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虎贲)-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马联军打得节节败退,以致连阳平关都丢了。若不是李利虎视在侧,韩遂和马腾两股势力险些就要攻进汉中腹地,一举夺取汉中郡。偷鸡不成蚀把米,张鲁第一次出兵凉州便弄得灰头土脸,大败而归,自此他再也不敢打凉州的主意了,甚至对马腾和韩遂二人甚为恐惧,颇有闻风丧胆之势。
转眼间,三年时间悄然而逝。昔日威震凉州的“九曲黄河”韩文约已经作古,曾经纵横西凉的马家军也被李利所灭,马家满门悉数投效于李利麾下,就连西凉诸侯的大头领马腾都俯首称臣了。可他张鲁依然屹立不倒,尽管地盘没有增加多少,但境内人口却与日俱增,并大肆招募了将近十万人马,再加上五斗米教的数万虔诚强壮信徒和一万五千名护教卫队。
现如今,张鲁麾下足有十几万大军。仅以兵马多寡而言,他与益州刘璋不相上下,完全有能力攻打益州。可就在他蠢蠢欲动之际,李利却调集西凉大军出战中原诸侯,这让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张鲁看来,益州刘璋不过是放在嘴边的一块肥肉,自己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把他吃掉,但攻取长安的机会却是可遇不可求,极为难得,可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他果断出兵偷袭西凉军后方,企图一举攻陷长安,端掉李利的老巢,取而代之。
ps:双倍月票让人看着眼馋哪,这或许是骁骑最后一次遇到双倍月票的机会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虎贲厚颜求月票,多谢您的支持,谢谢!
祝您和家人国庆快乐!
第841章弄巧成拙
感谢:书友kmagth月票支持,多谢!
但是,直到真正与西凉军正面对战厮杀时,张鲁才清醒地认识到西凉军端是强悍之极,绝非久疏战阵的汉中军所能匹敌的。
是以,这些天他一直担惊受怕,患得患失,因为他想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便是李利征战至今未尝一败,亲率大军出征从来都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为此,张鲁恨不得立即撤兵,返回汉中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愿意与李利罢兵言和,纵然赔偿一些钱粮辎重也在所不惜。
只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
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张鲁确实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想与李利妥协和解,化干戈为玉帛,也得打完这一仗再说。否则的话,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死扛到底,要么俯首称臣;倘若试图临阵妥协,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故而眼前这一仗至关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此役直接决定着张鲁以及汉中张氏一族的生死存亡,更决定着汉中的最终归属。
此役若胜,张鲁或许还有与李利罢兵言和的可能,有机会选择与西凉军妥协,给予一定数目的赔偿或许还能继续待在汉中坐享富贵,过些安稳日子。
此役若败,那便大势去矣。
西凉军势必长驱直入,直接开赴阳平关城下。到那时大势不可逆转,胜败已定。最为绝望的是,这些年张鲁与益州刘璋交恶。可是除了益州刘璋能解汉中之困,张鲁再无盟友,再没有诸侯对他施以援手。如此以来,汉中危矣,张鲁和张氏一族性命休矣。
对于眼前形势,张鲁看得很透彻,也曾反反复复琢磨过无数遍。最终得到的结论都是如此。
正因为这样,他对时下陈仓之战尤为看重,并为此不惜派出从未参与过战事的护教卫队协助张卫防守营寨。
