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宰执天下(cus)-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宓丁!

陈举的话说不下去了,韩冈做事竟然滴水不漏,哪里像十八岁,根本是条八十岁的老狐狸。半天后,他方才恨恨吐出几个字,“好个韩冈!”

书房中的众人面面相觑,而黄大瘤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他们都知道,既然作为当事人的王五和王九已经拉不回来,那解决刘三一事的办法就只剩一个。刘显欲言又止,陈举则是犹豫了片刻,最终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对黄德用道:“黄兄弟……你先回去吧。”

黄大瘤呆住了,他如何不明白陈举让他先回去究竟是什么用意。他惊叫道:“……押司!”

刘显走到黄德用身边,扶着他的肩头,柔声道:“黄家老哥,你先回去歇息一下,今天够你累的。”

黄大瘤的脸色白得如石灰粉过一般,瘤子泛着铁青色。一天前的此时,他还躺在净慧庵妙心尼的床上,搂着美貌的光头尼姑,惦记着韩家的小养娘,可十二个时辰之后,他已是面临绝境。白天在普修寺门前时,黄大瘤怎么也没想到,一日之间,风水轮转,竟然是他看不起的穷酸措大把绞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绝望的看看陈举,又看看刘显,黄大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抓着陈举的靴子,哭喊道:“押司,你看在俺往日的情分上,留俺一条活路罢!”

“德用你这是作甚,你是俺的兄弟,俺怎么会不留你活路?!”陈举面无表情的说着,退后了一步,用眼神示意站在门口处的另外两名亲信:“还不将黄兄弟好生扶将出去!”

两人会意点头,这是让他们监视住黄德用,以防他在绝望中做出什么事来。他们一手捂住黄大瘤的嘴,一边从两边将他架起,硬夹着不断挣扎的黄班头,出了书房。

“二弟,待会儿你去追上黄德用,跟他说,俺保他的妻儿安安稳稳一辈子,让他放心去罢!”陈举难得的收敛了脸上伪饰的笑容,脸色阴沉的可怕。

刘显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陈举转过身,透过半开的窗户,直直望去州衙的方向。没人看见他的表情,只是半天后才听见他从牙缝中迸出的两个字:“韩冈!”

注1:地方州县中,负责制造兵器弓弩的机构,一般只有边疆的州郡才有设置。

ps:第一个敌人解决了,更强的敌人又紧跟着过来。想看着韩冈在继续踩人的同时,走向更高的地位,请不要吝惜手上的红票和收藏。今天第三更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2章大厦将颓急遣行(中)

吴衍和韩冈此时正在州衙之中。

秦州的州衙就是普通的院落,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占地大,屋舍多罢了。唯一有点特别的,就是周围的围墙高达一丈还多,形制如同城墙,有女墙,有雉堞,宽达五六尺。这是为了在城破后,能继续展开巷战而设计出的式样。

大堂,二堂等处于中轴线上的建筑,属于州衙的正主,也就是秦州知州。至于吴衍这位节度判官,则是拥有西侧的一间院落作为自己的公厅。但吴衍并没有带着韩冈去节判厅,而是带着他去找隔邻的节度推官。

如今北面战事正烈,经略相公李师中尚未回返。作为署理兵事的节度判官,压在吴衍身上的事情并不少。但作为第一责任人,他有义务在移交本案时,将事情详细向主管刑名的节度推官说明。不过此时推官厅中却没人值守,吴衍叹了口气,又把韩冈带回了自己的公厅。

“坐罢!”吴衍先唤了一名值夜的老兵,命他端茶上来。再指着下首的一张交椅,示意韩冈坐下说话。他对韩冈的印象很好,说话便甚为温和。

韩冈没有坐,反倒对吴衍跪倒行礼道:“学生有事要向节判请罪。”

吴衍纳闷,这算是什么话。他欠身问道:“你有何罪?”

“私开军库,取用器械之罪。”

吴衍失笑:“这算得什么事……”他话声突然一停,像是想起了什么,“为什么韩秀才你能确定刘三三人今夜会来?”

