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地盘在元末-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依然采用水力鼓风机,当然和高炉、炒铁炉的鼓风机比起来,这些就是孙子辈的小不点了。
每台锻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铸的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三个大的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秒落锤50次;三个小的重八十斤,冲程二尺,每秒落锤150次。大锻锤用于粗加工,小锻锤则是精加工――实际上也精不到哪儿去,毕竟仍是锤子敲,说到底,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最后一项,萧羽要炼制的便是坩埚!
自从春秋时发明坩埚炼钢法以来,到汉朝最为兴盛,用它炼出的钢铁制成坚固的鱼鳞甲、锋利的环首刀,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大汉军,才有了将匈奴从蒙古高原打到欧洲的辉煌胜利,才有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赫赫声威!也就是在李陵与匈奴作战上出现的制式装备,也是萧羽在那次长篇大论上频频提及的东西。
现在能够亲手制作出来,这如何不让萧羽欢欣?
也许是五胡乱华的战争,也许是其它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坩埚法在南北朝时期失传了,反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印度得到发展,阿三们用此法炼制的乌兹钢,制作的大马士革军刀锋利无比,曾经斩下无数十字军的头颅。
坩埚法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被马丁-西门子平炉炼钢法逐渐取代,但二十世纪兴起的转炉、电炉又可以看作坩埚法的变种,坩埚法在两千年后焕发了新生。
高炉、水车、炒铁炉、工人宿舍、冷却水塔。半个月后这些建筑都建立完成后,萧羽建立铁厂的第一次出产的铁锭也要出来了。
为了避免失败,萧羽在此前让工人们演练了十数。其中,萧羽全程都看着,为的就是今天用事实让所有人知道萧羽这个决策的正确性。
高炉经过了八天的低温烘烤,经过仔细检查,没有一点可疑的裂纹;滑轮组、飞轮、水车的轴承、滑车、活塞式风箱等等活动件,在工人模拟演练的后面四次,试着空转过,每次的情况都非常好,现在上足了油,运转起来没有一点阻塞。
当炼铁前最后的一步仪式结束后,萧羽将一个燃着的松枝扔进了火炉。
出铁口的活门是用生铁做的,内侧敷了一层厚厚的耐火泥。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口子里倒卷出来,
负责第一步的王五徒弟张二狗眯着眼睛看向火炉里面笑道:“师父,火烧得正旺。”
说罢,王五轻轻松了一口气挥一挥小旗:“开始鼓风!”
二徒弟孙火听令立即扳下机括,巨大的水车在水流冲击下缓缓转动起来,引流渠中的水冲击着挡水片,把由搞出流下的动能传递给水车,再由偏心轮把水车的旋转运动变成风箱活塞的往复运动,伴随着一阵阵唧唧嘎嘎的木器转动,新鲜空气从风道吹进高炉中。
起初水车转得慢,鼓风机的风压小,炉内供氧不足,从炉顶冒出浓浓的黑烟,随着水车越转越快,炉内氧气供应充分,冒出的烟就由黑转青,由青转白,颜色越来越淡,最后,一大股火焰欢快的升出炉顶。
除了木炭,炉内还装了些经过洗选和土窑煅烧的铁矿石,另有石灰石作为造渣剂,现在火势大了,可以继续加料。
孙火扳动机括,和水车联动的绞盘转动起来,通过滑轮组,拖拽高炉加料翻斗车的绳索慢慢收紧,翻斗车就沿着30度斜着的滑轨爬上高炉顶,底下的人一扯控制索,车内的矿石就倒进了高炉里。翻斗车又慢慢的退回来,工人们把木炭铲进去,它就又一次爬上炉顶……
有人点燃了预热池里的煤炭,进炉的空气经过预热,吹进炉中加剧了燃烧反应。
木炭和铁矿石相见恨晚,在炽热的高炉内郎情妾意,拥抱着、翻滚着,释放的爱火冲出炉顶直扑天际,交媾的高潮一浪接一浪。
二个半时辰后,当萧羽吃晚饭来到这里的时候,第一枚铁锭已经出来了。
此时用于浇铸的沟槽大开,地上早就摆好了模子,除掉大块炉渣的铁水,从沟槽流进模中,铸成一个个六寸宽、五寸高、一尺长的生铁块,铁比重7。8,每块生铁锭子按照元制合一百多斤。
不一会儿,铸了两百个生铁锭子。
此时所有人的眼珠子惊讶的就似要掉出来一样。就是元朝政府创办的大规模铁厂一次性也未必能出产几万斤铁。在福建就是最大的高炉也就一次一万斤而已,现在萧羽初创的铁厂第一次就产出了两万多斤铁。这才是第一炉,也未必是最多最好的一炉!
