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唐重生李世民-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才能,我们没有、没有啊!”

李适张着嘴,怔怔的看着李诵,无言以对。李世民也负手站在一旁。平静的看着情绪激动的李诵,心中感慨万千。

“父皇……”李诵接着说道,“假如、我只是说假如,这一次我们成功了,除掉了汉王……又能怎么样?只要汉王一死。大唐地天下会比我们预料的更乱、更不可收拾。就算马燧到最后仍不忍心站出来反对父皇,以他的义气和慷慨,必然一死以谢天下。我们唯一可以仰仗的人从此丧失。其他的李晟等三大元帅。就算自身回不了节度,他们地人也是饶不了我们的。西川……西川就更不用说了。那里,除了十余万全天下最精锐的虎狼之师,还有千万的百姓会要给汉王报仇!父皇,儿臣现在很庆幸你知道么?我很庆幸汉王是成功的一方!因为他必须成功!只有他成功了,才能换来大唐地安宁和希望!这皇帝和太子再当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么?父皇陛下!我们非但不能给天下人造福,还成了大唐最大的毒瘤和负担啊!”

“疯了、疯了。你真的是疯了……”李适呆住了,喃喃地自言自语。

李世民的表情仍然很平静,心中却是唏嘘道:李诵,还有一点智慧和良知。他比皇帝更明白成王败寇的规则,更有为寇者的觉悟……很可惜啊。李诵。或许等你登了基,会比李适强许多。但是。我不能等,大唐也不能等了。这样的事情,我更加愿意相信我自己,而不是天真的寄希望于你。如果不是立场天生敌对,李诵,或许我们真的能成为好兄弟。毕竟,你还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从这方面讲,你倒是我地一个知己。虽然我还不知道,你现在说出的这番话是真情还是假意。

李诵似乎也说到了动情处,说到了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他缓缓的度着步子,旁若无人一般的说道:“其实……儿臣真地一直都很嫉妒汉王。嫉妒他可以带着军队杀戮敌匪,嫉妒他可以大刀阔斧的在边疆文武用志。儿臣,却做不到这样地事情。虽然我也痛心于眼下大唐的各种现状,也有满副的雄心壮志要重振大唐……可是,儿臣必须先要跟随在父皇的麾下经营一切,按照父皇的指引做所有的事情。儿臣,真的是很矛盾、很矛盾。从立场和利益上讲,儿臣与汉王似乎是天生的对头,只能敌对。可是,儿臣甚至想和他并肩作战,一起对抗吐蕃、一起经营民生、一起震慑诸蛮。可惜,儿臣永远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汉王做出一项项惊人之举,创下无数的丰功伟业。与他相比,儿臣除了这个储君的头衔,还剩什么?我为大唐做了什么?什么也没有!我只能跟着父皇做一些小人得志的事情,算计为天下做出了卓越贡献了的汉王!父皇,我们真的错了,错得很厉害。皇权之中,从来都不缺少勾心斗角。但是历来,不管如何内斗,都不能触动了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不能祸害天下。算计汉王,就是祸害天下。所以,我们注定了要众叛亲离一败涂地。对于眼下的大唐来说,汉王,比我们父子俩更加重要。说一个最简单的…………汉王若死,派谁去经营西川?儿臣么?!父皇自己亲自去么?谁去也办不到!岂不说西川的子民们不答应,就是南诏、东女国那些蛮国也会再乱起来。吐蕃就更不用说了,有汉王在,赤松德赞绝不敢再造次正眼小觑西川。可是,只要汉王一灭,他就会肆无忌惮!到时候,谁能阻挡?儿臣么?父皇自己么?!恐怕,我们只能割地求和…………就用这样的办法,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下去么?!我们就用这样的功绩,去地下面对李家的列祖列宗么?!”

李适面如死灰不停的发抖,喃喃的道:“想不到……朕在你的心目中,也是那样的无能!”

李诵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有些不忍的说道:“实话实说,相对于汉王,我们父子俩的确是太过无能了。盛世立长,乱世立贤。汉王,就是为了眼下的大唐而生的。父皇,我们……还是顺应天命,做出正确的选择吧。与其鱼死网破让彼此都得不到好处,让大唐的天下越发的不可收拾……还不如,明智一点,退位让贤。这样,或许是我们唯一为大唐做出的好事。究竟汉王是不是比我们更胜任这个主宰乾坤的重责,到时自有公论。如果他不行,天下万民和后世子孙自然饶不了他这个叛国逼宫的反贼;如果他比我们强,的确做得很好……父皇,我们还能赢得一些清名。毕竟,我们立足于大唐的天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李适全身僵硬,脸上露出了苦笑:“其实……我们已经没了选择,对么?”