韩冈道:“因为学生今日说要清点库房以便交接时,带着学生来此的李留哥神情有异。朝廷下令清点州中财计,府君纵火焚烧账簿的事,学生也曾听过。若真有此事,给他们得手后,学生将百口莫辩,百死莫赎。所以多留了一个心,做了点准备。本以为只是有备无患,没想到他们竟然那般心急。”

韩冈说得并无漏洞,吴衍轻轻颔首表示同意,韩冈说的他都明白,这本也不是什么奇事。

韩冈就是被挑选出来的替死鬼。失火的罪魁死在了火里,守门的王五、王九判个流放,如果为了保险,在狱中灭口报个瘐死也行。至于军器库直属上司——兵曹和县尉担个领导责任,落职待审,如今的知县则是直接罢任。而押司陈举,则可以安安心心的跟户曹书办刘显坐在一起喝茶,黄德用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小美人,李癞子几十年的夙愿得偿,一切都安逸了。

只可恨呐,韩冈这个反角为什么不按编好的剧本去演?一场好戏彻底给砸掉了!

韩冈心知陈举绝对是这么在想。而他在吴衍面前说出这番话,真正要对付的已经不是黄大瘤,而正是黄大瘤身后的陈举。当他射死了刘三,逼得王五王九献上了投名状,黄大瘤就已经是个死老虎了。但黄大瘤身后,还有传说中在成纪县一手遮天的陈举。

秦州州治便是成纪县。州衙和县衙都是在一座城中,陈举号称一手遮天,但正如韩冈前日对他父母所说,在秦州城中的一众文武官员面前,小小的押司根本算不上号人物。他的遮天,不过是像云翳一般,将百姓和官员分割开来,若真有人能冲破云层的遮挡,回头看看,其实也不过是层稀薄的水汽罢了。

陈举不似黄大瘤、李癞子,在城中的名声并不恶。坏事都让手下亲信做了,自己便能得个好名声。可是在组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利益集团的同时,却少不得会侵害到其他势力的利益。陈举在成纪县中三十年,得罪的人必然不在少数,只是畏他势力庞大,投鼠忌器而已。如果能从他在秦州布下的关系网上撕破一个口子,动摇到他的地位,在阴暗处涌动的潜流,足以把陈举的势力给劈成碎片。

韩冈已经做了个开头,没有理由不继续下去。也心知此时不得不搏上一搏。为了日后的安全起见,必须将陈举一棍子打死。

“是陈举吗?”吴衍的问题,如天外一剑,让韩冈猛然心惊。吴衍并非蠢人,在秦州任职也有两年。对陈举的了解,比韩冈还要清楚。之所以将韩冈三人带回州衙,而不是移交成纪县,也正是为了防着陈举。

吴衍不是不想对付陈举,但若是因此惹来一身骚,却又不值当了。陈举不是小人物,他的垂死挣扎,足以咬进一名从八品京官的骨头里。

虽然欣赏韩冈,但吴衍不会去冒险!

做官一任三年,但吏职可是能做一辈子。陈举从他祖父辈起就是在成纪县衙里做事,那时真宗才刚刚即位没多久。如今几十年过去,陈举本人都已经做了三十年的吏员,升到县级吏职中等级最高的押司,而且还有几个散官职,有个名目唤作银酒监武——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武骑尉【注1】。

虽然这几个名号都是给吏员的虚衔,审官院查无其人,官告院亦不录其名,仅是唐末五代时官制败坏后滥封官爵的产物,但能得到这等散官的,一个州近千胥吏中也没有几人。

同时此时还有个说法,叫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如陈举这样祖孙几代在一间衙门里做事,所在多有,但官员任职不过是走马观花,往往一任未满便调往他任——有的时候,知州知县的位置上,一年能换个五六个官员——交椅还未坐热,就要赶着换岗,这样如何是下面这些人精的对手?

