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莲英的话中带着吹捧,却又保藏着试探的意味在内,王辰浩身后有高人张佩纶指点自是不会上他的套儿!

    “总管大人言重了!”王辰浩淡淡一笑,说道:“这前途都是皇上恩典和太后的赏识,今日承蒙太后召见,咱着心里扑腾扑腾的,李总管您可是太后身边的红人,怎么也得指点晚辈一二!”

    笑容顿时堆满了李莲英的眼角,只见他略带满意的点点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露出些许精光,片刻后才道:“皇上可是大孝子,总是拿着国家大事小情的来请太后定夺。太后已然归政皇上荣养颐和园,但总是心疼皇上的孝心,闲暇之时也帮皇上参详一二。王大人年纪轻轻便得太后召见,若讨得太后欢心日后前途无可限量!”

    “是是是!总管大人说的是!”王辰浩连连点头,心中却是明镜儿的。光绪又不是慈禧亲儿子,他会有孝心?慈禧年纪轻轻的就守寡,这**都转移到权利上了,坐在蒲团上嘴上念得是佛经恐怕手里拿的是政经才对。

    李莲英不过是来先行试探一下王辰浩而已,点到即止,话问多了反倒不好。王辰浩的回答还算令他满意,李莲英见二人的茶碗见了底儿于是道:“太后礼佛时间快结束了,咱家先带王大人过去候着!”

    还要候着?丫的这慈禧太后的架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好像不是她要见王辰浩,反倒看起来像王辰浩要见她一样。

    王辰浩不做多想,放下茶盏时突然想起得给人家“茶钱”,于是从袖子里掏出已经码好的五千两银票。

    “谢总管待茶,一点儿小意思,还望总管笑纳!”

    李莲英大眼儿扫了一下,一打儿面值两百五十两的麦加利银行本票,以他的见识很快就估计出大致数目来,心下不由得一惊,暗道这后生当真是大方的紧呢!

    “王大人这是何意?”李莲英顿时板起脸来,不悦的看着王辰浩,将银票推了回去。

    若不是知道李莲英爱财,王辰浩还真的就收回去了。李莲英显然要收银子的,只不过在这之前需要来回推几次才行。

    “李总管自然是不缺银子的,这纯粹是我的一点心意!”

    “咱家跟李大人也算是多年交情了,辰浩你既然是李大人的女婿就是自己人一样,还闹这个?”

    “您跟岳父大人既然是朋友,那我就是晚辈了,就当是孝敬您的!”

    “这如何使得?”

    “晚辈初来乍到,日后少不得您帮忙打点些人情往份的,这银子就当是您帮忙给咱随礼了!总管大人不会是不给晚辈这点儿面子吧!”

    王辰浩的话中七分谦卑却带着三分的不亢,李莲英却是不得不收下这份贿赂,这已经过了原本的“谢茶”理由,反倒是让李莲英被动了。

    这后生不简单!

    “如此就谢王大人了!”李莲英深吸口气,接过银票并塞进衣袖里。

    “李总管客气了!”王辰浩平静的微笑着,心中却是在画圈圈儿诅咒:一杯茶花了老子五千两银子,喵了个咪的日后得多加几个零讨回来才是。

    

正文 第51章 慈禧看相

        李莲英带着王辰浩前往万寿山去见慈禧,到排云殿时让王辰浩在那里候着,而他则先上山去跟慈禧先汇报工作。

    李莲英为人圆滑,从历史上看他是个善于专营的主儿,他即是慈禧的心腹,又不得罪光绪,深谙明哲保身之规则,是以几十年立于不败之地。

    李莲英虽然窥探出王辰浩不简单,但他可不会原原本本的告诉慈禧太后知晓,既然收了王辰浩的银子,有些话便是不当讲的。

    没人会傻得跟财神爷过不去,王辰浩大方的送出五千两银子来,却是给李莲英一个豪爽的好印象,自是不会去给他搬弄是非。

    这李莲英的话自然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慈禧多疑,有李莲英这个近臣先给她打一针预防针,也算是帮了王辰浩一个大忙了。