第三卷 九鼎

第281章 悲情太子

李诵和李适,一起看向静立在一旁的汉王。

李世民轻轻抽动了一下嘴角:“我不逼你们。”

李适冷笑:“你还要怎么逼?拿一柄剑搁在朕的脖子上,才算是逼吗?!”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淡然道:“时局如此罢了。”

李适既恼怒,又无奈。汉王摆出的那个胜利者的姿态,让他颇感愤懑。但是,他却又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实他并不傻,只是有些不甘心。他总认为,自己是意外的栽在了汉王的阴谋诡计之中。

“别不服气。”李世民牵动嘴角,平静的说道,“你的下场注定如此。与其让外人蚕食掉大唐的江山、让李家就此沉沦,还不如让我来重振一下李唐的声威。不管怎么样,你都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其实,这个皇帝你当得并不开心。除了关内这块地方,哪里还把你这个皇帝真正放在眼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你骗谁都可以,唯独骗不了自己。你在皇位上,每日如坐针毡骑虎难下。与其这样,还不如安安稳稳的享受太上皇的安逸生活,将这一堆的麻烦事,交给我来处理。正如太子所说,处理得不好,骂名是我的;处理得好,你还要获得清名。何乐而不为?”

“你真的是很虚伪,也很奸诈。”李适的脸上怒气充盈,“朕这个皇帝就是当得再如何不开心,也轮不到你来篡位。你这是无耻的抢夺!”

一旁李诵接过了话头:“父皇……儿臣虽然有志向重振大唐,却自认没有那个能耐真的去做到。既然皇兄有这个胆魄和能耐,就让他来好了。儿臣是真的愿意拱手相让。大唐的江山,现在真的像是一个烫手的山竽。儿臣……怕是接不过来。父皇又何苦将它紧紧拽在手里不肯放手?”

李适的眼睛微微眯起,死死地盯着汉王。李世民也毫不退缩的迎上了他的眼神,寸步不让。

二人的眼神,在虚空之中凌厉的冲突相撞。就像在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

过了许久,李适眨了几下眼睛,转移了视线。

李世民心中暗自冷笑。

李适终于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天命如此,朕再也无话可说。李谊……哦不,朕现在要叫你李漠了!你不再愿意用朕给你改的名字了,是吧?李漠。希望你真地如你自己所说,能够将大唐经营得有声有色。不然,我们李家就要多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朕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做这一切事情的,天下人也会死死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你最好不要幻想做一个暴君或是昏君。不然,谁也饶不了你。”

李世民心头一震。眼睛里一道星芒闪现。但他依旧平静,淡然说道:“放心吧,我会尽力地。”

“哎!…………”李世民狠狠的锤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摇头长叹。他耷拉着头懊恼了半晌,然后抬起头来。徐徐的说道:“唯一庆幸的是……大唐地江山,还没有旁落到他姓之手。李漠啊李漠,你毕竟是李家的人。别忘了李家先祖创业之艰辛。朕这一生……的确是没有做过什么对大唐真正有益地事情来。临末,只好成全你一次,来一次豪赌。如你所愿,朕愿意将江山顺禅给你,让皇权平稳的过渡。这样一来,大唐的天下或许会少几分波折,多一份安宁。也难得你搞清楚了一点,不管朕是如何的软弱无能。在天下仕人和百姓心中,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帝尊正统。我明白,眼下一切大局已定,不管我怎么做,你登基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你能在这时候还顾全着天下大局、顾及着那一丝丝的骨肉亲情。朕还是要感激你的。回长安吧!回了长安,我们一步步来。帝都生乱。淮西李希烈和河北四王,包括虎视眈眈地吐蕃人,肯定会趁势造乱了。我听马燧说,你将十余万大军齐调入京,看来也是做出了准备。不管怎么样,在面对外敌的时候,我们李家的人终归是一家人。回京之后,朕会另立太子,让你入主东宫。等淮西、河北等地的纷乱暂时平息之后……朕,就将帝位禅让于你。”

李世民和李诵同时郑重的拜倒下来:“陛下英明!”

