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跃农门-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阿妹······女人的年华就那么几年,我生怕耽搁了她。”

关文叹了口气:“韦行知这人是不错,只是这也是造化弄人。”

李欣点了点头,问关文道:“阿文,你可怪罪韦书生?”

“当然怪他。”关文道:“我好好的妹子嫁给他,福没享一天·白照顾他们母子这些个时日,最后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能不怪他吗?”

关文气冲冲地冷哼了两句,又叹了口气:“阿妹不怪他,我有什么法子。”

语气里尽是对自己妹子的心软而感到的无可奈何。

李欣笑了笑,道:“阿妹心善·老天爷看着呢,没了个韦书生,肯定给她个更好的夫君。”

李欣这话也不过随口说说,安慰安慰关文,关文也知道她的意思,自然不会太在意,只道:“更好的就不必了,只希望以后有个会疼她的,知冷知热的,和她好好过日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关文心里其实也认为阿妹是不孕了的。

年三十儿前两天,关文和关武带着人去那五块荷塘了,关文说还约了孙鸿雁谈事儿。李欣想着便知道是为什么。

孙鸿雁是个眼光长远的人,在关文和李欣最开始挖荷塘种莲藕养鱼的时候就看中了这项致富的机会,那会儿便跟关文商量想让全村都跟着关文做这项活计。只是那会儿基于各种原因,没能如愿。

如今关文靠着荷塘的收益算是撑起了最初的家底,村里人都瞧着眼热了,当初墨守成规的老辈子们渐渐的便也闭了嘴,只是还会唠叨着会得罪荷花神什么的鸿雁眼看着这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却不能用,心中着实急那些村中遗老们摇头摆首说不行的时候,孙鸿雁便道:“愿意的就跟着本村长干,以后跟关家人一样吃香喝辣。不愿意的就啃着地里的菜根子,守着家里那几分地过日子吧!”

年前孙鸿雁便放了话,想跟着他试试走新路子赚钱的都来找他。如今孙鸿雁手上拿着一份名单,来跟关文谈合作的事儿了。

李欣早已经不管关文生意上的事儿,就是田间和荷塘间的事儿她也不再管。反正关文从始至终都不瞒她什么,毫不夸张的说,家里的房契地契,仆人的卖身契,长工的合同契,甚至是关文铺子里的盈利所得,流动资金,都被李欣攥在手里边儿。

关文说:“反正银子捏在你手里,你不也会乱花,看得还很紧,也不会短了哪里的吃喝比管事的都让我放心。

李欣自然是心安理得地守着钱财做她的地主婆子,商贾夫人。

与此同时,关全也带着人将采买回来的米面粮油、棉絮被子给拉了回来。

李欣让陈伯将长工名册拿了来,通知他们今晚下工后来主家这边儿领东西一人二十斤白米,二十斤白面,一桶油和一床今年的新棉被子,另外每人还可得半两银子,作为今年的年终分红。

众人都十分高兴,摩拳擦掌地表示明年会再接再厉地干活。

李欣出来走了个过场,露了下面便叫事情都交给关全和陈伯负责了。

另外,帮着关文伺候庄稼的牛老爷子一家、陈伯和花婆婆除了得到一样的东西外,银两多半两。这便算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分红了。

李欣躲进屋里去,听着外边儿的热闹心中很是高兴。

这快过年了,都愿意看到到处喜气洋洋的。不像在现代,一点儿过年气氛都没有。

阿妹陪在李欣身边坐了会儿,逗了会儿悠悠和李歌说话,也是有些觉得无聊听着外边儿的响动想去看看热闹。李欣便道:“你想出去看热闹便去。”

阿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还是不去了。”

阿妹虽然腼腆,可她从小也是在乡间长大的对男女大防上并不是很注重,跟长工说话也不是没有过,也不会避讳什么。

可如今她却是顾忌着自己是和离过的妇人身份,连往人前凑都会觉得自卑,觉得自己不道德。

李欣叹了口气,正想开口劝她心思莫要太重,与旁人该如何交往便如何交往时,关全却从前屋那边儿转到了后屋来,略有些激动地对李欣道:“大嫂,有客人来。”

“客人?”