然而就在三天前。张鲁意外得到密报,李利已于十天前离开陈仓城秘密返回长安,随行还带走了数千铁骑。另外,据说此次李利回到长安乃是为了迎接各方诸侯使团入京朝贡。短时间不会返回陈仓前线。至少半个月无法脱身。这个消息是从长安传出来的,而且来自于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三朝老臣,位比三公,因此这则密报绝对可靠。除此之外,来人还透露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不过鉴于此事目前还在谋划筹措当中,是以那名使者语焉不详,仅仅一语带过。稍稍漏出口风而已。
而这则消息对于时下的张鲁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当真是来得太及时了,太重要了。
这才是真正的天赐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那么汉中军就能一举攻占陈仓,即便扭转不了整个战局,再不济也能维持现状,据守陈仓坚城,继续与西凉军对峙相持下去。等到那名使者所说之事爆发,李利势必阵脚大乱,再也无暇顾及陈仓战事,必定第一时间赶回后方灭火。届时,整个战局将发生惊天大逆转,汉中军将彻底占据主动,进可攻打长安,退可返回汉中据守,再无后顾之忧。
于是张鲁星夜兼程赶到张卫大营,亲自调兵遣将,亲临前线指挥这场决定身家性命和汉中存亡的重大战役。
成败在此一举,决计不容有失,一丝纰漏也不能有,务求万无一失。
小分割线
经过一天一夜的密切观察和多方打探,张鲁获得的密报再一次得到证实。
陈仓城中确实没有李利的身影,连带着长期跟在他身边的金猊卫统领李挚和金猊卫战骑悉数不见踪影。与此同时,陈仓城加强了守城将士的数量,本来守城将士只有两千,如今却增加到三千人。但这样一来,城中兵力明显不足,原来每两个时辰交换一次防务,现在改为三个时辰交接一次,而且夜间守城将士明显懒散很多,显得心不在焉,其间还有兵士偷懒睡觉。
是以,如今陈仓城的守备可谓是外强中干,看起来守城将士明显增加了许多,实际上远不如之前防守严密。
经过一天一夜的焦急等待后,张鲁和谋士阎圃一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犹豫了,必须果断出击。否则,万一李利突然回到陈仓城,那便错失了一次千载难逢的突袭时机,此后只怕不会再有这等绝佳的破敌机会了。
大营主帐内,张鲁高居帅位,阶下站着两文两武四个心腹,文士自然就是首席谋士阎圃和杨松,武将则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和杨松的族弟杨柏。此外,阶下大帐内还站着三十余名军中将领,几乎聚集了张鲁麾下七成将领。其中还有六名五斗米教护卫队长,他们每人统领两千护教卫队,余下三千卫队则是由张鲁亲自统领,常年守护在身旁,片刻不离左右。
而这一万五千名护教卫队则是张家祖孙三代精心培养起来的护教力量。是以,六名护教队长都以年过四旬,年纪最大的护教长老张铳现年已是花甲之龄,却也是六名护教长老中武艺最为高深莫测的神秘人物。据说,当年张鲁和张卫兄弟二人想拜大长老张铳为师,学习武艺,却被他毫不留情地严词拒绝,声称二人资质不够,杂念太多,即便学武也是徒劳;不如专心学习符篆之术,数十年后或有所成。
正是张铳大长老这句话,让张鲁和张卫兄弟大受打击,自此便破罐子破摔,使得张铳一语成谶。时至今日,张鲁虽说贵为天师,却是既不会符篆之术。又文不成武不就,其自身武艺仅限于三流而已,顶多对付几个小兵。而张卫则要比其兄张鲁强很多。武艺介于一流门槛和二流上阶之间,对付一般将领不成问题,若遇到真正的强者就不行了。
好在张家根基深厚,长辈众多,且多为女性,对张鲁的地位不构成威胁。是故,他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并不打紧。他的几个姑姑、妹妹和女儿都是资质上乘的习武奇才,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精通符篆之法。还对巫蛊之术有所涉略,端是了得。其中成就最高的便是小姑姑张芝,一身武艺已入化境,符篆之术信手拈来。举手投足间便能毒倒一大片。巫蛊之法已然登堂入室。就连年纪两倍于张芝的大长老张铳,也时常惊叹张芝乃数百年不遇的道门奇才,一身武学和符篆之术令他望尘莫及,因此他对张芝一直毕恭毕敬,敬若神明。
此刻,大帐议事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便是张鲁发号施令,只待天黑后便自动出击偷袭陈仓城。
“兵马便是如此。待六位长老率领护教卫队攀上陈仓城两侧山坡之际。张卫率领三万步骑正面攻打城池,将陈仓守军全部吸引过来。聚集在正面城楼上,而后护教卫队借用绳索登上两侧城头,给予守军致命一击,一举拿下陈仓城!”
