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人臣-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算什么?”
戚媛的手顿了顿:“你这个……傻孩子,别人家的事情,你哪里管得着呢?”
“我怎么就管不着了?冯世勋的所作所为要是摆上台面来说,早就够他吃官司了!要是他有一天刚好落到我手上,看我不把他千刀万剐了!你不给我说也就罢了,还把我当做个外人来防!我有做对不起你的事么?”
“怎么给你说好呢……”戚媛没想到这个人这样倔。
“怎样说都行,我就觉得你这次根本不是见不得他,而是见不得我!”魏池猛的把手抽了回来:“你的死活不和我相干,我的死活也和你没关系。”
戚媛无可奈何,只得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我防的哪里是你?不过是人言罢了……我平日里给你讲帐的事情别人不知道,梅月能不知道么?我们两个何尝是她们想的那样?我们自己坦荡了也没有多想,但是就防不住别人多想。不知是哪一天,我院子的老妈子可能瞧见了什么,因为她毕竟是冯世勋家带来的人,肯定就和他说了。我也都还不知道的时候,这老妈子就被遣走了。后来若不是我想起那几日她的言谈古怪,也料不了那样的多。我们两院不过隔着一个小巷,若是不做些回避,只怕对你的仕途不好。”
“我没你想的那般稀罕仕途!更何况冯世勋算什么?你我清清白白的,他就是参我我也不怕他!他要有胆子就试试?我还想参他虐待妻子呢!”
“你怕的……”戚媛不知道这个平时挺机灵的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笨了:“古人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瓜田李下捕风捉影的事情最喜欢弄些莫须有出来,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么?”
“我不怕!”魏池吼道:“我觉得你就是一味的怕他才落得这样的下场!凭什么一辈子就和他这样消耗完了?他欠你那么多凭什么就不还?他小老婆成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拿你在外面充门面,凭什么?你还要顺着他?顺着他们冯家的面子?他就是吃准了你这一点,你真是要气死我了!朝廷上哪天不是你参我,我参你的?一个老妈子的几句话就能让他参倒我?来试试?你为何就要顾忌颜面这种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东西?你在京城有朋友么?有交际么?大家都夸你清清白白,你就高兴么?那些人爱捕风捉影就让他们去啊?他们又不是你亲戚,他们高不高兴管你什么事?”
“你怎么就听不懂我的话呢?”戚媛一直自持冷静,但是魏池这样一吼,让她也不由得急了起来:“这世上活得不就是人么?人言自古都可畏的,你读了这么多书,难道不知道么?我是怕,怕我自己坏了名声,让故去的老父亲蒙羞。冯世勋和我虽然只有夫妻之名,但若说出去,除了你,谁会信呢?我不过是一介女流,若是真败了名声,大不了自己回老家去,我更怕你啊!你还那样年轻,家室都还没有定,那些传流言的人哪管事情的真假?传出去了,你可要怎么办?有人借题发挥,你又怎么办?”
戚媛第一次看魏池气得脸都红了,听他所说的,心中又不免酸楚:“……我……我不和你争,你回去吧。”
“为何不争?连你不喜欢的人,你都能怜惜她,你就不能怜惜怜惜你自己么?”
魏池想起大年夜前的那两盏白灯笼,想起她问自己为何要帮她:“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是真的开心的……我……我不知道你为何就这样舍得!”
真的……开心?
戚媛心中突然有了一丝恐慌,恐慌中莫名夹杂着一丝厌恶:“魏大人,您不要这样说,我毕竟是有家室的人,你是成年男子,你我有些回避,没什么不对的。”
“我?”魏池气得发抖:“我是成年男子?若我不是成年男子呢?”
魏池猛的扯下发带:“你怕别人笑话你不是么?谁笑话你你不妨坦白对他说,魏池是个女的,也是个女的!!!”
“魏池?魏池?”
