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刀笔吏(沐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雅娘甜甜一笑,给他抛了一个媚眼,道:“萧公子,这么会工夫,你已经赚了不少钱,当真本事,只不过,连号称益州第一才子的钟文博都败给了你,你的赌资又那么多,后面恐怕就再没有人敢出来跟你切磋了,你要是还在那里,只怕要白站了。倒不如进来喝一杯水酒,让雅娘给你来上一段歌舞助兴,咱们也可以切磋诗词,只是妾身没什么钱财,输了只能给你……,嘻嘻”

她后面没有说,但是那甜腻腻的勾魂神态,足以让人明白她后面要说什么,这不说反倒比说出来更让人浮想联翩。

萧家鼎瞧着她玲珑剔透的娇躯,到底忍不住咕咚咽了一声口水,但心里却想,老子这些钱是拿去走关系谋衙门的差事的,要是进了你这销金窟,只怕就没有什么剩下的了。还是算了吧,以后再说。便笑了笑,道:“多谢雅娘姑娘好意,不过,在下今日还有事情要处理,这就走了,日后有闲,再来探望姑娘。”

刚才这雅娘说得没错,自己击败了益州第一才子,现在赌注又这么大,那些围观的书生一个个的只是站在那里议论,用崇拜羡慕加嫉妒的眼神望着自己,却再也没有人出来,甚至连跃跃欲试模样的都没有。所以,在这里也是干等,反正这一次赚的钱也已经差不多够了。不如就此离去,免得被人当动物园的猴子看。

雅娘在楼上吃吃笑着,又是一串媚眼抛了过来,道:“好啊,那咱们可就说定了!雅娘扫榻以待,等着萧公子大驾光临,可不能让雅娘空欢喜一场啊!”

萧家鼎微微一笑,点点头:“说定了!”便将那将近八贯铜钱挂在自己的肩膀上,用那幡子盖着,朝着围观的书生一拱手,又对楼上雅娘笑了笑,扬长而去。

八贯铜钱里拿出一贯,加上这价值九贯的玉佩,总共价值十贯,拿去走关系,那就相当于人民币五万元了,谋取一个衙门的书吏,也就是现在政府的办事员,想必能搞定了。当然,酬谢那杜二妞的爷爷送一贯,自己还有六贯左右,应该暂时够开销了。进了衙门就有收入,也就不用发愁没吃的了。

萧家鼎哼着小曲,心满意足往回走,已经离开了翠玉楼老远了,忽听得身后有人叫道:“萧兄!请留步!”

第12章流外入流

萧家鼎站住了,回头一看,却是那个嚷嚷着让钟文博钻阴沟的胖乎乎的年轻书生,带着几个仆从快步追了上来。

刚才他就在围观的人里,却不招呼,而是跟了自己一段路后才说话,很显然,他虽然对那钟文博有成见,却还不想让人知道他站在萧家鼎这边。当下萧家鼎微笑站住了瞧着他,见他身穿锦缎,十分的华贵,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等他过来之后,才拱手道:“兄台有事吗?”

胖乎乎的年轻书生道:“小弟名叫朱海银,是县衙的书吏,刚才见到你打败了那什么狗屁益州第一才子钟文博,真是大快人心啊。你的诗才真是太好了,我很仰慕,想请你一起去翠玉楼喝酒,不知道萧兄愿不愿意?”

萧家鼎一听,跟自己料想的一样,这胖书生的确跟那钟文博不对路甚至有仇。又听这胖子居然是县衙的书吏,见他这身衣着又出入高档**,想必很有钱,为何还去衙门当差?当真想不明白。现在自己正想进县衙去,将来免不了要会面的,现在能认识当然最好不过了。不过,自己刚刚拒绝了那雅娘的邀请,现在又回去,有些不好,再则自己能否进衙门当书吏还是个未知数,却也不必太着急结识衙门的同事,当下拱手道:“能认识花公子当真是小弟的荣幸,非常感谢花公子盛情相邀,只不过,我今晚当真有事,不如改日如何?”

