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辰浩当然不甘心被天津的那群古董商们欺骗压榨利润,于是大喜道:“乔先生若是认识这方面的专家,但可推荐过来,我必当奉若上宾。只是我明早就离开上海了,不知乔先生所说之人在哪?我派人去请来。”

    乔致远道:“看起来大人很急,既如此大人就全权交给草民办理好了,明日早上草民必定把人送到大人的船上。”

    王辰浩喜道:“不瞒你说,我这次出国一路上准备多寻些宝藏出来,的确需要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来坚定。若是乔先生能够办成,我必当重谢。”

    乔致远见火候到了,于是说道:“其实草民也是有事想求大人帮忙的!”

    王辰浩想都没想,立即答道:“乔先生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帮的上忙的一定尽力。”

    

正文 第110章 小乔

        “请大人为草民做主,救草民一命。”

    乔致远立马就跪下叩头不起,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呼啦啦的把他来此的真正目的说了一大通。

    王辰浩脑袋顿时大了一圈,暗讨刚才只顾着捡便宜了,大话一说可是很难收回来了。王辰浩倒是同情乔致远的遭遇,但是他又不是地方父母官,这种案子他可插不上手。

    “这种纠纷你应该去找上海道衙门,而我却是没权利管的。”

    “大人有所不知,草民花了很多钱去疏通上海道,但没人敢去得罪李经楚,他父亲李瀚章是两广总督,小小的上海道哪敢说话?”

    看乔致远可怜巴巴的样子,这种事情王辰浩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若是不帮忙他心里也会不安生,于是让他起来,答应尽力帮他。

    “多谢大人!”乔致远见王辰浩点头答应帮忙,顿时大喜,起身掏出一打银票放到桌上推至王辰浩那边。

    “你这是何意?”王辰浩见那一打银票足有一百万两之多,暗讨乔致远够大方的。

    “大人误会了!”乔致远急忙解释道:“大人既然相帮,总不能让大人掏钱。这里是一百二十万两银票,一百万两用于偿还义善源的本款和利息,剩下的二十万两请大人交给李经楚,他得了银子又有大人出面说情想必会放过晋德商号。当然,大人若办成此事草民自当感激万分,日后做牛做马也定当报大人今日之恩。”

    王辰浩还以为这钱都是给他的,岂料他一分都得不到,心中略有失望的苦笑一下。不过现在的王辰浩并不在乎这些钱,帮乔致远纯属道义上的。

    王辰浩的信条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以乔致远和乔致庸的关系,将来或许能够用得上,况且乔致远能够帮王辰浩解决古董鉴别的难题,变相的帮了大忙,因此王辰浩决定答应帮忙。

    乔致远连连感谢自是不必细说,王辰浩跟乔致远交代了一番后令他离去,然后王辰浩径直去李经楚府邸赴宴。

    宴会上,王辰浩找了个机会故意跟李经楚提及乔致远是他的朋友,帮了他很大的忙。李经楚的父亲李瀚章刚刚在前几天告老还乡,眼下他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威风了,巴结王辰浩是这次宴请他的主要目的。听到乔致远是王辰浩的朋友时,李经楚生怕他和乔致远的恩怨会影响了他跟王辰浩的关系,害怕乔致远恶意说他坏话,于是主动将他们二人间的矛盾说出来。

    “竟有这种事情?”王辰浩明知故问的说道:“你们二人都是我的朋友,我不希望你们之间闹得不愉快。”

    “大人的意思是?”

    “这事也不是解不开的疙瘩!”王辰浩盘算了一下,于是说道:“这样好了,看在我的面子上,你把字据还给乔致远,乔致远呢偿还欠你的本息1oo万两。”

    “大人这——”

    李经楚正要反对,岂料王辰浩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当然,你是中堂大人的亲侄子,咱们的关系要近面些。我自然不能让你亏了不是?”

    李经楚闻言顿时好受了很多,期盼着看着王辰浩。

    只听王辰浩继续说道:“这样好了,我做主乔致远再赔给你二十万两,不然太便宜他了。”

    “二十万两——”

    李经楚正要说太少了,王辰浩打断他道:“怎么?你觉得我处理的不对?”

    “不不不!”李经楚哪敢说不对,他面前的可是堂堂的朝廷一品大员,反对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道:“大人对经楚的关怀实在感激不尽。”

    “咱们之间还客气什么?那不是见外了吗?既然你同意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你赚了便宜了,日后可不许跟乔致远闹别扭,那个乔致远我还得重用他呢!”