李欣皱了皱眉问道:“什么客人?”

“是姜师傅。”关全一脸兴奋地道:“当初给大哥大嫂起屋子的那个姜师傅!”

“姜寒?”

李欣顿时站起身来,脸上也露出笑来:“他一个人来的?赶紧请他进来坐。青丫,快去泡茶!”

青丫应声去忙活,关全也回她道:“姜师傅是一个人来的,我已经请进来了,就在前边儿堂屋。”

李欣忙点头道:“你赶紧找人去给你大哥通个信儿。”

关全立刻应声去忙。

李欣笑对阿妹道:“没想到姜师傅竟然还会出现我还以为他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呢!”

阿妹有些怔忪,听李欣这般道忙也笑道:“大嫂,客人还在前边儿,咱们······”

“对对,咱们可不能失礼,得去跟姜师傅寒暄。”

李欣打前走着,果子抱着悠悠跟在后边儿,阿妹走在最后。

从后屋开的小门儿便可直接通到堂屋,李欣出了来,正好就看见坐在一边儿的姜寒。

和从前相比,模样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一般无二的面无表情。想来姜寒这次是没有喝酒的,整个人坐得笔直,很有几分威严。

“姜师傅。”

李欣笑着出声,青丫也正好端了茶来,李欣忙让青丫给姜寒斟茶,笑道:“好久不见,姜师傅别来无恙?”

要问李欣为什么见到姜师傅那般兴奋…···其实李欣也不是兴奋,只是前两日才提到姜寒,没想到今日就见到了他本人。而且当初关文抓到响马,靠的也是姜寒,得了朝廷的赏银本该是给姜寒的,可是姜寒无故失踪,这银子也没了着落,关文创业的资金里边儿这笔银子可是功不可没。

关文和李欣都是不会欠人人情的,心里也一直搁着这事儿呢,见到姜寒当然高兴——他们总算是可以还姜寒这份大人情了。

姜寒站起身,拱了拱手,却是破天荒地笑了笑,道:“孙家欠着我的工钱可还没给呢,我来讨工钱,顺便来看看我当初起的屋子如今如何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故客(下)

姜寒三十多岁年纪,瞧着却并不显老,今日穿着也很朴素谈之中和关家显出两分熟稔感,却又恰到好处地保持着距离。

人家说是来看当初起的屋子的,并没有说是来跟关家人叙旧的。这界限划分地可是清清楚楚。

李欣却就欣赏姜寒这样的脾性,不拖沓,特别干脆。

李欣笑道:“这后屋是姜师傅起的,姜师傅要来查看自然是应当的。”

说着便做了个请的姿势。

姜寒看了看李欣的身形,又瞧了瞧果子怀里的悠悠,对李欣点了点头道:“恭喜。”

虽然就两个字,但这意思却表地分明。

李欣笑着点了点头,让关全带姜寒去看看当初起的屋子。

青丫低声问李欣道:“夫人,这姜师傅是谁啊?我怎么觉得他身形有些熟悉……”

李欣笑道:“你没见过姜师傅,姜师傅走的时候你还没到我跟前儿来呢,怎么会觉得熟悉了?”

青丫想想也是,自己拍了拍脑袋道:“是奴婢眼花了吧。”

杏儿拉了李欣轻声问她:“姜师傅这回来······当初那笔银子咱们是不是要还给他的?朝廷的赏银本就该是姜师傅得的。”

李欣点了个头,却有些犹豫:“这事儿还是等阿文他们回来再提吧。”

杏儿笑了笑,说:“姜师傅倒是干脆,还说要去孙家结工钱呢。”

李欣也笑了:“从前从来没见姜师傅说过玩笑话,这两三年不见,姜师傅好像也会说些场面上的玩笑话了,你说是吧?”

“是啊。”杏儿也笑,又问阿妹道:“阿妹你说呢?”