“行啊?兄台住在哪里?我明儿个找你去。”

萧家鼎心想,已经跟杜二妞说好了明日中午见面,到时候就应该知道有没有可能进衙门了,若是不行,或许还能通过这个胖子书吏找关系,当下微笑道:“我暂时住在益州客栈。”

“好好!那就说好了,我明晚来找你!咱们可说定了。”

“行啊!”

萧家鼎与那朱海银告辞后,回到了客栈。就等着次日跟杜二妞见面,看看这小妮子帮忙帮得如何了。

这一觉睡得非常的安稳,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这才醒了过来。叫来店小二李三,端水洗漱,又点了一盘精制的早点吃了,然后让他去衙门附近最豪华的益州酒楼帮自己预定一处清净的雅座。他昨日逛街,已经把全城一些主要的建筑都牢记在心了,所以知道这县衙对面就有一个豪华酒楼。

看看差不多中午时分了,将两贯钱缠在腰上,其余的钱财都寄存在客栈柜台掌柜那里,这才踱步出门。

他来到少城县衙门口,现在已经散衙了,衙门口已经没有什么人进出,两个看门的门房懒洋洋地坐在凳子上,正在有一句没一句闲聊。

他东张西望地看看杜二妞来了没有,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叫声:“萧公子!”

萧家鼎回头,便看见了杜二妞站在不远处,身边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审视地打量着他。

杜二妞跑了过来,上下看了看他,道:“你果然便是书生,昨日这样打扮,他们只怕就不敢那么凶巴巴的欺负你了。”拉着那老者过来,道:“这就是我爷爷了。——爷爷,他就是萧公子,很仗义很有才的,你一定要帮帮他!”

那声音满是撒娇味道,看样子这杜二妞很得爷爷的溺爱。

萧家鼎已经从杜二妞那里知道,她爷爷名叫杜达隐,是县衙的一退休的老书吏,也是自己能否进入衙门谋个差事的关键。赶紧上前,满脸堆笑,一躬到地:“晚生萧家鼎,拜见爷爷!”

杜二妞听他叫得亲昵,更是喜欢,挽着杜达隐的胳膊,看他的反应。

杜达隐也是面露微笑,频频点头,道:“萧兄弟不必多礼!”

萧家鼎道:“晚生在益州酒楼定了一个雅座,请爷爷和二妞姑娘吃一杯水酒,不知两位肯否赏光?”

杜二妞见萧家鼎如此会办事,不由大喜,赶紧的摇晃着爷爷的胳膊,嗲声道:“去嘛!难得人家萧公子一番心意,爷爷咱们就去吧!”

杜达隐溺爱里拍了拍她的手背,道:“行啊,那就叨扰萧兄弟了。”

“哪里话,听闻二妞说起爷爷乃是衙门数十年的老前辈,晚生能当面聆听爷爷的教诲,荣幸之至!这边请。”

当下,三人进了酒楼,萧家鼎报了自己预定的雅座,店小二赶紧领着他们往里走。

这益州酒楼在益州也算得上最豪华的酒楼之一了,所以这里面的客人,差不多都是有些身份的,其中一大半倒是书生。

他们经过楼下大堂的时候,便听到大堂里一桌书生正在一边吃酒一边兴奋地议论着,一个书生道:“你们昨天是没有看见那钟公子的狼狈样,哈哈哈,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吃瘪狼狈,当真好笑。”

另一个书生满是羡慕和嫉妒,道:“那什么以诗会友的书生,果真能七步成诗?”

“那是当然,众目睽睽之下,那么多人都看见了,还能有假?人家让钟公子出题,他当场赋诗,三首都是这样,你们想想,那钟公子乃是益州第一才子,眼里岂能揉沙子?却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最后,竟然厚着脸皮把自己先前的翠玉楼夺魁的那首昭君诗拿了出来,想反败为胜,不料人家萧公子,还是七步,便作出一首七律长诗!那诗作太长,他又只念了一遍,我是记不住的,只记住了其中两句最精采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把那王昭君的凄苦描绘得是何等的生动感人?当场所有的人包括**花魁雅娘姑娘,都是一致认为那萧公子胜出。嘿嘿嘿”

又一个书生道:“这样好的诗句,可惜没有抄录下来,真想好好拜读拜读。”

“这个好办,雅娘姑娘天生好记性,那七律长诗只听了一遍,她便记住了大半,都抄录下来了,还说是那萧公子已经答应,赶明儿去会会雅娘姑娘,届时便可以补足了。她记下的大半,很多人都传抄了。”

“那你抄到没有?”