    话都让王辰浩说了,李经楚虽然不甘心,但也听出了王辰浩的话外之意。既然乔致远肯拿出12o万两了解此事,李经楚只好见好就收,赚4o万两也算是不错了。

    解决了李经楚和乔致远的恩怨后,王辰浩又同李经楚谈了很多。王辰浩知道李经楚是未来的大清帝国交通银行的行长,虽然他的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但也是有本事的。王辰浩于是将朝廷正在考虑的实行金本位制改革的消息告诉了他,让李经楚最好把目前的义善源银两全部转换成英镑等币值恒定的货币,以仿制银亏带来的经济损失。

    李经楚见王辰浩告诉他这等机密,知道王辰浩还是把他当自己人的,因此之前略有的几分不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对他更多的感激。因为李经楚经营的义善源以银号为主,如果不是王辰浩提前告诉他美国那边开始大规模抛售白银的话,以他现在的消息面等他知道后在甩掉白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可以说王辰浩间接的帮李经楚挽回了数百万两银亏带来的损失。

    “多谢大人告知,经楚感激不尽,日后大人若有需要,经楚定全力相助,就此敬大人一杯。”

    “客气了!”

    王辰浩端起酒杯同李经楚一饮而尽,这杯酒下肚,王辰浩相信李经楚是自内心的感激。

    随后二人越谈越默契,李经楚从王辰浩那里得到了一些国际金融的走势,而王辰浩也从李经楚那里学到了很多金融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由于王辰浩明日一早还有要事,酒喝到三分醉时王辰浩便告辞离开。而李经楚虽然不舍,但也知道王辰浩事务繁忙,不敢多留,只道日后再叙旧,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也是王辰浩的意外收获。

    当夜,王辰浩觉得只告诉李经楚一人也仅仅只能帮助义善源一家银号,上海比义善源强的银号还有源丰润,还有一大批国人自己的银号在上海。李经楚的竞争意识非常强,未必会告诉其他银号。而国际银亏损失的都是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损失的都是民族的气力,王辰浩决定在大义面前还得做些什么,于是命李国栋派人分别通知上海的二十几家银号的东家,将美国开始大量抛售白银的消息透露给他们知道,以他们的智商很快就会明白王辰浩的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王辰浩在侍书和司棋二女的帮助下很快洗漱完毕,而其他人只能自己打水洗漱。相比之下,王辰浩觉得还是有人服侍要幸福的多。

    乔致远如约带着鉴宝专家来到玛利亚号,王辰浩帮他挽救晋德商号被吞并的命运,这让乔致远感激万分,一大早的就把他口中所称的通晓古今文物鉴定的专家带了过来。

    王辰浩兴高采烈的出来见乔致远,看看他引荐来的鉴宝专家,不过一看之下却是傻眼,对方竟是个女子。

    “民女乔玉瑛,参见大人。”

    “你就是鉴宝专家?”

    

正文 第111章 一艘船十个墓(1)

        【昨天有事只更了一章,今天尽量更新三章】

    ~~~~~~~~~~~~~~~~~~~~~~~~~~~~~

    王辰浩万万没有想到乔致远给他介绍的鉴宝专家竟然是个女的。;;;   乔玉瑛是乔致远的小女儿,在上海帮着乔致远打理一家鉴宝行,有着出色的能力。乔致远是这样跟王辰浩解释的,由于王辰浩事急,乔致远只有一个晚上时间没法联系到内地的其他鉴宝人选,因此才会就地找来乔玉瑛帮忙。

    乔致远的解释合情合理,王辰浩也挑不出理来,只好先命丫鬟侍书领乔玉瑛上船安排住下,至于她到底有没有本事还得等几天才能一见分晓。

    王辰浩的行程安排计划的很紧,既要打捞海底宝藏又不能耽误了正事,跟乔致远说话期间,魏翰和李经楚前后到来为王辰浩送行,王辰浩简单的跟他们客套了一会儿便启程离开。至于李经楚和乔致远二人则在王辰浩的牵线下将恩怨一笔勾销,二人对王辰浩各有感激在身自是不必细说。

    船队起航,经过台湾海峡时王辰浩便命人放下蛟龙号,然后他驾驶蛟龙号对航线附近的海底进行扫描。受限于探测科技,这个年代的海底沉船宝藏几乎没有盗宝人光顾。

    蛟龙号搭载的是国产**k型海底探测器,该探测器仿自美国egg公司在8o年代的产品——**s-96o型海底扫描系统,这种用计算机处理海底声学信息的旁侧声纳系统探测沉船时可以达到对扫测区的1oo%的覆盖。但王辰浩没有时间对整个台湾海峡进行全面扫描,只是沿着主航道在航线附近大致探测了一下,结果现了一大批有强烈金属波动的沉船。