这如何不能让一辈子和此物打交道的匠人们惊讶。
孙火一掐自己的大腿跳起来道:“我的妈呀,这是真的吗?”等感应到疼了,少年心性下欢喜更甚了。
萧羽笑笑,心算了一下。15立方米的高炉有效容积,即时以较低的利用系数,比如3计算,每天也能炼出45吨铁。
【本书中,很多东西不是楚子自己能写得出来了,我承认,不少我都是摘录别的资料上的。所以,还请见谅吧。要骂也就骂吧。】
第三十二章 精兵利械,军火
铁锭出来后并不是救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到了这一步也不过是在产量上很令人惊喜而已。
萧羽办的是钢铁厂,虽然大家说的时候都是说炼铁厂。但其中的差别可是不小。
铁和钢的差别是很大的,铁锭出来了。但钢呢?下一步,萧羽就要将这一步完成。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含碳量在百分之三左右,一经搅动,碳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铁水开了锅,气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炉渣推到炉边堆积起来。
生铁熔点约1100-1200摄氏度,纯铁则高达1535度。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了,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颇有点像魔幻世界的史莱姆胶质怪。
好了,回到现实。我们继续萧羽先生钢铁厂的下一步骤。因为,可爱的正太萝莉们很快将要发现这些胶质怪就要被暴揍一顿了。
停下搅拌,工人们用长钳子夹起铁质史莱姆,放到锻锤下面敲打。丁丁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以单质石墨的形式被挤了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没有特别的要求。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时间一长,学徒们的作品什么形状的都有,铁饼、铁棍、铁团儿……直到一个月后,萧羽哭笑不得地明令规定打成铁棍,这才得以罢休。
锻打熟铁的过程比较耗费人力,几十斤的铁块,夹起来是要膀子力气的。好在学徒很多,一百多人,每人敲一块还得排队上,抢不到的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在后面看。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现代钢铁工业上,含碳量小于0。02%的国内称熟铁,国外称纯铁,质地非常柔软;含碳量在0。02%-2。11%的叫做钢;含碳量在2。11%以上的国内称作生铁,国外称铸铁。
当然,这个都是后世的说法。萧羽和孙启周字等几个新一代的匠师谈了谈,照搬了很多过来。不过,是取自国内的说法:采用了熟铁、钢、生铁的说法。
于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炼铁上的区别定义就出来了,至于后世外国人的定义就不会再有了。……
不过显然,现在的萧羽可不知道自己的小小剽窃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而在中国古代,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炼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炒钢炉)炒炼的为“熟铁”。这种“熟铁”的碳含量,和炒炼时间成反比,炒得久,碳氧化得多,铁的碳含量越低,反之亦然,所以其碳含量能在0。01%-1。5%之间浮动,包含了现代意义上的“纯铁”和“钢”。
所以古代炒铁等于炒钢。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好的能碰上一两块高碳钢――概率和彩票中奖差不多。
笼统的说,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古人也把它视作“熟铁”,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古人才认为那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通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那是块软铁,还是能制作宝刀宝剑的好钢。
“师傅,这里打出一块钢了。”张二狗平时小心谨慎,但现在竟然能这么快就敲打出一块好钢,如何不让还是学徒的他兴奋?
“真的?快,别磨蹭了,来给我看看!”王五也是兴奋,能第一次开炉就练出精钢,可是他三十年都未见着的事情呐。
待近了些,看得仔细了。王五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东家真是洪福齐天,也定是三清保佑,列祖仙灵呀……”王五是钢铁厂聘用的高级匠师,自然是萧羽开办钢铁厂的鼎力支持者。虽然钢铁厂开办是萧羽一力在前面顶着,但别人萧羽的麻烦不敢找,王五等人却就未必了,其中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师傅,我这里也出了一块!”一旁的孙火年纪尚小,也是个跳脱的性子,急急地将王五拉了过去。
一见又是一块精钢,王五心中的欢喜自然更甚了。
其后的两个时辰内,王五一直是笑容满面地穿梭过来穿梭过去,就是后面跟着的温班也是加入了验证行列不去管一旁微笑着的萧羽。
随着精钢的不断发现,温班和王五等一众钢铁厂的头头脑脑都是将最后一点担心放下了。就是以后别的什么功绩也没有。光是这些精钢,集合众人之力打上十数把绝世宝剑也是不在话下的。
单单只是如此,也足以让东南沿海各省的人记住琉球钢铁厂之名了。要知道,天下能铸造绝世宝剑的人也就那么寥寥数人而已。更何况,现在琉球竟然一次性就能铸造这么多呢?