魏池甩开戚媛的手:“用不着你赶我,我自己会走!你那样在意你的家室,你就去在意吧,只当我不曾认识过你!”
“你……”戚媛的力气远不如魏池大,又是气,又是急,又不敢松手:“咳咳咳……”
魏池想要挣开她的手,但是戚媛的咳嗽揪动着她的心,内心还是不忍,但是自尊又不容她妥协。也许魏池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有多骄傲,多高傲,多霸道,多不讲道理。
“放开我!”魏池看到戚媛的脸色都憋白了,才不敢用劲了,脑袋也才清醒了一点:“放开我,我要回去了!”
“你……你好好吃药。”两人又僵持了一会儿,魏池才悄悄嘀咕。
“你……说你是女子?”戚媛不敢松手。
“不信算了……”魏池没好气的说。
“你不能这样出去。”戚媛还是不敢松手:“听我的话,我帮你把头发梳好。”
“我不怕,大不了我就告老。”
“好,最后就让我帮你把头发梳好,你出了这扇门,我们……就当不曾相识吧……”戚媛放开手。
“……”
我们就当不曾相识吧?戚媛突然觉得松了一口气,似乎又不再欠任何人了。魏池……我不知道你为何会是一个女人,就像你也不明白我为何执拗地以冯妻自居。我们似乎彼此很懂,但其实,彼此不懂的太多了,我们也许靠得很近,但其实,彼此间隔得太远了。你是谁?我……是谁?是你愚蠢?还是我愚蠢?我们,两清了吧。
我们就当不曾相识吧?魏池突然觉得很恐惧,似乎真的和她不再相干了。在许多的时候,自己胡搅蛮缠的发泄总能博来别人更强的依赖,也许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是又好像习惯了。有一天,一个人畅快的放了手,自己就忽然失去了方向,变得胆小又懦弱,锐气都散尽了。
戚媛径直去梳妆匣找梳子,似乎认为魏池一定会来。
魏池想要逃走,但却觉得不敢逃走或反抗,也不敢再说一句狠毒的话了。
“请坐。”
魏池感到戚媛扶着自己的肩膀,桃木的梳子自上而下拂过发丝。
魏池的头发很好,以往老师为她梳头总是用尽了辞藻夸她。戚媛从左自右,由右向左,舍不得用梳子将它们盘起。梳着、梳着、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觉得这一刻既陌生又熟悉。想起自己和他的第一面,蒙蒙的雨,自己似乎能嗅到他……哦,不,是她的孤傲。后来的自己有接受她的同情么?或者自己本能的想要亲近她,觉得她安全,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一起?何时开始有一些遗憾的呢?现在,突然之间以一个荒唐的结局收尾,竟然有一点点觉得可惜……自己……似乎也不想象的那样高尚……倒真像她说的那样,玷污了她呢。
真有一点点可惜……戚媛突然明白自己觉得有一点点可惜,如果今天不是真的,那是不是会在很多年后,自己释然了,和他在一起?
不可能……
戚媛放下梳子,将长发绾成一个髻。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随梦散,情何以堪?
“之前是我唐突了,逼你说出这样的话。”戚媛松开手:“我……不知你是如何来了这里,想必与我一样的荒唐吧?我原本以为世间所遇不过皆是浮华,但认识了你,好像是真的……真的有所留恋顾忌了。朝廷上的许多事,我也略知一二,你也不要用告老来敷衍我。今天的事情我不会对任何人说起,你也就当不曾对我说过就好了。冯世勋不是个把人往善处想的人,他越没有动静,我就越害怕他要对你不利。也许我一开始想的就不是清白,只是我自己不知道罢了。若是我真的那样在意……我想我们也不会一处谈笑。我……我……们各自好自为之吧……”
魏池有些浑浑僵僵的出了门——院子里竟然坐着静慈,旁边是梅月,耷拉着脑袋。
人言?魏池其实是害怕的:“……您?”