    王辰浩将现的可能含有财宝的地点一一在海图上标注出来,但并不急于打捞它们。等待时间充裕时再命他的打捞队实施打捞。此行王辰浩因为时间安排的紧,因此只能先挑重点的沉船实施打捞。王辰浩的目标放在众所周知的福祥号、泰星号和南海一号、华光礁1号上面,前两艘是英国盗宝人哈彻和他的团伙盗取的古船,南海一号和华光礁1号是国人自己现的。

    1月25日,王辰浩的船队驶抵广东珠江口。王辰浩因为知道南海一号的大致位置,加上蛟龙号的先进探测能力,很快就在珠江口以西、距阳江海陵岛3o多海里海面下2o米深处找到了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被厚约1米的淤泥所覆盖。由于沉船上的铁质物品在海水腐蚀作用下生化学反应;将周围的文物、贝壳和海泥等逐渐凝结成一体;使得沉船表层已被大块凝结物所覆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附近的渔民没有现南海一号,整个南海一号上面的东西一样不缺的静静的等着被挖掘出土。

    南海一号上面存有大量的北宋和南宋年代的金银器物古董玉器,因为年代久远所以价值连城,王辰浩命底比斯号上的全体队员们对其实施打捞工作,要求尽可能的把里面的宝贝完整的弄出来。

    底比斯号上的潜水员们借助帮浦潜水器迅下去在沉船四周布置一圈儿土沙隔离带,防止挖掘的时候四周的沙土倒流回来。同时底比斯号船艉放下一个直径4o公分的水管儿,水管直接下到沉船位置的上方,随着船上面的马达声想起,抽泥机器迅将覆盖一米多厚的淤泥吸出去。

    这个工作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最后长约3o米;宽近1o米;型深3米多南海一号船体露了出来。虽然沉船已经八百多年了,但是船体的凝结物却是将里面的瓷器保存的很完整。

    底比斯号上的六十名潜水员分作三组,分别对沉船的三个船舱实施挖掘工作,很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沉船宝贝被打捞上来。由于数量庞大,起初用1oo公斤重的抓头已经不够用了。而王辰浩的时间有限,因此他批准使用1吨级最大型号的抓头。使用大型抓头的好处是打捞的快,缺点是容易损坏瓷器。不过南海一号里面拥有近15万件文物,些许损坏不影响最终拍售大局。

    潜水员们紧张有序的进行打捞作业,很快一批批沉船器物被打捞上来。甲板上的队员分成数组,对打捞上来的物件进行淘洗,然后按照类别筛选入库。

    南海一号沉船所载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属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远非6地出土的同类瓷器所能比,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

    王辰浩十分期待对这艘船的打捞结果,因此出来四处巡视,李国栋和几个亲兵则随侍左右。侍书和司棋二女第一次观看沉船打捞,早就欢跳着跑去围观去了。

    “大人,你看这只碗,跟咱以前看到的碗都不一样,都快赶上进宫的御碗了。”

    李国栋以前跟随李鸿章也有些见识,不过也只知皮毛。

    王辰浩从李国栋手中接过瓷碗把玩着,他知道南海一号是宋代沉船因此装模作样的鉴定一番后才点点头,道:“这应该是宋代的瓷器。”

    “大人好眼力!”旁边一个老者站起身来,拿着同样的一只瓷碗,说道:“据老夫推断,这批瓷碗当属宋代的影青瓷。”

    说话的是一个姓梁的古玩鉴定师傅,他的旁边还有五六个人都是王辰浩刚刚从广州信昌古董行请来的专家。

    梁师傅说道:“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碗当时作为皇室御用之物,在元朝时期工艺失传,因此一个这样的碗价值在一万两银子左右。”

    王辰浩闻言大喜,一只碗就值一万两银子,这沉船上光这样的碗就至少有五六千个,岂不是要大财了。

    王辰浩正高兴时,忽然听见身后有女人声音传来。

    “原来大人已经另请高明了!”

