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臣遵旨!”
这时,众人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件事情:皇帝将这里的大
下了安排。莫非他自己要回长安了?
李光进于是奏道:“陛下离开长安日久,不太相宜。出征在外异常劳累辛苦,臣等敢请陛下保重龙体,早日移驾帝都。”
其他众人也都不傻,跟着一起上奏请命,让皇帝回长安享福去。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朕当然会回去。不过,朕还有几件重要的大事没有办完,可能还会在城呆上半个月,然后再去兰州看一看。大约一个月以后。再回长安。李吉甫,现在可以给长安下一道圣旨,说朕大约会在一个月以后御率凯旋而归,行程十天可抵长安。但是不许铺张浪费搞什么欢迎仪式,一切低调从俭。”
“微臣领旨。”
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愉悦了起来。李世民也感觉浑身一阵轻松。这一年以来压在身上地万斤巨石,终于在这一刻卸了下来。整个人如同脱胎换骨重焕活力。
“好吧。今天就暂且议了这些事情。”李世民说道,“众卿谁还有事要奏?”
小将薛平和李愬面面相觑了一阵。一齐走出来拜道:“陛下,众将元帅、将军、大人都有了职事,末将该去干什么?”
李世民哈哈的笑道:“你们不要心急,暂且安心的跟在朕身边歇息几天。把身体养好,让身上多长点肉。朕。不会让你们闲着的。”
李愬和薛平心中既疑惑又欢喜,拱手拜道:“遵旨!”
众人散去后,李世民回到卧房躺倒在睡榻上。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吁了一口长气:“终于结束了!”
这个时候,他居然有一种宛如梦幻般的感觉。从去年开始,大唐开始北伐与西征。近四十万大军投入了这一场浩世征战。抚定回鹘、战退黠嘎斯、收复北庭;拿下兰州平安河陇,大非川一役生擒赤松德赞、得俘虏二三十万人!
这些辉煌地战迹现在想起来,会让人有一种眩晕般的狂喜。
眼下,李怀光一师已经突入西域,李光进马上绕走昆仑直指葱岭与之接应。不出意外的话,以这二人的能力应该能收复安西四镇重霸西域;韦皋与浑晃囊晃浯畹等テ蕉咝┏牵砗蠡褂新硌胧肪捶钏媸苯佑Γ蕉ㄍ罗仓皇鞘奔涞匚侍狻
从建国开始算起,大唐的武功在这一刻就要达到巅峰。哪怕是他李世民在前世身为太宗皇帝时,也没有办到这样的事情。从北方草原到南方沼泽,从西域边角到东海边崖,从此都将归属于大唐版图。天下四处将飘起大唐的龙旗!
李世民枕着自己的双臂,细细体味着这一刻。
胸怀之中,是如此的充实……
再世为人第一次睁开眼睛,李世民看到地只是奉天小县的一间破旧民房。他自己也没来没有想过会有一统四海、夷平诸蛮让大唐登峰造极地这一天。
一条逆天不归之路走到了现在,李世民终于扬眉吐气,无怨无悔。
李世民感觉身体有些累,想躺下休息。可是精神却异常的饱满情绪也安抚不下来。于是他坐起身走到房内的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露出了一丝笑容:我还只有三十二岁!当年贞观盛世因为我的暴死而嘎然而止。如今,我不会再让这种事情重演了。景兴盛世,必然要超越贞观!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那个生死对头——赤松德赞。
“好吧,也是时候见他一见了。”李世民略作休息,唤来了门外的侍卫,“将赤松德赞请来。记着,客气一点。”
小卒去了半晌,一脸灰头土脸地跑了回来:“陛下,小人无能……守着赤松德赞的七个吐蕃将军个个凶神恶煞,根本不让小人进去。他们说,赤松德赞在战场上负了伤,行动不便。陛下如果想见他……除非自己移驾前往。”
“呵!”李世民讪笑起来:这个赤松德赞,输光了赌本还要保持最后的一点矜持。也罢,朕又何妨拿出一点胜利者的姿态,照顾一下他这一点可怜的自尊心。
“摆驾,去见赤松德赞。”李世民唤来的小将薛平与李愬一起陪同,带着几十名飞龙骑卫士,来到了关押赤松德赞的宅院前。
七个吐蕃将军虽然手中没有兵刃,但仍然虎倒威不倒的站在院门前赌成了人墙,虎视眈眈的瞪着李世民一行人。
李愬在前开道,才不把他们这几个人放在眼里。大步上前一跨,虎气生生的喝道:“皇帝陛下驾到,还不闪开!”
