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三国马幼常(南天)-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一时间也颇费踌躇。

    “哈哈哈哈……”出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听了法正的话,居然是当场哈哈大笑。不待刘备发问,诸葛亮这就开口道:“孝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孝直和孙权虽份属姻亲,但是这些年来孙权最忌者。(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恰恰就是幼常。昔日孙权坐领江东之时,幼常尚不惧他,先以淮南换襄阳,后在江夏大败江东水师。更何况如今孙权兵微将寡。不成气候?以幼常坐镇江东,必可使孙权不敢正视丹阳诸郡!”

    诸葛亮这一开口,刘备也是不由得暗自点头。法正眼看刘备颇为意动,连忙又是开口道:“孔明话虽有理,但是眼下孙权尚是朝廷敕封的扬州牧。正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若是主公果真委任幼常前往,又该以何名义坐镇江东呢?”

    法正找的这个理由,要说充分也不算太充分,但还是让人有些难以回答。虽然在这个时候。在个这以力争雄的时代,汉室所册封的官员。其实就是个屁。但是眼下刘备以大汉皇叔自诩,以匡扶汉室的大旗招揽人心。那么许都那个汉帝所封的职位,他便不能单单当是个屁。

    “孝直所言,也不无道理啊!”刘备闻言点头道,不过语气有些怪异。诸葛亮对他极为了解,当下哈哈一笑,这才开解道:“主公啊,如今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眼下陛下身陷许昌,一切政令皆不由主,若是拘泥于成事,难免束手束脚。主公可仿照昔日孙权之旧事,以幼常为一郡太守,总督江东之事,再令其余诸人各领江东和淮南诸郡太守,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诸葛亮对刘备可比法正了解多了,早就听出来刘备颇为意动,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当下提出这个建议,当真是睡觉送枕头来了。当日孙权虽然占据了大半个扬州,但是一直都是以讨逆将军+会稽太守的名义,来统治江东六郡的。现在马谡自可以依样画葫芦,来打理这几个郡的事务。对于诸葛亮而言,左右只是要找个理由不让孟达插手江东事务,就可以了。

    听诸葛亮这一说,刘备心思顿时又活泛多了,连连点头道:“孔明言之有理啊,也罢,我看就依照昔日孔明之故事,以幼常为军师将军,兼领丹阳太守,驻扎于柴桑,督令江东诸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以为北伐积蓄力气!”

    “大王明鉴!”诸葛亮也是拜服道。(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这时刘备想了想之后,又是开口道:“至于孟子度嘛,眼下巴郡严老将军年事已高,我不忍再令其太过操劳。可令孟子度为巴郡太守,调拨巴蜀诸郡粮草,以充军实!”

    “大王明鉴!”巴郡乃是蜀中的核心地段,巴郡太守也是肥缺,刘备把这个职位委任给孟达,可比之前的一个小小的侍中强多了。对于法正的举荐,刘备还算是给面子,并没有完全驳回,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对此法正自然是心中有数。

    确定下总体的人选之后,刘备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和诸葛亮以及法正商议了一番,终于是确定了江东之地的最终人选。在征询了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刘备以赵云为寿春太守,兼领平北中郎将,把守最北的寿春;以马谡为寿春太守,兼领军师将军,驻守柴桑,总督江东事务,并且是负责调拨江东诸郡的粮草以为军用。除此之外,以陆逊为庐江太守,兼领伏波将军,协助赵云在巢湖以及长江之中操练水师;此外,蜀中士人费诗则是被任命为豫章太守,接任原本的霍峻。庞统的族弟庞林则是被拜为寿春郡丞,以为赵云的副手,在淮河之中操练水师。

    刘备的这个人事安排,可以说是兼顾到了各个方面。首先寿春北靠豫州,东临徐州,乃是边境的第一紧要之处,自当以一员大将镇守。赵云是跟随刘备多年的旧部,久经沙场而且谨小慎微,对他的能力刘备自然是了然于胸,对他的忠诚刘备更是不会怀疑。以他为寿春太守。自可保边境无恙。而陆逊乃是出自江东大族,才学也是不凡,尤其善于治理水师。因此刘备任命其为庐江太守,又让他在巢湖打理水师。可以尽展其所长的同时,也是对江东人心的一种招揽。