    这声音很陌生,王辰浩转过身来,见一个年约二八的妙龄女子缓步走到他跟前。

    

正文 第112章 一艘船十个墓(2)

        玛利亚号上一共就三个女人,王辰浩很快就猜出她是乔致远送来的鉴宝专家乔玉瑛了。快稳定更新;。joo!那天早上在乔致远的引荐下只是跟她碰了一面,由于在王辰浩的眼里鉴宝专家都应该是带着厚厚眼镜片拿着大倍数的放大镜的白胡子老爷爷,因此他潜意识的不认为乔玉瑛有多大本事,本打算找个机会派人把她送回去,不料这两天却是忘了。

    王辰浩正想找个借口把她送回去,于是脑中念头闪过,准备试试他,于是微笑道:“乔姑娘来的正好,我正想请教一下,这一只碗能值多少?”

    乔玉瑛从王辰浩手里接过瓷碗,一双江南女子所特有的秀目扫了旁边几个老师傅们一眼,目光最后停在王辰浩的脸上。她似乎看穿了王辰浩的心思,于是浅浅一笑,一边对着阳光摆弄着瓷碗,一边解释道:“观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这是宋代景德镇所特有的影青瓷工艺。”

    旁边几个老师傅们顿时露出得意之色,不过乔玉瑛并未说完,只听她接着说道:“不过它虽然是景德镇工艺,但它的胎体较厚,并非是进宫御器而是专门为出口海外而设计的,因为长途海上颠簸这种厚胎体最为适合,这应该是浙江的哥窑所造。”

    乔玉瑛推翻了几个老师傅们的鉴定结果,令众人大感意外。其中一个姓梁的老师傅重新鉴定一番,这才面露惊讶的对乔玉瑛道:“果然如此,这碗虽然是景德镇工艺,但这个胎体要比景德镇所造的要厚一分,放眼宋代窑产地,可以模仿景德镇工艺的只有哥窑了。”

    乔玉瑛对这个瓷碗的鉴定说的有理有据,令王辰浩刮目相看。不过王辰浩见不是景德镇的瓷碗,想必价钱就会大打折扣了,顿时露出失望之色,问道:“那这碗不值一万两了?”

    乔玉瑛说道:“这碗单论工艺不次于景德镇所造,就价值而言,这种碗只用于出口国外,国内是很难见到的。上海宝芝行就有这样一只北宋时期的碗,作为镇店之宝,若是估价的话至少值两万两。”

    王辰浩追问道:“此话当真?”

    乔玉瑛眉头微蹙,对于王辰浩质疑她的能力有些不快,略带嗔怪意味的回答道:“当然!”

    王辰浩嘿的一声轻笑,顿时面露喜色,暗讨之前还真小看了她,看起来她还是有些本事的。

    这时,那个姓梁的师傅问向乔玉瑛,道:“不知乔姑娘可认识已故的彦清老前辈?”

    乔玉瑛回答道:“正是先师。”

    梁师傅顿时恍然大悟的样子,恭敬的道:“原来是彦清老前辈的高徒,难怪有此本事,失敬失敬。”

    其他人一听乔玉瑛竟是彦清的高徒,纷纷露出羡慕敬仰之色。

    王辰浩哪里懂得这些,见几个老师傅们对乔玉瑛如此恭敬,隧问道:“这彦清是何人?”

    梁师傅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这隔行如隔山,咱们鉴宝行业内无人不知彦清老前辈,他可以说是咱们这行的领军人物,能力无人能及,乔姑娘想必得他老人家的真传了,难怪年纪轻轻就有此本事。大人既然请了乔姑娘坐镇,何必又找老朽们过来献丑呢?”

    “这个——”王辰浩顿时苦笑,他哪里知道眼前的丫头片子有如此本事。顿了一下,王辰浩灵机一动赶忙解释道:“这不是工作量太大了吗?你看乔姑娘人比花娇,一个人忙岂不是太累了?找几个同行师傅来分担一下。”

    王辰浩的解释令乔玉瑛又好气又好笑,若是平时她早撂挑子走人了,不过王辰浩有恩于乔家,乔玉瑛虽然心有委屈,但还得留下来帮忙。不过,她那要强的性格还是忍不住出言挤兑:“还以为大人要另请高明了呢?原来是关心小女子。那小女子就谢谢大人了?”

