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辰浩的船队沿着这条航线行进,准备打捞当年盗宝人哈彻团伙盗取的福祥号和泰兴号沉船宝藏,不过天不遂人愿,福祥号的位置同样在大风巨浪的海况下,而泰兴号的位置接近西属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那里海盗出没猖獗,王辰浩出于安全考虑暂时放弃了该计划。
不过,王辰浩并没有闲着,他驾驶蛟龙号沿着中国古代在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一路扫描过去,现了过两百多处沉船残骸,尤其他现了十几艘金属波动较强的西洋盖伦型沉船的残骸,由于这种船沉没的时间并不是太久,因此王辰浩可以辨认出它们。它们中有的是西荷战争留下的军舰残骸,有的则是被荷兰偷袭击沉的西班牙宝船,而后者正是金属信号波动最激励的。
王辰浩将它们一一标记在海图上。由于蛟龙号涉及王辰浩的机密,他不会把它留在打捞队里。而如果没有蛟龙号的精确探测,打捞队不可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的。而王辰浩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海上,所以他决定将标注了沉船位置的海图交给打捞队队长林秉承保管,当王辰浩不在打捞队里时,林秉承将按照海图标记自行带队实施打捞。
正文 第114章 唐代沉船
1ooo多年前的大唐时期,一艘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茶叶、金银器皿、金条、银条和铜镜等八万多件货物的阿拉伯巴加拉(bgg1)型远洋帆船黑石号,从泉州装货起航,在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幸遇到强劲的东北季风,偏离航线,在距离苏门答腊海西部勿里洋以北3o多海里勿里洞以西6o多海里海域不幸触暗礁沉没。第一时间看Vp;就来。joo沉船在藏匿了一千多年后,于1998年由德国人沃特法和他的打捞队将其打捞出水。
公元1896年2月5日,苏门答腊海域风平浪静。刚刚驶出南海风暴带的玛利亚号、底比斯号和劳伦斯号停靠荷属东印度勿里洞岛自治领所辖的一个港口进行补给。王辰浩决定在这里停留三天,一方面是等待另一艘运输船希伯来号前来会合,另一方面他准备打捞附近海底的那艘唐代古沉船黑石号。
一大早,王辰浩便驾驶蛟龙号潜水去寻找黑石号。与此同时,底比斯号和劳伦斯号也离开码头,尾随蛟龙号在黑石礁附近游弋,以便随时现蛟龙号的信号立即开始打捞。
由于黑石号是德国人以附近的一座名为黑石礁的小岛来命名这艘唐代沉船的,因此王辰浩只在黑石礁附近海域扫描海底情况即可,很快便就找到了黑石号。蛟龙号上浮后,王辰浩招来底比斯号和劳伦斯号开始打捞工作。
打捞队的队员们早就对此轻车熟路了,只要王辰浩给他们一个信号,他们立即展开打捞工作,一切井然有序仿佛训练了十几年的老队伍一般。当然,这也跟王辰浩对他们的管理有关。所有队员都是从北洋水师水雷营挖墙脚弄来的,本就训练有素,加上王辰浩对他们实行军事化管理,这个做事效率可不是国外的平民打捞队所能比的。
黑石号的船体保存相当完整,沉船底部破损的大洞推测为触礁所致,沉没地的海床结构为粘土而非岩石,满载的船只激起海底粘土并被掩埋形成保护层,船上运载的大部分陶瓷储存在广东烧造的大堆中,大堆有效的保护了这批陶瓷不被破坏。
潜水员们排开沉船上的淤泥后,很容易就找到了大堆,并切开多个口子从中将一批批的陶瓷装入最大号的钢丝兜网里,然后用重达一顿的大号抓头将其捞出海面。
对黑石号的打捞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着,王辰浩闲着无事,驾驶蛟龙号在附近转悠着,看看有没有意外的收获。