众吐蕃将军纹丝不动,其中一人用拗口的汉话回道:“他是你们的皇帝,又不是我们的皇帝。”
李愬手握剑柄横眉一怒:“再不退下,休怪本将手下无情!”
众吐蕃将军齐齐向前一涌:“动手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世民从后面悠然的走了出来,一点也不动气的看着这些吐蕃人,说道,“如今你们身在我大唐的土地上,又是朕的阶下之囚,就要乖乖的学会如何当‘王臣’。否则,朕杀你们如杀狗屠猪。”
七个吐蕃将军怒目瞪着李世民,很想上前来将他拿住一阵痛打。但他们看了一看横眉怒瞪的李愬与飞龙骑将士们,无奈的后缩了几步,乖乖退到一边。
李世民嘴角扬起一个弧度,漠然的瞟了他们一眼堂而皇之的从他们中间走过。
“何必呢?原来你们还是怕死啊!”李愬瞪了他们一眼,连声冷笑。大踏步跟着皇帝走进了院子。
第三卷 九鼎
第459章 赞普的心
世民昂首走进了房间。赤松德赞正盘腿坐在榻上,着他:“刚刚那句话,是说给我听的吗?”
“是,又当如何?”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充满的玩味,“当今天下如果还有一人敢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这个人必定是朕。”
“你很得意。”赤松德赞有点恼怒,但他将情绪控制得极好,并没有表现太多。
“多少有一点吧。”李世民坐到了赤松德赞对面,正视着他的眼睛,“还记得那日阵前朕跟你说的话吗?——‘朕不仅要你的人头,还要你吐蕃全族的八百八十万子民,和万万里雪域高原!’现如今,你的人头就在朕的面前摆着,虽然还能冲朕瞪眼说话;你的八百万子民和万万里雪域高原用不了多久也要全数归属于大唐,归属于朕。你说,朕能不得意吗?”
赤松德赞闭上眼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仿佛要把胸中积压的郁闷之气给吐出来。
李世民继续一脸笑容的看着赤松德赞:“怎么,生气了?说实话,朕真的很想看一看你在朕面前暴怒、狂怒的样子。那一定非常有意思。”
“你死了这条心吧。”赤松德赞睁开眼睛,淡然说道,“我永远不会在你面前表现得像一个懦夫、胆小鬼和失败者。”
李世民扬了一下眉毛:“朕想来也是。纵横天下数十年的雪原枭雄,怎么会是一个输不起的小人呢?”
“哼……”赤松德赞有些恼羞成怒的瞟了李世民一眼,闭上了眼睛不再看他。李世民这种冷潮热讽和挑衅,的确是有够他受的了。
李世民也正了脸色,心中暗道:看来赤松德赞,的确是一个城府极深、胸怀宽广的大枭雄。朕的激将法,对他似乎没什么用。
“赤松赞普,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李世民换了个语调,认真地说道。“事关千万人的生死存亡,我希望我们都能抛开个人得失与恩怨,开诚布公的商讨一下国家大事。”
“怎么,你还承认我是吐蕃的赞普吗?”赤松德赞睁开眼睛,不屑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现在我只是一个阶下之囚,随时等死。还有什么国家大事可以商量地。”
“当然有。”李世民说道,“比喻说,朕拿下逻些城以后,该如何处置你的家友族人;这二十万大军。是该坑杀还是抽去做劳役或是放回高原;吐蕃的文字语言、密宗佛教、生活习俗是否有保留的必要。等等,很多。”
赤松德赞不由得轻轻颤动了一下。睁大了眼睛看着李世民:“李漠。你不要逼人太甚!”