静慈站起来,把手边的包袱塞到魏池手里:“早些回城吧,你的马我让人栓到后门了。”
“我……是我今天唐突了。”魏池终于认错。
“去吧……”
秋天如果没有太多的雨水,静慈会非常喜欢它,因为如果要历数她最美好的时光,那无疑是金灿灿的秋天。许多快乐是金光闪闪的,值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但有些时候,幸福是阴暗的,要躲在角落里独自发芽。如果不是见得太多,静慈也会想大多数人那样对后者不齿,这也许就是智者和凡夫的区别吧?
“别愣着了,去倒杯茶。”
梅月唯唯诺诺的:“我家夫人和魏大人怎么了?”
静慈笑了:“如果有一天你家夫人和魏大人在一起了,你要怎样想?”
“这怎么可能???”梅月惊叫。
“人,聪明一点的,就能活得好些,看开了的,方能活得自在些。最怕的就是自认为聪明的人,一味的专营技巧去争上游;自认为看开了的,孤僻冷漠画地为牢当自在。如若不能真醒悟,这一世,也就白过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部快要搞定了,说实话,后面口味很重,建议大家最好等我三部都写好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看吧……
不是怕大家拍我,是怕大家看了膈应……
☆、152第一百五十三章
153【建康九年】
今年的秋天很有点奇特;冷得不那样阴沉;到了九月大家还穿着薄罩衫;若不是早晚的寒露;真以为是春天又到了。更新最快去眼快诗小小趴在窗台上;就着午后的太阳;竟然觉得有些‘春困’。
“先生,冯大人来了。”丫鬟捧着茶过来:“先生是现在见,还是等一会儿?”
睡梦中的诗小小翘了翘嘴角:“不用等,约他进屋吧。”
诗小小的卧房极其的华丽,一般的时候只有那位黄太监才有幸进来。不过冯世勋倒不至于就此倍感荣幸,许小年是诗小小的长辈,论‘辈分’的话,自己受得起。
“冯大人;您怎么有空来瞧我啊?今天不当班?”诗小小似笑非笑的看着冯世勋。
冯世勋也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呵呵,当班告假就是了,我哪有先生忙啊?”
“哟,姐夫也太客气了,咱们哪比的上你们当官的啊?”诗小小依旧软趴趴的赖在榻上。
“又要操心楼里的姐妹,又要操心朝局,可不是比我忙么?”
“你们先出去吧。”诗小小坐了起来,对丫鬟们说。
门关上了,诗小小笑了:“真是有失远迎,冯大人确实是有识之士。”
“说正事之前,我想问一句,”冯世勋也许并非许多大臣心中的傻子:“为何你选择了我,而不是魏池?”
“魏池?”诗小小摸了摸嘴角:“这样问就错了,这件事是冯大人选择了黄公公,而非黄公公选了您。魏池既然不知好歹,那自然也就随他去了。”
冯世勋确实不敢确定这个性格乖张的女人会站在自己这条船上,因为即便是许小年也猜不透这个女人的想法。
“今天早上,江南的案卷以八百里的急递传到京里,第一个看的人是皇上,第二个看的是黄公公,您要不要做第三个看的人?”
冯世勋没有动。
“冯大人还没有参加过早朝吧?若是能够再升个一级,那就指日可待了……实话不瞒您说,礼部上次是逃过了一劫,但这一次,可必须要洗牌了。”
江南乱了,不是因为兵马,而是因为这一起起因于一个弱女子的案件,新到任的桐泸县的县令闹翻了杭州巡抚衙门的屋顶,不但羁押了那一起案件中所有的嫌犯,还狠狠的参了信任江南巡抚一本,并要求内阁发令彻查江南弊案。
从未亲自参与过此类事件的冯世勋捧着这摞厚厚的案卷冷汗直冒,他纵然离朝局再远他也知道,这是一场战争,旧势力和新势力的战争,皇室与大臣的战争,内阁与司礼监的战争。
“我……一个礼部的小小官员,能有什么作用?”冯世勋咽了一口唾沫。
诗小小点点头:“说的好……你我哪能猜到皇上的韬略?若是你愿意,那么只需要听令就好了。”
“听谁的?”