下达命令后,张鲁霍然起身,神情肃然道:“本天师亲临城下督战,众将务必同心戮力,破敌之日就在今夜!”
“诺!”大帐内一片应诺之声,底气十足,显然是对今夜之战志在必得。
分割线
陈仓城,城守府大堂上。
临近黄昏,此次西征汉中的中军将领悉数聚集一堂,但上阶主位却是空的,连带着经常站在主位旁边的亲卫军统领李挚也不见踪影。
“最近两天,局势突变,敌军调动兵马极为频繁,尤其是今日午后,张卫大军全部集结在大营之中,兵力远胜于半个月前的五万之众。据斥候探报,最近几日陆续有大股兵马进入敌军营寨,保守估计,敌营之中的兵马数量已超过六万之众,接近七万大军,近乎两倍于我军。这些情报,诸位将军已经知悉,在下便不再赘言。敌军大举调动兵马必有所图,而且来者不善,如不出预料的话,在下断言张卫大军今夜必然有所行动。”
说到这儿,法正语气一顿,当即起身走到大堂中央,肃然道:“而今当务之急是,我等必须立即动起来,按照预定计划积极备战。对此,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话音未落,马腾接声道:“此番我等欲行疑兵之计,诱敌深入,引张卫大军主动来攻。本来计划实行的很顺利,只待文昌返回城中坐镇,一切便依计而行。没想到,天子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身患重病,当众病倒在朝堂之上,使得整个计划横生枝节,拖住文昌无法脱身。如此以来,我等此番便有弄巧成拙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诱敌不成反受其害的困境当中。”
说话间,马腾起身离开右侧首位,顾自走到末席坐下,朗声道:“大敌当前,我等不能乱了方寸,务必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力求大破敌军。遵照文昌返回长安时的嘱托,从现在起,由军师法正、秦弓营统领黄忠和赵云将军三人共掌大军。现在,就请三位将军发号施令!”
黄忠和赵云二人闻言后,彼此对视一眼,当即齐声道:“请军师下令,我等自当依令而行!”
法正闻声也不推让,郑重点头,朗声道:“承蒙诸位将军信任,在下便代主公下达作战将令。众将听令”
诸君看看衣兜里还有木有月票,马上国庆了,最后三十个小时,咱是不是冲凉梳洗一番,换身衣服,千万别把月票忘在兜里,太可惜了。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嗓子都喊哑了,咋就木有效果呢
凌晨还有一更。这种节奏不知您是否满意,不行的话,虎贲还可以再加速,只求九月最后一张月票。多谢!
