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就能把我们对日军作战的所有消耗全部补充回来!”
杨兴国可没有那么乐观,一脸无奈回答:“我也想!可是,除了重炮,我们其他武器用的弹药和日军用的根本不配套,想完全补充回来,基本不可能!”
“还有重炮师的重炮,损失那么大,缴获又小,根本没办法补充回来!”
“至于伤亡的将士那就更不用说了,近两万人,光抚恤金就够我们受的了!”
袁磊的眉头一皱说道:“司令,那我们这一仗不是亏大了!”
杨兴国想没想就皱着眉头回答:“那还用说,我刚才说的还没有包括战斗给辽阳和鞍山两地才行造成的破坏,没有包括普通弹药的巨大消耗,没有包括战斗结束后给部队补充新兵的大量消耗!”
“如果把这些都包括进去,用银子来计算的话,那绝对是天文数字!”
也许是跟杨兴国时间长了,下面师长和团长每次打仗都会算一下得失,面前的袁磊也不例外。
作为师长,辽东军高层军官,他当不想辽东军有限的家底就这么一次又一次赔在这些战斗中。
所以,听了杨兴国回答后,袁磊的脑子就活泛开来,思考怎么把战斗损失降低到最低。
没多久,袁磊就盯着杨兴国问道:”司令,那日军装备的武器能不能弥补我们一些损失!“
”可以!“杨兴国非常肯定回答:”日军装备的步枪都是好枪,拿到关内就能换银子!”
袁磊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对着杨兴国提议道:“可以就行,我马上带兵追着日军屁股后面打。就算不能消灭多少日军,给战死的将士们报仇,也要让日军留下几千条步枪!”
部下有这种想法,绝对是杨兴国乐于见到的。
仅仅犹豫了几秒钟,杨兴国就决定道:“可以,从现在开始,警卫师三团,三师三团,全部归你指挥,给我追着日军屁股后面打!”
“有一条你要切记,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所以,追的时候不要打太狠了,既要让他们看到危机,也要让他们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有可能,你可以找机会和日本人谈判,留下一万条步枪和配套的轻重机枪,我们可以送他们离开这里,保证不进攻他们。”
因为辽东军得横空出现,在日俄战争重损失远远要比历史大的日军。在取得战争胜利后,并没有像历史那样,直接把奉天还给大清朝廷。
而是把奉天据为己有,打算从奉天捞到足够多的好处以后,再把奉天还给朝廷。
可是,再次因为辽东军,被辽东军打败的日军,不得不提前放弃奉天。
远在几百里外的京城,日本人一提出把奉天还给朝廷,朝廷上下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高兴。
因为,奉天对于大清朝廷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作为大清的留都,奉天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大清国的国云。
不管是光绪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奉天一直被日军占领。
所以,从日俄战争结束开始,朝廷已经不止一次向日本提出交还奉天的请求。
但因为日军在日俄战争中损失太大,想在奉天多捞好处,弥补损失。
大清朝廷的请求毫无疑问,全部遭到日本拒绝。
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忽主动提出交还奉天。面对这个好消息,朝廷上下当很高兴。
作为大清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并不糊涂。日本人忽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收到消息的慈禧马上让人查辽东最近发生了什么?
这一查,辽东军重创日军,并且占领凤城,把奉天日军完全孤立的情报就被送到慈禧面前。
“哀家知道原因了,原来日本人是害怕他们在奉天的军队也被辽东军给消灭,后才退而求其次,主动提出放弃奉天,让哀家命令辽东军让开一条通道,放它们在奉天的军队活着通过辽东军控制区!”
“那老佛爷您是否同意日本人的请求!”面前一个大臣趁势追问道。
“同意!”慈禧想没想就回答。
“朝廷能不费一兵一卒收回奉天,对大清国而言,绝对是一件幸事。毕竟,奉天是我大清国的留都,能不经历战就不经历战!”在好几个重臣的注视下,慈禧说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理由。
这时,一直想要摆辽东军一道的袁世凯忽开口道:“老佛爷,您的想法是好的。但臣担心,辽东军不会听朝廷命令!”