“对,朕就是摆明了在逼你。”李世民的表情变得十足冷峻,“这些事情,朕给你发表意见地机会。但是如果你不珍惜,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有一件事情朕可以先告诉你。中原仕族与平民。常年饱受你地摧残欺凌之苦,恨不能将所有地吐蕃人剥皮抽筋剜胆摘心方能血恨。纵然朕想要以德报怨放你们所有人一马,但是到时候能免众怒难犯。”
赤松德赞警觉的说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李世民淡然说道。“想杀你赤松德赞的人,很多,这不必解释。想杀吐蕃人为妻子儿女、兄弟姐妹报仇的,也很多。现在,朕的三路大军分不同线路进入了吐蕃。你想一想,如果你一直抱着敌视地态度、你的族人一直抱着敌视的态度来迎接朕地王师,会有什么后果?”
赤松德赞惊怒的看着李世民,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冷哼一声,自问自答:“高原之上,必定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八百万吐蕃人又当如何?朕如果铁了心要灭你的族,你以为朕还办不到吗?”
“你……敢!”赤松德赞愤然的坐直了身子,指着李世民喝骂道,“你要当历史的罪人、万民的公敌吗?!”
“说得好,说得好呀!”李世民却是一点也不生气,还呵呵的笑道,“历史的罪人,万民的公敌。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足以见得你心中还是想着要让吐蕃归附大唐,默认了朕是可以统率你们吐蕃全族了,对吗?朕可以弹指间灭掉一个强如吐蕃的异族,但是绝对不会对自己的人动手。因此,朕永远不会成为什么‘历史的罪人,万民的公敌’。”
“你……”赤松德赞有些气结,心中怒道:这个混蛋,居然敢诈我!
李世民闷头好笑:赤松德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如今我们的身份已经不对等了。朕想要怎么忽弄你,就怎么忽弄你。因为朕的手上,把持着对你和全吐蕃的生杀予夺之权!
“好吧,你想怎么样!”赤松德赞恼怒的把头一偏,终于表现出一丝妥协。
李世民脸上泛起一丝满意的笑容来:“朕慢慢跟你一条条的说来。首先,二十余万战俘的处理问题上,朕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们迁居到河陇一带的州县。由大唐朝廷出资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送给牛羊衣食,分派草场与农田,让他们从此定居于河陇。你有没有意见?”
“杀人不见血……”赤松德赞闷声说道,“如果我不同意呢?”
“杀!”李世民简洁明快的说道,“你以为,朕真的不敢动手杀人吗?”
赤松德赞的喉节上下滑动了一下:“好吧,我同意了。”
李世民冷冽的笑了一笑:“第二件事情。你必须好好活着,跟朕回长安。朕会封你做个国公,从此在长安过着清闲优雅的生活,保证你一世荣华富贵。你的儿女亲人们,朕也会把他们接以长安来陪你。一家团圆天伦之乐,朕待你还不错吧?”