阿妹点了点头。

“扬儿和小康两个猴儿呢?让他们来见见姜师傅,也不知道他们对姜师傅还有没有印象。”李欣道。

杏儿道:“他们俩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回了村儿就跟被放野了似的,不到饭点儿都瞧不见人。”

“过年了,让他们四处去玩儿去。”李欣笑道:“村里孩子多·同龄人也不少,扬儿和小康当初在傅先生那儿念书也结识了些朋友的。扬儿难得回来了,想必他们小伙伴们约在一处玩儿了。”

李欣掩唇笑道:“应酬比我们大人也不少呢。”

杏儿轻笑道:“是啊,回来几日就几日不见人影。”

很快关全去找人通知关文的人就跟着关文和关武回来了·关全也领着姜寒看了一遍后屋。

回到堂屋,姜寒点点头说:“屋子挺结实,没发现需要修补的地方。”

关文上前一步对姜寒拱手,也显出了两分激动:“姜师傅,久不曾见了。”

姜寒对他点了个头,关文道:“姜师傅当初办我们起屋子,一丝不苟·丝毫都不容马虎,屋子的结实度我们一向信任,自然是没有什么纰漏。”

姜寒又是笑了笑。

几人在堂屋中坐下,关文道:“姜师傅今日可得留下来吃顿便饭,让我们好生招待一下。”

姜寒点了点头:“恭敬不如从命。”

大家开始闲聊起来,关文自然是问起姜寒当初不辞而别再无影踪的事情。

姜寒道:“那会儿有些急事,也着实是烦了那孙家女人,不想跟她多纠缠·所以便走了。

我想着与你们的工钱已经结清,主雇关系也算是了结了,所以也没想到要与你们多说什么。”

关文叹道:“姜师傅这便是不把我当朋友了。”

姜寒抱拳道:“抱歉·我一向散漫惯了,于这人情世故上并不大通。有得罪之处,还请你多海涵。”

李欣总觉得姜寒有些……不大对劲。

哪里不对劲她却是一时半刻也想不出来。

杏儿低声对李欣道:“姜师傅变了呢,有人情味儿了,以前他说话特别简单,能点头摇头就回答的问题绝对不出口吐字。这会儿跟大哥说话倒是看不出来他是个话少冷言的人。”

李欣脑中灵光一闪。

她顿时明白她哪儿觉得不对劲了。

没错,姜寒跟以前相比,不仅仅是如杏儿说的,话多了,知道和人聊天了·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事都更圆滑了。

以前他只会埋头做事,给人一种很冷的感觉。可现在和关文交谈起来却游刃有余,而且多了两分亲和力。

李欣甚至觉得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屋里人的情绪他都在尽量照应的。

回答了关文的问题,他便将话题转到悠悠身上来:“我走的时候还没这小姑娘吧?”

关文忙让悠悠过来·让她叫姜寒叔叔,悠悠听话地叫了声。

姜寒笑道:“都会说话了。”

关文笑道:“是啊,姜师傅这也走了两三年了。”

姜寒点了点头,又问关文道:“我也听说了你家中一些事情……可有哪儿需要帮忙的?”

关文愣了一下,心里有些嘀咕姜寒说他听说的一些事情是哪些事情,面上却笑着谦虚拒绝道:“家中一切尚好,劳烦姜师傅惦记了。”顿了顿道:“对了,今年年关,姜师傅可有什么打算?”

姜寒眯了眯眼,说:“我也是单独一人,往前三十来年年关也都这般过,也没什么打算。可能自己打点儿小酒喝喝吧。”

关文怔了怔,姜寒又道:“这样挺不错的。”

“不然……”

“可别。”姜寒笑道:“过年守岁那是亲人间的事儿,我不乐意搀和。”

姜寒既然这样说了,关文被他打断的话就无法说出口了。

摸了摸鼻子,关文道:“那姜师傅这回来还是住在从前那处地方?”

姜寒摇了摇头:“不住那儿了,另有住处。”

“可否告知关某?”关文道:“姜师傅,我这儿还有样东西要给姜师傅,要是姜师傅一走,没留个地址,我这东西也不好送······”

姜寒便笑着摆摆手:“你什么都不欠我,还要送什么?”