    李莲英去见慈禧显然要说道一段时间,偌大的排云殿只有王辰浩一个人呆在那里显得有些冷清。

    这排云殿原是乾隆为其母后6o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焚毁,慈禧重建的时候更名为排云殿。

    “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单肩金银台”。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也是颐和园中最为壮观的一处建筑群,尽显皇家气派。

    王辰浩等了约莫半小时左右才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随着一个清秀女官引路,王辰浩来到了佛香阁第一重阁楼西门外再次停下候旨。

    女官进去通报,不大会儿便听到宣召懿旨:“宣北洋水师提督参议一等男爵王辰浩觐见!”

    声音是从三重楼上传出,然后经过第二重、第一重阁楼,一声接着一声传了五六遍才到王辰浩跟前。

    王辰浩整理了一下紧张的心情,然后撩起官袍沿着楼梯快步上楼。转到三重楼东门口外时,王辰浩再次深吸口气自我控制梳理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回想着张佩纶的告诫,然后躬身低头迈着快碎步进去。

    走进去后,王辰浩抬眼快少了一遍阁内情况,先行找到慈禧太后。只见正前方的一蒲团上端坐着一个面色富态,气度安详的老太太。

    她的身旁站着李莲英,不用问她便是慈禧了。

    打王辰浩一进来,慈禧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他。此时王辰浩的目光同她的眼神儿一碰,不知道怎么的,王辰浩无名的更加紧张了。

    再次深吸口气,王辰浩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想起宫廷规矩不敢再往前,只在门口几步内停住。

    王辰浩啪啪地用力甩了两下马蹄袖,撩袍跪地叩行礼。

    这叩并非电视上演的那样磕头。由于王辰浩是二品大员,身上挂着佛珠,因此他不必把头磕到地上,只需要佛珠碰地即代表磕头。官职越高佛珠串儿越长,像李鸿章那级别跪下后佛珠直接触地,连弯腰都省了。

    只见王辰浩双手按地,低着头大声喊道:“臣王辰浩,叩见圣母皇太后老佛爷,老佛爷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好吧!王辰浩不但学会韦小宝的砸钱之术,此刻更是把韦小宝的级拍马屁本事一并也拿了出来。

    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做声。王辰浩又不敢抬头,暗讨莫不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慈禧却是被王辰浩的那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奉承话打住了,掌控大清国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来奉承她的。

    无疑,慈禧礼佛又要人叫她老佛爷,她的骨子里就是希望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

    李莲英也是愣了好一会儿,他知道慈禧的心思,暗赞王辰浩这马屁算是拍响了。

    果然,慈禧平静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咱这位大清国的年轻俊才!”

    “嗻!”王辰浩应了一声,知道慈禧第一次跟人见面时喜好给人相面,这次能打多少分就看自己的造化了,于是立马换上微笑抬起头来。

    慈禧太后仔细端详了一番王辰浩的面相,看得王辰浩心中有些毛时她才微笑着点点头,道:“一看就是个忠厚老实人,起来吧!”

    王辰浩心中顿时松口气,这慈禧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如今他顺利过关,日后也能少些麻烦。

    “谢太后老佛爷!”王辰浩赶忙起身,挽起马蹄袖恭敬的站好。

    慈禧端详的微微点下头,接着不急不缓的问道:“王参议正直新婚燕尔,怎么不在家里多多陪伴娇妻美妾?”

    娇妻是有一个,美妾暂缺,王辰浩电光火石间闪了一下念头,连忙回道:“微臣做梦都想回来见见祖国的都城,此次正巧李大人回京办事,微臣搭个顺风车来北京参观一下。”

    王辰浩忽然想到慈禧对他和李鸿章等人的行踪了如指掌,以慈禧的性格是不会说废话问没用的问题的。于是连忙编了个话儿,并接着转移慈禧的注意力,又道:“说到这里微臣还得多谢太后赐婚呢?微臣的夫人能够披上凤冠霞帔成亲,她不知道有多高兴,天天挂念着老佛爷的好!”