    此外,庞林的任命,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淮南乃是新得之地,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自然无法积蓄力量北上,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淮南这里都是要采取守势。如此一来,就少不了要用到水师了。

    庞林乃是庞统族弟,才学固然不如其兄,但是说到操练水师的本事。却着实有两把刷子的(按:历史上刘备东征,就是庞林率领水师前往的)。虽然比起陆逊不如,但是去年冬天蔡瑁病逝,庞林比起曹操麾下其余的那些二把刀,还是要强多了。陆逊在巢湖操练水师。更远处的淮河就有些顾不上了。有庞林相助,又有赵云的龙骑军,自可保得淮南大地不失。

    除此之外,由于孙权已经是今非昔比。实力大减,因此像霍峻这样的大将就不需要在这里浪费了。而是换成费诗来接任豫章太守,负责后勤的工作。

    几经权衡之后。刘备终于是确定下了驻扎在江东的一系列的人选,然后派遣费诗前去江东任命。而就在这时,马超等人却是率军,在九曲十八弯的斜谷山道之中,追杀曹操去也!

    虽然曹操提前差不多一两天撤退,但是马超麾下之兵,并不是那些跟随他多年的西凉旧部,而是到了川中之后,重新分配给他的益州精兵。这些人走山路的本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流,因此紧赶慢赶之后,居然在将将赶到斜谷口的地方,还真叫马超给追上了曹军的殿后部队。

    也许是长途旅途太过消耗体力,也许是没料到敌军居然能一路追上来,因此马超杀到的时候,曹军的后军着实是吓了一大跳,措手不及之余,顿时就被马超杀得溃不成军。而马超通过审讯降卒,知道曹操也就在前方差不多五十里,这一来更是喜出望外,下令三军加速前进,要把曹操尽数歼灭与此。

    “马将军,若是继续追将下去,出了斜谷道口进入关中,可就有些孤军冒进了啊!”看马超杀得已经是红了眼,副将陈式连忙劝道。

    陈式的担忧也是有理由的,现在马超和他奉命追击曹操,两个人手头上的兵马加起来,也就是一万人而已。而曹军出兵之时足足有十五万之多,数月攻打虽然无功而返,但是现在少说也还是有十几万人。拿一万人去追击十几万人,一旦惹急了曹操,被对方掉过头来咬一口,恐怕到时候都没个诉苦的地方。而且己方大部分都是步卒,只有2000骑军,敌军却是不乏上万的骑军,万一追出斜谷之后到了关中平原之上,那自己恐怕就要被人家踩在马蹄子底下,抠都抠不出来。

    对于陈式的担忧,马超倒是无所谓,哈哈一笑道:“子荣(陈式的表字)何须多虑,这曹操急着撤回许昌,纵然有些许防备,也都不足为惧。你我只需追杀上去,自然可以给他来一下狠的。你若是害怕,我自引军前去便是!”

    马超把话说到这个地步,陈式还能说啥呢,毕竟他只是副将,当下只好和马超一起前去了,一边前进一边小心不提。数日后大军追出斜谷口,却在谷口发现了一处曹军废弃的营帐。而在营帐之中,马超发现了不少灰烬,看起来时刚刚烧火做饭留下来的。而且其中有一些灰烬,用手探探还是留有余温的。

    看到这一幕之后,马超更是确信,曹操已经是落荒而逃了,当下催促军马继续追击。一万大军出了斜谷口,迅速攻克防守薄弱的斜谷关,正准备继续追击下去,蓦地一彪人马从北面杀到,接着东西两面如同闷雷一般的声音赶来,两支数目不明的敌军杀将出来,而且还都是骑军。

    “不好,有埋伏,马将军,咱们快撤吧!”看到这一幕之后,陈式顿时脸色大变,连忙建议道。出乎他意料的是,马超在伏兵杀出之后,却是兴奋异常,当下气沉丹田,大吼一声道:“弟兄们,给我亮连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大杀器 T

    “弟兄们,给我亮连弩!”