“我?我算哪棵葱?如何能与雅娘姑娘见面,所有没有抄到。不过,相信这首诗待那萧公子补齐之后,一定会流传开来的,还有他前面的三首,特别是第二和地三首,也是一样的精彩,我记性不好,记不住,只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听听!听听!身在他乡,只要杯中有酒,便可忘怀乡愁,醉到酣处,他乡也是故乡了!这萧公子乃是个十足的酒鬼啊!哈哈哈!”

“这萧公子当真人中龙凤,却不是他尊姓大名?”

“这个我倒是记住了,他说他叫萧家鼎!”

这几个书生说到这里的时候,杜二妞他们已经走到了楼梯的一半,听闻这话,一下子都站住了,望向萧家鼎,眼神中满是问询。萧家鼎笑了笑,耸耸肩。

杜达隐和杜二妞互望了一眼,都笑了。杜二妞更是兴奋,直接挽住了萧家鼎的胳膊,跟他一起上楼。三人来到了雅座。分宾主落座之后,萧家鼎吩咐店小二上一桌精致酒席。

等他安排酒宴完了之后,杜二妞最是着急,摇晃着萧家鼎的胳膊一脸兴奋道:“楼下那些书生们说可是真的?你就是那个以诗会友战胜了钟文博的书生?”

“嘿嘿,是啊,不过那只不过是没有办法,因为我知道要想进衙门为吏,只有才也是不行的,还需要钱来上下打点,这应该是不成文的规矩,而我又没有什么钱,只会写几句歪诗,所以才想出这么个馊点子,目的是想挣点钱好办事。总不能让您老贴钱帮我。嘿嘿”

他实话实说,只因为这杜达隐是衙门的老书吏,对衙门里的一套潜规则在熟悉不过了,跟他挑明了后面才好说话,而且这么坦白的说,也能表明自己的坦诚,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

果然,杜达隐捋着胡须笑咪咪点头道:“很好,你这孩子说话倒也实诚,你胜了那益州第一才子钟文博的事情,一夜之间便传遍了整个益州城了。老朽也已经听到,既然你这么有才情,为何不去考科举,进入仕途?何必要谋取一个小小县衙书吏的职位?”

萧家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抄袭后世的唐诗这个他在行,要是让他自己写一首出来,那就干瞪眼了。再说了,科举这玩意可不是会背几首唐诗就行了,否则,李白、杜甫这些人早就高中状元了。同时,以唐朝的科举录取率非常的低,而他学法制史知道,唐朝当官的主要途径包括科举、门荫和流外入流,其中主要途径并不是科举,而是后两者。

门荫就是达官显贵靠祖上的功劳而世袭当官。流外入流也就是从没有官品的流外官吏升迁为有官品的流内官。跟现在一样,从办事员、科员往上走,一直当上县级、地级甚至省级干部。这其实是普通人走上仕途的主要的途径。唐朝的官、吏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通过流外品的吏进而入流成为官,是很常见的,整个唐朝,通过先当吏再当官这条途径上去的人数,是通过科举直接当官的十多倍。所以,走这条路对于萧家鼎来说更稳妥。再说了,官场上的事情他听着也很腻味,倒不如当个与世无争的小书吏来得逍遥。

第13章为官之道

第13章为官之道

萧家鼎拱手道:“晚生除了会几句歪诗,自问并无及第之才。所以,这科举一途,不敢奢望。还是老老实实当书吏混日子得好。”

杜达隐点点头,道:“昨儿个二妞就一直在老朽耳边唠叨说你仗义有才,让我帮你,我听着也不怎么相信,所以想亲自看看。现在知道你的擅长诗词,单凭这一点,在衙门里当书吏那是绰绰有余的了。只是衙门六房,有不同的官吏,你想在哪一房干?”