“英明也好,糊涂也罢……事已至此,不必多说了。”李适面如死灰,颓丧地摆了摆手,“朕累了,想一个人静静的休息。你们都退下吧。”

李世民和李诵拱手退下。二人出了帐蓬,居然不约而同地吁了一口气。

然后,二人四目相对,各自露出了一丝颇有玩味的微笑。

夜已经很深了,马燧等人退得老远,四周极其安静。帐蓬上倒映着李适的身影,摇摇晃晃。看来,他仍然在枯坐,并没有入睡。

二人缓缓的踱着步子,各自满怀心事,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皇兄……”李诵先打破了沉默,“我们兄弟,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在一起安静的相处了。”

“是的……”李世民轻轻的点了点头,“至从我离开京城入川以后,就再没有过。”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很无奈!”李诵摇头苦笑,“成王败寇,这样的结局或许是最好的。至少,比我预料中的要好。”

“预料?”李世民微微皱眉。

“是啊……”李诵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至从第一次西川大捷的消息传来以后,我就预料到,你会是胜利的一方。而我和父皇,迟早要败在你的手上。于是,我们父子俩,无可救药的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那就是,除掉你。”

“不归之路么……”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心中暗自道: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走上了这条路。造化弄人,时局决定人生。也许至从我重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都走上了不归之路了。或许我们之间。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胜谁负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李诵继续平静的说道:“可是越到后来,我越感觉,我们注定要失败。父皇和我已经渐渐的众叛亲离,而你则是在一天天的壮大,大唐地子民对人寄予了厚望。这样的一个局面,让我害怕、让我胆怯、让我慌乱。我曾不止一次的下定决心。要劝父皇放弃与你的争夺……主动将皇位顺禅给你。可是,我没有。因为我了解父皇,他是撇不下这个脸面的。更不能容忍,自己这样轻易的就接受失败。”

李世民笑了一笑:“皇帝很好强,很好胜。但是。却总是找不到取胜的法门。所以,他经常恼羞成怒。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地人。”

“是啊!父皇,其实真的很可怜。”李适的神情中,露出许多的凄怆和怜悯。淡淡的说道,“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他每天过得有多痛苦。其实在我小地时候。那时父皇还刚刚登基。那时候的父皇,踌躇满志要振兴大唐,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可是迎接他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渐渐地,他开始变得灰心丧气,失去斗志。整个人,也开始变了。最初,他也是信任大臣任人为贤的。可是朱之乱。对他的打击很大。那时候,满朝文武不是逃就是降,让他既伤心又恼怒。当时,护着他从皇宫里逃出地,就是霍仙鸣、窦文场等等这些宦官。于是从那以后。他开始不太信任大臣,转而信任宦官。再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在奉天时。缺粮少物,唐安公主也因无药医治而夭折了……从此,父皇变得贪婪而怪癖,一心敛财。同时,对什么人都不太信任……因为,前来救驾的李怀光,也能反叛。其实,父皇真的是很可怜。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怎么可能还不崩溃?他能强提着一口气坚持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皇兄!”

蓦然间,李诵双膝冲着李世民跪了下去。

李世民骇然一惊,连忙伸手想将李诵拉起来:“太子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不!”李诵倔强的摇头,仰头认真的盯着李世民,一字一顿的说道,“皇兄一定要答应我一个请求。否则,我今天就跪死在这里,永远也不起来。”

李世民无奈地扔头,叹道:“你说吧。”

李诵满副期望的看着李世民,说道:“求皇兄……让父皇陛下能够终老此生,安度晚年!”

李世民心头微微的抽动了一下,点头:“不用你说,我也会这样做的。快起来吧!你是国储这样给我下跪,成何体统?”

李诵站了起来,神情颇为激动,声音也有些颤抖了起来:“皇兄……真的会答应我这个请求么?”