官员被胥吏瞒骗,弄到丢官去职的例子太多了,好一点,也是灰头土脸,就连包拯包孝肃,也照样被开封府的胥吏诓骗过。能压着胥吏好好做人的,泰半皆为名臣,他们整治胥吏的事迹,都能在正史传记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下胥吏皆可杀,这句话里含着多少官员的斑斑血泪!

看在横渠先生的面上,助韩冈一臂之力可以,但吴衍绝对不会赤膊上阵,拿自己去冒险!

……………………

昨日儿子独自入城,回家后韩千六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夜也没能合眼。第二天早上起来,浑家和养娘跟自己一样都是熬红了眼,一宿未睡。对于孤身留在城中,几乎是身处敌境的韩冈,家里没一个能放得下心去。韩阿李赶急赶忙的热了两块炊饼,韩千六拿在手上啃着就往渡头奔去。

大清早,阴风劲吹,天色阴阴,渡船上的空气也是阴郁的。韩千六坐在船头,双眼死死盯着坐在渡船另一头的李癞子。韩千六是个老实人,作奸犯科的事从来也不敢想过,甚至很少跟人斗过气,可他如今都恨不得将李癞子一脚踹进藉水里去。

李癞子在船尾坐得轻松自在,有个小厮跟在身边,他根本不怕老实做人的韩千六能做出什么。如果韩阿李在旁边那就不同了,现在不带上三五个家丁,李癞子绝不敢跟韩阿李打照面。

“韩老哥,是去城里看你家的三哥儿罢?”

李癞子没话找话,根本是怀着恶意的挑起话头。韩千六扭头看着河水,不去理会。可他这样反应正是李癞子所喜欢看到的,脸上的笑容更加得意。他亲家既然已经拍了胸脯保证了,那块河湾菜田,几天后就改姓为李,不再是抱养的,而是亲生的了。今天李癞子去城里,也是去探探消息的,去路上能碰到韩千六,不失一个打发时间的乐事。

藉水太窄,韩千六和李癞子都是还没坐热屁股底下的船底板,就只感觉着船身轻轻一震,渡船已经到了对岸。下了船,韩千六脚步匆匆,想把李癞子给甩掉。可李癞子带着小厮就是紧紧跟在后面,韩千六越是失态,他看着越是开心。为了河湾边的三亩菜园,他跟韩家争了二十年。如今终于即将如愿,李癞子的心情好得一路上哼着小曲,故意恶心着韩千六。

一路疾行,韩千六和李癞子一前一后走到城门下,就见着那里乱哄哄的,多少人被堵在城门口,要排着队才能入城,几个士兵反手拖着条杆棒,在城门外呼呼喝喝,整顿着队列秩序。入城的队列前进速度很慢,能看到每一个出入城门的行人和车辆,都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搜查一遍才被放行。

李癞子扯住一个出来整顿秩序的士兵,塞了两文钱,冲着城门呶呶嘴,问道:“城里出了什么事?”

“好像昨天夜里有个姓韩的衙前杀了人,据说是烧军器库被发现了,可能是西贼的奸细。现在进城出城,都得搜一遍身。”

昨夜事发,到现在才几个时辰,除了相关人等,真实内情还没多少人知道。从衙门里传出来的信息都是支离破碎,都得靠着猜测和臆断来补全。

韩千六就在旁边,话声入耳就如五雷轰顶,就像陷入了一场恐怖的噩梦中一般,“不会的,三哥儿不会做这等事!”

李癞子也有些难以置信,但韩冈的硬脾气他是有所了解的。幸灾乐祸的笑容从他的脸上冒了出来,只恨不得狂笑一番来宣泄自己心中的快意。“韩老哥,你家三哥……”

“我怎么了?”一道很熟悉的声音突兀的在两人身边响起。扭头一看,李癞子惊得像只兔子一样蹦得老远。他刚刚提到的那人,不知何时竟然走到了身边。

注1:晚唐五代,官职泛滥。如银青光禄大夫,算是高品贵官,但小小的吏员也被封了此等官职。而宋朝建立后,除了将五代的苛捐杂税一并继承下来外,连胥吏带职的传统也有所继承。只不过胥吏的宪职,不通过审官院审核,不经过官告院录名,看起来再夸张,也只是好听罢了。像银酒监武这样的虚衔,宋廷一次就能封出一百多。而辽国也有着这虚头散官,用来安抚纳粟官(花钱买官)和匠作。只不过避辽太宗耶律德光讳,将银青光禄大夫改为银青崇禄大夫。