可以说是完全妖孽级别的钢铁厂了。而琉球在各方势力中的地位也绝对会因此而急剧上升,自然随着而来的挑战也会将萧羽拉进来!
“东家,这可真是列祖列宗的保佑呀,今日琉球看谁还敢说钢铁厂的废话!”王五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钢铁厂工人的心声,平时间,家人多是满意这个耗资数万贯的钢铁厂的,现在能扬眉吐气,心中抑郁一扫而空。自然万分舒爽。
“呵呵,你们想想以前是什么打铁的?”萧羽微笑道,对于这种迷信的东西。萧羽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再说,平常你们一炉能出多少铁?这次,我们又是出了多少铁?仔细想想,也不过是概率问题。”萧羽额外规避了方法改进的事情,毕竟很多东西一解释起来,就完全说不清楚了。既然如此,还是让他们不知道的好。
“原来如此,东家可真是南斗星君下凡,一炉练出这么多铁来。”同时也是恍然大悟,以前炒铁先将生铁捶成碎片,和木炭一起放入比这个小得多的炒铁炉里,风箱从炉子顶上鼓风。烧得久了,生铁融化,再拿棍子搅拌,直到铁凝聚成团,最后取出锻打挤渣。
这样一次不过炒几十百多斤铁,楚大人的炒铁炉,直接用高炉炼出的铁水,一次炒铁上万斤,相当于以前炒百多炉的铁,出一两块精钢,实在不值得惊讶。
不过古人看问题却是有趣。本来被萧羽几近否定的祖宗保佑一下子变成了萧羽星君下凡,却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法子,能萧羽是哭笑不得。
萧羽将这些钢材交给王五负责锻炼,温班虽然手艺精湛,但要说起来单独在打铁上却是不如。倒无怨念之情。
欢天喜地的王五高兴的带着徒弟去了,萧羽一笑也跟着上去观摩。
钢锭被锻锤敲成了薄薄的一片,温度降低,钢铁烧透的金红色消退了,王五又把它放到锻炉上烧得红热,拿錾子敲了中间几下,铁钳一用力,就从中间折弯了叠在一起,再放到锻炉下敲打。
钢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折叠,冷了就放到锻炉上加热……所谓百炼钢,是指每回炉加热一次叫做一炼,回炉百次称百炼。当然在没有使用水力锻锤的时代,一般是师父拿铁钳夹钢片,徒弟拿铁锤敲打,人力抡锤敲得慢,敲不上几下钢胚就冷了,必须回炉加热,折叠一次往往要回炉四到六次,所以百炼钢也就折叠18-25次。
水力锻锤每分钟敲击150下,密如鼓点般锻打到钢胚上,比人力快了岂止十倍?
“这真是太快了,想当初我们打铁所耗之时,所费之力……今日一看,才晓得什么才是打铁。这等速度,就是小老儿几十年也不曾见得的奇事呀。真是神迹,神迹呐!”王五虽然也知道些其中的原理,但亲眼看见,还是不敢置信。
“呵呵,今后的所谓“神迹”你还会看到更多。先人所掌握的巧妙技艺,今人为何不可超越。需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后人该有昂扬的心态来对待前人的技艺,要想着超越,而为固步不前!”萧羽微笑着说道,众人都是点头称赞。这里的匠师大多年轻,就是王五也不过四五十岁。萧羽的说法,他们很容易接受。
水力锻锤打得快,钢胚折叠一次才回炉一次,二十次回炉就折叠了二十次,达到百炼钢的水平了。
现在要用锻锤给钢胚成型了,最后回炉加热了一次,冯火山把它拿到锻锤下,乒乒砰砰的一阵敲,渐渐显出形状了。
“好剑,好剑呐!”赵姓中年人抚摸着一把青莹如玉的宝剑,就像抚摸着十六岁少女缎子般的肌肤。
家世渊源,本来就是前朝宗室。这位赵姓中年人赫然就是那日买盐的赵斋。这赵斋按辈分还是赵巧妍的叔父,在赵氏中身份尊贵。但不大理会俗事,颇喜游历。若不是上次赵巧妍的哀求,也不会理会萧羽和赵巧妍之间的买卖。
不过,今日而来,却是萧羽得知赵斋在泉州特意请过来的。本来颇为中意萧羽的赵斋也是抽空来看一下,却不想竟然能有如此收获。
“此剑怕是古之干将莫邪也不过如此罢了。”说着,赵斋屈指一弹,一声犹若龙吟般的声音传来。顿时让赵斋不由沉入其中。
这是一把好剑,绝世好剑!哪怕现在翻遍赵氏宝库也未必能找到一把与之比肩的宝剑!