“晚生苦读刑律,不敢说精通,也还是有一些了解,所以想去刑房,不知行不行?”

杜达隐笑了,道:“在刑房当书吏,到不是一定要精通刑律,老朽在衙门刑房干了数十年,见得人多了去了,说得上精通刑律的,谁真的没有,便是了解一二的,却也不多,好些书吏甚至都未曾翻阅过刑律法条,还不是一样的干了多年?其中的诀窍,你可知道?”

萧家鼎忙拱手道:“晚生正要向爷爷请教。聆听爷爷的教诲。”

杜达隐捋着花白胡须,道:“想在衙门里混得好,能往上爬,关键一个字:‘圆’!”

“圆?”

“嗯!圆就是圆滑。里面学问大着呢,对长官,这圆滑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要舍得送礼,送重礼,长官亲自交代的案子,要办得又快又符合长官的心意。对待同僚,这圆滑就是笑脸迎人,多栽花,少栽刺,人情世故不能少,让人人都说你好。对待下属,衙门里要不苟言笑,所谓慈不带兵,衙门外要称兄道弟,关怀热情,要让下属对你时时保持敬畏,而又心存感激。总之,这个圆字,里面门道很多,说不清道不明,关键看自己的领悟了。哈哈哈”

他说的这些萧家鼎现代官场小说看多了,自然很清楚,但是却一脸惊喜崇拜状,连连拱手道:“听闻爷爷一番教诲,晚生茅塞顿开,原本一头雾水,现在已经是拨云见日,赫然开朗了。多谢多谢!”

杜达隐瞧着他,点点头,叹了一口气,道:“说得很轻松,其实做起来很难,好比老朽,虽然这些道理都明白,可是老朽太容易较真,凡事不能圆滑,所以错过无数次的提拔机会,最终到老,还是一个小小书吏。公子要以老朽前车之鉴为戒啊!”

萧家鼎心中暗笑,早知道你是纸上谈兵了,要不然,你又怎么干了这么多年还上不去?连一个不入流的小官都没有混上?他心里这么想,脸上却还满是崇敬之情,道:“爷爷过谦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能在衙门里干上数十年的人,除了爷爷,也就没有别人了。这样的本事,晚生要是能学会,便已经很满足了。”

杜达隐笑呵呵瞧了杜二妞一眼,道:“这公子到挺会说话的。”

“那不是正好吗?爷爷,你这是答应帮他忙了?”杜二妞欣喜道。

杜达隐沉吟道:“帮忙说说是没有问题的,只是……”

萧家鼎自己知道这老头担心的是什么,赶紧插话道:“这打点之资晚生已经备好了。”

杜达隐顿时释然一笑,道:“你倒是很聪明,准备了多少?”

“一贯钱,外加一枚价值九贯钱的玉佩。如何?”

杜达隐点点头:“按理说,能决定你进衙门当书吏的,只有县令,但是其他的县丞、主簿、和县尉说话也惯用,因为这几个是县令的左膀右臂,他们保荐的人,县令一般是不会反对的。县令你是不容易见到的,他为人也很小心,不见外人。所以,咱们去找县丞、主簿或者县尉中的一个,让他们帮忙说说话,这事就成了。”

“那具体找谁比较好呢?”

杜达隐沉吟片刻,道:“找邓全盛吧,他是我的老上司,我们关系一直都不错,他也比较给我这老脸面子。再说了,你这点钱,也只够找他的。要是找县丞、主簿就不够了,更不要说找县令。”

萧家鼎吐吐舌头,心想这唐朝买官的价格还真是够高的,自己预料不足啊,忙起身拱手道:“多谢爷爷!”从自己腰间取下一贯铜钱,放在杜达隐的面前,道:“这是晚生的一点心意,劳累爷爷帮忙出面保荐,晚生感激不尽。”

杜达隐微笑点头:“你这已经初步做到了圆滑,很好,相信你在衙门里一定如鱼得水。”

萧家鼎真诚道:“晚生只是感激爷爷初次相见就如此仗义帮忙,略表心意而已,等将来到了衙门,晚生不会为一己之利就昧着良心枉法办事的。”

杜达隐点点头,望了孙女杜二妞一眼,道:“若不是二妞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耳边求我,我也是不会管这种事情的。要感谢,你就感谢二妞好了。”

萧家鼎忙又对二妞一躬到地:“多谢二妞姑娘!”