海面上,底比斯号和劳伦斯号两艘船相距1oo多米抛锚停船,她们的船艉几个吊抓轮流替换,使得任何时间都至少有两个吊抓保持工作状态,这样极大的提高了打捞作业的效率。
甲板上人头攒动,一批批陶瓷从钢丝兜网里被小心的拿出来清洗,然后分类摆放由鉴定师们对其的价值进行评估,最后这些陶瓷都会被写上一个价格再搬走入库存放。
黑石号”打捞文物陶瓷制品多达67ooo多件,其中98%是唐代内地陶瓷。以长沙窑瓷为主,约565oo件,器型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器型包括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肖生瓷塑。有件瓷碗带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铭文,碗心图案接近阿拉伯“安拉”,宝历二年为唐敬宗年号(826年)。有的碗中写有“茶盏子”,明确标清了瓷碗的茶具用途,有瓷碗写有“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名樊家记”,说明产品来自长沙窑,带有广告语言性质,大量描绘有花叶、莲蓬、飞鸟、摩揭鱼纹等。
其余的1oooo多件瓷器是应阿拉伯人要求而特别定制的瓷器。而带有阿拉伯风格的图案和装饰,说明唐代长沙窑为了适应西亚市场需求而调整了自己的产品特色。而这种调整后的特制唐瓷的更加稀有,自然价值更高了。
另外打捞瓷器还包括2oo件浙江出产的越窑青瓷、35o件北方白瓷、2oo件北方白釉绿彩陶瓷和7oo余件广东地方窑口烧造的粗糙青瓷。
乔玉瑛在甲板上缓步走着,看着成堆的唐代瓷器满脸都是惊讶。在国内,一只普通的唐代瓷器都是个稀罕物,但在这里,却是成堆成堆的唐代瓷器,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你们家老爷也太神奇了,他怎么就知道这下面有沉船宝藏呢?”
乔玉瑛毕竟是经商的头脑,很快就对王辰浩这种凡的能力起了怀疑。旁边跟着她的是王辰浩的丫鬟司棋,由于王辰浩现在对乔玉瑛重视起来,因此安排司棋临时做她的服侍丫鬟。
“这算什么?”司棋显得很自豪的道:“我们家老爷神奇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乔玉瑛“哦”了一声,好奇的道:“都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司棋嬉笑了一声,道:“就是有很多神奇!但夫人不准我们跟外人说。”
乔玉瑛盯着司棋的表情看了一会儿,不足十四岁的小丫头所留露出的表情不似作伪,看起来她并没有说谎,王辰浩身上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神奇之处。
乔玉瑛眼珠一转,透出几分狡黠,突然笑道:“如此年轻就成为一品大员,不就是仗着李鸿章的庇护吗?有啥神奇的?”
“才不是呢!”司棋顿时抗议道:“我家老爷是凭本事上位的!前年打仗时若不是我家老爷力挽狂澜,朝廷早就让东洋人给占了。”
乔玉瑛似乎不知道这事儿,恍然道:“还有这事儿?”
司棋一副被打败了的样子,不信的问道:“乔姑娘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我们家老爷可是大大的英雄!”
“英雄?还是大大的?”乔玉瑛摇头晃脑,表示不知道。
司棋顿时满脸无语的叹口气道:“若是让老爷知道天底下还有人不知道他是个大英雄的话,估计他会觉得很没面子的。”
乔玉瑛笑道:“你不知道有句话叫商女不知亡国恨吗?我从来不过问国家大事的,也不想知道。不过,我也很崇拜大英雄的,不如司棋你跟我说说?省的被王大人现我不知道他的英雄事迹!”