“嗯?”慈禧的眉头一皱,脸上迅速流露出一丝不满。
作为大清国最好统治者,慈禧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权威受到威胁和挑战。
把慈禧脸上的变化尽收眼底后,另一个被袁世凯怂恿的大臣跟着说道。
“太后,袁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辽东军打败日军后,整个辽东境内,辽东军就是一家独大,没有敌手。而朝廷在辽东几乎没有可以威胁到辽东军的实力,辽东军连日本人都不怕,更何况朝廷!”
“还有,日本人刚进攻辽东军,虽被辽东军打败了,但他们之间的仇恨不是说没了就能没了。臣担心,对日本人恨之入骨的辽东军为了报仇,会直接吃掉离开奉天的日军!”
这时候,慈禧的眉头已经完全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袁世凯和刚才那个大臣的话说道慈禧心眼里去了。
作为大清国最高统治者,无论如何他都不愿意看到有人违抗自己圣旨,威胁和挑战自己皇权。
一番犹豫后,直接对面前大臣问道:“诸位爱卿有没有什么想法。”
袁世凯赶紧站出来回答:“太后,老臣有一个提议!”
“不管怎么样,辽东军对于朝廷而言都是有功的。以前因为俄国和日本人的缘故,朝廷不能封赏辽东军。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完全可以通过重赏辽东军,给辽东军好处,从而换去辽东军放过奉天城内的近万日军,让他们通过辽东军防区!“
”袁大人你糊涂,这不是让朝廷对辽东军妥协吗!“一个大臣赶紧站出来反驳道。
很快,就有好几个大臣站出来批判袁世凯。慈禧的脸色也伴随这些批判声变得越来越沉重。
第五百六十一章 破产
这时候,袁世凯再一次抓住机会说道:“太后息怒,老臣没有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只是,奉天城对于朝廷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绝不能出现意外。”
“只要朝廷军队重新占领奉天城,朝廷在辽东军那里受到的侮辱,随时都有可能拿回来。
这时,一个和袁世凯不怎么对付的重臣忽开口道:“太后三思,臣以为,袁大人有点太杞人忧天了!按照他说的去做,辽东军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差,甚至是走向对立局面。“
“从辽东军组建以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辽东军对朝廷还是非常敬重的。老臣相信,只要太后你下圣旨,老臣相信,辽东军一定会奉旨放日军离开奉天!“
袁世凯针锋相对反驳道:“不,你这是在拿朝廷和太后的脸面去赌,去过赌输了,辽东军不奉旨,那朝廷和太后的脸面往哪里放!”
“不管辽东军对朝廷的态度怎么样,是不是会奉旨,为了保证朝廷顺利接手奉天城,保证太后不丢脸,我们必须给辽东军足够的好处,逼着辽东军不得不接收朝廷圣旨,放日军离开奉天城。”
“你这是强词夺理!”刚说话的大臣,脸红脖子粗的对着袁世凯继续说道。
这时,一直阴沉着脸的慈禧终于开口了:“都给哀家闭嘴!哀家也相信辽东军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但袁大人说的也对,朝廷和哀家的脸面都丢不起,所以,对待这件事,我们必须要慎重,保证中间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能来到这个大殿的大臣,每一个人都是聪明透顶。慈禧话一出口,他们就明白眼前这一局袁世凯赢了。
果不其,十几个大臣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慈禧就用自己苍老的声音决定道:“传旨,封赏辽东军司令杨兴国为辽东总兵,朝廷正三品武将,辽东军正式赐名为辽东军,有朝廷正式下文,辽东军一众武将,先由杨兴国上报,后再由朝廷进行封赏!”
“辽东军接受朝廷整编,由朝廷发放军饷之前,辽东军目前占领所有县城的政务全部由辽东军代管,所收赋税充当辽东军军饷!”
“最后,把日本同朝廷的谈判条件告诉杨兴国,要求杨兴国无条件送驻防奉天的日军通过他们防区!”