关文望了李欣一眼,回过头来道:“姜师傅,当初你在响马刀下救了阿妹一命,我趁势抓了响马,朝廷因为这事儿奖了我银子,我本想寻你给你送去……”

姜寒道:“既然朝廷是给你的,便是给你的,跟我没甚干系。”

关文哽了一下,姜寒又道:“住处等我来日再告知。”

关文和李欣又对望了一眼。

关文让姜寒略坐,让关武和关全陪他聊聊天,他则是给李欣使了眼色出去。

李欣随后也说去方便,让他们先聊。

关文拉了李欣皱眉道:“你说……咱们欠他的人情要怎么还?他好像有些软硬不吃……”

李欣点点头:“确实难办。”

“哎,四弟找人通知我的时候,孙鸿雁也在一边儿听到了的。”关文道:“你还记得,那会儿孙鸿雁就说姜师傅来路不正的事儿吗?所以抓响马的事他就只跟上面报说是我抓的,没提姜师傅分毫。本身我也有镖师底子,这话说出去大家还就都信了。可是本质上来说,那功劳,得有一部分归姜师傅的……”

“可是他好像也不怎么在意这件事。”李欣道:“你没听他说吗?他说跟他没甚干系……”

关文苦恼地叹了口气:“就是因为如此我心里才嘀咕······而且他这过年也没个去处,我说留他在咱们家里一起过年吧,他又直接给我打断了。真不明白他是什么样的人。”

关文和李欣正说着,扬儿和小康从外边儿疯跑进来,站在院子里就嚷嚷着:“爹,娘,快出来!”

关文和李欣往院子里一望,扬儿一脸兴奋:“娘!娘!你瞧谁来了!”

小康也是咧嘴大喊道:“大伯大伯娘!你们看你们看!”

院子里立着两只体型颇大的狗,一只全身黑地发亮,一只身上黑黄黑黄的,两只狗立在院子里边儿,见关文和李欣看过来,齐声叫了一声。

李欣惊喜地道:“二黑!二黄!”

两只狗又是应和一般地齐声叫。

二黑和二黄李欣没有带去镇上,主要也是觉得镇上的条件其实不如村里。在村里,二黑二黄又没有被拴住,想去林里觅食便可以去林里觅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多好。要是带去镇上,光是它们那体型就由不得不拴住,拴住了以后还得管它们吃的,长此以往这也不行。

所以李欣和关文干脆就不带二黑二黄去镇上。后来二黑二黄少见踪影,李欣虽然觉得难过和遗憾,却也欣慰,想着它们总算是去寻自己的生活之地了。

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再见到二黑二黄,这怎么不让李欣惊喜?

关文笑着道:“回来了就好,,这下你瞧见它们可开心了?”

李欣忙点头,瞧着二黑二黄温顺地靠过来,弯腰摸了摸它们的头,问扬儿道:“你打哪儿找到它们的?”

扬儿摇摇头,小康得意地仰起脸道:“大伯娘,是我带着扬儿哥找到它们的!”

李欣冲他竖了个大拇指:“小康真厉害,今年过年大伯母给你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小康顿时兴奋地拽住扬儿的手炫耀道:“听见没,大伯娘要给我包大红包呢!”

扬儿笑着点头。

然后他望向堂屋那边儿,瞧见了刚从堂屋里出来的人。

顿时,扬儿愣在当地,不可置信地从嘴里发出一个破音。

李欣疑惑地望过去,扬儿又是惊呼一声,然后兴奋地尖声叫道:“苏大人!学生魏挚扬,见过苏大人!”

☆、第六百八十三章 意味深长

苏大人?