“会。”李世民真诚地看着李诵,认真的说道,“不管你相不相信,我之前对皇帝说地话,是真心的。我不想让皇城之中再出现骨肉相残的惨剧。同时,皇帝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我怎么可能丧心病狂的对他不利?你放心吧!其实,如果我与皇帝之间没有了利益冲突,或许能成为真正的父子,相知相依。只是……这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让皇帝化解心中的心结。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因为,我是真的很有诚意。我会把他当成我真正的父亲来对待。”

“好……好!”李诵的眼睛里,就这样涌出了泪花。嘴唇不停的发抖。

也许是太过尴尬了,他蓦然转过身来,长吸了一口气平稳自己的语气,然后淡然说道:“回京之后,就请皇兄收拾打点东宫,早一点搬进去住吧。承恩殿旁的柳荷池,要派人清理淤泥了。夏秋过后,荷叶枯死,味道会很难闻。崇文殿里,先前正在翻修,因为太过老旧了,一到冬天就寒气逼人。那里,是读书的好地方。崇文馆里的学士们,还是有许多有才华的。皇兄可以……择人用度。”

“嗯……谢谢。”李世民点了点头。突然感觉,心里有一点酸。

“陆贽、王丕、王叔文这些人,都是忠臣,也是良才。”李诵的声音里,已经有些哽咽,“这一次,他们也跟随我,陪着父皇一起流落了出来。我会劝他们转而效忠皇兄的。请皇兄……善待、善用这些人。”

“你放心,我会的。”李世民的声音也很轻,生怕惊动了李诵心中最柔弱的那根神经。

“这样……我也就无怨无恨了。”李诵仰起头来,想止住奔流而出的泪水。二人静静的站在那里,呆立了半晌。

许久以后,李世民说道:“你想去哪里?”

“西川。”出乎李世民的预料之外,李诵回答的十分干脆。新立太子,旧太子定然是被流放、软禁的结局。这样的一个潜规则,是无需再作阐述的。李世民和李诵,都默契的没有直接提起。

“哦?”李世民微微惊咦。

李诵背对着李世民,露出了一抹自嘲的微笑:“我想去皇兄的旧地看一看。在那里,我想我会更加明白,皇兄究竟出色在哪里,我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更何况,西川天府之国,有皇兄的天威垂临,那里也将是大唐天下最安宁的一处地方。你会答应我么?”

“我已经答应你了。”李世民心中轻叹了一声:李诵,谢谢你!你自己选择了一处,最让我放心的地方。把你流放到西川去软禁……在那里,你将获得最好的善待和礼遇。

第三卷 九鼎

第282章 皇权与霸业,不相信眼泪

夜已极深,李世民也就打算在这处小山坳里先过一夜,明早再请马燧一起护送皇帝回京。由于部队只是出巡,并没有带太多的辎重,皇帝和太子等人住的帐蓬还是临时回军营里取来的。大部份人,都只能露宿。李世民有伤在身,自己回了马车中安歇。

刚刚进到马车准备休息,听到外面自己随行的汉王府侍卫大声喝斥:“什么人?站住!”

“是我!文安公主!”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动:是文安啊……

他掀开了车窗的帐帘对外面说道:“让她过来…………文安,快来。皇兄在这里。”

黑夜的火把之中,一个身材高挑穿着粉红宫妆的少女,慢慢的走了过来。李世民远远的看着不觉暗自惊异:几年不见,文安长成大人了……身裁相貌,都挺出众呢!

文安走到了马车前,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文安见过皇兄……”

“呃……起来。”李世民愕然的愣了一愣:这还是当初在奉天时,那个往自己怀里钻然后玩弄盔甲帽缨的女孩儿么?我那早夭的宝贝儿兕子,长大成人以后,也会是这副模样么?

文安公主的出现,不经意的触动了李世民心中最柔软的一处地方。

“谢谢皇兄。”文安站起了身来,仰头看了李世民一眼,大眼睛扑闪了几下看似有满腹的话要话,却又低下了头来。

“来,进马车里来,和皇兄说说话。”李世民对文安伸出了手。

文安公主犹豫了一下,咬一咬嘴唇,伸出手来被李世民牵住,登上了马车。

马车里很宽阔。装饰得虽然简单却是十分的舒服。文安公主就跪坐在李世民对面,低低的垂着头,一言不发。

“怎么了,文安?”李世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温柔,“你以前跟皇兄在一起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今天怎么这么拘禁呢?”

“你会杀我吗?”文安公主突然一下仰起头来,惊惧而又有些愠怒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惊了一惊:“怎么会呢?你怎么要这么问?”