已经被辽东军占领五天之久的凤城,伴随日军主力相继后撤,凤城再也看不到一个日军。
此时此刻,凤城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军营。
除了最开始攻占凤城的六千多辽东军,接下来又开进了警卫师两个团近四千辽东军精锐。
辽东军总司令杨兴国,为了更直接知道辽东军此次反围剿作战的收获。
毫无疑问,也把指挥部搬到堆满各种物资和武器弹药的凤城城内。
参谋长孙列臣,看着满城的物资弹药,也因为高兴而接下了亲自统计缴获的重任。
因为凤城内囤积的各种物资数量太多,一直到现在,孙列臣才把各种物资全部统计完。
不仅如此,各追击部队在战场上的斩获,也全部变成数据汇总到孙列臣手里。
“司令,日军在凤城囤积的物资一共分三大类:武器弹药,粮食,军装被服!”
“粮食是十万大军三个月的量,换成银子应该有四十五万两!”
“被服军装全部都是日军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天准备的,一共有十三万套!”
“剩下就是武器弹药,数量非常庞大,但真正对我们有用的并不多。”
“重炮炮弹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两千多枚,而我们在这场反围剿作战中,用掉的就有一万八千多枚,缴获完全弥补不了损失!”
“能用上的重机枪子弹稍微好一点,加上战场缴获一共有六十多万发。此次反围剿作战,我们一共用掉三十多万发。补充损耗后还能剩下近三十万发重机枪子弹。
”至于能用上的轻机枪子弹也和炮弹一样,缴获弥补不了损耗。”
“因为日军装备的轻机枪数量不多,子弹储备也就不多!”
“其次是手榴弹,也许是因为手榴弹太便宜,我们在凤城整整缴获了十五万枚。加上战场上从日军身缴获的,整整二十五万枚还要多。”
“最后就是对我们基本没有用处的步枪和子弹。步枪在凤城基本没有缴获,但在战场上,我们整整缴获了八万多条步枪。”
“子弹战场上没有缴获到多少,只有六七十万的样子。但凤城的军库,我们整整缴获了一千八百五十万还要多!”
对这个结果,杨兴国早有预料。
后世八路军,战场上打三枪就开始拼刺刀,这么节约弹药的打法依靠以战养战都不能保证部队的后续发展,更何况辽东军辎重战场上不记弹药消耗的打法。
皱着眉头想想后,杨兴国马上问道:“重武器呢?这场战斗,不管是重炮师还是野炮团和山炮营,我们都损失惨重。如果缴获不能弥补损失,那我们的炮兵部队就只能缩减编制了!”
“还真要缩减编制!”孙列臣一脸无奈回答。
“除了刚开始缴获不少炮,日军接下来的突围战斗中,也许知道炮丢了就搞不回来。放弃炮时,他们都把炮给炸了,重机枪也有很多被炸了后才被日军丢弃。“
”不出意外,重炮师要从现在的六个团缩减成四个团!“
”各师野炮团的编制也要缩减成三十六门野炮的小炮团!“
”山炮营也要从现在的十八门缩减到十二门!“
“轻重机枪也因为缴获弥补不了损失,在不进行外购的情况下,必须缩减装备数量。”
“我大概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部队规模和轻重机枪数量,一个营只能装备一个重机枪排三挺重机枪,连装备一个轻机枪班三挺轻机枪。”
杨兴国眉头一皱说道:“老话说得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经此一战,我辽东军算是伤筋动骨了!“
”至于外购武器,你暂时不要想。不出意外,这场战斗结束后,我辽东军财政也应该快要破产了!”
9
第五百六十二章 留下买路财
杨兴国一行回到司令部还没来得及休息,朝廷传旨的圣旨就来了。
十几个大内侍卫和太监,一副高人一等的站在杨兴国面前,等杨兴国跪着来接稚。
先不说杨兴国辽东军司令的身份,就辽东军来自后世的身份,除了刚开始那个一来就死了的老爹,杨兴国还没有跪过任何人。
看到要英国没有跪着接旨的意思,带头的太监马上大骂道:“杨兴国你想造反吗?面对圣旨不跪,这可是大逆不道。你就不怕我回去禀高朝廷,朝廷出动大军来围剿你们辽东军吗?”
杨兴国一脸波澜不惊的回答:“我相信你不会!”