关文和李欣都惊讶地望过去。

家中除了来了位姜师傅,没有旁人,而扬儿望向的方向……

关文和李欣一前一后倒吸一口冷气。

“姜……不是,苏……”关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如何称呼姜寒,姜寒反倒是笑了笑,说道:“叫我姜寒就可以了,姜是我的母姓。”

关文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关武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姜啊苏啊的……”

杏儿忙上前拽了他一下,狠狠瞪了他一眼。

扬儿几步上前,想了想又回身拉了小康跟自己以前上前来,隔着姜寒三步远的地方停下,规规矩矩地执学子之礼给姜寒福礼,道:“苏大人怎么会来我家中?”

姜寒感慨道:“你这个小人儿,到底是年岁小,忘性大,隔了两三年就不记得我了。”

姜寒又看了看小康,笑着点了点头:“都长大好些了。”

关文屏了屏气,伸手邀请道:“苏……姜师傅里边儿坐。”

这当口关文是顾不得二黑二黄的回归的,他是男主人,自然该他去应酬突然变了身份的姜寒。而李欣则是继续待在院子里边儿,重重地深呼吸了几下。

她一直就觉得姜寒这个人不简单,只是从来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李铭和扬儿口中的“苏大人”。回过头去想想,这位“苏大人”在工部供职,而姜寒从前帮人起屋子负责的是图谱绘制和施工监督,这“专业”便是对上了口了的。

苏大人三十来岁年纪,和姜寒的年岁也匹配。

还有姜寒的性情,从前的姜寒是很冷清的人,直来直往,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关文说那“苏大人”是苏家很偏的一支里的庶出,他又姓了自己的母姓“姜”,或许他的性情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如今见到的姜寒为人处世比从前圆滑了太多太多,让李欣都略有些不适应。原来这是他浸yin官场两三年来的成果。

这般一向,前后的信息便串在了一起。

李欣是真的相信,苏大人便是姜寒了。

扬儿拉着小康也进去了,青丫有些激动地伴在李欣身边,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夫、夫人,那就是苏大人?那就是个官老爷?怎么长得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差别啊……”

李欣本沉思着,被青丫这么一打岔顿时笑了出声,点了点她的额头道:“官老爷也是人,难不成还能有三头六臂?”

青丫却很是郑重地点头:“大家都说这位苏大人很有本事,是圣上的左膀右臂呢。”

“瞎说。”李欣道:“他官职比较低,又不是圣上的直辖官,上面隔着好几层的官儿呢,不是圣上近臣,如何能是圣上的左膀右臂。”

朝堂之事青丫并不清楚,听李欣这般说便也搔了搔头:“反正大家都这么说,苏大人很厉害,浚河的河堤修补的事儿就是苏大人摆平的。也就是因为这事儿,苏大人才崭露头角,得了圣上青睐。大家伙儿都那么传的。”

浚河河堤的事儿李欣倒是听说过一些。浚河河堤不稳,多半是当初修筑的时候便有些偷工减料,致使前年河堤有个地方决口,淹了数万亩农田。灾情严峻之时,苏大人被皇帝直接任命为巡河总司,掌河堤修筑之职,另外派了心腹内侍官为监工,与苏大人配合。此外,更是让素有青天之名的刑部提刑官彻查浚河河堤决口一事。

这件事动静挺大,因为事后皇帝借题发挥换下了一批朝中蛀虫,安排了更年轻的官员入朝为官。且与豫州、荆州的灾情连在一起,赈灾减赋,益州百姓也得了实惠,受益匪浅。

仔细想想,那会儿好像便是姜寒走的时候。

说不定那个时候圣上遇到浚河河堤决口的事儿,陷入了被动,方才召了姜寒去帮忙解决事情。

那么在这之前,姜寒无疑便是在韬光养晦了。

这些人精啊!