“那你会杀父皇和太子哥哥吗?”文安连珠炮似地发问。

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也不会。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伤害他们。”

“可是你已经伤害他们了!”文安稚嫩的声音里,有些嗔怨,“刚刚……父皇和太子哥哥,抱头哭了。哭得好伤心。我还从来没有见他们哭得这么伤心过。”

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文安。你还小。许多的事情……你不会明白的。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想过要伤害父皇和太子。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是一家人,就要这样彼此伤害呢?”文安公主又耷下了头来,痛苦而又凄婉的说道。“我多想再像以前一样,叫你一声小漠哥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叫不出来了。今天看到你这个样子。我感觉……你完全变了。不是我认识地那个小漠哥哥了。你不再疼我了,你回京这么久,都没有主动来看过我。你还要跟父皇和太子拼命,拼得你死我活……我们是一家人么,为什么要这样呢?难道就不能平安的在一起生活吗?”

李世民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对不起,文安。我也不想这样。其实……事情比你想像的复杂,你不要伤心了。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不会。永远都不会好起来了。你别把我当成小孩子。我知道地。”文安公主满是伤心,淡淡的说道,“太子哥哥就要让出东宫,让你住进去了。父皇过不久,也要退位。你马上就要是皇帝了。天下不能有两个皇帝。所以。父皇和太子哥哥,肯定不会有好运……我们这一家人。就要开始自相残杀了。”

“不会的。”李世民怜悯而又愧疚的看着文安。

“过几天……”文安的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我就去修道出家,当道姑。我不想看着小漠哥哥,和父皇、太子哥哥他们自相残杀。”

“我说了,不会地!”李世民的声音提高了许多。

“小漠哥哥……”文安抬起头来,眼睛里已经满是泪水,幽怨的说道,“我今天,是来向你辞行地。其实我不应该来的……我多么希望,小漠哥哥在文安的心目中,永远都是以前那个样子。我可以扑进你怀里撒娇,让你抱着我在御花园里抓蝴蝶。可是……这样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文安长大了,小漠哥哥也要当皇帝了。皇帝,是不能陪别人玩的。皇帝喜欢杀人……还会杀亲人。文安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小漠哥哥的身上。所以……文安要走,走得远远的。从此再也不回长安来。”

“文安,你不要这样……”李世民头一次地感觉,自己如簧的巧舌,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面对这样一个柔弱如柳的小女子,他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服对方。其实,越是平常柔弱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就越难更改。

文安已经轻轻的抽泣起来,还弯下腰去给李世民作了几个揖,哽咽地说道:“小漠哥哥,你自己要保重……你不要伤害父皇和太子哥哥。其实,他们都很可怜、很可怜……还有,请小漠哥哥,代我向房慈告别。他还欠我的七只纸鹤,我不要他还了……我、我走了。”

文安站起身来,就要出马车。李世民伸出手想要拉住她,可是……自己实在想不出,用一个什么样地理由,将她留下。

文安,兕子,留给了李世民一个奔跑的背影,消失在了黑夜之中。

半晌过后。李世民仍然没有回过神来。

他呆呆的坐在马车里,突然有了一种失落感。

是不是……在争取一些东西的时候,也会失去别的东西?构建皇权与霸业的同时,总是免不了要伤害一些人,失去一些真挚的感情。文安,岂不说她长得像兕子构起了自己内心深处地父爱情结,就是她这份真挚而又单纯的感觉。着实也令人感动。她与房慈……当年曾在汉王府里做过一阵玩伴。莫非小姑娘的心,已经情窦初开?

李世民感觉,自己真的很残忍,很冷酷。

他的嘴角轻轻的抽动了一下,轻叹一声。喃喃自语道:继续冷酷,继续残忍吧!……我一个人失去再多东西,也无所谓,我本就是一个连性命都没有了的人。我只要大唐…………重振雄风,这就足够了!!

皇权与霸业。从来不相信眼泪!