今天第一更,求红票,收藏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2章大厦将颓急遣行(下)

韩冈本打算趁大清早回家报个信,然后再赶回来。没想到一出城门,就看到了自家老子【注1】和李癞子。

韩千六又惊又喜,一把抓着儿子的双臂,上上下下来回打量了好一阵,像是古董收藏家将珍藏的瓷器不小心磕着碰着后,上下检查有无损坏的那样紧张:“三哥儿,你没事吧?”

韩冈笑着反问:“孩儿像有事的样子?”

“你没杀人?!”

“这事啊……”韩冈轻轻笑了起来,横着瞥了李癞子一眼,在韩千六眼中,儿子现在的眼神就跟方才李癞子的没两样,“孩儿的确杀了人……”

韩冈的话在这里顿了一下,韩千六的脸苍白了起来,李癞子则仿佛被金块砸到了脑袋,又高兴却又疑惑。而韩冈立马为他解惑:“刘三、张克定、肖十来。这几位,里正应该都认识罢?”

现在轮到李癞子脸色苍白了,双脚软绵绵的毫无力气,亲家的小跟班他怎么会不认识:“他……他们……”

“昨夜孩儿接了看守军器库的职司,没成想半夜里这三个贼子竟然偷偷闯进来意欲纵火,便给孩儿杀了。”韩冈快意的看着李癞子的脸色由白变青,因与陈举结下死仇的一点担忧,在看到李癞子这番表情后也轻松了不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能做翻了李癞子和黄大瘤,照样能掀翻陈举!

“刘三三人都是里正姻亲的跟班,他们去军器库放火,贵姻亲怕是也逃不过罪责。我出来前正好模模糊糊的听一句,黄德用……”韩冈的声音很轻,细微的话声却如同晴天霹雳在李癞子耳边炸响,“已经畏罪自尽!”

……………………

时间过得飞快,而州中对军器库案的审理也是速度飞快。

十天前的那一声警号,已经从秦州百姓的家常闲谈中消失。刘三等人的死所造成的影响也渐渐沉寂。罪魁黄大瘤畏罪自杀,一切罪责都担到了他的身上,家产尽数没入官中,而他的妻女也被充入教坊司,而两个儿子则莫名失踪。州衙只发出了两张海捕文书,为两个儿子定下了五贯的赏格,便宣告一切结案。

陈举曾经拍着胸脯,要保着黄德用的妻儿——他做到了。他保着黄德用的儿子改名换姓远走高飞,而黄大瘤的几个妻女,刚进教坊司还没过夜便被高价赎走。为了从州中得到一纸脱籍文书——官妓的从良必须要得到官府同意——陈举费的钱钞不在少数。

通过安抚黄德用的身后事,陈举略略安定了身边的人心。接下来要对付的,便是害得他损失了三成多身家,又欠下多少人情的外敌。韩冈不死,人心不安。

一个稳定的官僚社会,其各个部门的权利划分,已经有了常年积累下来的定规。以节度判官的威风,却也压不住下一级的地方官。

这些天来,韩冈日日在普修寺苦读不辍,间中拉弓射箭来调节心情。唯有去吴衍府中与他的闲谈,方算得上休息。韩冈如此用功,让吴衍更加看重。只是他帮韩冈做得身份证明,想求一个单丁户的认定,成纪县丝毫不理。而成纪知县发来的一纸文书,韩冈却不得不走进县衙中。

绕过空空当当的大堂,走在通往县衙二堂的石板路上,韩冈的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自缢而死的黄大瘤他曾去看过,脸皮紫得发黑,舌头吐得老长,颈上的那颗瘤子却干瘪瘪、皱巴巴的如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不同于十天来,几乎天天过河来探视的韩千六,韩冈心里并没有胜利的喜悦。因为这只是陈举为了自保而断下来的壁虎尾巴。毒蛇尚在身后吐着信子,他夜里依然是睡不安稳。