“黄公公的。”
“……”
“……”
诗小小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冯世勋算不上第三个看到这卷案卷的人。黄公公虽然拦得住内阁,但这么多年全力和内阁斗气去了,以至于他忽略了刘敏这个人。他忘了是谁安排那个该死的县令去桐泸县的,桐泸县的县令自然不可能不给一份给刘敏大人才是。
这位极度低调的吏部官员第一时间把案卷交到了余冕手里:“我想,皇上这会儿应该也在看这卷案卷。”
余冕看完之后将案卷放在灯上烧了:“我想下一步,皇上是要准备动杀机了吧,刘大人,请您务必小心。”
果然,次日,锦衣卫的一位上差到刘府拜访,次日的下午,又有东厂的人请刘大人到黄公公府上做客。
他们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第三天,久久没有露面的王协山回兵部值房值班了,东厂突然杖毙了一个宦官,原因不明。
之后又是早朝,似乎并没有任何新的消息,谈了一些北边和南边琐碎的事情之后,大家就准备散会了。毫无征兆的,陈鍄突然亲自说:“刘大人?你留一留。”
中午的时候,天气仍旧炎热,内厅里的冰鉴并没有撤去,陈鍄坐在悠闲的坐在案前看一本品鉴的小册子:“给刘大人看座。”
“谢皇上。”刘敏磕了头,坐了。
“余冕这个人还是很称职的。”
“是的,他很是感念皇上的体恤。”
陈鍄不经意间笑了笑:“许久没有见他,哪天让他进宫,朕记得他词写得好啊。”
“是……”
“江南有个县令,叫卫青峰,刘大人记得么?”
“臣记得,他是新科的监生。”
“一个监生,刘大人为何将他派到桐泸去当县令?”
刘敏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上,卑职确有私心。”
“哦?说来听听?”
“回圣上,今年的考试,仅是小考,所出人才有限。许多考生,监生是充着明年大考去的,自然不会急着要占个为官的份额。往年惯例,多是些排着的举人去任空缺的职位。江南才经过大调,职位空的比往年多,那边的百姓多家境富庶,不急着让自己家的读书人去填缺,于是只能从京里调人过去,排除各位家境宽裕的,或有长辈为官的,能去填缺的人不多。所以臣在监生中选了年龄大,家乡偏僻的人去。”
“是么?你家孙子还小,犯不着这样苦心为他留空缺吧?”陈鍄看似开玩笑。
刘敏也看似开玩笑:“皇上圣明,今年已是建康九年,算起朝中的重臣,不论是有孙子的,还是有儿子的,明年几乎都是大考的年龄,臣也不得不做些这样的安排。”
“向芳啊,”陈鍄将小册子递给向芳:“整个朝中就属刘大人最会说话了,你这个人嘴笨,可要多向刘大人请教请教。去取些冰镇的果子过来,天气还是热,刘大人也过来吃些。”
陈鍄想抓刘敏,但是却无奈动不得手,虽然陈鍄是皇上,他可以不问任何缘由的要了刘敏的命,但是他不想就此撕破脸,伤了自己在百官面前的颜面。依照自己对刘敏的了解,这个人做事滴水不漏,想要找个由头除掉他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镇抚司也好,东厂也好,在他眼里就是几条狗,吠吠而已,不过是自取其辱。自己让这帮奴婢去打探虚实,果然是轻看了他。
陈鍄冷笑——他信整件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握中,在皇权面前,刘敏不过是一个大臣罢了。
江南的事情,现在仍旧只是一卷案卷,内阁没有看过,司礼监没有看过,六部九卿没有看过。陈鍄没有给三法司下诏,而直接派沈扬前往江南,罢了卫青峰的官职,直接押往京城诏狱。
九月三十日,秋风乍起,京城的树叶似乎一夜间黄了。
这一天,是卫青峰抵京的日子,沈扬没有做任何耽搁,连夜提审。
江南的案子,终于是要了解了。
黄公公当差当了几十年,在这档口,他坐立不安起来。
诗小小笑话他度量小:“皇上是一国之君,哪里容得那几个当官的闹腾?只要这个案子一定,借此了结了向公公,今年不是恰好过个和和乐乐的年?”