    伴随着马超这一声怒吼,他麾下的5000士卒之中,其中3000步卒一个个的突然掏出一个个造型奇特的手弩,列成三排分列左右,一共两侧是六排人,每一排正好500人,手里端着这手弩,迎着那呼啸而来的骑军。【叶*子】【悠*悠】

    “放!”看到敌军进入射程之后,马超一声怒吼。早已经上箭开弦的连弩兵们,在那一刹那间,开始了自己的愤怒的咆哮。嗡嗡的沉闷的弩弦震动声后,一排密集的弩矢平射而出,带着凄厉的啸叫,向猛扑过来的曹军骑军疾迎上去。

    连弩之所以会在这里出现,多少也和马谡有点关系。当日街亭一战,马谡被迫在平地上阻拦敌军的骑军,要不是旁边还有条清水河,自己又出了绝招,只怕当时就叫夏侯渊给踩平了。马谡回头想想,都是不寒而栗。

    有鉴于此,马谡对于连弩更是有着极其迫切的渴望,历史上这可是蜀汉用来对付曹魏骑兵的大杀器啊。因此在上一战之后,马谡就寻机向诸葛亮提出这个问题,希望他能够研制出可以连射的弩箭。诸葛亮深以为然,经过他和黄月英的连番设计,耗费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是设计出了连弩的雏形,每弩仅能扣六矢。随后经黄月英几番改造。技术成熟后成为式制装备的“元戎连弩”,每一弩可配十矢,平射射程可达130步。50步内可射穿两层熟牛皮。劲力十分的强悍。马谡又让人从南中寻来一些毒药,涂在了箭矢之上,这一来杀伤力更是倍增。

    不过连弩制造甚是费力,刘备半年之中虽然召集工匠加班加点,也就制造出大约5000具连弩,这一次给了马超3000多把,整整一多半。3000名士卒,每人10枝箭一轮全部射出去,这一射就是名副其实的万箭齐发,密集的箭云呼啸着划过天空。宛如一把平斩的利刃,生生将狂涌地人潮的砍去一截。

    第一排士兵完成发射后,立即将身体蹲下,动作迅速地给弩具上箭。' '同时也给后排连弩兵让出了空间。稍稍等候了片刻后。第二轮的万支弩矢咆哮而出。完成发射的士兵又如前排同伴一样,蹲身给第三排士兵让出空间。待第三排连弩发射后,第一排士兵堪堪完成了上箭的工作。立即站起身。三排士兵将发射、上箭的时间掐得极准,彼此间的配合天衣无缝。

    曹军的骑兵奔袭迅速,本拟将对手彻底冲垮,谁会想到突然来了这么恐怖的兵器,呼啸而来的箭矢立即犹如割韭菜一般收割着生命。大队骑兵的冲势实在太猛,一时之间根本收止不住。等到他们意识到敌人的弓弩厉害,想要稍做退却的时候,却被身后的同袍不停地推上前。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悲剧。

    连弩初现狰狞,就几乎让所有人都是意外之极,就连一旁督战的曹军大将牵绍,也是被弄了个措手不及。牵绍这次奉命在斜谷口设伏,只等追兵杀将出来之后,就立即以骑军将对方的队列截断,然后分割包围歼灭。但是不曾料想对方的弓弩实在是太过犀利,己方的骑军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已经有上千人领了便当。

    这个时候不感到意外的,除了那3000连弩兵。就只剩下亲眼见识过连弩威力的马超了。眼看对方一时间手足无措,马超瞬间就捕捉到了战机,当下对陈式嘱咐道:“子荣,眼下正是良机,趁着敌军无备。你我上前,击垮牵绍!”

    “好!”陈式回过神来。立即和马超整顿起军马杀上前去。看到敌军气势汹汹地杀上来,牵绍手忙脚乱之余,正准备率部抵御,就在这时马超突然大吼一声道:“弟兄们,给我亮连弩啊!”

    又是连弩?牵绍闻言差点眼珠子没瞪出来,不想陈式也是大吃一惊:“马将军,你难道还有连弩吗?”

    马超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连弩,对准那些严阵以待的曹军,再度射了出去。'U点'他的数百名亲兵也是纷纷效仿,一个个的乱箭射出,这一来顿时又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事实上连弩的数目有限,也只有马超和他那冲在最前面的数百名亲兵配备了。但是曹军眼前当先的一些敌军气势汹汹地射出连弩,只当敌军个个都配备了大规模的这种大杀器,这一来顿时也是慌了。

    这也正常,眼睁睁看着数以千计的骑军,在短时间内就死在这连弩之下,由不得这些步卒不心惊胆战。就算是天下最精锐的曹军战士,他们毕竟也是人,也会害怕,尤其是对这种自己未知的恐怖武器,更是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尖叫一声,随后扔下手里的家伙扭头就跑,随后更多的人恍然大悟,开始纷纷效仿。牵绍看到这一幕,顿时也是急了。