司棋毕竟年幼不谙世事,很快就被乔玉瑛的话绕了进去,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把王辰浩的很多在她看来是神奇的故事说给了乔玉瑛听。其中一些事情以乔玉瑛的智商能够理解,但大部分的事情确如司棋所说的那样,是充满神奇的,连自认聪明绝顶的乔玉瑛也难以猜透。
“怎会有如此奇异之事?他到底是什么人?”乔玉瑛心中充满疑问,无形中,王辰浩在她的心中又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正文 第115章 情挑闺秀
司棋嬉笑了一声,道:“就是有很多神奇!但夫人不准我们跟外人说。快稳定更新;。joo!”
乔玉瑛盯着司棋的表情看了一会儿,不足十四岁的小丫头所留露出的表情不似作伪,看起来她并没有说谎,王辰浩身上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神奇之处。
乔玉瑛眼珠一转,透出几分狡黠,突然笑道:“如此年轻就成为一品大员,不就是仗着李鸿章的庇护吗?有啥神奇的?”
“才不是呢!”司棋顿时抗议道:“我家老爷是凭本事上位的!前年打仗时若不是我家老爷力挽狂澜,朝廷早就让东洋人给占了。”
乔玉瑛似乎不知道这事儿,恍然道:“还有这事儿?”
司棋一副被打败了的样子,不信的问道:“乔姑娘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我们家老爷可是大大的英雄!”
“英雄?还是大大的?”乔玉瑛摇头晃脑,表示不知道。
司棋顿时满脸无语的叹口气道:“若是让老爷知道天底下还有人不知道他是个大英雄的话,估计他会觉得很没面子的。”
乔玉瑛笑道:“你不知道有句话叫商女不知亡国恨吗?我从来不过问国家大事的,也不想知道。不过,我也很崇拜大英雄的,不如司棋你跟我说说?省的被王大人现我不知道他的英雄事迹!”
司棋毕竟年幼不谙世事,很快就被乔玉瑛的话绕了进去,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把王辰浩的很多在她看来是神奇的故事说给了乔玉瑛听。其中一些事情以乔玉瑛的智商能够理解,但大部分的事情确如司棋所说的那样,是充满神奇的,连自认聪明绝顶的乔玉瑛也难以猜透。
“怎会有如此奇异之事?他到底是什么人?”乔玉瑛心中充满疑问,无形中,王辰浩在她的心中又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中午时分,王辰浩觉得肚子饿了,于是结束了搜寻计划。在这几个小时里,王辰浩6续又现了几艘沉船。其中有两艘是当年沃特法寻找黑石号时于1997年意外现的明代鹰潭号沉船(音译)和1998年现的西班牙马热尼号沉船(音译)。不过两艘沉船的位置处于深海,水深都在一百三十米以上,而目前的帮浦潜水器只能应对八十米内潜水作业。同样王辰浩也是对其进行了标记,等待以后潜水设备升级后再来打捞。
打捞队的伙食一项不错,今天又捞着好东西了,因此王辰浩跟他的队员们一起会餐。说到高兴的事儿时,王辰浩跟他们一起乐和着,整个团队上下一片乐融融的。
当晚,大堆中的瓷器全部被打捞出来。另一批潜水员下去开始对旁边的几个舱室进行清理。
第二天上午,希伯来号运输船赶来汇合。由于希伯来号载货仓很大,足够装载几十万件古董器物,同时上面的舱室可供大量士兵轮值守护,安全性更高。因此王辰浩命人将大部分古董器物转移到希伯来号上安置。
当天晚些时候,黑石号的清理工作接近尾声。最后出土了比较奇特的1o件金器,金器之精美可媲美197o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金银器。其中的八棱胡人伎乐金杯高1o厘米,比何家村出土的两件八棱胡人金杯尺寸还略大些。另有24件银器、18枚银铤和3o件铜镜,银铤单件重达2公斤。高达1米的西亚风格长柄高足壶,造型修长而奇特,在国内同样造型的产品从未现过。其他零星古董可能为船上乘员的个人物品,其中包括2件玻璃瓶、一件漆盘(残)、象牙制游戏器具(似为游艺用的双6)和砚、墨(残)等物品。
黑石号沉船打捞瓷器包括唐青花盘、唐青花执壶、碗、枕、邢窑碟、白釉绿彩及越窑瓷和长沙窑瓷。最名贵的是3件唐青花瓷,是迄今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乔玉瑛估计光这三件唐青花瓷就价值上五百万两。
晚饭前,乔玉瑛和其他几个鉴定师傅们将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全部古董器物鉴定完毕,李国栋带人将全部出水器物进行数量统计和价格核对,最终报给王辰浩的总数量是82163件,最高的一件是价值五百万两的唐青花瓷,所有加起来总价值估计在一亿两左右。
当晚会餐时,王辰浩宣布所有队员将获得五千两白银的奖励。而王辰浩的亲兵卫队以及两个连的安保军队也都获得一千两白银额外补贴。一时间,整个打捞团队的所有人都兴奋到了极点,有甚者借着酒劲更是高呼王辰浩万岁。
“大人还真是慷慨啊!”