    在古代封建社会力,凤冠霞帔不但奢华而且是尊贵地位的象征,只能是身带诰命的极少数女人才能披戴,平常人家的女子是没有这个福分的。而古代男子成亲早,他们的原配夫人一般都是在丈夫当官得势后才获得朝廷诰封,是以真正戴着凤冠霞帔成亲拜堂的女人就更少了。

    李幼仪是在获得二品诰命后才成的亲,因此她戴着凤冠霞帔成亲自然高兴的不得了,王辰浩实打实的拍一下慈禧的马屁,却是让她深信不疑。

    慈禧微笑道:“王大人是有功于朝廷社稷,哀家自是不会亏待了功臣,反倒是让王李氏上心了!”

    “太后言重了!”王辰浩赔笑道:“微臣夫妇自是不忘记太后赐婚的好,恨不得挤出每一秒钟时间来向神灵祈福,保佑太后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王辰浩嘴上这般恭维着慈禧,心中却是唱反调,巴不得这个老妖婆赶紧挂掉。

    慈禧自然不知道王辰浩真正的心思,此刻竟是倏地笑出声来,这一笑眼角顿时生出一排褶子,挤掉了一大片厚厚的脂粉。

    片刻后,慈禧恢复平静,冲着王辰浩笑骂道:“你这小崽子满口像是抹了蜜糖一般,连哀家都被你逗笑了,想必那王李氏也是被你这样哄到手的吧!”

    王辰浩见慈禧骂他,心中猛地揪了起来,额头微微渗出了冷汗。拿眼偷偷瞄了慈禧一眼,见她并没有真火的意思,再看李莲英也只是冲着他微笑,心中才松口气。

    伴君如伴虎,王辰浩暗讨自己莫要再多嘴了,适可而止才是上计,若是夸过头了,须知物极必反的道理。

    “微臣惶恐!微臣失言了!”王辰浩连连告罪,顿时老实了起来。

    慈禧并无怪罪的意思,她叫王辰浩来的目的就是摸摸底儿而已,眼下她通过李莲英的回话以及她亲自看相和问询后,心中多少已经有了些底。

    慈禧很忙的,每天大事小情的不断,能够挤出来半个小时的时间接见王辰浩已经很难得了。

    此刻,慈禧暂时没有从王辰浩身上看出些什么反骨之类的东西来,因此也没有再试探下去的心思了。

    很快,慈禧收敛了笑容,正色道:“李鸿章是咱大清国的柱石,王辰浩你作为他的女婿一定要多多向他学习,将来咱这大清国还得靠你们年轻人来撑着!”

    “嗻!”王辰浩连忙躬身回话,再恭敬不过了。“微臣谨遵太后训令,鞠躬尽瘁,誓死报效(报消)朝廷!”

    慈禧满意的点点头,然后闭上眼睛,捻动起佛珠来。

    李莲英这时道:“太后老佛爷累了!王大人赶快跪安吧!”

    王辰浩见李莲英冲他点点头,于是跪安转身退出门外。

    出了佛香阁,王辰浩顿时松口气,心中一块大石算是落地,第一次跟大清国最高权利掌控者对话似乎没有什么披露。

    “王大人留步!”

    正要离开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王辰浩转身一看,却是李莲英跟了过来。于是问道:“李总管,您这是?”

    李莲英满脸堆笑,夸赞王辰浩道:“恭喜王大人,今儿个太后很高兴,特意命咱家来通知王大人,明儿个正月十五,老佛爷在这里摆花灯闹元宵,特意赏赐请王大人和王夫人一起游颐和园一天!”