“很不错。”赤
几乎是在咬牙切齿了,“那我真的要拜谢吾皇隆恩了
“别对着朕呲牙咧嘴了,这没有意义。”李世民淡然的说道,“从今天起,你最好是放下你那颗属于吐蕃赞普的高傲的心,好好的学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王臣’。这是为了你好,也为了你的家人和族人们好。朕不保证朕地心情永远像今天这样好。说不定哪一天你惹怒的朕。朕就会要大开杀戒。还有,朕也不保证朕手下的大臣将军们、以及朕的后继者,也每天都有朕这样的好心情。所以,你必须改变。”
赤松德赞生生地吞了一口气咽进肚子里,沉默无言。
“接着说第三件事情。”李世民没有理会赤松德赞的情绪变化。自顾说道,“朕肯定会拿下格尔木和逻些城然后平定整个吐蕃全土,这是时间问题。到时候,朕会设立昆仑都护府和逻些都护府。朕要你派出信得过的亲信大臣,与朕的大都护一起紧密合作。解决吐蕃百姓的民生问题。也就是说,到时候朕地都护府中。必须要有吐蕃的贵族或是臣僚在里面做官。而那些贵族和臣僚们。要你去说服。”
赤松德赞冷笑了一声:“说服我地臣民们,让他们卑躬屈膝地奉迎你这个大唐皇帝、从此奉你为主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李世民说道,“你也知道的,你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朕不想杀人,也不想虐待谁。朕只想让吐蕃人也从此接受文明教化。融合到大汉民族当中来。到时候,他们也同样是朕的子民,朕会待他们如同亲人。”
“虚伪!”赤松德赞冷漠的说道。“我不相信你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汉胡两族的族人。你们汉人有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要不然,我们吐蕃怎么会和大唐会激斗百年征战不休?我们从本质上都是不相同的,没有融合地可能。”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李世民成竹于胸面带笑容,“你的眼睛,只看着以前,看着历史,想遵循它的轨迹去安排你的志向与理想。而我,同样看着以前看着历史,却想着创造新的历史,创造超越古人的业绩。古人没有办到的事情,不代表今人就办不到。
再说了,唐初的太宗皇帝,不是被异邦胡族尊为‘天可汗’吗?他奉行的‘汉胡一家亲’原则,在当时就很好的解决了民族争端。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拿来借鉴并且发扬光大。将两个民族、甚至是多个民族完全融合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就在于上位者的决心、信心以及诚意。再有,就是时间。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吐蕃族人就会完全融入到汉人当中。没有人会感觉自己是丧失了国家沦为了奴隶。因为朕不会像你对待汉人那样的去对待他们。朕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衣食无忧享受天下太平。赤松德赞,你奉行的是霸道,想凭借铁与血建立你的吐蕃大帝国。你的确是办到了一些,但是,这种建立在武力与杀戮之中的大帝国,就如同建立在浮沙上的楼塔。虽然可以竖立一时,但是无法长久。大唐则不同。朕奉行王道,以礼法教谕万民。而且,大唐博大精深的文化丰富多彩的生活,能让人从心灵的本质中蒙生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不像尔等崇尚蛮勇的吐蕃人,民智未开愚顽不灵,只知道盲目的活着,感觉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
“你……过分!”赤松德赞这下真的生气了,怒声骂道,“你凭什么说我们吐蕃人过得不好?我们生活在高原之上,有我们自己的乐趣所在!你将自己所想的强加于人,不觉得羞耻吗?”
“不,朕会感觉非常的光荣。”李世民马上反驳,“你们感觉自己过得好,是因为没有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好比一条生活在井里的鱼,完全感受不到腾跃于汪洋的乐趣,也永远长不成翱翔于海天的巨鲲!赤松德赞,你不要把你的固执当成是真理。事实摆在眼前:在你们吐蕃,生活得好的顶多就是像你这样的人物。那些士兵平民和农奴,朝不保夕命不如狗。你还敢说他们过得好?朕的大唐子民,纵然穷富有别,但至少生命受到尊重、温饱总有着落。你还敢大言炎炎的说,你们吐蕃人就真的过得好?现在,朕要将他们融合进大唐民族中来,并没有剥夺他们的任何东西。相反,朕要赐予他们文化、衣食与信念,给予他们尊重与呵护。赤松德赞,朕劝你不要为了个人的荣誉得失,而置整个民族的未来于不顾!今日你失败了,却未见得全是坏事。事隔数十年、百余年之后,吐蕃的后裔们会生活得更好。这难道不行吗?”