乔玉瑛缓步来到王辰浩跟前,微笑着看着他但神色有些复杂。自从跟王辰浩的丫鬟司棋交谈后,她得知了不少关于王辰浩的稀奇古怪之事。她很好奇,她面前的这个男人一句话就犒赏下去一百多万两银子,他甚至比皇帝还大方。
王辰浩回过头来,见是乔玉瑛,于是笑道:“听乔姑娘的语气,好像心中一定在想我这么做是不是太大方了?”
乔玉瑛浅浅一笑,道:“大人的处事作风天马行空,让人难以猜测琢磨。不过玉瑛还真希望会读心术,看看大人究竟在想着什么。”
王辰浩上前一步,冲着她神秘的笑了笑,低声说道:“现在的成果不过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比起后面更多的获得,这点犒赏不算什么?”
乔玉瑛秀目猛的一亮,不由得靠近一些悄然问道:“玉瑛有个问题一直想问,大人究竟是如何知道这么多沉船宝藏的呢?”
王辰浩虽然喝了些酒,但他的脑子很清醒。眼前的这个乔玉瑛年纪轻轻就成为鉴定行业的佼佼者,这跟她的聪明智慧是分不开的。显然,她现在已经开始怀疑了。
王辰浩看着她那清秀可人的俏脸,心想你再聪明也猜不透的。不过此刻近距离的接触乔玉瑛,王辰浩突然现眼前的这个江南大家闺秀倒是别有一番女人味儿,尤其她那双好像会说话的水灵灵般的大眼睛,更是分外的惹人。见明眸皓齿她翘以盼的样子,令王辰浩突然冒出一个作弄她一下的想法来。
“我告诉你啊——”王辰浩故意拉着长音,一边说着吊她的胃口,一边慢慢靠近她的脸颊。
“什么?”乔玉瑛被王辰浩的话吸引,全神贯注的等着听下文,浑然不知觉的探头过来。
“秘密。”王辰浩缓缓的说出这两个字时,他已经嗅到了乔玉瑛身上出的淡淡体香。本可以趁机碰她的脸蛋儿的,但最后一刻王辰浩放弃了,他想到这个年代的女子可不容他这样开玩笑的。
乔玉瑛听到秘密二字时顿时惊醒,这才感觉到王辰浩故意在耍她。乔玉瑛想到刚刚王辰浩跟她说话时的亲密动作,顿时俏脸绯红,嗔怪的瞪着王辰浩,跺脚道:“大人,你——”
王辰浩作弄她的目的已经达到,此刻自是溜到人群中去了,只留下几声大笑回荡着。
乔玉瑛碍于女儿身自是不敢冲进去寻王辰浩报仇,只好自任倒霉的跺跺脚,气呼呼的走了。
当夜,王辰浩命船队驶往巴达维亚,他准备故技重施,借着拜访荷属东印度总督的机会,在巴达维亚也来一次慈善拍卖和慈善义购,将打捞出来的古董器物卖掉兑换成现金。
夜空下,繁星点点。轮船破浪前进,海水翻滚哗哗作响。
王辰浩睡不着觉,独自站在玛利亚号顶层露天甲板上静静的望着天空和大海,心中思索着这一路来的所获所得。
南海一号和黑石号两艘沉船的顺利起获,无形中为王辰浩增加了三亿两资金。这笔巨款该怎么保管?怎么套现?怎么使用?又怎样才能挥最大的作用?怎样才能和自己当前的身份所匹配照应。这些问题一个个的接踵而来,他不得不全面考虑。
按照王辰浩的推算,他这一路到俄国等于来一次环球旅行了,期间将经过当前世界各个主要强国。他计划着这些打捞出来的古董器物在这些国家的达城市进行拍卖销售,等他抵达圣彼得堡之时,这些东西应该都套现成流动资金了。放眼全世界,拥有如此庞大资金的人不会过五十人,那时王辰浩将一举成为国际富豪,这是他从来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突然间,王辰浩脑中冒出了一个念头,这笔钱如果用于推翻满清的统治应该足够了吧!