杜二妞胖乎乎的脸蛋上又几分害羞,道:“行了,咱们不是相互帮忙吗?”

杜达隐瞧着二人笑了笑,将那一贯钱推到杜二妞面前:“你收着吧!爷爷送你了。”

“谢谢爷爷!”杜二妞拿过那一贯钱。

这时,酒菜纷纷上来了,萧家鼎频频举杯敬酒,又会说话,把个老爷子哄得是团团转。

终于,酒饱饭足,杜达隐道:“今天晚上,我带你去邓县尉家,天黑的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

萧家鼎忙不迭答应了。

杜达隐望向孙女,道:“咱们也该走了吧?”

“爷爷你先走,我再跟萧公子说说话。”

杜达隐若有所悟地笑了笑,打了个酒嗝,道:“那好,那我就先走了,你们两个接着吃,说说话!”说罢,朝着杜二妞挤挤眼。

杜二妞有些害羞,嗔怪地轻轻打了杜达隐的胳膊一下,扭着胖胖的腰肢道:“爷爷!你有了酒意,走路可要当心,别摔着了。”

杜达隐挥挥手:“爷爷没有醉,放心吧!”慢悠悠出了雅座,下楼走了。

杜二妞忙把房门关上,从袖口袋子里取出一张表格,放在萧家鼎的面前:“喏,把这个填了,填好之后,我送去户房给你登记,就可以发给你路引了。以后你就不是流民了!嘻嘻。”

萧家鼎喜道:“你可真有本事!这都弄到了!”

“这个没有什么,你赶紧填吧。”

萧家鼎先前已经问过了那萧老汉侄儿的籍贯住址是益州九陇县,当下便填写了。名字一栏,大名写的是自己的真名,曾用名写的是自己冒名顶替的那个萧七郎。

写完之后递给杜二妞,杜二妞看了一眼,道:“你老家九陇县啊?那地方可偏远得紧。听说都是放牧的多。”

“是啊是啊。”

“你在家里排行老七?”

“是啊,嘿嘿。”

“你们家兄弟可真多!”杜二妞笑嘻嘻道,把身边的那一贯钱又推到了萧家鼎面前,“这钱你收回去吧!”

“为什么?”

“咱们两谁跟谁?你帮我,我帮你,这不是扯平了吗?以后我们开诗会,我事前把题目弄到手告诉你,你再帮我,我也不给你钱就是了。行不?”

“嘿嘿,不给钱可以,但是烧鸡和酒是要给的,这写诗很费脑子的!”

杜二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道:“你就知道吃!”

“爱吃不好吗?你不也是因为爱吃,才长得这么胖吗?”

“胖怎么了?很多人就喜欢胖的女人呢!你不喜欢?”

萧家鼎耸耸肩:“无所谓,胖瘦都是你,咱们是朋友,又不是找老婆,自然不用挑肥拣瘦。”

杜二妞胖脸微红,道:“还接着吃吗?”

“改天吧,你还得赶紧的把路引弄好,晚上说不定用得着,我也不能多喝,不然晚上见到县尉,印象不好。”

“说的也是,那好,咱们走吧!”

萧家鼎结帐后两人出来,在门口分手。萧家鼎回到了客栈,让李三给他上了一碗醒酒汤,他本来就没有太放开喝,所以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便出门到街上一家首饰珠宝铺里买了两个装礼物的精致盒子,一大一小。回到客栈,将那一贯铜钱放在大盒子里,将玉佩放在精美的小盒子里。两个盒子用一块蓝布包裹起来。

忙完了,他拿出那一册《永徽律》,一边翻看一边等杜达隐。

日落西山,彩霞满天。

门外楼道响起脚步声,接着有人敲门,传来店小二李三的声音:“萧公子!”