李欣带着青丫安顿好了二黑和二黄,平复了心情方才走进堂屋。

姜寒与扬儿、小康的叙旧似乎是告一段落,此时关文和姜寒正在细声说着什么,扬儿和小康恭敬地站在一边旁听。

扬儿道:“……最近读了《孟子》,先生讲解地很清楚了,只是有时候还是句读不清。”

小康也点头:“句读很复杂,通篇文章下来,读错了就要挨先生打,手板心可疼了。”

姜寒便笑了,道:“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了,要打好基础,以后做别的事情才有根基。”

扬儿和小康都赶紧点头。

正说着话,阿妹和崔姨娘端了点心上来,却也没二话,搁下东西便要退出去。

关文却叫住阿妹,道:“阿妹,当初姜师傅在响马刀下救你一命,今日难得再见,你赶紧给姜师傅道谢吧。”

阿妹忙理了理自己的衣着,蹲身福了福,话中却也是真心感激:“谢谢姜师傅当初救命之恩,日后若有任何差遣,姜师傅尽管开口。”

姜寒忙伸手托了她起来,抿了抿唇道:“不必言谢。”

瞧着眼前不过双十年华的女子,姜寒眼中有些怔忪,半晌才笑了笑道:“关七姑娘言重了。”

虽然已经与韦行知和离了,阿妹梳的却还是妇人发髻,衬得一张脸越发小巧。她因为常跟在李欣身边,也学会了李欣的那些梳妆打扮,虽然也喜欢胭脂水粉,可很少往脸上浓重地涂抹,更多时候都是清汤挂面一样不施粉黛,瞧着皮肤水灵灵的。阿妹也不喜欢太花俏的颜色,这点上,关家三姐妹都差不多,喜欢素雅的色调。

毫不夸张地说,阿妹容貌姣好,双十年华正是桃李之年,出落地最美的时候,这时候的女子不仅有少女的羞涩腼腆,还有妇人的妖娆美艳,通神气质介于女孩儿和女人之间,特别有诱惑力。再加上阿妹的容貌和身段……说实在的,李欣觉得韦行知为了个还不知道在哪儿的儿子和阿妹和离,完全是丢西瓜捡芝麻。

阿妹淡淡地笑了笑,对着姜寒福了福礼,方才和果子退了下去。

姜寒沉默了下,才开口道:“最开始时候我也没打算隐瞒自己的身份,只是还没找好时机与你们说,便被扬儿认出来了。”

姜寒看了眼扬儿,又正色道:“其实今日来我还有件重要的事要问问你们,不可被外人知道。”

姜寒说得郑重,关文也顿时肃容起来,忙让青丫等人带着扬儿他们出去,只留下关文、关武、关全三兄弟以及李欣和杏儿。

姜寒从来没有瞧不起女人,对李欣和杏儿也留下来没有任何意见。

关文道:“姜师傅有什么话便请说吧。”

姜寒点了点头:“主要是想问一下,我记得我当初来你们家做工时,就没有见过除你们之外的其他关家人。可据我了解,你们应该还有个老父和幼弟。他们俩出走后又回来找你们了的,现如今他们人在何处?”

关文等人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尤其是关文和李欣,只骇然地认为,或许是安家老爷暴毙的事情又被翻出来了,又或者,是关止承和张子善买通教谕谋得秀才功名的事儿东窗事发了……

姜寒见他们都沉默,咳了咳道:“还希望你们不要有任何隐瞒与我。现在是我在私下探查,我与你们有旧,还能帮上一二。若你们不肯说实话,那等到明面上下来人查,我就帮不了你们了。”

关文只觉得自己心顿时落到了谷底,也不敢问这明面上下来人查到底是要查什么,好半天才艰难地道:“老父我留在镇上宅子中,没有带他回来。幼弟……被我撵出关家,不知下落。”

“他们可还有什么别的亲戚朋友?”姜寒又问道,斟酌了下字句道:“我的意思是,与你们并不是相熟的,或者是在几年前他们离开之后才结交认识的。”

这回李欣开口道:“既然姜师傅知道他们出走过,势必也知道当时我们家的情况。他们出走的几年发生了什么我们一概不知,只隐约听说阿文幼弟经商发了一笔财。他们回来后,我们也只知道阿文幼弟纳了一位姨娘,如今生了个儿子,也有两岁年纪了,我们也留了下来,带了回来。”

姜寒点了点头,思索一番后道:“能否让我见见这名姨娘?我有些许话要问她。”