“没有人想虐害自己的子民。我统率着他们,也在一天天强盛和繁荣。”赤松德赞说道,“我承认你们中原的文化精深地大物博,但是,那只是你们的地理优势与历史沉淀的结果,你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假如有一天,吐蕃出现一个比我强过十倍、百倍的赞普,他将领导吐蕃人反攻中原入主九州。到那时候,吐蕃一样可以缔造辉煌的文明!”
“别说笑了,不会有那一天的。”李世民笑了起来,“你就是吐蕃的最后一位赞普。朕知道你是聪明人,你自己其实知道该怎么做。为了少死人,你会跟朕合作的,对不对?就如同你当初在大非川战场之上,吹响了退兵的号角。”
“……”赤松德赞沉默了半晌,脸色变得有些灰白,“就算是吧……”
第三卷 九鼎
第460章 让大唐之风,袭卷天下!
李世民面带笑容的凝视了赤松德赞许久,认真的说了一句:“多谢。”
赤松德赞微微一怔,抬头看向他:“你谢我?”
“是的。朕必须谢你。”李世民吁了一口气,认真说道,“不管怎么样,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讲,此刻的赤松德赞于大唐是个大功臣。
大非川一役的战场之上,你主动停止了战争,减少了无数的流血与牺牲。这对两军将士来说,那是功德无量。现在,你答应了跟朕合作,一起缓解汉、蕃两族矛盾,促进两族融合。这将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无量功德。”
“哼……”赤松德赞冷笑,“你不用把话说得那么好听,我也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可以任你糊弄。眼下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怎么可能向你妥协?”
“你就不用再谦虚了。”李世民哈哈的笑,“你是一个眼光长远、冷静又睿智的赞普。在战场之上我永远没有把握敢说绝对能够战胜你。在处理政治的问题上,朕也相信你是一个明智的人。要不然,大非川数十万大军激战的战场之上,你是做不出退兵的决定的。说实话,朕有点佩服你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还能站到高处看到全局的局势,不是所有人都能办到的。”
“够了……”赤松德赞冷峻但是无力的说道,“你这副胜利者的姿态,着实非常的轻浮与令人生厌。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话,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但是请你记住一点。你可以灭掉我的军队、杀光吐蕃全族。但是,你永远也征服不了赤松赞普这颗骄傲的心!”
李世民看着赤松德赞,呵呵的笑了起来:“这对我来说,不定就是坏事。”
“嗯?”赤松德赞有些愕然。
李世民继续在笑:“你想一想。朕从一个落魄郡王混迹到了大唐的帝位之上。然后挑着大唐这副乱摊子一路振兴,现在已是改天换日如日中天。大唐的版图已经囊括了草原、高原、河陇与西域,超越了昔日盛唐景向。为人君者。这样的事情都办到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值得我挑战呢?感谢你有一颗骄傲地心。朕,总有一天会把它征服的!这件事情。非常的具有挑战性!”
赤松德赞地脸皮轻轻颤抖了一下:“你这疯子!”
“哈哈哈,你还真是骂对了!”李世民突然疏狂的大笑起来,“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立志逆天改命?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从你赤松德赞的手中抢过墨衣、冒天下之大不韪凭借孱弱西川与吐蕃数十万铁骑为敌?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明知是你的诡计在挑拨我与李适,还迎难而上深入虎穴北上长安?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将大唐拆散了重组,一切从头来过?削王爵、整吏治、组军伍、破格提拔青年才俊贤能之辈重组朝堂。一切改天换地?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再度启用叛臣李怀光,让他挥兵北上平定草原收复北庭如今深入西域重振大唐神威?朕若没有几分疯癫。又怎敢轻离帝都、亲率数十万大军与你决一死战?!赤松德赞,朕不仅要征服高耸入云的千里雪山。更要征服你高悬于天际的那颗枭雄之心!你就等着吧,总有一天,你会心甘情愿的对朕俯首称臣!”
赤松德赞被李世民一阵连珠炮似的轰炸。情绪也有些起伏。他愤然的瞪着李世民:“你做梦!”