第842章火中取栗
感谢:书友wq007_007、kingleo、高手甲、不太喜欢看书、为爱谯悴、流天泪心龙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夕阳红似火,似是无比眷恋着这方天空。
最后一抹残阳在天边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鲜艳欲滴,在黑夜来临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舍不得也要离开。
夜幕徐徐拉开,黑暗缓缓降临。
夜色渐浓,无情地抹去天空中残留的最后一丝色彩。
傍晚起风,星辰隐遁,夜空无月。
这是初夏四月的最后一个夜晚。
伴随“嘎嘎”声响刺破山谷的寂静,坐落在山谷半山上的营寨迅速大开辕门,紧接着数以万计的汉中军鱼贯而出。
夜幕下,数万大军摸着夜色向陈仓城进发,数千战骑蹄裹步、口衔枚,尽量不发出声响,沿着石子山路徐徐前进。
数万大军趁夜行军竟然不打火把,这在历次大战中只怕也不多见。
好在陈仓城就在不远处,那数丈高的城楼上灯火通明,无形中为这支摸黑赶来的大军指明方向,引导他们渐渐逼近城池。
“终于来了,而且看起来人数不少,似乎是倾巢出动。”
距离陈仓城东南角两里外的山坡上,两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站在一棵松树下,居高临下,俯视着对面山脚下缓缓蠕动的长蛇状的黑影。低声轻语道。
“子龙此言不确,其实他们早就来了。子龙留意一下我等身旁的山林,山顶上的松树晃动不停。似是隐藏着很多敌军。并且,这些人身手敏捷,只见树枝摇动却不见身形,足见这支试图偷袭城头的敌军训练有素,战力不凡。”身材略显壮硕的男子没有注意山下的大队兵马,而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左手边的山林中,边看边低声说道。
“咦!汉升兄所言甚是。西边山坡上确实隐藏着大量敌军。看起来,敌将张卫今夜也与我等一样做了两手准备,主力大军正面攻城。却在两侧山坡上暗藏伏兵。一旦我军守城将士大部分转移至正面防守,这些伏兵便伺机抢占城头,企图一举夺取城池。可惜的是,他们能想到的偷袭伎俩。我等岂能不知?
尽管如此。今夜这场偷袭之战仍是极为凶险。敌军攻城兵力两倍于我军,占据兵力优势,而我军则有城池之利。今夜必定厮杀惨烈,而你我二人肩负的任务便是火中取栗,直接决定着此战的成败!”
显然,这两个站在松树下的男子便是赵云赵子龙和黄忠黄汉升,也就是时下驻守陈仓城的两位主将。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二人此刻并不在城中。而在陈仓城东边第二座山林中,距离张卫大营仅有十余里。直线距离不到十里,俨然就在敌军营寨对面的高山上。
他们左侧的山林是最靠近陈仓城东边城头的土坡,地势相对平缓,山头不高,山上树木稀疏,却胜在茅草密布,其中还夹杂着数量众多的丈余高的野树。这处山坡与城墙之间只有三十余步的缓冲下坡路,山脚距离城头仅有两丈,而正面城池则高达三丈七尺,近乎四丈高的城墙。
东边城墙是这样,西边城墙也大致相仿。
因此,城池两边靠近山林之处无疑是最容易攀上城头的地方,距离地面太近。是以城池两侧拐角靠近山坡处也是防守的重中之重,城头上密密麻麻的箭垛,足以容纳五百名弓箭手同时放箭,并且这里还放置着数十架巨型车弩,防御力空前强大。
而攻城一方却无法将大型攻城军械推上山坡,只能制作简易云梯攀爬上去,极其被动,不利于攻城。在前几次张卫大军强攻之时,战死在两侧城墙下的汉中将士便多达六千余人,若是尸体全部堆积起来,足可填平山脚,直达城头。
在此之前,他们也曾考虑过藏身在这座山坡上,但考虑到山坡紧挨着城池,很容易被敌军斥候发现,从而泄露行踪。于是便绕过这座山坡,选择在山坡东边的密林中潜伏起来,两座山林之间仅隔一个十分陡峭的山坳,直线距离不到一百五十米。