    “不要乱,不要乱,给我顶住,顶住!”牵绍手忙脚乱地招呼道,试图摆脱困境。但在这混乱地战场上,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而且,他不遗余力的呵斥呼喊。更引来了对手的注意。就在这时,几乎是出于本能的意识,牵绍忽然感受到一丝极大的危机向自己袭来。

    回头看去,却见一抹银光向自己刺来。“嗖!”一声倒吸一口凉气,牵绍自知已经是来不及闪躲,生性凶悍的他索性是把眼睛瞪至最大,望着凌头而至的烂银枪,想要看看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嗤”一声轻响之后,牵绍的喉咙里咕噜咕噜的,发着毫无意义的声音,只觉得喉咙里插着一根巨大的刺,而且自己费了好大劲吸进来的空气。立刻便从喉咙那里跑了出去。这种情况持续不到几秒钟。牵绍便觉得意识越来越模糊,然后脑袋一沉,从马上跌了下去。

    只一回合,牵绍授首,如此一来,群龙无首的曹军更是溃不成军。一通混战之后,大将牵绍当场战死,过万人被歼,另有近万人被俘。此外还有差不多5000匹优良的关中战马,都被马超给笑纳了。等到曹操得知消息之后。派遣大军来此之时,马超早已经率部逃之夭夭了,斜谷道口被滚木礌石和人马尸体,给堵塞了个严严实实。追肯定是追不上了,也只好就此作罢。

    是役,曹操原本设伏,意欲尽歼马超的追兵,不想却是被法正反设计,自己反倒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兵两万有余,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曹操是郁闷了,不过此时在江东,马谡却也不是很高兴。天知道诸葛亮是打得什么主意。居然推荐自己在江东这里任职,而且还是要自己总督江东诸郡的军务民政,老天,这不是要玩自己嘛。

    当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就是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驻扎在临蒸,负责调拨荆南四郡钱粮赋税,以充军实。这个任务虽说算不上什么大的任务,但是马谡知道,这也不是轻松的事。可以说是极为琐碎。诸葛亮这个工作狂固然对此热衷的很,但是马谡并不是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左拥右抱、优哉游哉地享受生活才是他所向往的,而不是每天为案牍而劳形。像从前那样当个谋士,打仗的时候才需要自己上去出谋划策。平时就过过小日子,那才是最滋润的事。

    可是现在任命已经下达了。想要反对也来不及了。而且马谡也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恐怕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个职务了。另一方面,马谡也隐隐然感觉到,诸葛亮这么极力推荐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让己方的人,来坐镇江东这一方之地,而不是让他人捷足先登。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马谡纵然是心中有些不情不愿,也只好以大局为重,答应下来了。此时最新的消息已经由细作传了回来,曹操在回到许昌之后,由于远征汉中无功而返,斜谷之役损兵折将,因此一时间多半是没有力气来淮南找回场子了。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关羽等人都是暗自松了口气,这就准备撤军。

    得知关羽即将撤军,马谡也是连夜乘船去了一趟庐江,在那里和关羽以及李严他们,一起商议一些善后事宜。不过这一次见面,马谡发现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正常,毕竟都打了胜仗了嘛!

    这最高兴的还是关羽,这位关二爷最近斩程昱、擒于禁、败曹彰,尽收淮南之地,一时间威震华夏,心情尤其不差。因此在看到马谡之后,关羽也是开口笑道:“幼常啊,你看我没有说错吧。你这一次来江东助我,果然不吃亏啊!”

    “二将军言重了,日后谡镇守柴桑,还望二将军多多照应啊!”马谡嘿嘿一笑开口道。自己坐镇柴桑,江东这一年内屡次大战,短时间内肯定是恢复不了元气了,少不了要荆州这边照应的。

    这个道理关羽自然明白,当下稍一沉吟,这才开口道:“钱粮的事你去和公琰、季常他们商议,至于军马嘛,我给你留两万,你看够不够?”