一名长得慈眉顺眼的老胥吏领着韩冈向里走,另一名身上披了白麻孝服的青年与他擦肩而过。韩冈记性很好,记得那正是被他顶了位置的周凤。这几天来,韩冈一想起周凤,便不得不感叹他真是好运气,若不是自家惹来黄大瘤,他少不得落个烈火焚身化焦尸的下场。

领路的胥吏见韩冈回头望着周凤,笑道:“这小子也是运气,他老子前夜上吊了,他家成了单丁户。今天县尹开恩,便放了他回家。”

韩冈神色微动,“真巧……”

“这等巧也没人喜欢,今年就剩两个月不到,如何不能再忍一忍。”胥吏摇头叹道,感慨万千。

韩冈冷笑,‘若不是你们这些胥吏贪酷,周凤之父又何必自了性命,只为了将儿子保回来?’

两人走到二堂前,老胥吏没直接进去,而是转头对韩冈道,“韩秀才,人死万事空,黄德用已死,一切过节都该揭过了,那李癞子还请放他一马,让他退了你家卖给他的田也就罢了。”

韩冈愣住了,这唱的又是哪一出?这几天听每日入城的韩千六讲,虽然株连是株不到姻亲上,李癞子却也被提到州衙中好生拷问了一番,过了三天出来后,秋天的蛤蟆变成了春天的蛤蟆,瘦得整整一圈,家产也损失近半。这一番折腾后,他被韩冈的手段吓的魂飞魄散,天天上门赔罪,还要送回当初强买的田地。若李癞子有陈举撑腰,又何须如此?

只是疑惑归疑惑,该说得话还得说:“黄德用既然死了,韩某哪还有仇人?李癞子那是更是小事,卖给他的田地日后我家自会用钱赎回,不会占他一文便宜。”

“好!好!好!秀才果然宽宏大量。”老胥吏笑道,“即是如此,俺就提醒秀才一声。今天县尹传唤,可能是要派秀才你新的差事。你进去后将家里事禀报县尹,报称单丁户,也可今天跟周凤一样径自回家去。想想李癞子,他现在也没胆子不帮你具结作保。”

韩冈躬身道谢:“多谢陈押司!”

陈举神色一凛,再仔细打量韩冈。只见他还是普通的士人装束,外表上温文尔雅,其风仪,秦州的士人少有能及。唯其眉眼如刀,在斯文中平添了许多锐气。但陈举还记得,当黄大瘤的尸身从家里抬出去的时候,这一位秀才就站在门外的围观人众中,如同鹤立鸡群。当时他凌厉的眼神不是看着黄大瘤,而是盯着自己。双眉如刀,眼神如剑,阵阵寒意从体内升起,自家的皮肤都被激起了一阵战栗,心中只念着不愧是名师弟子。若不是已经结下了解不开的死仇,他真是不想招惹横渠先生的学生。

“好说,好说!”陈举干笑着打着哈哈,陪同韩冈跨入堂中。

一圈衙役围在二堂内,明镜高悬的匾额下,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端坐着。正是如今的成纪县知县。韩冈进来后,他忙着签书文件,发落子民。只等到半个时辰后,他得空下来喘口气,一抬头,便看到了仪容出众的韩冈。

韩冈穿着青布遥溃反鞣浇恚簧矶潦槿说淖笆8叽蟮纳聿模钦贾保矍辶粒豢幢闫炔环病

对上读书人,成纪知县不愿失礼,温言问道:“你这秀才,姓甚名谁,来衙中又有何事?”

韩冈恭声行礼:“学生韩冈。得招来衙中候命。”

“韩冈?”成纪知县脸刹那间冷了下去,不复方才的温和。

德贤坊军器库的事让他吃了不少挂落,今年的考绩少不得要判个中下,磨勘时间又要延长一年。他从陈举那里听了不少小话,几乎把韩冈恨到了骨头里。什么事不能县里处分,偏偏闹到州里去!张载的弟子又如何?张横渠不知收过多少弟子,只听过两次讲经也能算是学生!这样的灌园小儿,又有什么好后台!?