正文 第116章 拍卖
巴达维亚,东南亚最大的港口贸易城市,也是荷属东印度的府。至1896年时人口已经增至十万人,其中华人华裔就占了一半。
2月1o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抵达巴达维亚。船队在港口补给食物和淡水,而王辰浩则派人递上通关文牒,约见荷兰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凯特。
荷属东印度依赖跟清帝国的贸易来维持展,因此凯特总督以最高礼接待了王辰浩一行,并安排了欢迎午宴。
巴达维亚有着专门的大型拍卖行,王辰浩在凯特总督的引荐下,认识了该行的总理事丹麦人利根。
利根得知王辰浩有大批古董要出售,立即表示愿意跟王辰浩合作。二人商议过后,王辰浩决定拿出两万件古董器物摆在拍卖行出售。由于所有古董都经过了乔玉瑛等人的鉴定,王辰浩将底价交给利根,然后利根负责联络巴达维亚城内的名流富商参加竞拍,作为报酬,利根将抽取两成手续费。
正常来讲,拍卖行一般会抽取三成手续费,因为王辰浩提供的古董器物数量庞大,利根见拍卖行有利可图,因此答应抽取两成手续费。
虽然两成手续费依然让人心疼,但是对于王辰浩的底价来说,最终成交价普遍高于原先鉴定好的底价。这也是拍卖行本身的市场运作和大力宣传所致,原本王辰浩这批两万件古董底价只有388万荷兰盾(155万英镑),经过拍卖行的夸张宣传最终竞拍总额达到了荷兰盾(235万英镑),刨除两成手续费118万荷兰盾(47万英镑),王辰浩实际所得47o万荷兰盾(188万英镑),这比基础定价反倒多赚了83万荷兰盾(33万英镑),实在是意外之喜。
考虑到国际银价每天都在狂跌之中,王辰浩是绝对不会套现成白银的。虽然荷兰盾也是国际硬通货,但王辰浩还是喜欢兑换成英镑来保值。好在巴达维亚十分达,城内银行近百家,英镑储备足够支撑王辰浩的大规模套现。最终,47o万荷兰盾顺利的兑换成了188万英镑。
王辰浩的玛利亚号此刻装载着近4万英镑的现金、黄金和白银,以及金银制的古董器皿。考虑到安全问题,王辰浩在巴达维亚的一家德国银行购买了十二个大型保险柜专门用来装现金和金银等硬通货的。该保险柜由克虏伯精钢铸造,厚达8o毫米,防爆防水,并拥有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式拨号密码锁。这种密码锁采用5个英文密码转盘,每个转盘上26个英文字母,使得密码极难被破解。王辰浩花了五万英镑买了这十二个大型保险柜,可以说物有所值了。
在巴达维亚,王辰浩在拍卖行结实一位当地华裔华侨领军人物,他叫刘兰芳。在这次拍卖当中,王辰浩的古董得以大量出售,这个刘兰芳出了不少力,他集合当地富裕的华人华侨出资购买了大批古董器物。原因是王辰浩打着慈善拍卖的名头,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希望得到朝廷的庇护,也希望为祖国做些事情,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这反倒让王辰浩十分不好意思。
不过王辰浩一直就计划着如何将这笔钱用于强大自己的国家,因此严格的说也不算是欺骗。当然王辰浩制定这个计划的初衷是欺骗洋人多掏钱而已,刘兰芳这些华人卷进来王辰浩也没有料到。
刘兰芳因此跟王辰浩结识,二人交谈中王辰浩现此人谈吐不俗,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商人角色,骨子里却透着高贵气质。尤其刘兰芳对于王辰浩的情报掌握的非常多,从王辰浩在甲午战争中的英雄表现,到编练直隶新军,再到永平秋操,包括兴办洋务等等举措,他可以说如数家珍一般的清楚,应该是专门打探过王辰浩的底细。