    王辰浩心中暗道这可不妙,游颐和园固然是好事,但太接近慈禧和她身边的人总是让他感到不太安全。

    但慈禧赏下了,王辰浩不得不接受,顿时摆出一副惊喜的笑脸道:“如此真是多谢太后老佛爷了!”

    王辰浩说着就要朝北跪拜答谢,打算演戏给李莲英看,不过李莲英拉住了他,笑道:“王大人心中装着对老佛爷的孝心就足够了!”

    “是是是!”王辰浩连连点头称是。

    李莲英又跟王辰浩说了会儿话,便要回去伺候慈禧了。不过李莲英收了王辰浩巨额贿赂,自然有所表示,于是吩咐一个小太监去御马监牵来一匹宝马送王辰浩出去。

    颐和园骑马,这慈禧太后看来是真的高兴了。只是王辰浩却不由得苦笑一下,长这么大他还没骑过马。

    

正文 第52章 暗中较劲

        【白天有事出去了,连续两更补上】

    ~~~~~~~~~~~~~~~~~~~~~~~~~~~~~~~~~~~~

    “大人可不要浪费了这次好机会,不是每位来颐和园的大人都有资格骑马离开的!得看老佛爷什么时候高兴,还得是咱李总管点头才行,您第一次来颐和园便有此殊荣,若是不骑可就太亏了!”

    御马监的小太监不断的鼓动着王辰浩骑马出去,在他眼里这可是相当高的赏赐和荣耀,不知道多少官员羡慕着呢!

    然而王辰浩没骑过马,心里总是有些打怵。

    “不瞒小公公,我不会骑马!”王辰浩小声说着。

    “大人放心,咱颐和园的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教调的御马,温顺的很,不费劲儿一学就会!”

    在光绪朝的官场里,颐和园骑马可比紫禁城骑马更有派头,王辰浩心中也有试试的**。此刻已经日近中午,王辰浩从一大早就被叫来颐和园,现在是又饿又累,因此也不想走路了,骑在马上总算是能够歇一会儿。

    于是便在小太监的帮助下,王辰浩晃晃悠悠的翻身上马。

    宫廷的御马都受到过严格的训练,十分温顺懂事,御马监的小太监告诉王辰浩只需要轻轻用脚磕碰一下马腹,这御马便会自行带着他前往辕门。而王辰浩所要做的就是到了园门口时把御马交还给把门的御林军便可以了。

    在小太监的指点下,陪着王辰浩走了一段路后,以王辰浩的聪明很快便学会了,然后自行骑马前行。

    王辰浩第一次骑马,也不敢太快,慢慢的行走着,一边休息一边欣赏颐和园的景致。

    此刻的颐和园被大雪覆盖,青山绿水是见不到了,只能沿途欣赏一下雕梁画柱。

    此刻,王辰浩看到的颐和园到处都是雕金镂银的亭粱壁柱,不但装饰奢华,而且精美绝伦。而在王辰浩的那个年代,颐和园先后遭到八国联军洗劫、军阀破坏、日伪军占领,已经失去了其本来的奢华。

    王辰浩骑马行至颐和园北门后,将御马交给旁边的御马监人员收回,然后径直步行出辕门。

    辕门外,王辰浩的车驾停在路边。护卫长李国栋带着八名亲兵一直候在那里,大冷天儿的着实苦了他们。

    见王辰浩出来,李国栋急忙上来迎接,担心的问:“大人一切可还顺利?”

    “还好!就是有些饿!”王辰浩点点头,快步走向马车。李国栋则紧跟在旁边,尽职尽忠的当着保镖。

    连忙掀开马车帘子,李国栋掺扶王辰浩上了马车,然后飞身上马,勒紧缰绳靠过来顺口问道:“大人可是朝廷功臣,太后她老人家就没舍得赏顿饭吃?”

    王辰浩在里面坐好后,才笑道:“哪有那等好事?不过出来时赏了骑马,否则你们还得在这里等上几个小时!”