“谁啊?”萧家鼎听到了好几个人的脚步声,便问道。

没等李三回答,同行的人已经高声道:“萧兄!是小弟朱海银啊,咱们昨夜说好的,今日一起逛翠玉楼去的!”

萧家鼎忙起身过去打开房门,果然便看见胖乎乎的朱海银带着几个仆从站在门口,拱手望着他。

萧家鼎拱手还礼,道:“这还早着呢。”

“不早了,咱们先去吃饭,吃了饭才好喝酒,空腹喝酒容易伤身,走吧,今日一切都小弟包了,找个地方吃饭去!”

萧家鼎道:“抱歉,我还有一点事情要处理。现在还不能去。”

朱海银很是有些失望,道:“那……,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个不好说啊,要不,你先去翠玉楼等我,我办完事就来。”

第14章宁杀错,不放过

第14章宁杀错,不放过

“也好!那你可一定要来啊。我也不吃了,就去翠玉楼等你一起吃饭喝酒好了。他们那酒菜着实不怎么样,只能将就了。”朱海银说着,回头从仆从手里接过一个盒子,打开盖子,里面放着两套华美锦缎书生袍,还有帽子和鞋子。

朱海银捧着那衣服进屋,放在萧家鼎屋子的圆桌上,道:“你我兄弟一见如故,兄台如此才情,说实话,你身上这衣着却跟你的才情不般配啊,翠玉楼那些妮子都是些势利眼,只重衣衫不重人。小弟想起前几年小弟还没有发福之时,曾定做了两套衣袍,只可惜还没等穿上身,就胖得穿不下了。所以一直闲置着,今儿个正好用得上,你穿着去,完了觉得不好,扔了就是了。哈哈哈”

萧家鼎看了一眼那两套衣袍,分明是崭新的绸缎新缝制的,哪里是数年前的物件?看样子这朱海银经常送人东西,所以很懂得如何送礼,这话一点都不像是在送礼,听着反倒是萧家鼎帮了他的忙似的。萧家鼎暗自点头,心想这胖子跟那些满身铜臭的爆发户不一样,倒是值得交往。

没等萧家鼎说话,朱海银已经转开了话题,拱手道:“你有事就先忙,忙完了早点过来,小弟在翠玉楼等着萧兄!”,说罢,带着仆从走了。

萧家鼎听他跟自己说话,俨然已经是多年好友似的,心想这人倒是有些意思,不管是否进得了衙门,也可以跟他交个朋友来往来往。

他关上房门,拿起一套锦缎衣袍换了,竟然是十分的合身,又赞叹这胖子很心细,仅仅昨晚那么会工夫,他就已经看出来自己的身高尺码,做的如此贴身。厉害!

——————————————————

少城县衙。

下午上衙时分,县尉邓全盛踱步进了角门,径直往自己的签押房走。一路上皂隶、书吏见到他,恭恭敬敬站立一旁施礼,等他过去了再忙自己的。邓县尉对于这一切,已经熟视无睹,只是慢悠悠踩着衙门青石甬道往前走着。

快到签押房的时候,他看见旁边的刑房屋里几个书吏在嘻嘻哈哈说着什么。刑房司法徐厚德手里拿着一张纸,正摇头晃脑读着。便迈步走了过去。

一看见他过来,那几个嘻嘻哈哈的书吏赶紧收敛了笑容,站在了一边,低头垂手而立。唯独那徐厚德,正低着头吟诵诗句,没有看见,兀自啧啧连声的称赞:“这诗句当真写得好极了,难怪那钟文博不是他的对手,七步成诗,厉害啊!那钟文博这下子脸可丢尽了,看他还有什么脸面当那什么益州第一才子!哈哈……”

他刚笑了两声,他身后的书吏已经看见门口的邓全盛阴沉的脸,赶紧的用胳膊肘捅了他后背一下,徐厚德转头望去,那书吏朝门口努努嘴,徐厚德回头,这才发现了门口站着的邓全盛,吓了一跳,慌忙起身拱手,讪讪道:“邓县尉!”

