种好事?
  唐咨光想着自己会赢了,根本没有考虑到输。
  他随口答道:“没想到薛将军如此有度量,胸怀如此宽广。某自叹不如!也罢,这些人随我多年,真的不忍心看着他们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