这等宝物若不能有,不如毁之!打定主意下的赵斋,双目灼灼地看向萧羽:“赵某愿以三千贯购此宝物?不知萧羽小友意下如何?”
萧羽微微一笑,摇摇头。刚欲说话,不料却被打断。
“若不能得此剑,赵某愿以五千贯请毁此剑!”赵斋斩钉截铁道,显然是下了大决心了。
“赵世叔说笑了,这等身外之物,如何能用阿堵物相论。这柄剑,算在下赠与赵世叔了。”萧羽微微一笑,举手间便将宝剑赠了别人。
“好,你这一身世叔。我接下了……哈哈”
“呵呵……”
第三十三章 腾飞,情报
古代商业长期处于压制状态。自然,很多系统性的东西都没有得到发展。所以,现代人只要穿越到古代,发财都是不难的,自然这是在纯粹不考虑其他外因下。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若是你钱真的够多,不用那些高官动手,他们的手下就第一个收你的家资然后献给上级,图个升迁了。
但现在萧羽却是不同了,萧羽占据了琉球,又有泉州一众奥援,自然不怕官府的侵扰。此时的萧羽还不知道泉州的紧张气氛,自然也不用担心官面上的东西。再加上,琉球这些月来发展很快。人气远非刘由在时可比。因为去高丽瀛洲航线的原因,流动人口不下三万。常住之民也不少万二之数。
只是大多数人在琉球匆匆购了财货就启程去了高丽瀛洲,不然繁荣之相,就是道一声小澎湖也是可以的。虽然流求群岛那也可以补充东西,但毕竟是外夷之地,远不若琉球这般尽皆汉民。自然看着可亲多了。
但随之而来,却又有大麻烦了。
琉球兵事也算频繁了。自然,琉球之民也是多少知些兵事的很快就觉察到了危险。
现在琉球也算升格为乡了。在内陆也是镇一级的,自然也是占地颇广。就是将原先的桃花村和温家坞合并了,才算满足了极大人口带来的需求。
其中,客栈,酒肆,各式的店铺,当铺,甚至青楼赌坊也让外面的商人带了过来。知其中隐情的自然不会以为大头都让外来客商给占据了,其中当铺青楼之所,酒肆客栈之地,多为琉球大院份子最多。这些紧要的地方,消息最为灵通,自然不可能让重视情报的萧羽忽略。
不过,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酒肆客栈,流动之人最多。但消息也是最为庞杂,虽然不时也有些值得的消息传出,但多是些流言,值得萧羽费的心思不多。反倒是青楼酒肆之地,人员流动未必第一,但其中多是些有身份,有财资的人,消息的价值自然也高些。所以,前者多为风讯堂训练教习新人之所。因为消息庞杂,信息量很大,需要人也多。
这现成的训练之所,哪里找去?故而,酒肆客栈的小厮虽然伶俐讨人喜,但想不到的是,这里间的小厮多为风讯堂子弟。
至于青楼酒肆之所,却是让萧羽头疼许久。青楼之地,萧羽虽然也在小说传奇中见过不少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其中才子佳人也是出过不少。但无论如何,自己来办这东西一想想就很是接受不了。
毕竟后世虽然也知道有这种东西,但明文禁止的事情,现在却要自己亲自打破。其中勇气着实不少呐。
最后,萧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股份都是自己的,但其中经营之法,人员安排都是聘用他人。然后严令经营之人不可泄露自己身份。不过让被聘用之人不解的是,萧羽其中严令不可强迫民女,不可做那伤天害理之事。加上好几条福利医疗的好处给了妓女,若不是清醒着,这虽素衣,却是明丽动人的“经理”还以为这里是慈善堂了,就是真的慈善堂也未必能有这样好的条件了。