“向芳没有你想的那样简单,知情的人哪个不知道皇上要倒内阁就要倒礼部?礼部的人不是傻子,他们会好好折腾的,向芳也会好好折腾的。”
“再折腾也折腾不过皇上。”诗小小撅起嘴。
每日,京城百官的情状都要报给黄公公知道,一连几十日,京官们都入寻常一般吃喝拉撒,有些无趣。黄公公也终于撂下了疲惫,索性等沈扬结案了。
十月二十五日,卫青峰关在诏狱已经整整二十五天了,沈扬并未顺利的得到他想要的口供,反而一度被梗得无法开口,他终于慢慢的没有了耐性,正计划着进宫请皇上批准用刑得了。谁知自己还未往宫里走,宫里的人先来请了。沈扬见到陈鍄的时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见到陈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怒火:“朕养着你们镇抚司,当真是白养了!!!”
啪!一摞手抄的文件摔到了沈扬脸上!
沈扬吓得赶紧跪在了地上:“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你们北镇抚司的饭,吃到哪里去了???连一份案卷都保不了???你自己看看,为何大内的密卷会传的满天下都是???连条狗都知道看家,朕看你们真是连狗都不如了!!!”
沈扬大惊:“臣……这案卷自江南来的时候,都是封好了的,这……这。”
“呵,你的意思是说……朕泄出去的?”
“臣不敢!”沈扬赶紧磕头。
“沈大人,皇上最器重的就是你,你快好好回话!到底是谁把密卷传出,还恶意传抄!快回话啊!”
开朝有锦衣卫以来,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大内的案卷被京城的太学生们传抄得一塌糊涂了,锦衣卫的人竟然还一点都不知道。
更可笑的是,竟然连东厂的人也不知道。
最最可笑的是,若不是有言官上疏质问朝廷,皇上还不知道自己床头的那卷捂得严严的宗卷已经连街头买糖人的货郎都知道了!
“把黄贵找来!还有内阁!都给朕找过来!!!朕倒要看看,你们这些领着官镗人都在干什么!”
郭太傅已经很老了,周文元搀扶他跪下。周文元旁边跪着沈扬,沈扬的额头上全是血。他们背后是内阁的几位阁员,大家都把头贴在地板上。跪在陈鍄案前的是黄贵,他几乎是贴在地上,纵然天气寒冷,汗却流了一地。
“好得很,好得很,竟然都不知道,这几十天,你们都聋了???现在哑了么?”
“回话!快回话!”向芳急得满头是汗。
“回……回皇上的话,奴婢监着东厂,百官的情状都从臣眼前过,但是,这次的事情并非百官传出……奴婢……奴婢确不知情啊。”
“你会不知情?”
黄贵感到趴在地上的手抖得不停。
“说!是谁在背后指使的?!”
“奴婢,奴婢失察!奴婢即刻带人去查清楚!奴婢待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只求皇上给奴婢表心的机会!等查出了情状,奴婢恳请皇上剐了奴婢消气!皇上……皇上可千万别气坏了自己!这些抄写传阅的事情定是由太学生传出来的!奴婢连夜彻查!一定能查出背后主使!”
陈鍄冷笑了一声:“周阁老,你当阁魁也有五年了,竟然让几个给事中把事情闹上来?你可也是失察了?”