因此,如果一方提前藏在山林中,便很容易发现后来者的行踪,甚至将对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尽管今夜没有月光,但陈仓城中的灯火却足以将附近一里之内的景象显现出来,而藏于暗处之人则更容易发现光亮处的动静。
“子龙今夜身负主攻任务,这些藏头露尾的宵小之徒便不劳子龙挂念了。黄某虽不才,却足以对付这些不知死活的来犯之敌。”
若是不了解黄忠性格的将领听到这句话,即便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因为黄忠的话语中多少带着几分挑衅的意味,这是大多数武将最难接受的口吻。但赵云却能坦然受之,并且一点不生气,他很清楚黄忠这番话并无恶意,只是说话过于直白而已,心直口快,怎么想的就这么说。
此外,黄忠话语中还透露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提前告知赵云不要插手,今夜他要大展拳脚,痛痛快快的厮杀一场。而黄忠之所以如此直白而急切,并不是担心赵云抢功,而是要替自己正名。
说起来,现下年近五旬的黄忠参军入伍已有三十年,却一直不得重用,郁郁不得志,将近三十年的军龄却仍然屈居校尉之职。直到三年前奉诏前来长安之时,荆州刘表为了顾全自身颜面,才临时提拔他为裨将,而后将黄忠一家送来长安,继而投身李利麾下。
让黄忠万万没想到的是,初入李利麾下便受到极高礼遇。颇受李利赏识。第一次见面,李利便晋升他为虎贲中郎将,并担任金猊卫副统领。三个月后拜将封侯,而后跟随樊勇远赴雍州组建武卫营,戎守西域边陲。时隔一年半,他便得到独自领军的机会,率领武卫营返回长安,继而领兵驻守武关,并担任守关主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司隶大战中武关并无战事,使得黄忠没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自然也无法建功。
然而司隶大胜之后。李利并未忘记他的守关功劳。在上次封赏全军文臣武将中,他被擢升为五虎大将之一,位同九卿,并担任主将统领。独领一营人马。这便是新组建的秦弓营。对于自己屡屡获得赏赐,黄忠对李利感激涕零之余颇感惭愧,觉得自己并无显赫战绩,几次封赏都是无功受禄,时常为此深感不安。此番跟随李利出征汉中,黄忠乍一开始便憋着一股劲,感觉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自己一定要多立战功。不为加官进爵,只求对得起自己得到的丰厚赏赐。以及主公李利对自己的赏识和信任。
在晋升五虎将时。赵云对老将黄忠并不了解,甚至还颇感好奇,怎么就凭空出现这么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呢,而且还与自己同为五虎将。不仅他有这样的想法,就连许褚也有此念,并邀请他一起与黄忠切磋武艺。此外,许褚还请来马超和典韦二人,其目的无非是新任五虎将聚在一起切磋切磋武艺,其中不无比试之意。而许褚则是好武成性,虎痴之名不是白来的,军中早已人尽皆知。然而,马超和典韦二人则是委婉拒绝,声称他们二人不用和黄忠比试了,彼此间武艺不分伯仲,箭术自愧弗如。
果然,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年近五旬的黄忠果真厉害之极,一番切磋之下,武艺比许褚略胜半筹,与赵云旗鼓相当;在箭术方面,许褚和赵云都不是黄忠的对手,差距不小。自此以后,赵云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这位老将军,截至今日,两人已经相处了两个多月,彼此间早已熟知对方的脾气。黄忠为人耿直,说话很直白,但凡与他相处过的将领都对他极为敬佩,绝不会因为他说话太过直接而心生芥蒂,亦或是心存不满。
“杀呀嘭嘭嘭!”