“那我们拭目以待吧!”李世民站起身来大步流云地朝门口走去。然后停顿了一下说道,“好好保重。安心歇养。大约一两个月以后,我们就启程往长安去。那不是你梦寐以求都想去的地方吗?朕很快就成全你了。”
“你!……”赤松德赞简直气结说不出话来,一手捂着胸口,看似又被气得心疼了。
李世民说得没错。赤松德赞的确是梦寐以求都想长安——是想以一个征服者地姿态,入主长安,将这个繁荣富庶的天下第一城据为己有。现如今,却是被作为战俘“押”往长安。
从天堂到地狱,莫过于就是这种感觉。
李世民看了赤松德赞一眼,嘴角轻扬露出满足而又冷洌地微笑,走出了房间。
身后传来一阵稀里哗啦的桌椅摔打声,李世民脸上的笑意却是更浓,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李愬和薛平上前来参拜:“陛下可曾受到伤害?”
“你们说呢?”李世民看着这两员小将发笑,“走吧,让赤松德赞好好地发泄一下。我们还有很重要地事情要做。”
李世民带着两员小将和自己的飞龙骑卫队,来到了城外地大军营里。
李光进和浑谇宓闳寺碜急噶覆蓐⒅兀员赋稣鳌M保罗驳那瓷⒁舱诮小3峭獾拇缶铮背Q坛竟龉觯蛉嗽诿β挡恍荨
由于行军长史李吉甫与司马韩愈都被分派了别的职事,因此军中后勤缺人料理。李世民亲自担当起了粮草管理的活计,为李光进和浑铰反缶值懔覆荨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可是事关成败的大事。由于战胜了赤松德赞得了大批的粮草,再加上中原秋收已经在进行,长安也不停的有粮草运来,因此现在军中粮草颇为丰富。李世民将大批的粮草批给了李光进和浑⑶一怂切矶嗟慕鹨穸泻推渌嚼贰R焕词嵌越棵堑年凸睦6矗铰繁砩钊胪罗沟匾院螅材衙饣嵊懈罗胤饺舜蚪坏赖氖焙颉:嗣矗永炊际侵乩摹6啻闱谏砩献苁呛冒焓隆
李光进和浑稣鞯淖急腹ぷ鹘辛思
切妥当就绪。在这之前,马勋与史敬奉的两路兵马了。分别回到了大非川和积石山驻守,一来充当河陇屏障以防吐蕃余党反扑,二来也可以事先为李、浑二人的兵马开道。
几天以后,李世民亲自为李光进和浑拇缶ば小A铰繁砉布屏蚓癫狡铮按⑹科ヂ>屑榷ǖ募漓氚床烤桶嗟慕小<阑侍祆牒笸粒蛋萆胶由衩饔胱孀谏琊ⅲ阕忝β盗舜蟀敫鍪背健
然后。李世民亲自拿起酒,走到了四员大将面前。
李光进首当其冲。李世民让近侍赐酒,令他满上。
“李光进。朕借李太白的一句诗来称颂于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世民一脸温和的笑意,“朕不仅有四大元帅这些个擎天大柱,现在更多了像你李光进这样地股胘之臣得力将战。朕,非常的欣慰,高兴。”
李光进激动的举着酒杯就要拜倒,李世民将他拉住:“不必再拜。朕就在长安等着你地捷报传来。拜上千次万次,也不如一份捷报让朕开心,让朕明白你的忠心与能干。”
“末将遵旨!”
李世民豪气的一举杯:“请满饮此杯!”
“——谢陛下赐酒!”
李世民再拿起一杯酒到了浑媲埃骸盎氍{。四大元帅当中,数你最年轻。但是,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此去高原凶险莫测。环境恶劣路途辛苦,你一定要多多保重。”
“陛下请放心。”浑材霉嘶实鄞偷木啤!澳┙么帧⒊缘每唷D且坏愕惚└咴乖诓凰牢艺饧附锢瞎峭罚
“其他的朕就不必多说了。你办事,朕放心。”李世民微笑的看着浑半蘧椭挥幸桓鲆蟆R闫桨病!