    王辰浩顿时尴尬的笑道:“不用客气。”

    两个小时后,第一个大船舱全部被清空。这个船舱基本上是一个专门存放碗碟的船舱。一共打捞出来两万多件,其中哥窑的影青瓷碗共有四千多个,其他的是和碗配套的影青瓷碟,有一万六千多个。

    李国栋拿着统计单,兴奋的跟王辰浩说道:“大人,一只碗两万两,光是四千多个碗就价值八千万两,这回您可是大财了。”

    王辰浩点点头,高兴之心情不言语表。

    乔玉瑛冷哼一声,出言打击他们道:“一只影青瓷碗能卖到五万两,卖出五百只就已经很勉强了,四千多只都卖这个价是不可能的。”

    物以稀为贵,这个规律王辰浩是知道的。只是他惊奇的看向乔玉瑛,没想到她竟然也有这方面的认识,看起来真是小看了她。

    此时,王辰浩已经改变了对乔玉瑛的看法,这才第一次正面去打量她。只见她长得一副圆脸蛋儿大眼睛,樱桃小嘴不施胭脂也能体现出她的清秀可人。长长穿着一身淡蓝色的绸缎料连衣裙,盈盈一握的细腰上系着一个大大的蝴蝶结。简单的髻上插着一支梅花小簪,长长的头犹如黑色的瀑布一直垂到腰间,朴素而不失优雅。

    整体来看,乔玉瑛一副江南大家闺秀的形象,不失为一个美人儿。

    乔玉瑛见王辰浩不住的上下打量着她,虽然有些害羞,但是她刚强的性格要求她采取以攻代守的战术。

    “自打我上船后,大人似乎是第一次正眼看人家呢?”

    王辰浩知道乔玉瑛还在怪他这两天一直对她冷淡,于是歉意的说道:“这个公务繁忙,一时间怠慢了乔姑娘,还请乔姑娘海涵一二。”

    乔玉瑛那一副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王辰浩的表情眨了几眨,接着忍不住扑哧一笑,嫣然道:“堂堂一品大员竟然也跟小女子说软话儿,大人您还真是很特别呢!若换了其他的大官,现在恐怕要对小女子摆官架子大吼大叫了。”

    王辰浩微微笑道:“和气生财吗!”

    乔玉瑛颔微笑,赞同王辰浩的观点。接下来的时间,乔玉瑛得到了王辰浩的肯,作为席鉴定专家,带领梁师傅等人展开对文物的鉴定工作。在她的指挥下,队员们将整理好的文物标好价格,再按照文物的价值高低进行分类存放。

    中国自古就有将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传统美德,而“南海一号”沉船上的文物都是宋代的出口产品,因此这些瓷器都是当时的上乘之作,代表着当时最高工艺水平,价值更加非同凡响。

    继第一个大船舱打捞出两万多件文物后,第二个船舱也被凿开,那里是整艘沉船的舰舯位置,面积最大,里面的东西自然更多。像名贵瓷器,包括白釉四方执壶、青釉划花碗、青白釉碟、青白釉花瓣口卷草纹碟等,不但单个价值连城,而且数量庞大。

    几个老鉴定师们看到如此庞大数量的宝贝出土,一个个的激动不已,有的甚至两手抖、浑身冒汗,直感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不仅没有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连见多识广的乔玉瑛,当她拿着一个完整的青白釉碟,看着面一大堆一模一样青白釉碟时,也禁不住感叹道:“这个碟子就连师傅也只有一小片碎片,没想到世上还保存这么多,这么完整!”

    

正文 第113章 一艘船十个墓(3)

        有道是:“一艘船十个墓”,以前王辰浩不知道这句话,如今经过对南海一号沉船的打捞之后,他才深刻的感觉到此言非虚。

    经过两天的紧张打捞工作,南海一号沉船总计十五万余件文物,刨除下沉时毁坏和流失的以及打捞时人为损失的,最终被打捞出水有十二万三千四百多件,其中宋瓷占据了一大半,基本上都是宋代定、汝、哥、钧和景德镇五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任何一件拿出来都是精美绝伦价值不菲。尤其是出土了上百件“出身尊贵”的瓷器,均出自宋代五大名窑。单件价值最高的是一对景德镇窑系的影青瓷玉净瓶,国内仅此一对,乔玉瑛给它保守定价就达六百多万两。还有福建德化窑系的白瓷挽花瓶和福建瓷灶窑系的绿釉碟、碗及浙江龙泉窑系的青瓷,均是稀世珍宝。

    经过乔玉瑛和其他几个鉴定师傅们的初步鉴定后,这批宋瓷总共价值约两亿三千多万两白银。这是在不考虑市场承受力的情况下的价值,如果一次性出售估计只能卖到八千万两左右。

    王辰浩通过乔玉瑛了解到,这批宋瓷全部以高价格出售出去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完成。而乔玉瑛给王辰浩出的办法是第一批先出售三万件左右,可以给他带来五千万两左右的收入,以后在根据市场需求每个月都少量流出一批,直至全部售出为止。