传旨的太监不知道杨兴国为什么会那么自信,那么嚣张。刚准备出口继续大骂杨兴国时,杨兴国一挥手,几十个手握步枪的警卫马上把他们包围起来。端着步枪,把黑洞洞的伤口全部对着他们。
来传旨的这些人,不是大内侍卫就是大内太监,都是距离慈禧和光绪最近的人。
就身份而言,他们非常尊贵。不管到大清国哪里,都会被当成老祖宗一样被人伺候着。
但是,就胆量而言,它们又是最小的。
所以,端着步枪的警卫一出现,十几个人就因为紧张而说不出一句话。
更有甚者,额头已经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就连双腿都开始忍不住颤抖起来。
最后,还是刚才说话的大太监被他们推了出来说道:“杨大人,不,杨总兵力息怒,我绝对不会把今天的事说出去,你看能不能让你的部下把枪放下来,防止走。“
”枪放下来可以,但不要忘了你刚才的承诺。如果敢耍什么小心思,你们就是回到京城,躲到大内皇宫,我也会把你们找出来杀了!我杨兴国连日本人和俄国人都不怕,更何况你们这些胆小怕事的小鱼小虾!“
”说吧!朝廷派你们过来什么事!“
感觉到杨兴国和周围几十个警卫身上散发出来的浓浓杀气后,大太监的冷汗再次流了出来。对着杨兴国赶紧回答:“我保证不跪说出去,他们也不会说出去!”
。“至于朝廷的圣旨,杨总兵可以自己看!杨总兵你已经被朝廷封赏为正二品辽东总兵了。关在除了盛京将军,也就杨总兵你的官位和官衔最高了!”
看完圣旨内容后,杨兴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猛一愣的同时,赶紧对面前太监反问道:“朝廷什么时候这么大放了,又是封管又是赏赐的!这绝对不正常,一定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传旨太监赶紧拿出另外一份圣旨说道:“杨总兵,这里还有一道圣旨,你看了就明白了!”
很快,杨兴国脸上就露出一副恍大悟的表情。想想后,对着面前传旨太监说道:“你回去转告朝廷,我辽东军一定会遵旨。但日本人想要安全通过我的防区,日本人也必须拿出诚意过来。”
奉天城加上周边几个县城的日军驻军,总兵力一共有一万四千多人。
大山岩一收到朝廷恢复,这一万四千多日军就离开奉天,把奉天让给前来接收的朝廷军队。
可浩浩荡荡的一万多日军刚走了不到三十里,一个团的辽东军就挡住他们去路。
“八嘎,大清朝廷不是已经给他们下命令了吗,他们怎么还挡在我们面前不让离开!马上派人去联系对面辽东军,让他们让开通道!”日军带队的中将师团长,愤怒之余大声命令道。
很快,被派去联络的少佐参谋就匆匆跑了回来。
在中将师团长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一脸紧张回答:“师团长,对面辽东军让我们!”
中将师团长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这要是放在以前,他想都不会想,直接命令部队向面前辽东军发动进攻,直接一路杀回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先不说辽东军如今强悍的战斗力,就自己手里的一万多人,因为主力连续战败,已经失去了对辽东军的战斗勇气。
这种情况下,师团长心中再怎么不满,再怎么有气,那也只能憋在肚子里。
面对眼前吞吞吐吐,一点军人样子都没有的少佐参谋,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没地方发的师团长,这时候就更怒了。
抬头就对面前少佐参谋破口大骂道:“八嘎,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辽东军都说了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开通道,让我们离开这里!”
少佐赶紧回答:“辽东军让我们留下一半的步枪,轻机枪,重机枪,还有炮和弹药,后才让我们通过他们防区。否则,我们只能一路打回去!”
“八格牙路,这是敲诈,是勒索。大日本帝国皇军决不接受这种勒索,大不了我们就打回去。我们有一万多人,我不相信我们这么多人还打不回旅顺!”师团长就好像受到什么侮辱一样,对着部下就破口大骂道。
旁边的参谋长赶紧站出来劝道:“请师团长三思,配备重炮旅团的主力都不是辽东军对手,更何况我们…!”
“只要我们开打,我肯定,我们马上就会被辽东军重兵包围!”
“根据总司令通报,辽东军光重炮都装备了近两个旅团。到时候,光这些重炮就能把我们全部炸死!”
“卑职恳请师团长三思,把情况上报总司令,让总司令提我们做决定!”