正当赵云和黄忠低声说话之际,西边陈仓城方向传来喧嚣的喊杀声和投石车攻城的打砸声响,显然汉中军已经开始攻城了。
“时间差不多了,小弟也该领军出发了,汉升兄多保重。”眼见陈仓城方向火光冲天,赵云再次看了一眼对面的山坡,低声对黄忠说道。
黄忠应声道:“子龙尽管放心前去,务必一举成功,彻底截断汉中军的退路。”
赵云欣然点头,拔出插在土里的龙胆枪,转身欲走,却突然想起一些事情,顿时回头提醒道:“主公曾言,汉中张鲁手下有一批五斗米教培养多年的护教死士,这些人身手不凡,战斗力惊人,且均是悍不畏死之徒。刚刚我险些忘了,只是想到对面山林中敌军敏捷的身手,不由得突然想起主公临行时的叮嘱。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眼下出现在我等眼前之人极有可能就是张鲁帐下的那批死士。
若是小弟不幸言中,汉升兄务必多加小心。尽量用弓弩将其射杀,不到万不得已,切莫与之近身搏杀,以免造成重大的伤亡。前番我等佯攻张卫大营,短短半个时辰之内便折损两千多名将士,惨痛教训犹在眼前,还望汉升兄慎重对待,多加留心。”
“哦?”黄忠惊愕一声,当即神色凝重地看向对面山坡,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既是主公所言,必然不会有错。多谢子龙提醒,否则我险些误了大事。子龙且领军出发,为兄知道该怎么做了。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张鲁帐下的护教死士,谨慎一些总是好的,否则一旦行差踏错,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甚好,小弟去也,汉升兄珍重。”说完话后,赵云轻身离去。待走到密林背侧时,却见从树林中走出众多甲士,跟在他身后直奔山下奔去,而山坳里则藏着数千匹战马,这些战马同样是蹄裹步、口衔枚,没有引起敌军斥候的注意。
不多时,随着赵云长枪一挥,数千甲士翻身上马,缓缓走出山坳,直奔张卫大营奔去。
真诚感谢诸位仁兄的月票支持,虎贲拜谢诸位!
国庆节在即,虎贲预祝诸君玩得开心,事事顺心,称心如意!
临末,再来一首小苹果,如有月票绝不嫌多国庆快乐!
第843章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感谢:书友灰太狼aaa、流天泪心龙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无月夜,时过三更。
星辰隐退,夜黑风高。
哒哒哒!
官道上,在路边左右摇曳的风灯下,一队战骑迎着呼啸的晚风策马疾奔。
扶风驿站就在他们身后。
就在刚才,这队人马本来打算在驿站歇息一晚再走,不料西南边的天空突然升起一片红光,空气中隐约还裹挟着熏烟的味道。
顿时,一行人再也无心歇脚,一口气喝干一大碗水后,当即翻身上马,急匆匆打马离去。
半个时辰后,他们已能听到随风飘来的若有若无的喊杀声,清凉透心的冷风中似乎还夹杂着血腥味。
“看来早已开战多时了,我等急赶慢赶终是来迟一步!”
神骏异常的金色异兽坐骑上,男子身披暗红色战袍,头戴玉龙黄金冠,一边挥鞭疾奔,一边似有所感地叹声道。
“主公勿忧。半个月前,主公便已确定了作战计划,并对法正、赵云等人多番嘱咐,想来不会出事。”跟在红袍男子身边的是一位驾驭赤色骏马的将领,身材极为修长,骑术精湛,胯下战马竟能与金色异兽并驾齐驱,且毫不逊色,端是罕见的宝马神驹。
男子话音稍顿后,接着道:“现在唯一担忧之处便在于,五天前主公暗示皇甫嵩老将军传出消息。本来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却不料小皇帝突发重病,打乱了整个计划。致使疑兵之计节外生枝。主公若在城中,必定军心大震,众将士斗志高昂,汉中大军纵有十万兵马,我军亦是不惧。如今却耽误了几天时间,不知道法正等人能不能稳住局面,遵照主公的军令行事。如若依令而行。料想不会出现意外,若是中间稍有差池,只怕战况就不如之前设想的那般乐观了。”
看官们已经看出来了。这队人马正是清晨从郿邬出发的李利一行人,说话之人便是李利和他的亲卫统领李挚。
整整一昼夜,李利一行疾奔数百里,其间大多数兵士的战马都已经累趴下了。不得不在沿途驿站中歇息。而今。真正能跟上李利的疾行速度之人,仅有三百余人,并且全都是临时从驿站中换乘的普通马匹,而他们本身的坐骑随后会有专人送到陈仓前线,而后再将驿站马匹带回去。