邓全盛哼了一声,道:“看什么呢?这么热闹。”

“没……,没什么……”邓全盛手里拿着那诗稿,想藏在身后,又觉不妥,有些尴尬地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厚德这刑房司法,从职能上看可以类似县法院刑庭庭长,但是,级别上却不同,司法也是属于吏,没有官品。而邓全盛这县尉却是从九品上,算得上个芝麻小官,相当于县公安局副局长兼县法院副院长(县令有躬亲狱讼的职责,拥有县级司法最高权力,亲自主持破案和审案,所以县令是兼任县公安局局长和法院院长),邓全盛正是他的直接主管领导,所以很是惶恐。

“是诗词吗?给本官看看!”说罢,伸出手来。

徐厚德只好把手里的诗稿放在他的手里,讪讪道:“是昨晚上翠玉楼前一个叫萧家鼎的外地书生写的几首歪诗,都没有记全,我们正笑话呢。”

昨晚上的事情,邓全盛已经听说了,当下扫了一眼那上面的诗句,道:“本官拿回去瞧瞧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说罢,背着手,拿着那诗稿,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签押房。

瞧见徐厚德满脸愁容,一个书吏好奇地低声道:“徐司法,你怎么了?”

徐厚德叹了一口气,低声道:“你们不知道吗?邓县尉是那钟文博的父亲一手提拔的,两家关系好得很。昨日钟文博当众受辱,连带他脸上也不好看啊。——我刚才没有说什么不妥的话吧?”徐厚德忧心忡忡瞧着那几个,他着实有些害怕得罪了县尉大人,县官不如现管,惹火了分管领导,那不是自己找残废吗?

几个书吏哪里敢说实话,忙不迭摇头,赔笑道:“徐司法您没有说什么不妥的话啊。”

徐厚德苦笑摇摇头,总觉得自己先前说了什么不太好的话,这一紧张,又想不起来说的什么了。

一个跟他关系比较近的书吏赔笑低声道:“不就是以诗会友嘛,输了也没有什么,邓县尉应该不会计较这些的吧。”

“你知道什么!”徐厚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你们太不了解邓县尉了……”

—————————

邓全盛坐在宽大的几案后面,整个人都好象看不见了,唯独他那张阴云密布的脸上小小的三角眼,死死盯着桌上的那诗稿。

突然,他一把抓起了诗稿,刷刷撕得粉碎,扔在了地上。嘴里咬牙切齿念出了那个讨厌的名字——“萧家鼎!”

他生了一会儿闷气,心里盘算着晚上该怎么去钟文博家宽慰一下。随手拿起送签的文书开始批阅。

其中有一份状子,正是那郝大郎强奸被拐卖的萧家婢女三娘生下一子,萧家想要要回去的事情。这个案子上一次报到他这里,他已经驳回了,这一次又报上来,他正心情不好,不由有些恼怒,正要批示驳回,眼睛突然定住了,落在了最后署名上——代书人:萧家鼎!

萧家鼎?难道就是那个当众羞辱了钟文博的萧家鼎?

邓全盛阴沉着脸盘算着,若真的是他,送到手上,可不能放过了!

钟文博的父亲钟世荣原先是少城县的县丞,后来升任益州府衙录事参军事,简称法曹。邓全盛是他从一个小小书吏一手提拔起来,当上了县衙的县尉。他对这位老上司的感激那是说不完的,虽然为了这个职位,他也没少给钟世荣送礼,但是到底是老上司,还是心存感激的。

得知钟世荣的儿子钟文博斗诗输给了一个叫萧家鼎的外地书生之后,他也替钟家很不爽,现在居然看见一个名叫萧家鼎的人代书状子,顿时嘴角露出狞笑,不管是不是那个萧家鼎,宁杀错,不放过,先抓起来痛打一百大板再说!让他至少一个月都别指望下床!谁叫他替人代书打官司?打了活该!

邓全盛正要吩咐衙役传萧老汉和那代笔的萧家鼎,突然又发现,那代笔后面还有几个字,写得是告状人侄儿。

中国古代朝廷衙门是不鼓励人打官司的,称呼打官司的原告、被告叫做“两造”,就是惹事生非的人的意思。所以,怂恿帮助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