老兵大量战死对于一支部队来说,打击绝对是非常致命的。
满州军从组建开始,就在一直从国内抽调老兵,总兵力超过三十万。
日俄战争中,满州军损失十多万老兵。同辽东军的几次战斗中,满州军又损失七八万老兵。
总计二十多万老兵的损失,不仅对满州军战斗力有致命影响,更对整个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有很大影响。
在大山岩看来,老兵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即使有新兵补充进入部队,半年,甚至是一年时间,部队都没办法恢复到战前实力。
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山岩而言,每一个老兵都非常重要,更何况从奉天撤退回来的一万多百战老兵。
这种情况下,辽东军要求一传到大山岩手里,大山岩就命令部队同意辽东军要求,留下一半的武器装备当通过辽东军防区的买路钱。
不过,大山岩也不是吃亏的人。
一边命令部队留下买路钱,迅速通过辽东军防区。一边让国内对大清朝廷进行抗议,要求朝廷赔偿帝国付给辽东军的买路钱。
柿子捡软的捏,既辽东军不好欺负,那懦弱无能的朝廷,毫无意外就成了大山岩的欺负对象!
第五百六十三章 烧钱
看着日本人发过来的抗议书,袁世凯直接就乐了。
从辽东军发展壮大开始,袁世凯就无时无刻把辽东军当成自己的潜在对手。
几天钱对辽东军和杨兴国的封赏中,袁世凯的目的很简单:利用慈禧太后对皇权的重视,改变慈禧对辽东军的看法。
让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辽东军竟这么配合自己。
自己刚改变了慈禧对辽东军的印象,他们就一股脑撞了过来,为了几千条步枪挑战圣旨和皇权。
袁世凯肯定,日本人的抗议送到慈禧面前后,光辽东军不遵圣旨,就足够慈禧大发雷霆。更何况日本人的抗议中还有近百万两白银的赔款。
要知道,按照抗议书上所说,原因就是辽东军让日军留下的武器弹药。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百万两白银赔款,原因就是辽东军截留下来的武器弹药。
按照合约,这些武器弹药都应该跟着步兵一起到旅顺的。
现在因为辽东军不履行合约给日本人造成这么大损失,那日军肯定要找朝廷来报销。
果不其,袁世凯把日本人发来的抗议书一送到慈禧面前,慈禧就开始大骂杨兴国对不起朝廷,对不起自己对他的厚望。
骂完还不解气,直接对面前大臣下旨,要求辽东总督杨兴国马上进京面圣,打算等杨兴国进京以后,好好教训一下他。
在袁世凯看来,手握重兵的杨兴国一定不会进京。
但对于慈禧的旨意,袁世凯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大赞慈禧如何英明。
因为,慈禧太后和杨兴国两个人再一次被袁世凯算计了。
慈禧的圣旨到了辽东,杨兴国如果不奉旨进京,那就是违抗圣命,抗旨不遵,说得更严重一点,那就是造反。到时候,消息传到京城,慈禧一定会大发雷霆。如果再有自己从中做做手脚,慈禧当朝宣布辽东军是叛军都有可能。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借助朝廷力量,消灭辽东军这个潜伏的对手。
回到辽东军司令部的杨兴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袁世凯的一步步算计之中。
刚回来没几天,副司令周中举就把杨兴国堵在了司令部,一起来的还有自己大婚不久的妻子颜冰。
“司令,我手里真没钱了!本来还有一百多万两白银,现在全部用来安置移民了。另外,没有你的命令,颜部长从四川等地送过来的移民还在源源不断进入辽东,可我们根本没有银子去安置他们。不仅仅银子,就连土地也没有了。”
“现在的营口一带,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难民营,至少两百多万移民聚集在那里等着分配!”
杨兴国没有想到,这才过了一两个月时间,辽东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多移民。
震惊之余,杨兴国赶紧对颜冰问道:“颜冰,这几个月你移民了多少人来辽东!”
“差不多三百万人!”颜冰想想后回答。
“这么多?”杨兴国忍不住惊呼道。
“加上辽东本来就有的近两百万人,整个辽东的人口不是已经快五百万人了,都快抵得上关内一个普通省份的人口了!颜冰,你是怎么做到的!”