“你就是韩冈?!”成纪知县又追问了一句。

“学生正是韩冈。”韩冈恭恭敬敬的行礼回话。

知县的脸板着,冷声道:“韩冈,你既然应了差役,却只做了一天的监库。我成纪县事务繁芜,也留不得闲人。如今正有一批犒军的银绢和酒水要送去甘谷城,就由你来带队。”

‘要不要继续担任衙前?’若是担任押运,运输途中的损失都得自己来承担。但他韩家可没半点多余的钱钞。

对于韩家来说,卸了衙前苦役,是最好的选择。而一起跟进来的陈举,则是温和的笑着,冲韩冈投过来鼓励的眼神。韩冈心底却在冷笑:‘若真的有心,现在就该帮我说话了。’

这肯定是陷阱!

单看现在这种情况,周围衙役都是虎视眈眈,而且也不知陈举是怎么在成纪知县面前编排的自己,那位年轻的进士知县看过来的眼神也是颇为不善。也许自家只要说个不字,大概就会被掀在地上,碗口粗的杀威棒伺候。不管以他现在的身体条件,还是没生病前的状况,都是挨不了几下,就要一命呜呼。

陈举倒是好演技,但群众演员们的水平就差得多了。韩冈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尽是杀机,不是‘也许、大概’,而是‘肯定’!杀人灭口,顺便收拾人心,陈举的确好算计。

‘但若是我答应呢,你还能当下动手?君子不吃眼前亏,就是暂且应下又何妨。当着我的面把周凤放了回去,想的就是让我这个单丁户说个‘不’字罢?如何会让你如愿!’

心念转动,韩冈便一口应承下来,“既是明府之命,又为得国事,韩冈自当遵从!”

不得不应下押送犒军的差事,韩冈脸上如同挂着寒霜,只当他看到陈举的脸色也是一般的难看时,才让他的心情好上了一点。

出了二堂,他抬头仰望灰色的天空,自己命运自己不能把握,而是被人操纵着。如果能有个官身,陈举之辈如何能动他分毫。发自内心的感叹喃喃出口:“还是做官好啊!”

注1:关西人俗称父为老子。所以有小范老子【范仲淹】,大范老子【范雍】的说法,这是尊两人为父的意思。而为了让儿子免去服差役,老子上吊的事,也非杜撰。

ps:新的旅程即将开始,漫漫官途前,请投一票为我们的主角壮行。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13章赳赳铁骑寒贼胆(上)

“从秦州往甘谷城的路可不好走。”普修寺的厢房中,韩千六在灯下摇头叹气,“黄大瘤死了,李癞子服软,本以为再没事了,怎么还被摊到这桩差事。唉……”

“谁让孩儿得罪了县尹。”韩冈也是苦笑,“自来做官都是瞒上不瞒下,都生怕事情捅到上面,妨了自家升官发财的路。但军器库一案被州里截了去,死的、办的都是成纪县中的人。县尹因此吃了不少排头,少不得一个失察之罪,当然看孩儿不顺眼。”

“这……这……”韩千六给惊到了,已是初冬的天气,头脸上却腾地冒出豆大的冷汗直往下流。黄德用区区一个班头就害得韩家差点翻不了身。现在黄德用死了,但陈举还在,却又得罪了知县,他舌头吓得直打结:“这……这可怎生是好?!”