    李国栋一听王辰浩竟是骑马出来的顿时眼睛一亮,暗讨他的这个新主子倒是威风的紧,周围的八个亲兵护卫们也都彼此对视一眼,都觉得从此跟着这位新主子肯定有前途。

    众人怀着心思的时候,李国栋大喝一声,“大人您坐稳了!出!”

    ※※※※※※※※※※※※※

    早朝一直持续到中午。

    下朝后,又累又饿的一群文武大臣们如蒙大赦一般的冲出了大殿,接着一个个的迫不及待的上了自己的骄子,吩咐轿夫们风一般的往家里跑。

    但一匹快马却是从中宫离开,直奔颐和园,很快将朝堂上的一切奏报都交到了一个人手里。

    这人便是李莲英了,他知道慈禧虽然已经退休荣养了,但时刻关注紫禁城里的事情,因此他派出人手全天候监视紫禁城里的大事小情。

    李莲英翻看了一遍奏报后,当现王辰浩三个字出现在6军练兵大臣候选人名单当中时不由得楞了一下,“这小子还有这本事?”

    李莲英淡淡一笑,挑出一些重要奏报然后前往仁寿殿,送交慈禧查阅。

    慈禧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到仁寿殿待会儿,坐在大雄宝殿内的龙椅上,仿佛回到了紫禁城。作为一个女人,她的权利**不比武则天差,只可惜她没有武则天的魄力,一直不敢称皇称帝。

    “老佛爷,刚刚早朝上皇上批准了裁撤淮军的条陈,责令李鸿章和各省督抚编练新式6军,并在年底秋操进行检验,获胜一方将有资格获得朝廷新军练兵大臣一职,编练全国6军!”

    慈禧太后看完李莲英递过来的奏报后,冷笑一声,道:“皇上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抓权了!不过看起来皇上这一军没将倒李鸿章,反倒让李鸿章浴火重生了?”

    李莲英笑道:“李大人到底能不能浴火重生,这还得看接下来能不能在秋操中获胜,拿到新军练兵大臣一职才是关键!”

    慈禧这时又皱眉道:“只是李鸿章让王辰浩来编练新军,是不是有些昏头了?”

    李莲英又将王辰浩的练兵条陈递给慈禧,慈禧虽然不懂军事,但看罢后也觉得比较有章法。

    李莲英这时道:“王大人久居外洋,深谙洋人练兵之法。在这方面其他各省可没有这种人才,想必能够练出一支精兵来!”

    慈禧点点头,道:“李鸿章哀家自然是信得过的,不管他能不能在秋操中获胜,直隶地界的兵权都不能让皇上身边的谗臣们拿了去!”

    慈禧口中的谗臣自然就是暗指帝党一派,李莲英笑道:“太后何必担心这事儿?不管秋操哪方赢了,这练兵大臣的任命不都得太后说的算?”

    经李莲英这么一说,慈禧方才想起来,这高官任命的权利她还没有还给光绪呢!她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天天呆在这颐和园里,哀家的记性都差了呢!”

    李莲英赔笑道:“老佛爷很久都没有回宫了,不如老奴——”

    “先不回去了!”慈禧打断了李莲英的话,眼神深邃的说道:“哀家倒想看看皇上还有多少孝心!”

    “嗻!”李莲英深知慈禧脾性,顿时低头不再言语。

    ※※※※※※※※※※※※※

    光绪帝心中有事,下朝后回到御书房,并招来翁同龢商议。

    “老师觉得这次编练新军哪个能够胜出?”

    “皇上莫要着急!这事急不得!”

    翁同龢自然知道光绪的心思。光绪自亲政以来一直受到慈禧制约,血气方刚的他怎能不急?