颜冰的脸一红,赶紧回答:“我听说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大旱,一定会有很多灾民。后就带着武器弹药走黄河去了这几个省份。”
“因为这些地方的灾民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地方我们不用武器换,官府就主动把大批大批的灾民往我们手里送。”
“最后,同等数量的武器弹药,竟在这几个受灾省份换到了两倍数量的移民。”
“但是,因为这几个省份大旱,从这几个省份过来的百姓也就什么都没有,需要周副司令拿出大量的银子和粮食去安置他们!”
说到这里,颜冰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追问道:“司令,是不是我换回来的移民太多了!”
“没有!”杨兴国赶紧摇头否决道。
这时,周中举一点面子也不给杨兴国,直接开口打断道:“还不多……司令,现在我手里就剩三十万两白银了,除去辽东军一个月军饷,还能用的也就五万两的样子。就这点银子,用到近两百万移民身上,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还有,这场反围剿作战,全军战死的都有一万多人,加上受伤的,抚恤金至少要两百五十万两!“
”这么多银子,你就是把我给买了也卖不到这么多银子!”
看到周中举非常苦恼的表情,杨兴国眉头也皱了起来。
就在这时,颜冰忽开口道:“司令,副司令,我这边刚跟德国人完成一场豆油的交易,我去催催德国那边的话,十天以后我们这边可以进账二十万两白银!”
“另外,凑一凑的话,我们在武汉和四川等地的辽东外贸公司还能给我们送来二十万两白银!”
“太少了,还不够!”周中举脸色虽好看不少,但还是摇头回答。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时候的杨兴国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一番犹豫后,对着周中举问道:“二叔,你现在要多少银子才能过这道砍!”
周中困想想后对杨兴国算道:“战后阵亡和战死将士扶恤,至少要两百五十万两,刚才我已经说了。”
“战后奖励和其他方面的补充和消耗,就算五十万两!”
“为了打好这场反围剿,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几个月弹药一共用掉一百二十万两的原料,始终有一百万两的原料款都还欠着,急需付款!”
“其他武器和重炮炮弹的消耗就不算了,毕竟用的都是储备。不过,我大概计算了一下,让司令你心中有数。整场战斗中,炮弹和武器的消耗去过折算成白银,至少三百五十万两!”
“另外一个,部队损失这么大,补充新兵也要银子。我大概算了一下,让所有部队达到满编的情况下,我们至少要准备八十万两白银来招新兵!”
“最后一天,我没有算错的话,营口周围的两百万移民,应该马上会分散到部队刚拿下来的凤城等十几个县城。以后就不说了,就说眼前,光把这些移民迁移过去,我们都要准备一百万两白银。”
“全部加起来一共六百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辽东军每个月的必须消耗!”
“我这段时间做了一个统计,半年内,因为有大量移民需要养活,我们每个月都要准备一百万两白银。其中三十万两给军队,十五万两给兵工厂,十五万两给各县城,剩下四十万两养活几百万移民。”
第五百六十四章 我要进京
马上需要六百万两白银,接下来半年时间每个月需要一百万两白银。
这就意味着自己要在短时间内给周中举筹集近千万两白银,否则,整个辽东军的财政就会崩溃。更有甚者,辽东军内部为此引发动乱都有可能。
虽杨兴国对财政巨大缺口早有心理准备,但杨兴国没有想到,这个缺口竟如此之大,直接震得自己目瞪口呆,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旁边的颜冰一脸担忧说道:“司令,太多了。现在我们控制的县城又没有什么税收。至少半年时间内,我们别想通过税收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当他看到杨兴国一直皱着的眉头后,马上狠心说道:“不过,商税还能收到不少,我想想办法,可以在十天内解决一百万两白银!”
“实在不行,我可以找辽东的几家大商人借,问我父亲借,再想办法筹集一百万两白银!”
看到颜冰也跟着自己发愁起来,杨兴国一脸欣慰的同时赶紧拒绝道:“你只要给副司令筹集一百万两白银应急就行了,剩下的信息我来想办法!”
颜冰一脸担忧反问道:“你能有什么办法,这是八九百万两白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