    关羽也没有来虚的,直接就提出两万人马。这一次出兵,荆州+交州一共出动了整整六万人马,战损了大约近两万。后来通过收编曹彰和孙辅的降军,收编了差不多也有一万多人。加上曹操退兵之后,一些淮南和江东的散碎势力也是加入抱大腿,人数差不多有三四千,因此整体的兵力并没有减弱,反倒是有所增加。

    兵力虽然增多了,但新增的军士与战损的军士,在战斗力上,却是有着颇大差距。更要命的是,现在地盘增加了,需要的兵力也是增多了。有鉴于此,关羽才主动提出,留下一些人马协助镇守江东。

    这个事情马谡也想过了,但是稍加思索之后,还是摇头道:“二将军,如此只怕是有些不妥。荆州的兵力本不雄厚,现在面临曹军三面威胁,樊城之地又没有河道可以为之屏障,不宜再外调兵马了。我准备在丹阳募兵,重建丹阳精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重建丹阳精兵 T

    “重建丹阳精兵?”

    马谡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是大感意外。【叶*子】【悠*悠】所谓的丹阳兵,指的就是籍贯为扬州丹阳郡一带的士兵。汉武帝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更秦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丹阳县而名。汉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三国初郡治移至今南京市。汉辖境包括现在的江苏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黄山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有汉一代,丹阳兵可以说是天下精兵之最。李陵北征匈奴时,他的五千死士就是来自丹阳的精兵,在李陵进袭匈奴时,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竭力死战,最后只剩四百人撤回关内,主帅李陵被迫投降,副帅韩延年战死。以匈奴骁骑之勇,五千丹阳兵竟然能令单于丧胆,几乎要撤退,最后从叛徒口中探知李陵无援才敢进攻,丹阳兵善战可见一斑。

    而东吴后期,也就是诸葛恪掌权时期,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很大的原因就是诸葛恪身为丹阳太守,手握一支丹阳精兵。孙吴时期,名将诸如黄盖、韩当等都曾担任过丹阳太守。陶谦曾以数千丹阳兵,引得刘备离开田楷前来投靠。但后来也就是这数千人马,趁着刘备远征,打开城门使得刘备败于吕布之手。

    现在马谡之所以提出要重建丹阳精兵。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希望这一支骁勇善战的大汉雄师。就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上丹阳精兵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东吴末年。当时晋军顺江而下来攻,吴国的丹阳太守岑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只执刀盾。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丹阳兵之勇令人闻风丧胆。而在此之后,丹阳兵再无耳闻。马谡前世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感觉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不外乎有三。

    第一就是丹阳兵出自吴地,乃是东吴精锐,西晋在立国之后,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自然不会容许这样一支敌国的精锐存在。因此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丹阳兵的消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就是由于丹阳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据史书记载,一开始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尤其是在三国期间,丹阳郡境内还盘踞着相当的山越人。这些好勇斗狠的山越蛮子,简直就是天赐的兵源。也正因为如此,丹阳兵才得以在战场上大放光彩。到了东吴后期,一来江南被南下的避难的士民不断地开发,穷山恶水逐渐变成了鱼米之乡;二来山越人也被几乎尽数剿灭,或是汉化,因此自然无法再有这么优厚的兵源了。

    第三就是东吴的将领世袭制度,也对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的影响。东吴的大族掌握着东吴大部分的人口和经济命脉,东吴的军队,实际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组成。而在东吴中。拥有私兵的将领多达上百之多,重要的如程普、陈武等人,都拥有多达数千的私兵。最关键的是,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继的,孙权基本上不能够独自去调动他们。只有通过私兵所属的将领,才能进行调动。

    而孙权想要让这些拥兵的将领们动用自家私兵为自己效力。靠的就是跟他们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蜀等口号使他们与自己同仇敌忾。而东吴的每一次军事扩张,所得到的疆土的与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参与作战的将领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攻取了长沙北部汉昌郡,此郡便成为了周瑜的食邑,而鲁肃接管了周瑜的军队之后,汉昌郡便又转为鲁肃的食邑,这种情况在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之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大家的军队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打仗的时候号令不一,操练的时候训练更是不一,这战斗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U点'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别说丹阳兵了,就是天兵天将,都被你给折腾成豆腐渣了。

    出于这三个问题,丹阳兵在东吴之后,就再不闻名于世了。有鉴于此,马谡这才提出要重建丹阳精兵,为的就是保全这一支精锐之师。

    关羽早年在徐州的时候,当然是见识过陶谦麾下的丹阳兵的威力的,对此自然是深表赞同。不过他闻言之后,稍一沉吟却是开口道:“只是丹阳初平,民心未复,若强行征召百姓入军,恐于安定地方不利!”