    李鸿章在帝后两党之间始终倾向于后党,这让光绪不满。这次御史弹劾淮军系统就是光绪和翁同龢一起研究出来的策略,目的就是将李鸿章贬得一文不值,迫使他放弃淮军系统。这样光绪趁机扶植亲信将领掌控军队,进而能够跟后党分庭抗礼。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光绪万万没有想到李鸿章竟然主动要求整顿淮军,并提出了编练新式6军的请求,这顿时打乱了光绪的原计划部署。

    翁同龢安抚了光绪一番,见他平静了下来,于是才道:“李鸿章这次是破釜沉舟一搏而已!皇上已令各省编练新军,今年秋操时胜出的一方有资格候选新军练兵大臣一职,到时候皇上亲自任命一个信得过之人,这样朝廷最强的一支军队自然由皇上亲自操控。”

    光绪点点头,这本是他们的计划,但眼下出了些变故不得不让他担心。

    “万一李鸿章再次胜出怎么办?他可是太后的铁杆儿,若是练兵大臣给他抢了去,朕岂不是白忙活了?”

    翁同龢也有此虑,皇帝完全夺回权利必须掌控直隶军队,但李鸿章坐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一天不下来,慈禧太后的权利就是稳固的,随时可以夺回皇帝的权利。

    “皇上也不必担心,想那王辰浩不过是个运气好的狂傲小子而已,他练出的兵能强到哪去?到时候直隶北洋军名落孙山,看他李鸿章还有脸坐在第一督抚的位置上?到时候皇上可借机会调走李鸿章也是理所应当的!”

    光绪皇帝想了想,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正文 第53章 我来当总教官怎么样?

        【第二更】

    ~~~~~~~~~~~~~~~~~~~~~~~~~~~~~~~~~~~

    王辰浩返回李鸿章的伯爵府后,自是少不得被李鸿章、张佩纶二人一番询问。而王辰浩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如实的告诉了他们经过。

    听完王辰浩的描述后,李鸿章松口气,笑道:“太后骂人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非常生气要杀人,二是高兴。辰浩你算是好运了!”

    张佩纶也笑道:“第一次见太后给她一个好印象对辰浩的将来仕途非常重要,看起来辰浩这次算是过关了,之前突然听到太后召见他时,我可是为他捏了把汗!”

    王辰浩腼腆一笑。

    李鸿章笑过后却是感觉到了慈禧更深层的目的,说道:“太后对我们的行踪了如指掌,日后行事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辰浩你肯定在太后那里挂了号,日后少不得试探你,可要警醒些,小心说话无大错!”

    王辰浩点头称是,旋即说起慈禧太后准他和李幼仪明天晚上到颐和园观玩一事。李鸿章只道这是太后的恩赏,让王辰浩只管去玩,但小心应对便是。

    张佩纶自是好一番的羡慕王辰浩的好运,不过他也很高兴,作为王辰浩的幕僚他期待着王辰浩有一天过李鸿章,位极人臣。

    李鸿章道:“那辰浩你赶紧给幼仪封电报回去,叫她准备一下赶快过来。”

    张佩纶突然插嘴道:“怕是辰浩早就等不急了吧!”

    王辰浩嘿的笑了一声,称进门时已经吩咐李国栋去办了,顿时惹得李鸿章和张佩纶二人一阵大笑。

    笑过之后,李鸿章转入正题,将早朝的情况说了一遍。

    实际上,李鸿章完全没有必要全说出来,他这么做的目的不外乎是变相的让王辰浩感觉一下朝堂上的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

    王辰浩听完后才明白李鸿章的政治手腕,无形中又学会了一招。

    从李鸿章的口中,王辰浩现此刻的朝局是太后要维持现状,各方利益也都希望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上面,都不希望这个平衡被打破。

    而自光绪亲政后,急于夺权,力图打破这个平衡。他先是指使翁同龢处处针对李鸿章,以此来托北洋的后腿,再借甲午6战不利的事实向李鸿章飙,裁汰他的淮军系统,可惜他太心急了,以李鸿章之老练又岂能轻易给光绪借口飙?