“爹爹不用担心。”韩冈安慰着,“孩儿现今与吴节判交好,若有什么事情,他总会帮忙担待着。县尹如今也不过是出口闲气,不会做得太过。左右就是一趟押运,避是避不过的,先走着看罢。”

韩冈这话是说给韩千六听的,实际上他面临的情况要危险得多。成纪知县不会要他的性命,但陈举可是要的。他在公堂上没能如愿,后续手段当是一招招的接着杀过来。而从这几天来跟吴衍的接触来看,韩冈知道,雄武军节度判官绝不会正面与陈举过不去的。

做官的都是怕麻烦,能少一件事就是少一件事。他能为韩冈移文成纪县,是他看着韩冈顺眼,能帮就顺便帮一手,但如果帮不了,那也就摊摊手,连句抱歉都不用说的。

不过韩冈本来就不是把希望寄托给别人的性子。他对吴衍的要求也不多,请他随便找个理由,遣几个可信之人假借去甘谷城送信的名义与韩冈他同行,算是随行护卫,应该不成问题。再多的,韩冈自信光凭自己就能解决。

陈举的势力在内而不在外,秦州城中他根深蒂固,可出了州城,陈举能动用的手段就只剩下几个选择,要防备起来也容易了许多,就是怕陈举害他不成,转去找父母和小丫头出气。

“别说这个了。”韩冈不想再在知县和陈举的话题上说太多,省得他走后父母和小丫头担心,他问韩千六道:“去年杨太尉修甘谷城。爹爹你也是应役的,从秦州到甘谷,哪段路平,哪段路险,应该有个数罢?”

韩冈嘴里的杨太尉,大名唤作杨文广,是当年威震云中的杨业杨无敌的亲孙,力克契丹的杨延昭杨六郎的儿子。韩冈不论前生今世,都是对这几个名字耳熟能详。

杨文广为将有勇有谋,不输父祖之风。如今已年近六旬,仍拼杀在对抗西夏的第一线上。他曾参加过平定侬智高的战役,当主帅狄青北返后,以邕州知州的身份镇守广西边境。在现如今的大宋诸多武臣中,杨文广算是硕果仅存的名将。

去年修筑甘谷城的时候,杨文广是秦凤路兵马副总管——总管则惯例是由身为文臣的秦州知州、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任——现在他正担任泾州知州,抵抗着西夏人的进攻。

当时为了能在西夏人反应过来之前,将处在战略要地的甘谷城——当时还叫做筚篥城——筑好,秦州的六个县几乎是全民动员。秦凤经略司一口气从秦州调集了七八万民伕参加,韩冈的大哥去了甘谷城工地夯土,而韩千六也被紧急征召起来运送粮草。

“去年为了给甘谷城运粮,你爹俺从秦州到甘谷,再从甘谷到秦州,来回跑了整六趟。说起来,那条路真是再熟也不过了。”韩千六叹了口气,感慨万千,“那条路啊,可不好走!”

韩冈点了点头,虽然甘谷城就在秦州州城的西北面,直线距离只有五六十里,但由于两城之间隔了一重高耸分水岭,一个在藉水河谷,一个在渭水河谷。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隧道或是穿山公路。想从秦州城运辎重去甘谷,必须先向东,沿着藉水走到陇城县【今天水市麦积区】,那里是藉水与渭水的合流处。

藉水与渭水虽然都是东西向,不过北面的渭水更近于西北——东南走向,与由正西向正东流淌的藉水有个不大的夹角。韩冈押运的这批军资便是要在陇城县由藉水河谷拐个大弯,转到渭水河谷,再从渭水上溯,改往西北方向去。一路要经过三阳寨、夕阳镇、伏羌城、安远寨,最后才能抵达目的地甘谷城。

“根本就是要绕个大圈子,多走上百十里地。”韩冈对秦州到甘谷的这条路,了解得就这么多,“而且渭水和藉水都不是一条直线,河道在山间曲折多变,看起来近,走起来却远得很。”

“所以说不好走啊!山路又长又窄,又是弯弯绕绕,不过隔着一重山,竟是要走上四程路。”韩千六用手指在茶盏中占了点水,直接在桌面上画起路线图来,“从州城到陇城,这是第一程……”

一程就是一天行程,韩冈打断韩千六的话,问道:“不过才三十里地,秦州到陇城的官道修得又好,怎地这就算是一程了?”

韩千六笑道:“三哥儿你不知道,从陇城往三阳寨【今天水渭南镇】的第二程这小六十里地太难走了,都是在山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