    关羽也不是笨蛋,知道军事的建设需要稳固的政治后盾。这一点马谡也想过了,当下开口道:“这一点我也想过了,因此我打算募兵而非征兵,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妥善的政策,让百姓自动加入我军!”

    “哦,幼常有何良策呢?”关羽闻言饶有兴致地问道。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以利驱之!”马谡胸有成竹地道,“我准备在丹阳颁布法令,凡是每户有青壮两人者,若是出一人入伍,则可免赋税三年;凡是每户有青壮三人者,若能出一人入伍,则免赋税一年,出两人入伍,免赋税三年,以此类推。但每户必得留至少一名青壮在家,若家中只有一青壮,则不得入伍,以免绝嗣。至于豪族大户则是另有他法,凡是出青壮家兵250人参军者,赋税三年之内减半,并可择其族中有为者一人,在军中任军司马,或是在县中任县尉或者县丞;凡出青壮家兵500人参军者,赋税五年减半,并可择其族中有为者一人,任军都尉,或者是郡中椽吏。如此既可招募兵源,又不扰乱百姓!”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颇为新颖。关羽听了之后也是眼前一亮。不过一旁的董允却是提到了一个弊端:“军师此举固然颇为巧妙,但是这样一来,丹阳将来几年之内的税赋,必然要大减了!”虽然马谡已经转任军师将军,但是董允等人一直不把他当武将看,还是习惯性地称呼他为军师。这在刘备集团内部,几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定了。倒是外人碰到马谡,往往称呼一声马将军。

    关羽听了这话之后,也是点了点头,但是随即开口道:“若无兵员拱卫新得的土地。又谈何赋税?当务之急,是要在江东立稳脚跟。至于钱粮赋税,这些年荆襄积攒甚多,自可支撑一时。幼常。我即刻与你募兵令,你去招兵即刻。若需要钱粮,荆州这里可以给你调拨一些!”

    “多谢二将军!”马谡逊谢道。虽然名义上一郡太守就能招募人马,但是募兵这种事情由于事关重大,一般都需要大头子拍板才能进行的。历史上只有在汉中之战时,南中诸郡突然爆发叛乱,当时的犍为太守李严当机立断,因此不等请示刘备,就立即招募兵马平叛。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严才获得了刘备的赏识。后来和诸葛亮一起被任命为辅政大臣。

    扯远了,但是现在有了关羽的支持,马谡终于可以抛开顾虑,大举放开手脚干起来了。数日后关羽率领大部分人马撤回荆州,留下赵云率军10000驻守寿春前线,其中包括他麾下的龙骑军;陆逊则是率军5000驻守庐江,并就近在巢湖之中打造水师;马谡则是率军10000驻守丹阳,并且名义上节督江东诸郡的一切军政要务。

    这样一来,加上在豫章的一些军马,刘备在整个江东驻扎的军马。差不多达到了将近三万人。相比之下,孙权在夺取余杭之后,占据了大半个吴郡,实力稍稍得到一些恢复,但是总兵力也就三四万左右。而且对孙权而言。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要命的是在夺取吴郡之后。刘备就有意无意地断了对他的粮草支援。

    没有了刘备粮草的支援,孙权自然就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大肆扩军了。事实上之前在地广人稀的会稽,要不是有刘备的支持,孙权连两万人马都拿不出来。不过现在看孙权已经缓过劲来,加上自己的势力渗入江东,刘备也就顺理成章地断了支援,免得养虎为患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孙权的实力现在已经是不值一提了。另一方面,张辽虽然屯兵曲阿,但是经历了余杭之败后,他现在的兵力只剩下数千人,实力更是不值一提。换句话说,江东这块地面上,现在是刘备一家独大之势,马谡等人自可以优哉游哉地恢复元气,等把这占据的新得之地转化为自己的战力,就可以集结各州的力量一起挥军北上,和曹操痛痛快快地一决胜负了。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马谡和赵云他们优哉游哉地在这里打理江东这片基业的时候,在他们的北方,在徐州的小沛,有些人就不是那么开心了。在逃出生天之后,许褚自是返回许昌述职,而另一方面,曹彰却并没有和许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