王辰浩并不觉得刘兰芳对他有任何敌意,他感觉这不过是一个海外华人对国家的关注而已,而王辰浩办的每件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想不被关注都难。
谈话中,刘兰芳知道王辰浩还有大批古董器物准备带到欧美拍卖,他于是给王辰浩提了个建议,他建议王辰浩提前派人去沿线国家的大城市联系当地的买家,这样当王辰浩的船队经过时可以顺利的出售货物。王辰浩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因为他的行程安排很紧,如果提前派人去联系准备,那么无疑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王辰浩于是派人乘快船提前出,赶往英属新加坡联系买家,同时给沿线路过的国家的驻地公使馆和领事馆去电报,知会他们帮忙联系买家。由于王辰浩的身份特殊,又是头等钦命出使大臣,因此沿线国家的清帝国驻当地公使馆和领事馆纷纷照办,积极去联系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为了进一步方便销售,王辰浩特意命人将一份份古董名单和单价报给提前送过去,这样等到王辰浩的船队抵达沿岸码头时,直接就可以跟买家交易了。
刘兰芳的给王辰浩的建议博得了王辰浩对他的好感,王辰浩提出邀请,希望刘兰芳有机会可以到天津去,必当盛情款待。刘兰芳连连感谢,称有机会一定去天津拜访。
在巴达维亚短暂的呆了两天一夜后,王辰浩带着金银满钵高高兴兴的继续踏上环球旅行之路。
2月13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抵达新加坡补给淡水和食物,就在新加坡码头上,一大群等待欣赏和购买唐宋古董的当地贵族和富商们早就等候在那里了,甚至还有大量的观众。王辰浩于是命人在各船的甲板上布置好展览台,将各种古董器物分类,挑出代表性的单独安排展览,并在甲板上设立拍卖点公开拍卖。这样一来,王辰浩不再需要当地的拍卖行了,少了这一个环节,王辰浩的利润提高了两成以上。
新加坡远不如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繁华,贵族和富商也不是很多。当天,王辰浩在新加坡拍卖古董共获利42万英镑。
随后的二十几天里,王辰浩的船队沿着印度洋前进,路过普吉、丹老、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金奈、孟买、马斯喀特、吉布提、苏丹港等几十个环印度洋大型海港城市,销售了四万多件古董器物,总共获利六百多万英镑。其中孟买和加尔各答获利最丰,销售利润达到三百四十万英镑,其中大部分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十几个高级董事会成员所购买。他们没少跟清帝国打交道,知道清帝国的官场上下更喜欢送古董进行贿赂,因此他们高价买下大批的唐宋两代的古董,以便进一步贿赂清帝国官员们的,方便东印度公司进行经济侵略。
正文 第117章 远东金融风暴(1)
3月18日,王辰浩和他的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当天在塞得港英国住屯军电报房内,王辰浩接到了王士珍给他的最新电报,上面汇报了近一个月内的国内和周边生的重要事情。
王士珍在电报上对各类事件进行了分类归拢,简洁明要。
军事方面,北洋八镇新军是王辰浩最为关心的事情。王士珍在电报上称铁良并未对北洋6军进行人员调整,依然维持王辰浩走前定下的规矩和章程,新军训练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王士珍分析称铁良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光绪、慈禧和李鸿章都对他施压,短期内铁良摇摆不定,因此没有对北洋6军进行干预。