周文元磕了一个头:“臣斗胆恳请皇上,将案卷给臣看看。”
“什么?”陈鍄哈哈大笑:“黄贵啊,你看看朕的大臣多聪明!周文元,你不会现在还要对朕说你对这个事情一点不知道吧?”
“陛下,给事中上疏无需经过内阁批阅,臣确实不知道。”
“大胆!”黄贵跪在地上呵斥周文元:“百官都归着你管,你此时此刻竟然撇得干净?!”
“百官的确归臣管辖,如今臣难辞其咎,臣丝毫没有撇清的意思!就是因为难辞其咎,臣必然要知道缘由,请皇上明示。”周文元不卑不亢。
“好一张利嘴!”陈鍄冷笑。
“周文元!你手下的给事中都敢独自上疏朝廷!你竟然还在胡搅诡辩!皇上!这种事情自开朝以来便没有!这个周文元明明就是巧言令色,大奸似忠!那个给事中要立刻抓起来,这个周文元也得立刻抓起来!和他们有干系的,有多少便抓多少,牵扯到谁,就查谁!”
“周文元,还要听朕的明示?”
“回陛下,”周文元脸色都没有变:“失察之罪在先,臣伏诛便是了,既然皇上意已绝,臣随黄公公去东厂便是了。”
“好么!一个沈扬,一个周文元,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好的很!向芳!你带的黄贵,你来说,这个事情怎么审!太傅!你是周文元的老师,你来说,这个事情怎么审!”
向芳先跪了过来:“皇上息怒,这个事情唯有先从那个给事中查起。”
太傅也磕了一个头:“事已至此,唯有先稳固外廷,再细查此事。臣虽老矣,朝会上也定会拼死相争。周阁老,黄公公是皇上的家婢,你是皇上的臣子,此事共同协办,不得有误!”
可供百人集会的内殿很空旷,很冷清,陈鍄愤怒,不是因为一个愚蠢的给事中,而是面前的这群人。走了王允义,这群人也不安生了?黄贵管着东厂,周文元管着百官,沈扬管着锦衣卫,竟然都在这里与自己演戏!应该信谁,不应该信谁……陈鍄像每一个居高位者一样多疑,恐惧。江南的事情,牵扯了许多人,本来的想,闹大了对谁都不好,但偏偏就被闹大了,自己竟然还被蒙在鼓里!到底是他们谁想借自己的手杀人?陈鍄这一刻真的是疑惑了。
在看到这封呈奏的第一刻,陈鍄就发现手上的人只剩两个——一个是太傅,另一个是向芳。若他们此刻不能撇开旁骛为自己撑住场面,朝会上的情形自己难以想象。
“走吧!”陈鍄筋疲力尽。
跪在下面的人也筋疲力尽,沈扬尤其。但这份筋疲力尽和那两位又不尽相同,沈扬虽然满脸是血,但心却放回了肚子。表面上看,这事情自己担着最大的罪责,留得一条命在便是好的了;但沈扬自己明白皇上终究信任自己没有二心,所以任由他们窝里斗去了。
黄贵进宫以来也算比普通的秀才多读了两年书,今天这个事情,他知道是触了帝王的底线了,周阁老多狡猾的一尾老狐狸?自己读的那两年书恐怕不够塞他的牙缝。黄贵细细一想,沈扬毕竟是宫内的兄弟,这时候没有朝外的道理,但从今天的情形来看也够呛的,一切事宜还是先找人商量再说。黄贵擦了一把汗,派人去把礼部侍郎蒋寿屏找来。这些年黄贵能够左右逢源多半是凭借了这位蒋兄的提点,当然,黄公公也拿他当自己人,这三五年来他也从个司务混到了郎中,之前礼部两个倒霉的侍郎被扯办了职务之后,黄公公理所当然的将蒋大人提拔了上来。
其实蒋大人绝非没有本事的人,若只是个趋炎附势巴结宦官之辈,那么林孝这样聪明的人怕早就察觉到他了。从刑部到礼部,蒋大人做了五年的地方官,八年的京官,哪些人是能惹的,哪些人不能惹,他心里很清楚。不能惹的如诗小小,虽然只是个青楼女子,但是人聪明,狠毒,即便没有黄贵的关系,自己也不会逆着脸去办事。能惹的那就多了……比如那个冯探花,看着挺灵气的人,其实是个面人。