关文和李欣对望一眼,自然不能拒绝,只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吩咐青丫去请崔姨娘,李欣有些忐忑地低声问关文:“你说这到底是要查什么……”

关文也有些烦躁,抓了抓头发:“我也不知道,不过瞧着他也没摆出什么威仪来,应该不会有事吧……”

一会儿后青丫便请了崔姨娘来,姜寒独留下崔姨娘问了些话,过了会儿便放了崔姨娘出来。

关文等人随后便又进了堂屋。

姜寒郑重地对关文道:“今日我问询的事,你们把嘴巴闭严实,不要说出去。那位姨娘也让她不要到处乱说话。”

关文忙点头。

姜寒皱了皱眉,忽然又问道:“过年节气,为何不见你接老父回乡?”

关文微怔,然后苦涩地一笑,道:“他怨天尤人,做事极端,家中众人对他早已寒了心,接他回来也不过是给自己添堵。”

姜寒点点头,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便好好看着他,让他不要踏出宅子一步,不要让他跟人接触为好。”

☆、第六百八十四章 过年

“扫地出门”四个字李歌说得极其委屈,最后的“门”字还带上浓浓的鼻音,况且这四个字哪是李歌这样的小姑娘用的?顿时这话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刘氏抱了悠悠在怀里,对悠悠笑道:“瞧瞧你小姨母,咱们羞羞她

悠悠便咧开嘴,手指比在自己脸上对着李歌羞羞。

众人寒暄完毕以后方才坐到了大堂屋里,李厚仲珍而重之供着的那大石头还搁在那高架上的龛里,前边儿还摆了香案插了香烛。

刘氏撇撇嘴,对李欣道:“你爹早晚三炷香,愣说咱们家有今儿这样的家底儿都是你阿嬷走前塞给你爹的这块石头冥冥之中保护着的。你大伯居然还信了,旁敲侧击地想让你爹答应,请了这石头去他们家里日夜拜拜,话说得挺隐晦,也不知道你爹是真没听懂还是装没听懂,反正这石头如今就还搁在咱们里边儿,谁要是去动一下,你爹就跟谁急。”°

李欣掩唇笑道:“娘,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就由着爹去吧。”

刘氏便叹道:“也是,比以前你爹好赌这茬,好到哪儿去了。我也没管他,他爱咋咋地。”

李厚伸开口关心起女儿女婿来,道:“阿文呐,听说你在镇上生意做得不错,怎么样,生意啥的都还顺利吧?”

过年当然是报喜不报忧,况且关文手下铺子的生意的确是不错,关文便也是很老实地点头回答道:“都挺顺利的,岳父不用操心。”

李厚仲便眯眼笑着点头:“顺利就好,不求多富贵,能过得去就成,不缺吃喝比啥都强。”

“你就那点儿出息。”刘氏不屑地道:“女婿本事大着呢,哪跟你似的。”

“我咋了?”李厚仲不乐意了,“我平日里还编竹子呢,家里的笼子啥的都我编的,我又没闲着不干事儿。”

刘氏懒得说他,李厚仲又絮叨起如今风水轮流转,谁家下去了,谁家上来了,还扯到了李欣大伯和三叔什么什么的。

正说到李欣三叔李厚叔过得不好,刘氏不耐烦地打断他:“女儿女婿回来你说这干啥,大过年的发这一通牢骚,你说不烦,女儿女婿也听得烦。”

李厚仲鼓了鼓眼,却没敢反驳刘氏的话,只能闷闷地抽了口旱烟,敲了敲烟杆子。

刘氏道:“你们在家歇一晚上,明儿再回去吧?”

关文点头道:“欣儿得要休息一晚才行,就麻烦岳母安排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多住几天都成。”刘氏笑眯眯地点头,视线挪到李欣的肚子上,笑得更加欢。

私下里刘氏对李欣道:“瞧你这肚子有些尖,肯定是个男娃子。”

李欣不信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话,但她娘说的,她还是给面子的,而且她也真心希望自己能生个儿子,便点了点头,摸着肚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