刘坤一经过休养过后,业已回到江宁府,开始署理两江军政要务。张之洞将自强军留给了刘坤一,刘坤一改组自强军为金陵新军,针对永平秋操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和纠正。目前金陵新军战力有所提升,刘坤一似乎不想等北洋八镇新军练成后在编练两江新军,因此他回去后除了改组金陵新军后,在金陵新军基础上进行扩充,目标是在北洋八镇坚持后两江建成两镇新军。同时刘坤一在南京成立江宁练将学堂,仿北洋武备学堂建制和操典,聘请洋教官执教,广招两江子弟入学。
刘坤一的动作显然是意识到北洋八镇新军将给他带来的强大竞争和威胁,因此他回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组和扩建金陵新军,以达到跟李鸿章分庭抗礼的目的。
张之洞离开江宁返回武昌,他跟刘坤一的想法基本上一致,李鸿章有了王辰浩的帮助,北洋八镇新军一旦建成,北洋将会再次压到南洋。张之洞在永平秋操中败北丢了面子十分不甘心,因此他也不会等朝廷定下的先将北洋八镇练成再练地方二十八镇,他跟刘坤一一样,他回到武昌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自行编练湖广新军,同样张之洞在武昌组建湖北武备学堂,也是仿照北洋武备学堂的建制和操典,广收湖广子弟兵,培养湖广自己的军事人才,以便跟李鸿章分庭抗礼。
张之洞和刘坤一的动作令朝廷有些不满,但清廷对地方的控制早就名存实亡,对地方大员的动作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而慈禧和光绪的权利内讧使得朝廷只能对地方实行怀柔政策,而握有大权的慈禧更是不及女皇武则天的能力和铁血手腕,她只能在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等人之间寻找一个权力的平衡点,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牵制,以此来维持她在中央的权力。
张之洞和刘坤一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李鸿章,但李鸿章也没闲着。除了对铁良施压,使他不至于干扰北洋八镇新军的建设之外,李鸿章还在大力整顿北洋水师,因为那才是他一直领先南洋,维持天下第一督抚的最大政治筹码。
早在订造登云级战列舰时,为了确定接收登云级战列舰的人选问题,北洋水师上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操练和演习,全体将官们都卯足了劲头挣着入选。同样,李鸿章跟英国人的借款留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北洋水师全舰队的升级改造费用。
北洋水师各舰都很老了,最年轻的是去年回国的飞霆号驱猎舰(驱逐舰)。该舰由英国考斯市(es)伟德船厂吨,满载4吨;采用两座汽车式锅炉,配套两台埃利斯公司(messrsBe1sndy生产的三涨往复式蒸汽机。功率3o马力,最高航节。装备两门4。7英寸12o毫米mk3阿姆斯特朗射炮,四门47毫米哈乞开斯单管射炮,3具14英寸鱼雷射管。人员编制68人。
这艘船火力强大,度在当时也属一流。清帝国在甲午战前意识到北洋水师的军舰老旧度和火力不及日舰,因此该舰本来是用来参加甲午海战的。但日本知道后,考虑各种因素提前开战,结果英国将飞霆号扣押在了英国海关。
甲午战后,飞霆号为了适应长途海上风浪,又进行了高干舷改装后才回国。作为十九世纪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