待萧羽又不嫌啰嗦的将几条不准打骂女子的条令说清楚后,已经是口干舌燥了。
“可都清楚了?这些女孩儿多是家庭不幸,生世凄苦的。我虽然力不能逮,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来救济他们。但若能出上一分力,我也是心安的。所以,还请白娘子,多多费心了。”说罢,萧羽竟然挡着众多家眷的面上,真的给这个白娘子做了一个揖。也不管,众人的惊诧,看着仍然是目瞪口呆的白娘子。
这白娘子本来是泉州一个最大妓院,春醒楼的头牌。自己的名儿,也是忘了。反正自从进了这个行当,就是将来凑够了金银,再想出来,加个良家的做妾也是凄凉的,等到哪一天夫君厌倦了,最后也不过仍旧是老死哪深深的宅院。可若是给个寻常人家做妻,这些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哪里肯甘心。
于是,白娘子便也任这些年下来将真名儿忘却了。留下这欢场中人给她取下的名号。
只是,人又旦夕祸福。春醒楼的靠山倒了后,便被几个泉州里的几个巨商分了去。这时的白娘子也是年过二十五了,这等年纪还能在青楼留下,已是不易。
思量许久的白娘子这才托了门路,来了琉球。看这里气象日新,透着股朝气蓬勃的气色。便渐渐定了心思,打算长住下来。
可一天,却看到两个穿着一袭白衣劲装。衣服样式都是奇异,却也整齐雅观。一看之下,赏心悦目。
肩膀也上戴着白色简章。其中一个绣着一条横杠加上一个黑紫色的星星,另一个却是什么也没绣着,白色牌子纯如雪。
这两人便是萧羽亲卫堂的人,亲卫堂在职责上分为两部分。其一便是亲卫,其二,即为特战。这两人便是得了萧羽令,请白娘子来的,一个是亲卫队副队长和一个亲卫。那黑紫色的星星,便是萧羽初次使用的军衔。亲卫堂少尉!
亲卫,顾名思义。自然是为萧羽亲密卫队之意。能入亲卫的,都是精武门精英之人,不少人都是各堂之中的翘楚。却能甘心只在亲卫堂做一个小卒,虽然这个小卒地位颇高,但能心甘情愿之下为之,实为不易。自然,这些亲卫也是功夫,素养等等都是一流的才能进的。
后来,能进亲卫堂的一个普通士卒退役后,和一个少尉军官相论也完全平等相处,这还是顾及了军官这一阶层的脸面罢了。
无他,若是那士卒不进亲卫堂的话,一个尉官定然不在话下的。而另一个特战堂就不说了,日后自然论及。
这两人来了毫无声息,就是原先的那些消息灵通的,竟也全然不知道。这样,白娘子抱着万分神秘到了萧羽这里。
最后,半饷才是回过神来。脸上已不知是悲是喜了。
“公子。奴家自问这些年来也算是见过不少所谓豪杰,枭雄。就是天下各色人物,奴家也是颇为自傲。今日看来,却全然想不到公子所为何意?”说道这里,白娘子也是眼中一阵迷惘,更是显得楚楚可怜,令人不由的为之怜惜。更平添了三分娇媚。
不过,白娘子这一手,却是让房间内一丝改变都没有。这些亲卫堂能进来,第一自然是忠心。能进精武门的已经算得上是好苗子了,这亲卫堂的尤胜七分,自然不会被白娘子所惑。就是萧羽,经过温佳妮,夏鸥,小柯,倪念薇,赵巧妍这些国色天香级别的美女熏陶,又岂会露怯?