天明,拂晓。

李世民在马车里昏昏沉沉,整夜都没有睡着。马车外已经传来士兵们走动时铠甲地声响。众人已经开始忙碌了。可是没有人来打扰他。

李世民从马车里走了出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查看了一下伤口,幸无大碍。

“汉王殿下,昨晚可曾休息得好?”马燧带着几名将军迎了上来。

“还行。马大帅辛苦了。”李世民对他点头微笑。看得出,马燧一夜没睡,眼睛通红神情疲惫。

马燧微微的苦笑:“当今天下最重要的人,全在这里了。末将不敢大意,只好亲自巡了一夜的哨。殿下,刚刚长安汉王府里,有人送来了消息。说西川武元衡,已经率领了五万人马到达长安。驻扎在长安西面十里军屯,等候殿下军令行事。”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动:武元衡来了。好快啊!我自己地人,终于到长安了。加上先前就已经赶到长安的李晟、李怀光、浑和严震的四支大军,和马燧手下的十万大军,关内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二十三万之多。而这兵权,将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传本王令……让武元衡地部将野诗良辅率领剑川军飞龙骑,加上李晟、李怀光、浑、严震四军的所有正规骑兵,前来终南山迎驾。”李世民说道,“午时之前,务必布好三十里马军大阵,恭迎陛下回京。”

“是!”马燧拱手应诺,带着身边的将军们去传令办事了。

李世民朝皇帝和太子地帐蓬走去。李适和李诵的一些妃子和子女,都聚集在不远处的一个帐蓬里,掀开了闱帘,远远的打量着汉王,没有一个人说话。李世民朝那边看了一眼,众人眼神中一阵惊惧,闱帘马上放了下来。

李世民微微苦笑了一声,站到了帐蓬外,拱手拜道:“陛下,儿臣李漠求见。”

过了半晌,才听到里面传来李适疲惫而苍老的声音:“进来罢。”

李世民走了进去,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吃了一惊。

李适,似乎一夜之间老了二十岁!

其实他现年还不到五十岁,之前一直都保养得还算可以,看起来顶多三十五六。可是现在……他甚至比马燧还要显老。脸上毫无光彩,眼神黯淡,举止痴呆迟钝,甚至连头发也变得灰白了一层。

李适轮动了一下眼球,神情木然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自言自语一般声音枯涩的说道:“文安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李世民地脸皮轻轻抽动,静默无语。

李适双手支在榻上,无奈的摇头苦笑:“朕真的是太没有用了,根本就不配当皇帝。唐安重病,朕居然都不能给她治病;文安要出走,朕也留不住她。朕连两个女儿的父亲都当不好,又如何能当好天下人的父母?”

李世民静静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的李适,哪里还是之前那个让自己厌弃地不肖皇帝。他只是……一位父亲。一位接连失去了女儿、然后被儿子背叛的父亲。

“父皇……我们,回京吧。”过了许久,李世民才拉开了话匣,静静的说道,“十万铁骑,前来终南山迎驾了。”

“有必要么?”李适呆愣在那里,痴痴的说道。“一根麻绳就能请朕回京了。你这是在向关内的皇族仕人,显示你的绝对武力、向天下人炫耀你地威风吧?”

李世民铁冷着心:“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你知道的,现在,没有比绝对武力更能让关内帝都安宁的法子了。只有关内平稳,我们才可能抵御外寇。”

李适苦笑了一声,轻轻的摆了摆手:“那好吧。走吧。你出去,朕要更衣。为了照顾你的颜面和威风,朕也要顾一顾自己的颜面。”李世民转过身来,准备朝外走。

背后,传来李适枯涩而低沉的声音:“你地冷酷和绝情。真的是令人发指!”

李世民周身微微一震停顿了一下脚步,又大步的走了出来。

冷酷?绝情?

这也许就是我李世民,与你的区别所在。

有些事,有些时候,这心肠该硬的。就得要硬起来。我地眼里,我的心中,永远比你装着更多的大局和天下。我之所以不杀你和太子。更重要的原因是时局需要,顺带着兼顾了一下私情。

要想做大事,又不肯牺牲自己的感情,那是绝不可能地。

没人能懂得我的心。你们不懂李世民,也不懂现在的李漠。人人都在说,天下是皇帝地。其实……皇帝,也是天下的,他并不该只属于自己。他注定了要迷失,要做出旁人无法想像和理解的牺牲。

要想专心的去当这个皇帝……就要先用冷酷这把利刃………将自己的感情阉割!

第三卷终

以下免费

写到这里,不得不说一声:人性真是复杂而又多面的。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准确的把握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三卷结束了。很长。也写得比较慢。

除了停电、身体不佳等等这些原因。我想这本书写作地高难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的。我是一名快枪手。一天万字很容易。可是很多的日子里,我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确是很耗脑力、很考验功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