    “这么说只要在秋操获胜便可以夺得这个练兵大臣了?”

    王辰浩禁不住问及这个练兵大臣一事,他可是深得毛大大的教诲,枪杆子里出政权。眼下既然跟李鸿章套上了关系,那么这北洋集团便不能再便宜给了袁世凯,他王辰浩可是要做历史上袁世凯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全部事情。

    “没错!辰浩可有把握?”李鸿章和张佩纶同时看向王辰浩,眼神中流露出期盼之色。

    王辰浩胸有成竹的说道:“没问题!依我看各省不可能都来编练新军。新军受制于财力物力和人力,不是每个省都有北洋的实力和家底的!南洋中或许只有张之洞能够练出一支来,但我有把握赢他!”

    看着王辰浩自信心十足的样子,李鸿章和张佩纶心中多少有个底。

    李鸿章就不是一个犹豫的人,既然把赌注都压在王辰浩身上了,那他就得义无反顾的全力支持。

    张佩纶说道:“这编练新军就算什么都准备好了也是个耗时的事儿!想那张之洞恐怕马上就会开练,我们也要抓紧时间!”

    李鸿章看向王辰浩,毕竟他是主角,想听听他的看法。问道:“辰浩准备怎么个练法儿?说出来老夫和幼憔或许能够提前帮上些忙?”

    这回是真要练兵了,王辰浩不敢在纸上谈兵,需要考虑周详再做回复。于是告诉李鸿章晚饭前会把详细需要列出来给他看。

    李鸿章点头同意,三人有商议了一些事情后,王辰浩和张佩纶离开书房,返回住处。

    张佩纶知道王辰浩要跟他商议,因此吩咐人格外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他知道王辰浩的鸡爬字李鸿章看不懂,因此只能亲自代笔。

    练兵无非就是教员、兵源、武器、训练场、基地后勤那几个大件儿。

    王辰浩一边说着他自己的想法,一边跟张佩纶讨教现实中的练兵细则,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我打算先给北洋训练一师兵力,总人数控制在一万两千五百人左右,这征兵是第一关!”

    张佩纶道:“征兵不是问题,咱北洋待遇是全国最高的,征兵令一出,半个月内便能够征得数万青壮之人!全都是你要的身强力壮之人,好管教的农民!”

    张佩纶故意在最后一句上加重了语气,略带笑意的看着王辰浩。

    王辰浩“嘿”的一声笑,不管张佩纶如何笑他,他只求实用。“那就先征兵两万五千人!”

    张佩纶不解的问道:“你要这么多人干嘛?这不是干费钱吗?”

    王辰浩神秘一笑,道:“我打算使用淘汰制,每个月不达标的最后五千人淘汰掉,三个月新兵训练期结束后淘汰一半,剩下的刚好一个师的人数!”

    淘汰制?

    好吧!张佩纶承认王辰浩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张佩纶仔细想了想,觉得王辰浩的这个主意不错。这种淘汰制会让人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这样三个月下来剩下的新兵的素质肯定很高。

    王辰浩接着说道:“目前就全世界6军的训练质量来说,德国6军最高,因此外教我们聘请德国6军军官。”

    张佩纶插嘴问了一句,“为何辰浩认为德国6军训练质量最强呢?”

    王辰浩解释给他听:“现在的德意志帝国是靠战争统一的,他们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战争经验!而且德国人口少,作为一个被夹在中间的欧洲强国来说,德国6军必须面对十几倍于己方的敌人。这就要求德军士兵在战斗中具备以一当十的能力,否则就会被具备绝对数量优势的俄军和法军所消灭!因此平日里德军的训练将是全世界最严格和甚至是苛刻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才是最强的!”

    张佩纶点点头,不可否认王辰浩的论据十分有利,让他找不出否决的理由来。

    “中堂大人的副官汉纳根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