浑⑿芤话愕纳砬崆嵋徽稹K勰幼呕实邸M蝗灰幌滤ハ鹿蚝淙话莸溃骸氨菹拢±铣妓涓文酝康匕俳俪苫遥驯ū菹率ザ饔谕蛞唬
“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李世民急忙伸手将浑似鹄矗袄矗蘧茨阋槐WD闫炜檬ひ宦房瑁
“谢陛下!”浑娜缤祭滓话愕厣ひ粢讶环⒍叮劭粢灿辛艘恍┦蟆KV氐木僮啪票霾苯忻谰坪攘烁龈删弧
李世民拍了拍浑崾档母觳玻肿叩搅死罟庋盏孛媲埃骸袄罟庋眨闳秒尴肫鹆艘桓鲂啊!
李光颜愕然的一愣,不知道皇帝所指何事,还以为自己闹了笑话。
李世民笑道:“昔日李良器去世之后,蕃陇胡人曾放言说,大唐再无猛将,不足为惧。这难道不是天下最大地笑话吗?现在朕的面前,就有继李晟之后的大唐万人敌——李光颜。”
李光颜这才释然,不好意思地哈哈笑了起来。
李世民赐给李光颜一杯酒,说道:“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此去昆仑、高原、西域,打出威风、打出气势来。让吐蕃人、西域人和大食人,见识一下我大唐万人敌地厉害!”
“末将遵旨!”李光颜欢欣鼓舞。
“来,满饮此杯壮士酒,阵前杀敌去吧!”
最后,李世民来到了小将徐韬面前,也赐了他一杯酒。
“徐韬,你跟了朕有多久了?”
徐韬很少经历这样地大场面,显得略有点局促,结巴的说道:“回陛下话,末将跟随陛下有……七、七年了。”
“七年,时间过得真快啊!”李世民如同温和长者看着徐韬,“当年你父亲随朕一起出征奇袭鄂陵湖,英勇战死勋国。然后,朕就收养了你。徐韬,你徐家地祖上是大唐最有名的大将、元帅。你看看你,也是生得这样一副天生虎将的雄躯。不要辱没了你祖上的英名,也不要辱没了你父亲的名声。此去吐蕃,你可以说是故地重游,那里也曾是你的故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没有?”
“俺……俺也不知道有啥想法。”徐韬都不敢正视皇帝,只是嘿嘿的笑,“俺就是高兴!俺终于可以像大师兄、二师兄他们一样,跟着浑大元帅出去干点大事了。俺一定用力杀敌、用心办事。”
“哈哈哈!”众人都笑了起来。徐韬尴尬得脸都红了。
李世民也是哈哈的大笑,他用拳头砸了一砸李愬结实的胸前,说道:“来,朕敬你一杯酒!”
“谢陛下!”徐韬有些愣头,拿过酒来一仰脖就喝了个干净。李世民的酒却都还没来得及喝。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李世民毫不在意徐韬的鲁莽,他放下杯子拿起酒壶递到了徐韬的面前:“徐韬,这壶酒朕可不是给你喝的。经过鄂陵湖的时候,你用此酒去拜祭一下你的父亲,还有战死在那里的唐军将士们。跟他们说,朕恐怕不能亲自去祭奠了,希望他们能够宽宥。”
“哦?……好啊!”徐韬拿过酒壶就笑了,“末将也很早就想去那里拜祭一下父亲了!”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徐韬点了一点头,转身走到了点将台上。
四员大将,六万兵马。兵戈如雪旗旌翻滚。威武雄壮的军姿能让人看一眼就热血沸腾;昂扬澎湃的斗志气吞万里如虎。
李世民亲自拿起鼓槌来走到军鼓面前,一言不发就敲响了大鼓。
众将士只听了第一个音符,就感觉浑身有些躁热——是那首激扬慷慨的《秦王破阵乐》!
一曲终了,李世民扔掉鼓槌将手向天际挥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