“我所为,自然是聚财而已。只是,萧某更想取得心安。心安处便是吾家,心安之金银才是正道。至于其它,日后你自然能知道!我现在都一一教你了,你若现在反悔,还有最后机会。到了日后,便是再想这般,也是晚了。”呵呵笑了一声,萧羽打趣道:“虽然有些可惜,但也不值得些什么,就当你刚才那百媚一笑的打赏罢了。”
听到萧羽最后一句,白娘子心神一震。连忙正襟危坐,再也不敢小觑萧羽。就是青楼中那等魅惑的手段也是不敢出了。忙道:“公子,奴家出自那等地方,自然是知道姐妹们的艰辛。今日公子能如此善待我们这些身世凄苦之人,怎么让小女子感激涕零。现在能恢复自由之身,已经是莫大之幸,哪里还有什么后悔的。”说罢,按下字据,恭敬地站在一旁,俨然以属下自居了。
“呵呵。你倒是聪慧,不过,那次我问倪员外要个懂行了。没成想却是你。嗯,不错。若是你所为,我能满意,自然有你惊喜的!”说完,萧羽便提杯喝茶,白娘子却是心中震惊不已。那两个白衣汉子显然身上就有着一股白练精兵的味道,而现在看到明显就是眼前这个东家的。这还不算,本来以为是侥幸逃出春醒楼那个牢笼,现在看到,完全是大错特错。这根本就是这个本以为是乡下土财主般东家所为,至于倪衡员外,这等豪商巨贾就是在东南数省也是排的上号的,竟然也交结上。
现在的白娘子心中满意惊异,但不知不觉中却也觉得一股庆幸之意。心中莫名的安心了几分,连带着,也悄然间有了安居此处的打算。“也罢,那种牢笼就是死了也不去呆了。至于其它,出了那种地方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也不过是凄凉而终罢了。现在想来,此处未必不是我的好归处。”
“亲卫堂和风讯堂虽然都是初创。但事事都给了优待,暂且也算达标了。情报收集也算合格,就是亲卫特战,还未实战。虽然也是经历过鲜血的,却不知道实效呐。钢铁厂虽然是顺利大成,甚至南洋的关系也是牢固不少,但现在琉球仍旧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思量几回,萧羽忽然咧嘴大笑起来。
“却是该给佳妮一个惊喜了。”
第三十四章: 盛大婚礼
要说人生之喜,自然离不开同房花烛。唔,萧羽所说要给温佳妮的惊喜呢,对于女孩儿来说也是这个人生第一大喜事儿了。
萧羽推开本来不多的公务,因为琉球规模尚小的缘故,三科虽然简单,却也能暂且满足琉球的发展需求。再加上有精武门这么个军政机构和人才储备基地的存在,萧羽只要将具体的事物分发到下面去就行了。再加上风讯堂和亲卫的合作,下面人要想偷奸耍滑却未必那么简单。
只不过,一切都是初创,很多都是要萧羽亲自操手的,倒也让萧羽前些天忙的脚不沾地。
但这些天过来后,已经是深秋时节的十月了。琉球地处南方,比之江浙之地还要温暖舒适。夏季的风雨过后,迎来秋收的季节。带着收获希望的琉球让人感觉到格外的惬意。
走在回廊中,萧羽斜靠着柱子。不顾丫鬟奇怪的眼神,偷偷向温佳妮的闺房走去。
“嘘……”竖起中指,萧羽悄悄赶走守在门外的丫鬟。
脸上带着微笑,轻轻走到门前。手按在门上,正预悄悄打开,不想……
琉球本来不过是一个小小渔村而已,最多因为温家坞的一众匠户们而显得比内地多数村庄要繁华一些。而温佳妮虽然是坞主唯一的女儿,却也不过比起其他女孩儿能吃饱穿暖而已。
因而,虽然骤然富贵。温家上下却无一人敢耽于享乐。温老爷子每天为新修的船厂和新制福船而竭力思考。温班也是在钢铁厂上日夜奔波,至于温科更是努力消化萧羽教授的古代兵书,以及参谋的训练。
而家中的女眷,温迪氏在家操持自不用说。温佳妮却是训练起了女兵,更是将刘府,哦,该是说萧府了中的丫鬟也训了起来。却是乐得其中。
这一天,恢复了女儿家打扮的温佳妮身上多了一股与原来不同的气质。一股英气,温家出过几位中级军官又是没有背景的,自然在功夫上是精妙的。
而到了这一代,温科却是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习武,又要继承祖业,自然不会去练武。故而,充极了佳妮的温老爷子便将功夫传到了温佳妮手中。
但女儿家终归是要嫁与人妇的,自然不能整天舞刀弄枪。于是,却去武装衣红妆的温佳妮也老老实实地在闺房练起了女红。
但今天的温佳妮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心里总是走神,却也怎么想不到原因。
“喜爱的女兵也交给小柯了,按照小柯的本事,自然不会比我差的去。”
“就是公子的生意也有周杞那么一大堆人操持,谅他们也不敢偷奸耍滑。也不必担心……”
“府中的事物也是井井有条,仆人都是感恩公子的善行,一切具是好的,可心中却还是静不下来。”
想来想去确定所有事情都没有什么值得闹心的,心中却还是静不下来。温佳妮虽然是温柔可人的样子,性子中却带着坚韧。自然不肯就这么罢休。
收拾好女红的,静静坐着,也不想其他。
只是让佳妮心思难安的是那股难以平静的波澜好似得到什么补充似地,竟然越发不平起来。
轻轻呼出一口浊气,好似要讲所有烦闷赶出去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