如此迅捷的赶路速度,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为了实现这一便利,李玄和各州各郡的刺史郡守们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但现在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急行军速度。十个时辰行进三百余里。这绝对是大汉境内最快的行军速度,也算是首开先河。
“从空中腾起的红光上看,子龙应该已经得手了。但是,相距数十里都能闻到空气中的血腥味,可见这场战斗定然异常惨烈,伤亡惨重。若是子龙攻占了张卫大营,而陈仓城却被张卫攻陷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李利颇为忧虑地沉声道。
“这不无可能。”迟疑半晌,李挚终是不得不承认自家主公所言确实有可能发生。
随即他劝慰道:“眼下我等已经距离陈仓城不远了,再有半时辰便能赶到。以目前观察到的情形来看,战斗还没有结束,一切都还来得及。即便陈仓城失陷,只要敌军还未接管全城,我等就有机会将城池重新夺回来。最坏的结果便是,末将潜入城中袭杀张鲁,只要张鲁一死,汉中军势必大乱,届时我军收复城池将易如反掌。”
李利闻声后,当即摇头否决:“不,张鲁眼下还不能死,轻易之间不能杀他。此人无甚大才,杀之如屠猪狗,可是他身后还有一个五斗米教,以及那些沾亲带故的闲云野鹤之人。这等教派和闲人颇为麻烦,轻易不要招惹,一旦惹上这些人便如跗骨之蛆一样,甩都甩不掉。我等眼下还有很多事情亟待解决,没有时间与这些人纠缠,否则会耽误大事的。
此外,一旦决定动他们,便要斩草除根,将其一网打尽。若是不能,那就暂时不要动他,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作区处。宁惹君子,不招小人,说的就是时下这些所谓的世外高人。”
话音未落,一直跟在李利身后左边,却不曾言语的大剑师王越突然开口接话道:“主公所言极是。据末将所知,这西南山川之中确实隐居着许多潜心修道者,其中以出身五斗米教的隐士居多。这些人行踪诡秘,居无定所,不问世事,自诩不染红尘是非,却又大多身负绝技,快意恩仇,桀骜不羁,唯一羁绊者便是他们的亲属和故旧老友。这等人说好听些便是隐士高人,闲云野鹤,实际上却是一群藐视王法之徒,置身于律法之外,行事全凭一己之念,完全不计后果。”
“是以,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主公心系天下,自是无暇顾及这等闲人。因此,如非必要,还是不要轻易招惹他们为好。毕竟,这些人行迹不定,神出鬼没,着实令人防不胜防,甚是难缠。”
李挚闻言眉头一挑,沉声道:“莫非我等还怕了他们不成?来一个杀一个,何惧之有?”
李利闻声而笑:“子诚莫急,王越所言不错,隐忍一时并不是坏事。换言之,这些人虽有些能耐,却还不足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区区草野之人,对我西凉军团而言,何足道哉?只不过,我等眼下没有时间和精力与他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要他们不主动找上门来,便无须理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天下纷乱,我等理应放眼天下,哪有闲工夫和这等闲人纠缠?”
“嗯,末将听凭主公吩咐。”李挚欣然点头应道。
小分割线
“咻咻咻!”
“啊”
一波又一波的流矢箭雨呼啸而至,打得正欲攀上城头的扎甲武士措手不及,根本无从避让。数息之间便有三百余名扎甲武士中箭身亡,惨叫着坠落下来。这时,站在半山腰上指挥护教卫队攻城的三位五斗米教长老霍然发现暗箭竟然从身后突袭而来,也就是说自己身后居然还隐藏着大批弓箭手,这是中埋伏了!
“不好,中计了!”大长老张铳率先反应过来,惊呼声中扭头向身后的山顶察看,再次看到密密麻麻的箭矢寒芒划破夜空,正朝自己所在的位置呼啸而来。
“快闪开!”霎时,年逾六旬的张铳伸手推开两位站在身边的两位长老,纵身高高跃起,竟然原地腾空数丈,堪堪躲过密集如雨的箭矢。而被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