蒋寿屏倒是没有料到这样的大事情,只是在当了侍郎之后也注意瞧了瞧礼部的人,毕竟这儿周阁老的人多。让他头疼的是礼部的人要不就是跟着林孝的不中用的些官场流氓,要不就是自诩清流,拉在手里也用不上。冯探花其实他也瞧不上,这是诗小小推荐的人,蒋寿屏虽然也没能揣度出那意思,不过也就将就了,瞧得上的倒是来礼部不久的那个魏池。魏池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看他为人处世也能料到他未来是有前途的。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这个人背景极其复杂,和王云义,燕王,秦王,都有牵扯不断的关系,贸然拉拢怕会被他先卖了。
计量着心思的蒋寿屏在礼部衙门打盹,突然来了个宦官,急急地冲进来:“蒋……蒋大人……公公他……”
“别说了!”看到黄贵的人竟然直接到衙门找自己,蒋寿屏很恼火!但是也有点担心——不是很要紧的事,黄公公也知道避嫌的!蒋寿屏掩了门,换了衣裳:“别说了,走吧。”
看到黄贵的时候,蒋寿屏大吃一惊。黄贵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红肿的脸颊:“皇上气得很,咱家也得吃点苦头才能消皇上的气啊。”
听完了黄贵的详情,蒋寿屏想了许久:“黄公公,这件事情恐怕不简单,咱们先不要去找锦衣卫,也不要找内阁,这个事情谁先动,谁就输了……与其和他们争,不如先布好我们的局。”
“怎么布局?”
“派东厂的人,仔仔细细的瞧着冯世勋的一举一动,其他的事情,等我打探好了再做商量。”
其实东厂的人比锦衣卫的人勤快多了,即便是这样摸不着头脑又无趣的监视工作也会尽心尽力去做。秋天缓缓的将尽,冯家并没有新鲜的事情,唯一算得上一笔的是冯世勋的夫人从城外回来了。按道理,避暑避得确实有些久了,他们府上传出来的说法是这位夫人在京城外的尼姑庵里病了一场,因为不方便,所以索性养好了病才回来。
冯世勋自然不知道自己被盯梢了,他关心的事情是这段时间朝廷上的事端。事情传到他这里的时候,他莫名的想起了隔壁的魏池,那些太学生的手抄卷里都提到这次的案情是一个江南的小姑娘到京城告的御状。算算时间,几乎恰巧,自己就在门口的这条巷子里碰到魏池的书办领着个邋里邋遢的人往他家院子走。平常这个书办是个机灵人,那天却慌慌张张的,出了这个事情后自己也暗中留意过,魏府上似乎再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人……难道?
毕竟这个事情牵扯到了内阁,锦衣卫,东厂,这样捕风捉影的事情冯世勋不敢随便上报。
魏池……冯世勋开始琢磨这个人……他和当朝的长公主的关系亲密……这大家都知道一二,即便他不起驸马的心思,也不不会这样作践自己。刘妈才告诉他那些事情的时候,冯世勋确实勃然大怒,但过了几天冷静的一想——戚媛过了今年都二十六了,魏池才二十岁!论相貌,戚媛也不是惊世红颜……而且自己和魏池同朝为官,做这样的打算当真是不想活了?
又……或者……是这个贱人看上了魏池?
冯世勋的心情很复杂,其间的道理他知道……只是他以为这个倔女人还算是个烈妇,不至于给自己丢人,自己也就敬重她这一点。不过女人……终归是水性杨花,若真的有那意思,可就别怪自己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