    但王辰浩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希望短期内能够套现大笔资金,因此准备在国内一次性销售三万件,剩下的拿到欧美去销售,这样可以赚取更大的利润。

    除了瓷器外,其余是一些金、银、铜、铁类器物以及两万余枚南北宋时期铜钱,这些金属物件被放置在单独的一个特制的小船舱内(古代的保险柜),大多数用作远洋采购货物回国之用。

    从已经打捞出水的两万多枚古铜钱看;北宋的居多;小部分为南宋时期;其中最晚期“绍兴元宝”属南宋高宗年间。就此判断可知“南海一号”古船的沉没时间不早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距今约8oo年左右。不过,这两万多枚铜钱对于王辰浩来说没有太大用处,这个时代的人们收集古钱币的兴趣几乎为零。

    金银物件基本上都是金条和银元宝形式,饰类几乎没有,因此直接在船上架起锅将其融化,然后以金饼银饼形状进行保管,约值两万两银子左右。但和庞大才瓷器利润相比,这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由于王辰浩的古董销售渠道仅限于天津古董行,如此庞大的古董出售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大型古董行协助才行。乔玉瑛在这方面有熟人,她提出希望王辰浩把国内的古董销售权交给她家打理。

    王辰浩在这方面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乔玉瑛的父亲乔致远有自己的钱庄和古董行,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加上乔玉瑛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威望,交由她家来打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王辰浩于是同意了乔玉瑛的请求,并同她商定了合作规矩。乔家负责在上海、广州和天津各筹建一座大型拍卖行,而王辰浩将他所得古董交由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而作为回报,乔家只收取一成基本运营拍卖费,并负责宣传。而成交以外利润则有拍卖行占七成,王辰浩占三成。总体来看,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交易。王辰浩可以不用担心他的古董卖不出去,而乔家也借着这个机会,利用王辰浩手里的大批古董一下子打响名号,开创另一番事业。

    王辰浩同乔玉瑛议定合同规矩后,二人之间也有了共同利益,配合起来也融洽的多了。

    隔天,王辰浩的船队驶抵香港码头,在那里进行食物和淡水补给。考虑到南海一号的十几万件古董已经占了底比斯号大半个载重吨位,王辰浩当初的方案准备不够,他需还得需要一艘专门的运输船。于是他从香港给北洋6军练兵衙门(原直隶新军6军衙门)去电报,命王士珍在天津租借一艘大型运输船补充船队。

    王辰浩视王士珍为心腹,因此南海一号宝藏的事情也没有瞒他。王士珍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大喜,电报告诉王辰浩这边一切正常无须担心。同时王士珍跟天津德商洽谈之后,租借了一艘度较快的载重一千两百吨级的运输船——希伯来号。王士珍作为谋士考虑的很周全,他担心王辰浩的船队载着大量值钱东西恐遭海盗尾随袭扰,因此他利用职务之便从第一镇新军中抽调了一个连的兵力搭乘希伯来号,以加强王辰浩的船队安全。

    王辰浩的船队在香港停留了半天后继续启程。按照计划,王辰浩的下一个目标是位于西沙的华光礁1号。不过,当他的船队一进入南海便遇上了大风巨浪天气,使得原本的打捞行动取消。

    王辰浩试图等一天看看情况,结果天气依然没有好转。透过驾驶室,王辰浩凝望着眼前的茫茫大海,远处的岛屿在风浪里挣扎着,很快王辰浩的视线已经被高高的海浪和漫天的水汽所遮蔽。

    当年的华光礁1号就是碰上这种恶劣天气,为了躲避风浪而靠近小岛停靠结果触礁沉没。

    每年的这个时候,南海总是海况最恶劣的时候,王辰浩时间紧迫不可能耗在这里,因此他只是将这艘沉船的位置标定好,下次直接让他的打捞队自己过来打捞这下面的沉船宝藏。

    古代船舶分别在沿大6边沿的“内沟”航线和沿西沙、中沙、南沙群岛航行的“外沟”航线上,遗留下大量的中国历朝历代的沉船宝藏。

    王辰浩的船队沿着这条航线行进,准备打捞当年盗宝人哈彻团伙盗取的福祥号和泰兴号沉船宝藏,不过天不遂人愿,福祥号的位置同样在大风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